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ord素材题目答案三合一
WORD2010操作题-有素材

Office WORD操作题---------------------------------------------------------------------请对下文进展以下操作。
完成操作后,请保存文档,并关闭WORD。
---------------------------------------------------------------------1.将正文设置为华文行楷、小四、段前段后间距设置为"0.5行〞。
2.请将第1段"有个朋友说他最...完全是信赖。
〞的首字下沉2行,距正文0.5厘米,字符间距缩放比例设置为"150%〞。
3.请将第2段、第3段的首行缩进为2个字符。
4.添加页眉:心灵鸡汤第1页添加页脚:现代型奇数型5.插入标题艺术字"灵感〞,艺术字样式为:填充-橙色,强调文字颜色6,内部阴影。
形状样式为:细微效果,蓝色,强调颜色1,艺术字的环绕方式为穿越型。
6.将最后一段"助人为乐〞添加蓝色边框、填充黄色底纹。
7.插入一*3行8列的表,并套用样式为"浅色列表----强调颜色3〞,如样*所示。
有个朋友说他最近的开心事有两桩。
一次是过马路时,有个老太太微笑着伸出手,要求他带她过去。
当时街上的行人不少,老太太独看中了他,伸手给他的姿势也是很优雅的,脸向上仰着,完全是信赖。
另一次也是走在马路上,—个小男孩东*西望地不专心走路,一步跨前,手拉着他的胳膊,大概把他当做了自己的爸,走了好几步路抬头一看,呀!是个陌生大个子,便红着脸飞快跑了。
做好事做得相当有美感。
有趣的插曲就在你不意之中发生了,朋友开心大概就是因为人乐、他也乐,美丽的情境犹如—段小提琴独奏。
助人为乐!8.插入数学公式:样*:7053请在翻开的窗口中进展如下操作,操作完成后,请保存文档并关闭Word应用程序。
说明:文件中所需要的指定图片在考试文件夹中查找。
---------------------------------------------------------------------------1、设置正文"有时候...毁了自己。
word操作题素材及题目

第一题,将素材一按要求排版。
(打开文档名为”第一题、doc”)(1)、将标题字体设置为“华文行楷",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为“空心字”且居中显示、(2分)(2)、将“李白”得字体设置为“隶书”、字号设置为“小三",文字右对齐加双曲线边框,线型宽度应用系统默认值显示、且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3分)(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将文本“蜀道难”作为水印插入文档,水印格式版式"斜式”其她均为默认、(2分)(4)、将全文中得“难”加粗,并设置为斜体,颜色为红色。
(1分)《素材一》蜀道难--李白噫吁嚱!危乎高哉!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蚕丛及鱼凫,开国何茫然!尔来四万八千岁,不与秦塞通人烟。
西当太白有鸟道,可以横绝峨眉颠、地崩山摧壮士死,然后天梯石栈相钩连。
上有六龙回日之高标,下有冲波逆折之回川。
黄鹤之飞尚不得过,猿猱欲度愁攀援、青泥何盘盘,百步九折萦岩峦、扪参历井仰胁息,以手抚膺坐长叹。
问君西游何时还?畏途巉岩不可攀。
但见悲鸟号古木雄飞雌从绕林间。
又闻子规啼夜月,愁空山。
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使人听此凋朱颜!连峰去天不盈尺,枯松倒挂倚绝壁。
飞湍瀑流争喧豗,砯崖转石万壑雷。
其险也如此,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剑阁峥嵘而崔嵬,一夫当关,万夫莫开。
所守或匪亲,化为狼与豺。
朝避猛虎,夕避长蛇,磨牙吮血,杀人如麻、锦城虽云乐,不如早还家、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侧身西望长咨嗟、第二题,对素材二操作要求如下(打开文档名为”第二题、doc”)(1)设置第一段首字下沉,第二段首行缩进两个字符。
(1、5分)(2)将第一段(除首字)字体设置为“宋体”,字号设置为“五号”(1分)。
(3)将第二段字体设置为“方正舒体",字号设置为“四号”,加双横线下划线。
(1、5分)(4)在该页插入页眉页脚均输入”归去来兮辞"。
将文本“归去来兮"作为水印插入文档,水印格式版式”斜式”颜色为"黄色”其她均为默认、(3分)《素材二》归去来兮,请息交以绝游。
(完整word版)Word操作练习题(解析和答案)

Word操作练习题操作题例题与解析【例1 】:将以下素材按要求排版。
(1)、将标题字体设置为“黑体”,字形设置为“常规”,字号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为“空心字”且居中显示.(2)、将“陶渊明”的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设置为“小三”,文字右对齐加双曲线边框,线型宽度应用系统默认值显示。
