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化学考研知识点总结共40页文档

合集下载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的知识点总结一、热力学1. 热力学基本概念热力学是研究能量转化和传递规律的科学。

热力学的基本概念包括系统、环境、热、功、内能、焓、熵等。

2. 热力学第一定律热力学第一定律描述了能量守恒的原理,即能量可以从一个系统转移到另一个系统,但总能量量不变。

3. 热力学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描述了能量转化的方向性,熵的增加是自然界中不可逆过程的一个重要特征。

4. 热力学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表明在绝对零度下熵接近零。

此定律是热力学的一个基本原理,也说明了热力学的某些现象在低温下会呈现出独特的特性。

5. 热力学函数热力学函数是描述系统状态和性质的函数,包括内能、焓、自由能、吉布斯自由能等。

二、化学热力学1. 热力学平衡和热力学过程热力学平衡是指系统各个部分之间没有宏观可观察的能量传输,热力学过程是系统状态发生变化的过程。

2. 能量转化和热力学函数能量转化是热力学过程中的一个重要概念,热力学函数则是描述系统各种状态和性质的函数。

3. 热力学理想气体理想气体是热力学研究中的一个重要模型,它通过状态方程和理想气体定律来描述气体的性质和行为。

4. 热力学方程热力学方程是描述系统热力学性质和行为的方程,包括焓-熵图、温度-熵图、压力-体积图等。

5. 反应焓和反应熵反应焓和反应熵是化学热力学研究中的重要参数,可以用来描述化学反应的热力学过程。

三、物质平衡和相平衡1. 物质平衡物质平衡是研究物质在化学反应和物理过程中的转化和分配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

2. 相平衡相平衡是研究不同相之间的平衡状态和转化规律的一个重要概念,包括固相、液相、气相以及其之间的平衡状态。

3. 物质平衡和相平衡的研究方法物质平衡和相平衡的研究方法包括热力学分析、相平衡曲线的绘制和分析、相平衡图的绘制等。

四、电化学1. 电解质和电解电解质是能在水溶液中发生电离的化合物,电解是将电能转化为化学能或反之的过程。

2. 电化学反应和电势电化学反应是在电化学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反应,电势是描述电化学系统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

物理化学考研复习要点总结

物理化学考研复习要点总结
并不受定容条件的限制。
恒容过程ΔU1=CV,mdT 两者终态的温度相同
恒压过程 ΔU2=ΔU1+ΔU3 ∴ ΔU3=0 ∴ ΔU2=ΔU1=CV,mdp
即 1mol理想气体不论什么过程,只要变到相同温度的终态其ΔU 总是等于CV,mdT
16.“稳定单值的焓值等于零”;“化合物摩尔生成热就是 1mol 该物质所具有的焓值”
对吗?为什么?
答:不对。稳定单质的焓值并不等于零。但可以说标准状态下稳定单质的规定焓值等
于零,人为规定标准状态下,稳定单质的生成焓,即规定焓为0。化合物的摩尔生
成热不是 1mol 物质所具有的焓的绝对值,而是相对于生成它的稳定单质的焓的相
对值。即是以标准状态下稳定单质生成热为零作基线,得出的相对值。
17. 证明由键焓计算反应的 ΔHm 的公式是:ΔrHm=(-∑nii)(反应物-产物)
答:化合物的Δf?H=∑ni(ΔH原子)-(∑njj)
而反应热效应 Δr?Hm=∑νB(ΔHm,f)B=∑νB[∑ni(ΔH原子)-∑(njj)]B
在无摩擦等消耗效应存在的情况下,经过由一系列无限接近平衡状态,又回到A态的
循环过程才是可逆循环过程。总之可逆过程与循环过程是两个完全不同的概念。
20. 气体同一初态(p1,V1)出发分别经等温可逆压缩与绝热可逆压缩,至终态,终态体
积都是V2,哪一个过程所作压缩功大些?为什么?
吸热。但在有非体积功,或者非等压条件下,ΔHm≠Qp ,ΔHm>0,Qp可以小于0,
等于0,不一定吸热。例如,绝热容器中H2与O2 燃烧,ΔHm>0,但Q=0,
不吸热。
19. “可逆过程一定是循还过程,循还过程一定是可逆过程”这种说法对吗? 为什么?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物理化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及其考点说明
一、化学热力学
1、化学热力学的定义:化学热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中物质的热量及能量变化的学科。

