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课后习题(课堂学习管理)【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课后习题(课堂学习管理)【圣才出品】
同等学力申硕《教育学学科综合水平考试》题库-课后习题(课堂学习管理)【圣才出品】

第8章课堂学习管理

1.解释课堂学习管理的含义、功能及影响因素。

答:课堂管理和纪律是有效教学的重要成分,也是教师最关心的领域之一。课堂管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对课堂教学具有维持、促进的作用。课堂的性质、教学、学生都影响课堂教学。

(1)课堂学习管理的含义

课堂学习管理是指教师在教学活动中,建立一个有效的学习环境,促进学生积极参与教学活动,从而实现预定教学目标的过程。20世纪50~70年代,人们一直把课堂学习管理集中在控制学生的问题行为,处理学生的消极行为上。此后,课堂学习管理的概念有了较大的变化。目前,课堂学习管理强调的是促进学生积极的学习行为和争取成就的行为,创设鼓励学生积极学习行为的教学环境,预防问题行为的出现,这就是现代课堂学习管理的基本思想。

(2)课堂学习管理在教学中的功能

课堂学习管理在整个课堂教学中处于重要的地位,其功能主要包括维持功能和促进功能。分别为:

①维持功能。课堂教学管理的首要功能是为教学活动建立良好的学习环境,维持课堂教学的正常秩序,使教学活动能顺利地进行。

②促进功能。课堂学习管理的第二个功能是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启发其自觉性,以促进学生的学习。

(3)影响课堂学习管理的因素

①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

学校领导的管理方式对教师课堂学习管理有着直接的影响。学校领导如果采取民主管理方式,教师就能够发挥自主性和创造性,大部分的课堂学习气氛就会是活跃的、良好的;学校领导如果采取监督的、权威的、专制的领导方式,课堂学习管理的气氛就会比较紧张,学习气氛也就比较沉闷。

②学生的定型期望

定型期望是指人们对某一种职业或职务类型的人,在行为表现、动机和意向方面的期望。学生对教师的课堂教学行为,同样怀有一种定型期望,希望教师以某种方式进行教学和课堂学习管理。教师要时刻了解学生对自己的期望,尽量使自己的行为方式、处理方式等与学生的期望相一致、相协调,这样才能使师生关系更融洽、更和谐,从而取得更好的课堂学习管理效果。

③班集体的特点

对待不同性质、规模的班集体,应采取不同的课堂学习管理的模式。不同的班级往往有不同的规范和凝聚力,教师不能用固定不变的课堂管理模式对待不同性质的班级。班级群体不宜过大,一般以30~40人为宜,最多不超过50人。一般来说,班集体大,情感纽带弱,师生之间、同学之间交往的频率低,相互了解少,建立集体规范就比较困难,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的小群体。

2.简述课堂气氛的概念、类型及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答:课堂气氛是班级里各种心理的和社会的气氛,可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对抗的三种类型,课堂气氛是否良好与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移情、期望以及焦虑等有关。

(1)课堂气氛的概念

课堂气氛,是教学情境中的心理成分,也叫课堂心理气氛或课堂心理气候。课堂气氛是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师生相互作用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是由大多数学生的共同态度和情感的优势状态组成的。它是课堂学习赖以发展的心理背景,健康积极的课堂气氛有助于提高学生的积极性;相反,则降低学习效果。课堂气氛一旦形成,就具有相对的稳定性,会维持相当长的时间。

(2)课堂气氛的类型

课堂气氛是一种综合的心理状态,如知觉、注意、思维、情绪、意志以及定势等状态。我国学者依据这些心理状态综合表现的不同特点,将课堂气氛划分为积极的、消极的和对抗的三种类型。

①积极的课堂气氛

这种课堂气氛是恬静与活跃、热烈与深沉、宽松与严格的有机统一体,即课堂纪律良好,学生注意力高度集中、思维活跃。师生双方都有饱满的热情,课堂发言踊跃。在热烈的课堂气氛中,学生保持冷静的头脑,注意听取同学的发言,并紧张而又深刻地思考。师生关系融洽,配合默契。

②消极课堂气氛

这种气氛以学生的紧张拘谨、心不在焉、反应迟钝为基本特征。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学生情绪压抑、无精打采、注意力分散、小动作多,有的甚至打瞌睡。对教师的要求,学生一般采取应付态度,很少主动发言。学生害怕上课,甚至提心吊胆地上课。

