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校园历史文化名人探析
关于历史人物的研究报告范文

关于历史人物的研究报告范文前言本报告旨在研究探讨历史人物及其对社会的影响。
通过深入分析多个历史人物的生平和成就,我们可以了解他们所代表的时代背景以及他们对历史进程的贡献。
下面将以几位著名历史人物为例,展开研究讨论。
历史人物一: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是中国古代文化名人之一。
他被誉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对中国的思想和文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提倡的儒家思想注重人伦道德和社会秩序,对于社会的稳定和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他的《论语》等著作,至今仍是研究儒家思想的重要经典。
历史人物二:亚历山帝亚历山帝(公元前356年-公元前323年),是古代希腊的伟大军事统帅和政治家。
他带领军队进行大规模征服与扩张,建立了一个庞大的帝国,对世界历史产生了重大影响。
亚历山大致力于融合希腊文化与东方文明,促进了各个文明之间的交流与交融。
他的治理模式和扩张手段,为后世的帝国建立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历史人物三:玛丽·居里玛丽·居里(1867年-1934年),是一位波兰出生的物理学家和化学家。
她是第一个获得两个诺贝尔奖项的人,并且也是第一个获得诺贝尔奖的女性。
玛丽·居里对放射性物质的研究做出了重大贡献,她的发现为核物理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她的科学成就不仅在学术界有影响,也对医学和工程技术的发展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结论通过对以上历史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在不同领域和时代的突出贡献。
无论是孔子的儒家思想,亚历山大的征服与扩张,还是玛丽·居里的科学发现,这些人物都对人类的思想、文化、社会和科技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通过研究历史人物,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过去,为现在和将来的发展提供启示。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三篇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三篇一、课题的提出几年来,国家教育部门为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推行素质教育,不断地进行教材方面和课程体制方面的改革。
早在1_9年市教科所组织推行开展综合实践活动课的时候,我校就积极响应市教科所号召,认真学习和探索的研究性学习。
____年学校派部分教师到上海青浦县实验中学学习,然后由这些老师向大家汇报学习的情况,印发有关的学习材料,提高了思想认识。
邀请了市教研室和市教科所的专家到我校讲座、做示范课等,使大家对综合实践活动课在思想上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20_至____年我校紧跟改革的步伐,积极实践和探索研究性学习,在研究性学习的探讨上,积极开展课题研究。
二、课题组的组成我校申报研究性学习的课题后,建立了相应的组织机构,使研究性学习的开展有了保证。
我校采取的是在校长的领导下,由教务处牵头的课题组负责制。
在老师们自愿报名的基础上组成了以校长为课题组长的课题组,初一年级组的全体教师就是课题组的成员,教务处王春霞主任和李晖老师为课题负责人。
三、主要研究和实践过程1、动员与学习学校的主要领导首先从思想方面对全校教职工开展素质教育和开展研究性学习的重要性的认识的教育。
一方面多次派教师参加由开封市教科所组织的有关研究性学习的学习班和专家讲座,提高认识,以点带面;另一方面对全校的教师,进行了有关素质教育、研究性学习方面的教育并提出要求,在教学和科研工作中做出了安排。
学校的教科室做了大量的资料搜集整理工作和对实验教师的培训指导工作。
____年我校先后派课题组的_老师、_老师、_老师分别赴_、_、_等地参加教科所组织的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课研讨会。
他们听取了来自全国专家的汇报、经验介绍,考察了一些中小学的实验基地,研讨会从各个方面都使我们受到启发,对我校的研究工作是一个非常好的促进。
在教研室的协调组织下,我们也充分利用了本地的学习资源,不断地学习外校在开展研究性学习方面的经验,尤其是十四中的河大附中把研究性学习融于课堂的观摩课、13中和实验中学开展综合实践的展览汇报和创新学习观摩课,使我们受到了很大的启发。
历史人物研究报告

历史人物研究报告(文章一):名人调查报告张大千与喻培伦的调查报告(一)、调查背景我们都知道张大千中国近代著名国画家﹑美术教育家﹑美术理论家﹑书法家﹑文学家﹑收藏家,美食家﹑旅行家。
他以其深厚的文化学养以及充满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成为海内外知名的文化名人。
而其同故乡的喻培伦是资产阶级革命家也是近代民主革命烈士,他自署名为“世界恶少年”,是历史上一个风云人物。