(3)将正文行距设置为25磅.【素材】:归去宋辞——陶渊明归去来兮!田园将芜胡不归?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实迷途其未远,觉今是而昨非。
舟摇摇以轻殇,风飘飘而吹衣。
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乃瞻衡宇,栽欣载奔。
童仆欢迎,稚子候门。
三径就荒,松菊犹存.携幼入室,有酒盈樽。
引壶觞以自酌,眇庭柯以怡颜.倚南窗以寄傲,审容膝之易安。
园日涉以成趣,门虽设而常关。
策扶老以流憩,时翘首而遐观。
云无心以出岫,鸟倦飞而知还.暑翳翳以将入,抚孤松而盘桓。
【解析】具体操作步骤如下:(1)选定“归去来辞",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
将“中文字体”下拉框设置为“黑体”,“字形”选择框设置为常规,“字号”选择框设置为“小初”,选定“效果”框中的“空心字”复选框。
(2)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居中"按钮,将文字居中显示。
(3)选定“陶渊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字体”命令,打开“字体"对话框,将“中文字体”设置为“楷体”,“字号"设置为“小三”.(4)单击“确定”按钮,然后单击格式"工具栏上的“右对齐”按钮,将文字右对齐显示。
(5)再次选定“陶渊明”,单击“格式”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命令,打开“边框和底纹”对话框。
在“设置”中选定“方框”;在“线型"下选择双曲线,单击“确定”按钮。
(6)选定正文,单击“格式”菜单中的“段落”命令,打开“段落”对话框。
单击“行距”框右端的下拉按钮,打开下拉列表,选择“固定值”,然后将后面的“设置值”设置为25磅。
word素材。题目。答案三合一

WORD素材(习题要求及答案在后面)从外表上看这是一个像袖珍计算机的普通小盒子。
它有一个非常薄的玻璃外壳,里面装着肉眼看不见的多层蛋白质,蛋白质间由复杂的晶格联结,很像电影《超人》中的北极圈避难所。
这种精巧的蛋白质晶格里是一些生物分子,这就是生物计算机的集成电路。
生物计算机中的生物分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同样可以产生“开”和“关”的两种状态,并能储存、输出“0”和“1”这样的二进制信息。
因此,可以像电子计算机一样进行运算和信息处理。
组成生物计算机的蛋白分子,直径只有头发丝上的五千分之一。
体积仅手指头粗细的一只生物计算机,其储存信息的容量可以比现在的普通电子计算机大一千万倍。
而且由于生物分子非常微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又非常近,所以传递信息和计算速度非常快。
如果将这种计算机和人脑比较,人脑进行思维是靠神经冲动传递的,与声音在空气中传递的速度(每秒330米)相当;而在生物计算机中,分子的电子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接近,高达每秒约30万公里。
因此,生物计算机的速度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近100万倍。
生物计算机这样微小的体积和惊人的运算速度,可以用来制造真人大小的机器人,使机器人具有像人脑一样的智能。
生物计算机能够与健康人的大脑连在一起,甚至植入人的大脑,代替大脑有病的人进行思维、推理、记忆。
它可以装备机器人,使机器人更小巧,用来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可以植入人体,使截瘫病人站立走路,给盲人重建光明。
国外有一个名叫罗斯纳的“共生人”,他有两个身体,但只有一个大脑。
两个身躯接受同一个大脑的指令。
如果给他植入一台生物计算机的话,那么这个机器脑就能控制其中一个躯体的一切活动,再通过外科手术,就能得到完整的两个人。
第一页共17 页计算机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已经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工具。
WORD文字排版题目及素材

美丽的花儿
3: 今天出乎意料的恢复了生命力开出了这些洁白美丽的花儿,寂寞黑夜中尤其显得醒目,那丝清香在这个有些燥热的世界带给了我这个孤辟的人一些思绪,可怜了她,我不是个怜香惜玉的人,为了留住她,我轻轻的摘下了一朵。
我要带她好好看看这个世界,其实不用看的,这个世界就如你出生时一样,是个黑暗的世界。
1: 工作了一天,于晚9时,从公司出发回家。
公司离家很远,骑着车子,开着随身听却又不知所思的往家骑着,6月初的夜里,空气已是如此的干燥,晚风也少了些凉意。
今年夏天该又是个酷暑了,可怕!
