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背景下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合集下载

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集体土地流转问题研究

村 土地 使用 权 的权 利 效能 也产生 了深 刻变化 , 随着 改革 的深入 , 阻碍 土地 承包 经营 权流转 的现 实原 因; ( 4 ) 法律 规定 与复 杂的农
集 体土 地流 转 出现 了诸如 流转不 规范 、 交易纠 纷 多 、 产权 意识 混 村现实之间的脱节是引发土地流转难的直接原因: ( 5 ) 现行土地
在现 阶段 城 乡统 筹背 景下 , 社会 主义市 场经济 与城 乡二元 社 社会 根源 ; ( 2 ) 法律 规定 之 间的 内在 冲突 是土地 承包 经营权 流转 会 体制 均发 生 了深刻 变化 , 城 市土 地正 经历着 新一 轮 的洗牌 , 农 困难 的法 律根源 ; ( 3 ) 政 策频 繁变 化是导 致农 村现 实利益 冲突并
阻碍 了土地价 值 的真 正实现 。 探 索新 的集 体土地 流转 模式 , 不仅 ( 一) 土地承 包经 营权 的流转 难题及 成 因 1 . 土地 承包 经营权 为我 国所 独创 , 现 存 的主要流 转难 点在 ( 1 ) 集 体的农 业用地 原 则上 不能用 于建设 , 要 进行 建设 必须
并 且规定 了流转 的方 式 , 同时, 对土地 有, 土 地的 所有权 只 能 由集体所 有转 变为 国家所 有 , 而 不能逆 向 地 承包 经营权人 的流转 权 ,
当然, 这些限制 行之 。现 阶段 , 农 村集 体土地 主要 经没 收 、 征收 、 征用 、 征购 、 转 承包经营权的流转也设置了较多的限制性规则,
确 界定 宅基 地使 用权 流转 范围 , 逐 步放 开宅基 地 的入 市流转 , 相 关 部 门更 要尽快 出台相关政 策措施 , 引导和 规范农 村土地 使用 权
( 二) 关 于解 决现有 流转难 题 的对策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焦点问题研究

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方式焦点问题研究

中国土地科学China Land Science s Vol.26No.7Jul.,2012第26卷第7期2012年7月收稿日期:2011-10-12修稿日期:2012-01-08基金项目:安徽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集体土地使用权抵押制度研究”(AHSKF09-10D26);安徽省教育厅2009年度优秀人才项目“失地农民补偿问题与地方政府利益研究”(2009SQRS086)。

第一作者:张晓云(1979-),女,吉林通化人,讲师。

主要研究方向为土地法学。

E-mail:xiaoyunzhang@163.comKey Issues of Transfer Pattern of Collective Land Use RightZHANGXiao-yun,CHANGJun,YANGJun(CollegeofLiteratureandLaw,AnhuiScienceandTechnologyUniversity,Fengyang233100,China)Abstract:Thepurposesofthepaperaretofigureoutkeyissuesofthetransferpatternofthecollectivelanduserightandanalyzethecurrentlegalissuessoastoputforwardcorrespondinglegislativecountermeasuresandlegalframework.Methodsemployedareanalysiscase,comparativestudyandempiricalanalysis.Theresultsindicatethat1)mortgagingrightofcollectivelandshouldbeallowed;2)inheritanceasalegalapproachforthetransferofcollectivelanduserightisfeasible.Itisconcludedthatweshouldrevisetherelevantlaws,suchastheLand Administration Law ,theRural Land Contract Law andtheProperty Law ,etc.Key words:landlaw;collectivelanduseright;rurallandcontractualright;collectiveconstructionlanduseright;mortgage;inherit1引言2011年12月27日,温家宝总理出席在北京召开的中央农村工作会议,阐述在推进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继续做好“三农”工作需要把握好的若干重大问题时强调指出:“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集体收益分配权等是法律赋予农民的合法财产权利,无论他们是否还需要以此来作基本保障,也无论他们是留在农村还是进入城镇,任何人都无权剥夺。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

