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1

流鸦 大片 约战 三争 四前 亿 40 银年 元: 以中 上国
白 银 外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鸦片危害与清政府禁烟
白银外流
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加剧了清政府的吏治腐败
削弱军队战斗力
银荒
严重危害 清朝统治
兵弱
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思考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世界 的比较,分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要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入思 超考 的: 原中 因国 是出 什超 么英 ?国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评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 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缓, 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 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 危机。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政治
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经济 外交 文化 国防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英国向中国输入 鸦片数量激增表
40200箱 35445箱
20331箱 12576箱 7889箱 4000多箱
一
一 一 一 一一 一一 一一
七
八 八 八 八八 八八 八八
九
二 二 二 二三 三三 三三
中国近代史纲要

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1、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答: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性质,主要矛盾发生变化,逐步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矛盾成为主要矛盾;中国出现了新的生产关系、新的阶级和新的思想。
2、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答:(1)两大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而前一个是主要矛盾。
(2)中国的社会性质由封建社会转变成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
(3)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一下一些基本特征:①、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控制了中国的政治②、中国封建势力和外国侵略势力相勾结,压迫奴役中国人民。
③、中国自然经济遭到破坏,但土地所有制依然存在,阻碍着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主化。
④、所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存在,但势力很弱。
⑤、政治势力不统一,各地区、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不平衡。
⑥、在资本----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下,中国的广大人民过着饥寒交迫,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3、如何理解近代中国的两大任务及其相互关系?答: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实现国家富强、人民解放这两个任务,是互相区别又互相紧密联系的。
由于腐朽的社会制度束缚生产力发展,阻碍经济技术进步,必须先改变社会制度,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才能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创造前提开辟道路。
(因为不经过反帝反封建的斗争,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就不可能推翻帝国主义对中国的反动统治,改变它们控制中国经济财政命脉,利用特权向中国大量倾销商品和资本输出,压迫中国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局面,就不可能废除封建地主土地所有制和专制政治制度,解放农村生产力,改善农民的生活,扩大民族工商业的国内市场;就不可能达到民族的团结,社会的稳定,从而集中力量进行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现代化建设,以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和人民的富裕幸福)。
第一章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了沉重的灾难,它们发动侵列战争,屠杀中国人民,侵占中国领土,划分势力范围,勒索赔款,抢掠财富;它们控制中国的内政、外交、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扶植、收买代理人;它们控制中国的通商口岸,剥夺中国的关税自主权,实行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操纵中国的经济命脉;它们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为侵略中国制造舆论。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 题库 - 判断题

中国近代史纲要判断题(250道)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共20题)1中国近代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矛盾。
错,22鸦片战争是虎门销烟引起的。
错,13鸦片战争和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正式形成。
错,14鸦片战争后,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主义经济已经产生,所以也可以称中国社会是半殖民地半资本主义社会。
错,35中国的落后是鸦片战争以后才开始的。
错,26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与外国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义之间,既有对立的一面,又有依附的一面,这种情况决定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在政治上既有革命性的一面,又有反革命性的一面。
错,47外国资本主义给中国带来了近代文明。
错,18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对19反帝反封建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两大基本任务。
对210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的基础虽然被破坏,地主阶级和农民两个阶级的对抗缓和了。
错 211、1900年6月,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后,清政府经过激烈的争论,决定支持义和团的反帝斗争,并允许义和团进入北京,表明清政府反对八国联军的侵略,态度是坚决的。
错 412“落后就要挨打”,因此,近代中国人民的反侵略斗争是“不识时务”、“昧于大势”。
错 213. 1640年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标志着世界历史开始进入资本主义时代。
(对) 314. 近代中国历史进程中,资本帝国主义势力没有操控中国的财政经济命脉。
(错) 415.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是帝国主义跟中华民族之间的矛盾,封建主义跟人民大众之间的矛盾。
(对)216.鸦片战争前中国就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错) 117.中国封建社会前后延续两千多年。
(对) 118.近代中国要争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首先要进行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
(对) 419.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的基本特征是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专主制度。
(对) 320.近代中国人民的斗争,主要是以发展经济为出发点的。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专题1-8

