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优质ppt]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第三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3.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3.2 生产账户与使用账户的关系3.3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分析与应用第四章:收入分配核算4.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4.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计算方法4.3 我国收入分配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五章:价格指数编制与分析5.1 价格指数的概念与分类5.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的编制方法5.3 价格指数的分析与应用第六章:储蓄与投资核算6.1 储蓄与投资的概念及其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6.2 储蓄与投资的计算方法6.3 我国储蓄与投资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七章:国际收支核算7.1 国际收支的概念与构成7.2 国际收支的计算方法7.3 我国国际收支现状与问题分析第八章:环境与经济核算8.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8.2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主要方法8.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现状与问题分析第九章: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与分析9.1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整理的方法与步骤9.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分析的主要方法9.3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可视化展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与发展趋势10.1 国民经济核算的前沿问题10.2 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的创新与发展10.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趋势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国民经济核算作为一门学科,其复杂性和抽象性使得学生难以理解其真正的意义和应用。
对该环节的讲解需要结合实际案例,让学生了解国民经济核算在政策制定、经济分析等方面的重要性。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的计算:GDP的计算涉及到许多专业术语和计算方法,如生产方法、收入方法、支出方法等,学生可能对其混淆。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课件

支出法
GDP = 最终消费支出 + 政府消 费支出 + 固定资本形成
国民收入的计算方法
工资和薪金收入
• 工资 • 奖金 • 津贴Βιβλιοθήκη 经营净收入财产净收入
• 个体经营净收入 • 企业固定资产折旧净收入 • 其他经营净收入
• 利息净收入 • 租金净收入 • 红利净收入
国民支出的计算方法
1 最终消费支出
个人消费支出 + 政府消 费支出 + 地方政府消费 支出
核算应覆盖国民经济的各个组成部分, 包括生产活动、收入分配、支出情况 等。
计量性
核算应使用一定的计量方法和指标, 使得数据具有可比性和可分析性。
国民经济核算的分类
• 生产流派核算 • 收入流派核算 • 支出流派核算
国民生产总值(GDP)的计算方法
生产法
收入法
GDP = 价值增加法 + 净产品税法 GDP = 国民收入 + 净外汇收入
《国民经济核算理论》 PPT课件
这份PPT课件将带你深入了解《国民经济核算理论》。探讨核算的基本原理、 分类,以及国民经济核算中重要的指标计算方法和应用。
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
定义
国民经济核算是研究和描述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的全过程,以统计和分析经济数据为基 础,对国民经济的总量和结构进行测算和分析。
目的
通过国民经济核算,可以了解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经济增长速度、 分配情况等重要经济指标。
重要性
国民经济核算是制定宏观经济政策、衡量经济发展水平、指导经济管理和预测经济未来发展 的重要工具。
核算的基本原理
1
逻辑性
2
核算应符合经济现象演化的规律,具
国内生产总值及其核算课件

目录
• GDP的构成分析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 义与意义
GDP的概念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的简称,指按市场价格计算的一个国家(或地区)所有常驻单 位在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
GDP反映了一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和市场规模,是国民经济核算的核心指标。
GDP的计算方法有三种: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其中生产法是最常用的方法。
GDP与经济增长的预测
预测方法
预测的准确性 预测的意义
GDP核算的改革与完善
核算方法的改革与完善
引入新的核算方法
01
完善劳动、资本等要素的
核算范围的改革与完善
01
扩大核算范围
02
调整产业分类
03
完善生产法、收入法和支出法的核算
核算质量的改革与完善
加强数据质量管理
GDP的意义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 规模和经济总量的主要指标,是制定 经济发展战略和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 依据。
对于一个国家(或地区)内部,GDP 的合理增长意味着经济活动的扩大和 就业机会的增加,有助于提高人民生 活水平和社会福利。