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问题与对策摘要: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不断完善,在这样背景的带动下,我国农村经济的发展也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就包括农村经济结构发展的变化,即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逐渐使农村劳动力向城镇转移。

而农村土地产权作为土地所有制的重要内容及核心,关系到有关农民、农村、农业等三农问题发展的好坏。

所以在新时期经济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对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的有效研究,完善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强化政府对农村土地的宏观调控,对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下的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

关键词:城镇化检测农村土地使用权制度问题研究对策我们知道,农业作为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础,无论是在历史、还是在现在对国民经济的发展都起着无可替代的作用,所以,在城镇化进程加快的现阶段,农业作为国民经济的基础地位仍不可以动摇。

而现阶段,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的重要阶段,所以处理好三农问题才能解决我国经济快速、稳定发展的后顾之忧。

其中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所指的就是土地产权机构与产权关系之间的制度安排,具体内容包括我国农村土地的所有权、土地使用权、土地占有权、土地支配权以及土地收益权等,所以农村土地产权处理的好坏,将直接影响我国三农问题全局的发展。

所以,该文对城镇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的研究,分析了现阶段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存在的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关的解决对策与措施。

下面,我们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系统探讨下。

1 现阶段我国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首先,我们来分析下我国现阶段农村土地制度的现状。

随着改革开放国策的深化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加快了我国城镇化进程的速度,所以,城镇化农村土地已经形成一个完整体系,所以,纵观我国农村土地制度体系主要包括五中基本的制度构成,这五种基本的制度发展现状可以概括为农村土地集体所有制必须得到坚持与发展,土地的集体所有权明细需要加强,其次就是农村的土地家庭联产承包制度得到稳固与发展,但是还需要我们有关部门将其完善,第三,就是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村集体土地使用权流转制度得到发展与完善,但是仍出土地整体发展的初级阶段,有待我们进一步去发展与探索。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征收程序研究

快速城镇化背景下的土地征收程序研究

个 大 问 题 。 西 方 法 谚 有 云 :“ 程 序是 看得 见 的正义 ” 。 由于 我 国 现 有 土 地 征 收 程 序 的 缺 陷 以
及 “ 重 实 体 ,轻 程 序 “的传 统 法 律 思 维 ,使 得 被 征 地 农 民 的 合 法 权 益 受 到 侵 害 , 影 响 社 会 的 稳
2 O 1 3年 第 1期 ( 总第 1 3 0期)
福 建 金 融 管 理 干 部 学 院 学 报 J o u r n a l o f F u j i a n I n s t i t u t e o f F i n a n c i a l Ad mi n i s t r a t o r s
于 将 房 屋 征 收 严 格 限 定 在 “出 于 公 共 利 益 的 需 要 ”这 个 排 他 的 理 由之 外 ,通 过 列 举 的 方 式 区 分 “ 公 共 利 益 ” , 强 调 公 共 参 与 , 要 求 公 正 补 偿 。但 是 其 界 定 的 范 围 仍 然 过 窄 , 且 依 旧 未 对 公 共 利 益 给 予 程 序 上 的 认 定 , 这 样 做 的 后 果 : 一 方 面 ,进 一 步 导 致 征 地 行 为 的 泛 滥 ,另 一 方 面 , 在 实 践 中 淡 化 了对 建 设 项 目公 益 性 目的 的 重 视 , 给 被 征 收 人 留 下 了怀 疑 征 收 合 法 性 与 公
2 0 1 1年 末 ,我 国 城 镇 化 率 达 到 5 1 . 2 7 % ,意 味 着 我 国 正 经 历 着 最 剧 烈 的 城 乡 变 迁 ;2 0 1 2年 1 2月 召 开 的 中央 经 济 工 作 会 议 指 出 : “ 城 镇 化 是 中 国现 代 化 建 设 的 历 史 任 务 ,也 是 扩 大 内需 的 最 大 潜 力 所 在 ,未 来 要 把 有 序 推 进 农 业 转 移 人 口 市 民化 作 为 重 要 任 务 抓 实 抓 好 。 ”[ 1 ] 当前 , 我 国 城 镇 化 进 程 迅 猛 发 展 , 农 村 土 地 征 收 问题 的 理 性 解 决 和 土 地 权 益 的 法 律 保 障 是 被 忽 略 的

