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合集下载

最新人员密度和照明密度标准

最新人员密度和照明密度标准

用密度计算肯定是正确的,但公试没有,你说的那几个流量倒是知道办公室 2。

5--3。

8,娱乐场所 4。

0--5。

0,商场上层 7。

5--8。

5 下层10。

0,住宅 2。

0--3。

5流速是M/S旅馆:0.1-0.15人/m2商店营业厅( 首层):1-1.2人/m2商店营业厅( 其他层):0.5-0.8人/m2餐厅:0.5-1.0人/m2办公室:0.1-0.23人/m2会议室:0.4-0.5人/m2大城市商场:0.7-1.2人/m2中小城市商场:0.2-0.7人/m2餐厅:0.5-1.2人/m2大办公室:0.14人/m2个人小办公室:14-18m2 /人人员比较密集的会议室:0.3-0.6人/m2旅馆:0.1-0.15人/m2人员密度问题,因为规范上无规定、各种设计手册上的数据千差万别。

也想讲几句,以免片面的数据害人。

1)一个屋里有多少人,首先可以问建设方、业主。

有的房间坐多少人,建设方就是明确的,比如政府机关办公楼,每个科室几个人,都是固定的。

其次,有的房间有固定座位,人数也是定死的,比如有的报告厅、剧场就指明按多少个座位设计。

第三,遇上旅馆客房,如果是双人间,那就是两个人,犯不着再拿面积乘以0.1-0.15。

第四,遇上餐厅包房,完全可以根据经验,一个刚好可以摆常规大圆桌的包房,肯定就是坐10人左右,也用不着拿面积去乘0.5-1.2。

2)当然了,更多的项目不可能事先了解有多少人,比如商场,就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要靠经验了。

这需要设计师平常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对各种场合的人数进行观察和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你会发现手册上推荐的人员密度有时很离谱。

譬如说餐厅是0.5-1.2人/m2,事实上,很多高档西餐厅座位非常宽松,很可能低于0.3;中餐厅则类型众多,宽松和拥挤的都有,但一般绝不会有1.2那么高,大概只有快餐厅、廉价的美食城会那样拥挤。

3)大型商场首层取0.7-1.2人/m2,这也显然是一个过时的数据,是建立在早期暖通规范对人均新风量可以取8.5m3/h的基础上的数据。

建筑人员密度常用场所密度计算方法

建筑人员密度常用场所密度计算方法

办公建筑
办公室分为普通办公室和专用办公室。

(1)普通办公室人均一桌一椅一电脑,不需要太大空间,人员密度取4㎡,如图:
(2)专用办公室分为设计绘图室和研究工作室。

设计绘图室需要专用画板,因此空间需要大些,取6㎡每人,如图:
(3)研究工作室每人使用面积为5㎡如下图:
商场
商店营业厅的人员密度如下:
其中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上表规定的30%确定。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
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计算。

展览厅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的人员密度以不宜小于0.75人/㎡计算。

人员密度计算

人员密度计算

展览厅
人员密度 4 5 5
1.8 0.8 0.56 0.6 0.43~0.60 0.39~0.54 0.30~0.42
1
0.5
1.3 1.1
1 11 0.85 1 1.1 0.75
备注
单位是㎡/座, 首先确定餐厨 比,根据餐厅 面积乘每座最 小使用面积确 定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计算
建筑类型
楼层场所类型
普通办公
研究工作室
办公建筑
设计绘图师
会议室有桌 无桌来自地下二层地下一层商场
地上一二层
地上二层
地上四层及以上层
录像厅
厅、室建筑面积
歌舞娱乐游艺放
映场所
其他鼓舞娱乐游 艺放映场所
厅、室建筑面积
一级
餐馆
二级
餐饮
三级
食堂
一级 二级
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 固定座位场所
剧场电影院礼堂体育馆以外其他场所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人员密度计算表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第3.2.2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1.35m2计。

根据以上各条文,我们可以得出营业厅建筑面积=营业面积+(辅助面积-办公部分面积)。

而办公面积=(3~3.5)/15*营业面积=1/5营业面积(取小值)。

因此我们可以得到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比例关系如下:根据《商规》3.1.2条。

