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卷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全国甲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全国甲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①从基层上看去,中国社会是乡土性的。
那些被称为土头土脑的乡下人,才是中国社会的基层。
说乡下人土气,虽则似乎带着几分藐视的意味,但这个“土”字却用得很好。
“土”字的基本义是泥土,乡下人离不了泥土,在乡下住,种地是最普通的谋生办法。
凡是从农业老家里迁移到四围边地上去的子弟,也老是很忠实地守着这直接向土里去讨生活的传统。
一位到内蒙旅行回来的美国朋友说:你们中原去的人,到了这最适宜放牧的草原上,依旧锄地播种,一家家划着小小的一方地,种植起来;真像是向土里一钻,看不到其他利用这片地的方法了。
②靠种地谋生的人才明白泥土的可贵。
城里人可以用土气来藐视乡下人,但是乡下,“土”是他们的命根。
在数量上占着最高地位的神,无疑是“土地”,他们象征着可贵的泥土。
我初次出国时,奶妈偷偷地把一包用红纸裹着的东西塞在我箱子底下,又避了人和我说,假如水土不服,老是想家时,可以把红纸包裹的东西煮一点汤吃。
这是一包灶上的泥土。
③直接靠农业来谋生的人是黏着在土地上的。
一位在张北研究语言的朋友说,这一带不但语言上没有受蒙古话的影响,其他方面也很少。
“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的,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
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
”大体上说,这是乡土社会的特性之一。
以农为生的人,世代定居是常态,迁移是变态。
④中国乡土社区的单位是村落,从三家村起可以到几千户的大村。
乡土社会的生活是富于地方性的,地方性是指他们活动范围有地域上的限制,在区域间接触少,生活隔离,各自保持着孤立的社会圈子。
乡土社会在地方性的限制下成了生于斯、死于斯的社会,常态的生活是终老是乡。
假如在一个村子里的人都是这样的话,在人和人的关系上也就发生了一种特色,每个孩子都是在人家眼中看着长大的,在孩子眼里周围的人也是从小就看惯的。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字义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惊愕(jié è)恍若(huǎng ruò)精疲力竭(jīng pí lì jié)B. 殷切(yīn qiè)蹉跎(cuō tuó)脍炙人口(kuài zhì rén kǒu)C. 谨慎(jǐn shèn)赴汤蹈火(fù tāng dǎo huǒ)鸿毛泰山(hóng máo tài shān)D. 峰回路转(fēng huí huí zhuǎn)耳濡目染(ěr rú mù rǎn)水滴石穿(shuǐ dī shí chuā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互联网已经成为人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B.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校决定从下学期开始对教学计划进行大幅度调整。
C. 通过这次社会实践,我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有了更加深刻的认识。
D. 他的演讲内容丰富,语言生动,赢得了在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3. 下列词语中,不能用来形容“人”的一项是()A. 娴熟B. 狡猾C. 轻盈D. 悠闲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他如同一位勇敢的战士,不畏艰难,勇往直前。
B. 那一片片树叶,像一只只蝴蝶,在空中翩翩起舞。
C. 他的笑声如同百灵鸟的歌声,清脆悦耳。
D. 他的眼神如同利剑,直指人心。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6. 下列词语的正确书写是:()(1)______ (2)______ (3)______ (4)______ (5)______7. 下列名句的出处是:()(1)______ ,______ 。
高一期末模拟考卷语文试卷

语文试卷一、基础知识(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炽热(chì)峰回路转(fēng)雅俗共赏(sú)B. 恍然大悟(huǎng)倾盆大雨(pén)恍若隔世(wǎng)C. 遐想(xiá)载歌载舞(zài)独树一帜(shù)D. 沉鱼落雁(diàn)红颜薄命(bó)指点江山(zhǐ)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大家更加深刻地认识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B. 在我国,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城乡差距逐渐缩小。