5: 看着你这么颓废伤感,好吧,我把窗户打开,让你闻闻那让人窒息燥热的空气,不要后悔哦!好好休息吧,明天我带你去上班,让你感受一下生活吧。
⑴页面纸张大小设为A5(14. 8厘米宽×21厘米高),上下页边距均为
2.2厘米,左右页边距均为
3.1厘米,并在左边预留0.8厘米的装订
线位置;⑵将考试文件夹中的InsM.TXT文件内容插入到本文档中,然后按段落编号从小到大排列各段落;⑶标题格式:仿宋_GB2312、二号、加粗,水平居中,文字加单波浪线边框;⑷设置页眉,内容为:美丽的花儿,左对齐。
三合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

三合一模拟考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下列哪个选项是正确的?A. 地球是宇宙的中心B. 太阳是宇宙的中心C. 月亮是地球的卫星D. 火星是太阳系的行星答案:C2. 以下哪个国家是亚洲的?A. 美国B. 巴西C. 中国D. 澳大利亚答案:C3. 以下哪个是化学元素?A. 氢B. 氧C. 氮D. 所有以上答案:D4. 以下哪个是数学中的基本概念?A. 点B. 线C. 面D. 所有以上5. 下列哪个是计算机编程语言?A. JavaB. PythonC. C++D. 所有以上答案:D6. 以下哪个是人体的主要器官?A. 心脏B. 肺C. 肝脏D. 所有以上答案:D7. 以下哪个是物理学中的基本力?A. 万有引力B. 电磁力C. 强相互作用力D. 所有以上答案:D8. 以下哪个是生物学中的分类单位?A. 种B. 属C. 科D. 所有以上答案:D9. 以下哪个是经济学中的概念?B. 需求C. 市场D. 所有以上答案:D10. 以下哪个是历史事件?A. 法国大革命B. 美国独立战争C. 二战D. 所有以上答案:D二、填空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1. 世界上最大的海洋是________。
答案:太平洋2. 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是________公里每秒。
答案:299,7923. 人类的DNA由________对染色体组成。
答案:234. 化学元素周期表中,最轻的元素是________。
答案:氢5. 地球的大气层由________层组成。
答案:5三、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5分,共15分)1. 请简述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
答案:牛顿的三大运动定律包括:第一定律(惯性定律),即物体会保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除非受到外力作用;第二定律(加速度定律),即物体的加速度与作用力成正比,与物体质量成反比;第三定律(作用与反作用定律),即对于每一个作用力,总有一个大小相等、方向相反的反作用力。
word基础试题及答案

word基础试题及答案2017年word基础试题及答案办公软件有多种分类方法,可以按平台进行分类,也可以从品牌的角度进行分类。
下面是店铺整理的关于word基础试题及答案,欢迎大家参考!一、选择题1.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D)。
A. 传统能源之外的各种能源形式B. 水能、太阳能、风能、地热能C. 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D. 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传统生物质能D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把新能源分为以下三大类:大中型水电;新可再生能源,包括小水电、太阳能、风能、现代生物质能、地热能、海洋能;传统生物质能。
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2.下列关于照明灯的描述不正确的是(B)。
A. LED灯长时间工作会光衰引起老化B. 荧光节能灯的节能效果比LED灯效果好C. 荧光节能灯的发光原理是采用高压电子撞击荧光粉而产生D. 白炽灯直接由钨丝加热产生亮度,用久了会发黑是因为钨丝升华B A选项的说法正确:导致LED产品光衰的原因很多,最关键的还是热的问题,不注重散热的次级LED产品在长期使用下,光衰程度会比有注重散热的LED产品要高;B选项的说法错误:LED灯的发光二极管启动需要的电流电压比荧光灯的阴极荧光管少,发热量也少,LED灯更节能;C选项的说法正确:节能灯的镇流器给灯管灯丝加热到一定温度时,灯丝开始发射电子,经过一系列碰撞发出紫外线,激发荧光粉发光;D选项的说法正确:钨丝在高温下会蒸发成气体,并在灯泡玻璃表面沉积,这种由固体直接变为气体的状态即为升华。
