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生产要素市场

合集下载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

《微观经济学》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
第九章 生产要素市场 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
1、理解生产要素的需求、供给及要素市场均衡; 2、掌握完全竞争市场的要素需求、供给及均衡; 3、了解劳动、资本和土地市场均衡
关键概念: 关键概念:
第一节 生产要素市场概述
生产要素,引致需求,边际收益产品,边际产品价值, 边际要素成本,完全竞争要素市场,买方垄断,卖方垄断
二、垄断性要素市场的均衡
1.买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
MRP = MFC
W MFC S=W(L) W2 W1 D L1 L2 L
图9-13 买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2.卖方垄断的生产要素市场
W
W1 W2
S=W(L)
MR L1 L2
D
L
图9-14 卖方垄断的要素市场
3.生产要素的双边垄断
W MFC WU F SL=W(L)
2.产品市场上的垄断厂商使用要素的边 . 际收益
MP , VMP MR
MP O
MRP
L 图9-3 边际产品和边际产品价值 (垄断厂商)
三、完全竞争条件下的生产要素需求
1.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边际成本 .
dC ( L) =W dL
2.完全竞争厂商使用要素的原则 .
VMP = W0
W
W
0
A
S
VMP
r SS0 r0 r1 D SS1
O
M0
M1
M
图9-22 资本市场均衡
三、土地市场
1.土地的供给和需求 .
P S
O
Q0
Q
图9-23 土地的供给
2.土地市场的均衡和地租的决定
P S
P D
O
Q0
Q
图9-24 土地市场均衡

微观经济学第第6章参考答案

微观经济学第第6章参考答案

第6章参考答案一、基本概念1、引致需求:生产者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从消费者对产品的需求中“派生”出来的,我们称之为引致需求。

2、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如果生产要素市场中要素买卖双方人数众多,并且买卖双方信息对称;要素没有任何区别,并且可以充分自由流动,那么这种市场被称作完全竞争生产要素市场。

3、边际收益产品:生产者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所增加的收益,用字母MRP 表示。

4、卖方垄断:在产品市场上是垄断卖方,在要素市场上是完全竞争买方的生产者。

5、买方垄断:在产品市场上是完全竞争卖方,在要素市场上是垄断买方的生产者。

6、利息率:资本的收益增值与资本的价格之比,用公式表示为:/Z P γ=。

7、补偿性工资差别:指在实际经济活动中,即使能力和受教育程度无差别的劳动者,从事不同的工作也会存在工资差别。

8、垄断性工资差别:由于劳动者的特殊素质或特殊阶层,使其在某些工作上处于垄断地位而产生的工资差别。

9、极差地租:经营较优土地的农业资本家所获得的、并最终归土地所有者所占有的超额利润。

10、准租金:对供给数量暂时不变或长期不变的生产要素的支付。

11、经济租金:支付给生产者或要素的所有者的超额报酬,等于生产者或要素的所有者的实际收入减去其机会成本的余额。

12、洛伦兹曲线:将一国总人口根据其收入由低到高排序,然后考虑收入最低的百分比的人口所得到的收入的百分比,最后将人口累计百分比和收入累计百分比的对应关系描绘在图形上所得到的曲线。

13、基尼系数:衡量一国或一地区贫富差距的标准,是国际上用来综合考虑居民内部收入分配差异状况的一个重要分析指标。

14、产量分配净尽定理:当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处于完全竞争状态时,如果生产函数为线性齐次函数,即规模报酬不变,那么各生产要素的报酬之和恰好等于全部产品。

二、分析简答1、论述完全竞争生产者、卖方垄断生产者、买方垄断生产者实现利润最大化的条件。

答:完全竞争生产者利润最大化的条件是:生产者购买生产要素的边际收益等于要素价格。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

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是指在一个经济体系中,用于生产商品和提供服务的要素(如土地、劳动力、资本和创新等)之间进行交换的市场。

