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健食品研制的发展阶段
保健食品管理制度及其进展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66页

生部认定的“功能学评价机构〞内进行。为此
卫生部制定了“保健食品功能学检测机构认定
与管理方法〞,并成立“保健功能检测机构认
定专家组〞。对申请单位经过考核,才予以认
可。至今卫生部在全国认定了三十一家保健食
品功能学检测机构,它们被授权对全国申请者
国家卫生部依据“保健食品管理方法 〞对保健食品实施注册管理
2、如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 名单以外物品做原料 数量不能超过4个
3、如使用“既是食品又是药品〞及“可用于保健食品物品 〞名单以外物品为原料 数量不能超过1个,而且 要做相关毒理实验
SFDA:“保健食品注册管理方法〞
SFDA制定“注册管理方法〞,是在原有 保健食品管理方法和一些补充规定,加之八年 实践经验根底上制定的。在法规的科学化、标 准化方面有许多进步,充分表达了“注册管理 〞的科学、公开、公平、公正、高效和便民原 那么。
祛痤疮* 祛Leabharlann 褐斑* 改善皮肤水分* 调节肠道菌群* 促进消化* 通便* 对胃粘膜损伤有辅助保护作用
保健食品新旧功能的比照
一、功能名称不变〔5项〕
新功能名称 1、促进排铅 2、改善睡眠 3、促进泌乳 4、减肥 5、改善营养性贫血
原功能名称 1、促进排铅 2、改善睡眠 3、促进泌乳 4、减肥 5、改善营养性贫血
嗜酸乳杆菌
L.acidophilus
干酪乳杆菌干酪亚种 L.Casei subsp.Casei
嗜热金链球菌
Streptococcus
thermophilus
国家卫生部陆续出台有关保健食品 注册管理补充规定
为了进一步标准保健食品原料管理的补充规定〔四〕
申报保健食品涉及国家动植物保护等物品〔或
刺五加、刺玫果、泽兰、泽泻、玫瑰花、玫瑰
保健食品研发报告

保健食品研发报告1. 引言保健食品是指通过科学方法研制制成的有利于增进人体健康、延缓衰老、调整生理功能的食品1。
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和生活水平的提升,保健食品市场呈现出快速增长的趋势。
为了满足消费者需求,不断研发新的保健食品成为食品行业的重要任务之一。
本报告旨在介绍保健食品研发的重要性、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并探讨相关未来发展趋势和研究方向。
2. 保健食品研发的重要性2.1 提高人体健康水平保健食品可以提供丰富的营养物质,满足人体对各种营养物质的需求。
针对特定人群,如老年人、孕产妇、运动员等,研发适合其需求的保健食品可以提高其健康水平,预防和改善慢性疾病,延缓衰老过程。
2.2 补充人体所需营养物质现代人的饮食习惯不尽人意,容易造成营养不良。
保健食品的研发可以在人的日常饮食中补充不足的营养物质,维持身体健康。
2.3 增加食品行业竞争力随着保健食品市场的扩大,保健食品研发对于食品行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通过开发具有创新性和独特性的保健食品,企业可以增加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
3. 保健食品研发的现状3.1 成分研发保健食品的核心是其成分。
目前,保健食品研发重点关注以下成分:•益生菌:具有调节肠道菌群平衡和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抗氧化剂:可以清除自由基,减少细胞氧化损伤;•珍贵植物提取物:如灵芝、海参等,被认为对人体具有多种保健作用。
1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 食品安全法释义(2015修订)[EB/OL].(2020-12-17)3.2 制剂技术研发保健食品的制剂技术是保障其安全性和有效性的重要环节。
目前,制剂技术研发主要关注以下方面:•微胶囊技术:可以保护有机酸、益生菌等活性成分;•纳米技术:可以提高成分的生物利用度和稳定性。
3.3 功能评价和安全性评估保健食品的功能评价和安全性评估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利益的重要环节。
目前,功能评价主要采用体外实验、动物实验和临床试验相结合的方法;安全性评估主要包括急性毒性、慢性毒性等多个方面的研究。
保健品行业:毁誉参半30年

