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辨析题)模拟试卷5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题型有:1.1.教育目的实质上表现为教育功能。
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目的是指人们在进行教育活动之前,在头脑中预先存在着的教育活动过程结束时所要取得的结果。
教育目的带有主观性,它指明教育要达到的标准或要求,说明办教育为的是什么,培养人要达到什么样的规格。
教育功能是教育活动和系统对人的发展和人类社会所产生的各种实际的作用和影响。
教育功能是客观的,按作用的对象不同分为影响个体发展的功能和影响社会发展的功能。
教育目的是人们主观上对教育的期望,而教育功能是教育在实际中产生的客观作用和影响。
教育功能会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教育目的的制定和实现以教育功能的发挥为基础。
因此,认为教育目的的实质表现为教育功能这种说法是错误的。
解析:本题旨在综合考查学生对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的掌握情况。
应该分别论述教育目的和教育功能的概念,并从两者的特点和关系加以分析。
知识模块:教育学原理2.“学不可以已。
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表明荀况在师生关系问题上强调不唯师说。
正确答案:这种观点错误。
《劝学》中这段话阐明了持久的学习和教育对人有完善的作用,也蕴含了学生必须向老师学习求教的思想,但推导不出在师生关系问题上不唯师说的结论,荀况也并无不唯师说的思想。
荀况认为,教师与天、地、君、亲处在并列的地位,关系到国家的治理;教师是礼义的化身,人的完善没有比向老师学习更为有效的办法。
因此强调学生必须服从教师,“师云亦云”,否则就是背叛。
据此提出尊师,并以是否尊师为国家兴衰的标志。
涉及知识点:中国教育史3.“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教育宗旨是维新运动时期提出的。
正确答案:错误。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是洋务运动时期提出的,是洋务派的教育宗旨和关于中西文化的核心命题。
涉及知识点:中外教育史4.欧洲中世纪的教育具有浓厚的宗教、神学色彩,相对于此前的古希腊罗马教育无任何进步之处。
正确答案:错误。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什么题型

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什么题型在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中,考生需要掌握一系列与教育相关的基础知识。
这类考试主要是为了测试考生对教育理论、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律法规等方面的了解程度。
下面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题型,以供考生参考。
一、选择题选择题是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之一。
考生在选择题中需要从给定的选项中选择符合题意的一个或多个答案。
这类题目常涉及到教育学、心理学、法律等相关知识。
下面是一个示例选择题:题目:下列哪个不是教育学中的主要流派?A. 行为主义B. 社会学派C. 人本主义D. 个别差异主义正确答案是B,社会学派并不是教育学中的主要流派。
通过选择题,考生能够考察对于相关概念的理解和分类能力。
二、判断题判断题是考生需要判断给定说法的真假,并在答题卡上选择“正确”或“错误”的题型。
这类题目在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中常常用来考察考生对于某一概念或原理的理解。
以下是一个示例判断题:题目:孟子强调“性相近也,习相远”。
这句话表明,孟子认为人的性格是与天生有关的,而个体的差异则是后天习得的。
正确答案是错误。
通过判断题,考生需要对教育学中的某一概念或原理有着清晰的理解和判断能力。
三、简答题简答题要求考生对提问的问题进行简要回答,通常以几句话或短段落来表达观点。
在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中,这类题目常常涉及到对特定教育理论的理解、对教育心理学中某一概念的解释等。
以下是一个示例简答题:题目:请简要解释“塔普尔曼效应”。
简答题考察考生对于特定概念的理解和简要表达能力。
在回答简答题时,考生应注意简练明了,但又不失准确性。
四、论述题论述题是要求考生对特定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和阐述。
在教育综合基础知识考试中,这类题目常常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对教育问题进行全面的分析。
以下是一个示例论述题:题目:请论述教育公平的含义及其实现途径。
论述题考察考生对教育问题的分析能力和综合运用相关知识的能力。
在回答论述题时,考生应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用准确的语言表达观点和论据。
考研教育学专业综合真题及答案详解

2007年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1 赫尔巴特所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核心一般被概括为:教材中心、课堂中心和AA.教师中心 B. 学校中心C. 学生中心 D. 活动中心2. 强调知识的内在逻辑和系统性,主张分科教案的是: BA经验主义课程论 B学科中心课程论C存在主义课程论 D后现代主义课程论3. 只要提供了足够的时间和帮助,每一个学生都能达成学习目标.依据这种思想构建的教案模式是:CA程序教案模式 B发现教案模式C掌握学习教案模式 D非指导性教案模式4. 下列文件中,最早提出“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义务教育”的是:AA《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B《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D《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5 按照科尔伯格的理论,以人际关系和谐或“好孩子”为定向的道德发展阶段处于:BA前习俗水平 B 习俗水平C后习俗水平 D准习俗水平6 在一个人的发展过程中,有的方面在较低的年龄阶段就达到了较高的水平,有的方面则要到较高的年龄阶段才能达到成熟的水平。