(三)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中国的产生
1、洋务运动 19世纪 60年代到90年代
自强 求富
洋务运动的兴办
1、兴办近代企业 2、建立新式海陆军 3、创办新式学堂,派遣留学生
军用工业
民用工业
方法: 用洋枪、洋炮, 聘用外国教练
建成: 福建水师、广东水师、 南洋水师、北洋水师。
1、翻译学堂
2、工艺学堂
国民党政府的独裁统治:
首先,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国民党 建立了庞大的军队。 其次,为了镇压人民和消灭异己,还建立 了庞大的全国性特务系统。 再次,为了控制人民,禁止革命行动,国 民党还大力推行保甲制度。 最后,为了控制舆论,剥夺人民的言论和 出版自由,国民党还文化专制主义。
国民党政府是怎样实行一党专政和军事独裁统治的呢?
(一)五四运动爆发的原因
1、基本原因
主要矛盾激发 阶级基础 思想准备 国际背景
2、直接原因
巴黎和会中国外交的失败
(二)
五四运动的发展过程
(三)五四运动的历史意义
1、新民主主义的伟大开端 2、思想上、组织上建党准备
三 中国共产党创建的几个内容
(一)共产国际的帮助
1、中共在共产国际帮助下建立 威经斯基来华帮助建党 马林参加党的“一大” 2、党的“二大”提出民主革命纲领 列宁的民族与殖民地理论 1922年初列宁接见中共代表
1927年 4月 18日,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 在南京重新建立国民政府,至 1937年 7月 中国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是南京国民政府 的前期。
1、大力整合内部,通过二次北伐,建立起国民政 府在全国的统治。 2、坚持消灭共产党的政策,实施政治制度的改革, 确立起国民党的一党专政和蒋介石的个人独裁。 3、不断强化国家机器,实行法西斯军事独裁统治 4、实行联美、抑日、反苏的外交战略,公开推行 “攘外必先安内”的所谓国策。 5、实施财政经济改革,中国国民经济在艰难曲折 中发展
2018年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提纲(综述)

▶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一)灿烂的中国古代文明 二、外国资本主义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特点 ①历史文化从未间断: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②灿烂的古代文明: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哲学思想、民族英雄、革命英雄③中外文化交流融合社会特征经济 ①以家庭为单位并与家庭手工业结合的小农经济是基本生产机构 ②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封建土地所有制占主导地位 ③所有权高度集中,经营权极端分散,极低的社会分工④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被征收苛捐杂税和摊派徭役,生活极端贫困,地主阶级和农民阶级矛盾尖锐⑤地主、商人、高利贷者常常结合起来;皇帝、贵族、官僚、一般地主拥有大部分土地政治 实行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统治人民,监督官员文化 以儒家思想为核心,后与佛教、道教互相吸收、融合,法家的严刑峻法社会 族权和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制度,核心是宗教家长制,突出君权、父权、夫权意义 ①巩固和维系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续,并出现了一些盛世:汉代文景之治、唐代贞观之治、开元之治、清代康雍乾盛世②使其进程缓慢、迟滞,造成不可克服的周期性的政治经济危机:闭关锁国,危机四伏世界概况①多国的资产阶级革命的进行,为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必要条件:16-18世纪,荷兰(尼德兰革命,1581建国)、英国(1640-1688资产阶级革命)、美国(1775-1783独立战争)、法国(1789-1794资产阶级革命)通过资产阶级革命建立资产阶级政权②18世纪中叶-19世纪中期的工业革命使资本主义制度在欧美建立起来(工场手工→大机器生产)③至19世纪30年代,主要资本主义强国是英、法、美,在此期间沙皇俄国不断进行对外扩张政策,19世纪40年代势力范围达新疆和东北;19世纪六七十年代,日本、德国加入侵华行列④鸦片战争前,除了资本主义宗主国,还有独立国家(中国、奥斯曼帝国)中国社会①周秦-1840鸦片战争前:独立的(主权)、完整的(领土)、比较纯粹的(无成熟的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封建社会,期间,唐宋(7-12世纪)科技大发展②清代中期逐步衰落,商品经济缓慢发展,产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萌芽(15-16C )设问:为什么商品经济仍然可以缓慢发展?①即使相互对立,自然经济仍然要商品经济作为补充②一定数量的自耕农经济和农民家庭副业的存在,有利于商品发展影响 ①割占香港岛,破坏中国领土主权的完整②外国船舰在领海航行,破坏领海主权③外国人的领事裁判权,破坏了司法主权④协定关税,破坏关税主权起点原因①开始成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②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两半的界定①半殖民地:一个国家,名义上独立,而实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或资本主义的控制②半封建:在外国资本主义、帝国主义侵略、刺激下,封建社会在一定程度上解体,产生了资本主义因素,但仍然保持着封建判前制度设问一:为什么成为半殖民地的中国?①鸦片战争以后,资本-帝国主义列强通过发动侵略战争,强迫中国签订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破坏中国的领土主权、领海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等,并一步一步地控制中国的政治、经济、外交和军事。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哥伦布
发现新大陆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被贩卖的奴隶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15 世纪,西方冒险家远渡重洋的环球航 行和随之而来的征服掠夺,揭开了近代殖 民扩张的序幕,宣告了殖民主义的产生。 西方殖民主义势力来到东方,并不是为了 使东方国家成为独立的资本主义社会,而 是为了把它们纳入资本主义的世界体系, 成为殖民地、半殖民地,成为自己在经济 上、政治上的附庸。 西方资本主义的发 展及其向东方的殖民扩张,使古老的中国 遇到了空前严重的挑战,面临着极其深刻 的生存危机。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封建政府还要向农民征收各种苛捐杂税和 摊派徭役。 社会生产成果不是用于扩大再生产,而是 用于地主奢侈消费和皇室挥霍、政府开支、 军费支出等方面。农民没有任何政治权利, 生活极端穷苦和落后,在社会内部,缺乏 促使工业迅速发展和社会结构深刻变动的 有效机制,造成封建经济发展的迟滞。
中国 近现代史纲要
制作者:首都师范大学 李松林
北京高教学会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外国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综 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革命史研究会制作
第三次历史机遇:20世纪50年代——20世纪 70年代西方世界的第三次工业革命(又叫信息 革命),新材料、新能源、电子计算机、高分 子合成、集成电路等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道路的初步探索十年(1956年-1966年 )成绩 巨大,但文化大革命十年浩劫(1966年-1976 年)把中国现代化发展推向崩溃的边缘。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后习题答案详解1

