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人员密度常用场所密度计算方法

办公建筑
办公室分为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
(1)普通办公室人均一桌一椅一电脑,不需要太大空间,人员密度取4㎡,如图:
(2)专用办公室分为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
设计绘图室需要专用画板,因此空间需要大些,取6㎡每人,如图:
(3)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为5㎡如下图:
商场
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
其中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规定的30%确定。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展览厅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以不宜小于0.75人/㎡计算。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3.1.2条。
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5.3.17.5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5.3.17-1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5.3.17-2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70%x0.80x0.75/100=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5~0.7)×(0.85人/m2)*(0.65m/100人)=(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100=(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100=(7.32-10.25)m人数按《建规》5.3.17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0.5—0.7,本报告取值0.7(较保守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0.85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0.77;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0.65,地上第三层0.75进行取值。
安全疏散(知识讲座)

安全疏散一.安全疏散基本参数人员密度计算、疏散宽度指标、疏散距离指标。
1.人员密度指标①商店的疏散人数=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人员密度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表:〔人/㎡〕注: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中规定值的30%确定。
②/㎡计算。
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按/㎡计算。
③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④人/㎡计算。
2.疏散宽度指标①百人宽度指标百人宽度指标=单股人流宽度×100/疏散时间×每分钟每股人流通过人数②疏散宽度⑴厂房内疏散出口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0.9m,疏散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1.4m,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1m。
厂房内疏散楼梯、走道和门的总净宽度〔m/百人〕,见下表:首层外门的总净宽度应按该层及以上疏散人数最多一层的疏散人数计算,且该门的最小净宽不小于1.20m。
⑵高层民用建筑的疏散外门、走道和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1 m/百人计算确定。
⑶公共建筑内安全出口和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⑷电影院、礼堂、剧场的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不小于0.60m/百人计算,且不小于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
〔每百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见下表〕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场、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⑸木结构简述的疏散宽度〔每100人的最小疏散净宽度〕⑹地下或半地下人员密集的厅、室和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其房间疏散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和疏散楼梯的各自总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1.00m计算。
⑺办公建筑的门洞口宽度不应小于1.00m,高度不应小于2.10m。
3.疏散距离指标①公共建筑的直通疏散走道的房间疏散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⑴建筑中开向敞开式外廊的房间疏散门至安全出口的直线距离,可按上表规定增加5m。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图书馆疏散宽度计算表

无人使用区域
0.5
626
L-LT1(1.4) 参《防火规范》5.5.21第7条,二层商业 L-LT2(1.6+1.6) 标准取人员密度值:0.5人/平米。
60%
0.5 0.14
288 13
927
9.27
10.80
L-LT3(1.6) L-LT4(1.4)
外门
0
0
(1.6+1.6) 无人使用区域
(平米)
功能类型
使用面积
书库占比
阅览区占 比
人员密度值
分项人 本分区人 最小疏散 设计疏散宽
数
数 宽度要求
度
(平米)
(人/平米) (人) (人) (米) (米)
楼梯编号
备注
L2-X
561
主入口大厅(中 庭)
561
0.5
281
281
2.81
3.20
外门
参《防火规范》5.5.21第7条,二层商业
(1.6+1.6) 标准取人员密度值:0.5人/平米。
3.70
参《图书馆设计规范》附录B,普通阅览 L-LT1(1.4+0.9) 1.8~2.3平米/座,取中间值2.0平米/座
L-LT4(1.4) 无人使用区域
5.10
L-LT1(0.5) L-LT2(1.6) L-LT3(1.6) L-LT4(1.4)
座位数1.1倍取值,本层取32座 无人使用区域
L2-1b
0
0
无人使用区域
2213 22.13
26.10
三层
防火分区 面积
功能类型
(平米)
L3-X
628 中庭
疏散人员密度、百人疏散指标、疏散最小宽度

(其他)
设计绘图室 中小型会议室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使用面积6㎡
每人使用面积: 有会议桌不应小
于1.8㎡ 剧场、电影 每人使用面积: 院、礼堂 无会议桌不应小
于0.8㎡
0.56 0.6
体育馆
≥四层 平坡面 阶梯面 平坡面 阶梯面
1
高层医疗 0.9m 1.4/1.5 1.3
外门:1.3m
(其他)
≤2500(一、二级):0.65 其他建筑 0.9
0.75
1 0.75
1 1 0.75 1
除剧场、电影院、礼堂 有固定座位的场
有固定座位
所,疏散人数按
的场所
、体育馆外的其他公共 餐所。
实际座位数的
1.1倍计算。
疏散数据归纳
场所 办公室建筑
安全疏散-人员密度
百人疏散宽度
最小净宽(≥)
分类 普通办公室
人员密度 使用面积4㎡
பைடு நூலகம்场所
分类 一二层
密度 0.6
类别 厂房
疏散(安 疏散走道 疏散楼梯 全)出口
0.9m
1.4
1.1
外门:1.2m
研究工作室
使用面积5㎡
厂房
三层
0.8
高层公建 0.9m 1.3/1.4 1.2
外门:1.2m
≤1200(三级):0.85
1.1 1.1
(其他)
≤2500(一、二级):0.75 ≤1200(三级):1
3000-5000:0.43 50001-10000:0.37 10001-20000:0.32
3000-5000:0.5 50001-10000:0.43 10001-20000:0.37
GB50016-2014 建筑设计防火规范商业疏散宽度计算表

