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战略管理的发展方向

合集下载

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与前景

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与前景

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与前景一、引言企业战略管理是指企业在制定和落实战略方案时所采取的管理模式和过程。

随着全球化、市场化的加速和信息化技术的迅速发展,企业竞争力的提高已成为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基本要求。

企业战略管理作为一种有效的管理手段和方法,不仅可以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经济效益,还可以为企业未来的发展提供良好的战略方向和引领。

本文旨在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与前景,并提出一些可行的改进思路,以期为企业提供有用的参考和指导。

二、企业战略管理的现状1.企业战略管理泛化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很多企业的战略管理变得越来越泛化,特别是在初创企业和中小企业中更为普遍。

过于泛化的战略管理会导致企业缺乏核心竞争力,无法在市场中立足。

因此,企业应该在制定战略管理时,抓住核心竞争力,切实提升自身在市场中的竞争优势。

2.企业战略管理不够灵活在制定战略管理时,有些企业更关注战略的规范性和一致性,而忽略了战略的灵活性。

这样的战略管理模式会导致企业陷入僵化和过度依赖的状态,失去了应对市场变化的能力。

因此,企业在战略管理过程中应注重因时、因地、因人制宜,灵活应对市场变化。

3.企业战略管理缺乏长期规划长期规划是企业战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当前的商业环境中,很多企业缺乏对未来的长期规划,更多地是采取短视的决策和操作。

这样一来,企业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很容易遭遇经济危机、市场变化和竞争威胁等问题。

因此,企业应该积极规划未来战略,为经营活动提供长期指导。

4.企业战略管理存在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在制定战略管理时,经常面临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这种情况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企业战略制定人员缺乏足够的信息,难以做出准确的决策;二是企业内外环境因素发生变化,导致企业的经营管理出现偏差;三是企业对于市场需求的了解不足,导致产品设计和营销策略不合理。

为了避免信息不对称的问题,企业应该加强内部信息共享,建立科学的信息管理系统,注重市场调研和企业战略的持续优化。

企业公司战略与管理

企业公司战略与管理

企业公司战略与管理一、战略管理的定义和特点战略管理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长期发展目标,有效应对环境变化,从而采取的以长期为导向、以系统化为特征、以企业全局为中心的管理活动。

其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以未来为导向:战略管理注重长远发展,企业需要长期规划和扎实的业务基础。

2.系统化:战略管理需要综合考虑企业内部资源和外部环境变化因素,采取系统性的方法。

3.企业全局:战略管理是对整个企业进行规划和管理,以保证企业长期发展和竞争优势。

二、战略管理的层次和内容战略管理可分为宏观战略、中观战略和微观战略三个层次。

宏观战略是指企业制定总体目标和战略方向,包括了企业的愿景、使命、战略地位和战略方向等内容。

中观战略则是在宏观战略的基础上,对企业的主要业务领域进行定位和规划,包括产品定位、市场定位、资源配置和业务范围等内容。

微观战略则是在中观战略的基础上,针对具体的业务活动进行规划和实施,包括生产、营销、人力资源、财务、采购等方面。

三、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战略管理的实施过程可分为战略制定、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价三个阶段。

1.战略制定:企业在制定战略时需要充分考虑自身的条件和外部环境,根据自身资源和市场需求进行定位,并确定明确的战略方向和目标。

2.战略实施:企业在实施战略时需要明确各项具体任务和分工,并对任务进行监控和管理,确保任务完成质量和时间。

3.战略评价:企业在完成任务后需要进行战略评价,对效果和成本进行衡量,并在下一周期中对战略进行修正和调整。

四、战略管理的重要性战略管理的重要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提高企业竞争力:战略管理可以明确企业的目标和方向,利于企业在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

2.提高企业定位:战略管理可以对企业的定位进行确定和优化,防止盲目扩张和无目标的经营活动。

3.提高企业运作效率:战略管理可以对企业资源进行合理配置,提高企业运作效率和整体效益。

4.提高经营决策的科学性:战略管理可以为企业提供科学合理的决策依据,为企业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理论是管理学的重要分支之一,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其理论也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发展趋势。

