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分组实验报告单

三、学生亲自动手拓印树叶。 三、动手操作,拓印树叶。
四、展示学生作品。 四、分组上台展示作品。
五、教师归纳小结。
实验结论 实验小组组员签名 实验小组组长签名
掌握了拓印的方法。
普定县城关镇中小学科学分组实验报告单
班级三(班姓名
级别
实验时间2014年9月9日
实验课题
拓印树叶
指导教师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或药品
实验设想
1、了解拓印的方法。2、拓印树叶。 通过拓印树叶使学生了解拓印树的方法并认识树叶。
实验探究过程
现象观察
一、教师展示已经拓印好的树叶。 一、欣赏教师拓印好的树叶。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学生实验报告1
学生实验报告2
学生实验报告3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6
学生实睑报告7
学生实验报告8
I实验名称:叶的蒸腾作用的实验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0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2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4
学生实验报告15
学生实验报告16
实验名称:观察;夜体在水中的沉和浮
实验器材、药品:烧林、植物油、水、蜂蜜、
实1、在一烧杯中倒入半杯水。
验2、把植物油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方3、把蜂蜜倒入这杯水中观察。
法和4、在一个烧杯中按蜂蜜、水、油的顺序倒入三种液体观察。
步骤
实验结论:。
不同的液体的比重不同,在水中的沉浮状态也就不一样。
学生实验报告17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19
实验名称:使沉在水中的物体浮起来
实验器材、药品:
水、水槽、水杯、食盐、橹皮泥、鸡蛋、土豆、
1、把一个鸡蛋、一个土豆、圆柱形的橡皮泥放入装有清水的水槽 去 中,观察它们的沉浮。
验 2、把橡皮泥捏成小船再放入水中观察。
3、把一个鸡蛋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4、把一个土豆放入装有清水的杯子里,再往水里加食盐一边加一 边观察。
实验结论:可以用改变物体的形状和增加水的含盐量的方法让物体浮起 来。
实验评价:
年 月日
学生实验报告21
学生实验报告
学生实验报告 方 法和 步骤
学生实验报告25。
湘教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学生分组实验 )

评定等级
学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小组成员
时间
实验名称
观察土壤(P28-29)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找到土壤中的主要成分有砂、黏土、水、空气,另外还有动植物的残体和由它们腐解而产生的腐殖质。
实验器材
土壤、放大镜、培养皿、筛子、实验盘、水、烧杯、玻璃棒、塑料袋等
实验步骤
1.初步观察土壤的组成。
2.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观察现象并记录。
3.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沉降物的分层情况。
4.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现象并记录。”
观察到的现象或结论
我发现:初步观察土壤的主要组成泥土颗粒;取干燥的土壤,倒入筛子中筛,筛子上面有大块石子和大颗粒的沙,筛子下面漏下细颗粒的黏土;.将土壤放入水中搅拌分散,然后静置沉降,观察到沙子沉到水底,黏土漂浮水中,其他细小轻质杂物漂浮水面;将湿润的土壤置于密封的塑料袋中,放在阳光下过一会观察到塑料袋壁上有小水珠;将干燥的土壤置于水中,观察到从土壤里冒出小气泡。
班级
—年级—班
实验教师
时间
实验名称
比较不同土壤类型的渗水性(P32)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感受到:不同土壤类型其渗水性是不同的,渗水性由强到弱依次是:沙质土>壤土>黏质土。
实验器材
矿泉水瓶、湿巾纸、橡皮筋、沙质土、黏质土、壤土、水
实验步骤
L用矿泉水瓶做3个相同的漏斗。
2.往漏斗中装入等量的三种不同土壤,并做好标记。
实验目的
通过实验让学生发现空气有一定的质量。
实验器材
天平、皮球、打气筒
实验步骤
L给皮球打足气。
小学科学三年级(下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过程
实验结果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实验器材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或
实验结论
实验过程
1让手电筒光对着装些水的玻璃杯照向后面的白色屏幕,观察屏幕。