通过比较不同国家(或地区)的GDP, 可以了解各国(或地区)的经济实力 和发展水平,从而为国际经济合作与 发展提供参考。
定义
经济周期是指经济运行中出现的经济活动的扩张和收缩交替往复的一种现象。
类型
主要包括繁荣、衰退、萧条和复苏四个阶段。
GDP与经济周期的关联性
GDP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一定时期内生产活动的最终成果的重要指标,它可以 反映经济总量的增长情况。
GDP的变化与经济周期的波动密切相关,通常在经济周期的繁荣阶段,GDP增长 较快;在经济周期的衰退阶段,GDP增长较慢甚至出现负增长。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1.4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实践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核算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分类2.2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2.3 国内生产总值与国民生产总值的区别与联系2.4 我国国内生产总值的构成与变化趋势第三章:投入产出核算3.1 投入产出核算的基本概念与方法3.2 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3.3 投入产出在国民经济分析中的应用3.4 我国投入产出核算的实践与进展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结构4.2 收入账户与资金账户的关系及其核算方法4.3 储蓄、投资与资本形成总额的核算4.4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在我国的应用与实践第五章:国民经济分析方法5.1 国民经济分析的基本方法与指标5.2 宏观经济预警与风险分析5.3 经济计量模型在经济分析中的应用5.4 我国国民经济分析的实践与成果《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六章:收入分配核算6.1 收入分配核算的概念与意义6.2 收入分配核算的主要指标和方法6.3 我国收入分配格局的现状与问题6.4 收入分配核算的国际比较与启示第七章: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7.1 价格核算的概念与方法7.2 消费者价格指数(CPI)与生产者价格指数(PPI)7.3 通货膨胀的概念、原因与影响7.4 我国价格核算与通货膨胀的现状与对策第八章:国际收支核算8.1 国际收支核算的概念与方法8.2 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编制与分析8.3 我国国际收支的特点与风险8.4 国际收支核算在全球化背景下的挑战与应对第九章:环境与经济核算9.1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9.2 绿色GDP的概念与计算方法9.3 我国环境与经济核算的现状与问题9.4 环境与经济核算的国际经验与启示第十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10.1 新经济形态对国民经济核算的挑战10.2 大数据、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应用10.3 国民经济核算的国际合作与标准化10.4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的未来发展展望《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第十一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11.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11.2 宏观经济模型在政策评估中的应用11.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政策评估的实践11.4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与政策选择第十二章:区域国民经济核算与分析12.1 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方法12.2 区域经济发展差异与协调政策12.3 我国区域国民经济核算的实践与问题12.4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第十三章: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核算13.1 可持续发展核算的概念与指标13.2 我国可持续发展核算的实践与进展13.3 可持续发展战略与政策选择13.4 可持续发展核算在国际合作中的作用第十四章:国民经济统计与信息披露14.1 国民经济统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14.2 国民经济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与有效性14.3 我国国民经济统计的实践与问题14.4 信息披露制度在国民经济核算中的作用第十五章:国民经济核算的教育与培训15.1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的目标与内容15.2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方法与手段15.3 我国国民经济核算教育与培训的现状与问题15.4 国民经济核算教育培训的国际经验与启示重点和难点解析重点: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体系、指标及其相互关系。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第三版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精品PPT课件

以下属于经济生产的是?
• 小文在周末当家教 • 周末去唱歌 • 小王在周末参加协会举行的骑行 • 下班回家做饭 • 回宿舍打扫卫生
综合生产概念的确立
• 限制性生产观——又称物质生产概念 – 将生产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活动, – 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性活动。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2)