2、热力学三定律:第一定律:能量守恒定律;第二定律:热力学第二定律确定有序
能可以被有度能转化;第三定律:热力学第三定律始终指出热力学反应的可能性和温度有关。

3、焓的概念:焓是衡量物质的热力学状态的量,它是物质的热力学特性连续变化的
测量,是物质拥有的热量能量,也可以视为物质拥有的有序能。

4、热力学平衡:热力学平衡是指在不变的温度、压力和其他条件下,恒定的化学反
应发生,直至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物质形式和化学结构保持不变,热量吸积也变得稳定,这
种状态称为热力学平衡。

二、物理化学
1、物理化学的概念:物理化学是一门融合了物理学和化学的学科,通过应用物理方法,来研究化学性质的变化和分子间的作用及反应,其研究具有多学科的性质。

2、气体的特性:气体的物理性质有很多,如压强、体积、温度、熵、焓等。

质量和
体积的关系为:在一定温度下,气体的质量和体积都成正比。

3、溶质的溶解度:溶解度是衡量溶质溶解在溶剂中的性质,它是指在一定温度、压
力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最高溶解量。

溶质的溶解度与温度,压强及溶剂特性有关。

4、化学均衡:化学均衡是指在特定温度和压强下,混合物中物质的各种浓度比例,
产物与原料之间的反应紊乱程度,变化状态的一种稳定平衡状态。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doc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doc

物理化学重点超强总结 doc物理化学一、物理性质1、中性:反应物在中性环境下,都呈中性,无味无色;2、不溶解:物质不被水溶解,或是被极性溶剂溶解;3、软硬:反应物可以为软物质,也可以是硬物质。

4、温和性:遇到微弱的酸碱度,反应物仍可稳定存在;5、耐热性:反应物耐温度较高,抗热性较强,热力学性质较好;6、抗寒性:反应物耐冷,能够长时间驻留在这种环境下,抗非温性的腐蚀活动。

二、化学性质1、反应物自身:反应物各自具有一定的化学性质,如碱金属、酸、碱、氧化剂等。

2、反应效应:在不同条件下考虑反应物之间的组成及活性强度,提高反应效率。

3、作用方式:主要是考虑物质凝固、溶解、混合及电离的化学反应和物质的各种性质等。

4、稳定性:考虑反应物的热力学、动力学活性,变成最稳定的化合物,增加反应的稳定性。

5、动力学:动力学说明了反应物之间相互转变时,反应速率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以及反应是否会达到较稳定的状态。

6、电化学:电化学研究反应物在电场中的表现,反应物如何受电场作用及其相互作用,表现出的特性。

三、实验方法1、量化:量化是测定反应物的实验方法,主要包括分析法,以量化的方式计算反应物的浓度;2、拉曼光谱:利用拉曼光谱的双光子散射,可以测定反应物的精细化学结构;3、红外光谱:利用红外光谱对反应物的结构和组成进行分析;4、核磁共振:核磁共振光谱是研究反应物基本结构和性质的常用实验方法;5、色谱:利用色谱法可以分析反应物的组成,和控制反应物各自的含量;6、吸收光谱:研究反应物和反应结果对它们吸收特定电子谱讯号之结果所产生的不同响应度。

总之,物理化学包括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方法等,反应物的物理性质有:中性、不溶解、软硬、耐热性、抗寒性;反应物的化学性质主要有:反应物自身、反应效应、作用方式、稳定性、动力学和电化学;实验方法有量化、拉曼光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色谱和吸收光谱等。

物化考研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化考研知识点总结高中

物化考研知识点总结高中一、物化考研的意义物化考研是为了检验学生对物理和化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同时也是考察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一种方式。

物化考研可以帮助考生更好地理解物理和化学知识,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创新思维。

