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互连的实验报告

网络互连的实验报告
网络互连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IP子网间的通信

1. 实验的目的:

1.1 掌握用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局域网互联配置;

1.2 理解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的内容:

2.1 利用二层交换机构成一局域网或者说是广播网;

2.2 创建两个IP子网,每台交换机分属一个子网;

2.3 利用路由器连接局域网,并且为连接端口配置两个IP地址作为两个IP子网的网关,

实现子网1和子网2的互联通信。

3.实验的原理:

3.1 通过路由器实现子网间的通信,其原理如下: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式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路由器不转发广播消息,而是把广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网络内部。发送到其他网络的数据先是被送到路由器,在由路由器转发出去。同一个子网内的主机可以自由通信,不同的子网间的主机不能直接通信,要借助路由器。

3.2 通过交换机可以实现子网内部的通信,它原理如下: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式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维护着一张连接的启动计算机的网卡地址和端口对应表。它接收到的所有的帧进行检查,读取帧中源MAC地址,基于数据中携带的目标MAC地址转发到对应的端口,实行过滤转发而不是广播方式传送。交换机工作的时候,只有请求端口iuhe目的的端口间相互响应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端口,因此能有效的隔离冲突和压抑广播风暴的产生。

4. 实验的环境:

华为路由器一台、华为二层交换机一台、Console口线一根、主机四台,标准网线若干

5.实验的步骤:

5.1 连接各个设备,如图所示:

5.2 配置路由器的E0端口的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作为192.168.2.0的子网网关:

[Router] 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

5.3 在E0端口增加第二条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作为192.168.3.0的子网网关:

[Router] 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92.168.3.254 255.255.255.0 sub

5.3 配置路由器的rip协议,实现两个子网间的通信:

[Router] rip

[Router-rip] network 192.168.2.0

[Router-rip] network 192.168.3.0

5.4 配置各个PC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实现两个子网间的PC主机能

相互ping通。

PCA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如图所示:

PCB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C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3.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3.254

PCD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3.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3.254

5.5测试各网段是否能ping通

6.实验总结

6.1 实现不同网络间主机的通信必须通过路由器才能实现,因为路由器具有不同网络间寻路功能;

6.2 配置好路由器的端口IP后,还要配置动态路由选择即为rip协议;

6.3 在同一个端口可以设置多个IP地址,除了第一个地址外,其余地址都要在配置命令

后面加sub标志,表示该IP地址是子端口的IP地址;

6.4在同一个子网内的交换机不需要配置,通过交换机可以实现同一个子网内部的主机间的通信。

实验二不同交换机同一VLAN的通信

1. 实验的目的:

1.1 掌握三层交换机上VLAN的配置。

1.2 理解VLAN的工作原理。

1.3 掌握三层交换机上ACCESS和TRUNK接口的创建。

1.4 理解Trunk链路的工作原理。

2.实验的内容:

2.1 在两台交换机上分别创建两个VLAN。

2.2 在各个VLAN中添加ACCESS接口。

2.3 创建trunk链路。

2.4 划分两个子网,实现不同交换机上同一个Vlan的主机间的通信。

3.实验的原理:

3.1 三层交换机是在网络模式中的第三层实现数据分组的高速转换设备。一个具有三层

交换功能的设备,实际上是一个带有三层路由功能的第二层交换机,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3.2 在三层交换机内存在“默认网关”,它是各个VLAN在三层交换机上的IP地址,Vlan

内的主机通过这个“默认网关”将数据分组转发到其他VLAN中。

3.3 TRUNK端口可以选择性的允许多个VLAN的信息通过。

4. 实验的环境:

华为三层交换机两台、PC主机四台、console线两根、标准网线若干

5.实验的步骤:

5.1 分别在两台交换机上创建VLAN2和VLAN3,并且为其添加access接口,

如图所示:

5.2 VLAN的配置:

在交换机A上

[SwitchA] vlan 2

[SwitchA-vlan 2] port e0/2 to e0/3

[SwitchA] vlan 3

[SwitchA-vlan 3] port e0/4 to e0/5

在交换机B上

[SwitchB] vlan 2

[SwitchB-vlan 2] port e0/2 to e0/3

[SwitchB] vlan 3

[SwitchB-vlan 3] port e0/4 to e0/5

5.3 把两个交换机的e0/6端口设置为trunk接口:

