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合集下载

红树林的鸭子

红树林的鸭子
深圳红树林里的鸭子们
福田红树林里的鸭子有针尾鸭、琵嘴鸭、赤颈鸭、白眉鸭、绿翅鸭 等。下面,我们就来一一认识一下这些可爱的鸭子们。
针尾鸭:针尾鸭(学名:Anas acuta)是中型游禽,属水鸭类。
外形特征
• 针尾鸭:雄鸟夏羽头顶暗褐色,具棕色羽缘,后颈中部黑褐色; 颈侧白色,呈一条白色纵带向下与腹部白色相连。嘴黑色,脚灰 黑色。因其长长尖尖的尾巴而得名。
认一认
• 针尾鸭 • 琵嘴鸭
• 赤颈鸭
• 白眉鸭 • 绿翅鸭
• 栖息于开阔的湖泊、江河、沼泽、河口、池塘、沙洲等水域中, 也出现于山区水塘、河流和海滩上。
生活习性
• 迁徙 • 每年春季于3月中旬至4月初从南方越冬地迁到华北地区,4月中下旬到达 东北和西北繁殖地。秋季于9月末10月初开始南迁,10月中旬至11月初陆 续到达南方越冬地。迁徙时常密集成群。 • 习性 • 常成对或小群活动,迁徙和越冬期间亦集成大群。性胆怯而机警,常在 有水草隐蔽处活动和觅食,如有声响,立刻从水中冲出,直升而起。飞 行快捷,起飞和降落均甚灵活。 • 食性 • 主要以水生植物的叶、茎、种子为食,也到岸上觅食青草和到农田地觅 食谷物,特别是在迁徙季节和冬天。春夏季节也吃软体动物、甲壳类和 昆虫等水生动物。觅食多在水边浅水处或小型浅水湖泊和水塘中,从不 潜水取食。觅食多在夜间,白天在开阔水面或水草丛中休息。
繁殖方式
• 通常在4月中旬至4月末到达中国东北繁殖地,在南方越冬地时即 已配成对。常成对或以对为单位组成的小群到达繁殖地,之后雄 鸟即忙于占领巢域,雌鸟则开始寻觅营巢位置营巢。营巢于水域 附近的地上草丛中。巢较简陋,利用天然凹坑稍加修整而成,内 放干草茎和草叶,在开始孵卵后也放一些绒羽于巢四周。每窝产 卵7-13枚,一般10枚,1天产1枚卵。卵淡黄色或淡绿色,大小为 48-58mm×34-39mm,重40g。雌鸟单独孵卵,孵化期22-28天。 雄鸭用很大一部分时间和活动护卫鸭巢和领域,雏鸟早成性,像 其他许多鸭一样,小鸭一出壳它们就立即离开孵化后的鸭巢。

厦门下潭尾红树林修复区景观类型与鸟类群落动态

厦门下潭尾红树林修复区景观类型与鸟类群落动态

第17卷 第1期 湿 地 科 学 与 管 理 Vol.17 No.1 2021年3月 WETlAND sCiENCE & MANAGEMENT m ar.2021厦门下潭尾红树林修复区景观类型与鸟类群落动态刘劲涛 黄毓薇 黄智君 林清贤(厦门大学环境与生态学院,福建 厦门 361102)摘 要 2018年10月—2019年9月调查厦门下潭尾红树林修复区鸟类群落变化,利用遥感图像解译红树林修复区景观格局,为修复区后续景观格局优化与鸟类保护提供技术支持。

结果显示:修复区鸟类共有26科62种,鹭类(8种2 047只)与鸻鹬类(16种786只)种类及数量较多。

春季鸟类种数及数量最多,其中3月鸟类种数最多25种,5月数量最多828只。

下潭尾修复区景观格局在低潮位与高潮位存在周期性变化,不同景观鸟类种类及数量有较大差异;鸻鹬类在低潮位时的种类较多但数量较少,高潮位时仅分布于高潮裸露湿地和建设用地。