二、物化考研的基础知识点1. 物理知识点(1)力学(2)热学(3)电磁学(4)光学(5)原子物理(6)核物理2. 化学知识点(1)化学的基本概念(2)化学键与离子键(3)化学平衡(4)化学反应动力学(5)溶液化学(6)化学实验方法三、物化考研的解题技巧1. 熟练掌握基础知识物化考研的题目都是基于基础知识点的,因此要想在考试中取得好成绩,首先要对物理和化学的基础知识有很好的掌握。

要多做一些相关的练习题和模拟试题,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2. 理清解题思路在解题时,一定要理清思路,明确题目所涉及的知识点和解题步骤。

尤其是对于有一定难度的问题,要先分析问题的主要内容,切忌胡乱思维。

3. 注重练习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弥补对知识点的理解不足,提升解题能力。

练习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培养解题的灵活性和快速性。

四、物化考研的复习方法1. 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在复习物理和化学知识时,要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安排好每个知识点的复习时间和重点内容。

可以根据自己的时间安排,将复习知识点合理地分配在每天的学习计划之中。

2. 多做模拟题和真题通过多做一些模拟试题和真题,可以更好地了解考试的难度和考点所在,也能提前感受一下考试的氛围,为考试做好充分的准备。

3. 多找资料学习除了课本外,还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找到一些更通俗易懂的物理化学知识学习资料,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

五、物化考研的备考心态1. 积极主动在备考的过程中,要积极主动,勇于迎接挑战。

要相信自己的能力,相信通过自己的努力,一定能够取得优异的成绩。

要坚信自己一定能够克服各种困难。

2. 冷静应对在备考过程中,难免会遇到一些挫折和困难,面对困难要冷静应对,要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不要轻易放弃。

物理化学重点(总结好累啊)

物理化学重点(总结好累啊)

第一章热力学第一定律1、热力学三大系统:(1)敞开系统:有物质和能量交换;(2)密闭系统:无物质交换,有能量交换;(3)隔绝系统(孤立系统):无物质和能量交换。

2、状态性质(状态函数):(1)容量性质(广度性质):如体积,质量,热容量。

数值与物质的量成正比;具有加和性。

(2)强度性质:如压力,温度,粘度,密度。

数值与物质的量无关;不具有加和性,整个系统的强度性质的数值与各部分的相同。

特征:往往两个容量性质之比成为系统的强度性质。

3、热力学四大平衡:(1)热平衡:没有热隔壁,系统各部分没有温度差。

(2)机械平衡:没有刚壁,系统各部分没有不平衡的力存在,即压力相同(3)化学平衡:没有化学变化的阻力因素存在,系统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相平衡:在系统中各个相(包括气、液、固)的数量和组成不随时间而变化。

4、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U = Q + W Q为吸收的热(+),W为得到的功(+)。

12、在通常温度下,对理想气体来说,定容摩尔热容为:单原子分子系统,V m C =32R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V m C =52R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V m C 632R R ==定压摩尔热容:单原子分子系统 ,52p m C R =双原子分子(或线型分子)系统 ,,p m V m C C R -=,72p m C R =多原子分子(非线型)系统 ,4p m C R =可以看出:,,p m V m C C R -=13、,p m C 的两种经验公式:,2p m C a bT cT =++ (T 是热力学温度,a,b,c,c ’ 是经,2'p m c C a bT T=++ 验常数,与物质和温度范围有关)14、在发生一绝热过程时,由于0Qδ=,于是dU W δ=理想气体的绝热可逆过程,有:,V m nC dTpdV =- ⇒ 22,11lnln V m T V C R T V =- 21,12ln ,ln V m p V C Cp m p V ⇒= ,,p mV mC pV C γγ=常数 =>1. 15、-焦耳汤姆逊系数:J T T =()H pμ∂∂-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降低;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升高; J T μ-=0 经节流膨胀后,气体温度不变。

物化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化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