这反映人的身心发展具有: D A顺序性 B阶段性C 差异性 D不均衡性7 泰勒认为,课程评价是为了找出结果与目标之间的差异,并利用这种反馈信息作为修订课程计划的依据。
据此提出的课程评价模式是:AA目标评价模式 B目标游离评价模式C背景、输入、过程、结果评价模式 D差距评价模8 按照美国教育哲学家谢弗勒对教育定义的分类,作者自己创制的、其内涵在作者的某种话语情境中始终是同一的定义属于:DA描述性定义 B纲领性定义C解释性定义 D规定性定义9 “个人怎样表现自己的生活。
他们自己就是怎样。
因此,他们是什么样的,这同他们的生产是一致的——既和他们生产什么一致,又和他们怎样生产一致。
因而,个人是什么样的,这取决于他们进行生产的物质条件。
”马克思的这段话说明个体的发展具有:BA顺序性和阶段性 B社会性和历史性C相似性和差异性 D现实性和潜在性10 教案的内容、方法、分量和进度要适合学生的身心发展,是他们能够接受的,但又要有一定的难度,需要经过努力才能掌握,以促进学生的身心发展。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2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1.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强调的“三中心”分别是A.教师中心、课堂中心、教材中心B.教师中心、学校中心、活动中心C.学生中心、课堂中心、活动中心D.学生中心、活动中心、社会中心正确答案:A解析:本题出自《大纲》第一部分“教育学概述”之第(三)条“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旨在考查考生对赫尔巴特和杜威核心教育思想的掌握程度。
以赫尔巴特为代表的传统教育思想的三个中心是教师中心、教材中心与课堂中心。
因此,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教育学概述2.“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一语出自( )A.《学记》B.《论语》C.“四书”“五经”D.《说文解字》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教育学原理3.德国教育学家()将教育理论分为三类:教育的科学理论,教育的哲学理论,实践教育理论。
A.布雷岑卡B.谢弗勒C.凯洛夫D.拉伊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教育的产生与发展4.不属于教育本质讨论的实践价值的表述是( )A.革除教育片面追求升学率的弊端B.消除教育的“目中无人”C.促进基础教育课程改革D.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正确答案:D解析:教育本质讨论的理论与实践价值都是需要认真理解的。
进行教育本质问题的元研究是指从理论上建构科学的教育理论体系,其他三项都是具体实际的,属于实践价值。
知识模块: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5.关于人的发展动因的理论和假设中,支持内发论观点的是A.白板说B.性善论C.环境决定论D.行为主义心理学正确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的是“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旨在考查考生对各种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动因理论的理解与掌握情况。
主张性善论者、遗传决定论者以及成熟论者一般强调内在因素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被称为个体发展动因上的内发论:主张人的发展主要是由外在的力量,诸如环境、学校的教育与行为训练等决定的,被称为外铄论。
行为主义心理学强调外在的环境和行为训练对人的身心发展的影响,属于外铄论。
教育学自主命题的院校有以下几所

教育学自主命题的院校有以下几所:北京师范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首都师范大学774教育学基础综合北京理工大学633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国人民大学635教育管理与政策中国地质大学(武汉)636教育学基础综合华东师范大学720教育学基础综合南开大学747教育学基础综合渤海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大学674和311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农业大学612教育学基础综合吉林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综合延边大学615教育学基础综合长春师范学院651教育学基础综合黑龙江大学740教育学基础综合东北石油大学707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北民族大学706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理工大学613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体育学院613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国防科学技术大学652教育技术与教育设计延安大学714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安建筑科技大学622教育及心理学厦门大学640教育学基础综合福建师范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宁波大学631教育学基础综合浙江工业大学611教育学基础综合中