建议修复区增加鸻鹬类高潮停息的滩涂湿地及游禽类生活需要的生态塘区,进一步提高水鸟多样性。

关键词 鸟类多样性;红树林;生态修复;景观格局中图分类号:Q958.15;X1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3290(2021)01-0023-04landscape Types and Bird Community Dynamics in the Xiatanwei Mangroverestoration Area in Xiamenliu jin-tao HuANG Yu-wei HuANG Zhi-jun liN Qing-xian(College of the Environment and Ecology, Xiamen university, Xiamen 361102, Fujian, China)Abstract From October 2018 to september 2019, the bird community dynamics in the Xiatanwei mangrove restoration area in Xiamen was investigated. remote sensing images were used to interpret the landscape patterns of the mangrove restoration area in order to make suggestions for the subsequent improvement of restoration landscape pattern and bird protection. There were 62 bird species of 26 families in this restoration area, of which ardeid (2 047 individuals of 8 species,) and shore bird (786 individuals of 16 species,) had a larger number of species and population sizes. The largest number of species and population sizes were found in spring, with the maximum of 25 species in March and 828 individuals in May. The landscape patterns in Xiatanwei restoration area changed periodically between low and high tidal levels, and among different landscapes, there was considerable differences in bird species and population sizes. In the restoration area, shorebirds showed more species but less population sizes at low tidal level, and only distributed in high-tide bare wetlands and some construction lands at high tidal level. To improve the bird diversity in this restoration area, further increase of the areas of tidal wetlands for shorebird’s that rest at high tidal level, and the areas of ecological ponds for swimming waterbirds were suggested.Key words Bird diversity; Mangrove; Ecological restoration; landscape pattern收稿日期:2020-11-09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C0502904)作者简介:刘劲涛(1994-),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滨海湿地水鸟及野生动物生态与保护。

红树林阅读答案解析

红树林阅读答案解析

红树林阅读答案解析《红树林》是一篇说明文,说明文阅读在考试中也是占有重要的比例。

今天小编给大家分享的是红树林阅读答案,要想快速提高语文阅读能力,需要同学们在反复完成阅读习习题中积累和磨练的红树林阅读答案,赶紧练习一下。

①在我国福建、台湾、广东、海南部分沿海滩涂地区,生长着一片片常绿灌木和小乔木。

它们一片连着一片,宛如一条绿色的绸带缭绕海岸,□□(diǎn zhuì)海滩。

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欣赏价值的植物群落。

它生长在淤泥深沉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

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吞没于水中,仅露出一顶顶翠绿的树冠,飘荡在海浪之中,成了一片海底森林;落潮时,一棵棵红树带着海泥的芳馨,婀娜多姿地重现在滩涂上,又成了一片海上森林。

③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红树采取胎生的繁殖方式,是一种胎生植物。

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落于地,几个小时就可以扎下根来。

假使被海水冲走,在海上漂流两三个月也不会死,一旦遇到海滩,照样扎根生长,一至二年便繁衍成林。

红树林的胎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④红树林有利于保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

长势良好的红树林能为鸟类提供休养生息的场合,成为鸟类的天堂。

据有关部门调查,深圳福田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就有鸟类 122种,以鹭鸟为主,最珍贵的鸟类也来此居住,如属全球性保护的卷羽鹈鹕,属国家重点保护的白琶鹭、黑脸琶鹭、小青脚鹜等。

每当秋冬季节,候鸟南迁,这儿便成了鸟类的乐园。

清晨,百鸟比翼,啼声清脆,令人□□□□(xīn kuàng shén yí)。

落潮时,海风吹拂,海浪声里夹杂着红树林的涛声,树上雀鸟啁啾,树下鱼虾跳跃充满了一派生机。

因此,红树林成了人们休闲赏景、旅游观光的好去处。

⑤红树林素来被人们誉为忠实的海上卫士。

它深深地把根扎进海岸滩涂,形成了纵横交织的支柱根,依靠这些根系去吸取大地的营养,并借助它把自己的兄弟姊妹连成一个整体,固堤护岸。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在红树林区常见的鹭类有白鹭(Egretla garzetta)、大白鹭(Egretla alb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tulcus ibis)等。

大型的长腿涉禽,通常有长、直和外形似匕首的嘴,脚和颈部都很长,脚部裸露,这些特征让它们能在浅水中寻找食物。

飞行时颈向后缩成S型,脚向后伸直。

常见于鱼塘、溪流、海岸、沼泽和红树林等环境,繁殖季节时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中营巢。

在退潮后的泥滩、红树林外围的基围鱼塘等地觅食。

不同鹭类喜好的觅食生境也有所不同,白鹭和苍鹭(Ardea cinerea)喜欢在泥滩上觅食,而池鹭和牛背鹭更喜欢在鱼塘区觅食。

鹭类的食物广泛,主要有鱼类、两栖类、昆虫和底栖动物等。

“夫妻”枝头唱黄腹花蜜鸟红树林缘滩涂栖息的大白鹭和小白鹭鸻鹬类也是红树林区常见的鸟类,环颈鸻(Charadrius hiaticul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re)、红脚鹬(Tringa totanus)、青脚鹬(T. nebularia)、红胸滨鹬(Calidris canutus)、翘嘴鹬(Xenus cinerea)等是红树林区主要的鸻鹬类。