今后的发展也是倍加关注。
保健理论在我国历史悠久,保健食品理论就是利用传统的中医学、中药学中的原理,通过食物营养结构的改善来达到调节人体生理机能,以食养身,达到延年益寿的目的。
我国现代意义上的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始于80年代,大致分为4个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 自发萌动期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起步较晚,始于20 世纪80年代中期,与国外发达国家相比,整整落后60年。
改革开放后,经济的迅猛发展,人民生活由解决温饱转变到追求高品质的生活质量,为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契机。
1984年中国保健食品协会成立,1987 年杭州保灵企业推出人参蜂王浆,拉开了中国保健品市场的序幕。
接下来的太阳神口服液、娃哈哈儿童营养液、振华851、昂立一号、延生护宝液异军突起掀起了保健品市场的消费浪潮。
1991年保健品市场的营业额突破100亿元。
1992年以太阳神领头的中国保健品走向了第一个巅峰。
我国保健食品在发展初期表现出的无限活力和成功,一方面说明了改革开放后,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使人们越来越关注健康,我国的保健食品市场商机无限;另一方面也表现出了消费者保健食品相关知识的匮乏,从而使其消费行为更多的依赖于广告这一单一的信息保健品行业:不少致力于健康事业的人士为完善我国的保健品从产品研发、监控质量、规范流程等各个环节作出了不懈努力,使我国保健品不但服务于广大国民,还冲出亚洲,成为我国一个重要的经济支撑点。
在促进地方经济发展方面,广东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占据着全国保健食品生产经营企业的半壁江山,涌现出太阳神、无限极、安利、完美、汤臣倍健等赫赫有名的保健食品大企业。
回顾:毁誉参半的保健品行业保健品的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再加上受几千年来“药食同源”的中国传统食疗文化影响,中国保健产业顺理成章地于上个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初异军突起。
而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健康已逐渐成为人们生活的主题。
我国的保健食品行业在几经波折已逐渐成熟起来,成为了名副其实的朝阳行业,人们在对保健食品行业给予厚望的同时,对其现状来源。
目前是第三代保健食品阶段

目前是第三代保健食品阶段,第一代,第二代以处于需求下降阶段!(2011-01-02 11:50:11) 标签:保健食品保健品三代礼品阶段脑白金为原料分类:默认分类我国卫生部通过的保健功能一共有22种,具体如下:(1)免疫调节(2)延缓衰老(3)改善记忆(4)促进生长发育(5)抗疲劳(6)减肥(7)耐缺氧(8)抗辐射(9)抗突变(10)调节血糖(11)调节血脂(12)改善肠胃功能(13)对化学性损伤有保护作用(14)改善睡眠(15)促进泌乳(16)美容(17)改善营养性贫血(18)改善视力(19)促进排铅(20)清咽润喉(21)调节血压(22)改善骨质疏松二、保健品的发展阶段世界各国在发展保健晶的过程中,大体都经历了三个阶段:第一代保健食品,为初级保健食品,仅根据食物中的营养成分或强化的营养素来推知该类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实验证明或严格的科学论证。
这代保健食品包括各类强化食品及滋补食品,如鳖精、蜂产品、乌骨鸡、螺旋藻等。
第二代保健食品,这代食品须经过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具有某种生理调节功能。
第二代的保健食品比第一代保健食品有了较大的进步,其特定的功能有了科学的实验基础。
我国卫生部审查批准的保健食品中大部分属于这一代产品。
如三株口服液、脑黄金、脑白金、太太口服液等。
第三代保健食品,不仅其特定生理调节功能需经动物或人体实验,证明其明确可靠,而且还需确知有该项功能的功效成分的化学结构及其含量。
第三代保健食品具有功效成分明确,含量可以测定,作用机理清楚,研究资料充实,临床效果肯定等特点。
如鱼油、多糖、大豆异黄酮、辅酶Q10等。
三、保健品的发展的历史1、西方保健品的发展历史(1)、美国是世界上保健食品工业发展较早的国家,其历史可以追索到20世纪20年代初期。
