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修改)
微观经济学 第七章 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

R R(Q)
R RQ(L)
dR dR dQ dL dQ dL MRP MRMP
公式表达:卖方垄断市场上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也是一般市场上的使用要 素的边际收益
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
31
使用要素的边际收益 是一个关于L的复合函数:R=R[Q(L)]或
29
§7-4 卖方垄断对生产要素的使用原则
产品市场与要素市场的结构组合
完全竞争厂商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市场
不完全竞争厂商 1)卖方垄断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2)买方垄断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2)双头垄断
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市场
30
卖方垄断厂商
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者,但要素市场 上是完全竞争者。
边际产品价值VMP与产品的边际收益MR的区别:
MR通常是对产品而言,故称为产品的边际收益; VMP 则是对要素而言,是要素的边际产品价值。
11
厂商的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要素数量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产品价值
L
MP
P
VMP=MP×P
1
10
2
20
2
9
2
18
3
8
2
16
4
7
2
14
5
6
2
12
6
5
2
10
25
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2
多个厂商同时调整时厂商m的要素需求曲线
横轴为要素数量,纵轴为要素价格.设给定初始要素价格 为W0,相应地有一个产品价格P0,从而有一条边际产品价值曲 线P0·MP,根据该曲线可确定W0下的要素需求量L0,于是点 H(W0,L0)即为所求需求曲线上一点.如果这时没有其他厂商的 调整,则整条需求曲线就可以看成是P0 ·MP.
第七章要素收入与分配理论

一般来说,一个国家的收入分配既不是完全不平等 也不时完全平等,而是介于两者之间。收入分配越不 平等落伦兹曲线越是向横轴凸出,从而它与完全平等 线之间的面积差就越大。因此可将落伦兹曲线与45度 线OL之间的部分叫做“不平等面积”;当收入分配 达到完全不平等时,落伦兹曲线成为折线OHL,OHL 与此相关45度之间的面积A+B就是完全不平等面积。 不平等面积与完全不平等面积之比,称为基尼系 数:是衡量一个国家贫富差距的标准。若设基尼系数 为G则G=A/(A+B)。显然,基尼系数在零和一之间。 (1)当G<0.4收入平均社会。(2)当0.4<G<0.6收 入不平均社会。(3)当G>0.6收入两极分化。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 (一)生产要素的需求的性质 1、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间接需求(派生 需求)。 消费者需求—产品市场上的需求—直接需 求。 消费者需求—生产产品—厂商—生产要素 需求——间接需求。(派生需求或引致需 求)。
2、对生产要素的需求具有联合性 任何生产行为所需要的都不是一种生产要素, 而是多种生产要素,相互依存,不能单独发生 作用,相互结合,具有替代性。 生产要素需求的联合性与派生性,决定了它的 需求比产品的需求要复杂得多。 影响生产要素需求的主要因素 第—,市场对产品的需求及产品的价格。 第二,生产技术状况。 第三,生产要素的价格。
5.准地租:固定资产在短期内得到的收入。
由于厂商的生产规模在短期内不能改变,其固 定生产要素对厂商来说就是固定供给的:它不能 从现有的用途中退出而转到收益较高的其他用途 中去,也不能从其他相似的生产要素中得到补充。 价格大于平均可变成本(P>AVC)的部分可以弥 补固定成本的投入。
西方经济学第7章 生产要素和收入分配理论

24
三、寻租
按照寻租理论的鼻祖美国经济学家克鲁格的定义和 阐述,寻租是指人们凭借政府保护而进行的寻求财富转 移的活动。它包括“旨在通过引入政府干预或者终止政 府干预而获利的活动”。 寻租的根源是政府,它的主要特征是不经过相应的 生产劳动而将社会公众财富转移到一部分人手中。寻租 从根本上是与劳动和公平原则相违背的,也是对公共资 源的侵害和浪费。
7
二、收入效应与替代效应
(一)劳动和闲暇的假定 在消费者既定的时间资源中,我们假定: ①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24小时-8小时 睡眠=16小时。 ②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用于劳动与闲暇, 而闲暇时间只是用来享受,而不用来干家务。 在此假定之下,消费者每天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为 16小时,时间资源怎么使用?换句话说,消费者的劳动 供给就是消费者如何在闲暇和劳动之间进行选择。
23
二、租金、准租金和经济租金
租金是指一种生产要素所得到的报酬或收益超过 这一要素在另一种最好用途中可能得到的报酬或收益的 余额。 租金以及特殊的地租均与资源供给固定不变相联系。 这里的固定不变(经济学意义上的)显然对短期和长期 都适用。但是,在现实生活中,有些生产要素尽管在长 期中可变,但在短期中却是固定的。
理解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有关概念; 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及决定; 了解洛伦兹曲线与基尼系数; 了解收入分配的衡量标准与政策; 掌握工资、利息、地租和利润的有关原理。