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地权归属问题研究

城镇化进程中城中村改造地权归属问题研究

[ 关键词 ]城中村 土地产权归属 国有化 集体化
[ 中图分类号] F 2 9 3 . 3[ 文献标识码]A [ 文章编号]1 0 0 0 — 1 1 4 X( 2 0 1 3 ) 0 4 — 0 0 2 1 — 0 6


前 言
城 中村是 我 国在工 业化 与城 市化 进程 中 ,土地 二元 所有 制结 构 和长期 城 乡分治 产生 的一 种独
广 东社会 科 学
2 0 1 3年 第 4期
城镇化进程 中城 中村 改 造地 权 归 属 问题 研 究
燕雨林
刘 愿
[ 提 要]随着新一轮城镇化的提速, 各地政府纷纷将 “ 城中 村改造”提上议程, 其中的 地权归 属
问题 有待研 究。城 市化先行 区域深圳和广 州的城 中村 改造 案例说 明 ,在 我 国城镇 化背景 下城 中村改造 中土地产权归属 面临 国有化或 集体化 的 两难 选择 : 国有 化使农 民 享有房产 交 易权 ,但丧 失土地 所 有 权 ;集体 化可使 农民保留土地所有权 ,但房产不 可交易导致其 资产抑价 。这 一两难 困境 源于我 国土地 城 乡二 元所有制下的权利不均等 ,解决这一 困境 的办法是赋 予国有 土地 与集体土地真正 同等的权利。
广 州城 中村 改造 为例 ,分 析我 国城镇 化 进程 中城 中村 改造 的土地 权属 尤其 是农 民安置 区土地权 属 面临 的两难 选择 ,并 指 出问题 的症 结 ,最后 提 出解决 问题 的途径 。
二 、深圳城 中村 改造 :一揽 子国有化 方案
深圳 作 为全 国城 市化水 平最 高 的城市 之一 ,其 城 中村 的发展具 有典 型性 。在 经历 了三 个 阶段
特现象。在 “ 农地非经 国家征用不得转为建设用地” 的制度安排下 ,城市发展对建设用地 的需 求只能通过农地国有化的方式取得。在早期城市化过程 中,政府征地有意避开村落以降低补偿成 本 ,但那些失去耕地的农 民仍然 留在原居住地 ,村落处于城市的包围之 中,从而形成 “ 城 中村”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考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考
货币补偿资金本应专款用于针对失地农民的补偿,并及时支 付到位,但是失地 农 民 往 往 不 能 及 时 足 额 的 得 到 补 偿 费 用,这 些 克扣截留行为严重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农民普遍认为补偿标准 太低,未达到自己的心理价位。不论是从征地补偿标准还是从补 偿进度、额度方面,货币补偿征地使农民经济权益均得不到保障。
表达自己的意见 和 诉 求,不 论 是 在 征 地 知 情 权,还 是 在 补 偿 方 式 方面,货币补偿征地使农民政治权益均得不到保障。
2.2 货币征地补偿使农民经济权益得不到保障
多项研究表明,货币补偿标准与失地农民之间的心里预期差 距太大,失地农民认为补偿标准没有与当前社会经济发展情况紧 密结合,认为补偿 标 准 太 低。另 一 方 面 在 征 地 补 偿 安 置 中,货 币 化补偿是支付给被征用土地的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这就容易导 致征地补偿资 金 在 支 付 农 民 的 环 节 中 出 现 问 题,如 部 门 截 留 资 金、挪作他用、克扣资金等现象经常发生。
·232· 第2044 1卷8年第1300期 月
山 西 建 筑
SHANXI ARCHITECTURE
OVcotl..4 42N01o8.30
文章编号:10096825(2018)30023202
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农村土地制度改革思考
殷 慧 君1,2
Abstract:Thispaperanalyzesthereasonswhytheworkofwitnesssamplingcannotachievethedesiredresults,andputsforwardspecificmeas
2 货币征地补偿方式存在的突出问题及原因
3 三权分置并行土地流转方式的设置优势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

