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doc

合集下载

公文层次序号|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你掌握了吗

公文层次序号|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你掌握了吗

【议论文】只要细心一些,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并不难掌握。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应用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在日常公文写作中,常遇到层次序号无法匹配(如:“1”“2”“3”……后面加顿号“、”)、使用错位(如:不用“一”“二”“三”而直接使用“(一)”“(二)”“(三)”)、格式有误(如:层次序号前是否空个字格)、体例杂糅(如:“1”“1.1”“1.1.1”与“一、”“(一)”“1.”……两种层次混用)等情况,所有这些不规范的写法,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表达效果。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一)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二)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面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通常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面加“、”,而非“,”或“.”;第一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一层用“1.”,那个小黑点可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用顿号“、”。

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文稿,层次序号,规范写法汇总

文稿,层次序号,规范写法汇总

文稿中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 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 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 (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 , 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 1” “ 1.1”“ 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 , 第二层用“ (一” ,第三层用“ 1. ” ,第四层用“ (1 ” 。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 . 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 3” , 第三章第二节写为“ 3.2” 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 “ (一” “ 1. ”……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 4级,即:第 1级—— 1第 2级—— 1.1第 3级—— 1.1.1第 4级—— 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 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 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 ,而非“, ”或“. ” ;第二层用“ (一” ,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 ;第三层用“ 1. ” ,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 ;第四层用“ (1 ” ,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 2格书写。

“一、” “ (一” “ 1. ”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文档序号编号规范要求

文档序号编号规范要求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

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

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

1第3级——1。

1。

1第4级-—1。

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2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文档序号编号规范要求

文档序号编号规范要求

文档层次序号的表达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 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 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 “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 4 级,即:第1 级——1第 2 级—— 1.1第 3 级—— 1.1.1第 4 级—— 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 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 4 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 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能再加“、”或“,”。

若文中还有更小的层次,则用“①”这种层次序号。

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应左起空 2 格书写。

“一、”“(一)”“1.”这三个层次应与标题独占一行,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四、注意层次序号表达规范的其他细节(1)人文类文稿若层次较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 1.”作为第二层次,这样层次感更明显。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完整word版)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中文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但一般情况下人文类文稿还是不要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为好。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4.“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5.“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6.“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该墨点直接在键盘上找),而不该用顿号“、”或其他。

7.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

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

中文文稿层次序号使用规范一、区分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根据国家标准等相关规定,中文文稿的层次序号有两种体例:1.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连续编号,不同层次的数字之间加下圆点相隔(即圆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标点,如“1”“1.1”“1.1.1”……。

2.人文类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层次序号,即第一层用“一、”,第二层用“(一)”,第三层用“1.”,第四层用“(1)”。

(不过,现在有些刊物的人文类文稿也采用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可使用。

但一般情况下人文类文稿还是不要科技类文稿的层次序号为好。

)在一部书稿中,当章、节改为“章号?节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为“3”,第三章第二节写为“3.2”)表达时,允许在其下的层次采用“一、”、“(一)”、“1.”……的序号。

除此之外,这两种体例的层次序号均不允许混用。

4.“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应用逗号“,”。

5.“一”、“二”、“三”等后面应用顿号“、”。

6.“1”、“2”、“3”和“A”、“B”、“C”等后面应用齐线墨点“.”(该墨点直接在键盘上找),而不该用顿号“、”或其他。

7.序号如加括号,如(1)(2)(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第1级──1第2级──1.1第3级──1.1.1第4级──1.1.1.1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第三层用“1.”,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能图省事而用顿号“、”;第四层用“(1)”,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文文稿次序号使用范
一、区分两种体例的次序号
根据国家准等相关定,中文文稿的次序号有两种体
例:
1.科技文稿的次一律用阿拉伯数字号,不同次
的数字之加下点相隔(即点加在数字的右下角),最后数字后面不加点,如“ 1” “1.1 ”“ 1.1.1 ”⋯⋯。

2.人文文稿一般沿用公文的次序号,即第一用
“一、”,第二用“(一)”,第三用“ 1.”,第四用“( 1)”。

(不,在有些刊物的人文文稿也采用科技文稿的次序号,亦即两种体例的次序号均可使
用。

但一般情况下人文文稿是不要科技文稿的次序号
好。


在一部稿中,当章、改“章号 ?号”的形式(如第三章写“ 3”,第三章第二写“ 3.2 ”)表达,允
在其下的次采用“一、”、“(一)”、“ 1.”⋯⋯的序号。

除此之外,两种体例的次序号均不允混用。

4.“第一”、“第二”,“首先”、“其次”等后面用
逗号“,”。

5.“一”、“二”、“三”等后面用号“、”。

6.“ 1”、“ 2”、“ 3”和“ A”、“ B”、“ C”等后面
用墨点“.”(墨点直接在上找),而不用
号“、”或其他。

7.序号如加括号,如(1)(2)( 3)等后面不加标点符号。

二、科技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科技类文稿的层次不宜过多,通常不应超过4级,即:
第1级── 1
第2级── 1.1
第3级── 1.1.1
第4级── 1.1.1.1
序号应左顶格书写。

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写标题,
另起一行写具体内容;没有标题时,在序号后空一字距再写
具体内容。

层次标题力求简短,一般不要超过 15个字,标题末不用标点符号。

三、人文类文稿层次序号的规范写法
人文类文稿的层次一般也不应超过4级:
第一层用“一”后加“、”,而非“,”或“.”;
第二层用“(一)”,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或“,”;
第三层用“ 1. ”,那个小黑点要到“插入”菜单里“特殊符号”中的“标点符号”去找,不能用键盘上的小数点,更不
能图省事而用顿号“、”;
第四用“(1)”,括号后面(不加任何符号)不能再加
“、”或“,”。

若文中有更小的次,用“①” 种次序号。

人文文稿次序号左起空 2 格写。

“一、”“(一)”“ 1.” 三个次与独占一行,末不用点符号。

四、注意次序号表达范的其他
(1)人文文稿若次少,可省略“(一)”而直接用“1.”作第
二次,次感更明。

若次不
必独占一行或者次没有,直接使用“( 1)” 种次序号而省略掉中的次序号。

(2)科技文稿的各次内部,若再需要分点叙述,可用
“( 1)” 种次序号;更小的次用“①” 种次序号。

(3)不管是人文文稿是科技文稿,“( 1)” 种次序号之后是本段的,末用句号或冒号或空一字,
其后接写正文,不另起一段。

如果没有本段,序号之后直接
写正文。

(4)不管是人文文稿是科技文稿,“①” 种次序号必共用
于同一段中,即“①⋯⋯②⋯⋯③⋯⋯”必同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