特此我们小组对这俩位名人进行调查。
(二)、调查计划调查各种名人的事迹。
(三)、考察时间2xxx年3月3号(四)、调查过程1.上网收集资料2,在名人的故居进行考察张大千(1899~xx年),原名正权,后改名爰,字季爰,号大千。
,别号大千居士、下里巴人,斋名大风堂。
xxxx人,祖籍xx省番禺,是二十世纪中国画坛最具传奇色彩的国画大师,是一位深受爱戴的伟大艺术家,特别在艺术界更是深得敬仰和追捧。
无论是绘画、书法、篆刻、诗词都无所不通,特别在山水画方三十年代,他艺术更是趋于成熟,工笔写意,俱臻妙境,于齐白石齐名,素有南张北齐之称。
1936年他被聘为xx 中央大学美术系教授,在xxxx等地举办个人画展。
并在此时创作了传世名作《中郎授女图》(现藏于首都博物馆)。
然而抗日战争爆发了,很快日寇就占领了北平,烧杀,抢夺无恶不作,在面对民族存亡的关键时刻,大千表现出了作为一个中国XX的民族气节:他拒绝了担仸日华艺术画院院长及日伪北平艺术专科学校校长的职位,并拒绝了借出所藏明清书画。
由于在言论上表示了对日寇侵略罪行的不满,被日本宪兵队关押了一个多月。
随后他又回到了xx,这时的风格略脱八大山人、石涛的粗犷写意而趋于唐寅、沈周的细润华滋。
中国文化是个自成体系的系统,但也吸收了一些外来文化。
位于河西走廊上的敦煌正是中国传统文化与印度文化结合的艺术宝藏,而驰名中外的敦煌壁画正是这一宝藏中的精华。
中国的文化源头在哪儿呢?难道是在敦煌?这个问题始终萦绕着张大千。
1942年,春末,他决定举家赴敦煌临摹壁画。
探寻历史人物实践报告

探寻历史人物实践报告在历史人物实践报告中,我们将探究一个具有重要影响力和杰出成就的历史人物。
本次我们选择了孔子,这位古代中国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
孔子的全名孔丘,是公元前551年出生于鲁国(今山东曲阜)的一个贫穷家庭。
尽管他出身低微,但孔子通过自己的努力和才华,成为后世尊崇的圣人,并对中国古代及现代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热爱学习和思考,在他的思想体系中,教育被视为塑造人性的重要力量。
他坚信,通过道德修养和学习文化经典,人们可以达到和谐、道德和公正。
孔子的教育主张强调“仁爱”和“礼制”,他认为教育的目标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人们的品德和合作精神,使他们成为和睦社会中的有用之人。
孔子也是一位饱读诗书的智者。
他对古代经典文化的研究和传承,对后世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他注重传播和弘扬中国的传统价值观,如忠诚、孝顺、诚信等,并通过自己的言行示范来引导人们成为好的社会成员。
除了他在教育和文化方面的贡献,孔子也担任过政治职务。
他曾在鲁国及其他地方担任官职,并试图通过政治上的改革来改善人们的生活。
虽然他未能实现他的理想,但他的政治思想和治国理念影响了后世的政治家和统治者。
孔子的影响力不仅局限于中国,他的思想和教育理念被广泛传播到其他亚洲国家和世界各地。
孔子学院的设立和孔子的经典著作《论语》的翻译,有助于世界各地的人们更好地理解中国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
总而言之,孔子是一位伟大的历史人物,他以其卓越的智慧和影响力在中国历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他的教育思想、文化传承和政治理念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通过学习和尊崇孔子,我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发展我们自己的文化传统,努力成为一个有品德和价值观的人。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6篇

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6篇历史研究性课题结题报告1三年来,在区教育局和学校领导及有关专家的指导下,我们扎实开展研究,在实践中积极探索更好的,更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方法,取得了成效。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及动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过这样的口号:健康的一半是心理。
这表明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信息社会,心理健康已是不容忽视的问题,对教育工作来说更为重要。
特别是现在,学校的学生大都是独生子女,由于家长和教师往往对学生心理教育存在着片面认识,导致儿童心理的不良发展。
如有的学生虽然学习成绩好,绘画、唱歌能力都较强,但存在着自私、任性、缺乏同情心和毅力,自信心及团队合作精神差等问题,更有甚者表现为厌学,情绪暴躁,惧怕挫折、自闭等心理疾病。
这些现象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他们和谐健康成长。
