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雄”主题的话题作文指导

合集下载

“我看英雄”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我看英雄”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我看英雄”话题作文讲评教案第一章:教学目标1.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通过作文讲评,深入理解“英雄”的内涵和外延,提升对英雄形象的认识和描绘能力。

1.2 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等方式,培养学生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提高写作能力。

1.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英雄的崇敬之情,增强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二章:教学内容2.1 作文题目解析讲解“我看英雄”这个话题的内涵和外延,引导学生正确理解英雄形象。

2.2 优秀作文展示展示优秀作文,让学生了解英雄形象的刻画方法和语言特点。

第三章:教学过程3.1 课堂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次作文讲评的目的和意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2 作文点评教师选取具有代表性的作文进行点评,指出其优点和不足,引导学生进行思考。

3.3 小组讨论3.4 全班交流每个小组选取一名代表进行交流,分享讨论成果,全班共同学习。

第四章:教学评价4.1 学生自评学生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反思写作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4.2 同学互评学生互相评价作文,提出改进意见,促进共同进步。

4.3 教师评价教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综合评价,给予鼓励和指导。

第五章:教学延伸5.1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作文题目,要求学生课后练习,深化对英雄形象的认识。

5.2 拓展阅读推荐学生阅读关于英雄的书籍、文章,扩大知识面,提高写作水平。

5.3 专题讨论组织学生进行英雄专题讨论,深入了解英雄的历史背景和社会价值。

第六章:教学资源6.1 教材资源使用《我看英雄》作文讲义,作为教学的基本依据。

6.2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资源,寻找有关英雄的素材和优秀作文,丰富教学内容。

6.3 学生作品收集学生之前的作文作品,作为教学案例。

第七章:教学方法7.1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优秀作文案例,使学生掌握写作技巧。

7.2 讨论交流法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促进学生之间的思想碰撞,提高他们的思辨和表达能力。

7.3 写作实践法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写作实践,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写作中。

“我看英雄”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我看英雄”话题作文讲评教案

“我看英雄”话题作文讲评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英雄的定义和特点,明确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3. 引导学生正确看待英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二、教学内容:1. 英雄的定义和特点:英雄是指具有高贵品质、勇敢无畏、无私奉献、具有榜样力量的人。

英雄有多种类型,如历史英雄、民族英雄、时代英雄等。

2. 作文立意和主题:以“我看英雄”为话题,写一篇作文,表达自己对英雄的理解和看法。

三、教学过程:1. 引导学生回顾英雄的定义和特点,让学生明确作文的立意和主题。

2. 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如开头引人入胜、中间内容丰富、结尾回味无穷等。

3. 让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找出优点和不足,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英雄的定义和特点,引导学生明确作文立意和主题。

2. 案例分析法:分析优秀作文的特点,让学生从中学习和借鉴。

3. 互动教学法:让学生自评、互评作文,提高写作技巧和表达能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和看法是否正确,观点是否鲜明。

