肺癌TNM分期第8版

合集下载

肺癌TNM第八版分类中文版

肺癌TNM第八版分类中文版

辅助治疗
在手术后,患者可能需要接受化疗 或放疗等辅助治疗,以杀死可能残 留的癌细胞。
局部治疗
对于无法手术的患者,可以采用局 部治疗的方式,如放疗或射频消融 等。
第三期治疗策略
综合治疗
化疗
对于第三期的肺癌患者,通常采用综合治疗 的方式,包括化疗、放疗和免疫治疗等。
第三期的患者通常需要接受多程的化疗。
第三期(t1n2m0,t2n1m0,t3n0m0)
要点一
总结词
要点二
详细描述
生存期更短,预后更差。
T1是指肿瘤最大径线≤3cm,未侵犯周围组织。N2是 指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组织。M0是指无远 处转移。T2是指肿瘤侵犯周围组织,但未侵犯肺叶。 N1是指肿瘤侵犯淋巴结,但未侵犯远处组织。M0是指 无远处转移。T3是指肿瘤侵犯肺叶或周围组织,但未 侵犯胸膜或纵膈。N0是指无淋巴结转移。M0是指无远 处转移。
tnm分期的历史与发展
TNM分期最初由美国癌症联合会(AJCC)提出,经过多次修订和完善,目前已 经发展到第八版。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TNM分期也在不断改进和完善,以更好地满足临床需 求。
新版的TNM分期更加注重病理学诊断和分子标志物在分期中的价值,以提供更准 确的预后评估和治疗方案建议。
02
第四期(任何t,任何n,m1)
总结词
最晚期的肺癌,生存期最短,预后最差。
详细描述
任何T是指无论肿瘤大小、侵犯范围等。任何N是指无论淋巴 结转移情况如何。M1是指已发现远处转移。
04
tnm分期与治疗策略
第一期治疗策略
01
02
03
手术治疗为主
对于第一期的肺癌患者, 通常建议进行手术治疗, 以切除肿瘤并清除周围的 淋巴结。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肺癌第8版TNM分期 PPT

肺癌第8版TNM分期 PPT

IA 细分为 IA1、IA2、IA3;T1a~ bN1 由 IIA 变为 IIB;T3N1 由 IIB 变 为 IIIA 期;T3N2 由 IIIA 期变为 IIIB 期;T3~4N3 变为 IIIC。B。
x:无法评估;N0:无; 1:同侧支气管周围和 / 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 移(10-14站) 2:同侧纵隔内和 / 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2-9站) 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 转移。
Mx:无法判断;M0:无; M1:有。当有远处转移,即 M1 时,无论 T、N 如何均为 IV 期。
第七版分期中将肿瘤累及主支气管距离隆突≥2cm归 为T2,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但未累及隆突 者为T3。而研究却发现,在所有的研究人群中,累及 主支气管且距离隆突≥2cm与其他因素T2预后一致, 生存差异并无统计学意义,而累及主支气管且距离隆 突<2cm但未累及隆突者,预后明显好于其他因素T3 ,因此新版分期对于主支气管受累,只要未侵犯隆突
肺癌第8版TNM分期
(1)将T1分为T1a(≤1cm),T1b (> 1至≤2cm),T1c(> 2至≤3cm); (2)T2分为T2a(> 3≤4cm)和T2b (> 4至≤5cm);(3)重新分类大于 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4) 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5) 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 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6)侵犯膈 肌分为T4;(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 期术语。
Rami-Porta学者研究发现肿瘤大小是影响肺癌患者预 后的重要因素。根据NSCLC患者原发肿瘤大小不同, 将其分为≤1cm,1~2cm,2~3cm,3~4cm, 4~5cm,5~6cm,6~7cm这7个组别观察其术后预后 差别,研究发现对于≤5cm的前五组,每增加1cm, 各组的5年生存率存在明显差异(P<0.001),而最 后两组生存差异不大,因此将其合并为T3(肿瘤最大 径>5cm,≤7cm)。由于肿瘤最大径≤3cm及> 3cm生存差异很大(P<0.001),因此将3cm仍作为 T1、T2的分界点,前三组T1又依次分为T1a、T1b、 T1c,中间两组T2分又为T2a及T2b,每个分期间隔为 1cm。同时研究发现肿瘤最大径>7cm患者预后与七 版分期的T4患者生存率类似,因此新版将>7cm归为 T4。