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与解决路径作者:陈志刚、曲福田、韩立、高艳梅日期:2012年02月15日来源:经济体制改革浏览:38次[摘要]:中国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已引发了一系列农村土地问题,有效解决这些问题对于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以及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农村土地问题的主要特征表现在耕地资源大量损失、土地质量急剧退化、土地利用效率低下、农民土地权益受损。

这些问题产生的诱因在于土地制度的缺陷、政府管理的不善和市场发育的滞后三大方面。

解决当前农村土地问题的基本思路为:完善农村产权制度、深化征地制度改革;规范政府职能;培育土地市场体系和加强法律体系建设。

[关键词]:农村土地问题;特征;诱因;解决路径工业化和城镇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实现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必然现象。

因此,在其工业化、城镇化的进程中,将不可避免地伴随着经济、社会和文化等各方面的变迁,从而产生一系列的经济、社会问题。

而农村土地问题则无疑是其中非常敏感而关键且波及效应十分强烈的一个问题,这不仅仅是单纯的农业用地向非农业用地的转化,同时还涉及到对农业用地进行高效地利用和保护问题,涉及到生存的安全和可持续的发展等。

[1]众所周知,中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快速起飞阶段,工业化水平的快速递增和城镇化规模的急剧扩张已导致一系列农村土地问题的产生。

因此,系统把握当前这些问题的主要特征及其诱因,并在此基础上深入探究农村土地问题的解决之道,不仅有助于工业化、城镇化的有序推进,也将大大促进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目标的实现。

一、农村土地问题的特征当前快速的工业化、城镇化进程致使农村土地问题日益突出,在不少地区农村土地问题业已成为影响并制约中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总体来看,现阶段中国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的农村土地问题主要是伴随着农地的非农化过程而产生和引致的。

具体可以概括为以下几个方面:(一)耕地资源大量损失随着工业化、城镇化进程的加快,非农建设占用耕地日加,耕地面积大幅减少。

城镇化与农民增收的负相关分析

城镇化与农民增收的负相关分析
维普资讯
20. 农 业 经 济 导 刊 06 4
l U N Lo G I UL U AL E O MIS o R A FA R C T B C NO C
城 镇 T 与 农 民 增 收 的 负 租 芙 分 析 匕
程 洪 宝

策。
要 : 制度 措施 不科 学或 不合 理 的情 况 下 , 镇化 与 农 民增 收之 间存 在 一 定的 负相 关关 系。文 在 城
由于农业劳动生产率大幅度低 于社会劳动生产率 政策 上对 土地 使用权 流转 和劳 动力流动 等的 限
的平均 水平 和家庭经 营条 件下农 业生产 的负效 制 ,使得农 民只能局限在 比较收益较低的农业 当 益, 导致资金进入不 了农业领域 , 甚至还从农 村净 中谋生 , 很难进入城镇务工。即使在农业领域 , 也
农业与非农产业的收入差 理配置 。目前 , 农业人 口和农村劳动力严重过剩 , 波效应 ,农村与城市 、 在城乡二元结构 的约束下不 可能 大规模 转移 , 再 距 , 还将继续扩大【 3 】 。 加上土地不断减少 ,农业劳动力投入的边 际效用 只能递减到零以下 , 农业劳动生产率也因此降低 ; ( ) 二 国家政策向城镇倾斜却忽视农村 首先 , 民的生产领域受到政策限制 。 农 国家在
人 为 地 阻碍 我 国城镇 化 的发 展 进 程 以及 农 民收 入 应” 在 目前 的“ 。 二元结构” 对于城镇而言, 中, 农村 的增 加 。
是落后元。这样 的空间位置, 决定了不论是现在 ,
首先 , 劳动力等 生产要 素不能按经济规 律合 还是今后一个较长 的时期 ,影响农 村的主要是 回
流 出t “ 。
由于不规 范的税 费征收 形成 巨大 的市场 进入 成 其次 , 农民与市 民分配关系不平等。一方面 ,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镇化背景下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
[摘要]在改革开放及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随着城镇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不断扩张,对土地的需求也随之增加,集体土地用途的转变是不可避免的。