环颈鸻、黑腹滨鹬、红脚鹬、青脚鹬是在红树林区越冬的冬候鸟,红胸滨鹬、翘嘴鹬则是在春秋季迁徙过境的旅鸟。

鸻鹬类双脚细长适合软湿泥地的活动,在开阔的潮间带上,以小跑步的方式来觅食滩涂上的无脊椎动物如沙蚕、红虫、招潮蟹等。

部分鹬科的嘴尖柔软且具触觉神经,能感应泥中蠕虫之类的活动。

在涨潮时,鸻鹬类经常飞到附近的农田休息。

(左)黑腹滨鹬(右)红胸滨鹬(中)红脚鹬白腰杓鹬鸭类是冬季红树林区鸟类的重要组成部分,红树林区的鸭类一般为冬候鸟,主要种类有针尾鸭(Anas acuta)、绿翅鸭(A. crecca)、赤颈鸭(A.penelope) 、琵嘴鸭(A.clypeata)等。

栖息在红树林的白鹭

栖息在红树林的白鹭

栖息在红树林的白鹭作者:陈小帝蔡仁烨指导老师:陈坤关键词:红树林白鹭飞行叫声捕食内容摘要:在三亚的三亚河及白鹭公园里栖息着一群美丽的白鹭,本文主要是对白鹭的一些捕食,飞行等日常行为的观察。

白鹭是什么,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笔下的一首散文诗,白鹭是从天上下凡来的仙子。

白鹭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其种类树分为13中,本文中所观察的是白鹭中的中白鹭。

中白鹭体长60~70厘米,是属于白鹭中体形中等的;它全身雪白,眼睛看上去是淡黄色的,脚和址黑色。

中白鹭很多时候是呆在水里的,所以它长着一双修长的腿,大约有25-35厘米. 中白鹭通常只在白天活动,夜间通常都栖息在树林里面,步行时颈劲收缩成S形,走路的姿势很婉美,就像是舞台上的模特在走台步,优雅而大方。

白鹭主要栖息在河边的红树林里,那么为什么白鹭那么喜欢在红树林里住呢?红树林是一种热带、南亚热带特有的海岸带植物群落,因主要由红树科的植物组成而得名。

根据资料得知,红树林是至今世界上少数几个物种最多样化的生态系之一,生物资源量非常丰富。

从远处观看红树林看上去是一片绿色,可见红树林长势非常的茂密,这有利于白鹭栖息的隐蔽性。

红树林四季常青,在三亚的我们所观察的红树林都集中在三亚河和临春河靠岸,这两处地方靠近人们居住的地方所以红树林周围不会有白鹭的天敌和凶恶的食肉动物,所以它栖息在红树林比较安全。

红树是一种多用的植物,它的叶子掉到沼泽里腐烂,被许多微生物分解,所以其地下的有机物就特别多,从而底下就有着许多的白鹭喜欢的小鱼、两栖类和甲克类等动物这些都是白鹭喜欢的食物,所以这又为了白鹭的捕食提供了很大的方便。

这么多有利的条件也就吸引了白鹭把红树林当成自己居住、欢乐的天堂了。

白鹭经常单独、成对或者小群的生活,在观察时未见到3只以上的白鹭在一起活动,所以白鹭并非我群居动物。

白鹭经常呆在水里不知道是在发呆还休息,但更多时候它是在捕食。

白鹭是涉禽,常去红树林底下的沼泽地及附近的湖泊里捕食。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红树林动物之鸟类

鸟类红树林区的生境多样性为鸟类(尤其是水鸟)的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所有要素。

致密、幽静、少外界干扰的有林地是鸟类栖息和筑巢的理想场所。

退潮时林外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鹭类、鸻鹬类等涉禽提供了觅食场所,而涨潮时的潮沟及林外浅水水域也是鸭类理想的觅食、休息场所。

在红树林内还可以看到许多陆鸟,如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Zosterops japonica)、褐翅鸭鹃(Centropus sinensis)等。

红树林区的鸟类包括水鸟和非水鸟,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

我国红树林区的游禽有潜鸟、、鹈鹕、军舰鸟、鸬鹚、鸭、雁、天鹅、鸥等类群,涉禽主要有鹭类、鸻鹬类和秧鸡类。

非水鸟在红树林鸟类群落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可分为攀禽、猛禽、陆禽和鸣禽。

与一般的湿地相比,红树林区鸟类组成的重要特点是鸣禽种类丰富,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林中鸟类。