– 按照生产者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身份 和性质,分为: • 市场生产者 ex. • 自给性生产者 ex. • 其他非市场生产者 ex.
产出及其分类
• 产出(output) – 是生产的成果,可以笼统地称为产品 (products)。
• 根据产出在外在形态上的基本差异 ,分为 – 货物——有形的产品,可以储存,可以运输。 – 服务——无形的产品,是按具体要求生产的产 出,不能脱离生产而单独交易 。
• 生产者的确认
– 基层单位——最小生产单位
– 机构单位
• 主要生产活动(primary product) 生产成果要计
•
次要生产活动(secondary
product)
入国内生产总 值之中
辅助生产活动(ancillary product)
其投入要作为所服务的主要或次 要生产活动投入的一部分核算, 而不是单独核算。
否实际出售
自己消费的生产和用
于自己积累的生产
所有生产
服务生产
所有生产,其中包 住户自有住房所提供 括对住户提供的市 的服务 场化服务生产
所有生产
*未被核算 的生产
住户内部自给性服务 生产
特定时空的生产核算范围
• 空间限定——“属地”原则 – 就一国经济总体进行生产核算,即所谓 “国内”范畴。 – 即在该国经济领土上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 活动。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课件

《国民经济核算教案》PPT课件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概述1.1 国民经济核算的概念与意义1.2 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基本框架1.3 国民经济核算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第二章:国内生产总值(GDP)2.1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计算方法2.2 国内生产总值的意义与作用2.3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实例第三章:投入产出分析3.1 投入产出表的基本概念与结构3.2 投入产出分析的方法与应用3.3 我国投入产出表的编制与分析第四章:国民经济账户体系4.1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概念与构成4.2 国民经济账户的主要指标及其相互关系4.3 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与应用第五章: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5.1 国民经济总体分析的方法与指标5.2 国民经济总体评价的标准与方法5.3 我国国民经济总体分析与评价的实践第六章:失业与就业6.1 失业与就业的基本概念及其衡量6.2 失业率与就业率的计算与分析6.3 我国的失业与就业现状及其政策第七章: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7.1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定义及其影响7.2 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的衡量指标7.3 我国的通货膨胀与通货紧缩问题及其对策第八章:财政与金融8.1 财政的基本概念与政策工具8.2 金融体系与金融市场的基本构成8.3 财政与金融政策的实践与效果分析第九章:对外经济关系9.1 国际贸易的基本理论与政策9.2 我国的国际贸易现状及其影响因素9.3 对外经济关系中的其他问题如外资、外汇等第十章: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10.1 国民经济预测的基本方法10.2 国民经济政策的评估与调整10.3 我国国民经济预测与政策评估的实践重点和难点解析一、国民经济核算概述难点解析:理解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构成及其相互关系。
二、国内生产总值(GDP)难点解析: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及其在不同经济体系中的应用。
三、投入产出分析难点解析:理解投入产出表的编制过程及其在经济结构分析中的应用。
四、国民经济账户体系难点解析:掌握国民经济账户体系的分析方法及其在经济决策中的应用。
ch0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课件

在生产范围内计量生产活动总量时, 还必须考虑两个条件:
应地计算其投入;而收入分配 和居民消费作为非生产活动, 是不能计算投入和产出的!
1、产品是否具备“生产性”?
2、产品是否具备“社会性”或者 “市场性”?
国民经济核算,只是对“社会性” 或者“市场性”的生产活动有效
成果计算产出!(充分条件)
ch0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课件
ch0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课件
• Ch2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1 核算的基本问题
§2.1.1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3.消费(经济消费)核算的范围
生产范围决定消费范围。 用于最终消费的货物和服务,只能是生产范围内
所包括的货物和服务。 生产范围包括所有货物的生产和除住户成员为本
住户提供的家庭或个人服务以外的所有服务的生 产,从而消费范围也限于包括上述生产范围内的 货物和服务。
条件只是核算的充分条件,并非必 要条件。根据实际情况作调整!
ch0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课件
• Ch2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1 核算的基本问题
§2.1.1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2.生产(经济生产)核算的范围 参考p37
类型 货物生产 服务生产
市场化生产
所有生产,无论 是否实际出售
所有生产,其中 包括对住户提供 的市场化服务生 产
单纯的生产观(5大 物质生产部门), 产生GNP观点。
货物性服务产品 (交通运输、商业)
服务产品
非物质性服务产品
综合生产观(物质生产 和非物质生产)的转变,
产生GDP概念。
ch02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课件
• Ch2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2.1 核算的基本问题