C. 为了保护环境,我们应该从身边的小事做起,如节约用水、减少垃圾产生等。
D. 他的演讲既有激情,又有深度,给人以极大的启发。
3. 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 “我爱我的祖国,我爱我的人民。
”毛泽东主席的这两句话,道出了亿万中国人民的心声。
B.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具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巨大的市场潜力。
C. 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造纸术、火药、印刷术、指南针,对世界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 这本书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基本概念,第二部分讲解了实际应用,第三部分提供了案例分析。
4. 下列各句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春天的雨,像母亲的手,轻轻抚摸着大地。
B. 那座山,高耸入云,仿佛一座巍峨的巨塔。
C. 他用那双充满智慧的眼睛,洞察着世界的奥秘。
D. 那朵花,犹如一位美丽的仙子,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5. 下列各句中,句子成分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我喜欢听音乐,尤其是古典音乐。
B. 他努力学习,成绩不断提高。
C. 这本书的内容非常丰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领域。
D. 那个故事发生在很久以前,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与邪恶势力斗争的故事。
二、现代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30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下列题目。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卷01(参考答案)(统编版)

20232024学年上学期期末模拟考试高一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现代文阅读(35分)1.(3分)B2.(3分)A3.(3分)C4.(4分)①材料一划线部分侧重于从人内在的价值倾向的角度。
(1分)乡愁成为圈层结构形态呈现时,人的个体价值渐渐让位于群体价值和人类价值,人愈趋于理性和哲学化,导致个体感情无处安放。
(1分)②材料二划线部分侧重于人对外在的生活环境的依赖的角度。
(1分)因为进城的人在文化上可能保留着原有的文化和价值认同,所以人们游走在城乡之间,进而生发了“有家难归”“有根难依”的情感体验。
(1分)5.(6分)①乡愁的圈层式结构是指乡愁是一个基于个体记忆又不断外向放大的概念,愈趋于中心愈浓烈,愈趋于边缘愈淡化。
(2分)②这种圈层式结构是受血缘和地缘影响的。
家庭与社会圈子的范围是可变的,且愈推愈远、愈推愈薄。
(2分)③因时代变迁,由于“己”在生活感受与情感体验等多方面产生了变化,“家”与“乡”的概念也不断扩大,从而引发甚至加速了乡愁概念的扩大。
随着圈层式结构的扩大,乡愁也正由个体、群体进而扩展为全社会共有的乡愁。
(2分)6.(3分)D7.(3分)B8.(4分)①第一次呼告是“我”听房东大嫂陈述丈夫被敌人杀害时,“我”急需一支枪来手刃仇敌,表达一名战士对战斗的渴望和对敌人的仇恨。
(2分)②第二、三次呼告是在屋外敌机轰鸣时,“我”急需一支枪来保护怀中的孩子,表达对和平生活的期盼。
(2分)9.(6分)示例一:这个评价适合本文。
①本文围绕“黄豆”展开,没有直接写正面战争的炮火,选材角度独特;(2分)②本文表现了“我”对枪与战士意义的思考,这在战争题材小说中显得独特;(2分)③本文善用细节描写,比如孩子努力啃咬黄豆的过程,文笔细腻,极富感染力。
(2分)示例二:这个评价不适合本文。
①丈夫被敌人杀害后哀痛无助的大嫂,是战争题材小说中常见的百姓形象;(2分)②“我”宿营的村庄被战争破坏,环境凋敝,是战争中的典型环境;(2分)③“我”多次强烈呼唤武器,要求敌人血债血还,是战争题材小说常见的主题。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全国乙卷)含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模拟试卷(全国乙卷)一、论述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沉郁顿挫”原是杜甫在给唐玄宗的《进〈雕赋〉表》中对其诗文的概述,后代文论家认为这四个字能够表述杜诗的主体风格,遂成定论。
但对于“沉郁顿挫”的具体含义,历代文论家大都从内容方面解释“沉郁”,从形式方面解释“顿挫”。
我认为,“沉郁”与“顿挫”二者的内涵及成因,既都有内容层面的因素,也都有形式层面的因素。
杜甫信奉儒家思想,儒家的忧患精神、人本精神、乐道精神、笃行精神深深刻镂在杜诗之中。