山大学679教育学基础综合广州大学633教育学基础综合江西农业大学708教育学基础综合东华理工大学620教育学基础综合赣南师范学院615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大学696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科技大学702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师范大学729教育学基础综合河北科技师范学院613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南师范大学749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南农业大学618教育学基础综合国防科技大学651教育学基础综合武汉大学675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北大学711教育学基础综合湖北师范学院625教育学基础理论综合福建农林大学618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华中科技大学635教育学基础综合武汉理工大学610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川大学653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川师范大学614教育学基础综合西华师范大学612教育学基础综合重庆师范大学601教育学基础综合三峡大学782教育学综合海军工程大学714军事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教育学全国统考的院校有以下几所:北大,中央民族,中国石油大学,天津大学,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山西大学,内蒙古师范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辽宁师范大学,沈阳师范大学,大连大学,东北师范大学,哈尔滨理工大学,哈尔滨师范大学,复旦大学,华东理工大学,上海师范大学,南京大学,东南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南京理工大学,南京邮电大学,河海大学,江苏大学,南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浙江大学,杭州师范大学,安徽大学,安徽师范大学淮北师范大学,南昌大学,江西师范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山东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山东师范大学,曲阜师范大学,聊城大学,鲁东大学,河南大学,信阳师范学院,长江大学,华中师范大学,汕头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华南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大学,广西师范学院,重庆大学,西南大学,贵州师范大学,云南大学,云南师范大学,西北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西北师范大学,青海师范大学,石河子学。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外国教育史)模拟试卷27(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0,分数:40.00)1.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分数:2.00)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2.有关印度佛教教育的说法正确的是( )(分数:2.00)A.其培养目标是统治者B.印度佛教教育不收女学员C.寺院在印度不仅仅是教育机构,还是学术机构√D.古代印度不接纳外国的学者解析:3.《法律篇》对《理想国》做出了许多改变,以下哪一项不属于这种改变?( )(分数:2.00)A.设了一名专管教育的长官B.新课程中哲学被取消了C.反对强迫教育√D.提倡兴建学校解析:4.古罗马培养雄辩家的学校主要是( )(分数:2.00)A.文法学校B.初等学校C.卢达斯D.修辞学校√解析:5.以下几种学校,不属于中世纪基督教教会办学形式的是( )(分数:2.00)A.堂区学校B.主教学校C.星期日学校√D.修道院解析:解析:四个选项都与基督教有关,但是星期日学校不属于严格的基督教办学形式,它是工业革命后,英国人为解决童工的教育问题而创设的,学习内容涉及基督教《圣经》,但后期也有很大世俗性。
6.西欧中世纪大学最显著的特点是( )(分数:2.00)A.开放B.等级C.自治√D.普及解析:7.塞尔柱帝国时期的高等教育机构是( )(分数:2.00)A.波伦亚大学B.萨莱诺大学C.巴黎大学D.尼采米亚大学√解析:8.耶稣会教育中的精英学科是指( )(分数:2.00)A.逻辑学B.哲学和神学√C.天文学D.神学和文学解析:9.法国的教育家( )提出了“教育万能论”。
(分数:2.00)A.狄德罗B.涂尔干C.拉夏洛泰D.爱尔维修√解析:10.倡议并创建莫斯科大学的是( )(分数:2.00)A.彼得大帝B.罗蒙诺索夫√C.叶卡捷琳娜D.乌申斯基解析:11.有关英国近代教育状况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分数:2.00)A.英国慈善学校毕业的学生,不能升入文法学校和公学B.学园是一种实科性质的中学C.20世纪初,英国通过拨款形式开了国家干预教育的先河√D.英国通过《初等教育法》开始普及义务教育解析:12.夸美纽斯提出了许多教学原则,但不包括( )(分数:2.00)A.直观性B.激发学生求知欲C.量力性D.发展性√解析:13.赫尔巴特的教育性教学实际上是针对( )提出的。
教育学专业核心课程

教育学专业核心课程教育学专业是培养教育科学家、教育管理者和教育研究人员的学科,旨在深入研究教育的原理、方法和实践,以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和提高。
在教育学专业中,学生需要修习一系列核心课程,这些课程涵盖了教育学的各个领域,为学生提供了广泛的知识和专业技能。
本文将重点介绍教育学专业的核心课程,并探讨其在学生职业生涯发展中的重要性。
