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想秀《陕西安康断臂女孩杨佩、梦想自己开十字绣店》
浙江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附答案解析)

浙江省2024年中考语文试卷一、“树立远大志向”主题演讲活动1.阅读演讲稿开头,根据要求完成任务。
志向是漫漫人生路上的基石,志向是实现梦想的阶梯,。
我们应树立远大志向,把人生梦想①____时代洪流,让péng____勃青春与家国情怀共振,就能找到施展才华的舞台,为国家发展②____ 源源不断的动力。
当然,美好梦想不会自动成真,实现梦想往往是一个漫长而jiān ____辛的过程,离不开锲而不舍、驰而不息的奋斗。
(1)结合上文语境,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
péng勃jiān辛(2)文章①②处应分别填入哪个词?选择正确的答案( )A.汇入汇聚B.汇聚汇入(3)在画横线处续写句子,和画波浪线部分构成排比。
2.请为下面这副对联选择你认为最合适的下联( )上联:各勉日新志下联:A.雅量涵高远B.星斗焕文章C.共证岁寒心D.云山起翰墨3.根据段落的语境填写古诗文名句。
志向有多高远,天地就有多辽阔。
在《望岳》中,杜甫以“会当凌绝顶,①”表达勇于攀登高峰的理想;在《过零丁洋》中,文天祥用“人生自古谁无死?②”彰显舍生取义的气节;在《岳阳楼记》中,范仲淹以“③,④”抒写先忧后乐的抱负。
4.2024年6月2日,嫦娥六号登月,尽显中国航天科技的智慧与力量。
请任选一项,结合所选诗文内容,写一段话致敬中国航天人。
A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B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C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5.同学为演讲活动制作了一张宣传海报(见下图),你认为选用小诗《路》是否合适?请表明观点并简述理由。
二、“彰显青春风采”文学阅读活动阅读下面文章,完成学习任务。
年轻人,让你的青春更美丽吧!魏巍有一天晚上,在行军中,我和一个女同志走在一起。
她个子不很高,看样子不过十六七岁,肩膀上挂着干粮袋,还有一把二胡。
两个小辫子,在军帽下垂着,悠搭悠搭的,活泼而轻快地走着,还轻轻地哼着什么歌儿。
我问:“你是文工团的吗?”“是呀!”她回答。
陕西省部分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

陕西省部分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分类汇编:写作专题(含答案)写作专题陕西省榆林市2023年高考语文一模试卷9.(60分)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2年11月28日,神舟十五号乘组费俊龙、邓清明、张陆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问天阁回答记者提问。
邓清明说,一次次与任务擦肩而过,有过失落,也有过泪水,但我没有放弃过。
作为航天员,坚守飞天初心,永不停歇训练,是我的常态更是我的姿态。
我可以用一生去默默准备,但绝不允许当任务来临的时候,我却没有准备好。
我特别感谢这个伟大的新时代给了我们奋斗圆梦的广阔平台,能够被祖国需要就是幸福的。
张陆说,12年的备战,其实概括起来就是12年夙兴夜寐,12年沐雨经霜。