最新肺癌TNM分期(第8版)

最新肺癌TNM分期(第8版)

最新肺癌TNM分期(第8版)出版⽇期:2017年12⽉9⽇。

这是对肺癌TNM第8版的总结,这是⾃2017年1⽉1⽇以来⾮⼩细胞肺癌分期的标准。

它由IASLC(国际肺癌研究协会)颁发,取代了TNM第7版。

表中显⽰了第8版TNM分类的⾮⼩细胞肺癌,与第七版的不同之处⽤红⾊表⽰。

符合以前的版本有三个组成部分,描述肿瘤的解剖范围:T为原发肿瘤的程度,N为淋巴结受累,M为转移性疾病。

使⽤CT进⾏T分类,使⽤CT和PET-CT进⾏N分类和M分类。

可⽤于术前影像学和临床分类iTNM / cTNM,但也可⽤于明确的病理分期pTNM,治疗后yTNM 再分期和复发rTNM的分期。

第七版与第⼋版的区别在新的TNM第8版中,⼏个T类别的⼤⼩有所下降,并引⼊了⼀些新的基于病理学的类别。

此外,还介绍了关于胸外转移性疾病的新M类别。

肺实质病灶的⼤⼩被定义为肺窗三个正交平⾯中任何⼀个的最⼤直径。

在亚组织病变中,T分类由固体组分的直径定义,⽽不是完整的⽑玻璃病变的直径。

第8版TNM在肺癌中的肺癌分期T,N和M类别的亚组分为⼀些阶段,因为这些患者的预后相似[1]。

例如,cT1N0疾病(IA期)具有77-92%的5年存活率。

另⼀⽅⾯是任何M1c疾病(IVB期),其5年⽣存率为0%。

肺癌在冠状和⽮状⾯重建上具有明显的穿透⾎管⽣长(Transfissural); 肺叶切除不再是可能的如果存在以下情况,通常不可能进⾏肺叶切除术:Transfissural增长。

肺⾎管侵袭。

主⽀⽓管⼊侵。

涉及上下叶⽀⽓管。

这些是要报告的具体项⽬。

为了最好地展⽰与周围结构的关系,薄层图像和三平⾯重建是必要的。

在不确定⼊侵的情况下,多学科肿瘤委员会应根据个案和合并症来决定是否给予怀疑。

T-分类T0:影像学上没有原发肿瘤Tis:原位癌,不论⼤⼩;这只能在切除肿瘤后才能诊断出来。

T1肿瘤 - 左下叶典型的T1肿瘤,完全被肺实质包围。

T1肿瘤⼤⼩≤3cm;肿瘤≤1cm=> T1a;肿瘤> 1cm但≤2cm=> T1b;肿瘤> 2cm但≤3cm=> T1cT1a(mi)病理确诊来源于“微创”的,与⼤⼩⽆关。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皮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无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IV期:任何T任何NM1结直肠癌TNM分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无法评价T0无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皮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无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价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无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无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无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非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一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手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首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行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

肺癌TNM新分期及解读
-
第7版和第8版T分期调整对比
第7版
T1a: ≤2cm T1b: >2cm, 但≤3cm T2a: >3cm, 但≤5cm T2b: >5cm, 但≤7cm
T3: >7cm
新截点:1cm 升期
新截点:4cm 升期 升期
第8版
T1a: ≤1cm T1b: >1cm, 但≤2cm T1c: >2cm, 但≤3cm
P值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0.001
第8版T分期调整
•3cm临界值明显区分了T1和T2 •最大径1cm到5cm的肿瘤,每增加1cm,患者 预后便明显不同 •>5-7cm肿瘤的预后等同于T3,>7cm肿瘤的预 后等同于T4 •支气管侵犯<2cm以及完全肺不张/肺炎,预后 相当于T2 •隔膜侵犯患者的预后相当于T4 •纵膈胸膜侵犯这一描述很少使用,予以删除
208 39 77,156
Rami-Porta R, et al. 2015 WCLC Abstract PLEN02.02.
治疗类型
化疗:9.3%
化疗+放疗 4.7%
放疗:1.5%
三联 4.4%
化疗+手术 21.1%
放疗+手术 1.5%
手术:57.7%
Rami-Porta R, et al. 2015 WCLC Abstract PLEN02.02.
N=16644 (%) 75 9 10 56 29 21 33 25 34
手术 HR(95% CI) 2.06(1.87, 2.28) 2.24(2.01, 2.50) 2.58(2.36, 2.83) 1.70(1.57, 1.83) 1.47(1.31, 1.65) 0.98(0.87, 1.10) 1.45(1.21, 1.74) 1.82(1.52, 2.18) 2.43(2.04, 2.90)