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3.下列哪项属于21世纪取得的科学成就?(A)A. 炎黄一号项目的成功B. 器官移植成为常规疗法C. 克隆羊“多莉”的诞生D. 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诞生A A选项的说法正确:炎黄一号是全球第一例中国人标准基因组序列图谱,完成于2007年,是我国科学家用新一代测序技术独立完成的中国人基因组图谱;B选项的说法错误:1954年,第一例肾移植手术开创了器官移植的时代,70年代后期环孢菌素这种能够抑制身体攻击外来器官倾向的药物研制出来以后,器官移植成为常规疗法;C选项的说法错误:1996年,世界上第一只无性繁殖的克隆羊“多莉”诞生,是世界上第一只用成体细胞发育成的哺乳动物;D选项的说法错误:世界上第一个试管婴儿路易斯布朗于1978年在英国诞生,试管婴儿技术逐步得到应用。
题目

一、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Word1.doc”,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并保存。
1、将文中所有错词“背景”替换为“北京”。
2、将标题段(“北京市高考录取分数线划定”)文字设置为18磅红色仿宋_GB2312、加粗、居中,并添加蓝色双波浪下划线。
3、设置正文各段落(“6月25日下午……严肃处理。
”)左、右各缩进1字符、1.2倍行距、段前间距0.5行;设置左、右页边距各为3厘米。
4、将文中后11行文字转换成一个11行4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居中、表格第一列列宽为2厘米、其余各列宽为3厘米、表格行高为0.6厘米,表格中所有文字中部居中。
5、设置表格外框线和第一行与第二行间的内框线为3磅红色实线,其余内框线为1磅红色单实线,合并单元格并将其中的单元格内容(“文科”、“理科”、“艺术类”)的文字方向更改为“纵向”。
二、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Word2.doc”,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并保存。
1、将文中所有错词“气车”替换为“汽车”。
2、将标题段文字(“入世半年中国汽车市场发展化出现五大特点”)设置为三号黑体、并添加黄色底纹、居中。
3、将正文各段文字(“在中国加入WTO……更为深刻的诠释。
”)设置为五号蓝色楷体GB2312;设置正文各段左、右缩进2字符,行距为1.1倍行距。
为正文第二段至第六段(“产品由单一型……更为深刻的诠释。
”)添加编号,式样为汉字数字字体,字体为五号、蓝色、仿宋_GB2312,起始编号为“一、”。
4、将文中最后6行文字转成一个6行5列的表格;设置表格列宽为2厘米、行高为0.5厘米表格居中;设置表格所有文字中部居中;5、表格外框线设置为3磅蓝色单实线,内框线设置为1磅蓝色单实线。
三、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Word3-1.doc/ Word3-2.doc”,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并保存。
1、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3-1.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保存文档.(1)将标题段("调查表明京沪穗网民主导"B2C")设置为小二号空心黑体,红色,居中,并添加黄色底纹,设置段后间距为1行.(2)将正文各段("根据蓝田市场研究公司------更长的时间和耐心.")中所有的"互联网"替换为"因特网";各段文字设置为小五号宋体,各段落左,右各缩进0.5字符,各行间距18磅.2、在考生文件夹下,打开文档Word3-2.doc,按照要求完成下列操作并以该文件名保存文档.(1)在表格最右边插入一空列,输入列标题"总分",在这一列下面的各单元格中计算其左边相应3个单元中数据的总和.(2)将表格设置为列宽2.4厘米,表格外框线为3磅单实线,表内框线为1磅单实线.四、打开“素材”文件夹中的“Word4.doc”,按要求完成以下各题并保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word素材题目答案三合一计算机杂谈WORD素材(习题要求及答案在后面)从外表上看这是一个像袖珍计算机的普通小盒子。
它有一个非常薄的玻璃外壳,里面装着肉眼看不见的多层蛋白质,蛋白质间由复杂的晶格联结,很像电影《超人》中的北极圈避难所。
这种精巧的蛋白质晶格里是一些生物分子,这就是生物计算机的集成电路。
生物计算机中的生物分子,在电流的作用下同样可以产生“开”和“关”的两种状态,并能储存、输出“0”和“1”这样的二进制信息。
因此,可以像电子计算机一样进行运算和信息处理。
组成生物计算机的蛋白分子,直径只有头发丝上的五千分之一。
体积仅手指头粗细的一只生物计算机,其储存信息的容量可以比现在的普通电子计算机大一千万倍。
而且由于生物分子非常微小,彼此之间的距离又非常近,所以传递信息和计算速度非常快。
如果将这种计算机和人脑比较,人脑进行思维是靠神经冲动传递的,与声音在空气中传递的速度(每秒330米)相当;而在生物计算机中,分子的电子运动速度与光速相接近,高达每秒约30万公里。
因此,生物计算机的速度比人脑思维的速度快近100万倍。
生物计算机这样微小的体积和惊人的运算速度,可以用来制造真人大小的机器人,使机器人具有像人脑一样的智能。