1
第一节 要素需求函数 一、由利润公式求要素需求函数
通过生产理论的学习我们知道,厂商生产的目标是 利润最大化,厂商销售产品的目的是为了获得收益,由 于厂商的生产过程是将生产要素转化为产品的过程,厂 商的收益也取决于投入要素的数量;生产中雇佣的生产 要素构成其成本。因此,厂商的收益和成本均与其要素 投入相关,是其生产中所投入的生产要素数量的函数, 假定厂商仅仅投入资本(K)和劳动(L)两种生产要素, 则有:
微观经济学第七章 生产要素价格与收入分配理论

(2)地租的决定
地租是由土地要素的供给与需求共同决定的。 随着经济的发展,对土地的需求不断增加,而土地的供给不能增加,这样,地租就
3.超额利润 ——是指超过正常利润的那部分利润,又称为纯粹利润或经济利润。它是总收益与 总成本之差。这样的利润在完全竞争下并不存在。超额利润的产生来源于垄断(市场竞 争的不完全性)、风险和创新活动。 (1)市场竞争的不完全性,包括各种不同程度的买方垄断或(和)卖方垄断。 (2)超额利润也被看作是企业主进行冒险所承担的风险的一种报酬。 (3)超额利润的另一来源可以看作是来自企业家职能的创新,即率先改变生产函 数或需求函数,以致赚得超过同行业其他厂商的正常利润的超额利润。企业家职能的创 新涉及两个方面,一是影响产品的生产,如成功地采用降低成本的新技术或管理方法, 另一类创新包括所有影响消费者对产品需求的革新,如创造新产品、新式样和广告等等。 (二)利润的功能 1.利润不仅是厂商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动机,也是评价厂商生产经营活动优劣的 标准; 2.利润不仅影响社会的收入分配,也影响社会的资源配置; 3.利润是厂商进一步扩大生产经营活动的基础。
——资本作为一种特殊的生产要素,本身具有一个市场价格,即资本价值。
2.利率的决定
(1)利率是由资本的需求和供给双方共同决定的。
资本的需求主要是企业投资的需求。企业之所以要借入资本进行投资,是因为资本 的使用可以提高生产效率,即在于资本具有净生产力。由于投资的边际效率随投资 增加即资本的存量的相应增加而递减,所以对资本的需求是一条向右下方倾斜的曲 线,它表达与每一借贷利率相应的投资人对投资资金的需求量。
第七章-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

第七章 生产要素的价格决定和收入分配一、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价格,是A .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的服务的代价;B .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要支付的支付;C .固定不变的;D .取决于厂商的看法。
2.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 .派生的需求;B .联合的需求;C .最终产品的需求;D .A 、B 两者。
3.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都是完全竞争的条件下,厂商求得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 A .PbMPb Pa MPa = B . P x =MC x ,且MC x 上升 C . Pb MPb Pa MPa = =x 1MC D . Pb MPb Pa MPa = =x 1MC =x 1P 4.若某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经营,其生产要素中唯有A 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A 要素的需求曲线可由以下何者推出。
A . MPPa 曲线B .MFCa 曲线C . VMPa 曲线D .以上都不是5.为了获得在完全竞争情况下,某厂商多个可变要素中对某一可变要素的需求曲线,必须考虑A.要素价格变化的内部效应;B.要素价格变化的外部效应;C.垄断剥削;D.垄断购买剥削6.要素变化的外部效应将使该要素的市场需求曲线A.垂直;B.比其他情况具有更大的弹性;C. 比其它情况具有更小的弹性;D. 对要素市场需求曲线的弹性没有影响.7.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B.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C.要素参加的生产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都是.8.某种生产要素的市场(或行业)需求曲线,与单个厂商对该种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比较,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9.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10.假设生产某种商品需要使用A 、B 、C 三种生产要素,当A 的投入量连续增加时,它的边际物质产品;A .在技术条件及B 和C 投入量不变时下降;B.在技术条件不变,但B 和C 的数量同比例增加时下降;C .在任何条件下都下降;D .A 和B11. 当生产要素A 的市场价格供给曲线(Sa )斜率为正时,有A .不论该要素价格PA 如何,该要素的供给量总是固定的;B .其需求曲线单独决定平衡价格;C .该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交点决定均衡价格,而不决定均衡数量;D .该要素的需求曲线与供给曲线之交点决定均衡价格和均衡数量。
西方经济学(马工程第二版)上(微观经济)-教学大纲