本文将从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嬗变趋势以及新趋势三个角度探讨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脉络。

一、战略管理的发展历程战略管理的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50年代,美国教育家佛吉尼亚.拉塞尔强调了企业顶层管理层需要采取长远规划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到了20世纪60年代,经济学家道格拉斯.麦格雷戈尔引以为豪的著作《企业之间的博弈》基本奠定了现代战略管理的基础。

其主要观点是:企业是在某种博弈的状态下生存和发展的,顶层管理者需要寻找企业最佳的策略选择。

到了20世纪70年代,波特提出了五力模型,描绘了企业生态环境中的五大力量:供应商、客户、竞争对手、替代品和新进入者,其对企业战略选择产生了重要影响。

而后,哈姆尔和普拉哈拉德提出了核心竞争力理论,认为企业应该发掘自身核心能力,培养核心竞争力,以获得长久竞争优势。

二、嬗变趋势1.战略管理理论由量化分析转向质性分析。

在战略管理理论发展的初期,经济学的理性分析都是该领域研究的主流。

乔治塞特仁在其所著《竞争战略》中强调了市场占有率与退出门槛这两个指标极为重要,成为了当时战略管理理论奠基的两个重要基石。

然而,随着时代的演进,人们逐渐认识到企业发展不仅仅是数字,还有许多非经济因素,如所处行业环境、管理团队素质、企业文化等方面的因素。

因此从80年代开始,研究者们逐渐开始探索如何定量考察这些质性因素对企业战略选择获得的影响。

2.管理并购重视企业文化管理并购是企业战略选择的一种方式。

在经济特区、自由贸易区、高科技园区发展壮大的过程中,企业催生了许多并购潮,大量资金充分发挥出了并购的作用。

然而,并购过程中经常忽视企业文化的差异,往往会导致合并后的企业内部矛盾和管理混乱。

因此,企业战略选择中必须重视企业文化。

3.注重跨界融合创新在当今竞争激烈、全球一体化的经济环境下,企业需要在创新领域不断寻找新的突破点,注重跨界融合。

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

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

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战略管理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关注的是企业如何在市场环境中实现长期增长和成功。

战略管理涵盖了企业从制定战略方案开始到执行、监控、调整和评估的全过程。

本文将探讨战略管理在企业发展中的作用及运用。

战略管理的作用战略管理的作用在于帮助企业制定出长期的目标和计划,以应对市场上的挑战。

战略管理可以使企业在全球市场竞争中充分发挥自身的优势,提高企业的竞争力和市场占有率。

首先,战略管理可以促进企业的成长。

随着市场环境的不断变化,难免会出现一些挑战和危机。

企业可以通过战略管理来预测和应对这些挑战,从而确保企业稳健地发展。

战略管理可以帮助企业制定不同的战略方案,让企业在竞争中更具优势。

其次,战略管理可以提高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通过战略管理可以优化企业所有的资源,调整流程,全面提升生产效率。

只有这样企业才能承受市场的竞争和压力,保持长期的盈利,实现企业价值的最大化。

第三,战略管理可以促进企业文化的发展。

企业文化是指在一定历史背景下,企业基于其创始人的人文精神和价值观形成的一种内外在分化较明显、相对稳定、根据企业战略定向、内外因素的作用而不断演变的规范和价值系统。

这对于企业的长期发展具有至关重要的作用。

战略管理的运用战略管理不仅是单纯的理论,它更是一种运用的实践。

如何运用战略管理才能在企业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呢?1. 制定战略方案首先,制定好长期的战略方案是战略管理中关键的一步。

制定战略方案应该关注市场、客户、技术和竞争对手等方面的信息,不断优化企业战略,争取在市场上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

2. 加强资源管理企业资源是非常宝贵的,通过战略管理来优化资源的使用和配置可以提升企业的效率和生产力。

加强资源管理可以让企业在市场上更好地发挥其核心优势,快速实现企业的价值最大化。

3. 实现组织改革企业要想实现战略管理,必须继续进行组织改革。

预先安排好人力部署和培训,让每个人都按照公司的目标来动力,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效率。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主要学派的理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及规律,并对国内外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发展;趋势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2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当今社会,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