物化考研知识点总结大全一、基本概念1. 物理物理学是研究自然界物质和能量以及它们之间相互作用的一门科学。

它包括经典力学、相对论、电磁学、热力学、声学、光学和量子力学等各个领域。

2. 化学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变化规律以及相关能量变化的科学。

它包括原子结构、化学键、化学反应、化学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和化学热力学等多个方面。

3. 物理化学物理化学是研究化学过程中涉及的物质物理性质、热力学、动力学等相关问题的学科。

二、基本知识1. 原子结构原子由质子、中子和电子组成。

质子质量大约为中子的两倍,电子质量远小于质子和中子。

原子的质子数等于核电荷数,电子数等于核电荷数。

原子核内的质子和中子是由高能的胶子和夸克相互作用形成的。

2. 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是由化学家门捷列夫根据元素的性质和周期规律排列而成的。

元素周期表是由周期、族和区组成的。

周期是指在每个周期中,元素的电子层能级数增加一次;族是指原子核外电子数相同或相近的一组元素;区是指元素的主要属性相对一致的区域。

3. 化学键化学键是将两个或多个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力。

化学键包括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和氢键等。

离子键是通过离子之间的静电互相吸引力形成的;共价键是通过原子间电子的共享形成的;金属键是金属原子之间通过电子海形成的;氢键是通过氢原子与其他较电负原子的部分负电荷之间的吸引形成的。

4. 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物质之间发生变化,原有物质消失,新物质生成的过程。

包括反应物、生成物、反应平衡、速率常数、反应速率、反应机理、反应热力学和动力学等概念。

5. 化学平衡化学平衡是指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浓度、压力、温度等相对稳定的状态。

包括动态平衡、热力学平衡、化学平衡常数、平衡常数和平衡表达式等概念。

6. 化学动力学化学动力学是研究化学反应速率和反应机理的学科。

它包括反应速率常数、反应级数、速率方程、反应活化能和反应活化能图等概念。

7. 电化学电化学是研究电场和化学反应之间相互转化的学科。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知识点总结

物理化学每章总结 第1章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应用1.系统、环境及性质热力学中把研究的对象(物质和空间)称为系统,与系统密切相关的其余物质和空间称为环境。

根据系统与环境之间是否有能量交换和物质交换系统分为三类:孤立系统、封闭系统和敞开系统。

2.热力学平衡态系统的各种宏观性质不随时间而变化,则称该系统处于热力学平衡态。

必须同时包括四个平衡:力平衡、热平衡、相平衡、化学平衡。

3.热与功 (1) 热与功的定义热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间温度差的存在而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Q 表示,Q>0 表示环境向系统传热。

功的定义:由于系统与环境之间压力差的存在或其它机、电的存在引起的能量传递形式。

以W 表示。

W>0 表示环境对系统做功。

(2) 体积功与非体积功功有多种形式,通常涉及到是体积功,是系统体积变化时的功,其定义为:V p Wd δe -=式中pe 表示环境的压力。

对于等外压过程 )(12e V V p W --=对于可逆过程,因ep p =,p 为系统的压力,则有Vp W V V d 21⎰-=体积功以外的其它功,如电功、表面功等叫非体积功,以W ′表示。

4.热力学能热力学能以符号U 表示,是系统的状态函数。

若系统由状态1变化到状态2,则过程的热力学增量为 12U U U -=∆对于一定量的系统,热力学能是任意两个独立变量的状态函数,即),(V T f U =则其全微分为VV U T T U U TV d d d ⎪⎭⎫ ⎝⎛∂∂+⎪⎭⎫ ⎝⎛∂∂=对一定量的理想气体,则有 0=⎪⎭⎫⎝⎛∂∂TV U 或 U =f (T )即一定量纯态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只是温度的单值函数。

5.热力学第一定律及数学表达式 (1)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经典描述① 能量可以从一种形式转变为另一种形式,但在转化和传递过程中数量不变 ② “不供给能量而可连续不断做功的机器称为第一类永动机,第一类永动机是不可能存在的。

(2) 数学表达式对于封闭系统,热力学第一定律的数学表达式为W Q U δδd += 或 W Q U +=∆即封闭系统的热力学能的改变量等于过程中环境传给系统的热和功的总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