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人员密度常用场所密度计算方法
人员密度计算

展览厅
人员密度 4 5 5
1.8 0.8 0.56 0.6 0.43~0.60 0.39~0.54 0.30~0.42
1
0.5
1.3 1.1
1 11 0.85 1 1.1 0.75
备注
单位是㎡/座, 首先确定餐厨 比,根据餐厅 面积乘每座最 小使用面积确 定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计算
建筑类型
楼层场所类型
普通办公
研究工作室
办公建筑
设计绘图师
会议室有桌 无桌来自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商场
地上一二层
地上二层
地上四层及以上层
录像厅
厅、室建筑面积
歌舞娱乐游艺放
映场所
其他鼓舞娱乐游 艺放映场所
厅、室建筑面积
一级
餐馆
二级
餐饮
三级
食堂
一级 二级
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 固定座位场所
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以外其他场所
人员密度

用密度计算肯定是正确的,但公试没有,你说的那几个流量倒是知道办公室 2。
5--3。
8,娱乐场所 4。
0--5。
0,商场上层 7。
5--8。
5 下层10。
0,住宅 2。
0--3。
5流速是M/S旅馆:0.1-0.15人/m2商店营业厅( 首层):1-1.2人/m2商店营业厅( 其他层):0.5-0.8人/m2餐厅:0.5-1.0人/m2办公室:0.1-0.23人/m2会议室:0.4-0.5人/m2大城市商场:0.7-1.2人/m2中小城市商场:0.2-0.7人/m2餐厅:0.5-1.2人/m2大办公室:0.14人/m2个人小办公室:14-18m2 /人人员比较密集的会议室:0.3-0.6人/m2旅馆:0.1-0.15人/m2人员密度问题,因为规范上无规定、各种设计手册上的数据千差万别。
也想讲几句,以免片面的数据害人。
1)一个屋里有多少人,首先可以问建设方、业主。
有的房间坐多少人,建设方就是明确的,比如政府机关办公楼,每个科室几个人,都是固定的。
其次,有的房间有固定座位,人数也是定死的,比如有的报告厅、剧场就指明按多少个座位设计。
第三,遇上旅馆客房,如果是双人间,那就是两个人,犯不着再拿面积乘以0.1-0.15。
第四,遇上餐厅包房,完全可以根据经验,一个刚好可以摆常规大圆桌的包房,肯定就是坐10人左右,也用不着拿面积去乘0.5-1.2。
2)当然了,更多的项目不可能事先了解有多少人,比如商场,就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要靠经验了。
这需要设计师平常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对各种场合的人数进行观察和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你会发现手册上推荐的人员密度有时很离谱。
譬如说餐厅是0.5-1.2人/m2,事实上,很多高档西餐厅座位非常宽松,很可能低于0.3;中餐厅则类型众多,宽松和拥挤的都有,但一般绝不会有1.2那么高,大概只有快餐厅、廉价的美食城会那样拥挤。
3)大型商场首层取0.7-1.2人/m2,这也显然是一个过时的数据,是建立在早期暖通规范对人均新风量可以取8.5m3/h的基础上的数据。
人员密度

用密度计算肯定就是正确的,但公试没有,您说的那几个流量倒就是知道办公室 2。
5--3。
8,娱乐场所 4。
0--5。
0,商场上层 7。
5--8。
5 下层10。
0,住宅 2。
0--3。
5流速就是M/S旅馆:0、1-0、15人/m2商店营业厅( 首层):1-1、2人/m2商店营业厅( 其她层):0、5-0、8人/m2餐厅:0、5-1、0人/m2办公室:0、1-0、23人/m2会议室:0、4-0、5人/m2大城市商场:0、7-1、2人/m2中小城市商场:0、2-0、7人/m2餐厅:0、5-1、2人/m2大办公室:0、14人/m2个人小办公室:14-18m2 /人人员比较密集的会议室:0、3-0、6人/m2旅馆:0、1-0、15人/m2人员密度问题,因为规范上无规定、各种设计手册上的数据千差万别。
也想讲几句,以免片面的数据害人。
1)一个屋里有多少人,首先可以问建设方、业主。
有的房间坐多少人,建设方就就是明确的,比如政府机关办公楼,每个科室几个人,都就是固定的。
其次,有的房间有固定座位,人数也就是定死的,比如有的报告厅、剧场就指明按多少个座位设计。
第三,遇上旅馆客房,如果就是双人间,那就就是两个人,犯不着再拿面积乘以0、1-0、15。
第四,遇上餐厅包房,完全可以根据经验,一个刚好可以摆常规大圆桌的包房,肯定就就是坐10人左右,也用不着拿面积去乘0、5-1、2。
2)当然了,更多的项目不可能事先了解有多少人,比如商场,就就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要靠经验了。
这需要设计师平常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对各种场合的人数进行观察与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您会发现手册上推荐的人员密度有时很离谱。
譬如说餐厅就是0、5-1、2人/m2,事实上,很多高档西餐厅座位非常宽松,很可能低于0、3;中餐厅则类型众多,宽松与拥挤的都有,但一般绝不会有1、2那么高,大概只有快餐厅、廉价的美食城会那样拥挤。
3)大型商场首层取0、7-1、2人/m2,这也显然就是一个过时的数据,就是建立在早期暖通规范对人均新风量可以取8、5m3/h的基础上的数据。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
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娱乐场所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 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中小学校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剧场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电影院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食堂餐厅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图书馆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建筑密度计算规则
建筑密度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它可以反映出一定用地范围内的空地率和建筑密集程度。
建筑密度的计算方法如下:
1. 建筑密度= 建筑物的基底总面积/ 规划建设用地面积×100%
在计算建筑密度时,需要注意的是:
- 建筑密度与建筑容积率考量的对象不同,建筑密度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面积占用率,而建筑容积率的考量对象是建筑物的使用空间。
- 建筑密度一般不会超过40%-50%,用地中还需要留出部分面积用作道路、绿化、广场、停车场等。
关于建筑密度多少合适,它取决于包括院落的组织、绿地所占的比率、气候、防火、防震、地形条件等对住宅建筑布置的要求,以及建筑层数、房屋间距和排列方式等各项因素。
在一般情况下,平均建筑层数愈高,建筑密度愈低,通风采光条件越好。
楼密度较低的小区通常被认为是较为舒适和宜居的。
总之,建筑密度是衡量居住环境质量的一个重要指标,合适的建筑密度可以提高居民的生活舒适度。
在购房时,除了关注户型、地段、价格等因素外,还应了解建筑密度,以确保居住环境的良好品质。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

