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与税收练习题答案
财政与税收(第三版)参考答案

参考答案第一篇财政篇第一章一、选择题1. ABC2. ABCD3. ABC4. B5. CE6. B二、判断题1. ×2. √3. ×4. ×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第二章一、选择题1. C2. D3. A4. D5. B6. C7. C8. B9. D 10. A11. A CE 12. BE 13. BD 14. BCE 15. A BD二、判断题1.×2.×3.×4. √5.×6. √7.×8. √9. √ 10.×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第三章一、选择题1. B2. BD3. AD4. ABCD5. AB6. A二、判断题1. ×2. √3. ×4. √5. ×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第四章一、选择题1. ABC2. ADE3. A4. C5. B6. C7. C8. D9. ABC 10. B二、判断题1. ×2. ×3. ×4. √5. ×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第五章一、选择题1. C2. A3. B4. A5. D6. ABCDE7. ABCD8. AB9. ABC 10. A B二、判断题1. √2. √3. √4. ×5. √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第六章一、选择题1. ABC2. A BCD3. ABC4. A C5. BD6. BC二、判断题1. ×2. ×3. √4. ×5. √6. ×7. ×8. ×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第二篇税收篇第七章一、选择题1. AD2. ACD3. ABC4. A5. C二、判断题1. ×2. √3. ×4. ×注:其他类型题答案略去,请参见教材。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练习题和答案

2022-2023年初级经济师之初级经济师财政税收练习题和答案单选题(共20题)1. 公共物品的特征不包括( )A.效用的不可分割性B.提供目的盈利性C.受益的非排他性D.取得方式的非竞争性【答案】 B2. 事业单位取得无形资产而发生的支出应计入()。
A.基本建设支出B.事业支出C.经营支出D.专项支入【答案】 B3. 下列关于个人所得税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个人所得税适用定额税率B.个人独资企业适用超额累进税率C.劳务报酬所得的最高税率为45%D.财产租赁所得按比例税率征收【答案】 A4. 在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各因素当中,最主要的影响因素是()。
A.经济发展水平B.收入分配政策C.收入分配制度D.市场价格变动【答案】 A5. 国家财政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社会生产力和生产关系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伴随着()的产生而产生的。
A.国家B.封建制度C.资本主义制度D.社会化的生产方式【答案】 A6. 我国预算编制一般采用()编制流程。
A.自上而下B.自下而上C.一上一下D.两上两下【答案】 D7. 关于耕地占用税的设法,正确的是()。
A.农村居民占用耕地新建住宅,按照当地适用税额减半征收耕地占用税B.纳税人应当在获准占用耕地之日起20日内缴纳耕地占用税C.建设直接为农业生产服务的生产设施占用林地的征收耕地占用税D.耕地占用税由土地管理部门征收【答案】 A8. 某企业2008年度亏损20万元,2009年度亏损10万元,2010年度盈利5万元,2011年度亏损15万元,2012年度盈利8万元,2013年度盈利6万元,2014年度盈利74万元。
A.5B.1.25C.2.5D.0【答案】 D9. 某事业单位2011年收入总额为720万元,其中,财政补助收入160万元,上级补助收入50万元,事业收入380万元,经营收入100万元,附属单位上缴收入20万元,其他收入10万元;事业支出600万元,其中人员支出240万元,经营支出90万元;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15万元。
财政与税收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税收试题及答案一、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 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是()。
A. 税收B. 债务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答案:A2. 增值税属于()。
A. 直接税B. 间接税C. 财产税D. 所得税答案:B3. 财政支出中用于国防和外交事务的部分属于()。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D4. 税收的强制性体现在()。
