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知心理学课件】01 绪论
合集下载
最新第十章 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有【精选ppt】幻灯片课

几个代表 人物
赫伯特·西蒙-----是一个传奇式的人物,很难用一个具 体的头衔来形容他:他1943年获得了美国芝加哥大学 政治学博士学位,但现在,他却在卡内基一梅隆大学 任计算机和心理学教授。那么,他就是一个计算机学 家和心理学家吗?也不完全正确。事实上,他在1978年 获得了诺贝尔经济学奖(世界上第一位获奖的心理学家)。 他的研究领域横跨了心理学、计算机科学和经济管理 学。他传奇式地将这几个领域的研究整合到了一起, 并在每一个领域都取得了专门从事该领域的人都难以 企及的成就。除诺贝尔经济学奖外,他还获得了美国 心理学会杰出贡献奖(1969年),美国心理学会终身贡献 奖(1993年),计算机领域的国际最高奖项——图灵奖 (1975年)以及其他大大小小数不清的奖项。
2、英剑桥大学的心理学家布鲁德本特运用信息加工观 点处理人的知觉、注意以及信息通道等心理学问题, 开创了信息论在心理学中应用的先例。
(三)计算机科学或人工智能研究的影响
1、计算机科学对信息加工理论的形成提供了技术工具、
描述性的语言和有关计算理论方面的基础,对其形成 和发展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2、图灵的图灵机(Turing machine)和图灵检验(Turing test) 及西蒙和纽厄尔的人工智能研究,促进了认知心理学 的发展,从六十年代后期开始,信息加工认知心理学 逐步成为心理学发展中的主流。
1949年西蒙应邀来到卡内基—梅隆大学,先是 任行政学与心理学教授(1949~1955),后来 任计算机科学与心理学教授终生。西蒙作为该 大学工业管理研究生院的创办人之一,开创了 组织行为和管理科学两大学术领域的研究,承 担了组织理论家、管理科学家和商学院行政管 理者的工作,他指导并帮助该研究生院成为美 国最好的商学院之一。西蒙不仅执教于著名大 学,也活跃于企业界、行政机构及多种顾问公 司。他对管理学上组织理论的研究有独特的见 地,不但是专业研究的先锋,更是行为科学的 代表性学者。
《心理学入门课件——认知心理学篇》

认知神经科学
认知神经科学结合了神经学和心理学的研究方法,通过研究大脑与思维活动 的关系,揭示人类认知的神秘。高级心理过程。
感知
包括感觉、知觉和情绪等对外界刺激的反应与认识。
认知信息处理模型
输入
接收外界信息,通过感知系统获得感知。
输出
将经过加工处理的信息指导行动和响应。
处理
通过加工与整合信息来形成对信息的理解与认知。
反馈
通过对行动结果的评估,对信息加工过程进行反 馈和调整。
短期和长期记忆
短期记忆是临时存储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而长期记忆则是长期保留和回忆信 息的能力。
工作记忆
工作记忆是临时存储和处理正在进行的任务中所需信息的能力,是认知灵活性和高级思维的基础。
意义与语义
促进教育、工作、医学和心理治疗等领域的发展与改进。
认知心理学的发展历程
1
起源
认知心理学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是对行为主义心理学的一次重要补充和扩展。
2
认知革命
20世纪60年代,心理学开始关注人的内部心理过程,引领出认知心理学的革命。
3
发展成熟
世界各地的研究者不断探索、实验并提出关于认知心理学的理论和模型,使其逐渐成为独立 且重要的学科。
心理学入门课件——认知 心理学篇
认知心理学研究人类的思维、学习、记忆、感知与推理等心理过程,旨在揭 示人类思维机制的奥秘。
什么是认知心理学
1 理解大脑与心智
2 关注信息加工
探究人类思维、学习和记忆 等心理现象,为进一步了解 人类大脑和思维机制提供基 础。
3 应用广泛且实用
研究人类如何获取、处理和 应用信息,以及思维活动的 规律和模式。
意义
信息与已有知识和经验之间的联系,有助于理解和 记忆。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