在这个市场中,不同的生产要素的供给和需求决定了它们的价格和分配。

首先,土地是生产要素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土地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土地的面积、地理位置、土壤肥沃度和资源丰富程度等。

土地的需求则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城市化程度和产业结构等因素。

在现代经济中,土地用于农业、工业、商业和住宅等不同需求领域,因此土地的价格和分配存在巨大差异。

其次,劳动力是生产要素市场中的另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劳动力供给受到人口规模、劳动力素质、教育水平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同时,劳动力需求取决于企业的生产规模、技术需求和劳动力成本等。

随着技术的发展,劳动力市场也逐渐出现了新的变化,例如远程办公和自由职业等新兴劳动力模式。

此外,资本也是生产要素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资本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储蓄率、资本积累和金融市场发展等。

资本需求则受到企业的投资需求、生产设备更新和技术进步等因素的影响。

资本的价格和分配不仅反映了资本的稀缺性,也反映了投资回报的预期和风险的承担。

最后,创新也是生产要素市场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创新供给的决定因素包括科研机构的投入、技术人员的数量和质量等。

创新需求则受到企业的竞争压力、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影响。

在现代经济中,创新成为了促进经济增长和提高竞争力的重要驱动力。

总之,生产要素市场是一个涉及多个要素供给和需求的复杂系统。

不同的生产要素在市场中通过价格机制进行交换和分配,影响着经济的发展和资源的配置。

了解和研究生产要素市场的运行规律,对于制定经济政策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第9 章要素需求理论

第9 章要素需求理论

二、边际生产力理论
1.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主要理论基础 边际生产力率分配论: 边际生产力率分配论:其他条件不变和边际生产力递减的
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前提下,一种生产要素的价格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边际生产力是指厂商每增加一单位生产要素投入所增加的生
产力; 产力; 边际生产力的两种表示方式: 边际生产力的两种表示方式: • • 实物形式: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 实物形式:生产要素投入的边际产量; 价值形式: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 价值形式:边际产品价值或边际收益产品。 理论改进: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 理论改进:生产要素的价格不仅取决于其边际生产力,而且 还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还取决于要素的边际成本。
D = ∑ dm
m =1
若这n个厂商的情况都一样, 若这 个厂商的情况都一样,即 个厂商的情况都一样
d1 = d 2 = L = d 2
则市场需求曲线就是
D = ∑ dm = n ⋅ dm
m =1
n
单个厂商的需求曲线和市场需求曲线
W
W D
W0 dm 0
W0
L0
L
0
n.L0
(a) 单个厂商的要素需求曲线 (b)市场的要素需求曲线 ) )
无规则的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无规则的垄断厂商的需求曲线
MFC1 W W(L)1 ( ) MFC W(L) ( )
W0
VMP O L1 L0 L
边际收益产品MRP曲线 曲线 边际收益产品
W MRP=MR.MP
O
L
4.卖方垄断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卖方垄断厂商的生产要素需求曲线
4.1 没有多个垄断厂商共同调整的情形下的需求曲线

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第九章生产要素市场与收入分配

Q
图9-11 完全垄断下的要素市场均衡
第四节 收入分配理论
• 一、工资理论
1.边际工资理论
P
A
W0
0
1
23 456
图9-12边际生产力工资决定
W1 7L
• 一位研究管理的专家曾到海尔调查,一 位负责人告诉他,“很多国外的留学生想 到海尔工作,一见面就提出工资待遇、住 房标准,对此海尔的回答是:请证明你能 给公司带来的利润能够超过公司支付给你 的工资。只有在一个能够准确反映员工贡 献的企业中,员工的积极性才能够被充分 调动起来,而也只有这样的企业才能够在 市场竞争中生存和发展。”
• 需要注意的是,在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 件下,因为MR AR P ,所以MRP VMP 。 在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条件下,由 于 MR P ,所以 MRP VMP 。
要素边际生产力曲线
MRP
B1
E
B2 B3
B4
B5
B6
B7
0
பைடு நூலகம்
A1 A2 A3 A4 A5 A6 A7
Q
图9-1要素的边际生产力曲线
• MPP即MP
• 用价值形态指标表示某要素的边际生产力称为边 际收益产品(Margined revenue product,简称 MRP),指新增加一单位要素所带来的收益,它 等于该要素的边际产量与产品的边际收益的乘积, 即:

MRP MP MR
• 可变要素的边际收益产品MRP,取决于两 个因素:⑴增加一单位要素投入带来的边 际物质产品(MP)的变化;⑵增加一单位 产品所增加的收益(MR)的变化。
产品的问题不予论述,如不特别指明的话,我们所说 的生产要素指的都是原始生产要素。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

微观经济学基础知识点汇总1.供求关系:供求关系是微观经济学中最基础也最重要的概念之一、供给是指生产者愿意出售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而需求是指消费者愿意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

供求的平衡决定了商品的价格和数量。

2.边际效应:边际效应是指增加或减少一单位的产品或服务所带来的额外成本或收益。

边际成本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成本,边际收益是指增加一个单位产品或服务的收益。

个体在做出决策时通常会考虑边际效应。

3.市场结构:市场结构描述了一个市场中的竞争程度。

常见的市场结构包括完全竞争市场、垄断市场、寡头垄断市场和垄断竞争市场。

不同的市场结构影响着价格、供给和需求以及市场参与者的行为。

4.弹性:弹性是指市场上供给和需求对价格或其他因素变化的敏感程度。

弹性的概念可以应用于价格弹性、收入弹性和交叉弹性等方面。

通过分析弹性,可以了解到市场上的行为和偏好。

5.灵活性与效率:微观经济学探讨了资源配置和生产效率的问题。

市场经济体制下,价格信号通过供求机制引导资源的分配,从而实现经济效率。

研究产品和要素市场上的价格变动、企业的生产技术和效率,以及个体的效用最大化等问题。

6.生产要素市场:生产要素市场包括劳动力、资本、土地和创新等要素的交易。

这些市场的供求决定了劳动力和资本等要素的价格,并对企业和个体的决策产生影响。

7.效用理论:效用是指消费者从消费商品或服务中获得的满足感。

效用理论探讨了消费者的偏好,以及如何将有限的收入分配给不同的消费物品,从而使效用最大化。

8.价格歧视和市场失灵:微观经济学研究了价格歧视和市场失灵等问题。

价格歧视是指根据不同的消费者群体定价的策略。

市场失灵指市场机制无法实现经济效率的情况,如垄断和外部性等。

9.公共物品与外部性:公共物品是指不能排除任何一位消费者使用的物品,外部性是指生产或消费活动对于不直接参与者带来的副作用或效益。

微观经济学研究了公共物品和外部性的特征、影响因素和管理方法。

10.信息经济学:信息经济学研究了信息不完备和信息不对称条件下决策行为的问题。

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经济学(微观部分第四版)第九章  生产要素价格决定的供给方面