A. 纳税人自愿缴纳B. 纳税人强制缴纳C. 税务机关强制征收D. 税务机关自愿征收答案:C5. 财政赤字是指()。
A. 财政收入大于财政支出B. 财政支出大于财政收入C. 财政收入等于财政支出D. 财政收入和财政支出无关答案:B6. 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是()。
A. 累进税率B. 固定税率C. 比例税率D. 定额税率答案:A7. 财政政策的扩张性表现在()。
A. 增加税收B. 减少支出C. 减少税收D. 增加支出答案:D8. 税收的公平性原则要求()。
A. 同等收入同等税负B. 不同收入不同税负C. 同等收入不同税负D. 不同收入同等税负答案:A9. 财政支出中用于教育和卫生的部分属于()。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B10. 税收的稳定性原则要求()。
A. 税收政策频繁变动B. 税收政策保持稳定C. 税收政策随意变动D. 税收政策不明确答案:B二、多选题(每题3分,共15分)1. 财政收入的来源包括()。
A. 税收B. 债务C. 国有资产收益D. 国际援助答案:ABC2. 税收的特点包括()。
A. 强制性B. 无偿性C. 固定性D. 随意性答案:ABC3. 财政支出的类型包括()。
A. 经济建设支出B. 社会福利支出C. 行政管理支出D. 国防支出答案:ABCD4. 税收的作用包括()。
A. 调节经济B. 保障国家财政收入C. 促进社会公平D. 增加就业答案:ABC5. 财政政策的类型包括()。
财政与税收试题及答案

财政与税收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国家财政的实质是:A. 社会总资本B. 国家收入C. 国家分配D. 社会总财富2. 税收的基本特征不包括:A. 强制性B. 无偿性C. 固定性D. 灵活性3. 以下哪项不属于税收的职能:A. 收入职能B. 分配职能C. 调节职能D. 保障职能二、多项选择题1. 税收的三大作用包括:A. 调节经济B. 保障社会稳定C. 增加国家收入D. 促进社会公平2. 税收的构成要素包括:A. 纳税义务人B. 纳税期限C. 课税对象D. 税率三、判断题1. 财政赤字是指国家财政支出超过了财政收入。
(对/错)2. 税收是国家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错)3. 税收的强制性意味着纳税人可以自由选择是否纳税。
(对/错)四、简答题1. 简述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
2. 描述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作用。
五、案例分析题某企业在2023年的应纳税所得额为1000万元,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
请计算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并分析税收对企业经营的影响。
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 C2. D3. D二、多项选择题1. ABC2. ABCD三、判断题1. 对2. 对3. 错四、简答题1.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则包括合法性、合理性、效益性和风险控制性。
合法性要求税收筹划必须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进行,不能违反税法规定。
合理性要求税收筹划应符合企业经营的实际情况,不能为了避税而影响企业的经营活动。
效益性要求税收筹划应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降低税收成本。
风险控制性要求在税收筹划中应充分考虑税收政策的变化,避免因政策变动而带来的风险。
2. 财政政策主要通过调整政府支出和税收来影响经济活动,如增加政府支出可以刺激经济增长,提高税收则可以抑制经济过热。
货币政策则通过调整货币供应量和利率来影响经济,如增加货币供应量可以降低利率,刺激投资和消费,从而促进经济增长。
五、案例分析题该企业应缴纳的企业所得税为:1000万元 * 25% = 250万元。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

财政与税收(第五版) 习题及参考答案第一章习题一、选择题1. 财政的职能主要有( )。
A. 资源配置B. 收入分配C. 经济稳定D. 财政监督2. 市场失灵的表现有( )。
A. 公共产品B. 外部效应C. 信息不充分D. 自然垄断3. 公共产品与私人产品区别的主要标准是( )。
A. 非排他性B. 非竞争性C. 不可分割性D. 排他性4. 财政分配的主体是( )。
A. 企业B. 国家C.家庭 D. 社会团体与组织5. 财政产生的条件有( )。
A. 社会条件B. 文化条件C. 经济条件D. 历史条件E. 政治条件6. 属于典型的负外部性的例子是( )。
A. 海上灯塔B. 汽车尾气C. 企业对资源的配置D. 义务教育二、判断题1. 无论是在计划经济还是在市场经济下,财政对资源配置起基础作用。
( )2. 现实经济生活中,客观存在着这样一些物品,它们满足我们的共同需要,在同一时间中可使多个个体得益,并无须通过竞争来享用,这些物品被叫做公共产品。
( )3. 税负不变是财政稳定经济职能的目标构成要素。
( )4. 财政产生的首要条件是政治条件。