我国红树林区的雀形目鸟类特别丰富,香港米埔、深圳福田、海南东寨港和福建盐害红树林区分别记录到123、60、41和29种雀形目鸟类。

丝光椋鸟白鹡鸰在红树林区常见的鹭类有白鹭(Egretla garzetta)、大白鹭(Egretla alb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tulcus ibis)等。

大型的长腿涉禽,通常有长、直和外形似匕首的嘴,脚和颈部都很长,脚部裸露,这些特征让它们能在浅水中寻找食物。

飞行时颈向后缩成S型,脚向后伸直。

常见于鱼塘、溪流、海岸、沼泽和红树林等环境,繁殖季节时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中营巢。

在退潮后的泥滩、红树林外围的基围鱼塘等地觅食。

不同鹭类喜好的觅食生境也有所不同,白鹭和苍鹭(Ardea cinerea)喜欢在泥滩上觅食,而池鹭和牛背鹭更喜欢在鱼塘区觅食。

鹭类的食物广泛,主要有鱼类、两栖类、昆虫和底栖动物等。

“夫妻”枝头唱黄腹花蜜鸟红树林缘滩涂栖息的大白鹭和小白鹭鸻鹬类也是红树林区常见的鸟类,环颈鸻(Charadrius hiaticul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re)、红脚鹬(Tringa totanus)、青脚鹬(T. nebularia)、红胸滨鹬(Calidris canutus)、翘嘴鹬(Xenus cinerea)等是红树林区主要的鸻鹬类。

广西山口红树林区鸟类资源现状及多样性研究

广西山口红树林区鸟类资源现状及多样性研究

·探索§科技园地·红树林区指有红树林分布的海陆交错带,它分布在红树林两侧1.5~2km的范围,以红树林为中心组成了鸟类的复合生境[1]。

红树林具有复杂的有机碎屑食物链,生物资源丰富,不仅为许多鱼、虾、蟹和贝类等海洋经济动物提供了躲避敌害、产卵、育苗和生长的良好环境[2],还为鸟类提供了充足的食物。

研究小组以2019年全年山口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现状为对象,分析了6种生境的鸟类分布情况及鸟类多样性情况。

1 研究区域概况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位于广西北海市合浦县山口镇,是1990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的我国首批5个海洋类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之一,其保护对象是红树林自然生态系统。

山口红树林保护区海岸线总长40.9km,总面积8000hm2,主要由海域和陆域两部分构成,其中海域面积4970.5hm2,陆域面积3029.5hm2。

保护区内共有红树植物17种,其中真红树植物10种,半红树植物7种;浮游植物22种,浮游动物32种;红树林区大型底栖动物92种;浅海区大型底栖动物51种;互花米草区大型底栖动物31种;海草区大型底栖动物92种;游泳动物68种;昆虫452种。

2 研究方法2.1 生境划分为便于研究分析,研究小组根据研究地的景观和植被分布特点,把研究地归纳为桉树林、混交林、农田和撂荒地、盐田和养殖塘、红树林、滩涂6种鸟类生境类型。

广西山口红树林区鸟类资源现状及多样性研究● 苏炳欢,黄 琦,陈其应(广西山口国家级红树林生态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广西 北海 536000)[摘 要] 广西山口红树林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以下简称山口红树林保护区)鸟类资源丰富。