1. 教育心理学教育心理学是教育学专业中最基础、最核心的课程之一。
它研究个体在学习和发展过程中的心理机制和规律,并探讨教育实践中的心理问题与解决方法。
学生通过学习教育心理学,能够深入了解学生的心理发展阶段、认知过程和动机机制,从而更好地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制定有效的教育策略。
2. 教育学原理教育学原理是教育学专业中的另一个核心课程。
它研究教育的基本原理、教育法规和教育制度,并探讨教育改革和教育发展的问题。
学生通过学习教育学原理,能够了解教育的历史演变、教育理论的发展以及现代教育制度的运行机制,为将来的教育工作打下坚实的理论基础。
3. 教育统计学教育统计学是教育学专业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教育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和解释方法,以及统计技术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教育统计学,能够熟练运用统计方法,对教育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和解读,为教育决策提供可靠的依据。
4. 课程与教学设计课程与教学设计是教育学专业中培养学生教育设计和改革能力的课程之一。
它研究教学活动的设计原则、方法和技巧,以及课程改革的理论和实践。
学生通过学习课程与教学设计,能够掌握设计教学活动和制定课程计划的技巧,为教育教学工作提供有效的支持。
5. 教育评价与测量教育评价与测量是教育学专业中用来评估教育质量、学习成绩和教育效果的一门专业课程。
它研究评价和测量理论、评价方法和工具的使用,以及评价结果的解读和应用。
学生通过学习教育评价与测量,能够熟练运用评价方法和工具,对教育活动进行客观的评估,为教育改进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考研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学习动机)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3. 简答题 4. 分析论述题单项选择题下列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某学生自幼就有出国留学的愿望,为此他特别认真地学习外语,他的这种学习动机属于()A.内部动机B.一般动机C.远景的间接性动机D.近景的直接性动机正确答案:C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2.以下哪种学习动机属于内部动机?()A.“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B.“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C.读书是一种乐趣D.“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正确答案:C解析:内部动机是指纯粹出于对学习本身的兴趣而进行的学习。
知识模块:学习动机3.以下对学习动机的作用,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学习动机的作用贯穿于学习活动的开始、进行和完成的全过程B.学习动机只对学习活动的发起起作用C.影响学习动机的因素就是学习者遇到的问题情境D.学习动机越高学习的结果越好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4.学习动机的强化理论是由()学习理论家提出来的。
A.格式塔派B.联结派C.认知派D.建构派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5.罗杰斯提出的学习动机理论是()A.需要层次论B.强化理论C.自我效能感理论D.自由学习理论正确答案:D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6.需要层次论是()心理学在动机领域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
A.人本主义,马斯洛B.行为主义,班杜拉C.认知主义,苛勒D.人本主义,韦纳正确答案:A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7.罗杰斯的“有意义学习”与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的区别在于() A.前者强调的是新旧知识要有联系,后者强调学习者对知识的兴趣B.前者强调知识与个人经验、兴趣的关系,后者强调新旧知识存在联系C.前者强调新旧知识的联系,后者不关注这种联系D.前者强调个人兴趣,后者强调学习者主动学习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学习动机8.以下几种学习动机,哪一种是罗杰斯认为对学习者的学习最有影响力的一个?()A.“我能行”B.“学好了就有奖励”C.“我喜欢”D.“我不得不学好”正确答案:C解析:罗杰斯的自由学习理论最关注学生自身的兴趣和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大纲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是我校为招收教育学学科的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入学考试科目。
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掌握教育学学科大学本科阶段专业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基本方法的水平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确保硕士研究生的入学质量。
一、考查目标教育学专业基础综合考试涵盖教育学原理、中外教育史、教育心理学和教育研究方法等学科基础课程。
要求考生系统掌握上述教育学学科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能够运用所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方法分析、判断和解决有关理论问题和实际问题。