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根据建筑面积估算使用人数,可以查阅《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规划·建筑·景观》,第55页至第56页——“房间合理使用人数及无标定人数的房间疏散人数的确定”。
无标定人数的房间人员密度值如下:展览建筑展厅地下1层:0.65人/平方米地上1层:0.7人/平方米地上2层:0.65人/平方米地上3层以上:0.5人/平方米商场营业厅地下2层:0.8人/平方米地下1层、地上1、2层:0.85人/平方米地上3层:0.77人/平方米地上4层以上:0.6人/平方米娱乐场所录像厅、放映厅:1人/平方米歌舞厅、夜总会、游艺厅:0.5人/平方米汽车客运站候车厅:0.91人/平方米各功能房间人均最小使用面积如下:办公楼普通办公室:4平方米/人研究工作室:5平方米/人设计绘图室:6平方米/人单间办公室:10平方米/人有会议桌的中小会议室:1.8平方米/人无会议桌的会议室、报告厅:0.8平方米/人中小学校小学普通教室:1.36平方米/人中学普通教室:1.39平方米/人幼儿及中等师范普通教室:1.37平方米/人小学合班教室:0.89平方米/座中学合班教室:0.90平方米/座教室办公室:5平方米/座剧场甲等观众厅:0.8平方米/人乙等观众厅:0.7平方米/人丙等观众厅:0.6平方米/人电影院特级、甲级、乙级观众厅:1.0平方米/人丙级观众厅:0.6平方米/人商场营业厅、自选营业厅:1.35平方米/人用小车选购的自选营业厅:1.7平方米/人餐馆餐厅一级:1.3平方米/人二级:1.1平方米/人食堂餐厅一级:1.1平方米/人二级:0.85平方米/人图书馆普通及报刊阅览室:1.8~2.3平方米/人专业阅览室:3.5平方米/人儿童阅览室:1.8平方米/人。
建筑密度计算方法公式

建筑密度计算方法公式
宝子,今天咱们来唠唠建筑密度的计算方法公式哈。
建筑密度呢,简单来说就是指建筑物的覆盖率。
它反映的是一块土地上到底有多少面积被建筑物给占了。
那它的计算公式是:建筑密度 = 建筑物基底面积总和÷用地总面积×100%。
咱比如说哈,有一块地,这就是用地总面积啦。
然后在这块地上盖了好几栋房子,每栋房子接触地面的那块面积加起来,就是建筑物基底面积总和。
把这俩数据按照公式一计算,就得出建筑密度啦。
这建筑密度可重要着呢。
如果建筑密度大,就说明这块地上盖的房子密密麻麻的,可能留给绿化呀、休闲空间啥的就少了。
要是建筑密度小呢,就会有比较多的空地,可能绿化就好,住起来就比较舒服,感觉宽敞明亮。
你可别小看这个公式哦。
在城市规划的时候,这个数据是相当关键的。
规划师得根据不同的区域功能来确定合适的建筑密度。
像商业区可能建筑密度就会大一些,毕竟要充分利用土地来建商场、写字楼啥的。
但是住宅区呢,就得考虑居民的居住舒适度,建筑密度就不能太大啦,得给大家留出足够的活动空间,种点花花草草的,这样才宜居嘛。
宝子,你要是想知道自己家小区的建筑密度,也可以按照这个公式来算一算哦。
不过呢,可能得找物业问问建筑物基底面积总和还有用地总面积这些数据啦。
总之呢,这个建筑密度的计算方法公式虽然简单,但是背后的意义可不小呢,它和咱们的生活环境可是息息相关的哦。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办公建筑
办公室分为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
(1)普通办公室人均一桌一椅一电脑,不需要太大空间,人员密度取4㎡,如图:
(2)专用办公室分为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
设计绘图室需要专用画板,因此空间需要大些,取6㎡每人,如图:
(3)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为5㎡如下图:
商场
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
其中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规定的30%确定。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展览厅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以不宜小于0.75人/㎡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