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类动物飞行运动规律
第五章 动物的运动规律-动画运动规律-张贵明-清华大学出版社

二、爪类动物的运动特征
• 四肢相对较短、步伐轻盈、速度快,脊椎柔软、弹跳力强
三、爪类动物走路的基本规律
(一)十字线交叉步法
• 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
(二)注意关节方向
• 前脚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退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
(三)高低起伏变化
①翅膀结构
②翅膀方向
• 在正常的飞翔中,翅膀不是笔直地上下的,向上扑打时翅膀略向后, 向下扑打时略向前。(与想象正好相反)。
• 鸟类翅膀结构的复杂,能巧妙地运用空气动力学原理,当它们作上 下扇动或上下举压时,能推动空气,利用反作用原理向前飞行 。
③身体起伏
• 鸟飞行时的动画:
短翼类鸟的运动特征
• 同时要注意马的换脚动作。
• 跑得愈快,四条腿的交替分合就愈不明显。有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时屈伸。
三、蹄类动物的其他运动规律
• 马的欢腾与跳跃
第三节
飞行类动物的运动规律
一、鸟类的特征
• 鸟的种类繁多,大致可分为:不能飞的鸟, 如鸵鸟;能游泳和潜水却不能飞的鸟,如企 鹅;
• 绝大多数鸟类属于两翼发达能飞的鸟,分为 阔翼类、雀类。
第二节
蹄类动物的行走和奔跑规律
三、蹄类动物走路的基本规律
(一)十字线交叉步法
• 四条腿两分两合,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
(二)注意关节方向
• 前脚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 退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
(三)高低起伏变化
• 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
二、蹄类动物的奔跑规律
• 马的慢跑的运动与走路的运动节奏 类似,不同的是在跑步的运动中有双 脚离地的过程。
经典动画运动规律四足动物与鸟类

人的下肢和动物的后肢的比较
人的上肢和动物前肢的比较
3、爪类动物因 皮毛松软柔和, 关节运动的轮 廓不十分明显。 蹄类动物关节 运动就比较明 显,轮廓清晰, 显得硬直。
4、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的前脚即将落地时, 头开始朝下点动,前脚伸直时头朝上。
5、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从俯视 角度看,肩部线和臀部线成交替向前的状态,身体也随之扭动。
昆虫的种类繁多,按其动作特点来看,可分为以飞为主、以 爬为主和以跳为主三种类型。 1、以飞为主的昆虫 (1)蝴蝶,画蝴蝶飞舞的动作时,应先设计好飞行路径,其 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一般翅膀一张向上, 一张向下。两张之间的距离大约为一个身体的幅度。中间可以 不加动画或只加一张动画。
昆虫的飞行的路径呈现不规则的线。注意避免过于机械。
小鸟飞行中常常是夹翅飞窜,然后急速扇动双翅.
小鸟快速飞翔时,翅膀扇动频率高,常用流线表现。飞行时 形体变化小
小鸟很少双脚交替行走,常是用双脚跳跃前进.
在大鸟飞行中,还 要注意身体和尾部 的运动。飞翔中身 体不是固定不变的, 而是上下的移动。 当翅膀向上时身体 向下,当翅膀向下 时身体上升。尾部 起平衡作用,翅膀 向上,尾部也向上
第二节 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奔跑 一、四足动物的基本走路规律及绘制 狗走路步骤: 1、先画1、5,身体不变,前后两组脚对称。前两脚八字直开, 后两脚一中直,一中曲。 2、第3与1,前两组与后两组交换,1的两直脚左右交换。 (1和3左右换前组) 3、在2与4中,一组脚中,一只登直,一只向前腾空弯曲,另一 组前后弯曲,一只腾空,一只着地。(2与4左右换后组)
(3)蜻蜓,蜻蜓的特点是头大身子细翅膀长。在飞行时一般不能灵活转变
鸟类善于飞行的原理