1上编 从鸦片战争到五四运动前夜(1840—1919)综述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一、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起点?1840年,英国发动了侵略中国的鸦片战争,中国历史的发展从此发生了重大转折。
(一)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和社会性质发生了变化,鸦片战争中断了中国由封建社会缓慢地向资本主义社会发展的进程,使中国由一个独立的封建社会开始沦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二)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战前中国的主要矛盾是农民阶级与封建地主阶级的矛盾,而战后则变为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中国革命的任务发生了变化,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前长时期的革命任务是反对本国封建势力,战后则增战后则增加了反对外国殖民侵略的任务,革命的性质也由传统的农民战争转为资产阶级民族民主革命。
正因为如此,鸦片战争就成为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二、怎样认识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社会性质及其基本特征?(一)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矛盾,是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这两对主要矛盾及其斗争贯穿整个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始终,并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发展变化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两对主要矛盾是互相交织在一起的,而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是最主要的矛盾。
一般来说,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当帝国主义向中国发动侵略战争时,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中国内部各阶级除一些叛国分子外,能够暂能够暂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时地团结起来举行民族战争去反对帝国主义。
这时,这时,民族矛盾特别尖锐,阶级矛盾暂时降到次要和服从的地位。
而当帝国主义与中国的反动统治阶级结成同盟,用战争以外的形式共同压迫中国人民,尤其是封建主义统治特别残酷的时候,中国人民往往采取国内战争的形式去反对这个同盟,而斗争的矛头主要直接地指向中国的封建政权,这时阶级矛盾就上升为主要矛盾,民族矛盾退居次要地位。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李燕