a
7
发展脉络
认知心理学也继承了早期实验心理学的传 统。19世纪赫尔姆霍茨和东德斯提出的反应 时研究法,今天是认知心理学家广泛采用 的方法,并已有了新的发展。冯特是现代 实验心理学的奠基人,认知心理学对心理 学的对象和方法的看法与他的观点很接近。
a
8
发展脉络
冯特认为心理学的对象是经验,是意识内 容,方法是控制条件下的内省。有些心理 学家说,认知心理学又返回到冯特的意识 心理学上去了,所不同的是方法更加可靠, 更加精巧了。詹姆斯关于两种记忆,即初 级记忆和次级记忆的提法,今天已成为认 知心理学关于记忆研究的基础。
a
4
时代背景
认知心理学企图把全部认知过程统一起来 ,它认 为注意、知觉、记忆、思维等认知现象是交织在 一起的 ,对于一组现象的了解有助于说明另一组 现象。由于它们之间的相互依赖关系,很可能会 发现人类认知过程的统一加工模式。
认知心理学不仅要把认识过程统一起来,而
且要把普通心理学各个领域统一起来,也就是要
也是在同一个时代,控制论、信息论、计算机科 学对心理学的发展产生了更为深远的影响。计算 机科学与心理学相结合,产生了一门边缘学科— —人工智能。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关系极为密 切,计算机的出现使人们找到了分析人的内部心 理过程和状态的新途径。
a
3
时代背景
认知心理学是二十世纪50年代中期在西方兴 起的一种心理学思潮,二十世纪70年代开始 起成为西方心理学的一个主要研究方向。 它研究人的高级心理过程,主要是认知过 程,如注意、知觉、表象、记忆、思维和 语言等。
a
17
阿尔伯特.埃利斯简介
看到自己有这方面的善长,他便决定成为一个心 理学家。大学毕业8年后,他进入哥伦比亚师范学 院研究临床心理学,1943年获得硕士学位,1947 年获得博士学位。 当时埃利斯认为精神分析学派是最精深的, 于是在1947年到1953年从事经典精神分析及分析 导向的心理治疗。但在1950年代后逐渐怀疑其效 用,终于在1955年初,他把人本的、哲学的、行 为的治疗组合成理性情绪疗法。1956年时提出11 个基本的非理性信念的概念。于是埃利斯被公认 为理情疗法之父及认知行为疗法之父。
认知心理学 第一章 概述 PPT

▪ 1.大脑认知功能模块化 ▪ 2.意识与无意识的脑机制 ▪ 3.学习记忆的脑机制 ▪ 4.个体差异与发展的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 5.多种脑成像技术的综合应用
大家好
23
(三)认知神经科学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丰 硕成果,对人们认识认知过程的脑机制做 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 难。
大家好
19
(二)联结主义取向
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取向开始出现, 它从另一角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联结主 义研究取向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原则, 以并行分布加工和神经系统网络化结构为 基本观点,将认知系统看作是简单而大量 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
大家好
20
(三)生态学取向
在认知心理学创立早期,多数心理学家更 重视认知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而较少考 虑研究结果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即生态 学效度。
大家好
14
(三)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格式塔(Gestalt)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 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 Wertheimer)、考 夫卡(W. Koffka)和柯勒(K. Khler)。 他们主要研究知觉和问题解决。
大家好
15
(四)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
大家好
3
二、认知的结构、过程与功能
认知结构是指组成认知的各种成分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认知的定义中可以 看出,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它包 含了感知、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推 理与决策以及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大家好
4
三、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也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从广义上讲,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 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 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 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大家好
23
(三)认知神经科学存在的问题
到目前为止,认知神经科学研究取得了丰 硕成果,对人们认识认知过程的脑机制做 出了重要贡献。但它也存在不少问题和困 难。
大家好
19
(二)联结主义取向
20世纪80年代,联结主义取向开始出现, 它从另一角度研究人的认知过程。联结主 义研究取向以“心理活动像大脑”为原则, 以并行分布加工和神经系统网络化结构为 基本观点,将认知系统看作是简单而大量 的加工单元的联结网络。
大家好
20
(三)生态学取向
在认知心理学创立早期,多数心理学家更 重视认知过程的基础理论研究,而较少考 虑研究结果在真实情景中的应用,即生态 学效度。
大家好
14
(三)格式塔心理学(Gestalt psychology)
格式塔(Gestalt)理论的代表人物是德国 心理学家韦特海默(M. Wertheimer)、考 夫卡(W. Koffka)和柯勒(K. Khler)。 他们主要研究知觉和问题解决。
大家好
15
(四)发生认识论(genetic epistemology)
大家好
3
二、认知的结构、过程与功能
认知结构是指组成认知的各种成分以及它 们之间的相互关系。从认知的定义中可以 看出,认知是一个复杂的心理系统,它包 含了感知、注意、学习、记忆、语言、推 理与决策以及问题解决等心理过程。
大家好
4
三、认知心理学
认知心理学(Cognitive Psychology)是心理学 的一个分支,也是认知科学的重要组成部 分。从广义上讲,认知心理学主要探讨人 类内部心理活动过程、个体认知的发生与 发展,以及对人的心理事件、心理表征和 信念、意向等心理活动的研究。
认知心理学课件

