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格里拉黑导游事件

合集下载

2013年10月07日被导游恐吓赶下车 向旅游局投诉却被轰云南旅游业乱象死灰复燃

2013年10月07日被导游恐吓赶下车 向旅游局投诉却被轰云南旅游业乱象死灰复燃

被导游恐吓赶下车向旅游局投诉却被轰云南旅游业乱象死灰复燃2013年10月07日∙|∙更多(北京综合讯)中国《旅游法》实施未满一周,著名旅游胜地云南省香格里拉就被中国中央电视台揭露一连串旅游乱象,包括旅行社强制游客参加自费项目并恐吓不愿缴费的游客,以及迪庆州旅游局执法人员辱骂投诉者。

中新社昨日报道,全国假日办强烈谴责欺骗诱导消费、威胁胁迫游客和野蛮粗暴执法的行为。

报道引述全国假日办负责人称:“特别是在10月1日《旅游法》实施之后,对这样的恶劣行为,必须要依法予以严惩。

”该负责人说,全国假日办已经责成云南省假日办和有关部门立即展开调查,核实情况,追究有关责任单位、责任人的责任,对涉嫌违反《旅游法》和其他法律法规的单位和个人,一定要严肃处理并将处理结果及时公布于众。

迪庆州已成立工作组展开调查,对涉事的两家旅行社处以10万元(人民币,下同,2.04万新元)罚款,停业整顿一个月;将辱骂投诉者的执法人员调离迪庆州旅游执法支队,并吊销两名涉事导游的相关证件。

央视昨天报道,在丽江一家旅行社报名参加香格里拉旅游时,工作人员先是要求每个游客交费280元至380元,参加藏民家访自费旅游项目。

在丽江前往香格里拉途中,一名香格里拉导游又向游客收取藏民家访的100元费用。

对于不愿缴费的游客,导游恐吓说:“香格里拉导游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

”记者拒绝参加藏民家访,结果被导游赶下车。

被赶下车的地方在丽江与香格里拉的中间点,不论前往丽江或香格里拉都要两个小时车程。

记者和一些被赶下车的游客到丽江旅游局投诉,工作人员却表示香格里拉的导游和旅行社不归该局管辖,并指示游客到170公里外的迪庆州旅游局投诉。

将加紧整治云南旅游业但在迪庆州旅游局,当执法人员得知有游客拍摄投诉过程时,竟恐吓要动用防暴队拘留游客,还骂游客“滚蛋,永远不要来香格里拉”。

云南省旅游执法总队副总队长马坤昨天告诉中新网,从去年开始,总队进行了打非治违行动,取得了一定效果,但一些乱象如今死灰复燃。

香格里拉导游底气何来

香格里拉导游底气何来

香格里拉导游底气何来作者:暂无来源:《民生周刊》 2013年第26期刘文嘉媒体评论员如果监管方和被监管方都能同时受惠于潜规则,还有谁愿意在这件事上“较真”呢?这个十一“黄金周”,彪悍的香格里拉导游火了。

尽管在旅游市场上,强制消费的丑闻随处可见、花样层出不穷,该地导游“你信不信我给你(打)散在这里”“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的霸气,还是让“全国人民”心中一凛。

10月6日,央视曝光了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香格里拉旅游“怪象”——游客拒绝参加强制消费项目竟被导游驱赶下车并受到威胁。

新闻发出后不到24小时,迪庆地方就以迅雷不及掩耳的速度进行了处置和回应。

处置速度和结果毫不让人意外,一切都符合“媒治”社会的惯例:一个潜规则日久成风的领域、一场媒体“抓捕”、一次舆论发酵,外加一回政府公关。

当地旅游业的“规矩”不会被这场偶然事件扳倒,甚至这几个被处置的无名小卒也可能会以其他方式“满血复活”。

实际上,在这个“强制消费”的旅游新闻中,最引人注目的主人公并非几个土匪作风的导游,而是对此事安之若素、甚至有暗中维护之嫌的执法部门。

比起把刀架在游客脖子上的导游,要求游客“按这个价格交了”、大骂“像你这样的滚蛋”、甚至叫嚣“我说拘留你就拘留你”的迪庆旅游局,才真正让公众深感不安。

今年10月1日起正式施行的《旅游法》,已经明令禁止强制消费等行为,作为基层执法单位,迪庆旅游局若干执法者的行为已不仅是渎职,更要面对执法者公然违法的诘问。

只要看到迪庆执法部门的言行,就能基本明白土匪导游的底气何来、不良旅行社的靠山何在,也能明白当地旅游业的生态何以如此不堪。

在一个监管周密、执法有力的环境里,不良企业很难闹出大动静来,但凡某一经营性领域的潜规则形成了气候,必是该领域已经和地方政府之间产生了紧密的利益粘连、形成了长期的互生共养关系。