二、考试形式(一)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30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二)答题方式:答题方式为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结构各部分内容所占分值为:教育学原理约100分中外教育史约100分教育心理学约50分教育研究方法约50分三、试卷题型结构单项选择题45小题,每小题2分,共90分辨析题4小题,每小题15分,共60分简答题5小题,每小题15分,共75分分析论述题3小题,每小题25分,共75分四、考查范围教育学原理[考查目标]1、准确识记教育学的基础知识。
2、正确理解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理论。
3、能够运用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分析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
(一)教育学概述1、教育学的研究对象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3、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二)教育及其产生与发展1、教育的概念(1)“教育”定义的类型(2)教育概念的内涵和外延2、教育的结构与功能(1)教育的结构:教育活动的结构;教育系统的结构。
(2)教育的功能:个体发展功能与社会发展功能;正向功能与负向功能;显性功能与隐性功能。
3、我国关于教育本质问题的主要观点教育是上层建筑;教育是生产力;教育具有上层建筑和生产力的双重属性;教育是一种综合性的社会实践活动;教育是促进个体社会化的过程;教育是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4、关于教育起源的主要观点: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5、教育的发展:古代教育的特征、近代教育的特征、现代教育的特征(三)教育与社会发展1、关于教育与社会关系的主要理论教育独立论;教育万能论;人力资本论;筛选假设理论;劳动力市场理论。
2、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3、教育的社会功能(经济功能、政治功能、文化功能、科技功能、人口功能)4、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四)教育与人的发展1、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及其对教育的制约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特点:发展的顺序性;发展的阶段性;发展的差异性;发展的不平衡性。
人的身心发展特点对教育的制约2、人的身心发展的主要影响因素(1)关于影响人的身心发展因素的主要观点单因素论与多因素论;内发论与外铄论;内因与外因交互作用论。
(2)遗传素质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环境及其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3、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个体个性化与个体社会化(2)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及有效发挥的条件(五)教育目的与培养目标1、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的概念、教育目的的定义、教育目的与教育方针的关系。
(2)关于教育目的的主要理论: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内在目的论,外在目的论;教育准备生活说,教育适应生活说;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
(3)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据(4)我国的教育目的:1949年以来各个时期的教育目的;我国教育目的的精神实质。
(5)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全面发展教育各组成部分之间的关系。
2、培养目标:培养目标的概念;培养目标的定义;培养目标与教育目的的关系;我国中小学培养目标(六)教育制度1、教育制度的概念2、学校教育制度:学制的概念与要素、学制确立的依据、各级学校系统、各类学校系统、1949年以来我国的学制、1951年的学制;1958年的学制改革;改革开放以来的学制改革。
3、现代教育制度改革:义务教育年限的延长、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的综合化、高等教育的大众化、终身教育体系的建构。
(七)课程1、课程与课程理论:课程的概念、课程的定义;课程与教学的关系。
2、课程理论及主要流派:知识中心课程理论;社会中心课程理论;学习者中心课程理论。
3、课程类型: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综合课程与分科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
4、课程编制:泰勒原理、课程计划、课程标准与教材,课程国标:课程目标的概念;课程目标的来源;课程目标与培养吕标、教学目标的关系;布鲁姆教育国标分类学。
课程的范围与结构5、课程实施课程实施的取向;影响课程实施的因素。
6、课程评价课程评价的含义;课程评价的模式与功能;课程评价的主要范围。
(四)课程改革1、影响课程改革的主要因素政治因素;经济因素;文化因素;科技革新;学生发展。
2、20世纪60年代以来国外的主要课程改革3、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八)教学1、教学概述(1)教学的概念教学的定义;教学与教育、智育、上课的区别与联系。
(2)教学的主要作用与任务2、教学理论及主要流派(1)教学理论概述学习理论及其与教学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与课程理论的关系;教学理论的形成和发展。