生物计算机能够与健康人的大脑连在一起,甚至植入人的大脑,代替大脑有病的人进行思维、推理、记忆。
它可以装备机器人,使机器人更小巧,用来执行高度危险的任务;可以植入人体,使截瘫病人站立走路,给盲人重建光明。
国外有一个名叫罗斯纳的“共生人”,他有两个身体,但只有一个大脑。
两个身躯接受同一个大脑的指令。
如果给他植入一台生物计算机的话,那么这个机器脑就能控制其中一个躯体的一切活动,再通过外科手术,就能得到完整的两个人。
第一页共 17 页计算机杂谈计算机的诞生是20世纪人类最伟大的发明创造之一。
自1946年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问世以来,计算机技术得到迅猛的发展。
计算机在科学研究、工农业生产、国防建设以及社会的各个领域都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计算机已经是各行各业必不可少的一种基本工具。
1.计算机的发展简史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取名为ENIAC,即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的缩写,全称为“电子数值积分和计算机”,它的计算速度为每秒5000次加减法,最初被专门用于弹道计算,使每个弹道参数的计算时间由原先手工计算的20min缩短为30s,后经多次改进而成为能进行各种科学计算的通用电子计算机。
从1946年2月交付使用,到1955年10月最后切断电源,ENIAC共服务了9年时间。
ENIAC使用了18000只电子管,1500个继电器,占地170m2,重达30t,每小时耗电140kW,价格40多万美元,与现在的计算机相比,它是一个昂贵、耗电而功能又不完善的庞然大物,但是它的出现标志着电子计算机时代的到来。
人们一般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的主要物理器件,将计算机的发展划分成几个阶段,习惯上一个阶段称为一代,每个阶段都意味着计算机技术的新突破以及计算机性能的质的飞跃。
第一代(约1946~1957年)是电子管计算机时代。
采用电子管作为基本器件,以汞延迟线及磁鼓、小磁心作为存储器,输入输出用读卡机和纸带机,主要用机器语言编写程序。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庞大、运算速度低、成本高、可靠性差、内存容量小,主要用于军事和科学计算。
第二代(约1957~1964年)是晶体管计算机时代。
采用晶体管作为基本器件,普遍采用磁心作为内存储器、磁盘磁带作为外存储器,用汇编语言和高级语言(例如FORTRAN、ALGOL、COBOL 等)编写程序,并且提出了操作系统的概念。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减小、运算速度提高、能耗降低、可靠性和内存容量也有较大提高,价格不断下降,应用范围进一步扩大,从军事与尖端技术领域延伸到气象、工程设计、数据处理以及其他科学研究领域。
第三代(约1965~1972年)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采用中、小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器件,内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磁带作为外存储器,外部设备种类繁多,高级语言数量增多,出现了操作系统以及结构化、模块化程序第二页共 17 页计算机杂谈设计方法。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速度更快,可靠性和存储容量进一步提高,价格更便宜,计算机和通信密切结合起来,广泛应用到科学计算、数据处理、事务管理和工业控制等领域。
第四代(1972年起)是大规模集成电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
采用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作为基本器件,内存储器采用半导体存储器,外存储器采用磁盘和光盘,操作系统不断发展和完善,而且发展了数据库管理系统和通信软件等。
这一阶段计算机的特点是体积更小,运行速度可达每秒上千万次甚至上亿次,存储容量和可靠性又有了很大提高,造价更低,在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管理、图像处理、语音识别和专家系统等各个领域大显身手。
20世纪90年代以来,计算机技术的发展十分迅速,许多国家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开展具有知识表示和逻辑推理能力的智能计算机、神经网络计算机和生物计算机等新一代计算机。
2.微型计算机的发展在计算机的发展过程中,20世纪70年代微型计算机的出现引发了电子计算机的第二次革命。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发展,在一块半导体芯片上可以集成上万个乃至上千万个器件。