报道中有一个细节是,旅行社工作人员就要求每个游客必须交费280元至380元,参加藏民家访自费旅游项目,并且声称这个是“行政性的变相收费”。

云南旅游经不起_歪导游_羞辱

云南旅游经不起_歪导游_羞辱

云南政协报/2011年/10月/24日/第003版
评论
云南旅游经不起“歪导游”羞辱
和法堡
丽江、香格里拉、泸沽湖,这些地方的旅游,本该是梦幻般美丽。

但一名来云南旅行的网友,却在微博里这样写道:“就在半夜,导游竟然要强奸团友小姑娘,现在几十人的团友从凌晨一点半坐到现在不敢睡觉,因为当事人说会一一杀掉我们。

”(10月13日新华网)
作为一个旅游者,尤其是女孩子,遇到这样禽兽不如的导游,简直太可怕了!虽说十月的云南高原风景如画,着实迷人,但近日发生在泸沽湖的导游非礼女游客事件和持刀胁迫游客购物事件,却给秀美的景区蒙上了阻影。

幸好,在同行旅客的解救下,受害女孩终于避免了色狼导游的性侵害。

但这一恶劣事件,却伤透了每一个旅游者的心。

如果早知如此,谁还会去这些地方“出钱买噩梦”、遭活罪?
我怎么也想不明白,持刀胁迫、试图强奸、扬言杀人……这样不堪入耳、让人毛骨悚然的词汇,怎么可能与代表着一个地方文明形象的导游联系起来?色狼导游的气焰为何如此嚣张?网友“丽江小迷糊”也曾表示:年初自己去泸沽湖的时候,就曾见识过当地导游打骂游客的情况。

那么,是谁纵容这些导游如土匪一般对待游客?谁又来捍卫这片旅游圣地?
也许,在导游队伍中出现这样的败类,具有偶然性,但事件背后的旅行社管理问题,不能不令人忧心忡忡!
净化旅游市场,必先整治地方旅游管理乱象,坚决铲除产生色狼导游的土壤。

无疑,要让旅行社及导游具备起码的职业道德,不能光等旅行社及导游的“良心发现”,更重要的是,政府及相关部门在监管等方面应多给力,甚至要挥动法律利剑,让那些不法分子自食其果。

否则,如果放任自流,最终只会让本地的旅游业自取灭亡。

第1页共1页。

香格里拉“土匪”导游的靠山,是“土匪”官员

香格里拉“土匪”导游的靠山,是“土匪”官员

香格里拉“土匪”导游的靠山,是“土匪”官员今天央视《朝闻天下》报道了香格里拉旅游乱象,主要包括:一是旅行社强迫消费,交280元至380元参加“藏民家访”项目。

二是导游威胁消费,自称叫扎西土匪(音)的导游,以“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来威胁游客交钱,不交钱者被赶下车,丢在荒郊野外,无论是回丽江还是去香格里拉,都需要两个小时。

三是执法人员蛮横无理,不但任意威胁拘留投诉的游客,还十分雷人地狂啸:“像你这样的滚蛋!永远不要来香格里拉!把你撵掉!我敢说这句话我就做得到!”中国旅游业,其实和中国总体经济一样,都处于“暴发户”形态,连续多年的快速发展中,管理手段却没能相应跟上,以至于经济总量和人均GDP几年就能翻一番,但国民幸福指数却未能相应提高;旅游的机会多了,可旅游的幸福感却大打折扣,除了拥挤、无序而导致时间的大量浪费和人身安全得不到保障外,还经常为服务档次较契约规定的下降、强制消费、购物受骗等遭受精神刺激,无法体会旅游的快乐。

而一些欺诈、强迫消费行为,其实是由政府主导,旅游企业执行,导游操刀的“集体产物”。

比如今天媒体报道的《庐山180元通票“不通”:游遍景区需1792元》,就是政府、旅游企业和导游三方合谋的结果:政府批准山上多个环节收费,旅游企业骗旅客“180块钱全都包括了”,让游客感到价格不贵,欣然上山;导游因为有提成,就以各种手段哄、骗甚至威胁游客再掏钱,实质上是“关门抢钱”。