最新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最新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大全(第八版)

最新临床肿瘤TNM分期标准⼤全(第⼋版)胃癌TNM分期标准2010年国际抗癌联盟/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UICC/AJCC)TNM分期标准(第7版):原发肿瘤(T)TX:原发肿瘤⽆法评价T0:切除标本中未发现肿瘤Tis:原位癌:肿瘤位于上⽪内,未侵犯粘膜固有层T1a:肿瘤侵犯粘膜固有层或粘膜肌层T1b:肿瘤侵犯粘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浆膜下层结缔组织,未侵犯脏层腹膜或邻近结构T4a:肿瘤侵犯浆膜(脏层腹膜)T4b:肿瘤侵犯邻近组织结构区域淋巴结(N)NX:区域淋巴结⽆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转移N1:1-2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2:3-6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7个及7个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3a:7-15个区域淋巴结有转移N3b:16个(含)以上区域淋巴结有转移远处转移(M)M0:⽆远处转移M1:存在远处转移分期:0期:TisN0M0IA期:T1N0M0IB期:T1N1M0、T2N0M0IIA期:T1N2M0、T2N1M0、T3N0M0IIB期:T1N3M0、T2N2M0、T3N1M0、T4aN0M0IIIA期:T2N3M0、T3N2M0、T4aN1M0IIIB期:T3N3M0、T4aN2M0、T4bN0M0、T4bN1M0IIIC期:T4aN3M0、T4bN2M0、T4bN3M0美国癌症联合委员会(AJCC)/国际抗癌联盟(UICC)结直肠癌TNM分期系统(第七版)原发肿瘤(T)T x原发肿瘤⽆法评价T0⽆原发肿瘤证据Tis 原位癌:局限于上⽪内或侵犯黏膜固有层T1肿瘤侵犯黏膜下层T2肿瘤侵犯固有肌层T3肿瘤穿透固有肌层到达浆膜下层,或侵犯⽆腹膜覆盖的结直肠旁组织T4a肿瘤穿透腹膜脏层T4b肿瘤直接侵犯或粘连于其他器官或结构区域淋巴结(N)N x区域淋巴结⽆法评价N0⽆区域淋巴结转移N1有1~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a有1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b有2~3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1c浆膜下、肠系膜、⽆腹膜覆盖结肠/直肠周围组织内有肿瘤种植(TD,tumor deposit),⽆区域淋巴结转移N2有4枚以上区域淋巴结转移N2a 4~6枚区域淋巴结转移N2b 7枚及更多区域淋巴结转移远处转移(M)M0⽆远处转移M1有远处转移M1a远处转移局限于单个器官或部位(如肝,肺,卵巢,⾮区域淋巴结)M1b远处转移分布于⼀个以上的器官/部位或腹膜转移解剖分期/预后组别:注:1 临床TNM分期(cTNM)是为⼿术治疗提供依据,所有资料都是原发瘤⾸诊时经体检、影像学检查和为明确诊断所施⾏的病理活检获得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TNM分期第8版
国际抗癌联盟(UICC) 最新版肺癌TNM分期标准计划于2017年1月颁布实施。

这是全球肺癌研究和治疗领域的一件大事,它是推动新一轮肺癌诊断和治疗发展的重要的指导性文件。

1996年10月,英国伦敦召开的国际胸内分期研讨会呼吁世界为修订和改进当时的TNM分期行动起来,意外的得到了世界许多机构及组织的热烈响应。

国际肺癌协会(IASLC)在1990年到2000年间81000例可评价肺癌患者回顾性数据库的分析构成了UICC和AJCC第六版肺癌TNM分期的基础。

目前世界各国使用的UICC 第7版肺癌TNM分期标准是2009年颁布的,至今已经6年没有修订了。

在过去的6年中,肺癌的研究和诊治领域发生了巨大的发展和长足进步,旧的分期标准暴露出一些问题,迫切需要对其进行修订,正是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新的国际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计划在IASLC的牵头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工作。