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

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德-博诺,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Demisable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

博诺(E.de-Bono,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zero),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与新趋势摘要:本文分析了20世纪90年代以来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对主要学派的理论进行了评述;通过对战略管理理论发展历程的梳理,来把握企业战略思想演进的脉络及规律,并对国内外企业战略理论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 ;发展;趋势战略管理理论研究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层层深化的过程,存在奠基、鼎盛、反思、重振等几个清晰的、已经得到普遍认可的研究阶段,这些阶段共同构成了战略管理理论丰富多彩的研究领域(姚小涛, 2003)。

20世纪90年代以后,不少通过多元化经营形成的大产业开始出现问题,多元化的热潮也开始消退。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进程的加速,企业经营环境的不确定性日益增大,产业边界日益模糊,产业结构的稳定性日益下降,企业的竞争优势越来越难以持续。

在急剧变化的环境中,企业如何赢得长久的竞争优势,许多战略管理学家在思考,从而促使了战略管理理论的新发展。

一、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研究现状 当今社会 ,世界经济格局发生了深刻变化,企业经营环境的变化日益明显。

战略管理研究转向于重视在动荡环境中企业的生存与发展问题以及企业中人的因素、文化因素、知识因素以及研究方法的方向性和有效性问题。

20世纪90年代以前的企业战略管理理论,大多建立在对抗竞争的基础上,都比较侧重于讨论竞争和竞争优势。

进入20世纪90年代中期,在新的环境下,企业逐渐认识到,竞争是为了生存和健康发展,必须超越这种以竞争对手为中心的战略逻辑。

在此背景下,通过创新和创造来超越竞争(SurPPetition ,德-博诺, 1996)开始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一个新焦点。

围绕这个新焦点,出现了一些新理论。

1.顾客价值中心理论。

菲利普·科特勒(1999)把顾客价值(CV)称为顾客让渡价值(Customer Demisable Value)。

彼得·杜拉克在40年前就观察到,公司的首要任务就是“创造顾客”。

博诺(E. de - Bono , 1996)认为传统的竞争战略逻辑是一场零和博弈(Sum - zero) ,这样的竞争“是一个危险的概念”。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历史进程与发展趋势①陈顺良1,2,潘长良1(1.中南大学,湖南长沙410083;2.长沙矿冶研究院,湖南长沙410012)摘 要:从战略管理的起源出发,简要介绍了十大流派的形成及主要观点。

对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活动演化过程中出现的新理论和新进展给予了重点评述,并对新世纪企业战略管理研究的发展趋势做了展望。

关键词:战略管理;企业管理;综述R esearch of E 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H istorical Evolution and Future T rendsCHE N Shun2liang1,2,PAN Chang2liang1(1.Central South Univer sity,Changsha410083,Hunan,China;2.Changsha Research Institute o f Mining and Metallurgy, Changsha410012,Hunan,China)Abstract:Beginning with the origin of strategic management,the article introduces briefly the formation and main ideas of10 greatest schools of strategic management research.Em phasis is given to a review of new theories and advances which have e2 merged in theoretical study and practical activity of enter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The future trends of the research of enter2 prise strategic management in the new century are forecasted.K ey w ord:strategic management;enterprise management;review 战略管理的启蒙思想可以追溯到20世纪初,法约尔(Fay ol,1916)提出管理有5大职能:计划、组织、指挥、协调和控制。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

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嬗变与新趋势企业战略管理是现代管理学中的重要分支之一,其涉及到企业的定位、发展方向、经营策略等方面。

随着时代的变化,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在不断嬗变,同时出现了一些新趋势。

本文将从理论的嬗变和新趋势两个方面来阐述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1.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传统的战略管理理论主要是针对企业内部的资源和环境进行分析,以确定企业的优势和劣势,进而确定企业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方向。