目前全国上下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心理健康教育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为了实现素质教育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目标,构建和谐校园,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我校十分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学校课题组尝试着在这方面做些探索,特确定申报了省级《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与研究》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依据在实验过程中,我们根据课题组研究的内容结合我校学生的实际和存在的问题,依据教育心理学,遵循小学生年龄特点和个性差异,遵循知情意行相统一的规律,坚持实践育人。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和重点小学生心理健康立足于教育,重在指导。
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达到心理健康教育的科学性与针对性相结合;面向全体学生与关注个别学生相结合;尊重、理解与真诚相结合;预防、矫治和发展相结合;教师的科学辅导与学生的主动参与相结合。
使受心理困扰或存在心理障碍的学生得到科学、有意义的心理辅导,增强他们的自我调控能力,承受挫折、适应环境的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促进学生人格的健全发展。
重点:人际交流,学习适应及个性辅导。
四、课题研究的内容根据小学生年龄特点,我校选择年级组为切入点,依据学生实际情况和存在的问题,心理健康教育开展在遵循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的同时,各年级段侧重点有所不同。
历史人物课题研究报告模板

历史人物课题研究报告模板摘要本文主要研究了历史人物的生平、事迹和影响。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以及历史人物对人类社会产生的深刻影响。
本文选取了某历史人物进行深入研究,介绍了其生平和事迹,并探讨了其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介绍历史人物是指那些在人类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记和影响的人物。
他们可能是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文艺家等各行各业的代表人物。
这些历史人物不仅仅是人类历史的记录者,更是驱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力量。
通过对历史人物的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人类社会的历史进程,了解人类社会的发展趋势,揭示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历史人物的生平和事迹人物背景历史人物的诞生都有其特殊的背景和历史环境。
这位历史人物生于X年X月,出生于X地,家庭背景为……他/她在学习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事迹历史人物的事迹是指他/她在历史上的伟大业绩和功绩。
这位历史人物在什么时间卓立于历史舞台?在他/她的领域内有哪些杰出的成就和贡献?这些成就和贡献是如何取得的?他/她所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是什么?是如何克服这些困难和挑战的?这位历史人物最为人所知的事迹是什么?对人类社会的影响政治影响历史人物在政治上的影响是怎样的?他/她的思想和理念对当时的政治制度产生了哪些影响?他/她的行动和决策对当时的政治形势产生了哪些影响?文化影响他/她的思想和创作对当代文化和经济的发展产生了哪些影响?他/她的思想与文艺作品对历史的发展产生了哪些贡献和影响?社会影响历史人物对社会产生的影响是怎样的?他/她的思想和行动对社会的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他/她的影响是长期的还是短暂的?对当时的社会和未来的社会产生的影响有哪些?总结历史人物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人物,在其领域内取得了巨大的成就和贡献。
他们经过自己的努力和不断的追求,创造了伟大的历史。
他们对人类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
我们应该学习历史人物的先进思想、高尚品德和伟大精神,为我们自己的成长和发展注入动力。
《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人物》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

《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人物》小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历史组符雁课题研究的构思本学期将开始选修一改革模块的学习,我们会发现,每一场改革都会有一个主要的领导者。
我的小课题研究主要是通过让学生学会解读历史人物,从而了解人物的思想,从而思考改革的出发点以及相关措施影响。