早在1934年,纽崔莱营养食品公司就推出了第一种多种维生素/矿物质。
1936年,美国成立了全国健康食品协会,开始了健康食品的起步阶段。
然而美国健康食品的真正快速发展,还是近二十年的事。
保健食品论文

姓名:***学号:**********院系:生命科学学院专业:2011级生物技术中国保健食品现状和发展趋势摘要:保健食品在我国历史悠久,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健康要求的提高,保健食品行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本文对新中国成立后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分析了我国保健食品行业现状特征、存在的问题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指出创新是保健食品产业未来发展的核心动力。
关键词:保健食品;现状;发展趋势我国历史文化悠久,自古以来就有食疗养生的传统。
我国人民经过几千年的实践形成了独特的传统医药学,积累了大量的养生保健经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养生理论。
保健食品的理论基础就是“药食同源”[1]。
在此基础上,形成了大量的保健养身的饮食秘方或者药方,从而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科学。
我国卫生部在1996年3月15日正式定义保健食品,是指表明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并突出了保健食品的3个主要特征:食品性、功能性和非药物性[2]。
2005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保健食品注册管理办法(试行)》中规定:保健食品是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者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者慢性危害的食品[3]。
1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保健食品的发展历程新中国成立以来,保健食品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以下四个阶段。
1.1 高速发展期20世纪80年代末至90年代中期。
由于保健食品的高额利润和相对较低的政策壁垒和技术壁垒,保健食品行业出现第一个高速发展时期。
这一阶段的保健食品多数为第一代产品。
第一代保健食品是以民间处方、秘方为基础,根据原材料的功能推断保健食品的功能,未经严格的科学检测,这些功能没有经过任何实验给予证实。
1.2 产业链形成期1995~2002年为保健食品的成型阶段,保健食品行业产业链形成。
1995年10月30日,《食品卫生法》公布,首次确立了保健食品的法律地位。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状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

中国保健品行业发展现实状况及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中国保健品市场空间巨大,但市场中竞争者众多,集中度低。
业内有部分企业不重视产品质量、产品和营销手段没有特色、仅靠高强度广告投入和虚假宣传。
伴随产业走向规范,消费者认知不停提升,和消费习惯改变,产品有特色、营销有新意企业,可能脱颖而出,把握住保健品行业巨大商业机会。
因为现今大家生活水平逐步提升,开始重视生活质量提升,所以对保健品需求越来越大尤其是当今中国人口步入老龄化,老年保健品市场需求旺盛,深入促进了保健品行业展。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1858.29亿元,比有所增加。
保健食品行业中大部分产品层次和附加值不高,全部营养保健食品中,绝大多数属于第一代和第二代产品。
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阶段一、中国保健食品行业现实状况分析1、驱动行业发展宏观原因国家宏观经济稳定连续发展,国家宏观管理手段深入加强,消费者成熟度和认知度提升,竞争企业成熟,这预示着保健食品行业逐步步入一个理性增加发展期。