2. 作文结构是否合理,内容是否丰富,表达是否清晰。

3. 学生是否能正确看待英雄,培养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

六、教学准备:1. 收集一批以“我看英雄”为主题的作文样本,涵盖不同水平的学生作品。

2. 准备相关英雄事迹的资料和视频,用于课堂上启发学生思考和讨论。

3. 设计一份详细的作文评价表,包括内容、结构、表达等多个方面。

七、教学步骤:1. 引入新课:通过播放一段英雄事迹的视频,激发学生的兴趣,引导他们思考什么是英雄。

2. 分享样本:展示不同水平的作文样本,让学生观察和讨论各自的特点和优点。

3. 分析评价:引导学生根据评价表,分析样本作文中的优点和不足,讨论如何改进。

4. 学生自评:让学生对照评价表,对自己的作文进行自我评价,识别自己的强项和改进空间。

5. 同伴评价:组织学生相互评价,提供建设性的反馈,促进相互学习和提高。

热点主题“心目中的英雄”作文导写及佳作点评

热点主题“心目中的英雄”作文导写及佳作点评

小小本领学在身,赛过祖屋千万金。

作文与达表【原创新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什么是英雄?有人说,英雄就是用鲜血和生命换取供别人享受的美好生活的牺牲者,比如战争年代为国捐躯的义士、建设时期为事业耗尽心血的英模;有人说,英雄就是在最关键的时刻,出现在最该出现的地方,比如抗击疫情时的白衣天使、与山火舍命搏击的消防战士;有人说,英雄就是纵然默默无闻也要坚守一生的普通劳动者,比如每日黎明之前出现在大街小巷的清洁工人,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面朝黄土背朝天的农民兄弟……在你的心目中,你最尊崇哪一类英雄?或许你的心中还有更多类型的英雄形象?他们身上体现出怎样的英雄精神?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对英雄及英雄精神的思考和感悟。

要求:综合材料的内容及其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文题解读】这是一篇材料作文。

“材料”分两部分,一是借“有人说”概括出几种各具特色的“英雄形象”: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耗尽心血,牺牲生命的英模和烈士,在国家和人民迫切需要的紧要关头,挺身而出的各种专业人士,始终坚守在平凡岗位上,默默奉献的普通劳动者……这些人身上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具有牺牲精神和奉献精神。

二是明确了写作要求:要求考生能在作文中提出自己所崇尚的英雄类型,并能概括出他们所体现出的英雄精神。

写这篇作文,要推出自己心仪或崇尚的“英雄”并不难,难的是独具慧眼,从这些英雄身上发掘出既富有新意令人眼前一亮、又能以理服人博得读者认可的“英雄精神”。

就像当年作家魏巍的作品《谁是做可爱的人》所表现的那样,既推举出谁是“最可爱的人”,更能通过鲜活的事例、感人的抒情和深刻的议论揭示“可爱”的原因,让读者心悦诚服。

写这篇文章,最好选择散文、议论文或议论性散文等体裁,要做到叙述、议论和抒情相结合。

叙述是基础,要通过适当的叙述让你笔下的英雄有血有肉,具体可感;要在叙述的基础上发掘英雄人物的精神品质,要能见人所未见,发人之未发,最好能以抒情性议论打动和启发读者,让读者认可、欣赏和崇敬你所推出的英雄,并从中得到启发,受到教益。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英雄的定义,认识到英雄不仅存在于历史和传说中,也存在于现实生活中。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和体验,发现身边的英雄,感受他们的精神风貌。

3. 培养学生运用语言文字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提高写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英雄的定义与特点2. 发现身边的英雄3. 作文题目与思路4. 作文技巧与要求5. 作文修改与提升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学会发现身边的英雄,培养观察力和思考力。

2. 难点:如何表达自己对英雄的敬仰之情,提高作文质量。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围绕英雄主题展开讨论,激发学生的思考。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英雄事迹,让学生感受英雄的精神风貌。

3. 指导法:对学生进行作文技巧与要求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讲述英雄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英雄的特点,引发学生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 讲解英雄的定义与特点:明确英雄的概念,分析英雄的共同特质。

3. 发现身边的英雄:鼓励学生观察身边的人,发现他们的英雄行为,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思考力。

4. 作文题目与思路:引导学生确定作文题目,规划作文思路。

5. 作文技巧与要求:讲解作文的写作技巧,明确作文的要求。

6. 学生写作:根据题目和思路,进行作文创作。

7. 作文展示与评价:挑选部分学生的作文进行展示,组织学生进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8. 作文修改与提升:引导学生根据评价意见进行作文修改,提高作文质量。

9.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反思自己的写作过程,提高写作能力。

教案设计仅供参考,具体实施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学生的作文内容是否符合英雄主题,是否能够表达出对英雄的敬仰之情。