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59.2%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59.2%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5.3.17.5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5.3.17-1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5.3.17-2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70%x0.80x0.75/100=38.43m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0.5~0.7)×(0.85人/m2)*(0.65m/100人)=(6.74~9.44)mB3=S×K1×K2×b×a=4000×61%×(0.5-0.7)×0.75×0.77/100=(7.05-9.86)mB4=S×K1×K2×b×a=4000×61%×(0.5-0.7)×1.00×0.60/100=(7.32-10.25)m人数按《建规》5.3.17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0.5—0.7,本报告取值0.7(较保守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0.85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0.77;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0.65,地上第三层0.75进行取值。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建筑设计  人员密度计算表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对大型商店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建规》条文如下:(具体条文可参见下一节“餐饮”)5.3.17.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5.3.17-2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5.3.17.5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商规》第3.1.1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3.1.2条:商店建筑的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建筑面积分配比例可参照表3.1.2的规定。

第3.4.1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3.4.2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3-3.5m2计。

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

用密度计算肯定是正确的,但公试没有,你说的那几个流量倒是知道办公室 2。

5--3。

8,娱乐场所 4。

0--5。

0,商场上层 7。

5--8。

5 下层10。

0,住宅 2。

0--3。

5流速是M/S旅馆:0.1-0.15人/m2商店营业厅( 首层):1-1.2人/m2商店营业厅( 其他层):0.5-0.8人/m2餐厅:0.5-1.0人/m2办公室:0.1-0.23人/m2会议室:0.4-0.5人/m2大城市商场:0.7-1.2人/m2中小城市商场:0.2-0.7人/m2餐厅:0.5-1.2人/m2大办公室:0.14人/m2个人小办公室:14-18m2 /人人员比较密集的会议室:0.3-0.6人/m2旅馆:0.1-0.15人/m2人员密度问题,因为规范上无规定、各种设计手册上的数据千差万别。

也想讲几句,以免片面的数据害人。

1)一个屋里有多少人,首先可以问建设方、业主。

有的房间坐多少人,建设方就是明确的,比如政府机关办公楼,每个科室几个人,都是固定的。

其次,有的房间有固定座位,人数也是定死的,比如有的报告厅、剧场就指明按多少个座位设计。

第三,遇上旅馆客房,如果是双人间,那就是两个人,犯不着再拿面积乘以0.1-0.15。

第四,遇上餐厅包房,完全可以根据经验,一个刚好可以摆常规大圆桌的包房,肯定就是坐10人左右,也用不着拿面积去乘0.5-1.2。

2)当然了,更多的项目不可能事先了解有多少人,比如商场,就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要靠经验了。

这需要设计师平常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对各种场合的人数进行观察和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你会发现手册上推荐的人员密度有时很离谱。

譬如说餐厅是0.5-1.2人/m2,事实上,很多高档西餐厅座位非常宽松,很可能低于0.3;中餐厅则类型众多,宽松和拥挤的都有,但一般绝不会有1.2那么高,大概只有快餐厅、廉价的美食城会那样拥挤。

3)大型商场首层取0.7-1.2人/m2,这也显然是一个过时的数据,是建立在早期暖通规范对人均新风量可以取8.5m3/h的基础上的数据。

04人员密度、疏散宽度--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点归纳

04人员密度、疏散宽度--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点归纳

注册消防工程师考点归纳▲人员密度技术指标:
4 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中录像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1.0人/m2计算;其他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厅、室的建筑面积按不小于0.5人/m2计算.
5 有固定座位的场所,其疏散人数可按实际座位数的1.1倍计算。

6 展览厅的疏散人数应根据展览厅的建筑面积和人员密度计算,展览厅内的人员密度不宜小于0.75人/m2。

7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的建筑面积乘以表5.5.21—2规定的人员密度计算。

对于建材商店、家具和灯饰展示建筑,其人员密度可按表5.5.21-2规定值的30%确定.
表5.5.21—2 商店营业厅内的人员密度(人/m2)
▲疏散宽度技术指标(每百人净宽度):
▲疏散门、疏散走道、疏散楼梯、安全出口最小净宽度:
5.5.18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外,公共建筑内疏散门和安全出口的净宽度不应小于0.90m,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净宽度不应小于1.10m。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应符合表5.5.18的规定。