( )三、名词概念1. 财政2. 市场失灵3. 外部效应4. 公共产品5. 资源配置四、问答题1. 市场失灵的原因以及表现。
2.资源配置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3.收入分配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4. 经济稳定职能的含义以及实现该职能的财政手段。
第二章习题一、选择题1.政府为履行职能,取得所需商品和劳务而进行的财政资金支付,是( )。
A.政府预算 B.财政收入 C.财政支出D.财政政策2.当产生( )的结果时,是因为购买性支出增加。
A.劳动力的工资率降低B.社会生产萎缩C.资本的利润率降低D.国民收入增加3.从世界各国的情况看,财政支出总量及占GDP比重的变化趋势是( )。
A.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也增长B.绝对量下降,相对量也下降C.绝对量增长,相对量下降D.绝对量下降,相对量增长4.我国现行的社会保险运行模式是( )。
财政与税收试卷及答案

财政与税收试卷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计15分)1、周围人吸烟会给你带来危害属于()。
A、生产正外部性B、消费正外部性C、消费负外部性D、生产负外部性2、财政收入中的利润收入是属于()A、税收收入B、企业收入C、债务收入D、其他收入3、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是一种典型的()。
A、纯公共产品B、混合公共产品C、私人产品D、个人产品4、在现代社会中,用来组织财政收入的最主要的形式是()。
A、税收B、国债C、国有资产收益D、各项收费5、下列属于转移性支出的是()。
A、国防支出B、科教文卫支出C、社会集团购买D、财政补贴6、社会保障体系的核心内容是()。
A、社会救济B、社会保险C、社会福利D、商业保险7、在弥补财政赤字的方法中,最易引起通货膨胀的是()。
A、动用财政结余B、发行政府债券C、向银行透支D、增加税收8、我国国家预算的审批权属于()。
A、国务院B、财政部C、全国人大D、最高法院9、下列属于价外税的税种是()。
A、企业所得税B、增值税C、消费税D、营业税10、反映国家基本财政收支计划的是()。
A、税收年报B、国家决算C、国家预算D、预算外资金11、政府以债务人的身份,按照信用原则取得的财政收入是()A、税收B、规费C、上缴利润D、公债12、增值税的课税对象增值额相当于()。
A、C+VB、C+MC、V+MD、M13、纳税人将税收负担通过提高价格的方式转嫁给购买者负担的转嫁方式是()。
A、前转B、后转C、混转D、散转14、经费预算的收入主要是()。
A、税收收入B、债务收入C、利润收入D、其他收入15、成本——效益分析法适用于政府对以下哪种类型项目的决策。
()A、经济利润比较高的项目B、社会效益比较好的项目C、外部成本较大的项目D、成本和收益均能准确计量的项目二、多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计20分,多选或少选不得分)1、下列现象中,属于市场失灵范围的有()。
A、外部效应B、公共产品和服务C、信息不对称D、宏观经济失衡E、自然垄断2、国家信用的形式包括有()。
财政与税收练习题答案

增值税练习题1题销项税额=(200+300+40) X 17%=91.8进项税额=(50-10) X 13%+100X 17%+80X 17%+2X 7%=35.94应纳税额=91.8-35.94=55.86 (万元)2题销项税额=[800X 280X 90%+500X280+60000/(1+17%)]X 17%=66789.95进项税额=7000X 7%+140000X 17%=24290应纳税额=66789.95-24290=42499.95 (元)3题销项税额=:(50000+1000+800+100+2000) X 0.2+1]- (1 + 17%)X 17%=1566.47进项税额=680+20X 7%+15=696.40应纳税额=1566.47-696.40=870.07 (万元)4题进项税额=35700+1700+6800+5100+18500=67800销项税额=:50000+81900/(1 + 17%)+200000+1170 X 100/(1+17%)+7000 X (1+10%)]X 17%=72709应纳税额=72709-67800=4909 (元)5题销项税额=:0.5 X (9000+800+150+500+10+20+1200)+0.5 X 1000 X 0.9+0.4 X 1000 X(1+10%)+(10-3)/(1+17%)+0.48X 1500+10/(1+17)]X 17%=1268.97进项税额=(2500-30)X17%+(1.5+0.2)X7%-0.5-(1-7%)X 7%=419.98应纳税额=1268.97-419.98+500X 3%=963.99 (万元)注:(1) 库存材料非正常损失分摊的运输费用5000 元为增值税后计入材料成本的运输费用计算应分摊的增值税时应将其还原为税前数额。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财政与税收习题集答案

《财政与税收》习题集答案第 1 章财政概括一、单项选择题1.A2.B3.C二、名词解说1.财政财政是以国家为主体,经过政府进出活动,集中一部分社会资源,用于履行政府职能和知足社会公共需要的经济活动。
它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的。