2. 评价方法:教师评价、学生互评、自我评价相结合,对学生的作文进行全面的评价。

3. 评价标准:a. 内容完整,符合题目要求(20分)b. 表达清晰,语言流畅(20分)c. 结构合理,条理分明(20分)d. 观点鲜明,有独特见解(20分)e. 书写工整,卷面整洁(10分)七、教学资源1. 英雄事迹材料:古今中外的英雄事迹资料,用于教学参考和案例分析。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指导课件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指导课件
我心中的英雄作文指导课件
目 录
• 英雄概念解读与启示 • 挖掘内心英雄情怀 • 写作技巧指导与实例分析 • 创意构思展示与交流互动环节 • 知识拓展:了解不同类型英雄形象 • 总结回顾与作业布置
01
英雄概念解读与启示
英雄定义及特点
英雄定义
指具有崇高品质、非凡勇气、无私 奉献精神,为正义事业或民族利益 而奋斗的杰出人物。
启示:如何理解并塑造英雄形象
理解英雄形象
要深入挖掘英雄的内在品质和精神风貌,关注他们的行为动机、心路历程以及 所体现出来的价值观。
塑造英雄形象
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心理刻画、环境烘托等手法,塑造立体、丰满的英雄形 象,使读者产生共鸣和敬仰之情。同时,要注意避免将英雄形象简单化、概念 化,而是要展现出他们作为普通人的真实一面。
02
挖掘内心英雄情怀
个人经历中英雄影子
童年时期的英雄梦 回顾童年时期,我们都有过对英雄的崇拜和模仿,如超人、 蜘蛛侠等,这些英雄形象激发了我们内心的正义感和勇气。
成长过程中的榜样 在成长过程中,我们遇到了许多值得敬佩的人,如老师、 父母、亲友等,他们的优秀品质和勇敢行为成为我们心中 的英雄影子。
英雄们的高尚品质和英勇行为让我 们心生向往,我们希望成为像他们 一样的人,拥有坚定的信念和无畏 的勇气。
英雄情怀的传递
通过了解英雄的故事和经历,我们 可以将英雄情怀传递给更多的人, 激发他们的正义感和勇气。
自我反思:寻找自身潜在英雄品质
勇敢面对挑战
在困难面前,我们能够勇 敢地站出来,积极应对挑 战,不畏惧失败和挫折。
感和感染力。
文章结构安排及段落过渡技巧
结构清晰
01
合理安排文章的开头、主体和结尾,保持整体结构的连贯性和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第一节:理解英雄概念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英雄的定义和特点。

2.引导学生认识到英雄不仅仅是指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而是在生活中勇于担当、积极向上的人。

二、教学内容1.讲解英雄的定义:英雄是指那些具有超常勇气、智慧和毅力,为了正义的事业,不怕困难,敢于斗争,为人类做出杰出贡献的人。

2.分析英雄的特点:勇敢、智慧、毅力、正义、奉献、无私等。

三、教学活动1.讨论:询问学生对英雄的理解和看法。

2.讲解: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总结并讲解英雄的定义和特点。

3.案例分析:介绍一些生活中的英雄,如消防员、医生、教师等。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心目中的英雄的短文。

第二节:挖掘英雄故事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英雄故事的兴趣。

2.引导学生学会从生活中发现英雄故事。

二、教学内容1.讲解英雄故事的重要性和价值。

2.引导学生学会挖掘生活中的英雄故事。

三、教学活动1.分享:让学生分享自己了解到的英雄故事。

2.讲解:教师引导学生从故事中发现英雄的品质和特点。

3.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挖掘一个生活中的英雄故事,并展示给全班。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挖掘到的英雄故事的短文。