2往水中倒些牛奶,充分搅拌成混浊液体,再用手电筒对着照射,观察屏幕。
3再向水中加牛奶,直至液体变成全白为止,将手电筒照向玻璃杯,观察屏幕。
4分别用手电筒照向鞋盒、硬纸板、卡纸、透明玻璃、半透明玻璃纸,观察屏幕。
实验结论
有些物体是透明的,有些物体是半透明的,有些物体是不透明的。
实验过程
1钢直尺一端紧压桌面,一端悬空,用手指拨直尺,让直尺发声并指出直尺在振动。
2敲击锣,听到锣声用手轻摸锣面,说出感觉。
3在鼓面上放2粒豆子,敲鼓,听到鼓声观察到豆子在跳动。
4敲击音叉,让音叉发出嗡嗡声,手摸音叉感到音叉在动,将音叉接触培养皿的水面,水面振动。
5将薄铁皮提在手中,由弱到强的抖动,观察到铁皮在振动。
实验结论
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新建街小学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年级
时间
实验名称
光的传播实验
小组成员
实验目的
光是怎样传播的
实验器材
纸板三块、火柴、积木块6个、蜡烛、小钉子、带盖的纸盒、小刀、胶带。
实验过程
1用钉子把摞在一起的三纸板中心扎一个小孔。
2在桌上放蜡烛,离蜡烛15厘米的位置竖立一纸板并用积木块使它站立。点燃蜡烛,通过小孔观察蜡烛的火焰。
3用2节电池,使2只灯泡发光,并通过一个开关同时控制灯泡的亮灭。
实验结论
电流从电池流出通过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泡,然后返回电池,形成一个完整的回路,灯泡才能工作。
科学实验报告单

1、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2、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3)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植物茎的作用
实验目的:认识植物茎有支撑植物和运输水分的作用。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的过程,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度。
(3)当冰块完全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上的读数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11)
三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我们对磁铁的了解
实验目的:认识磁铁
:
实验器材:各种各样的磁铁、塑料小车、课件等
实验步骤:
1.描述和交流自己知道的有关磁铁的知识。
1.观察和研究作为测量工具的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要构造。
2.识读温度计(模型)刻度上的数字,并把刻度上的数字与更热或更冷的温度联系起来。
观察到的现象:
实验结论:
科学实验报告单(8)
三 年级下册
班次
实验组别
时间
年月日
实验者
实验名称: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目的:会根据不同的测量范围和使用需要,选择不同的温度计和正确使用温度计。测读温度。
实验器材:4杯不同冷热的水(自来水、温水、热水、热水瓶里刚倒出的烫水),4支水温计(刻度范围在-20℃——110℃),水温测量记录表
实验步骤:
1.观察不同温度计的测量范围,选择合适的温度计(刻度范围在-20℃——110℃)用于测量水的温度。
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3)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6)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7)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8)
℃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9)
8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0)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1)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2)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3)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4)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5)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6)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7)
开发区广州路小学科学实验报告单(18)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磁铁两端吸的回形针最多,中间为