图9-9
货款供给曲线
3.资本市场的均衡
图9-10
资本市场的均衡
如图9-10所示,短期内,资本的短期供给曲线是一条垂直线(假定短期中资本存量固定不变),资本的需求曲 线 D 和短期供给曲线 S1 S 2的交点决定了短期均衡利率水平为 ,资本数量为 Q1 。长期中,当储蓄和折旧恰好相等时, r1 资本市场达到长期均衡。
图9-3
消费者的劳动供给曲线
2.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 替代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消费者放弃劳动享受闲暇的代价较大,消费者就增加劳动时间替代闲暇时间。 收入效应是指当工资率提高时,到一定程度后,由于收入上升,他可能减少劳动时间而增加闲暇时间。 图9-3中,在 W1点以前,工资率较低,替代效应大于收入效应,消费者为了得到更多的工资收入,他会增加劳 动的时间,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率的上升而增加,表现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右上方倾斜。在W1 点以后,工资率较 高,替代效应小于收入效应,消费者减少劳动的时间增加闲暇消费,从而劳动的供给随工资的上升反而减少,表现 为劳动的供给曲线向后方弯曲。
∂Q
素 K 。 其 中 ∂K 为 资 本 的 边 际 产 品 即 MPK , 为 劳 动 的 边 际 产 品 即 MPL , 因 而 欧 拉 定 理 也 可 以 表 示 ∂Q 为: = K MPK + L MPL。 Q
dU dl W = dU dY Wy
上式左边为资源与收入的边际效用之比,右边则为资源和收入的价格之比。 于是,消费者的要素供给问题可以表述为:在约束条件 Y + W l = W L 下使效用函数 U = U (Y,l ) 达到最大。
3.要素供给问题
图9-1
价格扩展性
如图9-1所示,横轴 l 和纵轴 Y分别为消费者的自用资源和收入。随着要素价格的上升,预算线将绕着初始状态 点 E 顺时针方向旋转,反之亦然。随着预算线绕 E 点顺时针旋转,它与既定的无差异曲线簇的切点亦不断变化。所 有这些切点的集合为曲线 PEP,可称之为价格扩展线。 从价格扩展线能推导出要素供给曲线,一般情况下呈向右上方倾斜的形状,如图9-2所示。无差异曲线形状之 区别、从而要素供给曲线之形状不同,实际上与要素的特点有关。

第八章 产要素市场

第八章  产要素市场

第八章生产要素市场一、单项选择题1.生产要素的需求是一种()A.派生需求B.最终产品需求C.联合需求D.以上均正确2.生产要素的价格是()A.固定不变的B.购买生产要素本身所需支付的代价C.指支付一个生产要素在某段时间内所提供服务的代价D.取决于厂商的看法3.在下列各项中,不属于生产要素的有()A.农民拥有的土地B.企业家的才能C.在柜台上销售的产品——服装D.煤矿工人采煤时所付出的低廉的劳动4.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某厂商仅用要素L去生产产品,则该厂商对要素L的需求曲线与下面哪条曲线重合?()A.VMP L曲线B.MP L曲线C.MFL L曲线D.以上都不是5.不完全竞争的产品市场中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向右下方倾斜的原因是()A.要素生产的产品的边际收益MR递减B.要素的边际收益产量MP递减C.要素参加生产的规模报酬递减D.A和B6.单个厂商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与行业对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7.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与不完全竞争产品市场两种条件下的生产要素的需求曲线相比()A.前者与后者重合B.前者比后者陡峭C.前者比后者平坦D.无法确定8.在完全竞争条件下,生产要素的供给曲线是一条与()重合的水平线。

A.MRP曲线B.MFC曲线C.MP曲线D.VMP曲线9.在产品市场和要素市场均为不完全竞争时,那么()A.存在买方剥削B.存在卖方剥削C.既存在买方剥削又存在卖方剥削D.以上均为不正确10.劳动要素的供给曲线所表示的工资和劳动的供给量的关系()A.是根据收入最大化推导出来的B.是根据效用最大化推导出来的C.是根据利润最大化推导出来的D.是因为工资和劳动供给量总是正相关的11.就单个劳动者而言,一般情况下,在工资率较低的阶段,劳动供给量随工资率的上升而()A.上升B.下降C.不变D.不能确定12.某工人在工资为每小时10元的时候每周挣400元,每小时20元的时候每周挣600元,由此可判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9生產要素市場
1. 如果我們能在一定價格下購買任何數量的某一商品時,我們所面對的供給曲
線必是:
A. 有彈性,但不必是完全彈性
B. 完全沒彈性
C. 完全有彈性
D. 單一彈性
E. 以上情形都不是
2. 某廠商的勞動僱用成本如下:當雇用20單位勞動時,需支付工資率為10
元;當僱用21單位勞動時,需支付工資率為12元。