12年里,有一个信念始终在我心头萦绕,那就是飞天,为了个人的梦想飞天,为了民族的梦想飞天。
费俊龙豪迈自信,他说,虽然年龄最大,但我们的飞行本领一直保持在青春状态。
班级围绕“青春的姿态与成长”的关系开展了一次大讨论。
请你结合上述材料与自身发展写一篇发言稿,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宝鸡市2023年高考一模语文试卷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
一叶知秋;一损俱损,一荣俱荣;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以上名句蕴含着丰富的哲理,又体现了古人很强的辩证思维能力,对我们认识事物有很大启迪。
请结合上述材料,围绕“如何看待事物”写一篇文章,表达你的感受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陕西省安康市2023届高三一模语文试卷四、写作(60分)22.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两个年轻人向郭继承教授请教当官、赚钱的法子,郭继承教授说“物有本末,事有终始,知所先后,则近道矣”(《大学》),并解释说,这里的“本末”“终始”“先后”是什么意思呢?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献,这就是本(或始或先),花环戴在头上,那叫末(或终或后)。
无臂女孩杨莉,以脚代手描绘美丽人生

无臂女孩杨莉,以脚代手描绘美丽人生作者:陈玮来源:《分忧》2018年第03期90后女孩杨莉在3岁半时,因不幸触电失去双臂,她以脚代手,坦然笑对人生,凭借自己的努力,考入大学,参加工作。
2017年上半年,杨莉开始利用业余时间玩起了网络直播,她用双脚,用歌声,用语言和行动传递正能量,截至2017年年底,她的直播间已拥有近百万粉丝,他们都赞赏地称其为“励志姐”。
她说:“我要通过自身的勤劳和独立,让一直照顾我的父母无需担心我的生活,同时好好孝敬他们。
”杨莉1990年出生在安徽省蚌埠市五河县一户供电站职工家中。
3岁半时的一天,活泼好动的杨莉和小伙伴们一起玩,玩兴正浓的几个小家伙你追我赶,跑到供电站。
杨莉跑得最快,意外碰到高压线。
高压线伸出无形的魔掌,猛击杨莉,杨莉发出撕心裂肺的惨叫,瞬间昏过去。
杨莉的父母发现她一直未归,四处寻找。
最后,他们在供电站找到了昏迷的杨莉,立刻把她送进医院。
当地医院见到杨莉烧焦的胳膊不敢留治,杨莉父母迅速带她到上海治疗。
由于杨莉胳膊电击烧伤过于严重,医院只得采用齐肩截肢手术。
杨莉的命保住了,却失去了双臂。
面对突如其来的意外,杨莉家失去往日的欢乐。
父亲愁眉不展,母亲以泪洗面。
好在杨莉年幼,不谙世事,没有残疾、无臂的概念,更没有生活不能自理、如何独立生存的精神压力。
杨莉住院治疗一年,母亲一直陪在她身边。
杨莉渐渐好转,身体疼痛缓解,便露出天真可爱的笑脸。
杨莉灿烂的笑容,给父母带去慰藉。
母亲为了杨莉更好的生活,开始教她用脚刷牙、吃饭。
杨莉初次用脚夹牙刷刷牙,牙刷像条刁顽的泥鳅鱼,在她脚趾间滚来滚去。
杨莉费力把牙刷头放进嘴里,牙刷头不听指挥,横冲直撞,弄得杨莉牙龈出血。
母亲心疼地为杨莉擦洗,杨莉歪头笑着说牙刷馋肉吃。
母亲被她逗笑了。
杨莉母亲看她可以熟练刷牙,就教她用筷子吃饭。
杨莉有了用脚刷牙的经验,以为很容易就能学会。
可是,筷子到了杨莉脚趾间,像多年仇家似的,杨莉让它们结伴,它们偏一个向东一个向西,各自为政。
名人趣事:绝顶美女杨淼 爱情就像刀尖上的一首歌