第三节:塑造英雄形象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英雄形象的认知。

2.引导学生学会塑造英雄形象。

二、教学内容1.讲解英雄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方法。

2.引导学生学会从各个方面来塑造英雄形象。

三、教学活动1.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英雄形象的看法。

2.讲解:教师讲解英雄形象的特点和塑造方法。

3.练习:让学生分组,每组塑造一个英雄形象,并展示给全班。

四、作业布置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塑造的英雄形象的短文。

第四节:展现英雄精神一、教学目标1.培养学生对英雄精神的理解。

2.引导学生学会展现英雄精神。

二、教学内容1.讲解英雄精神的含义和表现。

2.引导学生学会通过作文展现英雄精神。

三、教学活动1.讨论:让学生谈谈对英雄精神的看法。

2.讲解:教师讲解英雄精神的含义和表现。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雄”的含义,认识到英雄不仅仅是指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而是包含了平凡人的伟大。

2.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思考、体验,发现生活中的英雄,学会关爱他人,培养学生的道德素养。

3.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二、教学内容:1. 英雄的定义与内涵2. 发现生活中的英雄3. 学会关爱他人4. 作文创作指导5. 作文互评与修改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让学生认识到英雄的内涵,学会关爱他人,提高写作水平。

2.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英雄,并将自己的感受表达出来。

四、教学方法:1. 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具体案例,让学生了解英雄的内涵。

3. 情境教学法: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感受英雄的伟大。

4. 写作指导法:对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指导,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英雄的定义,引导学生思考英雄的含义。

2. 案例分析:教师呈现一系列英雄案例,引导学生分析英雄的内涵。

3. 情境体验:教师创设情境,让学生亲身体验英雄的伟大,感受关爱他人的重要性。

4. 作文创作指导:教师对学生进行作文创作指导,讲解如何将感受表达出来。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雄的定义和内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是否能发现生活中的英雄,并学会关爱他人。

3. 学生作文的表达能力和创新性。

七、教学资源:1. 英雄案例资料。

2. 作文素材库。

3. 作文评分标准。

八、教学环境:1. 教室环境舒适,有利于学生集中注意力。

2. 教学设备齐全,如投影仪、电脑等。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课时:介绍英雄的定义和内涵,分析英雄案例。

2. 第二课时:情境体验,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英雄,讲解作文创作要点。

3. 第三课时:学生作文创作,教师巡回指导。

十、课后作业:1. 复习课堂内容,整理笔记。

2. 修改作文,提高写作水平。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

英雄主题作文指导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英雄的定义和特点,明白英雄不仅仅是指那些名垂青史的人物,而是那些在平凡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迹的人。

2. 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英雄,学会发现和挖掘他们的感人故事,提高观察力和感悟力。

3. 培养学生运用文字表达情感的能力,学会通过作文来赞美英雄,传递正能量。

二、教学内容1. 英雄的定义与特点2. 发现身边的英雄3. 赞美英雄的方法与技巧4. 作文结构与逻辑5. 作文修改与润色三、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讲述一个身边的英雄故事,引发学生对英雄的兴趣,导入新课。

2. 讲解英雄的定义与特点: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英雄的概念,强调英雄的平凡与伟大。

3. 发现身边的英雄:教师鼓励学生分享自己了解的英雄故事,共同感受英雄的精神风貌。

4. 赞美英雄的方法与技巧:教师讲解如何通过细节描写、心理描写等手法来赞美英雄。

5. 作文结构与逻辑:教师讲解作文的基本结构,强调开头、中间、结尾的衔接与呼应。

6. 教师示范写作:教师以一个英雄为例,现场示范写作过程,展示赞美英雄的技巧。

7. 学生分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写作赞美英雄的作文,相互交流心得。

8. 学生作文练习:学生根据讨论的结果,自行练习写作赞美英雄的作文。

9. 作文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作文,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给出改进意见。

10. 作文修改与润色:学生根据评价意见,修改和润色自己的作文。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英雄的定义和特点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发现和赞美英雄的能力。