鸟类善于飞行的原理鸟类是地球上独一无二的一类生物,它们能够奇妙地飞翔在天空中。
为了实现这一壮举,鸟类拥有独特的解剖结构和生理机能,使得它们能够保持在空气中,并以高速飞行,同时保持稳定和灵活的运动。
鸟类的身体结构鸟类身体的特殊结构有助于它们在空气中保持平衡和稳定。
鸟类的羽毛是其最明显的特征之一,它们由羽轴和许多毛羽赋予了鸟类天生的飞行能力。
羽毛的轻质和结构使鸟类可以通过振动羽毛来产生所需的升力,从而创造足以支持它们飞行的上升力。
除了羽毛外,鸟类的身体还有许多适合飞行的结构。
身体大小和形状对于空气动力学也有着重要的影响。
大多数鸟类是呈流线型的,身体流畅,使它们能够在空气中保持最佳的流程和浮力。
另外,鸟类具有空心的骨骼,以减轻重量并增强它们的飞行能力。
鸟类有两种基本的飞行方式:滑翔和振翅飞行。
滑翔是指鸟类利用空气和重力使自己保持在空中的飞行方式。
这种飞行方式通常需要更大尺寸的翅膀和身体。
鸟类的身体形状和羽毛结构帮助它们以及振动翅膀的喙部有助于控制飞行速度和身体姿态。
振翅飞行是指鸟类通过挥动翅膀来产生推力和升力。
这是鸟类最常用的飞行方式。
鸟类用颈部的肌肉控制翅膀的运动,并通过拉伸或收缩翅膀上的不同肌肉来控制升降和行进速度。
振翅飞行需要维持空气动力学的适当平衡,否则鸟类就可能失去控制,甚至跌落。
因此,鸟类必须不断调节和校准它们的飞行以保持一个稳定的轨道。
鸟类的飞行过程中的生理机能鸟类的飞行机制需要增加许多额外的氧气和能源,以满足肌肉的活动和羽毛的运动。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鸟类的呼吸系统能够产生比哺乳类更高的氧气输送率。
鸟类的肺不像哺乳动物一样,可以像吸尘器一样吸进大量的空气来进行氧气交换。
相反,鸟类具有气囊,它们可以在呼吸的时候将气体从肺部吸入胸腔中,并将海啸的氧气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
此外,鸟类的心脏和代谢系统也非常适合飞行。
心脏通过快速而规律的跳动来提供氧气和营养素,以满足肌肉的需求。
同时,鸟类的代谢系统可以快速而高效地合成脂肪和其他营养物质,以满足它们日常生活所需的能量。
鸟类的迁徙

鸟类的迁徙
鸟类的迁徙是指鸟类种群在其夏天繁殖区和越冬区之间所进行的一种大规模的、有规律的、广泛的和季节性的运动。
许多鸟类都进行季节性迁徙。
鸟类的迁徙往往是结成一定的队形,沿着一定的路线进行。
迁徙的距离有近的,也有远的,从几千米到几万千米。
最长的旅程可要数北极燕鸥,远到1.8万千米。
此鸟在北极地区繁殖,却要飞到南极海岸会越冬。
在迁徙时,鸟类一般飞得不太高,只有几百米左右,仅有少数鸟类可飞越珠穆朗玛峰。
迁行时飞行速度从40~50千米/小时,连续飞行的时间可达40~70小时。
引起鸟类迁徙的原因很复杂。
现在一般认为,鸟类的迁徙是对环境因素周期性变化的一种适应性行为。
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是候鸟迁徙的主要原因。
由于气候的变化,在北方寒冷的冬季和热带的旱季,经常会出现食物的短缺,因而迫使鸟类种群中的一部分个体迁徙到其他食物丰盛的地区。
这种行为最终被自然界选择的力量所固定下来,成为鸟类的一种本能。
有迁徙行为的鸟类叫做候鸟。
夏季在我国繁殖,秋季飞往南方越冬的候鸟,叫做夏候鸟,如家燕、黄鹏、杜鹃、白鹭等。
夏季在北方繁殖,秋季南飞到我国越冬的候鸟叫做冬候鸟,如天鹅、野鸭、大雁等。
终年留居在繁殖地区而不迁徙的鸟类,叫做留鸟,如麻雀、乌鸦、喜鹊、画眉等。
动画运动规律

熟练掌握阔翼类动物飞行的运动规律以及飞禽的分类,阔翼类:如鹰、大 雁、天鹅、海鸥、鹤等等。这类飞禽,一般是翅膀长而宽,颈部较长而灵 活。
要求理解的内容
阔翼类的特点是: (1)以飞翔为主,飞行时翅膀上下扇动变化较多,动作柔和优美。 (2)由于翅膀宽大,飞行时空气对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还有阻力),托 起身体上升和前进。扇翅动作一般比较缓慢,翅膀扇下时展的略开, 动作 有力;抬起时比较收拢,动作柔和。 (3)飞行过程中,当飞到一定高度后,用力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利用上 升的气流展翅滑翔。 (4)阔翼鸟的动作都是偏缓慢,走路动作与家禽相似,禽类腿脚细长,常 踏草涉水步行觅食,能飞善走。它的提腿跨步屈伸,幅度大而明显。 (5)大鸟翅膀上下扇动的中间过程,需按曲线运动要求来画动画。
要求熟练应用的内容
阔翼类 熟练掌握阔翼类动物飞行的运动规律以及飞禽的分类,以及阔翼类的特点。
谢谢
动画运动规律角色运动规律飞禽类动物学习阔翼类动物飞行的运动规律以及飞禽的分类一般是指鸟类它们都能飞行
动画运动规律
角色运动规律--飞禽类动物
学习目标
学习阔翼类动物飞行的运动规律以及飞禽的分类,一般是指鸟类,它们都 能飞行。鸟类多用两条腿站立,而且是用脚趾支撑。为了便于掌握鸟类的 动作规律,我们又将它分为阔翼类和雀类两种。
鸟类的飞行规律特点