而我对于历史选修一的教学经验尚少,所以很有必要通过这个小课题的研究来增加自己的教学经验,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是高中历史的主题,但长期以来,课堂教学大都是按传承性和接受性的教学方式进行。
这种以教师为中心,以知识为线索,以结果为目的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习惯被动接受,习惯依赖教师、课本、习题、习惯死记硬背,限制了学生的全面发展和创新素质的提高。
本课题的研究就是为了通过培养学生解读历史人物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人物对历史进程影响的历史分析法,优化教学过程, 提咼教学质量。
课题研究的实施首先调查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方法是否了解。
高中历史选修一中有许多的改革,每一场改革必然会有一个领导者。
我们常讲,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
那么,这些历史的创造者, 是在怎样的历史机遇下,书写了历史。
为什么改革的措施有所不同, 就要从人物特质以及人物所代表的阶级入手研究。
从而实现知识的迁移,为高考做准备。
学生对于历史人物的解读方法是否了解,是否易掌握我先跟教过高三的老师有过交流,后总结出考书上出现的内容答分率较高,否则答分率较低,这就证明学生还是没真正掌握人物对历史影响的分析方法。
某一人物,出现在历史长河中,他对历史的影响不可能是单方面的,必定会涉及到多个方面,只有真正读懂人物,才能更好的作答。
其次备课时找一些学生熟悉的人物及与人物有关联的相关事件的练习。
历史课教学知识性强,枯燥乏味,传统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更谈不上学生能主动学习,不能体现学生的主体性。
而在历史课堂教学中,通过对某一事件牵扯出的人物进行解读,可以增加课堂的故事性,给学生创设生动、逼真的历史情境,使学生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历史文人活动总结报告范文

历史文人活动总结报告范文活动简介本次历史文人活动是由我们学校组织的一次专为历史爱好者而设的活动。
我们邀请了多位历史领域的专家学者和同学们一同参与,旨在增进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研究。
活动时间本次活动于2021年10月10日上午9点开始,持续了一整天,地点位于学校图书馆。
活动内容专家讲座活动一开始,我们邀请了历史学领域的专家学者进行了一场专题讲座。
讲座涉及到了中国古代历史的重要时期、著名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等内容。
专家们深入浅出地讲解,使我们对历史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学术研讨在专家讲座结束之后,我们组织了一场学术研讨。
同学们积极参与,分享了自己对历史文化的研究成果和心得体会。
通过研讨,我们互相启发,不断深化对历史文化的认识。
文化展览为了丰富活动内容,我们还准备了一场历史文化展览。
展览包括了历史文物、古籍书画以及历史时期的服饰等。
同学们通过观摩这些历史文物,更加直观地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制作手工艺活动的最后一个环节是手工艺制作。
我们邀请了一位手工艺人教授同学们如何制作传统的历史手工艺品。
同学们动手操作,学习了制作过程,并亲自完成了一件手工艺品。
这不仅增加了同学们对历史文化的体验,同时也培养了同学们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活动效果通过本次历史文人活动,同学们对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认识。
他们提出了许多发人深省的问题,并在专家的指导下得到了解答。
同时,同学们还发表了自己的观点和见解,展现了对历史文化的独特理解。
此外,同学们通过观摩历史文物和参与手工艺制作,亲身感受到了历史文化的魅力。
他们深入体验了历史文化的传统韵味,并通过制作手工艺品,将这些传统文化元素传承和发扬下去。
总而言之,本次历史文人活动深受同学们的欢迎和喜爱,不仅增进了对历史文化的了解,更培养了同学们的历史意识和文化素养。
我们相信,通过这样的活动,同学们能更好地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中华民族的复兴贡献自己的力量。
展望未来本次历史文人活动是我们学校历史教育的一次积极尝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饶中学校园历史文化名人探析
指导老师:乔腮福
组长:唐悦凌
副组长翁茂国
组员:平国伟黄恢敏蒋若男
陈莹戴峰唐尧
【第一部分】引言
上饶中学是我们每天
学习生活的场所,这里的
每一朵花,每一根草,
每一块石头,甚至每一缕
清风都是我们获取知识的
桥梁。
行走于翠木草绿之间,穿行于雪白悠然的历史名人之林,指尖轻触他们的名字,心头不免好奇,有了疑惑:你们是谁?你们曾经历过什么?你们的生命又有着怎样的辉煌?在这年迈石头的背后,开着怎样的不会凋零的灿烂耀眼的花朵?想着,嘴里默默低吟着——我想要了解。
本次课题研究,,我们围绕两个主要问题展开了探究与调查。
这
两个问题分别是::
1.这些人物石像有什么故事?