驱动行业发展宏观原因2、行业发展制约原因中国保健食品行业发展制约原因3、细分行业情况中国保健食品细分行业现实状况,营养和保健食品产值达成1万亿元,年均增加20%;形成10家以上产品销售收入在100亿元以上企业,百强企业生产集中度超出50%。
-中国保健品市场规模(单位:亿元)二、保健品行业未来发展趋势分析1、保健品市场将深入扩大,中国保健品市场份额达成了创纪录500亿元,这说明消费者保健欲望增强,而且把这种欲望变成了现实需求。
假如保健品行业营销手段作出对应调整,这个市场还将深入扩大。
1)、消费者对保健品需求旺盛。
首先,中国居民素来就有进补习惯。
伴随生活节奏加紧,家庭自制传统补品炖、熬、泡等制作过程繁琐,消费者转而购置服用方便保健品。
其次,伴随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深入,消费者将愈加重视本身保健。
2)、消费者消费心理逐步变得成熟和理性,高品质、著名品牌保健品市场将扩大。
伴随消费经验积累和保健水平提升,消费者越来越成熟和理性。
保健食品的发展分析

保健食品的发展分析[摘要]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保健食品已成为人们重要的消费品,中医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卫生和养生文化,是保健食品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开发具有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可以促进民族产业和中医药现代化的不断发展。
[关键词]保健食品;优势中图分类号:r197.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914x(2013)17-0252-01一、中药保健食品的功效特点动植物药材中,很多都是药食两用的日常食物,其中的活血化淤、舒经通络、益气养血、滋阴补阳、健脾和胃、疏肝理气、清肝明目、补肾壮阳、清热解毒等传统功效作用更是具有代表性的养生保健功效,这为中药保健食品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中药保健食品是在中医药理论指导下研制的具有特定中医药保健功能的食品。
这类保健食品的保健功能在体现卫生部《保健食品功能学评价程序和检验方法》所规定的各种功能外,还体现中医药理论的特定功效,属于中医药养生和中医防治理论的范畴。
①预防疾病:在中医养生理论中,饮食对人体的滋养作用是一项重要的保健预防措施,正如《内经》所言:“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早在一千多年前,就有用动物肝脏预防夜盲症、用海带预防甲状腺肿大、用谷皮、麦麸预防脚气病、用葱白生姜预防感冒等记载。
现代研究也证实了中医所述食物预防保健作用的科学道理,并受到医学界的重视,是中药保健食品功效作用的重要特点。
②滋补保健:中医药滋补理论包括平补、清补、温补、峻补等,通过益精、补气、养血及调补脏腑虚损达到补充正气、增强体质的目的。
③延缓衰老:中医在应用饮食调理进行延缓衰老方面,除因时、因地、因人、因病不同,做到辨证用膳,虚则补之、实则泻之外,还注意对肺、脾、肾三脏的调理,以平衡机体的新陈代谢而达到延缓衰老的目的。
④防治疾病:中医对疾病的治疗作用主要体现在扶正和祛邪两个方面,其中“扶正”,体现的是“损者益之”,“虚者补之”的治疗原则,而“祛邪”体现了“实者泻之”,“损其有余”的治疗原则,通过活血、利水、化湿、祛痰、清热、泻火、解毒等方法达到清除体内病邪及病理产物的目的。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

国内外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摘要:本文简单从国内与国外角度来讨论了保健食品的研究现状与发展趋势保健食品,是指声称具有特定保健功能或以补充维生素、矿物质为目的的食品.即适宜于特定人群食用,具有调节机体功能,不以治疗疾病为目的,并且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的食品。
作为保健食品有两个基本特征:一是安全性,对人体不产生任何急性、亚急性或慢性危害;二是功能性,对特定人群具有一定的调节作用,但与药品有严格的区分,不能治疗疾病,不能取代药物对病人的治疗作用.保健食品不是一般的食品,它是为特定人群设计生产的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一类食品。