《西方经济学》(第二版)上册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三、课程目标任务及基本要求1. 课程目标任务^根据微观经济学课程所面对的教学任务和职业能力要求,本课程的教学目标为:(1)知识目标①掌握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发展历程;②掌握需求和供给以及市场价格作用原理;③掌握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的基本内容;④掌握生产要素合理投入的分析方法;⑤掌握成本和收益理论及其分析方法;⑥掌握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⑦掌握市场失灵原因和各种微观经济政策。
(2)技能目标①能运用需求、供给分析方法对简单的经济现象进行分析;②能运用基数效用理论和序数效用理论对消费者行为进行简单分析;③能对生产要素的合理投入进行分析;④能运用成本与收益理论对企业的长期和短期成本进行分析;⑤能运用市场理论对四种市场结构类型中产量和价格的确定进行分析;⑥能运用各种微观经济政策、市场因素和政府作用解决市场失灵问题进行分析。
}2. 基本要求本课程重在讲授微观经济的基本范畴、基本原理、基本方法,以培养起学生对现代经济理论的兴趣和经济学思维,并能掌握基本的经济学分析方法。
(1)采用启发式、讨论式、案例分析等教学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手段,整体优化教学过程和教学内容,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2)贯彻精讲的原则,突出重点,简化推导,图文并貌,重在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理解;(3)贯彻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原则,讲述中辅以一定量的习题讨论课,给学生出一定量的思考题和习题,并要求学生完成一定量的作业,以提高学生对微观经济学课程基本概念的深入理解;(4)分析与总结相结合,宏观讲授与微观分析相结合,对讲授内容及时总结,对重点内容深入分析,深入浅出,循序渐进。
四、课程的重点和难点1. 经济学研究的对象与方法,微观经济学与宏观经济学的关系;|2. 供求理论与价格的决定,政府价格政策及其应用;3. 需求价格弹性的概念及运用,其他需求弹性与供给弹性;4. 边际效用分析法和无差异曲线分析法,消费者剩余的概念,消费者的其他决策;5. 企业生产要素最优投入与规模经济,两种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6. 短期成本概念与分类和利润最大化原则,长期成本概念,机会成本在企业决策中的作用;7. 四种市场结构的特征,完全竞争市场上的短期与长期均衡,垄断市场上的歧视价格,垄断竞争市场上的产品差别竞争,寡头市场均衡的特点,围绕垄断的争论;8. 衡量收入分配平等状况的标准与收入再分配政策,收入分配不平等的原因;9. 市场失灵的原因及相关微观经济政策。
第七章--生产要素理论-答案

第七章生产要素定价理论生产要素的定价理论是经济学中分配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生产要素的价格对于消费者来说是收入,对于生产者来说是生产成本,因而要素价格直接影响消费者行为和厂商的行为,要素市场直接与产品市场相联系,所以本章的内容要与前面所讲的消费者行为理论和厂商理论及市场理论结合起来学习。
本章主要从生产要素的需求入手,来分析生产要素需求的特性、需求原则和需求曲线。
本章论证对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厂商对要素需求的原则及要素需求曲线,说明边际生产力理论是要素收入分配的理论基础。
本章还研究生产要素的供给原则,分析不同要素供给的不同特点以及对均衡价格决定的影响。
本章重点:(1)边际生产力的有关重要概念,如边际收益产量、边际产品价值及其与边际产量的区别,边际收益产量曲线与厂商对要素需求曲线的关系。
(2)产品市场、要素市场均为完全竞争条件下,要素的均衡价格的决定。
(3)向后弯曲的劳动供给曲线。
(4)工资、地租、利息、利润的决定。
习题:1、名词解释引致需求、边际生产力、边际产品价值、边际收益产量、边际要素成本、工资、利息、准地租、经济租2、单项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D )。
A.派生需求B.引致需求C.最终产品需求D.A,B两者(2)如果厂商处于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且生产要素中惟有L是可变要素,则该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可由(C )推出。
A.MP L曲线B.MFC L曲线C.VMP L曲线D.以上均不正确(3)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之所以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A)。
A.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递减B.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效用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以上均不正确(4)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较(A )。
A.前者比后者平坦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与后者重合D.无法确定(5)工资率上升所引起的替代效应是指( C )。
A.工作同样长的时间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B.工作较短的时间也可以得到更多的收入C.工人宁愿工作更长的时间,用收入带来的效用替代闲暇的效用D.以上都对(6)某工人在工资率为每小时5元时,每周挣200元。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的关系在市场经济中,生产要素市场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劳动力、土地、资本等生产要素在市场上的交换和配置。