表5.5.18 高层公共建筑内楼梯间的首层疏散门、首层疏散外门、疏散走道和疏散楼梯的最小净宽度(m)
5.5.
内外各1.40m范围内不应设置踏步。

人员密集的公共场所的室外疏散通道的净宽度不应小于3.00m,并应直接通向宽敞地带。

人员密度

人员密度

欢迎共阅用密度计算肯定是正确的,但公试没有,你说的那几个流量倒是知道
办公室2。

5--3。

8,娱乐场所4。

0--5。

0,商场上层7。

5--8。

5 下层10。

0,住宅2。

0--3。

5
流速是M/S
旅馆:0.1-0.15人/m2
商店营业厅( 首层):1-1.2人/m2
商店营业厅( 其他层):0.5-0.8人/m2
2)当然了,更多的项目不可能事先了解有多少人,比如商场,就是不可预测的。

这就要靠经验了。

这需要设计师平常在生活中有意识的对各种场合的人数进行观察和记录,获取第一手资料,然后你会发现手册上推荐的人员密度有时很离谱。

譬如说餐厅是0.5-1.2人/m2,事实上,很多高档西餐厅座位非常宽松,很可能低于0.3;中餐厅则类型众多,宽松和拥挤的都有,但一般绝不会有1.2那么高,大概只有快餐厅、廉价的美食城会那样拥挤。

欢迎共阅
3)大型商场首层取0.7-1.2人/m2,这也显然是一个过时的数据,是建立在早期暖通规范对人均新风量可以取8.5m3/h的基础上的数据。

目前的暖通规范和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都指出商场的新风量指标不应小于20,假如设计师还按那么高的人员密度来计算新风量,恐怕就选不出合适的空调机了
1、大型商场人员密度指标一般为0.5~2人/m2,峰值为1~1.7人/m2。

?
✍参考值:设计商店空调时,营业厅的人数取值:大型百货楼,一层按1.5~2人/ m2,其它层按1人/ m2;一般商店按0.9~1.0人/ m2
2、地下商店营业部分人员密度指标按下列规定确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疏散宽度计算(商店餐饮办公展览)_小结(2011-06-24 15:00:50)转载▼分类:疏散标签:杂谈公共建筑类型较多,且在建筑设计中有些建筑类别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不能够在规范上找到明确的依据,或无法明确套用哪个规范,现根据个人分析及参阅相关文献总结几种常见建筑类型的疏散宽度和疏散人数的计算。

(将根据个人经历,添加相关建筑类型的计算方法以供参考及讨论)一、商店《建规》、《商店建筑设计规范》(JGJ48-88)、《人民防空工程设计防火规范》(GB 50098-98)以及地方文件要求。

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表确定;注:营业厅建筑面积的确定:依据《建规》条的条文说明,“营业厅的建筑面积”包括营业厅内展示货架、柜台、走道等顾客参与购物的场所,以及营业厅内的卫生间、楼梯间、自动扶梯等的建筑面积,对于采用防火分隔措施分隔开且疏散时无需进入营业厅内的仓储、设备房、工具间、办公室等可不计入该建筑面积内。

在建筑设计中,往往在设计阶段还没有商店的平面布置,因此不能准确的得到营业厅的建筑面积。

可参照《商规》进行估算。

第条:商店建筑按使用功能分为营业、仓储和辅助三部分。

建筑内外应组织好交通,人流、货流应避免交叉,并应有防火、安全分区。

第条:辅助部分应根据商店规模大小、经营需要而设置。

包括外向橱窗、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以及各种建筑设备用房和车库等;该部分所占商店总建筑的比例数可按第3 1-2条的规定。