一、我国保健食品研究现状中华民族素来提倡养生之道,其传统源远流长.随着改革开放和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居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在食用食品时已不仅仅是为了饱腹,维持生存,还要求它具有调节人体生理活动的功能,即通过日常饮食达到预防疾病、调整机体状态的目的.保健食品的出现,是在人们解决了温饱问题后,对食品功能提出的新的需求,也是人们对提高生命质量的追求.保健食品在中国的起源可以追述到中华民族悠久的食疗养生传统及“药食同源"的理论,另外中医中药作为传统的医药和养生文化,是我国保健食品开发研制的重要理论基础和有效的物质来源,同时也是我国发展保健食品的独特优势。
我国的保健食品在八十年代中后期迅速发展,并且日益形成了一个新兴产业。
中国政府制订了相应的法律、法规、技术标准,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法律法规体系和技术标准体系。
据相关数据表明,2001年我国保健食品销售近500亿元,保健食品生产企业也象雨后春笋一样猛增至3000多家。
二、我国保健食品发展趋势保健食品是新世纪食品行业中最具前景也最具挑战性的充满发展机遇的行业,中医药在保健食品市场中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在中药保健食品研发方面具有世界上任何国家和民族的同类食品所不具备的优势:①中药植物资源丰富;②风味独特:中药保健食品多食药结合,如保健酒、饮料、糕点等等;③安全性强、疗效可靠;④遗产众多:几年的临床实践中前人为我们留下众多的食疗验方,为开发保健食品提供了宝贵资料。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保健食品研制的发展阶段保健食品不同于普通食品,人们在研发保健食品时不仅需要注意它的色、香、味、形等食品属性,还必须经实验证明它是否具有确切的功能;如果其中的食物成分经过提取、分离或浓缩等特殊加工工艺的处理,还需要证实这种食品的安全性。
因此,保健食品的研究开发过程较普通食品复杂,要求的技术水平也相对较高。
(一)保健食品研发的三个阶段多数学者认为,根据研发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性质,可以把国内外研究开发保健食的发展历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也可称之为三代产品。
1.第一阶段研发的保健食品大多数根据古典的医学资料或传统的食用经验研制和生产,例如传统医学组方,某个地区或某些人群的饮食习惯等。
其保健功能没有经过现代科学实验予以验证,在安全性方面也仅仅依据“长期食用”或“较多人食用”未发现毒副作用的实践经验,有待进行深入系统的实验研究。
2.第二阶段研发的保健食品在保健功能和安全性方面经过了以现代科学为基础的动物实验和人体验证,证明该产品具有某项生理调节功能的食品,而且长期食用具较高的安全性。
美、日等某些发达国家强调保健食品的真实性和科学性,主要依据就是此类科学研究资料。
我国目前为数很多的保健食品属于这一代产品。
3.第三阶段研发的保健食品不仅经过人体及动物实验,证明产品具有某些生理调节功能和安全性,而且通过深入的研究发现了这种食品中具有该项保健功能的生物活性因子(或有效成分),对于这种成分的结构及含量、理化性质、在食品中的稳定形态、测定方法,及其在动物和人体内的代谢特点等因素,都得到了比较确切的认识。
(二)科学研究是保健食品发展的基础保健食品的基本要素是安全、有效。
真正能够达到这两项标准需要大量的研究提供科学依据。
按照生物医学研究的基本过程,安全性或功餚邑评价:—般分为三种类型:体外细胞或组织实验,动物或人体实验,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或人群干预研究。
一般来说,只有经过大规模人群流行病学调查或经过大规模人群长时间的干预研究,才有可能得到比较可信的结论。
而体外实验、动物实验,或少数志愿者参加的人体实验,其结论只能认为是初步的。
采用严格的科学实验资料,充分论证其保健与疾病预防功能,是保健食品得以正常发展的决定性因素之一。
目前发达国家对食品有益健康的说明,大多持谨慎毒态度。
某一种保健食品即使已有几十年的历史,并已被公众认为是有益于身体健康的,但是如果不能提出科学上的依据并取得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同样不能在标签或使用说明书上列出有益健康的宣传。