杜甫身经战乱,爱国主义、民族意识以及民胞物与的伟大情怀,构成了战乱诗篇的主旋律。
杜甫家世不幸、仕途蹭蹬,造成杜甫持重、忧郁的性格。
凡此种种,都促使杜诗形成沉郁的风格。
杜甫看问题总是比别人深入一层、慎重几分。
安史之乱爆发前夕,唐帝国的朝野上下沉浸在歌舞享乐之中,只有杜甫感到了国家危机的来临。
天宝末年,唐玄宗兴兵讨伐南昭。
对这场不义之战,杜甫作了严厉的抨击,“边庭流血成海水,武皇开边意未已”,“君不闻汉家山东二百州,千村万落生荆杞。
纵有健妇把锄犁,禾生陇亩无东西。
”(《兵车行》)而同时代的诗人,如高适(《李云南征蛮诗》)、储光羲(《同诸公送李云南伐蛮》),则为这场不义战争高声鼓噪。
高、储之辈只知道迎合当权者的心思,不顾及战争的危害,杜甫却能以国家安危为视点唱出反调。
这就是他的作品的深度之所在,“沉郁”风格之表现。
杜甫在一些描绘山川景物或反映个人身世的作品中,每每采用“时空并驭”的手法,在一联中,从时空两个角度下笔,这也是形成“沉郁”风格的因素。
“江山有巴蜀,栋宇自齐梁。
”(《上兜率寺》)前句以“巴蜀”写寺的周围“江山”之壮美,是从空间角度下笔;后句以“齐梁”写寺庙中“栋宇”之悠久,则是从时间角度下笔。
“天下兵戈满,江边岁月长。
”(《送韦郎司直归成都》)前句以“兵戈满”写战火遍地的现实,是从空间角度写战乱的广延;后句以“岁月长”写客居日久,是从时间角度写战乱的持久。
高一语文期末测试试卷及答案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悲欢离合(liè)B. 畸形(jī xíng)C. 惊涛骇浪(hài làng)D. 情不自禁(jīn)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的团队合作能力得到了很大的提高。
B.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我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同时也带来了许多新的问题。
C. 他不但成绩优秀,而且热心帮助同学,深受老师和同学们的喜爱。
D. 由于连续的降雨,导致道路积水严重,交通受到了严重影响。
3. 下列词语中,与“叹为观止”意思最接近的一项是:A. 无与伦比B. 举世闻名C. 无比惊叹D. 令人称奇4. 下列句子中,使用比喻手法最恰当的一项是:A. 他的声音如洪钟般响亮。
B. 她的眼睛像星星一样明亮。
C. 他的笑容如阳光般温暖。
D. 他的故事像小说一样精彩。
5. 下列文学常识表述错误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
B. 《西游记》是明代吴承恩所著。
C.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
D.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
6. 下列诗句中,意境最为开阔的一项是:A. 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B.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C.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D. 等闲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
7. 下列成语中,与“对症下药”意思相反的一项是:A. 南辕北辙B. 画蛇添足C. 本末倒置D. 贻笑大方8.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运用最巧妙的一项是:A. 月亮升上了天空,仿佛在向人间洒下清辉。
B. 那朵花,像个小姑娘的脸颊,红扑扑的。
C. 那座山,就像一位慈祥的老人,静静地俯瞰着脚下的村庄。
D. 小明的笑声,像银铃般清脆悦耳。
9. 下列句子中,句式变换最恰当的一项是:A. 她勤奋好学,成绩优异。
B. 成绩优异,是因为她勤奋好学。
C. 因为她勤奋好学,所以成绩优异。
D. 她之所以成绩优异,是因为勤奋好学。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

高一语文期末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 蹊跷/悄无声息B. 剽窃/风声鹤唳C. 踯躅/踟蹰不前D. 缱绻/锲而不舍答案:C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 通过这次活动,使我们对环保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B. 他虽然学习成绩优秀,但是工作能力很强。
C. 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必须采取有效措施。
D. 他那和蔼可亲的笑容,至今还深深地印在我的脑海中。
答案:D3. 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B.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老气横秋。
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意见。