第条:商店的办公业务和职工福利用房面积可按每个售货岗位配备计。

第条:普通营业厅内各售区面积可按不同商品种类和销售繁忙程度而定。

营业厅面积指标可按平均每个售货岗位15m2计(含顾客占用部分);也可按每个顾客计。

建筑面积>15000时:34%+(32%-1/5x34%)=%建筑面积3000~15000时:45%+(25%-1/5x45%)=61%建筑面积<3000时:55%+(18%-1/5x55%)=84%疏散宽度的计算公式:B=S(m2)×K1×K2×a(人/m2)*b(m/100人)式中:S为商店建筑每层的总建筑面积(m2)K1为营业厅建筑面积占总建筑面积的百分比(常量) % 61% 84%K2为地上建筑的面积折算值50%~70% 地下建筑的面积折算值70% 《建规》表b为100人疏散净宽《建规》表a为商店营业厅内疏散人数换算系数《建规》表如地下商店建筑第二层总建筑面积为15000平方米,则疏散宽:B=S×K1×K2×b×a=15000x61%×70%如果地上四层商业建筑每层建筑面积为4000m2,则每层疏散宽度为:B(1、2)=S×K1×k2×b×a=4000m2×61%×~×人/m2)*(100人)=~mB3=S×K1×K2×b×a=4000×61%×人数按《建规》计算,地上商业营业厅建筑面积折算值为—,本报告取值(较保守考虑);商业营业厅地上一、二层人员换算系数为人/ m2,地上第三层取值;疏散宽度换算系数按地上一、二层,地上第三层进行取值。

二、餐饮对餐饮建筑疏散宽度的计算依据:《建规》、《饮食建筑设计规范》(JGJ64-89)(以下简称《饮规》)。

餐馆、饮食店、食堂的餐厅与饮食厅每座最小使用面积应符合表的规定。

根据该条可以计算出饮食建筑的座位数,也就是疏散的人数。

1)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表: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人净宽度3)首层外门的总宽度应按该层或该层以上人数最多的一层人数计算确定,不供楼上人员疏散的外门,可按本层人数计算确定;4)录像厅、放映厅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1人/m2计算确定;其它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的疏散人数应按该场所的建筑面积人/m2(2m2/人)计算确定;5)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折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易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如下表:由于《建规》中没有明确说明饮食建筑的疏散宽度的计算方式,因此个人认为可以参照此条。

若不放心,最大也就是做到1m/100人,只是这样计算出的疏散宽度一般比较大,感觉不经济也不是很合理。

对于首层为餐厅大厅,二层为包房的建筑,疏散人数的计算我觉得可以按照每个包房的设计人数累计,比如10间8人间包房,10间10人间包房,总人数可以控制为180人。

只是包房的设计人数也没有依据,可多可少,给设计反而造成了不便。

如果按照《饮规》使用面积座位数计算,又会很大,也不经济。

我个人还是倾向1M/100来计算。

毕竟多了只是浪费点,而少了对消防就是大问题。

除本规范另有规定者外,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经计算确定。

a)民用建筑和厂房的疏散用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

除甲、乙类生产房间外,人数不超过30人时,其门的开启方向不限;b)民用建筑及厂房的疏散用门应采用平开门(有角度),不应采用推拉门(顺墙)、卷帘门(问:计入疏散宽度吗)、吊门、转门;c)仓库的疏散用门应为向疏散方向开启的平开门,首层靠墙外侧可设推拉门或卷帘门,但甲、乙类仓库不应采用推拉门或卷帘门;d)人员密集场所平时需要控制人员随意出入的疏散门,或设有门禁系统的居住建筑外门,应保证火灾时不需使用钥匙等任何工具即能从内部易于打开,并应在显著位置设置标识和使用提示。

三、办公办公建筑的疏散宽度计算依据:(较为简单)《办公建筑设计规范》和《建规》、《高规》相关的条文。

疏散人数:第节普通办公室应符合下列要求:8 普通办公室每人使用面积不应小于4m2,单间办公室净面积不应小于10m2。

疏散宽度:第节学校、商店、办公楼、候车(船)室、民航候机厅、展览厅、歌舞娱乐放映游艺场所等民用建筑中的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各自总宽度,应按下列规定经计算确定:1 每层疏散走道、安全出口、疏散楼梯以及房间疏散门的每100 人净宽度不应小于表的规定;当每层人数不等时,疏散楼梯的总宽度可分层计算,地上建筑中下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上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地下建筑中上层楼梯的总宽度应按其下层人数最多一层的人数计算;设计依据:《建规》、《高规》和具体的规范,但是没有找到具体的条文来计算疏散人数。