这种严格的审批制度,有利于提高消费者对食品与健康关系的正确理解,有利于保健食品稳步发展。
美国从1993年就开始许可某些特定食品使用“能降低疾病危险性”的声明。
FDA认可的食品,必须是根据公认的、经有资格的专家同意并支持的科学证据,这些证据客观地证明食品与特定疾病相关。
到1998年,FDA共批准了11项食物或其成分与疾病有关的声明。
FDA于1993年在对“健康食品”功能宣传的审查中,“叶酸能预防胎儿的神经管缺陷”没有得到批准。
其实美国的功能卫生服务部( PHS)在1992年9月就推荐所有美国育龄妇女都要摄取0. 4mg叶酸,以预防怀孕后胎儿发生脊柱裂或其他神经管缺陷。
美国公共卫生服务部和美国卫生与人类服务部估计,如果每名育龄妇女每天摄入0. 4mg叶酸的安全性。
经过几年的研究和讨论,直至1998年1月,FDA才批准用叶酸强化面粉及其制品,以预防胎儿发生神经管缺陷。
我国保健食品的历史、现状和发展一、中国古代传统医学的食品保健观我国自古就有“药食同源”、“药补不如食补”、“三分治,七分养”之说,初级形态的保健食品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
春秋战国时代的《山海经》中就有“榱木之实,食之使人多力;枥木之实,食之不忘;狴之善走,服之不天”的记载,其中“多力”、“不忘”、“善走”、“不夭”等说法,以现代语言解释,就是抗疲劳、增强记忆、提高耐力、延年益寿之效。
保健食品起源于我国食养、食疗、植物药保健,已为世界许多学者所公认。
食疗是中医药的宝贵遗产之一,应努力加以发掘。
我们在借鉴发达国家保健食品研发经验的同时,应当充分利用现代科学实验手段,研究和阐明有关食疗成分的功能及作用机制,提高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和生产水平,发展中国特色的保健食品。
二、中国现代保健食品的发展现状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食品生产和消费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占着日益重要的地位。
保健食品是现代社会各类人群的需要,因此在近20年得到快速发展。
(一)政府对保健食品的管理近20年,我国政府对保健食品的管理大体经历了限制、认可、法治三个阶段。
1980年代中期以前,国家法规不允许宣传保健食品。
卫生部曾发布《禁止在食品中加药的规定》,实际上否定了当时市场上大部分的保健食品。
随着人们对健康的渴求和国际上功能食品的兴起,我国对保健食品的研究仍在继续,并逐渐被市场接受。
1988年,卫生部发布了《新资源食品管理办法》,使一部分“保健食品”走进市场。
1995年,第八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六次会议审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卫生法》,明文“具有特定保健功能的食品,其产品及说明书必须真实,产品的功能和成分必须与说明书相一致,不得有虚假”,确立了保健食品的地位。
紧接着,国家卫生部于1996年3月15日发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
这一系列的文件,使保健食品的管理逐步走上法制轨道。
(二)保健食品的生产和消费1980年代末至1990年代初,中国消费者对营养保健品的热情接受和信任推动了整个保健品市场的飞速发展。
保健食品生产企业迅速增加,产品规模和数量在食品市场上占有的比重也不断增大。
1980年全国保健品厂还不到100家,至1994年已超过3000家,生产保健食品3000余种,年产值300亿元人民币。
但是,由于一些产品的科技含量太低,很多产品没有进行过基本的科学研究,致使不科学的甚至伪科学的产品流人市场;还由于缺乏对产品宣传的正确引导和管理,许多产品夸大功能,甚至无中生有、误导消费,使保健食品逐渐失去了消费者的信任;此外,政府对市场的管理不力,保健食品无相应法规、标准可依,都导致了保健食品的无序状态,使保健食品市场元气大伤。
1995年,全国有600多家保健食品生产企业相继停产倒酗闭,全国销售额比上一年减少100多亿。
本来很有发展前景的中国保健食品市场面临急剧倒退甚至崩溃的局面。
国家卫生部于1996年3月15日发布《保健食品管理办法》后,有关部门加强了对保健食品审批和生产、销售的监管力度,经常性的科普宣传使人们进行日常保健的意识增强,再加上一些资金雄厚、规模较大、管理正规的企业加入,使得国内保健品行业得到恢复性稳步发展。
三、中国保健食品发展面临的挑战如上所述,我国对保健食品的开发和应用有着悠久的历史,近年也出现过蓬勃发展的局面。