試問該廠商要素勞動邊際成本為:
A. 41元
B. 52元
C. 39元
D. 70元
3. 為多購買一單位的某一資源,要素獨買者(a monopsonistic firm)必然
A. 只為額外雇用的資源支付更高的價格
B. 為所雇用的所有資源支付更高的價格
C. 為額外雇用的資源支付較低的價格
D. 為所雇用的所有資源支付較低的價格
4. 如果某一廠商在勞動市場是價格的接受者,則:
A. 為了多雇用一單位的勞工,廠商必須付較高的工資,才能吸引勞工
B. 廠商可在現行工資下雇用到想要雇用的勞工數
C. 廠商必須雇用所有來申請工作的勞工
D. 廠商可以以較低的工資多雇用勞工
5. 買方獨佔的僱主:
A. 邊際因素成本小於工資率
B. 邊際因素成本大於工資率
C. 邊際因素成本等於工資率
D. 無足夠資訊決定邊際因素成本與工資率的大小
6. 要素投入單位產出
00
150
2105
3140
4165
根據上表,假設要素與產品市場均為完競爭市場,如產品一單位的均衡價格是
0.5元,要素每單位的均衡價格是15元,則要素投入第三單位的邊際實物產
出(marginal physical product)是多少?
A. 13
B. 23
C. 35
D. 47
7. 根據第上題的投入產出表,假設要素與產品市場均為完全競爭市場,假如產
品一單位的均衡價格是0.5元,要素每單位的均衡價格是15元,則要素投入第三單位的邊際實值產出(marginal revenue product)是多少?
A. 6.5
B. 15
C. 17.5
D. 70
8. 根據第上題的投入產出表,假設要素與產品市場均為完全競爭市場,假如產
品一單位的均衡價格是0.5元,要素每單位的均衡價格是15元,則要素投入第三單位的邊際要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是多少?
A. 13
B. 15
C. 7.5
D. 15
9. 根據第上題的投入產出表,假設要素與產品市場均為完全競爭市場,假如產
品每一單位的均衡價格是0.5元,要素每單位的均衡價格是15元,則一個追求利潤最大的廠商會僱用多少要素投入單位?
A. 2單位
B.介於2-3單位之間
C.介於3-4單位之間
D.多於4單位
10. 豆腐每包價格5元且固定不變,不受其銷售量的影響。

假定豆腐依下列生產
函數進行生產:
勞動量(單位:小時) 0 1 2 3 4
豆腐(單位:包) 0 30 50 60 65
第2單位勞動的邊際收益為多少?
A. 20元
B. 100元
C. 250元
D. 150元
11. 接上題,如果工資率為49元,則該廠商會雇用:
A. 3單位勞動
B. 1單位勞動
C. 2單位勞動
D. 4單位勞動
12. 一廠商使用二種要素生產產品,其面對的產品市場及要素市場皆為完全競
爭,則下列那一條件非為其短期利潤極大條件?
A. 變動要素的價格等於其邊際產值
B. 變動要素的價格等於其邊際生產收益
C. 產品價值等於邊際產值
D. 產品價格等於邊際成本
13. 產品與要素市場完全競爭下,最大利潤的生產投入的使用法則為:
A. 產品的價格等於投入的邊際產值
B. 投入的邊際產值等於投入的價格
C. 投入的邊際產值等於零
D. 投入價格等於產品的邊際收益
14. 廠商會僱用生產的要素投入到達:
A. 工資等於資本生產力
B. 邊際成本等於邊際產出(marginal product)
C. 價格等於邊際收入產出(marginal revenue product)
D. 價格等於邊際產出(marginal product)
15. 假設五福公司以N種生產因素一種產品A。