§2.1.1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国民经济核算原理与中国实践

第一章国民经济核算总论主要内容•什么是国民经济核算?•国民经济核算体系是如何发展起来的?•对什么进行核算?•怎么进行核算?•包括哪些内容?1.1国民经济核算与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一个家庭要算账,一个企业要算账,一个国家同样也要算账•企业算账是会计的主要职责,针对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算大账,这就是国民经济核算national accounting宏观会计?1.1.1国民经济核算的性质和功能国民经济核算定义:•按照一套既定的概念和方法,对一个国民经济总体(通常指一个国家)在一段时期内的状况进行系统的宏观核算国民经济核算:功能特点•宏观性:区别于企业会计核算•全面性:区别于专题宏观核算•市场性:着眼于市场经济特征进行核算国民经济核算:方法特点•以宏观经济理论为基础,有一套形成国际惯例的概念、定义、分类和规则•以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统一核算•引入工商企业会计的复式记账原理,使整个核算在数量上相互联系,协调一致国民经济核算:目标•提供经济指标,监测国民经济运行情况•显现经济学所定义的因果机制,支持运用计量经济方法进行宏观经济分析•支持中长期计划的制定和完成状况的评价,为经济政策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国际比较提供支持,服务于国际事务管理和分析•在整个经济统计信息系统中发挥协调作用举例:从宏观管理目标说起•国民经济宏观管理的目标:经济增长充分就业物价稳定国际收支平衡宏观管理目标的统计表述•配合管理目标的统计描述---监测指标:经济增长率--- 以GDP 为基础计算就业率物价指数---- 针对GDP 的物价指数国际收支平衡差额---- 依据国际收支平衡表宏观监测指标的细化•监测指标是浮出水面的冰山,在其下,有更加系统详细的统计描述,形成一个完整的数据体系具体内容包括:生产的状况收入分配的状况消费状况投资和金融活动状况资产负债状况对外经济状况国民经济的动态状况本国与它国的差异状况1.1.2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及其发展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围绕国民经济核算所形成的一套理论方法,又称国民核算体系、国民账户体系•The System of National Accounts•简称SNA国民经济核算体系:重要性和认可程度•在国际上得到广泛应用,被视为“二十世纪的重大社会发明”,所提供的主要指标已经成为国际“通用语言”•若干奠基性贡献者为此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历史地看,国民经济核算经历了一个不断扩展完善的过程从国民收入统计到SNA-53从SNA-53 到SNA-68从SNA68 到SNA-93•目前,SNA93 仍然在继续变化着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发展•在发展演变过程中,曾经出现过两套核算体系并存的局面SNA, 国民帐户体系, 面对市场经济国家所开发和应用MPS, 物质产品平衡表体系, 针对计划经济国家所开发和应用•伴随苏东国家普遍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化, MPS 成为历史, 世界各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在SNA 基础上实现了统一1.1.3中国国民经济核算体系的建立与发展•与中国经济体制和经济管理模式的演变相适应,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基于MPS模式的建立阶段MPS和SNA两套模式并存阶段基于SNA模式的发展阶段1.1.4国民经济核算的基础•发展背后的动力和基础是什么?实际经济生活的演进带动了管理对SNA 的需求经济学的发展为SNA 提供了理论基础统计能力的提高为SNA 实现提供了数据基础1.2 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国民经济核算的对象一个国家的国民经济整体通俗来说,就是在一国范围内各种经济单位所从事的各种经济活动的总和✓范围✓经济单位✓经济活动1.2.1 一国经济的范围如何界定?•国民经济:由该国经济领土上的常住单位组成经济领土(economic territory)常住单位(resident unit)什么是一国的经济领土?•定义:该国公民、货物、资本可以自由流动,不受国界限制的空间范围•基础:由该国政府控制或管理的地理领土•调整:地理领土之外的本国“飞地”和地理领土之内的国外“飞地”使领馆对外新闻\科学研究等机构什么是一国的常住单位?•特征:在一国经济领土上拥有一定的活动场所(住宅、厂房或其他建筑物)从事一定规模的经济活动超过一定的时期(一般以1年为标准)•不具备上述特征,就被称为该国的非常住单位而被视为国外(rest of the world)经济单位常住性的判定•判定依据:该单位所处的位置;与该国经济的密切程度;时间的长期性(以一年做为原则性标准)•特别注意:中国境内的外商投资企业属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以及核算思路(续)
• 国内生产总值的计算方法: • 生产法和收入法——通过各产业部门增加值
加总计算; • 支出法——通过最终产品的使用去向计算。
2.1.5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 生产者价格(producer price) 是指生产者向其产品购买者收取的价格。 用生产法计算产出时一般采用该价格。
章国内生产总值核算
• 节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 节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 • • 节 最终产品使用核算:支出法GDP • • 节 GDP总体核算及其扩展 •
本章学习目标
• 掌握国民经济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 掌握经济产出的不同类别:货物与服
务,中间产品和最终产品 • 掌握国内生产总值的不同核算方法及
• 阿里巴巴网络技术有限公司(简称:阿里巴 巴集团)
• 淘宝网、天猫、聚划算、全球速卖通、阿里 巴巴国际交易市场、1688、阿里妈妈、阿里 云、蚂蚁金服、菜鸟网络等
• 中国平安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生产者(producer)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者。
• 生产者的确认
• 基层单位——最小生产单位
分 • 与人类的非生产活动相区分
以下属于经济生产的是?