大量农民失去土地,变为“种田无地、上班无岗、低保无分”的“三无人员” 通过征收和流转,集体土地的价值不断提升,产生增值收益,也就带来了增值收益分配的问题。

现行的增值收益分配机制中,分配机制并不健全,失地农民处于弱势地位,各分配主题之间矛盾愈发突出,阻碍着社会主义新农村与和谐社会的建设,影响着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城镇化;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
前言自改革开放至今,由于政府实施并完善各项适应生产力
发展的政策,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浪潮,我国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及取得的巨大成就举世瞩目,2013 年我国城镇化率为
53.7%而1978 年仅为17.92%,2002 年以来以平均每年1.35% 的速度飞速发展着。

在我国,城镇化带来了土地产权及土地利用方式的转变,并进一步突出了土地的经济意义。

但与西方发达国家城镇化过程中市场主导的自发型制度变迁所区别的是,我国的城镇化是由政府主导的、强制的制度变迁,
直接导致了农民合法权益受到侵犯,因此,从保障失地农民权益的角度研究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也具有一定现实意义。

1.杜家疃村概况及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在各主体间的分配
现状
杜家疃村隶属山东省青岛市平度市香店街道办事处,地
处城乡结合部,共有197户、645口人,农用地块125055 平方米。

其中涉事土地面积约134.37 亩,耕地一百余亩。

杜家疃村共有130 多亩土地涉嫌非法出让,涉事的土地中有正当手续的
81.59 亩,开发商向平度市政府缴纳了土地使用权出让金1.0315 亿元,每亩126.42 万元。

按照规定补偿给村民
4.5 青苗及地上附着物补偿费每亩2.5 万、安置补偿费每亩
万元,共7 万元。

出去去成本、税费后净收益的30%由村民
集体共享,共1527.9 万,合每亩约18.73 万元。

剩余的约每亩100 万的收益则归政府所有。

收益具体分配及比例如下表
1.1所示:
2.杜家疃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
2.1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意见存在分歧。

因涉事地块
属经营性用地出让,根据平度市的规定,除土地种植户应获得的青苗及地上附属物补偿外,村集体还将获得两块补偿,分别是土地安置补助费和土地出让收益。

杜家疃村某村干部称:按照规定的标准,青苗费每亩2.5 万、安置补偿费每亩
4.5 万元已于2013 年5 月底前全部拨付村委账户,且青苗费已在2013 年5 月30 日前足额完成兑付;第二块钱已有分配方案,并发放了一部分。

而第三块款项——土地出让收益,则是引发矛盾的焦点,杜家疃村地块当时拍出了1 个多亿,刨去成本、税费后,净收益的30% 由村民共享。

这笔钱的数目为1527.9 万。

虽然30%的分配比例是否恰当,或村民们是否同意接受这一比例都还存疑,但将部分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给村民,符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有关“保障农民公平分享土地增值收益”的原则。