3. 学生作文的结构、逻辑和表达效果。

五、教学资源1. 教师准备的相关英雄故事素材。

2. 作文评价标准和方法。

3. 教学PPT或黑板。

六、教学建议1. 注重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英雄,让他们感受到英雄就在身边。

2. 在作文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感悟力和表达能力。

3. 鼓励学生多阅读英雄故事,积累写作素材,提高写作水平。

4. 教师在评价作文时,既要关注学生的写作技巧,也要关注他们的情感表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英雄”主题的话题作文指导“英雄”相关作文话题及范文(一)这两年,人们关于“英雄”的讨论越来越多,有人为博热点侮辱先烈形象,串改事实,有人心存疑惑,质疑这个时代是否还有真正的英雄。

如何看待“英雄”这个话题,也成为我们关注和写作的热点,鉴于内容有些多,今天于老师就先给同学们分享一篇作文考题及范文,好好参考一下吧~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①“我们太需要在银幕上看到一个中国的超级英雄了……电影表现的也不是具体的硬汉,而是国家意志的强硬。

”吴京谈到影片《战狼2》时这样对媒体说。

②“如果英雄意味着个人主义,那么我认为不需要。

如果英雄意味着觉醒,意味着伟大,那么我认为迫切需要。

”网友在“知乎”上如是说。

③有失败,有英雄,但没有什么失败的英雄。

文天祥、史可法都是大大的成功的英雄。

英雄从不失败,他在天塌时也会捞到天鹅。

一一李敖④大江歌罢掉头东,邃密群科济世穷。

面壁十年图破壁,难酬蹈海亦英雄。

——周恩来⑤真正的英雄不是永远没有卑下的情操,只是永远不被卑下的情操所屈服罢了。

——罗曼•罗兰⑥内心贫乏和感到自己无用,促使我抓住英雄主义舍不得放下。

一一萨特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

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请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

要求自选角度,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少于800字。

2命题方向科学精神:勇于探究、批判质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情趣健康生活:自我管理、健全人格社会参与:社会责任3审题限制性:(1)“从上面材料中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对‘英雄’的思考”,题目引导语要求联系两到三则材料来谈自己“对‘英雄’的思考”,如不能联系材料则为跑题。

(2)“有人说,今天是‘后英雄时代’”“什么是英雄?英雄是否还被需要?是否还有存在的价值?”这个引导语暗示了考生的思考方向,万万不可丢掉的是“今天”二字,所有的问题离开这个背景就失去了论证的意义。

(3)题目要求“选择两到三则材料为基础立意”谈谈你的思考,因此考生要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思考,表现思考的深度和论证的精彩。

开放性:1.材料组合是自由的。

不管是何种组合,只要理性分析“要不要英雄”以及“英雄应该有什么品质”,并恰当举例,能阐明自己的观点即可。

2.“谈谈你的思考”,既让学生有话可说,又需要学生理性思考。

考生可以回答在今天“什么是英雄”“要不要英雄”以及“英雄应该有什么品质”,要有自己的认识和思考;也可以根据现实多角度论证英雄在和平年代不被需要的原因并举例证明自己的观点;还可以从时代、国家的角度论述不同情况下需要不同的英雄……只要能自圆其说,有思考深度即可。

(3)文体是自由的,可以通过记叙一个人的几件事来表明你对英雄的看法,也可以通过写议论性散文阐发你的观点。

但就“谈谈你的思考”这一要求来说,议论文体更容易表现思考的深度。

4、解题新课标强调培养学生的语言、思辨、文化、审美能力,本材料直接关注学生的审美能力、思辨能力——阐释“你对‘英雄’的思考”体现文化价值观,分析“英雄是否还被需要”则考验学生的思辨力。

写作本题,关键是要确定“英雄”的标准,并要知道“代代英雄,标准不同”。

可以从各个时代的历史人物入手分析,还可以对现实人物进行分析,或在对比分析中感受英雄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从而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英雄观。

各式各样的英雄让我们拥有英雄情结,为我们战胜困难找到动力。

5、参考立意①②⑥组合:这个时代依然需要英雄。

①②⑤组合:我们需要不自私、不被卑下情操屈服、代表国家意志的英雄。

③⑤组合:英雄永不失败。

③④组合:只要面对困难勇敢拼,即使失败也是英雄/不同的时代需要不同的英雄。

……6、范文展示今天,中国仍需要英雄反复品读材料中关于英雄的内容,我比较赞同吴京和“知乎”网友的观点,任何时候中国都需要“表体现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他应该“不自私、能觉醒、够伟大”。