• 小文在周末当家教 • 周末去唱歌 • 小王在周末参加协会举行的骑行 • 下班回家做饭 • 回宿舍打扫卫生
综合生产概念的确立
• 限制性生产观——又称物质生产概念 • 将生产范围主要限定在提供物质产品的活动, • 以及附着在物品之上的服务性活动。
购买者价格(purchaser price) 则是指购买者为购买产品而支付的价格。 用支出法计算产出时一般采用该价格。
基本价格(basic price) 是指生产者价格扣除生产税的价格。
对价格进行分解 一、生产中所消耗的其他货物和服务价 值 二、生产中磨损的固定资产价值 三、生产中所消耗的人工价值,即劳动 者报酬 四、生产中形成的剩余价值
不能脱离生产而单独交易 。
产出及其分类(续)
• 根据产品的使用性质,分为 • 中间产品(intermediate product)——是指在
一个生产过程生产出来然后又在另一个生产 过程中被完全消耗掉或形态被改变的产品。 • 最终产品(final product)——是指当期生产 的被用于最终消费、积累和出口的产品。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1)
• 生产者的分类 • 按照生产活动的性质,可以立足基层单位进行
产业分类。 • 按照基层单位所归属的机构单位的性质,可以
进行机构部门分类: • 企业部门(可进一步分为非金融企业和金融机
构) • 政部门 • 住户部门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续2)
– 按照生产者在一个市场经济体系中的身份 和性质,分为:
其平衡关系 • 掌握增加值概念及其核算方法 • 掌握运用国内生产总值核算数据进行
经济分析的思路和方法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 生产的概念和核算范围 •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产出及其类别 • 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 • 生产核算中的价格选择及其构成
生产的概念
• 经济生产(economic product) • 是在人类参与下为获得产出而进行的生产 • 应该由一个特定的机构单位负责或控制 • 为得到产出投入劳动、资本和其他货物服务 • 区分 • 与没有人类参与和管理的纯自然生产过程相区
2.1.4国内生产总值的概念与核算思路
• 国内生产总值(gross domestic product,GDP) • 从价值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国范围
内各生产单位当期增加值的总和; • 从实物构成上看,国内生产总值是一时期一
国范围内各生产单位所生产的最终产品的价 值总和 。
最终产品
P35 总产出中的重复计算
• 综合生产观——又称全面生产概念 • 突破了限制性生产观的局限,从有用性即效用
角度入手, • 认为只要一项活动提供了一种对它人的有用性,
该活动就具有生产的性质。 • ex. 服务业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表2-1 生产核算范围的确定
市场化生产
为自己最终使用 的生产
其他非市场 化生产
货物生产
所有生产,无论是 所有生产,包括用于
否实际出售
自己消费的生产和用
于自己积累的生产
所有生产
服务生产
所有生产,其中包 住户自有住房所提供 括对住户提供的市 的服务 场化服务生产
所有生产
*未被核算 的生产
住户内部自给性服务 生产
特定时空的生产核算范围
• 空间限定——“属地”原则 • 就一国经济总体进行生产核算,即所谓“国
内”范畴。 • 即在该国经济领土上所有常住单位的生产活
– 市场生产者 ex. – 自给性生产者 ex. – 其他非市场生产者 ex.
产出及其分类
• 产出(output) • 是生产的成果,可以笼统地称为产品
(products)。 • 根据产出在外在形态上的基本差异 ,分为 • 货物——有形的产品,可以储存,可以运输。 • 服务——无形的产品,是按具体要求生产的产出,
一:中间投入或中间消耗
第二节 增加值核算:生产法和收入法GDP
2.2.1增加值核算的基本问题 2.2.2总产出核算 2.2.3中间投入和固定资本消耗核算 2.2.4增加值及其构成项目核算 2.2.5从增加值到国内生产总值:核算表及相 关应用分析
动。 • 时间限定——权责发生制 • 即一旦确定了核算的起止时间,凡在此期间
发生的生产活动都应该包括在内, • 不属于此期间的生产活动不应该包括在内。
以下属于常住单位的是?
• 在中国的外资企业 • 短期入境单位 • 短期出境单位 • 对外投资企业P11 P199
生产者的定义和区分
• 生产者(producer)是生产活动的实践者。 • 生产者的确认 • 基层单位——最小生产单位 • P15 京东 举例
• 机构单位
• 主要生产活动(primary product) • 次要生产活动(secondary product)
生产成果要计 入国内生产总 值之中
辅助生产活动(ancillary product)
其投入要作为所服务的主要或次 要生产活动投入的一部分核算, 而不是单独核算。
• ex. 农场 • 种植农作物、养殖家畜 • 农家乐 • 对雇佣工人进行的指导与培训 • 广告宣传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