2019年共记录鸟类118种,16 204只,以非雀形目的鸻、鹬和鹭等水鸟为主。

盐田和养殖塘这两种生境内的鸟类资源占整个红树林区的72%,为山口红树林保护区鸟类的主要栖息停歇地。

文章对6种生境的鸟类群落相似性分析表明,红树林生境与其他生境间的相似性最高,在整个山口红树林保护区中处于关键位置。

【阅读《红树林》的答案】 红树林阅读答案

【阅读《红树林》的答案】 红树林阅读答案

始终以来,现代文阅读都是高考语文试卷的重点内容,占分高、难 生繁衍'是植物界的特殊景观之一。
度大,是考生得分的重点,同时也是考生失分的瓶颈。为提高大家的阅读能
④红树林有利于爱护生物多样性、改善沿海生态系统。长势良好的红
力,今日给大家共享的是"病人阅读答案',信任同学们完成之后,阅读能 树林能为鸟类提供疗养生息的场所,成为鸟类的"天堂'。据有关部门调查,
注释:[啁啾 zhōu ju]形容鸟叫的声音。
说"一般常见的植物'是怎样生殖的。请结合你平常对植物的观看和认识,
阅读上文,回答下列问题。(24 分)
简要说明"一般常见的植物'的生殖方式,并至少用上一种说明方法。(3
1.依据语境和提供的注音,在文中空格内填写恰当的词语。(2 分) 分)
□□(diǎn zhu) □□□□ (xīn kung shn y)
□□(diǎn zhu)海滩。它,就是人们常说的红树林。
潮时,海风吹拂,海浪声里夹杂着红树林的涛声,树上雀鸟啁啾,树下鱼
②红树林是一类富有特色、很有欣赏价值的植物群落。它生长在淤泥 虾跳动充满了一派生机。因此,红树林成了人们休闲赏景、旅游观光的好
深厚的热带、亚热带海滩上。涨潮时,群落的部分或大部分吞没于水中, 去处。
③与一般常见的植物不同,红树实行"胎生'的生殖方式,是一种"胎
⑥红树林具有防风防浪的作用。据测算,100 米宽的,红树林带,能
生植物'。当种子成熟时,先在树上萌芽,然后才离开母体,飘落于地,
第1页共3页
本文格式为 Word 版,下载可任意编辑,页眉双击删除即可。
把 10 级台风刮起的波浪化为平波。红树林还能净化海域环境,1 平方米 观之一。'转换成感叹句和双重否认句。(4 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类
红树林区的生境多样性为鸟类(尤其是水鸟)的栖息、觅食和繁殖提供了所有要素。

致密、幽静、少外界干扰的有林地是鸟类栖息和筑巢的理想场所。

退潮时林外广阔的滩涂和丰富的底栖动物为鹭类、鸻鹬类等涉禽提供了觅食场所,而涨潮时的潮沟及林外浅水水域也是鸭类理想的觅食、休息场所。

在红树林内还可以看到许多陆鸟,如白头鹎(Pycnonotus sinensis)、暗绿绣眼(Zosterops japonica)、褐翅鸭鹃(Centropus sinensis)等。

红树林区的鸟类包括水鸟和非水鸟,水鸟包括游禽和涉禽。

我国红树林区的游禽有潜鸟、、鹈鹕、军舰鸟、鸬鹚、鸭、雁、天鹅、鸥等类群,涉禽主要有鹭类、鸻鹬类和秧鸡类。

非水鸟在红树林鸟类群落中也占有较大的比例,可分为攀禽、猛禽、陆禽和鸣禽。

与一般的湿地相比,红树林区鸟类组成的重要特点是鸣禽种类丰富,特别是一些典型的林中鸟类。

我国红树林区的雀形目鸟类特别丰富,香港米埔、深圳福田、海南东寨港和福建盐害红树林区分别记录到123、60、41和29种雀形目鸟类。

丝光椋鸟白鹡鸰
黄腹花蜜鸟
在红树林区常见的鹭类有白鹭(Egretla garzetta)、大白鹭(Egretla alba)、夜鹭(Nycticorax nycticorax)、池鹭(Ardeola bacchus)、牛背鹭(Butulcus ibis)等。

大型的长腿涉禽,通常有长、直和外形似匕首的嘴,脚和颈部都很长,脚部裸露,这些特征让它们能在浅水中寻找食物。

飞行时颈向后缩成S型,脚向后伸直。

常见于鱼塘、溪流、海岸、沼泽和红树林等环境,繁殖季节时成群结队地在红树林中营巢。

在退潮后的泥滩、红树林外围的基围鱼塘等地觅食。

不同鹭类喜好的觅食生境也有所不同,白鹭和苍鹭(Ardea cinerea)喜欢在泥滩上觅食,而池鹭和牛背鹭更喜欢在鱼塘区觅食。

鹭类的食物广泛,主要有鱼类、两栖类、昆虫和底栖动物等。

“夫妻”枝头唱
红树林缘滩涂栖息的大白鹭和小白鹭
鸻鹬类也是红树林区常见的鸟类,环颈鸻(Charadrius hiaticula)、黑腹滨鹬(Calidris alpire)、红脚鹬(Tringa totanus)、青脚鹬(T. nebularia)、红胸滨鹬(Calidris canutus)、翘嘴鹬(Xenus cinerea)等是红树林区主要的鸻鹬类。

环颈鸻、黑腹滨鹬、红脚鹬、青脚鹬是在红树林区越冬的冬候鸟,红胸滨鹬、翘嘴鹬则是在春秋季迁徙过境的旅鸟。

鸻鹬类双脚细长适合软湿泥地的活动,在开阔的潮间带上,以小跑步的方式来觅食滩涂上的无脊椎动物如沙蚕、红虫、招潮蟹等。

部分鹬科的嘴尖柔软且具触觉神经,能感应泥中蠕虫之类的活动。

在涨潮时,鸻鹬类经常飞到附近的农田休息。

(左)黑腹滨鹬(右)红胸滨鹬(中)红脚鹬。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