商业建筑规模小(取人员密度上限) 计算内容 建筑规模 楼层位置 地下二层 地下一层 首层 二层 三层 四层及以上 使用功能 房间名称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营业厅 计算疏散面积 计算疏散人数 计算疏散宽度 一、二层的建筑 三层的建筑 四层及以上的建筑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疏散宽度 疏散宽度(m) W= β ×P÷100 换算系数β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换算系数β W=β ×P÷100 5.60 1.00 1.00 5.60 1.00 5.60 6.00 1.00 1.00 6.00 1.00 6.00 3.90 0.65 0.75 4.50 1.00 6.00 3.90 0.65 0.75 4.50 1.00 6.00 0.75 4.05 1.00 5.40 1.00 4.20 建材、家具、灯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30%) 一、二 三 四及以上 疏散宽度(m) W=S×α ×30%×β ÷100 1.68 1.68 1.68 1.80 1.80 1.80 1.17 1.35 1.80 1.17 1.35 1.80 1.22 1.62 1.26 建材、家具、灯饰展览建筑 计算疏散宽度(30%) 一、二 三 四及以上 疏散宽度(m) W=S×α ×30%×β ÷100 1.68 1.68 1.68 1.80 1.80 1.80 0.84 0.97 1.29 0.84 0.97 1.29 0.88 1.17 0.90
小于3000平方米
建筑面积(m2)人员密度(上限) 人数(人) S α (人/m2) P=α ×S 1000 0.56 560 1000 0.60 600 1000 0.60 600 1000 0.60 600 1000 0.54 540 1000 0.42 420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3.1.2条。
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5.3.17.5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5.3.17-1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5.3.17-2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70%x0.80x0.75/100=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5~0.7)×(0.85人/m2)*(0.65m/100人)=(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100=(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100=(7.32-10.25)m人数按《建规》5.3.17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0.5—0.7,本报告取值0.7(较保守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0.85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0.77;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0.65,地上第三层0.75进行取值。
二、餐饮对餐饮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以下简称《饮规》)。
《饮规》)第3.1.2条: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3.1.2的规定。
根据该条可以计算出饮食建筑的座位数,也就是疏散的人数。
等级餐馆餐厅/m2/座饮食店饮食厅/m2/座食堂餐厅/m2/座类别一 1.3(0.77) 1.3 1.1二 1.1(0.91) 1.10.85三1——《建规》第5.3.17条: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耐火等级楼层位置一、二级三级四级地上一、二层0.650.751地上三层0.751—地上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1 1.25—与地面的高差不超过10m的地下建筑0.75——与地面的高差超过10m的地下建筑1——2)当人员密集的厅、室以及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时,其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其通过人数每100人不小于1m计算确定;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4)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0.5人/m2(2m2/人)计算确定;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折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易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如下表:表:商店营业厅内的疏散人数换算系数/人/m2楼层位置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地上第一、二层地上三层地上第四层及四层以上各层换算系数0.80.850.770.6由于《建规》中没有明确说明饮食建筑的疏散宽度的计算方式,因此个人认为可以参照此条。
若不放心,最大也就是做到1m/100人,只是这样计算出的疏散宽度一般比较大,感觉不经济也不是很合理。
对于首层为餐厅大厅,二层为包房的建筑,疏散人数的计算我觉得可以按照每个包房的设计人数累计,比如10间8人间包房,10间10人间包房,总人数可以控制为180人。
只是包房的设计人数也没有依据,可多可少,给设计反而造成了不便。
如果按照《饮规》使用面积座位数计算,又会很大,也不经济。
我个人还是倾向1M/100来计算。
毕竟多了只是浪费点,而少了对消防就是大问题。
疏散宽度:《建规》第5.3.14条: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安全出口、房间疏散门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m;不超过6层的单元式住宅,当疏散楼梯的一边设置栏杆时,最小净宽度不宜小于1m。
《建规》第5.3.15条: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观众厅的疏散门不应设置门槛,其净宽度不应小于1.4m,且紧靠门口内外各1.4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小巷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剧院、电影院、礼堂的疏散门应符合本规范第7.4.12条规定。
如下:a)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b)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有角度),不应采用推拉门(顺墙)、卷帘门(问:计入疏散宽度吗)、吊门、转门;c)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d)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三、办公办公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依据:(较为简单)《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建规》、《高规》相关的条文。
疏散人数:《办公建筑设计规范》第4.2.3节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8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0m2。
疏散宽度:《建规》第5.3.17节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 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5.3.17-1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设计依据:《建规》、《高规》和具体的规范,但是没有找到具体的条文来计算疏散人数。
(比如展览厅共1000平方,找不到依据来计算疏散人数,进而也无法得出疏散宽度。
我在做这类建筑的时候常常按照商业来计算疏散人数,因为我觉得商业的疏散要求应该比展览高。
商业满足,展览也应该能够满足。
只是心里仍然感觉不舒服,毕竟没有得到具体的依据。
你是怎么做的,来说说!?)四、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5.3.16 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0.6m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 1.0m;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0.8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