D.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答案:A4.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夸夸:夸大其词)B.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老气横秋。
(老气横秋:形容人老态龙钟)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意见。
(独断专行:独自决定,不听取他人意见)D.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班门弄斧:在行家面前卖弄技艺)答案:D5.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夸夸:夸大其词)B.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老气横秋。
(老气横秋:形容人老态龙钟)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意见。
(独断专行:独自决定,不听取他人意见)D.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班门弄斧:在行家面前卖弄技艺)答案:B6. 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夸夸其谈,不切实际。
(夸夸:夸大其词)B. 他虽然年轻,但做事却老气横秋。
(老气横秋:形容人老态龙钟)C.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独断专行,不顾他人意见。
(独断专行:独自决定,不听取他人意见)D. 他这个人总是喜欢班门弄斧,自不量力。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考试试卷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下列词语中,字形、字音都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 神采飞扬(fēi yáng)B. 恣意妄为(zì yì wàng wéi)C. 恍若隔世(huǎng ruò gé shì)D. 惟妙惟肖(wéi miào wéi xiào)2. 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他的成绩一直在班级里名列前茅,是老师和同学们公认的榜样。
B. 为了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学校决定举办一次读书活动。
C.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终于攻克了这一难题,得到了老师和同学们的赞扬。
D. 我国古代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3. 下列词语中,不属于成语的一项是:A. 画龙点睛B. 胸有成竹C. 雪中送炭D. 狐假虎威4. 下列句子中,修辞手法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 那月亮就像一面银盘,静静地挂在天空中。
B. 这本书就像一位智者,为我们揭示了人生的真谛。
C. 那座山仿佛一条巨龙,蜿蜒在远方。
D. 他的眼睛就像一汪清泉,清澈见底。
5. 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的作者是曹雪芹,成书于清朝。
B. 《西游记》的作者是吴承恩,讲述了孙悟空的故事。
C. 《三国演义》的作者是罗贯中,主要讲述了刘备、关羽、张飞的故事。
D. 《水浒传》的作者是施耐庵,以宋江为主人公,讲述了梁山好汉的故事。
6. 下列关于文化常识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中国古代的科举制度始于唐朝,以进士为最高等级。
B. 中国古代的书法艺术起源于甲骨文,经历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阶段。
C. 中国古代的绘画艺术起源于彩陶,经历了壁画、画像石、画像砖等阶段。
D. 中国古代的诗歌起源于《诗经》,分为诗、词、曲、赋等体裁。
7. 下列关于文学名著的说法,正确的一项是:A. 《红楼梦》中贾宝玉的通灵宝玉上有“通灵宝玉”四个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一语文期末模拟试卷高一年级期末综合检测试题语文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又称植入式营销,是指将产品或品牌及其代表性的视觉符号甚至服务内容策略性地融入影视剧或电视节目内容中,通过场景的再现,让观众留下对产品及品牌的印象。
它其实是一种隐性广告。
据一些学者考证,植入式广告是与电影共生的。
19世纪末,法国的卢米埃尔兄弟发明电影之后,就曾多次找商人提供产品做布景和道具用。
之后,美国福特公司就有了向好莱坞制片商出租汽车拍摄电影的想法。
一些电影史学家回忆,上个世纪30年代,电影大师卓别林曾采用法国时尚女王可可•夏奈尔设计的服装。