而收入分配则是指社会上各个经济主体在生产过程中所获得的收入如何分配给不同的个体或群体。
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它们相互影响、相互制约,共同决定了社会的经济结构和社会公平。
首先,生产要素市场的运作直接影响着收入分配的公平性。
在生产要素市场中,劳动力、土地和资本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
如果生产要素市场存在垄断或不完全竞争的情况,那么少数拥有生产要素的个体或群体就有可能通过垄断或垄断定价来获取更多的收入,而其他人则只能接受较低的收入。
这将导致收入分配的不公平,加剧社会的贫富差距。
因此,建立健全的生产要素市场竞争机制,打破垄断,促进市场的公正竞争,是实现收入分配公平的重要前提。
其次,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也会影响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效率。
如果收入分配过于不平等,富人越来越富,穷人越来越穷,那么穷人的购买力将大幅下降,市场需求将受到压缩,从而影响到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
例如,如果大部分人的收入都无法满足基本生活需求,那么他们就无法购买更多的商品和服务,导致企业的销售额下降,进而减少了对劳动力和资本的需求。
这将对生产要素市场的平衡和效率产生负面影响。
因此,合理的收入分配可以提高市场的活力和效率,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此外,生产要素市场和收入分配还相互作用于经济结构的调整。
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决定了不同产业的发展方向和比重。
当某个生产要素的价格上升时,企业会倾向于减少对该要素的需求,转而寻找替代品或采用其他生产方式。
这将引导资源向价格较低的要素或行业转移,从而影响到不同产业的收入分配。
例如,当劳动力成本上升时,企业可能会选择引进更多的机械化设备,减少对劳动力的需求,从而导致劳动力的收入下降。
因此,生产要素市场的供求关系与收入分配之间存在着相互调整和影响。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因而劳动者愿意以增加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
(2)收入效应 ——闲暇的价值(即闲暇的效用)随收入的提高而增大,因
而劳动者不愿意以增加劳动时间来代替闲暇 ,甚至愿意 减少劳动时间以增加闲暇。
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的共同作用决定了劳动的供给曲线的 特点。
而消费者的收入水平在很大程度上要 取决于要素价格及其拥有的要素数量,所 以有必要研究要素市场。
7.1 生产要素及种类
• 为进行生产和服务活动而投入的各种经济资源叫 做生产要素。
• 生产要素分为两大类: 中间生产要素(或者叫中间产品) 原始生产要素。
• 原始生产要素的所有者是消费者,消费者提供要 素的目的是为了实现效用最大化。
63
8
68
9
72
10
75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边际收益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MPP
P
MR VMP=MPP×P MRP=MPP×MR
10
20.0
18.9
200.0
188.5
9
19.5
17.7
175.5
159.0
8
19.0
16.4
152.0
131.0
7
18.5
14.9
129.5
104.5
6
18.0
13.3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 MRP=MPPMR=MPPP=VMP 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MFC>AFC=W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MRP=MFC
或VMP=MFC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要素投入量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平均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
L
VMP=MPP×P MRP=MPP×MR AFC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W
MRP=MFC或MRP=W
E
S=MFC=W
W0
VMP
D=MRP
0
L0
L
4、买卖双方垄断厂商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 MRP=MPPMR<MPP=VMP 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MFC>AFC=W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MRP=MFC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要素投入量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平均要素成本 边际要素成本
L
VMP=MPP×PMRP=MPP×MR AFC
MFC
1
80
80
2
80
80
3
200
188.5
80
80
4
175.5
159
80
80
5
152
131
80
80
6
129.5
104.5
80
80
7
108
79.5