(比如展览厅共1000平方,找不到依据来计算疏散人数,进而也无法得出疏散宽度。

我在做这类建筑的时候常常按照商业来计算疏散人数,因为我觉得商业的疏散要求应该比展览高。

商业满足,展览也应该能够满足。

只是心里仍然感觉不舒服,毕竟没有得到具体的依据。

你是怎么做的,来说说!)四、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剧院、电影院、礼堂、体育馆等人员密集场所的疏散走道、疏散楼梯、疏散门、安全出口的各自总宽度,应根据其通过人数和疏散净宽度指标计算确定,并应符合下列规定:1.观众厅内疏散走道的净宽度应按每100人不小于的净宽度计算,且不应小于;边走道的净宽度不宜小于。

在布置疏散走道时,横走道之间的座位排数不宜超过20排;纵走道之间的座位数:剧院、电影院、礼堂等,每排不宜超过22个;体育馆,每排不宜超过26个;前后排座椅的排距不小于时,可增加倍,但不得超过50个;仅一侧有纵走道时,座位数应减少一半;2.剧院、电影院、礼堂等场所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的规定计算确定;3.体育馆供观众疏散的所有内门、外门、楼梯和走道的各自总宽度,应按表的规定计算确定;4 有等场需要的入场门不应作为观众厅的疏散门。

五、项目1)、医院依据:公共建筑的安全疏散在建筑设计中占据极为重要的地位,疏散宽度和疏散距离的正确计算成为设计是否违规的关键。

疏散距离《建规》和《高规》基本都有明确的规定,疏散宽度的计算由于建筑种类繁多,常常会找不到设计依据,对规范的理解也需要不断的加深。

只有集思广益,并却多听取专家的意见,与时俱进,才能在设计中少犯错误,进而提高设计质量!2)交通(交通换乘)人员流量计算法地铁:地铁站内人数根据人流量法和一辆列车的人数综合确定(线路中两辆车同时到达的人数+候车人数+工作人员)3)音乐厅音乐厅合理的人员疏散评估建立在正确的人员载荷统计基础之上,音乐厅的人员组成主要分为工作人员和观众。

其人员数量的确定方法不尽相同,需要分别考虑。

音乐厅内观众数量是根据设计方设计池座最大容量确定;工作人员按照建筑内总观众人员数量的10%来确定。

4)会展中心(展览厅的疏散宽度有要求,但人员荷载无)(1)考虑到大多数展览馆建筑属于人员密集场所,其密集程度与商业建筑内的人员密集有一定的类似,所以在确定人员荷载的时候,参考国内《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06)第条关于商店的疏散人数应按每层营业厅建筑面积乘以面积折算值和疏散人数换算系数计算。

地上商店的面积折算值宜为50%~70%,地下商店的面积折算值不应小于70%。

疏散人数的换算系数可按每层营业厅和为顾客服务用房的面积总数乘以换算系数(人/m2)来确定,一、二层换算系数为;本项目设计中,各展厅防火分区处于地面一层,再次把展览使用面积对应算做营业面积,根据建筑的使用性质,其每个展览厅除楼梯间、办公用房和设备用房和储藏占地约30%之外,均用做展览使用,则其每个展览厅的实际使用面积约为建筑面积的70%。

而根据以上规范所述,人员荷载取值为:ρ=×70% =人/m2(2)美国NFPA 101A《火灾生命安全规范》中条对展览厅使用荷载的规定:集中使用的公共场所,如会议室、餐厅、宴会厅、展览室、健身房或休息室,人均净面积为。

本展览建筑内按照净面积计算的人员荷载为:ρ=人/ m2(3)香港屋宇署《火警逃生途径守则》对展览厅人员载荷的规定:博物馆、展览厅、展销处及陈列处每人所占面积为2m2,即展览建筑内的人员荷载为:ρ=1人/2m2=人/m2(4)日本《避難安全檢證法の解說及び計算例とその解說》中对于展览建筑人员密度的规定为人/m2。

ρ=人/m2通过分析取最大值为人/ m2。

,而以上规范在确定密度时,所取面积均为净使用面积,即是扣除了不作为展览功能使用的物业管理用房、设备用房和不用于布置展台的楼梯间、厕所等的面积,所以报告中在确定面积的时候,把此类面积不计入使用面积之内。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