新标准所采纳的数据来自于数据来自16个国家的35个数据库。

包含了自1999~2010年间94708例肺癌病例。

数据源于已建立的数据库(90014例)或通过电子数据收集系统(EDC)提交给癌症研究及生物统计学(CRAB)的数据(4667例)。

其第8版肺癌分期标准的修订稿已于2015年6月刊登于(Journalof Thoracic Oncology 》,其研究成果将成为2017年新版UICC肺癌分期标准(第8版)的主要依据。

1.新版TNM分期主要变更内容
1.1 T分期
(1)将T1分为T1a(≤1cm),T1b(> 1至≤2cm),T1c(> 2至≤3cm);
(2)T2分为T2a(> 3≤4cm)和T2b(> 4至≤5cm);
(3)重新分类大于5cm且小于或等于7cm的肿瘤分为T3;
(4)重新分类超过7cm或更大的肿瘤为T4;
(5)支气管受累距隆突小于2cm,但不侵犯隆突,和伴有肺不张/肺炎则归为T2;
(6)侵犯膈肌分为T4;
(7)删除纵隔胸膜浸润这一T分期术语。

1.2 N分期
继续使用原N分期方法。

但提出了转移淋巴结的位置,nN(单站与多站),存在和不存跳跃式淋巴结转移,pN1a,pN1b,pN2a1,pN2a2和pN2b可能对预后的评价更为精确。

这种分类需要前瞻性评估后考虑是否纳入修订的TNM分期系统。

1.3 M分期
将M1分为Mla,M1b和M1c:
(1)Mla局限于胸腔内,包括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归为Mla;
(2)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为M1b;
(3)多个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为M1c。

1.4 TNM分期
(1)IA起分为IA1,IA2和IA3;
(2)T1a,bN1由IIA期改为IIB期;
(3)T3N1由IIB期改为IIIA期;
(4)T3N2 由IIIA期改为IIIB期;
(5)T3-4N3 更新为IIIC期;
(6)M1a和M1b 更新为IVa, M1c更新为IVb。

T分期:
TX:未发现原发肿瘤,或者通过痰细胞学或支气管灌洗发现癌细胞,但影像学及支气管镜无法发现。

T0:无原发肿瘤的证据。

Tis:原位癌。

T1:肿瘤最大径≤3cm,周围包绕肺组织及脏层胸膜,支气管镜见肿瘤侵及叶支气管,未侵及主支气管。

T1a:肿瘤最大径≤1cm,
T1b:肿瘤最大径>1cm,≤2cm;
T1c:肿瘤最大径>2cm,≤3cm;
T2:肿瘤最大径>3cm,≤5cm;侵犯主支气管(不常见的表浅扩散型肿瘤,不论体积大小,侵犯限于支气管壁时,虽可能侵犯主支气管,仍为T1),但未侵及隆突;侵及脏胸膜;有阻塞性肺炎或者部分肺不张。

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2。

T2a:肿瘤最大径>3cm,≤4cm,
T2b:肿瘤最大径>4cm,≤5cm。

T3:肿瘤最大径>5cm,≤7cm。

直接侵犯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胸壁(包含肺上沟瘤)、膈神经、心包;全肺肺不张肺炎;同一肺叶出现孤立性癌结节。

符合以上任何一个条件即归为T3。

T4:肿瘤最大径>7cm;无论大小,侵及以下任何一个器官,包括:纵隔、心脏、大血管、隆突、喉返神经、主气管、食管、椎体、膈肌;同侧不同肺叶内孤立癌结节。

N分期
NX :区域淋巴结无法评估。

N0:无区域淋巴结转移。

N1:同侧支气管周围及(或)同侧肺门淋巴结以及肺内淋巴结有转移,包括直接侵犯而累及的。

N2:同侧纵隔内及(或)隆突下淋巴结转移。

N3:对侧纵隔、对侧肺门、同侧或对侧前斜角肌及锁骨上淋巴结转移。

M分期
MX:远处转移不能被判定。

M0:没有远处转移。

M1:远处转移。

M1a:局限于胸腔内,包括胸膜播散(恶性胸腔积液、心包积液或胸膜结节) 以及对侧肺叶出现癌结节(许多肺癌胸腔积液是由肿瘤引起的, 少数患者胸液多次细胞学检查阴性,既不是血性也不是渗液, 如果各种因素和临床判断认为渗液和肿瘤无关,那么不应该把胸腔积液纳入分期因素)。

Mlb:远处器官单发转移灶为M1b;
Mlc:多个或单个器官多处转移为M1c。

分期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