在此基础上总结历史的经验和教训,借鉴某些发达国家的经验,发挥我国的资源和保健文化传统优势,有可能促进中国保健食品事业得到更快发展。
中国保健食品要健康有序发展,需要科研、生产、流通、宣传和管理多方面因素的结合。
(一)加强保健食品的科学研究我国传统医学有关食品保健的记述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珍贵的文化遗产。
我国地域广大,各族人民的饮食习惯差别很大,食物品种繁多,其中很多属于药售食两用。
这些传统的医药文化和食物资源优势,应当受到我们的重视和利用。
当前我国不少保健食品采用多种药食两用的中药进行组方,但是这些经验性的东西与现代生物医学成果存在较大差异,缺乏现代科学实验分析和论证,限制了它们更大的发展。
因此,我们应该利用现代技术,从天然产物中寻找功能因子,开展功能因子的构效和量效关系的研究,认识它们的作用机制和可能的毒性作用;其次还要发展提取分离各类功能因子的新技术、新工艺、新装备,提高功能因子在食品中的生物学功能。
据资料显示,美国、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保健食品舌生产企业往往更注重产品自的研发和创新,不断开发科技含量高的创新产品,广告投入并不大。
而中国的保健品企业从一开始就陷人了低研发、高广告投入的怪圈,仅进往行产品报批前的开发研究,很少进行必要的实验研究,这是我国保健食品领域长期低水平重复的重要原因之一。
应当尽快采用现代科学实验手段,推动第三代保健食品的研发,使我国保健食品的研;究和生产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二)规范保健食品的宣传消费者对普通食品的购买主要根据自己的喜好和习惯,对药品的消费主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而对于保健食品,标签、说明书和广告等成为消费者了解某种产品性质、功能的重要媒介。
因此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必须由政府部门审批,并严格管理。
保健食品的标签和说明书除了要符合对一般食品的各项要求外,还必须标明保健食品的保健作用、适合人群、食用方法和推荐用量、功效成分或有关原料的名称。
除了产品本身的宣传以外,各种新闻媒体也应该发挥其自身优势,经常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消费观念,普及科学消费知识,揭露和抵制有悖“科学消费”的经营行为,引导消费者增强科学意识和鉴别能力。
(三)加强政府部门对保健食品的宏观指导和管理近年我国政府提出以人为本、促进人和社会协调发展的工作方针。
在全国范围内提倡有益于健康的膳食,推广健康生活方式,加强健康教育和恰当地用保健食品等,均可降低慢性疾病的发生并减少医疗费用或不必要的手术。
近年的一些调查表明,消费者越来越依靠保健措施来减少常规医疗的昂贵费用。
,因此,政府部门加强对保健食品的宏观指导和管理,不仅关系到人民健康水平的提高,而且对于改善国民体质,进一步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也具有潜在的意义。
政府部门的宏观指导主要是通过立法步骤,并采取执法行动来保障消费者有权选用安全有效的保健食品。
目前应特别加强对保健食品研发、生产和流通环节的监督管理;并督促媒体和企业向消费者公布真实的信息及科学依据,由公众选择自己的保健方式与相关食品来预防疾病,增进健康水平。
美国和日本的发展过程类似,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提高在客观上形成了保健食品发展的强大摊动力量;另一方面,政府的认可、支持和管理对于促进这种新型食品的发展起到了关键作用。
1980年代初期,美国食品和药品管理局( FDA)对食品调节人体功能、改善人体健康的观点持否定态度。
1984年以后,有关膳食纤维预防直肠癌保健产品的争论,引起学术界对于食品与健康关系的研讨。
在许多事实证明下,1987年8月,FDA承认了食品可增进人体健康,并修改了“食品标签管理条例”的提案。
1988年8月,FDA最后制定法规,确定了健康食品的六项审查标准,明确了食物中某些成分有益于人体健康,并能减少某些疾病的发生。
从此,美国保健食品走上快速发展的道路。
目前,大约2200万以上的美国人利用Intemet查询有关保健和医药方面的信息。
网上查询保健内容的主要主题的比例为:疾病,52%;饮食与营养保健食品,36%;药品,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