③对抗的课堂气氛

这种课堂气氛实质上是一种失控的教学气氛,教师失去了对课堂的驾驭和控制能力,学生在课堂学习过程中,各行其是,教师有时不得不停止讲课来维持秩序。

(3)创造良好课堂气氛的条件

①教师的课堂运作能力

课堂运作即强调课堂中有效的管理与有效教学之间紧密联系的活动,课堂运作能力是通过教师的一系列课堂学习管理能力实现的。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康尼经过多年的研究认为,教师要实现良好的课程运作,必须具备以下六方面的能力:

a.洞悉:指教师在教学的同时,能注意到课堂内发生的所有情况,并用言语或非言语予以适当处理的能力。

b.兼顾:指教师具备在同一时间内注意或处理两个以上事件的能力,它要求教师在同一时间内,既能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学习活动,又能回答个别学生的问题。

c.把握分段教学环节的顺利过渡:在教学过程中,有时教学活动还必须分段进行。在分段教学中,教师要按计划组织学生,使他们迅速而有序地从一个阶段向另一个阶段过渡的能力。

d.使全班学生始终参与学习活动: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需要教师采取必要的教学组织形式,使学生在45分钟内都保持一种积极参与的状态。主要措施有:教师讲解时可以结合教学内容向全班学生提出问题;指定某个学生在黑板上演算一道题,同时要求全班学生在座位上也演算这道题;在要求学生朗读课文时,如果课文篇幅较长,可以由几个学生接力朗读。

e.创设生动活泼、多样化的教学情境:现代教学有许多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可使教学内容更加直观、生动活泼。教师还可以组织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有利于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教学过程更加生动活泼。

f.责罚学生避免微波效应:微波效应指教师责罚某一学生后,对班级中其他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它非但不能使犯错误的学生受到教育,反而会引起其他同学对这个同学的同情,甚至对教师产生反感。

②教师的移情

移情是指设身处地从对方的角度去体察其心情,教师要有体察学生情感反应的能力,使自己在情感上和理智上都能处于学生的位置,多为学生着想。移情是师生之间的一座桥梁,它可以将教师和学生的意图、观点和情感连结起来,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

③教师的期望

期望是人们在对外界信息不断反应的经验基础上,或是在推动人们行为的内在需求力量基础上,所产生的对自己或他人行为结果的某种预测性认知。教师的良好期望,可能对学生产生良好的自我实现预言效应,促使学生向好的方向发展,并形成和谐的课堂气氛。如果教师对学生带有偏见,看不到他们的优点而形成低期望,那么,学生在这种期望的影响下,就可能自暴自弃,学习成绩越来越差,并严重影响课堂气氛。

④教师的焦虑

教师对教学能力和知识水平的自我评估,常常使自己感受到对自尊心的威胁而产生焦虑,教师的焦虑水平是不同的。一般认为,过高或过低的焦虑,对于发挥教师的能力都是不利的,只有维持中等焦虑水平,才有利于教师的水平和能力的充分发挥。

3.解释课堂纪律的含义、功能、类型以及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答:(1)课堂纪律的涵义

课堂纪律是指对学生课堂行为所施加的外部准则与控制,当它们逐渐被学生所接受或内化时,就可以称之为自律,学生就能自觉地自我指导和自我监督。

(2)课堂纪律的功能

①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的社会化。它使学生了解在各种场合受赞同或默许的行为准则,懂得个人行为所依据的价值标准,知道在什么情况下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

②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人格的成熟。它使学生在遵守社会规范和要求的过程中,逐渐形

成独立、自信、自我控制、忍受挫折等人格品质。

③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接受道德准则,并形成道德义务感。它使学生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④课堂纪律有助于学生上课时情绪稳定。它使学生的行为有所依据,不会因为对自己行为的迷惑、担心而产生焦虑。

(3)课堂纪律的类型

按照课堂纪律促成的不同主体,课堂纪律可以分为以下四种类型:

①教师促成的纪律:指在教师操纵、组织、安排、规定和维护的标准下形成的纪律;

②集体促成的纪律:指同辈人集体形成的行为规范与准则要求;

③任务促成的纪律:指由于某一特定任务的需要而提出的纪律要求;

④自我促成的纪律:即自律。

(4)维持课堂学习纪律的基本策略

①促使班级纪律有一个好的开端

有成效的教师与成效差的教师在学期开头的管理是有差别的。有成效的教师在开学第一天就使活动井井有条、忙而不乱。在开学头几周内,他们很少离开班级,坚持课堂教学常规。成效差的教师在第一天就乱了套,或者不向学生讲解有关细则,或者有布置没有检查。在相当程度上,头几周的课堂行为对整个学年的纪律和成效具有决定性的影响。

②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是维持课堂纪律的最佳策略

只要学生注意学习,把兴趣集中在学习上,他们就不会分心,不会发生其他的违纪活动。教师要引起和维持学生的注意和兴趣,应该做到:第一,教学内容要符合学生的需要,切合学生的实际;第二,教法能激起学生的兴趣,维持学生持久的注意;第三,作业难度要适中,学生能完成,从而产生成就感。

相关主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