进入21世纪以来,影视剧中的植入式广告开始呈现泛滥之势。
影片《变形金刚》共植入了68个品牌广告,收入超过4000万美元。
恰如一位商界人士所言,我们正从一个营销沟通的“打扰时代”进入一个“植入时代”。
在一向重视艺术性的法国电影中植入广告近些年也开始大行其道。
2007年法国电影《不要告诉任何人》制片方与美国雅虎公司签订植入凝神聚力 - - 2 - - 规范高效式广告协议:电影在表现两位主角联络时使用雅虎邮箱发送邮件,而雅虎公司负责这部电影的推广宣传。
韩剧植入广告的兴起是在本世纪初。
在2004年一部名叫《火鸟》的电视剧中,男主人公被设定为一家MP3播放器生产企业的副社长,使得大众还比较陌生的MP3播放器成为流行时尚产品。
据分析,好莱坞影片中植入广告最普遍的是汽车产品。
1974年上映的《007之金枪人》多次出现BMW汽车的镜头。
在此后的许多动作大片中,丰田、福特和通用的产品时有登场。
在《黑客帝国Ⅱ:重装上阵》中,两款凯迪拉克汽车和一台意大利著名的杜卡迪摩托车上演飙车大赛。
除汽车外,电子产品广告也是好莱坞影视作品普遍植入的对象。
在今年3月底播出的美剧《摩登家庭》中,刚刚上市的苹果公司新产品iPad平板电脑粉墨登场,想借这部电视剧的人气,吸引更多消费者购买。
烟草和酒精饮料的身影也不断在影视剧中出现。
好莱坞硬汉史泰龙曾从美国烟草企业布朗•威廉姆森那获得50万美元,用来在至少5部故事片中植入香烟广告。
在美国HBO 有线电视网制作的美剧《欲望都市》中,享誉国际的顶级烈酒品牌“绝对伏特加”成为重要内容。
凝神聚力 - - 3 - - 规范高效植入烟酒广告有时候甚至成为逃脱法律限制的一种方式。
法国法律明确禁止在电影和电视剧上出现香烟和酒精饮料广告,但植入式烟酒广告却屡禁不止,导演总是以艺术至上为借口来搪塞。
在商业氛围浓厚的美国好莱坞,也有越来越多的业内人士和公益团体开始对植入广告泛滥提出质疑。
一家名为“警惕广告”的团体认为,现在广告植入已经到了无处不在的地步,许多此类广告与故事情节贴合得严丝合缝,会使受众受到无形影响,影视作品必须在开头或片尾处加以标注。
韩国今年2月也出台了类似的法律。
美国编剧工会也在2005年对公司强迫编剧为植入广告编写剧本的做法提出异议,工会认为这会使成千上万观众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受到广告的狂轰滥炸。
在韩国一家媒体工作的具先生告诉记者,受众对于和剧情融合得较好、不过分露骨的植入广告,还是能接受的。
但如果是生硬的、突兀的广告,甚至对场景和剧情的观感产生了影响,就会产生反感的情绪。
也有观众表示:“与其让演员拿着一个没有商标的饮料,还不如拿某品牌的产品更真实。
”这说明植入广告不是问题,真正的问题是如何植入。
凝神聚力 - - 4 - - 规范高效业内人士指出,现在的广告植入并不是“在柜台上放一罐可乐那么简单”。
目前的植入式广告大体上分为四种运作模式:场景植入、对白植入、情节植入和形象植入。
可以说,植入式广告虽然出现已有年头,但作为大规模、成体系的广告投放方式,还是一个新生事物。
到底怎么植入才最好,各国影视产业和相关监督部门都在探索。
1.对“植入式广告”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植入式广告是一种渗透式的广告形式,目的是让观众在不知道或不认为它是一则广告的前提下,加深观众对品牌的印象。
B.是与电影共生的植入式营销方式,厂家的产品或品牌广告开始从“打扰时代”进入一个“植入时代”。
是一种隐性广告。
C.汽车、电子及烟酒等名贵产品和知名品牌广告是影视作品普遍植入的对象,许多此类广告与故事情节贴合得严丝合缝,会使受众受到无形影响。
D.植入式广告运作模式多样,已经成为一种成熟的大规模、成体系的广告投放方式,利益驱动和品牌效应使这种方式大行其道。
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好莱坞硬汉史泰龙曾从美国烟草企业布朗•威廉姆森那获得50万美元,用来在5部故事片中植入香烟广告。
B.法国法律明确禁止在电影和电视剧上出现香烟和酒精饮料广告,因为植入烟酒广告成为逃脱法律限制的一种方式。
C.韩国2010年2月也出台相关法律,禁止产品或品牌公司强迫编剧为植入广告编写剧本的做法。
D.现在的广告植入并不是“在柜台上放一罐可乐那么简单”,这需要一番精心策划、精巧构思以求观众的接受。
3.根据原文提供的信息,以下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当观众沉醉于007詹姆斯•邦德惊险的英雄救美故事时,随时都会闪现购买剧中产品的冲动,那么他们就可以一边看着电视,一边电话选凝神聚力 - - 5 - - 规范高效兴隆一中高一语文 ☆期末检测凝神聚力 - - 6 - - 规范高效 择007佩戴的OMEGA 手表甚至他驾驶的BMW 汽车。
B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尤其电影、娱乐、传媒产业的全球化发展,植入式广告从欧美正迅速向全球蔓延。
作为一种营销方式,植入式广告将随着好莱坞大片而进入中国。
C .植入式广告已经深入到我们生活的角落,不管是电视节目、电影中传达的还是网络中所兴起的,甚至生活中渐渐增多的植入式广告,植入式广告近期必将取代非植入式广告。
D .植入式广告跑在电视剧和电影拍摄之前,成为影视产业的另一主要收入来源,能有效推动影视产业的发展和提升。
二、古代诗文阅读(37分)(一)文言文阅读(2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8题。