今天,中国依然需要英雄。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当国家利益被忽略、民众权益受损害时,他们会挺身而出。

当年,鲁迅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走狗文人及政府的丑恶嘴脸;鉴湖女侠秋瑾冒着被砍头的风险恶果宣传革命;戊戌变法失败后谭嗣同选择等待抓捕而留下“我自横刀向天笑”的豪迈。

他们是英雄,面对生死,他们勇敢、无畏地站出来,维护大众利益,完成国家意志;当今,崔永元冒着生命危险揭露这个社会的假恶丑,他是精神上的硬汉,代表这个时代的国家意志,代表广大人民的意志,他就是我们这个时代的英雄。

有人说:和平年代,英雄的用武之地何在?发此疑问者只看到“世界安定如一潭幽幽湖水,宁静美好”,殊不知,这样的岁月静好正是仰赖于英雄的负重前行。

杨利伟是全国人民心目中的飞天英雄,我们只看到飞天归来时他收到的掌声和鲜花,却没看到他在飞天前艰苦卓绝的训练,以及飞行中要面临的许多未知的危险,他每向前迈进一步,都需要极强大的素质、智慧和勇气做支撑。

中国太空事业要发展,就需要更多的杨利伟这样的英雄。

从他们身上,我们才能看到国家未来光辉远大辉煌美好的前景和希望。

中国的科学研究领域从不缺少默默奉献、潜心钻专研的英雄,他们在自己的岗位上兢兢业业、克勤克俭。

古稀之年还在苦心钻专研水稻品种的“水稻之父”袁隆平;一心扑在地球深探领域的“科研疯子”“拼命黄郎”黄大年;被网友称赞为龙之角、凤之冠,国之栋梁的中国“天眼之父”南仁东……这些科学巨人身上无不具有敢为天下先的科研勇气、能为天下先的科研素养、必为天下先的科研决心。

他们是代表国家意志的“超级英雄”,中国拥有了这样一批科研英雄,才能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今天我们依然需要英雄,星火是学前故事的英雄情结,也是砥砺前行的不竭动力,更是惊世骇俗的精神源泉。

公交司机吴斌心系民众的安危,忍住钻心的疼痛,保住了一车人的性命,他是我们的英雄;天津爆炸事件中,年轻的消防队员忍受毒气的侵袭,冲进灼人的火焰,谱写了一曲可歌可泣的壮歌,他也是英雄;南海领空被非法入侵时,是心系国家权益的王伟撞向敌机玉石俱焚震慑了敌人,他也同样是英雄……危难时刻,平凡人心底的星火被点燃了,瞬间划破了危难的阴霾,上演了惊心动魄的一幕。

这时候他们是觉醒的、伟大的,成为大众意志甚至国家意志的代言人。

郁达夫说:一个没有英雄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有了英雄却不知敬重爱惜的民族是不可救药的。