这种理论主要体现在SWOT分析和五力模型等分析工具上。

传统战略管理理论侧重于企业内部的资源和能力,缺乏对外部环境的考虑,忽略了竞争对手的影响。

2.资源基础理论随着经济环境的变化,战略管理理论逐步发展为重视企业资源的基础理论。

资源基础理论认为,企业的资源和能力是企业长期成功的基础。

企业需要通过内部资源的积累和管理来实现战略目标。

这种理论主要体现在资源和能力定位理论、资源配置理论和知识管理理论等方面。

3.竞争策略理论竞争策略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又一次嬗变。

竞争策略理论强调企业需要在竞争中寻找自己的竞争优势,并制定相应的战略来应对竞争对手的挑战。

竞争策略理论主要体现在波特的竞争战略和核心竞争力理论等方面。

4.生态系统理论生态系统理论是企业战略管理理论的最新嬗变。

生态系统理论强调企业需要在外部环境中寻找商机,利用生态系统中的其他企业和资源来实现自身的发展。

生态系统理论相对于前面的理论来说,更加重视企业在外部环境中的作用。

生态系统理论体现在战略联盟、开放式创新和战略共生等方面。

1.数字化与智能化随着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的迅猛发展,企业战略管理理论也面临一些新的挑战。

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极大地改变了企业的商业模式、管理方式和组织形态,企业需要通过数字化和智能化技术来提升自身的竞争力和创新力。

2.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环境保护和社会责任也成为企业战略管理的新趋势。

随着全球环境的恶化和社会问题的日益严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和投资者开始关注企业的环境和社会责任,这对企业的长期发展和品牌形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十年代 –– 七十年代
安索夫等人提出了古典企业战略 理论,从既有的产业市场出发,使 企业适应环境、谋求发展。
七十年代后期 — 八十年代
迈克尔·波特教授将产业组织理论引入 企业战略理论研究,提出了著名的竞争 战略理论。波特认为企业竞争战略的制 定和选择由两个中心问题构成,一是产 业选择问题,二是企业在所选定的产业 内的竞争地位的把握。如果能处理好这 两个问题,企业将会有一个巨大的发展 空间。
企业不断创新的结果。
持续增长战略 — 4C战略框架
• 持续增长战略无非是要表明两点:
– 企业今天的强盛不一定意味着明天的强盛 – 未来的把握是一件需要有“战略眼光”的事,
单纯关注现在的一时一事注定不能获得对未 来的把握
设计持续增长战略 — 4C战略框架
• Convergence 凝聚人心。具体内容包括远景 ,核心价值观和战略目标。
• Coordination 整合业务链。具体内容为通过 对三层业务链的整合,获得今天、明天与未来 的业务战略安排。
• Core business 集中核心业务。具体内容是以 核心业务为利润区构筑企业比较竞争优势。
• Core competence 培养核心竞争力。具体内容 是以核心竞争能力为基点构造企业持续竞争优 势。
场的道路。
轮胎:世界轮胎业名列前10位的跨国公司,其
产量占全球产量的80%。90年代以来,它们以 合资或独资的方式抢滩中国市场,包括美国的 固特异,法国的米其林,意大利的倍耐力,韩 国的锦湖,印尼的佳通,日本的普利斯通背后 支持下的三井物产等。全国24家重点轮胎生产 厂中,大多数已被外方控股,其中低的占51% ,高的超过90%,剩下的也已在谈合资。《工 人日报》曾以头版篇幅刊载了“民族轮胎业顶 得住吗?”一文,并发出“东北沦陷、中原告 急、上海岌岌可危、‘红旗’到底能打多久? ”的“警世危言”(这里的“红旗”是指黑龙 江桦林集团生产的“红旗牌”轮胎,并泛指国 产轮胎品牌)。2001年,上海轮胎也已与米其林合
企业可持续发展战略观
• 研究和制定企业战略就是要,清楚认识企业生 存危机,注重企业可持续发展,从全方位对企 业经营提出更高要求。
• 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三大支撑: – 1.核心能力。 – 2.长期竞争优势。 – 3.企业创新活动。
• 一个企业长期持续的发展需要有长期的竞争 优势,而长期的竞争优势源于有一个不断改革 发展的核心能力。核心能力的变革与发展则是
企业家的领导素质要求
世界眼光 战略思维 统揽全局 协调各方
三、透视与思考
利用? 被利用?
——与狼共舞的战略思考
汽车:汽车是我国第一支柱产业,1993年以来
汽车产量每年以超过5%的速度增长,尤其是轿 车,增长速度更快,接近15%。轿车也是未来 20年中我国最有希望的消费热点。但是,除了 “富康”和“红旗”,中国的轿车大都没有独 立的商标,都是外国牌号,扩大了外国厂家在 中国的知识产权,堵塞了我国汽车走向国际市
二、企业战略的理论认识
一个企业的发展,不能没有企业战略。 通过产业视角的企业战略,规划未来的 发展方向,绕过发展困难和障碍,使企 业得以持续成长,长期生存发展。
只有从企业发展战略着眼,进行运作、 机制和管理的重组,才能真正适应市场 经济,培育出具有世界级品牌企业内在 机制、竞争力、赢利方式的企业。
战略设计
要解决的问题
具体内容
凝聚人心:战略指导思想
整合业务链:业务指导原则 核心业务:创造比较优势 核心竞争力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创造持续竞争 优势
凭什么来指导我们的思想?
凭什么来指导我们对业务的 安排? 凭什么获得比较竞争优势?
凭什么获得持续竞争优势?
(1)远景 (2)核心价值观 (3)战略目标 (1)核心业务 (2)增长业务 (3)种子业务 (1)价值战略 (2)竞争战略 (1) 核心竞争 力认定与 培
–市场营销时代:市场导向--企业营销创新 –战略管理时代:战略导向--企业战略创新
六十年代以后,发达国家和地区进入后工业 化阶段,社会经济环境发生重大变化:
• 物质生活更加丰富,消费需求的重点不再是基 本生活必需品,而是信息、文化、娱乐、旅游 、服务等;
• 技术进步正在改变整个经济结构; • 生态环境恶化和资源短缺引起普遍关注; • 一国经济走向全球经济,国际竞争日趋激烈; • 各国政府对经济和企业的干预加强; • 企业承担的社会责任加重。
九十年代以来
美国学者普拉哈拉德(Prahalad) 和哈 默尔(Hamel)提出以创造未来产业、培育 核心能力或改变现有产业结构来推进企 业持续发展的战略设计思想。
产业致胜战略观
➢以培育产业先见和核心能力的手段创新 未来产业,从而为企业在未来的产品市 场上竞争取胜奠定坚实基础。
➢任何一个产业市场中企业之间的竞争都 要经历三个阶段,即产业先见之争、核 心能力之争和市场地位之争。