香格里拉景区也不例外。

“藏民家访”项目一定是经过政府批准的收费项目,否则旅行社也不敢声称“这个是行政性的变相收费”。

而导游敢于用“你看我今天会不会把刀子放到你脖子上”来威胁游客交钱,除了提成在起作用,肯定还有处于“利益共同体”一方的政府官员做后盾。

可以这么说,香格里拉景区乱象丛生已是由来已久,游客网上诉苦贴不时就弄到你的电脑界面上,并且“土匪导游”一词也不是第一次见诸网络。

就强迫参加“藏民家访”项目一事,笔者在两年前就曾在论坛上看过一篇题为《遭遇香格里拉土匪导游》的文章,该文写道:“最为可恨的一是强迫游客去藏民家访(180元/人)若不去或不交钱则撵人下车,我以小孩不舒服为由拒绝交钱也不行,他说:‘去也得去,不去也得去,若不去就是看不起藏民,不支持他的工作’。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黑导游的套路_人生感悟

你所不知道的那些黑导游的套路_人生感悟

精心整理你所不知道的那些黑导游的套路_人生感悟相信很多大家出去旅游最怕的就是遇见黑导游了,你不知道的那些套路有哪些呢,也希望大家可以多注意一点,接下来就请大家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这篇文章说的是什么吧。