在交换机A上

[SwitchA] interface ethernet 0/6

[SwitchA- ethernet 0/6]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 ethernet 0/6]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3 在交换机B上

[SwitchB] interface ethernet 0/6

[SwitchB- ethernet 0/6] 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B- ethernet 0/6] 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3

5.4 配置各个PC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实现两个子网间的PC主机能

相互ping通。

PCA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如图所示:

PCB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C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3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D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4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E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5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F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6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G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7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H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地址:192.168.2.8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5.5 利用PING命令来测试各个主机的是否能通信:

6.实验总结

6.1在交换机上划分VLAN端口时可以采用列举式,如[SwitchB-vlan 2] port e0/2 e0/3 6.2在有多个VLAN信息通过的端口要设置TRUNK模式。同时可以采用“port trunk

permit vlan all”,或者“port trunk permit vlan vlannum”命令来选择性的限制通过此端口的Vlan信息。

实验三单臂路由实现VLAN间的通信1.实验目的

1.1、掌握华为路由器子接口的划分及动态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

1.2、掌握华为三层交换机vlan的划分,以及access接口和trunk接口的配置。

1.3、掌握华为三层交换机vlan管理接口的创建及配置。

1.4、理解dot1q链路协议的工作原理。

1.5、理解单臂路由的工作原理和实现过程。

2.实验内容

2.1、在华为交换机创建vlan,并为其分配access接口。

2.2、创建trunk接口。

2.3、为各个vlan配置管理接口。

2.4、将路由器接口划分为多个子接口,并分别封装dot1q链路协议。

2.5、在路由器上配置动态路由协议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

3.实验原理

VLAN技术是路由交换中非常基础的技术。在网络管理实践中,通过在交换机上划分适当数目的vlan,不仅能有效隔离广播风暴,还能提高网络安全系数机网络带宽的利用效率。划分vlan之后,vlan与vlan之间是不能通信的,只能通过路由或三层交换来实现。我们知道路由器实现路由功能通常是数据报从一个接口进来然后从另一个接口出去,现在路由器与交换机之间通过一条主干实现通信或数据转发,也就是说路由器仅用一个接口实现数据的进与出,因为我们形象地称它为单臂路由。单臂路由是解决vlan间通信的一种廉价而实用的解决方案。

4.实验环境

华为路由器一台,华为三层交换机一台,PC四台,console接口线一根,标准网线若干。

5.实验步骤

5.1、按照下面的网络拓扑图连接各设备。

5.2、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并为其添加相应的access接口。

[SwitchA]vlan 2

[SwitchA-vlan2]port e0/2 to e0/3

[SwitchA]vlan 3

[SwitchA-vlan3]port e0/4 to e0/5

5.3、将e0/6设置为trunk接口,并允许vlan2,vlan3的数据通过。

[SwitchA]interface ethernet0/6

[SwitchA-Ethernet0/6]port link-type trunk

[SwitchA-Ethernet0/6]port trunk permit vlan 2 3

5.4、分别为vlan2、vlan3创建管理接口,并分配IP地址。

[SwitchA]interface vlan2

[SwitchA-Vlan-interface2]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

[SwitchA-Vlan-interface2]undo shutdown

[SwitchA]interface vlan3

[SwitchA-Vlan-interface3]ip address 192.168.3.254 255.255.255.0

[SwitchA-Vlan-interface3]undo shutdown

5.5、将路由器e0接口划分出e0.1和e0.2两个子接口,配置IP地址和掩码,并封装dot1q 链路协议。

[Router]interface e0

[Router]undo ip address

[Router]interface e0.1

[Router-Ethernet0.1]vlan-type dot1q vid 2

[Router-Ethernet0.1]ip address 192.168.2.253 255.255.255.0

[Router-Ethernet0.1]quit

[Router]interface e0.2

[Router-Ethernet0.21]vlan-type dot1q vid 3

[Router-Ethernet0.2]ip address 192.168.3.253 255.255.255.0

[Router-Ethernet0.2]quit

5.6、在路由上配置rip协议。

[Router]rip

[Router-rip]network 192.168.2.0

[Router-rip]network 192.168.3.0

5.7、配置PCA、PCB、PCC和PCD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使其能ping通。