名人趣事:绝顶美女杨淼爱情就像刀尖上的一首歌23岁的女孩杨淼漂亮优雅,仅仅因为天生遗传性不长毛发,从小饱受世人欺凌与歧视,令她自卑、自闭。
因为光头,没有男孩愿意接受她,直到一个人出现。
爱情将她送入了天堂,又将她打入了地狱。
失恋的她经受炼狱般的煎熬后,将人生拐了一个弯,先是做婚礼歌手,后又参加各种电视节目,让人生焕发出光彩。
2021年7月22日,杨淼站在湖南卫视《奇舞飞扬》节目的舞台上,以埃及艳后的扮相出现,跳了一段华丽的肚皮舞,然后勇敢地以光头形象示人。
当她战胜了世俗和自我,新的爱情悄悄降临……孤独女孩与舞为伴安然是一个光头女孩。
其实,安然不是她的本名,是她经历了人生大起大落和百般磨难后,想要过平安宁静的生活,才改名为安然。
安然的真实姓名是杨淼,出生在大庆一个普通家庭。
1989年11月,她和千万个婴儿一样啼哭着来到这个世界,不同的是她没有头发。
起初大家并不在意,只有做医生的妈妈心里犯嘀咕,杨家的家族里曾有人受遗传因素的影响头上不长毛发,妈妈担心这种现象会在小杨淼身上出现。
5个月过去了,可怕的事情还是让不懂世事的小杨淼摊上了。
经过大医院确诊,杨淼因为先天性原因,得了遗传性光头,头上虽有毛囊,却长不出毛发。
妈妈带着女儿南下北上,去了好多医院,苦涩的中药杨淼喝了十几斤,头上做针灸拔火罐,最多时要插上100多根针。
几个疗程下来,小杨淼吃尽苦头,但头上依然是一片荒芜。
一个男孩子长不长头发可能没什么关系,不过一个女孩子没有头发,就无异于怪物了。
在幼儿园的时候,杨淼常羡慕地看着别的小女孩头上别着发卡。
而她为了遮丑,只能戴着帽子度过童年。
童年时期,杨淼就喜欢跳舞。
家里来了亲戚朋友,杨淼会给客人跳舞,跳得满头大汗,小杨淼会把擦汗和喝水都设计成舞蹈动作。
这激活了她天然的创作水平,她的想象力在舞蹈的世界中天马行空。
妈妈很吃惊地问她,怎么能够这么跳?她则有不同的回答,这是我想像中的草裙舞,这是我想像中的非洲舞……每次跳完舞,亲戚们都会说:“跳得真好,仅仅太可惜了……”言下之意,为她的天生缺陷感到婉惜。
基于课程标准的教学设计《触摸春天》

《触摸春天》教学设计荥阳市第四小学张怡基于标准的教学设计-----《触摸春天》教材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教科书内容来源:小学四年级《语文(下册)》第五组主题:热爱生命课时:共2课时,第二课时授课对象:四年级学生设计者:荥阳市第四小学张怡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1)、能初步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表达的思想感情。
(2)、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表达情意的作用。
(3)、能在教师指导下组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学会合作,感受生命的美好。
2.教材分析作为第五单元“热爱生命”的第一篇文章。
如何让学生抓住盲姑娘安静“创造奇迹”----在花丛中触摸春天,感受春光这一事例的描写,懂得“谁都有生活的权利,谁都可以创造出一个属于自己的缤纷世界。
”的道理,激发起他们对生命的热爱之情。
所以课堂中要通过多元朗读、自主探究唤起学生对生命的热爱。
3.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学生已具备一定的识字和阅读能力,而且,通过第一课时的学习,已能理解课题。