(2)当代主要教学理论流派行为主义教学理论;认知主义教学理论;人本主义教学理论。
3、教学过程(1)关于教学过程本质的主要观点(2)教学过程中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的关系;掌握知识与培养思想品德的关系;掌握知识与提高能力的关系;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的关系。
(3)教学设计:教学设计的概念;教学设计的过程与方法;教学设计的模式。
4、教学模式:教学模式概述;教学模式的概念;教学模式的特点;教学模式的结构。
当代国外主要教学模式:程序教学模式;发现教学模式;掌握学习教学模式;暗示教学模式;范例教学模式;非指导性教学模式。
当代我国主要教学模式5、教学原则:教学原则的概念及确立依据;中小学教学的基本原则6、教学组织形式:教学组织形式的历史发展,班级授课制,教学组织形式的改革7、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实验法;实习作业法;演示法;练习法;参观法;自学辅导法。
8、教学工作的基本环节:备课;上课;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课外辅导;学业考评。
9、教学评价及其改革:教学评价的含义及其功能、诊断性评价、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学业成就评价、教学评价的改革(九)德育1、德育概述:德育概念、德育任务2、我国学校德育的基本内容:道德教育、思想教育、政治教育和法制教育《小学德育纲要》与《中学德育大纲》3、德育过程:德育过程的要素、德育过程的规律、4、德育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知行统一;正面引导与纪律约束相结合;发挥积极因素与克服消极因素相结合;严格要求与尊重信任相结合;照顾年龄特点与照顾个别特点相结合;教育影响的一致性;教育影响的连续性。
5、德育方法:说服教育;情感陶冶;实践锻炼;自我教育;榜样示范;品德评价。
6、德育途径:直接的道德教学;间接的道德教育。
7、德育模式:道德认知发展模式;体谅模式;价值澄清模式;社会学习模式;集体教育模式。
(十)教师与学生教师1、教师的概念与类别2、教师职业的产生与发展3、教师的地位与作用4、教师劳动的特点5、教师的专业素养6、教师专业发展的内涵与途径7、教师的权利与义务学生1、学生及学生观2、学生群体正式群体与非正式群体;学生群体的作用。
3、学生的权利与义务师生关系1、师生关系的特点与类型学生中心论;教师中心论。
2、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标准;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途径与方法。
中外教育史[考查目标]1、系统掌握中外教育史的基本知识,了解教育思想演变、教育制度发展、教育实施进程的基本线索,特别是主要教育家的教育思想、重要的教育制度、重大的教育事件。
2、准确理解有关中外教育史的基本文献,特别是其中的代表性材料。
3、正确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分析、评价中外教育史实,总结经验与教训,为现实的教育改革与发展提供理论启示。
一、中国古代教育(一)官学制度的建立与“六艺”教育的形成1、学校萌芽的传说2、西周的教育制度“学在官府”;大学与小学;国学与乡学;家庭教育。
3、“六艺”教育(二)私人讲学的兴起与传统教育思想的奠基1、私人讲学的兴起与诸子百家私学的发展2、齐国的稷下学宫3、孔丘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创办私学与编订“六经”;“庶、富、教”、“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与教育作用和地位;“有教无类”与教育对象;“学而优则仕”与教育目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因材施教、启发诱导、学思行并重;道德教育;论教师;历史影响。
4、孟轲的教育思想思孟学派;“性善论”与教育作用;“明人伦”与教育目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5、苟况的教育思想荀况与“六经”的传授;“性恶论”与教育作用;以“大儒”为培养目标;以儒经为教学内容;“闻见知行”结合的学习过程与方法;论教师。
6、墨家的教育思想“农与工肆之人”的代表;“素丝说”与教育作用;以“兼士”为培养目标;以科技和思维训练为特色的教育内容;主动、创造的教育方法。
7、道家的教育思想“法自然”与教育作用;“逍遥”的人格理想;提倡怀疑的学习方法。
8、法家的教育实践与思想“人性利己说”与教育作用;禁诗书与“以法为教”;禁私学与“以吏为师”。
9、战国后期的教育论著《大学》;《中庸》;《学记》;《乐记》。
(三)儒学独尊与读经做官教育模式的初步形成1、“独尊儒术”文教政策的确立2、太学、郡国学与鸿都门学3、察举制度4、董仲舒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贤良策》与三大文教政策;论人性与教育作用;论道德教育。
5、王充的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对谶纬神学的批判;关于教育作用与培养目标;论学习。
(四)封建国家教育体制的完善1、魏晋南北朝官学的变革西晋的国子学;南朝宋的“四馆”与总明观。
2、隋唐时期教育体系的完备文教政策的探索与稳定;政府教育管理机构和体制的确立;中央和地方官学体系的完备;私学发展;学校教育发展的特点。
3、科举制度的建立科举制度的萌芽与确立;科举考试的程序、科目与方法;科举制度与学校教育的关系;科举制度的影响。
4、颜之推的教育思想颜之推与《颜氏家训》;论士大夫教育;论家庭教育。
5、韩愈的教育思想“性三品”说与教育作用;关于人才培养和选拔的思想;论尊师重道。
(五)理学教育思想和学校的改革与发展1、科举制度的演变与官学的改革科举制度的演变;学校沦为科举附庸;宋代“兴文教”政策;北宋三次兴学与“三舍法”;“苏湖教法”;积分法;“六等黜陟法”;“监生历事”;社学。
2、书院的发展书院的产生与发展;《白鹿洞书院揭示》与书院教育宗旨;东林书院与书院讲会;诂经精舍、学海堂与书院学术研究;书院教育的特点。
3、私塾与蒙学教材私塾的发展与种类;蒙学教材的发展、种类和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