一400照基本流程,导游要先来段介绍,于是师父声音洪亮地说:“很多人来我们云南,就是上车睡觉,下车撒尿,到景点拍个照,别人一问啥都不知道。

这些人不是来旅游的,是来考察云南公路的吧?”游客们大笑起来,车上的氛围顿时变得热切而友好。

师父又正色道:“我们第一站先到达大理古城,旁边有一个银器店。

我们做导游没有工资底薪,大家多少买点,全当今天给我们发工资了。

”这话倒不假,我心想。

师父把情况全盘托出,像是个老实不欺客的人。

谁知刚到古城,她却每人收了50元门票费。

其实大理古城并不收取门票,我有点慌张:“古城不是不收门票吗,被发现了怎么办?”“他们要是能知道这个,当初就不会选择跟团了。

”师父十分淡然。

果然,每个人都乖乖交了门票钱,并没有人多问什么。

间,小了,“你“能重复今天的购物行程。

晚上,师父特意安排了两间酒店,购物消费排名前15的游客被安排在合同上许诺的酒店,而那里还有几处购物点。

而排名靠后的游客则被安排在普通的民宿,我们从中再次赚取差价。

一天下来,我们实现了将近五万元的购物量,师父却很生气:“死猪仔!抠门佬,这么穷干脆别出来玩!”她告诉我,到了香格里拉,一天起码能有十多万。

“这么多?”我瞪大眼睛,“那我们怎么不把他们一路带上去?”“肥油当然是你刮一点,我刮一点,怎么可能全部进你的荷包嘛。

总之一路上都能赚钱,你要学习的东西还很多。

”二“我价4“为什么他们不投诉,或者干脆一走了之自己玩?”我存疑已久。

师父说:“大部分人都觉得,到了别人的地盘就不要惹是生非,只能忍下来咯。

”她一副早已看透的得意。

师父有心带我,几乎将自己的心得全盘托出。

虽然与我想象中的导游大相径庭,但身边的前辈大都如此,大家都一样,应该是没什么吧?我想。

如何解决旅游业黑导游问题的具体措施

如何解决旅游业黑导游问题的具体措施

如何解决旅游业黑导游问题的具体措施引言:旅游业的繁荣不仅带来了经济效益,也吸引了一些不良分子投机取巧。

其中之一就是黑导游问题。

黑导游以虚假宣传、价格欺诈和服务欠佳等手段蒙骗了很多消费者,给旅游市场形象造成了极大的负面影响。

为解决这个问题,需要采取一系列具体措施。

一、建立规范管理制度1.加强监管力度:政府部门应加大对旅行社和导游从业人员的监管力度,确保其合法经营。

2.实行许可证制:对所有从事导游工作的人员进行严格审核,并发放许可证,在培训合格后才能正式上岗。

3.完善投诉处理机制:建立有效快速处理投诉的渠道,并设立专门受理旅行者投诉黑导游事件的热线电话或网站。

二、加强教育培训1.提高专业素质:通过举办专题培训班,增加相关知识技能和职业道德方面的培养与学习,提高导游的专业水平。

2.加强法律法规教育:使导游熟悉相关法律法规,并对违规行为有清晰的认识。

三、开展宣传活动1.利用媒体渠道:通过互联网、电视媒体等广泛传播旅游业黑导游问题的危害性,引起公众关注。

2.举办主题活动:借助旅游节庆和重要纪念日等机会,开展针对黑导游问题的公益广告和讲座。

四、建立行业自律1.组织内部监管:旅行社应设立专门监察部门或委员会负责对其所属导游进行定期抽查和评估,并及时采取处理措施。

2.建立良好奖惩制度: 进一步完善并强化奖惩制度,在为消费者提供优质服务方面给予表扬和激励,并对存在不良行为的个人或企业进行严厉处罚。

五、加大执法力度1.增加人员配备:政府执法机构应该增加人员投入,形成合力打击非主流从业者,保证市场秩序稳定。

2.加强行业协作:旅行社、导游协会和相关政府部门之间应加强合作,共同打击黑导游的存在,并对不法分子形成威慑。

结语:解决旅游业黑导游问题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政府、行业协会、企业以及消费者等各方都应发挥积极的作用。

通过建立规范管理制度,加强教育培训,开展宣传活动,并建立行业自律和加大执法力度等措施的综合使用下,在未来解决旅游问题将更高效可靠。

【军转干】2014备考资料申论热点:黄金周的导游乱象

【军转干】2014备考资料申论热点:黄金周的导游乱象

【军转干】2014备考资料申论热点:黄金周的导游乱象【背景链接】10月6日据央视报道,云南香格里拉“一日游”已经变成一场梦魇。

先是导游强迫游客接受藏民家访的“自费项目”,不接受即被中途赶下大巴;游客到迪庆州旅游局投诉时,执法人员非但不主持公道,还威胁和辱骂摄录的游客,“我说拘留你就拘留你!”并要求这样的游客“滚蛋”。

导游生猛的现象已不鲜见,在全国各个景区都有导游乱象的身影。

【标准表述】[综合分析]国庆长假,出来游玩本就是想放松一下身心,在旅行中留下一些美好的记忆。

可这样的“一日游”不仅使游客大失所望,更给当地的旅游行业带来极其恶劣的影响。

是谁给了导游这么大的胆量,竟然如此野蛮、嚣张、没有职业操守,是谁扰乱了旅游行业的市场,让旅游团变成了购物团,让游客变为待宰的羔羊。

[原因]导游之所以如此“生猛”,其原因不外乎有二:一者,熟人社会带给他们的自我优越意识。

比如来自当地,有一群“随喊随到”的朋友。

或者熟悉整个旅游路线,你不听我话,我就让你玩得不开心;二者,他并不是一个人在战斗,其背后还有旅行社、各地旅行接待处、甚至当地政府机构的变相支持。

前者只不过充当了问题的表象,而后者才是其“底气十足”的真正原因。

[深层分析]梳理这一生猛乱象的产生过程,便不难发现,处在“食物链”末端的导游,他只不过是激发矛盾的导火索,其上游的利益纠葛、执法部门的严重渎职才是整个链条得以构成的关键之因,也正是他们的“指引”、“变相支持”,才使得生猛的导游有肥沃的生长土壤。

“旅行社不给导游工资”,其实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他们的生存状态。

迫于这样的现实窘境,许多导游也只能将自己的损失转嫁给游客,以换取自己本该得到的工资。

而当这种转嫁变得轻而易举且还有更多的物质收入时,他们便会有恃无恐,在游客身上轮番上演“强制消费”的戏码。

另一方面,当地旅游局的严重渎职更是从法治的角度培育了导游的“反骨”。

作为一个为游客服务的政府机构,不是抱着解决问题的目的去反思自己的工作方式,反倒认为游客“理性消费的观念不对”,还言语嚣张地对游客进行语言威胁与辱骂。

整治旅游乱象需打“组合拳”

整治旅游乱象需打“组合拳”