但文中含义较深的词句会使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产生阅读障碍,为此,更要加强对学生通过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词句在表达情意方面的作用等训练。
教学目标1.能准确找出重点句子,并说出盲童安静创造的奇迹。
2.能通过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等阅读方法,理解安静创造奇迹的过程。
3.能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世界的道理。
评价任务1.能够自主学习,画出盲童安静创造奇迹的句子,并抓住关键词体会。
2.能够小组合作,通过默读,抓关键词句、联系上下文、有感情地朗读等阅读方法,理解安静创造奇迹的过程。
3. 能根据老师创设的情境,懂得热爱生活就能创造缤纷世界的道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欣赏视频《千手观音》片段,谈感受。
引出“奇迹”。
2.引出课题:上节课我们认识的盲童安静,她也创造了一个奇迹,让我们透过这散发着墨香的文字走进安静的内心世界和她一起去触摸春天吧!(师生共同书写课题。
“独臂炒粉哥”沐光而行:给女儿活出个榜样

在成都街头,年轻小伙素林用脚开煤气炉,用仅有的半条手臂抱住特制的锅铲,快速地翻炒着米粉。
他靠肩膀和独臂夹住锅铲,倾斜着,一旁6岁的女儿帮忙,敲进一个鸡蛋……素林认真炒粉,既给女儿树立了榜样,也给他人带来了力量,女儿说:“爸爸像一束光。
”而在素林心中,女儿也是照亮他前进道路的那一束光。
废墟重生袁90后小伙的涅槃人生素林本名岳素林,出生于四川一个普通农家,开朗外向的他从小就梦想成为一名解放军,保家卫国。
谁料世事无常,素林16岁那年,遭遇2008年汶川大地震,夺走了他的一条胳膊和另外那条胳膊的半截小臂。
没了双手,就像小鸟没了翅膀。
素林万念俱灰,卧床两个多月。
父母在外打工,幸免一劫,24小时轮流照顾素林。
素林不想成为父母的负累,一家人还要生活,手没了,腿不能废。
素林试着慢慢下床,贴着墙壁一步一步挪动。
他艰难地训练自己,只为能够尽快正常走路。
素林用残余的半条手臂,尝试自己上厕所,用特制的牙刷刷牙,再到慢慢给自己穿衣服,学会煮面……半年多以后,素林能够照顾自己的基本生活了,他觉得自己重生了。
死过一次的素林想离开伤心地,他不顾父母的反对,跑到北京找工作,却因身体原因,处处碰壁。
一日,素林遇到一个艺术表演团,他鼓足勇气找到老板。
老板说话很直接:“跟我干,必须要有一门绝活儿。
”表演团的老板同意让素林先打杂,自己学点本事。
素林读书时,练过一段时间毛笔字,没有了手,只能靠嘴了。
他一有空就用嘴巴咬住毛笔练字,粗硬的笔杆直戳上颚,顶出半嘴血泡,喝水都生疼。
有时,鲜血顺着笔杆,落在洁白的纸上。
为激励自己,素林最喜欢写“天道酬勤”四个字。
日复一日的练习,终于让素林能够熟练地用嘴控制下笔的力度,写出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
之后,素林不再打杂,专门上台表演口写书法,渐渐有了稳定的收入。
有一次,素林去小店买泡面,还没等他找人帮忙掏出钱,店主看他身有残疾的模样,就把他当乞丐赶了出来。
生活的打击没有令素林颓丧,反而激励着素林,他想象自己是小说中的“独臂大侠”,蛰伏多年,再度出山便威震天下。
无臂女孩用双脚撑起生活正能量

由 于 杨 莉 胳 膊 电 击 烧 伤 过 于 严 重 ,医 院只 得 采 用齐 肩截 肢 手 术 。杨 莉的 命虽然保 住 了 ,却失 去 了双臂 。