PCA:IP地址: 192.168.2.1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2.254

PCB:IP 地址: 192.168.2.2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2.254

PCC:IP 地址: 192.168.3.1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3.254

PCD:IP 地址: 192.168.3.2

子网掩码: 255.255.255.0

默认网关: 192.168.3.254

5.8结果如下图所示:

6.实验总结

6.1、当通过路由器实现vlan间的通信时,在同一个端口配置两个IP地址,不需要使用sub标志,因为这时的两个IP地址是平等的。同时要使用不同网络间的封装协议,本实验中使用的命令为:vlan-type dot1q vid

6.2、配置好路由的各端口IP地址后,该路由器要进行动态路由选择配置,即使有rip,命令,实现动态路由选择。

实验四三层交换机网络互联

1.实验的目的:

1.1掌握华为三层交换机基本配置,实现不同vlan间的通信。

1.2掌握华为路由器基本配置,实现vlan间静态路由的配置。

1.3掌握华为三层交换机路由协议的配置方法,实现vlan间静态路由的配置。

2.实验的内容:

2.1通过三层交换机创建3个vlan,为各个vlan添加好access接口。

2.2设置trunk接口。

2.3创建3个子网,将各vlan划分进相应子网。

2.4为各个vlan创建管理接口,配置各管理接口的IP地址。

2.5配置路由器端口IP地址,并为其封装dot1q链路协议。

2.6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静态路由。

2.7将pc划分进各个子网,配置好各个pc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网关。

3.实验的原理:

静态路由是指由网络管理员手工配置的路由信息。当网络的拓扑结构或链路结构的状态发生变化时,网络管理员需要手工去修改路由表中相关的静态路由信息。静态路由信息在缺省情况下是设有的,不会传递给其他的路由器。当然,网络管理员也可以通过对路由器进行设置使之成为共享的。静态路由一般使用于比较简单的网络环境,在这样的环境中,网络管理员易于清楚地了解网络的拓扑结构,便于设置正确的路由信息。

使用静态路由的另一个好处是网络安全保密性高。动态路由因为需要路由器之间频繁地交换各自的路由表,而对路由表的分析可以揭示网络的拓扑结构和网络地址等信息。因此,网络处于安全方面的考虑,也可以采用静态路由。

4.实验环境:

华为路由器一台,华为三层交换机一台,pc四台,console口线一根,标准网线若干。

5.实验步骤

5.1、按照下图连接各设备

5.2、在三层交换机上创建vlan2、vlan3、vlan4,并为其添加相应的access接口。

[SwitchA]vlan 2

[SwitchA-vlan2]port e0/2 to e0/3

[SwitchA]vlan 3

[SwitchA-vlan3]port e0/5

[SwitchA]vlan 4

[SwitchA-vlan2]port e0/7

5.3、分别为vlan2,vlan3,vlan4创建管理接口,并分配IP地址

[SwitchA]interface vlan2

[SwitchA-Vlan-interface2]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

[SwitchA-Vlan-interface2]undo shutdown

[SwitchA]interface vlan3

[SwitchA-Vlan-interface3]ip address 192.168.3.254 255.255.255.0

[SwitchA-Vlan-interface3]undo shutdown

[SwitchA]interface vlan4

[SwitchA-Vlan-interface4]ip address 192.168.4.2 255.255.255.0

[SwitchA-Vlan-interface4]undo shutdown

5.4、配置路由器e0口和e1口IP地址以及子网掩码

[Router]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192.168.4.5 255.255.255.0

[Router]interface e1

[Router-Ethernet1]10.17.1.3 255.255.0.0

5.5、在路由器上分别添加指向子网192.168.2.0和192.168.3.0的静态路由

[Router]ip route-static 192.168.2.0 255.255.255.0 192.168.4.2

[Router]ip route-static 192.168.3.0 255.255.255.0 192.168.4.2

5.6、在三层交换机上配置指向子网10.17.0.0的静态路由

[SwitchA]ip route-static 10.17.0.0 255.255.0.0 10.17.1.2

5.7、配置PCA、PCB、PCC和PCE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使其能够ping