令P代表產品的價格:Pi代表第
i產因素的價格,令i =1,…,N;Mpi代表第i 種生產因素的邊際產出(marginal product),i =1,…,N;MFCi代表第i 種生產因素的邊際因素成本(marginal factor cost),i =1,…,N;MC代表產品A邊際成本;MR代表產品A之邊際收益(marginal revenue),此公司無論在產品或因素市場之競爭地位如何,其利潤極大化的一般化條件均可表示為:
A. C=P1/MP1=P2/MP2=….=PN/MPN
B. MR=MC=P1/MP1=P2/MP2=…=PN/MPN
C. P=MC=MFC1/MP1=MFC2/MP2=…=MPCN/MPN
D. MR=MC=MFC1/MP1=MFC2/MP2=…=MPN/MPN
E. 以上全對
16. 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 在商品市場獨占的廠商必然沒有勞動需求線
B. 在勞動市場獨賣的工會沒勞動供給線
C. 在勞動市場獨買的廠商有勞動需求線
D. 以上皆非
17. 對於有效的最低工資率政策敘述何者有誤?
A. 屬價格下限政策
B. 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可能提高就業
C. 在獨買的勞動市場可能提高就業
D. 在完全競爭的勞動市場會提高工資
18. 最低工資在下列一種情況下,可能因此提高就業率與工資率?
A. 獨買的勞動市場
B. 獨賣的勞動市場
C. 競爭的勞動市場
D. 競爭的產品市場
19. 當勞工組成工會與專買廠商進行工資談判以抬高工資時,勞動的雇用量會:
A. 上升
B. 下降
C. 不變
D. 不一定
20. 當生產要素市場係屬雙邊獨占時,生產要素的雇用量會:
A. 最大
B. 最小
C. 無法確定
D. 以上皆非
21.給定生產要素L與K的邊際技術替代率絕對值為3,如果廠商想在原先產出
水準下減少3單位的L,則需:
A.減少6單位的K
B.減少3單位的K
C.增加3單位的K
D.增加9單位的K
22.在產品及勞動市場為完全競爭的情形下,若每小時勞動的邊際產量MPL =
80 – L,L為勞動雇用時數,每小時工資率為10單位,產品價格為20單位,
則廠商利潤極大的勞動雇用時數為:
A.70
B.75.5
C.78
D.79.5
23.當商品屬於下述的那一種市場結構時,邊際產值(VMP)等於邊際生產收益(MRP)?
A.完全競爭
B.獨占
C.寡占
D.無法判斷
24.假設某廠商面對勞動供給曲線W=10 + 4L,其中W 是工資率,L 是勞動僱用
量。

若廠商的邊際生產收益(MRP)曲線為100 - 2L,則廠商利潤最大下的勞
動僱用量為:
A.6
B.7
C.8
D.9
25.若L 表勞動,K 表資本,MPP L 表勞動邊際生產力,MPP K 表資本邊際生
產力,P L 表勞動價格,P K 表資本價格。

當( MPP L / P L ) > ( MPP K / P K ),為使兩者達到相等,生產者可使用哪一種調整方式?
A.增加K 使用量
B.增加L 使用量
C.同時增加L 及K 的使用量
D.同時減少L 及K 的使用量
26.若生產的投入要素僅有勞動(L)與資本(K)兩種,價格分別為PL 與PK,
則當生產達到成本最小化時,其不必然具有下列哪一特性?
A.勞動與資本的邊際生產力(MPL 與MPK)均處於遞減階段
B.(B)(MPL / PL)=(MPK / PK)
C.位於等產量曲線與等成本線的相切點
D.位於具有規模經濟的生產過程
27.下列敘述,何者正確?
A.要素獨買廠商的要素需求曲線即為其MRP 曲線
B.廠商在雇用勞動時,為最大化利潤,必須使勞動的邊際生產收益等於勞動
的邊際成本
C.功能性所得分配的基本原則是依據所得分配的平均生產力理論
D.差額地租理論認為,地租的上漲造成了農產品價格的上漲
28.若某生產要素的供給函數為L L 100 5P ,若PL 為40 元時,其生產者剩餘
為:
A.250
B.500
C.750
D.1,000 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