2.他们会给我们什么启示?
围绕这两个问题,,我们小组分成了
三个调查小组,,一个技术小组。
每个调
查小组带着不同的任务展开资料收集与
研究,技术小组成员负责整理并筛选资料,从中获取需要的信息及素材进行PPT、WORD的制作。
时间规划一览:
【第一阶段】
2012年3月3日——3月16日
任务:敲定研究的课题
2012年3月17日——3月25日
任务:确定课题研究主要内容、调查范围
【第二阶段】
2012年3月26日——4月1日
任务:分配小组工作,确定各小组主要调查范围与内容
2012年4月2日——4月27日
任务:完成各小组工作
【第三阶段】
2012年4月28日——5月11日
任务:整理资料,进行筛选
2012年5月12日——6月15日
任务:PPT制作
2012年6月16日——7月3日
任务:WORD制作
分工情况如下:
1 . 孔圣贤(小组):
成员:唐尧戴峰
负责收集关于孔子的基本资料,语录,故事。
2 .名人石像(小组):
成员:翁茂国平国伟黄恢敏徐龙
负责调查我校的名人石像,将石像进行分类
和研究整理。
3 .状元山(小组):
成员:蒋若楠陈莹
负责收集我校的状元山状元的基本信息,并
整理资料,提出问题。
4 . 技术制作(小组):
成员:唐悦凌
负责提取调查小组获得的资料,进行PPT、
WORD 的制作。
【第二部分】孔子像
孔子的基本资料:
孔子,名丘,字仲尼。
是中国古代的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
政治家、是我国儒家学派创始人。
被中国人尊称“至圣先师,万世师表”。
孔子的语录: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释义】拥有知识的人不如爱好知识的
人;喜爱知识的人不如以学知识为乐趣
的人。
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释义】经常温习旧的知识,就可以获得新的知识,若此,也就可以为人师表了。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释义】过去的一切就像奔流的河水一样,不论白天黑夜不停不息地流逝。
……
孔子的故事:
学以致用
孔子的哥哥有个儿子叫孔蔑,与孔子的弟子宓子贱当时同在做官。
有一次,孔子去看望孔蔑,问:“自从你做官以来,有什么收获,什么损失吗?”
孔蔑答道:“没有什么收获,却有损失:做官以后,所学的没有时间温习,学问更加荒芜了。
”后来,孔子去探望弟子宓子贱,也问了同样的问题。
宓子贱答道:“自从弟子来这里做了官,并没有什么损失,却得到了益处:过去从书本上读到的知识,如今能够得到运用,因而对所学的更加清楚了。
”
孔蔑,虽然有学,却不能学以致用。
而子贱则将以往所学的学问,用在了生活中,于是对所学的更有体会。
而今,我们在学习的时候,是否也能学以致用,在生活中得到落实与拓展?这同样需要我们善学,将所学的知识落到实处,并真正领纳于心。
【第三部分】名人石像
名人石像是上饶中学
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石像
们诉说着自己的生平与成
绩。
素朴的文字背后,有着
令人感叹的才华。
名人石像调查小组在收集了资料后进行了资料整理。
整理情况如下:
【数量】:
10座(江西上饶籍)
【类别】:
音乐南宋音韵学家姜夔
文学南宋著名理学大师朱熹
终身布衣的理学家江永
著名诗人王贞白
著名文学家蒋仕铨
爱国诗人谢枋得
政治江西第一人杰吴芮
爱国名臣洪皓
玉山籍吏部尚书汪应辰
科技湿法炼金技术始祖张潜
该小组特别对朱熹(亚圣)进行了深入调查。
朱熹的基本资料:
南宋著名理学大师,祖籍婺源,在上饶著书讲学、游览题词,踪迹遍布全市。
以他的事迹和名字命名的景点数不胜数。
因他的大力倡导及亲临讲学,上饶成为书院之乡。
江西古代四大书院,上饶就占了三所,仅朱熹讲过学的书院就有20多所。