结论:我认为磁铁两端磁性最强,磁铁上最强的部分称磁极,磁铁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观察到的现象:B和C排斥,B和D相吸,
结论:我认为磁铁同极相互排斥,异级相互吸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教科版小学三年级科学下册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

新教科版三年级下册科学实验报告单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1)三年级下册时间实验名称: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实验目的:根据运动路线的不同,物体的运动分为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
实验器材:直线轨道、曲线轨道、蓝色小球、红色小球、桶或筐、直尺。
实验步骤:(1)把蓝色球和红色球放在平整的桌面上,让二者之间有50 cm的距离。
(2)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直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3)把两个球放在带槽的曲线轨道上,让两球进行运动。
(4)观察比较小球球在平整桌面、直线轨道和曲线轨道中运动路线有什么不同班级实验组别实验者观察到的现象:1.小球在平整桌面做()运动。
2.小球在直线轨道中做()运动,在曲线轨道中做()运动。
实验结论:根据轨道形状的不同,小球做()运动或()运动。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2)三年级下册班次实验组别时间年月日实验者实验名称:物体在斜面上运动实验目的:1.认识斜面,并掌握物体在斜面上滑动和滚动两种运动方式。
2.经历物体在斜面上运动的实验,培养细致、认真的观察记录能力,学会运用思辨的方法获得科学概念。
实验器材:长木板、小正方体、六棱柱、小球、铅笔等其他常见物品.实验步骤:(1)在斜面上端轻轻放下立方体木块。
(2)窥察立方体木块的状况。
(3)将小六棱柱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
(4)将小球平放在斜面上端,观察它的运动状态窥察到的现象:物体在斜面上运动斜面情况小立方体小六棱柱小球小坡度斜面大坡度斜面实验结论:物体可以()在斜面上或从斜面上()。
除了滑动,物体在斜面上还会()。
三年级科学实验报告单(3)三年级下册时间班次实验组别实验者实验名称:比较相同距离内运动的快慢实验目的:运动相同的距离,可以用比较运动时间的方法来比较运动快慢:用时短,运动快;用时长,运动慢。
实验器材:直线跑道(长于两米为宜)、小球(运动速度不同)、秒表。
实验步骤:(1)准备两条长度相同的轨道,一端垫起,形成斜坡。
红球的轨道坡度要高于黄球的轨道坡度。
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全册实验报告单

实验名称:观察水的凝固现象实验目的:通过观察和实验,让学生了解水的凝固现象,探索水的凝固规律。
实验材料:1.温度计2.温水3.冰块4.透明杯子实验步骤:1.将温度计放入透明杯子中,准备记录水的温度变化。
2.将温水倒入透明杯中,记录温水的温度。
3.将冰块倒入温水中,搅拌几分钟。
4.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水的温度,并观察水的状态。
实验结果:1.在室温下,温水的温度为25摄氏度,水呈液态。
2.加入冰块后,温水的温度逐渐下降。
3.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开始变成冰块。
4.继续降温,冰块变得更加坚硬。
实验分析与结论:通过实验观察,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温水的温度在接触冰块后会下降。
2.当温度降到0摄氏度时,水会变成冰块。
3.冰块的温度会比室温更低。
4.冰块比水更硬,无法倒出。
实验原理:水的凝固是指水在降温至一定温度时,由液态变成固态的现象。
当温度下降到0摄氏度时,水分子的热运动能量减小,分子开始互相靠近,形成规则的排列结构,从而形成冰块。
冰块的温度会继续下降,直到达到冰的熔点。
实验应用:1.在生活中,可以利用水的凝固现象制作冰块、冰淇淋等冷食品。
2.在工业生产中,水的凝固现象在冷链运输、制冷设备等领域起着重要作用。
实验小结:通过本次实验,我深入了解了水的凝固现象。
我学会了观察和记录实验过程,并进行简单的分析和总结。
实验过程中,我也体会到了科学实验的严谨性和有趣性。
通过实践,让我对科学知识有了更深一步的理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实验一、温度和温度计
活动1:感受1号杯和2号杯里水的冷热
1号杯水()
2号杯水()
活动2:观察温度计
.观察常用液体温度计的主
要构造。
你观察温度计上有摄氏度
(℃)的标记吗?
你观察温度计上每一小格表
示多少?
你观察温度计的最高温度和
最高()最低()
最低温度是多少?
实验现象温度计里面的液柱热了就会上升,冷了就会下降。
活动3:下面的温度你会读和写吗?