谢谢
THANKS
语言与文化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 部分,语言与文化相互 依存、相互影响。
社会认知
社会认知过程
社会认知是指人们如何认识和理解他人的心理活动和行为表现。
社会认知偏差
社会认知偏差是指人们在认识和理解他人时出现的错误或偏差。
社会认知与情感
社会认知与情感相互影响,情感会影响人们对他人行为的解释和评价。
社会认知与人际关系
03
04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 程不仅包括对客观事物的认 知,还包括对自己的认知的
认知,即元认知。
元认知理论强调个体对自己 的思维、学习、行为等方面 的认识和调控能力,认为个 体应该具备对自己的认知过
程的反思和调节能力。
元认知理论认为人的元认知 能力是可以通过训练和实践 来提高的,例如通过自我反 思、自我规划、自我调节等 方式来提高自己的元认知能
与社会心理学的关系
社会心理学关注个体在社会环境中的行为和心理,而认知心理学则更侧重于个体内部的认知过程。两者 在研究方法和对象上有一定的交叉。
02 认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
CHAPTER
信息加工理论
信息加工理论是认知心理学的基础理论之一,它 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信息加工的过程,包括 信息的输入、编码、存储、处理和输出等环节。
和思考,促进学生的认知发展。
04
认知建构理论认为人的认知过程是一个动态的过程, 随着环境和经验的改变而不断调整和更新。
认知灵活性理论
认知灵活性理论认为人的认 知过程应该具有灵活性和适 应性,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境 和任务进行灵活的调整和转 换。
认知灵活性理论强调个体在 认知过程中的适应性,认为 个体应该具备多种不同的思 维方式和方法,以便更好地 适应不同的环境和任务。
认知心理学(绪论研)

04
生活方式的调整
包括健康饮食、适量运动、充足睡眠 等,有助于改善认知功能和延缓认知 衰退。
06
前沿研究与展望
人工智能与认知心理学的交叉研究
深度学习算法在认知心理学中的应用
01
通过模拟人脑神经网络的工作原理,深度学习算法能够处理和
分析大规模的数据集,揭示人类认知过程的本质。
人工智能对人类认知的模拟与预测
生的个性化需求。
培养学生的元认知能力
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学会 监控和调节自己的学习策略,提高自
主学习能力。
创设学习环境
营造积极、互动的学习环境,鼓励学 生参与合作学习和社会实践,促进认 知发展。
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
关注学生的情感、动机和态度等非智 力因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内在 动力,促进全面发展。
02 智能化技术的应用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未来认知心理学 的研究将更加依赖于智能化技术的应用,如自动 化数据收集、智能分析和预测等。
03 伦理和隐私问题
在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进行认知心理学研 究时,需要关注伦理和隐私问题,确保研究过程 符合道德规范和法律法规的要求。
THANKS
感谢观看
语言的习得与发展
研究儿童如何习得语言以及语言如何随着 年龄发展变化。
语言障碍与认知障碍
探讨语言障碍和认知障碍之间的关系以及 如何治疗这些障碍。
03
认知神经科学基础
大脑结构与功能分区
01 大脑皮层
负责高级认知功能,如思 维、决策、语言等。
03 大脑半球
左半球负责语言、逻辑分
析等,右半球负责空间、
音乐、艺术等。
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策略
探讨问题解决的阶段、策略和方法。
认知心理学精品PPT课件