玄宗出逃乙未..,黎明,上独与贵妃姊妹、皇子、妃、主、皇孙、杨国忠、韦见素、魏方进、陈玄礼及亲近宦官、宫人出延秋门。
上过左藏(政府的财务府库),杨国忠请焚之,曰:“无为贼守。
”上愀然曰:“贼来不得,必更敛于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
”至宫门,犹闻漏声,三卫立仗俨然。
门既启,则宫人乱出,中外扰攘,不知上所之。
于是王公、士民四处逃窜,山谷细民争入宫禁及王公第舍,盗取金宝,或乘驴上殿。
上过便桥,杨国忠使人焚桥。
上曰:“士庶各避贼求生,奈何绝其路!”留内侍监高力士,使扑灭乃来。
食时..,至咸阳望贤宫,洛卿与县令俱逃。
日向中,上犹未食,杨国忠自市胡饼以献。
于是民争献粝饭,杂以麦豆;皇孙辈争以手掬食之,须臾..而尽,犹未能饱。
上皆酬其直,慰劳之。
众皆哭,上亦掩泣。
有老父郭从谨进言曰:“禄山包藏祸心,固非一日;亦有诣阙..告其谋者,陛下往往诛之,使得逞其奸逆,致陛下播越(流亡)。
事不至此,臣何由得睹陛下之面而诉之乎!”上曰:“此朕之不明,悔无所及!”慰谕而遣之。
命军士散诣村落求食,期未时..皆集而行,夜将半,乃至金城。
县令亦逃,县民皆脱身走,饮食器皿具在,士卒得以自给。
时从者多逃,内侍监袁思艺亦亡去,驿中无灯,人相枕藉而寝,贵贱无以复分辨。
丙申,至马嵬驿...,将士饥疲,皆愤怒。
陈玄礼以祸由杨国忠,欲诛之。
军士围驿,上闻喧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
上杖屦出驿门,慰劳军士,令收队,军士不应。
上使高力士问之,玄礼对曰:“国忠谋反,贵妃不宜供奉,愿陛下割恩正法。
”久之,京兆司录韦谔前言曰:“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愿陛下速决!”因叩头流血。
上曰:“贵妃常居深宫,安知国忠反谋!”高力士曰:“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凝神聚力 - - 7 - - 规范高效凝神聚力 - - 8 - - 规范高效下安矣”上乃命力士引贵妃于佛堂,缢杀之。
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人视之。
玄礼等乃免胄释甲,顿首请罪,上慰劳之,令晓谕军士。
玄礼等皆呼万岁,再拜而出,于是始整部伍为行计。
(节选自《资治通鉴•唐纪》) 4.对以下句子中加点实词的含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A .食时..,至咸阳望贤宫 食时:吃早饭的时候 B .须臾..而尽,犹未能饱 须臾:片刻 C .今众怒难犯,安危在晷刻.. 晷刻:计时工具 D .舆.尸置驿庭,召玄礼等人视之 舆:车 5.对文中画波浪线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 A .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B .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C .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D .贵妃诚无罪/然将士已/杀国忠而贵/妃在陛下左右/岂敢自安/愿陛下审思之/将士安/则陛下安矣 6.对文中出现的文化常识解说有误的一项是( ) A .中国古代用天干和地支来纪年、纪月,也可以纪日,从文中看“乙未”和“丙申”属于干支纪日。
B .“马嵬驿”即“在马嵬设立的驿站”,是当时专供传递文书者或来往官吏中途住宿、补给、换马的处所。
C .“阙”是皇宫前面两侧的楼台,中间空缺为道路。
又可借指宫廷,“诣阙”既可指赴朝廷,又可指赴京都。
D .古代一昼夜分十二时辰,用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表示,“未时”指下午三点至五点。
7.对本文内容分析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兴隆一中高一语文 ☆期末检测凝神聚力 - - 9 - - 规范高效 A .玄宗出逃当天,宫门打开后,皇宫内外一片混乱,甚至出现百姓闯入皇宫、偷盗财物、骑驴上殿的乱象。
B .玄宗逃到咸阳,无人接驾。
郭从谨老人说,由于皇上宠信奸佞,不纳忠言,才有今日流亡之祸。
玄宗认错,后悔不及。
C .玄宗深夜来到金城,县令、百姓全跑了,皇帝身边的人也有跑的。
士兵找了些饭来大家吃。
驿站无灯,大家横躺竖卧。
D .玄宗不忍心烧财务库房,不忍心烧便桥,吃了百姓的干粮还要付款,表现出他是仁慈之主,暗示朝廷腐败与玄宗无关。
8.翻译文中划线的句子(10分)⑴上愀然曰:“贼来不得,必更敛于百姓;不如与之,无重困吾赤子。
”⑵军士围驿,上闻喧哗,问外何事,左右以国忠反对。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9~10题。
壬辰寒食①王安石客思似杨柳,春风千万条。
更倾寒食泪,欲涨冶城②潮。
巾发雪争出,镜颜朱早凋。
未知轩冕乐,但欲老渔樵。
【注】①寒食:清明前一天(一说前两天)。
②冶城:古地名,在今南京市西,临长江。
9.作者在这首诗中所表达的情感是很复杂的,兴隆一中高一语文☆期末检测请你仔细赏析,指出都表达了作者哪些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