. 杨 莉 的 母 亲 看 她 刷 牙 越 来 越 熟 练 ,就教她 用筷子吃饭 。杨莉有 了用 脚 刷 牙 的 经 验 ,以 为很 容 易 就 能 学 会 。可 是筷 子 到 了杨 莉 的 脚趾 间 ,像 多年 的仇 家似 的 。杨 莉 让 它们 结 伴 , 它 们 偏 一 个 向 东 一 个 向 西 ,各 自 为 政 。杨 莉 用 两只 脚把 筷 子 对齐 ,放 进 饭碗 里 夹饭 ,却 无法吃到 嘴里 。
2007年 6月 ,杨 莉在 考 场 特 制 的 桌椅 上 ,用脚 完成 高考 ,并以514分的
16疆 妇爻 l 2018·03
魅力女II生 I tIIITH ̄lf
m MODERN W OM EN
好 成绩步 人大学校 园。
初涉人生 ,用脚直播成网红
201 1年杨 莉大 学毕 业 ,面对 就 业 时 由 于 身体 的 情况 ,找 工作 屡 屡 碰 壁。她想减轻父母的生活压 力 ,于是 卖蜂蜜 ,做商店服务员 ,后来又找到 一 份文职 工作 ,一 千就 是6年 。杨莉 过 上 了两点一线的生活 ,但感觉业余生 活 单 调 乏 味 ,她 用脚 上 网 时 ,发 现 了 新契 机 。
刷牙 、吃饭 。. 杨莉 初 次 用脚 夹 牙刷 刷 牙 时 ,牙
刷像 一 条 刁顽 的 泥鳅 ,在 她 的脚 趾 间 窜 来 窜去 。杨 莉 费 力地 把 牙刷 头 放进 嘴里 ,牙刷 头 不 听指 挥 ,横 冲直 撞 , 弄得 杨 莉 牙龈 出血 。母 亲 心疼 地 为杨 莉擦 洗 ,杨 莉 歪 头 笑着 说 : “牙 刷 馋 肉吃 。”母亲被 她逗笑 了 。
新闻周刊2022.12.10观后感

新闻周刊2022.12.10观后感新闻周刊2022.12.10观后感 1《新闻周刊》本周人物小雯的遇害,引发了人们的思考。
用二十万元寻找女孩小雯,小雯本来是去奶奶家吃喜宴,可没想到吃过饭后,小雯被人拐跑了,等抓到凶手时小雯以被杀害。
我想社会应该意识到发生在农村的刑事案件应嗯给予一些措施加以整治。
昆明的明通小学前段时间发生严重的踩踏事件,导致明通小学短暂的关闭。
这几天明通小学复课,取消了午休,学生放学分时间段进行,避免再次发生事件。
云南这一年来,到目前为己经发生了几次地震,而且一次比一次强,都在六级以上。
云南的景谷,在是“十一”黄金周的最后一天晚上,也就是十月七日的晚上,发生了6.6级的地震。
所幸的是人员伤亡并不大,只有一人死亡,324人受伤。
各地人民都在对云南的地震频发而产生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地区的地震如此频繁呢?我们不得而知,但是我们知道,这绝对有人为因素和一些自然因素导致而成的。
可我们对如何减少地震的来袭却一点主意也没有。
地震对我们来说没有一点点的好处,它能使人家破人亡,让我们过不上平静、安稳的生活,整天的提心吊胆。
所以我们要对房子的建筑用心,即使不能保证地震时它完全不倒,但也不要让它完全倒。
新闻周刊2022.12.10观后感 2这次看完,感觉这个节目衔接性很强,与上周联系紧密。
视线追着转了一圈,一方面展现了中美的友好和美好前景,另一方面也分析了中美的隐性问题,让我们看到中国这世纪头十年快速的发展,也得到了奥的赞誉,高兴之余留给我更多的是理性的思考。
先说说节目吧!节目中安排完美国就说台湾,最后关注中国内陆,整体框架明确。
以后做节目也应该学习这些。
内容上涉及到了中美关系,环境问题,高科技等等····是节目有看点。
关注的侯耀华有头没尾,我感觉应该再多点东西。