但是,在如何支配、使用这笔收益的问题上,村民与村委会及当地基层政府之间,却存在不同意见乃至尖锐冲突。

多数村民主张
分光1527.9 万”,认为留在村集体“不保险” 。

而村委、街道的多数干部担心“分钱暴富后,会让农民好吃懒做,甚至道德沦丧”,认为这笔钱应该作为集体资产集中起来统一管理。

2.2征地过程中政府与百姓关系紧张,存在暴力逼迁。

在平度市近年来强力推进的征地拆迁过程中,有大量被村民男性,留短发,使用木棒或砍刀,为了逼迫农民同意征地拆迁,暴力横行,制造了大量的治安、刑事案件,许多村民被打或被砍,家中玻璃被砸,车被砸,被扔爆炸物。

很多恶性事件发生之后,警方虽然出警,但鲜有“痞子”被抓捕或者
们称为“痞子”的人群参与其中。

“痞子”多是20 岁左右的
惩罚。

像这样的暴力逼迁,在平度涉及征地拆迁的92 个村庄里几乎村村都有。

有一些维权村民遭遇到的暴力打压,是长年累月的。

最终也就导致了本案中的惨剧。

2.3征地流程及手续存在问题首先,村民对征地事宜是否知情
存在疑点。

《国务院关
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在征地依法报批前,要将拟征地的用途、位置、补偿标准、安置途径告知被征地农民,征地补偿不落实的,不得强行使用被征土地”
1 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格土地管理的决定》中规定:将被征地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作为征地报批的必备材料。

”也就是说,
如果没有农民知情、确认的有关材料,征地是无法审批的。

只有这些材料齐全,国土部门才能完成报批审批手续。

3.杜家疃村集体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的原因分析3.1 关于
征地流程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的法律法规尚不
健全。

我国法律关于土地征收是有矛盾的。

《土地管理法》规定,国家只有“为了公共利益” ,政府才可以征地。

同时现行法律法规还规定,农地转为市地必须通过政府征地来实现。

然而就我国的实际情况来说,首先有政府征收集体土地,然后通过招、拍、挂的方式在土地一级市场出让国有城市建设用地使用权,最后由建设用地利用者对土地用途进行转变,完成农地非农化过程,征地过程中的公益性和非公益性
征地行为并没有严格的区分,而且《土地管理法》中关于征地补偿的规定也并没有严格区分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补偿和非公共利益性质的征地补偿。

3.2 地方政府经济发展主要依赖土地财政。

在强化了中
央财政集权能力的同时,给地方政府在财政收入与支出之间带来了巨大缺口,使地方财政,尤其是县乡财政承受着越来
越大的压力。

而近年来地方政府财政收入、政绩表现很大程
度上依赖于土地财政,政府打着公共利益的名号,运用其在
土地征收方面的权力对土地进行非市场化操作,获取土地增值收
益,推动地方经济发展。

3.3征地过程及增值收益分配方面信息不透明。

平度市
宣传部官方微博“平度发布”称土地征收“手续合法”,在
征地过程中,街道和村委都按照程序,采取多种方式告知村
民,但无法提供相关证据,同时部分群众仍表示对自己承包的土地
被征收并不知情,认为政府没有履行通知与公告的义务。

不当或不
实的政府信息披露,是离间官民关系、加剧官民对立的重要原因。

4.结论
本文以平度市杜家疃村为例,探究了集体土地增值收益
分配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其原因,主要归纳为以下五个原因:1.征地流程及土地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的法律法规尚不
健全;地方政府经济发展过分依赖土地财政;征地过程及增
值收益分配方面信息不透明;征地过程及增值收益分配方面缺乏监督;执法者的不作为助长了不法分子的嚣张气焰。

参考文献
[1]张立彦.中国政府土地收益制度研究[M]. 北京.中国财
政经济出版社,2010,03.
[2]张俊.城市土地
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M]. 北京.地质
出版社,2007.05.
[3]高雅.我国
农村土地增值收益分配问题研究[D]. 西

财经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8.5
作者简介谭瑞峤,女,出生于1992 年,黑龙江省大庆人,本科
毕业于厦门大学管理学院,现就读于中央财经大学会计学院,研究生在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