整治旅游乱象需打“组合拳”要彻底整治乱象横生的旅游市场需打出“组合重拳”,从现代服务业的视角审视旅游业,规范优化和治10月6日,央视网以“香格里拉导游很‘生猛’:不交钱刀架脖上”曝光了香格里拉旅游乱象导游上车后要求游客交纳家访藏民的380元费用否则“香格里拉导游是非常恐怖的,有没有听说过?香格里拉导游会把刀子放在你的脖子上!”今年“十一”黄金周是旅游法实施后的第一个假期,旅游法的实施能否有效遏制各种旅游市场乱象,成为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然而,连日来众多媒体报道云南香格里拉景区导游强迫游客消费不交钱就赶下车游客投诉遭斥骂等旅游乱象让人心有余悸;庐山景区180元通票不通,逛所有景观要花1792元,更是让游客发出“景区是刀俎,游客成鱼肉”的无奈感叹逐利之祸,管理之乱,让旅游市场丑态百出面对乱象,多数游客沉默以待,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使部分不法商贩更加肆无忌惮我们承认,这些事件的发生与多数游客缺乏自我权益的保护意识有着一定的关系,但最关键的还是相关景区和旅游城市对于旅游市场缺乏有效的规范,甚至相关部门为了地方利益对违规行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殊不知这样做,虽然得到了短期的利益,却破坏了景区甚至是景区所在城市的整体形象,影响的是整个旅游行业的可持续发展那么,整治旅游市场乱象的出路在哪里?笔者以为,若要彻底整治乱象横生的旅游市场,需打出“组合重拳”,从现代服务业的视角审视旅游业,规范优化和治理旅游环境,并不断完善法律制度保障体系,以此促进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攻克服务质量的“短板”作为服务行业的旅游业,其发展的根本目的应是提升质量,但当前我国旅游业在发展方式上注重增量与现代服务业着重质的提升的要求有很大差距基础设施和导游服务被认为是体现旅游服务质量的两大主要方面,旅游服务满意度低正是这两方面欠缺所致只有基础设施条件和服务水平都得到改善提高,旅游业才能健康持续发展其次是优化旅游业管理体制旅游行业被社会公众抨击较多的市场秩序服务质量旅游安全等问题,实质上暴露的是旅游业的管理问题我国当前旅游业的特点是旅游资源权属多元化利益主体多元化管理部门多元化,这就要求逐步建立旅游市场综合治理和监管的工作机制,加强部门协调,推动联合执法最后要依法治理旅游行业旅游法于今年10月1日正式实施,但只有将这一国家层面的旅游业专门性法规真正落实,真正依法规范旅游市场秩序和改善旅游环境,正确处理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的关系,保护旅游者和旅游服务机构的合法权益,提升旅游服务质量,才能促进旅游业持续健康发展整治旅游市场乱象已刻不容缓,我们希望相关部门能够早下决心,加大整治力度,还游客一个愉快的旅游心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从一个心怀理想的阿布到此生都有可能无法再涉足此行业,阿布为什么要“宰人”呢?说到阿布“宰人”其实,实质就是强制性消费,那么阿布为什么要强制旅游者消费呢?
在《面对面》的节目中,阿布回忆说,“他带的第一个团是广西的团,两日游,350元左右。

第一站昆明,第二站大理丽江,然后再是香格里拉,迪庆是整个云南旅游的最后一块。

广西旅游团在云南省的旅行社报名,签合同,费用一次性交到了云南省直属社,直属社扒一刀,大理地接社扒一刀,丽江地接社扒一刀,层层剥皮,到香格里拉一块钱也没有了。

”那么,从这里可以看出,香格里拉街头那些走在队伍最前头,看似风光的导游其实是整个旅游产业链当中的末端。

迪庆是低价团和零负团费旅游的重灾区,旅行社之间的低价恶性竞争和相互压价更加剧了这种灾情,在迪庆带团常常是这种情况,已经是赔钱了,还得和旅行社承担共同的风险,尽量减少负团费的操作。

旅游业的畸形发展,让导游压力巨大,不可能的团费变成可能,这样的模式下,没有基本工资的导游不仅要保障旅行社不亏本,还得为自己的收入做打算。

导游赚钱的空间小。

阿布说,旅游合同中禁止带旅游者进购物点,赚工资的机会只有推荐自费项目。

花300多块钱两日游,是完全不可能涵盖所有费用的特别是7、8月份,此时是香格里拉的旅游旺季,房间涨价。

半路上另有支付,旅游者也是心知肚明的。

一百块钱的藏民家访费,分20-30元给藏民,剩下的还要和全陪、司机分。

我们是旅游管理专业的学生,大部分会成为将来的导游,我们是幸福的,新的《旅游法》颁布,我们的基本工资得到了法律的保障,同时还有“五险一金”的社会福利。

而阿布却没有我们这么幸运。

收一百块钱只是为了一点辛苦费,拉近与负团费的差距。

他怕和暗访记者的过多争吵会导致其他旅客要求退钱。

万般无奈之下,他失去理智,赶人下车。

阿布的行为也被人误解为,胆大包天,以身试法。

在旅游行业中导游是被忽视的弱势群体,在新的《旅游法》颁布之前,他们没有社会福利保障,没有社会保险。

导游也有无奈和辛酸。

如何改善导游目前的现状呢?下面有请我们的组长为大家详细介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