28摄氏度写作:
20摄氏度写作:
零下5摄氏度写作:
-21℃读作:
31℃读作:
实验要求:用温度计测量水的温度。
实验用品:400ml烧杯一个一支温度计适量冷水和一暖壶热水吸水纸废物瓶。
步骤操作要求评分标准满分得分1 清点仪器用品按材料清单清点材料用品是否齐全(5分)。
5
2 观察温度计的
零刻线、分度值
和量程。
A、观察温度计的零刻线。
(10分)
B、观察温度计的分度值和量程。
(10分)
20
3 用手感知水温。
将手指伸入烧杯中(冷水)或将手放在烧杯
外壁(热水),手的感觉
(10分),估测水的温度(10分)。
20
4 将温度计测量
水的温度。
A、手拿温度计上端,将其竖直放入水中。
(10
分)
B、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完全浸没在水中,玻璃
泡不要碰烧杯的侧壁和底部。
(10分)
C、等示数稳定时再读数。
读数时,要让玻璃
泡继续停留在水中。
(10分)
D、视线要和温度计的示数保持相平。
连续三
次测水的温度分别为、、
,平均水温为。
(15分)
45
5 整理仪器,擦拭
桌面。
A、将温度计擦干放回原处。
(5分)
B、擦拭桌面。
(5分)
10
实验三、水结冰了
一、实验名称:水结冰了
二、实验目的:观察水在不同温度下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步骤:
1、在试管里加入一半的纯净水,用温度计测量并记录试管里水的温度
2、拿一只保温杯(或在普通塑料杯外包裹一块干毛巾)在杯内装满碎冰,
把试管插入碎冰中,用温度计观测试管里水温的变化
3、在碎冰里加入较多的食盐,保持几分钟持续观测试管里的水温
4、观测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温度
四、实验器材:试管、保温杯、温度计、碎冰块、食盐、纯净水。
水结冰了的实验记录表
1 在试管中加入一半纯净水的
温度___℃
2 将试管插入碎冰中的温度
___℃
3 在碎冰里加入食盐时的温度
___℃
4 试管里的水开始结冰时的
温度___℃
结论:
1、水在低温环境中,温度会不断下降,当温度下降到0℃时开始结冰,由液态变为固态。
2、结冰后温度会继续下降,一直降到与环境的温度相同为止。
3、水在结冰的过程中要向周围放出热量。
实验四、冰融化了
一、实验目的:观察冰融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
二、实验步骤:
1、从冰箱中取出一些冰块,把冰块放入烧杯内,用温度计测量并录
录冰块的温度
2、让冰块自行融化,在冰块融化过程中,按均匀的时间间隔测量温
度
3、当冰块完全融化成水时,记录温度计的读数
三、实验器材:烧杯一只、温度计、记录表、可封口的小塑料袋一只、
冰块若干
冰块融化时的温度记录表
时间1分钟2分钟3分钟4分钟5分钟……
温度
实验结论:1、刚从冰箱里取出的冰块温度是()℃
2、温度会不断上升,当上升到0℃时,冰块开始融化,在融化过程中一直保持0℃。
3、冰块完全融化成水后,温度继续上升,一直到室温。
4、冰块融化的过程中需要吸收热量。
实验五、磁铁有磁性
(一)实验名称:磁铁有磁性
二、实验步骤:
1.用实验方法研究磁铁能吸引什么,不能吸引什么。
2、在磁铁和铁制物品之间先放上纸、布、塑料片、木头片等看看磁铁能不
能被吸引
3.用磁铁识别哪些硬币是铁材料制作的。
三记录
实验要求: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物体名称预测实验结果
回形针
铁钉
铜线
玻璃球
木块
纸片
铝块
棉线
(自己填写)
1、通过实验,你们组发现:能被磁铁吸引的物体有什么共同点?
能被吸引的物体都是由制作的。
2、由此推知:磁铁能吸引。
(二)实验名称:磁铁隔着物体吸铁的实验报告
实验要求:请在能被磁铁吸引的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隔开铁和磁铁的物体能否被磁铁吸引
纸
布
塑料片
铝片
木片
结论:通过实验,我们组发现:磁铁(填“能”或“不能”)隔着一些物体吸引铁。
(三)实验名称:判断哪些东西是铁做的
实验要求:先预测,若物体能被磁铁吸引,请在能被磁铁吸引项中打“√”,不能被吸引的打“×”。
再用磁铁检验,看看你的预测是否正确。
物体名称你的预测实验结果1元
5角
1分
实验六、磁铁的两极
二、实验目的:研究条形磁铁各部分的磁力大小
三、实验步骤:
1、用两只手握住两块没有标识的磁铁,将它们的磁极相互接近,会
出现几种情况,我们的手会有什么感觉
2、把两块磁铁的两端分别标上A、B、C、D,再将它们相互接近
3、用符号“→←”表示相互吸引的情况,用符号“←→”表示相互排斥的
情况,把实验的结果记录下来。
四、实验器材:钢珠、大条形磁铁、回形针、没有标识的磁铁、若干纸条。
磁铁两级磁力大小实验记录表
相互接近的磁铁相互吸引或排斥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