80
80
8
87.5
56
80
80
9
68
34
80
80
10
49.5
13.5
80
80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80
80
2
180
180
80
80
3
160
160
80
80
4
140
140
80
80
5
120
120
80
80
6
100
100
80
80
7
80
80
80
80
8
60
60
80
80
9
40
40
80
80
10
20
20
80
80
W
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MRP=MFC或VMP=W
E
S=MFC=W
W0
D=MRP=VMP
0
L0
L
2.买方垄断厂商
108.0
79.5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5
17.5
11.2
87.5
56.0
4
17.0
8.5
68.0
34.0
3
16.5
4.5
49.5
13.5
200
160
120
80
40
VMP
0
L MRP
0 1 2 3 4 5 6 7 8 9 10
完全竞争要素市场的要素供给
在完全竞争的要素市场,对于每一家厂商来 说,要素的价格是既定的,所以,边际要素 成本等于平均要素成本,等于要素的价格。
34
5
40
6
45
7
49
8
52
9
54
10
55
边际产品 产品价格
MPP
P
10
20
9
20
8
20
7
20
6
20
5
20
4
20
3
20
2
20
1
20
边际收益 MR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20
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收益产品
VMP=MPP×PMRP=MPP×MR
200
200
180
180
160
160
MRP,边际收益产品或边际收益产量。指增加 一单位要素使用量所增加的总收益。
MRP=MPP×MR
VMP,边际产品价值,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 量所增加的产量的销售值。
VMP=MPP×P
2、成本方面的概念
MFC,边际要素成本,指增加一单位要素使用 量所增加的总成本。
AFC,平均要素成本,指购买一单位要素所花 费的成本支出。
向右下方倾斜,是因为
VMP 劳动的边际产量随劳动
使用量的增加而递减
O
L1 L2 L3
L
图7-1 完全竞争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7.2.4 非完全竞争市场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 MR<AR=P VMP=MPPP MRP=MPPMR
∴ MRP<VMP
要素投入量 总产量
L
TP
3
33
4
42
5
50
6
57
7
MFCL
dTC(L) dL
–
MRP与VMP
产品市场
完全竞争时,VMP MRP 不完全竞争时,VMP MRP
–MFC与AFC
要素市场
完全竞争时,MFC 不完全竞争时,MFC
AFC AFC
7.2.3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组合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完全竞争 (完全竞争厂商)
产品市场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买方垄断厂商)
D2
,劳动力增长度或人口自
D1
然增长率将影响一个国家 W2
S1
S2 E2
或地区的工资增长率。
W1
E1
L1 L2
• 6、工资[总水平]的地区差异
dU d
——自用资源的数量
要素供给原则
要素供给的边际效用等于自用资源的边际效用
dU d
=
ddYU• W
或
dU/d dU/dY
=W
假定“收入的价格”为Wy, Wy = 1,则:
dU/d dU/dY
=
W Wy
与消费理论中的效用最大化条件一样:
MUX1 MUX2
=
PX1 PX2
3、劳动的替代效应与收入效应
W
S
劳动供给曲线的特殊性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 > 收入效应
●
保留工资率
0
L
4、均衡工资的决定
WD S
W
E
E
0
LE
L
5、工资[总水平]的时间差异
• 从长期看,由于科学技术发展劳动的边际生产力有不断提高 的趋势,假定劳动的供给不变,工资就有不断提高的趋势。
由于劳动的供给是可变的
L VMP=MPP×PMRP=MPP×MR AFC
MFC
1
80
80
2
82
84
3
200
188.5
84
88
4
175.5
159
86
92
5
152
131
88
96
6
129.5
104.5
90
100
7
108
79.5
92
104
8
87.5
56
94
108
9
68
34
96
112
10
49.5
13.5
98
116
产品市场不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不完全竞争
边际收益产品=边际要素成本 MRP=MFC
这一基本原则在不同的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的 组合中表现有所不同。
MR=MC 相对于产品的产出量而言
MRP=MFC 相对于要素的投入量而言
注意几点区别
MR与MRP
MC 与MFC 以劳动为例,
MR dTR(Q) dQ
MRPL
dTR(L) dL
MC dTC(Q) dQ
厂商生产出来又投入到生产过程中的产品
其生产者和使用者都是厂商
7.2 生产要素需求
7.2.1生产要素需求的特点 7.2.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生产要素的原则 7.2.3市场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 7.2.4 非完全竞争条件下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