(2) 基于核心 竞争力的 战 略安排
十五届四中全会《关于国有企业改 革和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
• 国有经济战略性调整 • 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 • 研究和制定企业发展战略
吴邦国:
集团发展战略是集团的灵魂,是一个奋斗 目标。集团发展要开发什么产品、开发什么技 术?怎样开发产品、怎样开发技术?开拓哪里 的市场、怎样开拓市场?所有这些重要决策都 要围绕集团发展战略和目标来进行。没有一个 好的发展战略,集团发展必然是东一榔头、西 一棒槌。集团企业很可能各自为战、各奔东西 ,很难在产品开发、技术开发上形成集团优势
企业战略管理
上海财经大学 夏健明
WWW.企业战略管理
Why 为什么要研究与制定企业战略? What 什么是企业战略?
w Ho 如何进行企业战略管理?
第一讲 企业战略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一、当代企业经营已进入“战略制胜 ”的时代 20世纪企业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
–大规模生产时代:生产导向--企业生产创 新

前国家计委副主任 佘健明:
要加快企业集团的发展,提高企业集团的 实力,就要按市场竞争的规律,建立一个方向 明确、思路清晰的发展战略,制定逐年实施的 发展规划和策略。从谋求长期、稳定的发展出 发,把握市场环境的发展趋势,研究市场竞争 对手、竞争策略,对集团的发展方向、目标、 方针,提出长远的、系统的、全局的谋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