最令人揪心的还数后边的报道了,都属于社会的弱势群体,那些小孩的悲惨难道没有贫穷的诱因吗?这些都让我不仅仅是在看节目了,想到更多的是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转载】传递正能量[转] 中国梦想秀《陕西安康断臂女孩杨佩、梦想自己开十字绣店》2013-08-10 22:08:38浙江卫视第五季《中国梦想秀》第五期,9岁那年因为不懂事触碰高压电线,15年来,她经历了常人无法想象的艰辛,现在她已经可以用脚独立生活!她是杨佩。
她的坚强和懂事让这种缺憾变成了美好。
她当场展示了用脚绣十字绣的绝技,震撼了全场,也感动了全场。
断臂无损维纳斯的美丽,断臂也无法夺去杨佩灿烂阳光的笑容。
现在她在上海七浦路摆了个十字绣的小摊位,她的梦想是可以有一家自己的十字绣小店,靠自己的能力养活自己,让父母安心!平利断臂女孩杨佩的“追梦人生”平利县兴隆镇蒙溪街村女孩杨佩,8岁那年,不幸被高压电夺去双臂,为追寻自强之梦,历经苦难与磨砺,终于击溃命运的“魔咒”而化茧成蝶——在2013年5月3日第五期《中国梦想秀》节目中,以双脚创造的刺绣神话和阳光、自信、率真的如花笑靥征服了梦想观察团,被周立波称为“东方维纳斯”。
节目播出后,生活在社会最低层的杨佩走进了大众的视野,被社会各界广泛关注。
5月10日,笔者专程采访了这位从上海归来的“追梦女孩”,循着她不凡的人生轨迹,我们仿佛看到一只美丽的凤凰正浴火重生展翅高翔!灾难:8岁,高压线,失去双臂奇迹生还村民杨孝军和妻子陈敬春是巴山深处一对极为普通的农家夫妇,1988年10月,随着女儿杨佩的出生,这个贫困的家庭时常荡漾着欢乐与幸福。
杨佩出世时皮肤较黑,也为了好养,母亲给她取乳名为“黑子”。
沐浴着爱的阳光,“黑子”不仅聪明伶俐,乖巧听话,而且黑皮肤逐渐褪去,白里透红的脸蛋,卷翘如帘的睫毛,乌黑明亮的大眼睛,笑起来声音宛如百灵,煞是招人喜爱。
1991年,夫妻俩又添了儿子杨涛,看着一对活泼可爱的儿女,他们从苦日子中嚼出了甘甜。
1995年秋天,杨佩穿上妈妈亲手缝制的新衣服兴高采烈地走进了学校,成为小学一年级的学生。
“黑子”勤奋刻苦,聪敏好学,深得老师和同学的喜爱,山乡的每个角落洒下了她银玲般的笑声。
然而,幸福的时光总是那么短暂,1996年春天,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改变了杨佩的人生走向。
阳春时节,山花烂漫,放学后,小杨佩像平日一样去山后的田地里寻找正在地里干活的妈妈,横在麦田里的一根电线挡在前面,她用手轻轻一拉,“砰”的一声巨响,闪着火光的高压线将她弱小的身躯击倒在地,发出阵阵焦味。
“不好了,有个娃子被电打了!”正在地里干活的陈敬春听到叫喊声,沿着山路一路狂奔,远远就看见一个身穿红色衣服的孩子躺倒在地。
她心里一沉:天哪,这不是“黑子”吗!于是发疯似地扑上前去,抱起烧成黑炭一样的杨佩,哭得死去活来。
这时从周围赶来的村民七手八脚把杨佩送到镇上的一家诊所,医生看她晕迷不醒,四肢抽搐,简单消炎处理后,让家属赶快送往安康的大医院进行抢救。
此时,杨孝军远在山西煤矿打工,家里一穷二白,乡亲们纷纷解囊相助,六神无主的陈敬春揣着皱巴巴的300块钱,在亲戚的帮助连夜把杨佩送到了安康卫校附属医院。
医生检查时发现,杨佩两臂烧成了焦炭状,全身紫绀,两只脚板均有一处被电击的黑洞,处于晕迷状态。
医生迅速进行心肺复苏、胸外按压、心脏电除颤等急救措施,她逐渐清醒过来。
看到自己被绷带裹得严严实实,身上插满了管子,大瓶的液体正在注入血管,她吓得哇哇大哭。
经过11天的打针消炎,医生对杨佩进行了高位截肢手术,正面看去两条手臂像被刀齐刷刷地切去,仅留下两个血肉模糊的肩膀。
母亲几近崩溃,她紧紧把女儿搂在怀里泪如雨下,生怕一松手便会离去。
两个月后,伤口还没有愈合,借来的3万元钱就已经花得精光,借债无门的陈敬春只好带着杨佩出院回家。
出院时,主治医生悄悄对陈敬春说:“你女儿伤势太严重了,你要有思想准备!”回家后,陈敬春从乡上买来酒精和药棉,请人帮她给杨佩化脓的伤口清洗换药,通常是一人抱头,一人摁脚,她拿酒精药棉为女儿清洗伤口。