他对上饶教育事业的贡献,仅次于孔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
【释义】修养品行从学习开始,学习以读书为根本. 读书有三到,谓心到,眼到,口到。
【释义】用心思考,用眼仔细看,用口多读,三方面都做得到位才是真正的读书。
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
【释义】读书的方法是在于循序渐进,一步一步的来,由浅入深,读熟之后在认真去思考。
……
【第四部分】状元山
状元山是我校一大特色景
为状元山题词《状元山记》,书写着
状元山的传奇。
状元山记
苏万能
崇教尚学,乃饶信二府之
传统。
上乘富饶,由是实至名归,
人杰地灵,因此名不虚传。
唐宋
至明清,德兴之舒贺、王易,
铅山之刘辉、李谨斯、费宏,鄱
阳之彭汝砺、张鸿翥,余干之何
涣、赵汝愚,玉山之汪应辰、婺
源之李知诚,上饶之徐元杰,
广丰之吕廷彦、笃列图,先后金
榜题名、夺冠状,位居国之第八,其河,进士及第者更多达2092人,序列省之第二。
而进盛世正道,教育勃兴。
喜市委推进教育惠民工程建设,谢政府提升市民教育幸福指数。
上饶中学,生逢其时,外延灵山之灵气,内涵信江之静气,远享圣贤之儒气,近洋时代之大气,四美皆具。
高楼宏列,名师荟萃,二难尽解。
以振远飞宏之志育经天纬地之才,立校之旨,存于一心,以乾龙腾霄之形昭金鲤跃波之景,办学之愿,发乎胸臆。
于是,移土垒坡,状元山现焉。
辛卯年季夏
经过小组的调查,状元山状元有:
菁菁学子诉说着一个不争的事实:上饶是历史文化名人的故乡。
她以独特的人文精神及秀丽的山水风光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学子驻足。
她有着厚重的底蕴和大气磅礴的文化内涵,历史沉淀下的智慧在这里温然宁静的生长,展现出超然的大气与仁厚。
学子们对求知的执着与对知识的渴望,对崇高人格的追求。
是上饶文化一份沉甸甸而闪耀的瑰宝。
整理完状元山状元的资料,我们做了一个粗略的计算。
计算得知唐宋元明清,上饶共有14名状元产生。
其中,还有史上最年轻的17岁状元宋代状元。
我们发现仅仅宋代状元就有8位之多。
小组成员不免提出疑问:为什么宋代状元会多于其他朝代呢?
对于这个问题,我们上网、询问老师,并查阅了图书资料,发现宋代江西的教育在全国居于领先地位,
原因有四:
1.北宋统一, 乱世渐平,文风日起,学
人士子纷纷要求入学。
2.北宋为挽救“积贫积弱”的局面 ,
实行新政 , 而“兴学”又是新政的
一项重要内容。
3.宋代江西经济繁荣、文化发达 , 人
才辈出 , 名流荟萃 , 更兼多才。
书院就拔地而起 , 蜂拥而兴。
4.宋代偏安江南,江西籍人数居多。
【第四部分】尾声
·启示·
通过这次课题研究我们学会了什么?
1.古代状元对学习的执着与对知识的渴望,他们钻研于学识,富
有创新精神,引领我们在求学的路上坚定的过关斩将,一心向
目标努力。
2.遇到问题及时提出,团结协作,共同解决问题。
解决过程中学会相互包容、相互学习、相互理解。
3.学会快速查阅资料,学会多媒体的使用,增长了技能,提高了
学习能力。
·感受·
上饶中学是我们的家,水洗过的蓝天缀着软绵绵的白云,青
翠的草、赤红的花,
夹杂着露水气味的清
风飘散开来,学子们
干净的笑容。
一切美好
的事物上铺着灿烂的
阳光。
在学校多元化教育、创新的学习模式与学习理念的引导下,我们得到了课题研究的机会,并从中以实践的方式获取知识。
作为一名上饶人,我感到骄傲。
作为一名上饶中学的学生,我感到自豪。
漫漫求学路上,前人们含着慈爱的微笑,点着明灯,指引方向。
他们是启明星,指引懵懂青春的出口;
他们是金刚石,拥有百折不挠的精神;
他们是光芒,照亮最困惑的岔路;
他们是我们的榜样,指引我们昂首挺胸,坚定不移的走在锦绣
前程的大道上!
高一(25 )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