上篇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第一节鸦片战争前的中国和世界一、教学目的与要求:1.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我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古代文明,理解中国近代走向衰落的原因。
2.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了解鸦片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的本质与特征,明确资本带来文明只是充当了历史不自觉的工具。
3.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明确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形成的历史背景、原因和特征,充分认识资本-帝国主义殖民侵略是造成近代中国落后挨打的主要原因。
4. 通过本讲教学,使学生掌握近代中国社会的两个基本矛盾和两大历史任务,理清1840-1919年中国的基本历史线索和历史主题。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鸦片战争作为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给中国由古代社会向近代社会转折所带来的深刻影响。
2、中国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性质的基本内涵和特征。
3、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及其关系,并进一步认识近代中国的两大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难点:1、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深刻认识并正确判断社会性质对于理解中国近代革命的重要意义。
2、近代中国的两大主要矛盾、两个历史任务及其关系。
教学形式和方法:课堂教学、讲授讨论结合。
计划教学时间: 2课时教学内容及其过程:课程导入——框架介绍和问题式《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上编综述“风云变幻的八十年”,从1840年鸦片战争开始到1919年五四运动,这是中国近代历史时期:中国被西方坚船利炮强行打开,掀开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悲惨耻辱史的序幕,中国人民前赴后继、奋勇抗争,经历一代又一代无数志士仁人的探索和流血牺牲,推动中国缓慢进步。
教材综述是从指导思想、理论原则方面提供认识这段历史的基本线索。
第一、第二、第三章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各阶级、各阶层为民族、为国家、为人民,砥砺奋进不屈不挠的斗争史,条分缕析地讲述了隐藏在丰富、具体和感性的历史背后的理论逻辑。
综述高度概括,理论抽象性比较强,但是若深入研讨,系统掌握,则对学习内容的具体展开有高屋建瓴的引领功效,也有利于批判近些年来一些错误观点和错误思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林则徐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3、鸦片战争的爆发及其影响
视频:鸦片战争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思考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 近代史的起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பைடு நூலகம்
上篇 综述
(二)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1、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形成
完全独立的国家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的 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一)鸦片战争:中国近代史的起点
入思 超考 的: 原中 因国 是出 什超 么英 ?国
1、英国对华贸易逆差与鸦片走私
茶
丝
鸦片
药
棉布
中
出超 入超 呢绒
英国用鸦片贸易抵偿正常贸易逆差(单位:两) 年 代 正常贸易逆差 鸦片贸易额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综述
主要内容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二、西方列强入侵与近代中国社会 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性质
三、近代中国的主要矛盾和历史任务
主 要 内 容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一、鸦片战争前的中国与世界
(一)中国灿烂的 古代文明
“火药、指南针、印刷术— 这是预告资产阶级社会到来 的三大发明。火药把骑士阶 层炸得粉碎,指南针打开了 世界市场并建立了殖民地, 而印刷术则变成新教的工具, 总的来说变成科学复兴的手 段,变成对精神发展创造必 要前提的最强大的杠 杆。” ——马克思
上篇 综述
思考
如何理解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这一概念?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特征
(1)资本-帝国主 义侵略势力不但逐 步操纵了中国的财 政和经济命脉,而
且逐步控制了中国
的政治,日益成为 支配中国的决定性
力量。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4)中国新兴的民族资本 主义经济虽然已经产生,并 在政治、文化生活中起了 一定的作用;但是在帝国主 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下,它 的发展很缓慢,力量很软弱, 且它的大部分与外国资本 - 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主 义都有或多或少的联系。
“中国古代的发明和发现往往是超过同 时代的欧洲,特别是15世纪以前更是如 此,这可以毫不费力地加以明,”“在 3—13世纪,中国保持一个让西方人望尘 莫及的科学知识水平。” ——李约瑟
视频:中华文明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二)中国封建社会由昌盛到衰落
1、中国封建社会 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结构的基 本特征
古代的中国社会是一个完整(领 土完整)、独立(主权独立)、 纯粹(没有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 )的封建社会。它有如下特征:
(1)地主阶级土地所有制与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 (2)高度中央集权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 (3)族权与政权相结合的封建宗法等级制度 (4)以儒学为核心的文化思想体系与文化专制主义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12576箱
7889箱
4000多箱
一 七 九 九 年 一 八 二 ○ 年 一 八 二 四 年 一 八 二 五 年 一一 八八 二三 九○ 年年 一一 八八 三三 四五 年年 一一 八八 三三 八九 年年
流鸦 大片 约战 三争 四前 亿 40 银年 元: 以中 上国 白 银 外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鸦片危害与清政府禁烟
加重了人民的赋税负担
白银外流
减少了政府财政收入
银荒
严重危害 清朝统治
加剧了清政府的吏治腐败 削弱军队战斗力 摧残了中国人的肉体和灵魂
兵弱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可若 流 以犹 毒 御泄 于 敌泄 天 岂 苟 之视 下 兵之 , 因 利 ,, 则 祸 国 且则 为 无数 害 福 家 可十 甚 避 生 以年 巨 充之 , 趋 死 饷后 法 之 以 之中 当 银原 从 。几 严 无,
拥有完全的主权 和民族的政府
半殖民地
丧失了部分国家主权保 留了形式上的王朝政府
完全的殖民地
没有主权也没有 自己民族的政府
完全的封建社会
封建生产关系和自 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半封建社会
殖民经济、民族资本主 义经济、封建经济并存
完全的资本主义社会
资本主义经济是 社会经济的主体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来思 打考 开: 中英 国国 市为 场何 ?选 出超 入超 鸦 片
英
差
额
1780—1784 1830—1834
781415 2615263
145443 4165274
- 635972 +1550011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英国向中国输入 鸦片数量激增表
40200箱 35445箱 20331箱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三)世界资本主义的发展与殖民扩张
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开展工业革命,资本主 义工商业发达 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启蒙运动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思考
资产阶级民主政治制度
通过鸦片战争前夕中国与世界 的比较,分析欧美资本主义国家 为什么要不断对中国进行侵略。
上篇 综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2)中国的封建 势力日益衰败并同 外国侵略势力相勾 结,成为资本 帝国主义压迫、奴 役中国人民的社会 基础和统治支柱。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 封建社会的基本特点 (3)中国自然经济的 基础虽然遭到破坏, 但是封建剥削制度的 根基即封建地主的土 地所有制依然在广大 地区内保持着,成为 中国走向现代化和民 主化的严重障碍。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评说
中国封建社会的经济、政治、文 化、社会结构,一方面巩固和维 系了中国封建社会的稳定和延缓, 另一方面也使其前进缓慢甚至迟 滞,并造成不可克服的政治经济 危机。
风云变幻的八十年
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上篇 综述
2、鸦片战争前夕清王朝的统治危机 政治 经济 外交 文化 国防 君主专制统治日益腐朽 封建自然经济占统治地位 闭关锁国,固步自封 文化专制,控制思想 国防废驰,军队腐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