每天只要听见杨佩撕心裂肺地哭声,左邻右舍就知道杨佩又在换药。
第二年春天,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杨佩的伤口竟然奇迹般愈合了。
因为行动不便,生活无法自理,杨佩只好含泪辍学,在妈妈的庇护下,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首”的生活。
新生:3年,一句承诺,挑战自我浴火重生杨佩致残后,家里几乎变卖了所有家什,还欠下3万多元的外债,父亲只好依然远赴山西煤矿打工挣钱,留下母亲独自支撑风雨飘摇的家。
母亲既要照顾自己和弟弟,还要下地干活,因操劳过度患上了神经衰弱和腰椎盘突出等多种疾病,有几次突然晕倒,幸被好心邻居送进诊所才转危为安。
失去了双臂,杨佩曾经的天真活泼和绚丽梦想也随风而去,变得自卑而孤独。
每当看到其他孩子在一起抓石子、跳皮筋、丢手绢,她只能远远地看着。
她多么希望和小伙伴们一块玩耍呵,但只要看到自己随风飘荡的衣袖,眼中那团熊熊烈火便会瞬间熄灭。
白天,母亲下地干活时她成为忠实的“尾巴”,在田间地头守望着日出日落;夜晚,她蜷缩在不足十平米的小屋里,仰望着窗外的星星和月亮,常常泪眼婆娑......13岁时,有一次在乡间小道独自玩耍,突然下起飘泼大雨,她在泥泞中拼命挣扎,一不小心从陡坡上滑落,跌得头破血流。
锥心刺骨的疼痛,空荡荡的衣袖,泪水伴着雨水肆意横流,她感到自己那么可怜,那么无助,看不到一点生活的希望。
绝望中,她一路狂奔来到河边,准备让汹涌的河水带自己远离痛苦和不幸。
这时,声声呼唤从风雨中传来,她回头看到母亲撑着一把雨伞,在焦急地四处寻找自己,忍不住嚎啕大哭。
母亲顿时明白了一切,将她紧紧搂在怀里哭喊道:“我苦命的女儿,你就是妈的命啊,你走了,我该怎么办!你要答应妈,以后再也不能有这种坏想法,不然妈也不活了!”母亲的话字字句句烙在她心上,她第一次明白自己和妈妈的命是连在一起的。
她郑重承诺:“妈,我听你的话,再苦再难我都要好好活下去!”从此,杨佩像变了一个人。
为减轻妈妈的负担,她决定尝试着用脚吃饭、穿衣、做家务。
刚开始,她乘妈妈下地干活,笨拙的双脚根本不听大脑的指挥,为训练腿部灵活度,她每天背偷偷地练习劈叉,豆大的汗珠常常浸透衣服;为让脚趾“听话”,她每天跑到河边用脚趾夹起石块扔向远方,脚踝肿了,脚趾磨破了,仍然不肯停下歇息。
她的“反常”很快被妈妈发现了,抚摸着她的双脚心疼地说:“好女儿,妈求你不要折磨自己了,脚怎么能代替手呢,只要你好好活着,我会照顾你一辈子!”她抱着妈妈说:“我可以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要不然我给死了有什么两样,再说你也不能照顾我一辈子啊,你老得动不了了,我该怎么活下去啊!”她的倔强和自强感动了母亲,不再刻意限止她的“异想天开”。
一次,杨佩在往保温瓶装开水时,一不小心烫伤了的裸露在外的左脚,为担心被发现,她咬牙挑破了水泡,穿上袜子躲过了妈妈的眼睛;第一次穿衣,她先用牙把钮扣一颗一颗扣好,将脑袋钻进去从领口露出,然后不断弹跳,一件衣服穿好,累得汗流浃背;第一吃饭,她用脚趾夹起筷子,一会筷子掉了,一会碗倒了,饭菜洒了一身,一顿饭吃了近40分钟,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就躲进厨房偷偷流泪......为学知识,她跟着小自己两岁的弟弟识文断字,家里一台14英寸的黑白电视也成为她最亲密的伙伴,在并不清晰的屏幕上,她学会了唱歌和识字。