操作(程序)。
2、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 Newell & Simon,1972
(1)加工的对象:符号结构
(2)加工的构成: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
(3)关于加工器的组成
A、一组基本信息处理过程。如制作和销毁符号,复 制、改变原有的符号结构
B、短时记忆: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入或者输出的 符号结构等;
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
从反应时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 用的因素: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 类型、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结论: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经过四个阶段: 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反应组织 阶段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
三、“开窗”实验
认知心理学
王甦 汪安圣
绪论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认知
生活中的一些事件:
1、考虑一下这个“字”——就是你刚刚读过的这个 “字”。你读着这个字时,心里发生过什么事?
2、在你的号码是多少? 4、有一个字是由七个字母所拼成,末尾一个字母是y;
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1、信息加工观的心理学结论 (1)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内部心理活动); (2)心理过程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加工过程; (3)能够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
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 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
C、解说器:将A和B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 系列。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
(1)基本功能: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复 制以及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
2、信息加工系统的一般结构 Newell & Simon,1972
(1)加工的对象:符号结构
(2)加工的构成:感受器、效应器、记忆、加工器
(3)关于加工器的组成
A、一组基本信息处理过程。如制作和销毁符号,复 制、改变原有的符号结构
B、短时记忆:保持基本信息过程所输入或者输出的 符号结构等;
试能否正确提取以及所需要的时间即反应时。
从反应时变化上确定了4个对提取过程有独立作 用的因素:测试项目的质量、识记项目的数量、反应 类型、每个反应类型的相对频率。
结论:字母转换的信息加工过程经过四个阶段: 刺激编码阶段、顺序比较阶段、决策阶段、反应组织 阶段
短时记忆信息提取过程
三、“开窗”实验
认知心理学
王甦 汪安圣
绪论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对象
一、什么是认知
生活中的一些事件:
1、考虑一下这个“字”——就是你刚刚读过的这个 “字”。你读着这个字时,心里发生过什么事?
2、在你的号码是多少? 4、有一个字是由七个字母所拼成,末尾一个字母是y;
二、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1、信息加工观的心理学结论 (1)心理学应当研究行为的内部机制(内部心理活动); (2)心理过程可以理解为信息的加工过程; (3)能够建立心理过程的计算机模型。
2、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在于它主张研究认知活动本身的结构和过程,并且把这些心理过
程看作信息加工的过程。
3、认知心理学的核心 是揭示认知过程的内部心理机制,即信息是如何获得、贮存、
C、解说器:将A和B加以整合,决定基本信息过程的 系列。
3、信息加工系统的功能
(1)基本功能:信息的输入、输出、储存、复 制以及建立符号结构和条件性迁移。
认知心理学ppt课件

6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1、内容
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 和语言等内部心理过程。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2、方法论:
8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3.方法
巧妙精致的实验 计算机的模拟
9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11
Donders(1868)的实验
R1(单位:毫秒)
反应时
12
反应时R2(单位:毫秒)
13
反应时R3(单位:毫 秒)
14
Donders(1868)的实验结
R1:看
果
简单反应时= R1
R2:看+区分红绿 R1
辨别反应时=R2-
R3:看+区分红绿+选择左右 选择反应时=R3-
R2
15
Posner等(1969,1970)的实 验
3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2.作用
描述被试在注意什么、思考什么 (足够的训练、避免干扰、录音)
32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3.不足
出声思考 ≠ 思考 (1)说出来的话与做出来的行为不一 致 (2)不在意识层面的信息,无法出声 思考
22
23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1、逻辑假设:
假设完成一项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 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那么如果发现可以影响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单独或成对的应用 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反应时间的变化。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 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 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就各自作用于 某个加工阶段。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1、内容
知觉、注意、记忆、表象、思维 和语言等内部心理过程。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2、方法论:
8
第一节 认知心理学的实质
二、实质 (二)内涵分析 3.方法
巧妙精致的实验 计算机的模拟
9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11
Donders(1868)的实验
R1(单位:毫秒)
反应时
12
反应时R2(单位:毫秒)
13
反应时R3(单位:毫 秒)
14
Donders(1868)的实验结
R1:看
果
简单反应时= R1
R2:看+区分红绿 R1
辨别反应时=R2-
R3:看+区分红绿+选择左右 选择反应时=R3-
R2
15
Posner等(1969,1970)的实 验
31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2.作用
描述被试在注意什么、思考什么 (足够的训练、避免干扰、录音)
32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口述记录法(出声思考) 3.不足
出声思考 ≠ 思考 (1)说出来的话与做出来的行为不一 致 (2)不在意识层面的信息,无法出声 思考
22
23
第二节 认知心理学的研究方 法
(二)因素相加法 1、逻辑假设:
假设完成一项作业所需时间是一系列信息加工 阶段分别需要时间的总和,那么如果发现可以影响 完成作业所需时间的一些因素,单独或成对的应用 这些因素进行实验,就可以观察到反应时间的变化。
如果两个因素的效应是相互制约的,那么这两 个因素只作用于同一个加工阶段;如果两个因素的 效应是分别独立的,那么这两个因素就各自作用于 某个加工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