鸟类的飞行规律特点鸟类的飞行规律特点是它们通过翅膀的扇动产生升力,从而能够在空中飞行。
鸟类的飞行规律可以从多个方面来解释。
鸟类通过翅膀的扇动来产生升力。
翅膀的形状和结构使得鸟类能够利用空气的流动来产生升力。
鸟类的翅膀上覆盖着羽毛,这些羽毛可以通过调整角度和形状来改变空气的流动,从而产生升力。
当鸟类扇动翅膀时,空气被迫经过翅膀上的羽毛,产生了向上的压力,从而使鸟类能够在空中飞行。
鸟类的飞行规律还与其体形和体重有关。
鸟类的体形通常较为流线型,这样可以减少空气的阻力,使得飞行更加顺畅。
另外,鸟类的体重相对较轻,这样可以减少所需要的升力,更容易在空中飞行。
鸟类的骨骼结构也是轻巧而坚固的,同时鸟类的胸肌发达,这些特点都有助于鸟类飞行的实现。
鸟类的飞行规律还与它们的飞行方式有关。
鸟类的飞行方式有很多种,如振翅飞行、滑翔飞行、滑行飞行等。
不同的飞行方式对应着不同的飞行速度和飞行高度。
例如,振翅飞行是鸟类常见的飞行方式,它们通过快速扇动翅膀来产生升力,能够在空中快速飞行。
而滑翔飞行是一种节省能量的飞行方式,鸟类可以利用气流来保持在空中的飞行,减少翅膀的扇动次数,从而延长飞行距离。
鸟类的飞行规律还与它们的迁徙行为有关。
许多鸟类会进行季节性的迁徙,这涉及到长距离的飞行。
鸟类在迁徙过程中通常会形成编队,以减少空气阻力和节省能量。
编队中的鸟类会利用气流和其他鸟类的尾流来减少阻力,从而更加高效地进行长距离的飞行。
总体来说,鸟类的飞行规律特点主要体现在通过翅膀的扇动产生升力,以及利用空气流动和体形结构来减少阻力,从而实现在空中飞行。
不同的飞行方式和迁徙行为也为鸟类的飞行提供了更多的适应性和灵活性。
鸟类的飞行规律是自然界中一种独特而迷人的现象,也是人们研究和欣赏的对象之一。
鸟类的飞行规律的研究不仅对于认识鸟类的生态习性和行为特点有重要意义,还对于人类的航空技术和飞行器设计有一定的借鉴价值。
鸟类运动规律

案例分析: 海鸥翱翔飞行动作
阔翼类翱翔
翅翼伸展 双腿伸直向身体后方 节奏较缓慢 动作变化较少 设计好轨迹
2019/10/10
案例分析: 鸽子空中滞留动作
身体会竖起成直立状态 双翅作水平方向扑打动作
2019/10/10
案例分析: 小兔子飞行动作 8张原动画
2张原动画
2019/10/10
雀类的翅膀较小,身体较圆,动作灵活、急促, 飞行时翅膀扇动速度快到不易看清运动过程, 常夹翅飞窜或停在空中急扇双翅。喜欢跳跃前 进。
夹翅飞行是雀类飞行中一个常见的动作,画此 类动作时,雀类的身体可以略加拉长,加上适 当的速度流线能加强飞行的速度感。
2019/10/10பைடு நூலகம்
2019/10/10
动作分析A
1.翅膀上下扇动形态变化较多,动作柔和优美 2.动作一般比较缓慢,翅膀扇下时展开,动作有力,抬起比较收 拢,动作柔和。 3.翅膀向下扇动和抬起的时间差距较大 4.有时会展开翅膀体现滑翔动作
2019/10/10
绘制步骤B
绘制大鸟飞行动作时,可以大致分为4个步骤:
确定节奏 绘制原画 1和6
鸭、鹅游水时,双脚交替运动,脚逆水下划 时蹼张开,动作有力且呈外弧线状,脚向前 收回时,蹼紧缩沿内弧线运动,以减少阻力。 鸭、鹅游水动作柔和,尾部稍微左右摆动。
2019/10/10
2019/10/10
Xenu对于链接测试 的自动生成结果记 录后保存到测试质 量报告中。
链接测试 表单测试
表单测试中的项目 按照测试方案说明 中的索引条目逐条 进行。
绘制中间画 绘制其他动
4和8
画
1秒15
2019/10/10
兽类、飞禽、爬行动物运动规律