凭着执着与坚韧,3年后,她具备了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加上知识浸润心灵,性格逐渐变得开朗而乐观,宛如凤凰“浴火重生”。
追梦:八年,十座城市,自强路上几多辛酸在杨佩的印象中,自己致残后,家里一直笼罩着挥之不去的阴霾,贫穷和忧愁与影随形:父亲每年回来一两次,来去匆匆,满脸沧桑,好像一台挣钱机器,日夜运转,永不停息;母亲操持家务,下地干活,还要照顾自己和弟弟,长期操劳落下一身劳疾,脸上总是写满无助和憔悴;弟弟聪明好学,勤劳刻苦,过早地体验到了生活的艰辛,说话做事全然没有与年龄相符的天真稚气。
她常常感到愧疚,觉得是自己将家人拉进了贫苦的沼泽,梦想有一天不仅能自食其力,还能为家庭带来阳光和幸福!梦一旦在心里发了芽便会疯狂滋长。
过完16岁生日,杨佩觉得再也不能这样生活下去了,看同村许多伙伴外出打工,便也闹着要外出挣钱。
母亲语重心长地说:“你都需要别人来照顾,怎么去打工,我不求别的,只要你平平安安地生活在我身边就是最大的福气。
”看妈妈铁了心不让自己外出,她只好在一个阴雨菲菲的早晨,简单地收拾了几件衣物,悄然离开了家。
从家走到镇上,她脚上磨得满是血泡,好心的司机将她从镇上带到安康。
在火车站,她裹挟在拥挤的人群中,好不容易挤上了开往湖南长沙的一趟列车。
她打量着周围陌生的人群,心里充满了恐慌和不安。
她坐在临近厕所的角落里迷迷糊糊地闭上了眼睛,梦里看到了妈妈慈祥的眼睛,闻到了家里饭菜的香味。
到了终点站,她由于没有车票被列车员拦下盘问,在寒风中站了半天,看她身无分文又无同伴才放她出站。
她饿得眼冒金花,看车站广场不停有人吆喝着卖报,便走到一个报摊前求老板给她赊一点报纸卖。
看着可怜的无臂女孩,老板动了恻隐之心,破例赊给她一沓报纸。
她用包装着报纸斜挎在肩上四处叫卖,行人纷纷涌上来,以远远高于市场价格的报款塞进她包里。
那一天饿到天黑,杨佩饱饱地吃了一顿,那也是她离家以来的第一顿饱饭。
露宿在长沙火车站广场花坛里半个多月后,杨佩在好心人的帮助下,在车站附近租了一间五六个平米的房子。
杨佩在外飘泊了二三个月后,她患上了阑尾炎,在花光自己卖报挣来的五六百元钱之后,她不得不选择回家。
见到捂着肚子疼得直不起腰来的杨佩,陈敬春来不及责备,赶快将她送县中医院进行手术,医生说再耽误一天人就没救了。
这次死里逃生,不但没有让杨佩对外面世界产生恐惧,反而激发了自强自立的决心。
身体痊愈后,她给妈妈留下字条后,又来到长沙继续当“报童”。
不管清晨还是暮夜,不管刮风还是下雨,在长沙街头,瘦弱而坚强的杨佩总是以清脆的嗓子大声叫卖,从羞涩到自信,从生疏到熟练,销售量与日俱增。
回首这段经历,杨佩感慨地说:“当时每份报纸能赚5分钱,平均每天有二三十块钱的收入,虽然钱赚的不多,但那是我劳动所得,赚取了社会的认可,赚取了生活的自信和尊严!”无论走到哪里,她都会遇到好心人的帮助。
一次,一位阿姨打量着卖报的杨佩,联想到自己女儿过着优越生活,眼泪禁不住打湿了衣襟,她买了一份报纸后,悄悄将2000元钱塞进了杨佩的包里;一次回家,火车到了安康,一位大叔看杨佩费力地用脚去拿座位底下的背包,他立即让同伴照看自己行李,二话不说帮杨佩提起背包一直送到开往平利的班车上......沐浴着爱的阳光,杨佩也学会了感恩,有一次在长沙,遇到一位双腿残疾的阿姨领着几岁的女儿在街上行乞,她放下挎包用脚取出十元块递给小女孩。
残疾阿姨连连摆手说:“好姑娘,你自己都很难,怎么能要你钱啊!”她忍着眼泪头也不回地走了,背后小女孩一声“谢谢姐姐”让杨佩想起了自己苦难的童年。
一次,在广州火车站遇到一位女孩被人骗光路费,她带着女孩吃饭后,晚上又带回出租屋,次日凌晨,女孩不辞而别,还拿走了她衣兜里的300块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