我们呼唤英雄情结,呼唤英雄横空出世。

英雄有觅处多少年前,铮铮铁骨的辛弃疾发出千古一叹“英雄无觅孙仲谋处”。

多少年后,世人高呼英雄早已无出处,这是个英雄缺失的时代。

怎么会?当今天下英雄仍有觅处。

英雄不是仅仅只有冲锋上阵,保家卫国的铁血汉子,英雄该赋予其更广义的界定。

英雄是以任何形式奉献着自身,为世界洒下光亮的种子的人和一群人。

黄继光、邱少云是英雄,那个时代坚守民族文化脊梁的梁思成、傅斯年也是英雄。

当今,我们同样不缺少这样的英雄。

许渊冲——年近百岁,是世界上为数不多获有“北极星”奖章的翻译者。

这项荣誉是不会轻易授予的,更难得的是授予了一位将中文翻译成英文的学者。

许老先生花了八十年的时间做到了,他立志要将中国的唐诗宋词传向外国,让外国人看一看东方的灿烂文明,音调平仄与外国的不同。

想要外国人对中国古老文化产生共鸣,实非易事。

为了钻研,许老先生仍保持着两点睡觉、早上七点起床,只休息5个小时的高度作业习惯。

一个小小想法的萌芽,他坚持了八十年。

苦心孤诣、极尽钻研的精神,留给当代人是无限思考与振奋。

他是位英雄,没有杀敌却用笔为世界、国家勾勒出丰腴的文化殿堂。

坚守是先生的英雄品质。

“我燃尽心血,为你开辟征途。

”燃血开路,是黄大年教授一声最贴切的写照。

何谓英雄?那一直是奉献和燃烧。

抛却百倍于现在的工薪,黄大年毅然决然地回到了中国,用知识开拓我国的科研项目———地质(灾害)研究。

终日的燃烧,五十六岁的他去了远方,去追寻永远的理想。

临终前,他留下一句话:“将我的电脑留给国家。

”没有兵戈相向的战争年代,平和静好中确难涌现一批易让人看到的热火英雄。

但今日,哪里都有英雄,他们孑身奉献,默默坚守,组成时代英雄的群像。

“长裙姐姐”飞奔救人、外卖小哥冒雨为救护车引路,这些都闪烁着英雄的光辉。

这个时代缺少的不是英雄,而是去发现,时代浪潮之巅,去呼唤英雄,呼唤的是其身上的品质。

千千万万人中,千千万万事业中,英雄当然有觅处。

“英雄”相关作文话题及范文(二)1作文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60分)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

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因为和前几代人相比,科学家在当今青少年心中的地位下降了许多,加之社会的发展与国力的提升必须得有科研作为支撑,因此,社会需要积极的价值导向;也有人认为,在多元的社会结构里,曝光度由其所从事的职业特征决定,再者关注娱乐新闻符合普通人的心理需求,所以我们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装;不少于800字。

2、命题方向人文底蕴:人文关怀、审美情趣学会学习:勤于反思科学精神:理性思维3、审题限制性1.“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度比科学家更多”是这次作文的核心事件,这是一个比较性质的逻辑判断,考生必须是针对这一事件作出判断:我们关注的对象应该是“科学家”还是“演艺明星”?有没有必要把二者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2.“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考生观点要与材料内容关联,放弃材料只谈“关注度”视为偏跑。

3.材料的两个观点,都是因果关系的复句,考生选取观点后要在此基础上深入追因,体现思维的深度,浮于表面、泛泛而论会影响文章的说服力。

开放性1.角度是自由的。

对于“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比科学家更多”一事,有人认为是一种悲哀,有人认为无可比性。

面对这个冲突,考生可以否定或赞成任何一个观点,还可以辩证地审视及选择立场提出自己的观点主张,自圆其说即可。

2.考生可以对观点认识评价,可以从不同的层面归因,分析利弊,也可以提出解决问题的建议。

3.文体是可以自由选择的,但要符合文体特征及要求,不能写成四不像。

就材料对立观点的设置看,此题更适合写议论文。

4、解题这是一个带有任务驱动的材料作文,题目提供的真实的场景是:有调查显示,和科学家受到的关注相比,演艺明星受到的关注更多。

考生面对的冲突是:有人认为,这是一种悲哀;也有人认为没有必要将从事不同职业的群体放在一起比较关注度。

这是价值选择的考查。

考生需要完成的任务是: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在冲突中思考、权衡、选择,然后论证自己的观点。

这是辩证思维能力的考查。

5、参考立意从担忧者角度:1.“娱乐”明星,娱乐至死。

2.“娱乐”明星,国之悲哀。

3.“娱乐”明星是“愚乐”。

4.请为科学家聚焦。

5.关注科学家才是积极的价值导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