兽类的走路与跑步动作兽类大部分是用四条腿行走的“蹄行”或“趾行”的动物。
它们即对角线换步的走路方式。
如:开始走路的是右前足,那么对角线的左后足就要跟上,接着是左前足向前,然后是右后足向前走,这样形成一个完步。
兽类行走的运动规律:1、四条腿两分两合做左右交替成一个完步2、前腿抬起时,腕关节向后弯曲;后腿抬起时,踝关节朝前弯曲3、走步时由于腿关节的屈伸运动,身体稍有高低起伏4、走步时为了配合腿部的运动,保持身体重心平衡,头部会上下略有点动,一般是在跨出的前脚即将落地时,头开始朝下点动5、爪类动物因皮毛松软柔和,关节运动的轮廓不十分明显,蹄类动物关节运动就比较明显6、兽类动物走路动作的运动过程中,应注意腿、趾落地、离地时所产生的高低弧度兽类的跑步运动规律1、动物奔跑动作基本规律与走步时四条腿的交替分和相似,但是跑的越快,四条腿的交替分和越不明显。
有时会变成前后各两条腿同事屈缩,四脚离地时只差一到两格2、奔跑的过程中,身体的伸展(拉长)和收缩(缩短)姿态变化明显(尤其时爪类动物)3、在快速奔跑过程中,四条腿有时呈腾空跳跃状态,身体上下起伏较大,但在极度快速奔跑的情况下,身体起伏的弧度又会减小4、奔跑动作速度。
一般快跑中间需画11—13张动画(如拍两格张数减半)。
快速奔跑为8—11张动画拍一格,特别快速飞奔为5—7张动画拍一格兽类的跳跃运动规律1、在跃出前躯干先往后收缩成蹲状,准备力量,利用后退有力一蹬,把身躯弹出2、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悬空,前肢弯起伸向前方,准备着地3、着地时前肢先接触地面,承受身体前冲运动的惯性作用,身体会由挺直到蜷缩4、后退着地后,冲力减弱才回复原状禽类一、家禽家禽多以走为主,如鸡、鸭、鹅等。
它们主要靠双脚或在水中浮游,有时也能扑打着双翅,做短距离的飞行动作。
1、鸡鸡的走路运动规律:⑴双脚前后交替运动,身体左右摇摆⑵当一只脚抬起时,头开始向后收;超前至中间位置时,头伸到最前面;当脚向前落地时,头也随之超前伸到顶点⑶注意在运动过程中脚掌的变化2、鹅鹅的走路运动规律⑴鹅走路时屁股左右摇摆⑵头随脚的抬起前后略微点地⑶鹅在划水时,两脚前后交替二、飞禽飞禽以飞为主,一般是指鸟类,分为阔翼类和雀类。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鸟类动物飞行运动规律
鸟类多用两条腿站立,而且是用脚趾支撑。
为了便于在动画工作中掌握鸟类的动作规律,我们将它分为阔翼和雀类两种。
1.阔翼类:如鹰、雁、天鹅、海鸥、鹤等等。
这类飞禽和涉禽,一般是翅膀长而宽,颈部较长而灵活。
(如鸟的特征)
它们的特点是: A.以飞翔为主,飞行时翅膀上下扇动变化较多,动作柔和优美。
(动态示意图如下)
B.由于翅膀宽大,飞行时空气对翅膀产生升力和推力(还有阻力),托起身体上升和前进。
扇翅动作一般比较缓慢,翅膀扇下时展的略开,动作有力;抬起时比较收拢,动作柔和。
(动态示意图如下)
C.飞行过程中,当飞到一定高度后,用力扇动几下翅膀,就可以利用上升的气流展翅滑翔。
D.阔翼鸟的动作都是偏缓慢,走路动作与家禽相似,涉禽类腿脚细长,常踏草涉水步行觅食,能飞善走。
它的提腿跨步屈伸,幅度大而明显。
E.大鸟翅膀上下扇动的中间过程,需按曲线运动要求来画动画。
(2)雀类:如麻雀、画眉、山雀、蜂鸟等小鸟,它们的身体一般短小,翅翼不大,嘴小脖子短,动作轻盈灵活,飞行速度快。
它们的动作特点是:
A.动作快而急促,常伴有短暂的停顿,琐碎而不稳定。
B.飞行速度快,翅膀扇动的频率较高,往往不容易看清翅膀的动作过程(在动画片中,一般用流线虚影来表示翅扇的快速)飞行中形体变化甚少。
C.雀类由于体小身轻,飞行过程中不是展翅滑翔,常常是夹翅飞窜。
小鸟的身体有时还可以短时间停在空中,急速地扇动双翅,寻找目标。
D.雀类很少用双脚交替行走,常常是用双脚跳跃前进。
2.实训练习:
设计一套动作“鸟的上升飞行”
要求:鸟的运动规律、飞行运动中的运动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