2.市场经济市场经济是成立在社会化大生产基础上的发达的商品经济,是一种社会经济形式和资源配置方式,是发达的商品经济。
3.市场失灵在西方经济学的看法来看,在完好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市场的这只“看不见的手”能够有效地发挥作用,使现有的社会资源获取充足、合理的利用,达到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状态。
但实质上,其实不完好部是这样的,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就是市场经济自己所不可以战胜的固有的缺点和弊端,统称“市场失灵” 。
三、问答题1.财政活动带来的各样好处有哪些?(1)、为人们的生产生活供应方便(2)、保证人们的正常生活次序(3)、提升民族素质(4)、促使公民经济发展(5)、供应生活补助2.现实生活中的税收活动有哪些?人们在享受政府经过财政活动供应的福利的同时,也一定肩负必定的义务,居民和公司经过缴税等方式为政府供应财政收入根源。
(1)与个人利益相关(2)对个人花费、公司投财富生影响(3)与生产和花费构造等社会经济相联系(4)税收关系到提升民族综合素质(5)税收关系到生产活动的踊跃性。
3.国家财政税收碰到的挑战有哪些?(1)怎样提升基本建设的效率。
国家耗资巨资负担投资兴建大型基本建设工程,鉴于对纳税人负责的态度,怎样兼备安排兼备不一样地区、不一样部门的利益,怎样提升工程的效率和社会效率,成为一个问题。
(2)行政事业花费怎样使用。
行政事业花费支出占有了财政支出的一大多半,怎样使用行政事业花费也是一个需要关注的问题。
(3)怎样为生活困难公民供应基本生活保障。
政府负有保证全体公民基本生活权益的职责,但是,关于丧失劳动能力、失掉就业时机以及碰到事故等生活磨难的公民,政府怎样保证他们的基本生活保障成为一个问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增值税练习题1题销项税额=(200+300+40)×17%=91.8进项税额=(50-10)×13%+100×17%+80×17%+2×7%=35.94应纳税额=91.8-35.94=55.86 (万元)2题销项税额=[800×280×90%+500×280+60000/(1+17%)]×17%=66789.95进项税额=7000×7%+140000×17%=24290应纳税额=66789.95-24290=42499.95 (元)3题销项税额=[(50000+1000+800+100+2000)×0.2+1]÷(1+17%)×17%=1566.47进项税额=680+20×7%+15=696.40应纳税额=1566.47-696.40=870.07 (万元)4题进项税额=35700+1700+6800+5100+18500=67800销项税额=[50000+81900/(1+17%)+200000+1170×100/(1+17%)+7000×(1+10%)]×17%=72709应纳税额=72709-67800=4909 (元)5题销项税额=[0.5×(9000+800+150+500+10+20+1200)+0.5×1000×0.9+0.4×1000×(1+10%)+(10-3)/(1+17%)+0.48×1500+10/(1+17)]×17%=1268.97进项税额=(2500-30)×17%+(1.5+0.2)×7%-0.5÷(1-7%)×7%=419.98应纳税额=1268.97-419.98+500×3%=963.99 (万元)注:(1) 库存材料非正常损失分摊的运输费用5000元为增值税后计入材料成本的运输费用,计算应分摊的增值税时应将其还原为税前数额。
(2)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销售其自行开发生产的软件产品,按17%法定税率征收增值税,对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6题进口应纳增值税=(2000+50+40+140)×17%=379.10国内销售应纳增值税=3600×17%-379.10=232.90 (万元)7题月份(1)10.当月应纳税额=5000×17%-[8000×17%-300×8.3×(17%-13%)]=-410.40出口货物免抵退税额=300×8.3×13%=323.70当月应退税额为323.70万元结转下期继续抵扣额=410.40-323.70=86.70(2)11月份当月应纳税额=2000×17%-[5000×17%-(800-120)×8.3×(17%-13%)]-86.7=-370.94免抵退税额=(800-120)×8.3×13%=733.72当月应退税额=370.94 (万元)消费税练习题1题增值税销售额=9.5×(80+50+1)×+(50×0.1+6.7)/(1+17%)=1254.5销项税额=1254.5×17%=213.265进项税额=0.8×7%+98.6=98.656应纳税额=213.265-98.656=114.609 (万元)(2)消费税应纳税额=1254.5×5%=62.725 (万元)2题(1)增值税销售额=4563/(1+17%)+7500+2.6×200=11920销项税额=11920×17%=2026.4进项税额=204+60×7%=208.2应纳税额=2026.4-208.2=1818.2 (万元)消费税从量税=(1500+3000+200)×0.015=70.5从价税=11920×45%-400×30%-850×30%=498.9应纳消费税合计=70.5+498.9=5059.5 (万元)3题B厂(受托方)应代收代缴消费税=[90×(1-13%)+26.7]/(1-30%)×30%=45 (万元)应纳增值税=26.7×17%=4.539 (万元)A厂(1)增值税销项税额=[1.45×(1000+50)+1.6×150+100]×17%=316.625进项税额=(10+12+8+150)×17%+90×13%+4.539+3×7%=47.049应纳税额=316.625-47.049=269.576 (万元)(2) 消费税0.015=18×=(1000+50+150)从量税从价税=[1.55×(1000+50)+1.6×150]×45%=840.375应纳消费税=18+840.375-(30+150-50)×30%-45×60%= 792.375 (万元)委托加工应付消费税=45 (万元)4题B酒厂(受托方)应代收代缴消费税=[30×(1-13%)+11.4]/(1-20%)×20%+30×0.1=12.375 (万元) 应纳增值税=11.4×17%=1.938 (万元)A酒厂(1) 增值税销项税额=[60+30+(1+0.234)/(1+17%)+10+32]×17%=22.619进项税额=(30+80)×13%+1.938+4×7%=16.518应纳税额=22.619-16.518=6.101 (万元)(2) 消费税从量税=20×0.1+100×0.025=4.5从价税=[30+0.234/(1+17%)]×20%+10×5%=6.54应纳消费税合计=4.5+6.54=11.04 (万元)5题(1)进口环节消费税=280×(14+8.8)/(1-5%)×5%=336 (万元)增值税=[28×(14+8.8)+336]×17%=1142.4 (万元)(2)国内销售环节应纳增值税=280×26×17%-1142.4=95.2 (万元)6题(1)进口环节消费税=[(120+10+2+18)(1+40)]/(1-30%)×30%=90 (万元)增值税=[(120+10+2+18)(1+40%)+90+(35+15)(1+20%)]×17%=51+8.16=59.16 (万元)(2)国内销售环节消费税=290+51.48/(1+17%)×30%-90×80%=28.2 (万元)增值税=290+51.48/(1+17%)×17%-59.16=-2.38 (万元)企业所得税练习题2008年度企业所得税计算表项目自行填列数审查核定数成本费用扣除额40003200753331853608应纳税所得额3926510444604535571应纳税额计算25%142.75142.75应补(退)所得税额计算127060.7511题(1)2007年所得税调整折旧费增加应纳税所得额=500-200×7.5×(1-10%)×1/5=230 调整开办费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0-80×1/5=64调整交际应酬费增加应纳税所得额=60-500×10‰-700×5‰=51.5调整外方借款利息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2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130+230+64+51.5+82=297.5应纳税额=297.5×33%=98.175 (万元) (2) 2008年所得税调整折旧费增加应纳税所得额=500-200×7.5×(1-10%)×1/5=230调整开办费减少应纳税所得额=80×1/5=16调整业务招待费增加应纳税所得额=60-1800×5‰=51调整外方借款利息增加应纳税所得额=82调整违法经营罚款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调整借款利息增加应纳税所得额20-100×10%=102007年应纳税所得额经调整后未发生亏损,2008年不得弥补亏损. 调整后应纳税所得额=262+230-16+51+82+20+10=639应纳税额=639×25%=159.75 (万元)8题应纳流转税增值税=[6000+2340/(1+17%)]×17%-(408-30×17%)=957.1消费税=[6000+2340/(1+17%)]×30%-2500×30%=1650营业税=100×5%=5应纳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城建税=(957.1+1650+5)×7%=182.85教育费附加=(957.1+1650+5)×3%=78.36应纳企业所得税应扣除产品销售成本=(25+8)×94=3102应扣除商标权销售成本=60-(60÷10÷12×8)=56应扣除的费用=820+270+940-60×40%=2006营业外支出=30×(1+17%)-5=30.1应纳税所得额=6000+2340/(1+17%)+100-1650-5-182.85-78.36-3102-56-2006-30.1=989.69应纳税额=(989.69-80×50%)×25%=237.42 (万元)5题(1)会计利润=6000-3500-500-30-370-400+60-260+300=1300调整项目房屋转让应纳营业税=900×5%=45城建税和教育费附加=45×(7%+3%)=4.5房屋清理净利润=900-(1000-300)-45-4.5-30=120.5国债利息收入免税无赔款优待增加应纳税所得额=70(3) 应纳税所得额=1300+120.5+70=1490.5(4) 应纳税额=1490.5×25%=372.625(5) 应补税额=372.625-325=47.625 (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