1971年,美国Intel公司把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的运算器ALU(Arithmetic Logic Unit)和逻辑控制器CU(Control Unit)集成在一块芯片上,研制出了第一批微处理器Intel 4004,该微处理器在一块芯片上集成了2250个晶体管电路,一次能处理4位二进制数,其功能相当于ENIAC,由它加上存储器组成了4位微型电子计算机MCS—4,微型计算机从此诞生并得到迅速的发展。
之后许多公司竞相研制微处理器,先后推出了8位、16位、32位、64位的微处理器芯片,芯片的主频和集成度不断提高,由它们组成的微型计算机在功能上也不断完善。
由于微型计算机体积小、重量轻、功耗低、环境要求低、价格廉、可靠性高、软件丰富且易学易用,因此迅速得到普及和应用,走进了各行各业和寻常百姓家庭。
同时为适应不同需要,许多厂家开发和生产了各种各样的微型计算机,如个人计算机(PC机)、单片机、单板机、专用机等。
个人计算机以供“个人使用”为特点,具有小巧、省电、价廉、功能强、可靠性高、使用方便等显著优势,在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1977年美国APPLE公司的个人计算机问世,1981年美国IBM公司推出IBM-PC个人计算机。
第三页共 17 页计算机杂谈微型计算机的发展非常迅速,以2~3年的速率更新换代。
如今的微型计算机在某些方面可以和以往的大型计算机相媲美。
3.计算机的发展趋势计算机作为计算、控制和管理的有力工具,极大地推动了科研、国防、工业、交通、电力、通信等各行各业的发展。
同时,随着应用的广泛和深入,又对计算机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表现为5种趋势:巨型化、微型化、多媒体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巨型化是指发展高速、大存储容量和强功能的巨型计算机,这既是为了满足天文、气象、宇航、核反应等尖端科学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工程等新兴科学发展的需要,也是为了使计算机具有学习、推理、记忆等功能。
目前运算速度达每秒千万亿次的巨型计算机正在研制中。
巨型机的研制反映了一个国家科学技术的发展水平。
微型化是利用微电子技术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将计算机的体积进一步缩小,价格进一步降低,如可以随身携带的便携式计算机。
当前微型机的标志是将运算部件和控制部件集成到一起,今后将逐步发展成存储器、高速运算部件、输入输出接口及软件等集成在一起。
多媒体化是指计算机不仅具有处理文本信息的能力,而且具有处理声音、图像、动画、影像(视频)等多种媒体的能力。
正是由于多媒体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计算机与人的交互界面越来越友好,使人能以接近自然的交互方式收发所需要的媒体信息。
网络化是指利用现代通信技术和计算机技术,把分布在不同地点的计算机互联起来,组成一个规模大、功能强的计算机网络。
网络化的目的是使网络内众多的计算机系统共享相互的硬件、软件、数据等计算机资源。
智能化是使计算机能模拟人的感觉、行为、思维过程,使计算机具备“视觉”、“听觉”、“语言”、“行为”、“思维”、“逻辑推理”、“学习”、“证明”等能力。
目前已研制出各种智能机器人,能代替人完成不宜由人来进行的工作。
智能化使计算机突破了“计算”这一初级含义,从本质上扩充了计算机的能力,因此,也有人称智能计算机为新一代计算机。
第四页共 17 页计算机杂谈1.1.2 计算机的特点从计算机的发展历史中可以看出,计算机已从早期的数值计算发展成为能进行信息处理的智能设备,其特点如下: 1.运算速度快当前计算机系统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万亿次,微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也可以达到每秒亿次以上,使大量复杂的科学计算问题得以解决。
例如卫星轨道的计算、大型水坝的计算、天气预报的计算等,过去需要几年甚至更长时间完成的计算工作,现在只需几天甚至几分钟就可完成。
2.计算精度高计算机具有其他计算工具无法比拟的计算精度,其有效位数可达几十甚至上百位,这样的计算精度足以满足一般实际问题的需要。
在电子计算机问世之前,圆周率?的近似值被计算到小数点后的第808位,1949年科学家用ENIAC计算机把?算到了小数点后的2037位。
3.记忆能力强计算机的存储器类似于人的大脑,可以记忆大量的数据和计算机程序,而且不会忘却。
现代计算机的存储容量极大,一台计算机可以将一个中等规模图书馆的全部图书资料存储起来,因此计算机的记忆能力是超强的。
4.具有逻辑判断能力计算机在执行过程中,能根据上一步的执行结果,运用逻辑判断方法自动确定下一步的执行命令。
1976年,美国数学家用计算机进行了上百亿次的逻辑判断,通过证明1900多个定理,解决了100多年来未能解决的著名难题——四色问题。
5.具有自动执行程序的能力计算机能够按照人们事先编好的程序自动进行操作,在工作过程中一般不需要人工干预。
因此,计算机可以代替人从事一些枯燥乏味的重复性的劳动以及有毒有害环境下的工作。
第五页共 1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