PCA:IP地址192.168.2.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B:IP地址192.168.2.2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PCC:IP地址192.168.3.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3.254 PCE:IP地址10.17.1.3

子网掩码255.255.0.0

默认网关10.17.1.2

PCC ping PCA:ping 192.168.2.1

PCC ping vlan4: ping 192.168.4.2

·6.实验总结

6.1、路由器上配置两条静态路由,一条指向子网192.168.2.0(子网掩码

255.255.255.0),一条指向192.168.3.0(255.255.255.0);还可以通过将两个子网汇聚成一个超网192.168.0.0(子网掩码255.255.0.0),用一条静态路由指向汇聚以后的超网。

6.2、VLAN的划分不能跨越路由器。

网络互连的实验报告

实验一IP子网间的通信 1. 实验的目的: 1.1 掌握用路由器、交换机进行局域网互联配置; 1.2 理解交换机、路由器的工作原理。 2.实验的内容: 2.1 利用二层交换机构成一局域网或者说是广播网; 2.2 创建两个IP子网,每台交换机分属一个子网; 2.3 利用路由器连接局域网,并且为连接端口配置两个IP地址作为两个IP子网的网关, 实现子网1和子网2的互联通信。 3.实验的原理: 3.1 通过路由器实现子网间的通信,其原理如下: 路由器工作在OSI模式中的第三层,即网络层。路由器利用网络层定义的“逻辑”上的网络地址(即IP地址)来区别不同的网络,实现网络的互联和隔离,保持各个网络的独立。路由器不转发广播消息,而是把广播消息限制在各自的网络内部。发送到其他网络的数据先是被送到路由器,在由路由器转发出去。同一个子网内的主机可以自由通信,不同的子网间的主机不能直接通信,要借助路由器。 3.2 通过交换机可以实现子网内部的通信,它原理如下: 交换机工作在OSI模式中的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交换机内部维护着一张连接的启动计算机的网卡地址和端口对应表。它接收到的所有的帧进行检查,读取帧中源MAC地址,基于数据中携带的目标MAC地址转发到对应的端口,实行过滤转发而不是广播方式传送。交换机工作的时候,只有请求端口iuhe目的的端口间相互响应而不会影响到其他端口,因此能有效的隔离冲突和压抑广播风暴的产生。 4. 实验的环境: 华为路由器一台、华为二层交换机一台、Console口线一根、主机四台,标准网线若干 5.实验的步骤: 5.1 连接各个设备,如图所示:

5.2 配置路由器的E0端口的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作为192.168.2.0的子网网关: [Router] 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92.168.2.254 255.255.255.0 5.3 在E0端口增加第二条IP地址和它的子网掩码,作为192.168.3.0的子网网关: [Router] interface e0 [Router-Ethernet0] ip address 192.168.3.254 255.255.255.0 sub 5.3 配置路由器的rip协议,实现两个子网间的通信: [Router] rip [Router-rip] network 192.168.2.0 [Router-rip] network 192.168.3.0 5.4 配置各个PC主机的IP地址、子网掩码和默认网关,实现两个子网间的PC主机能 相互ping通。 PCA主机上的配置如下: IP 地址:192.168.2.1 子网掩码:255.255.255.0 默认网关:192.168.2.254 如图所示: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熟悉常用网络测试指令 班级:B241111 学号:B24111102 姓名:杜悦

一、实验目的 (1)了解系统网络命令及其所代表的含义,以及所能对网络进行的操作。(2)通过网络命令了解网络状态,并利用网络命令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二、实验设备 自己的笔记本电脑,操作系统是Windows7 三、实验内容和要求 (1)利用ipconfig命令查看本机的网络配置信息 (2)利用ping 命令检测网络连通性 (3)利用arp 命令检验MAC 地址解析 (4)熟练使用netstat、ftp、tracert、pathping、nbtsat、netsh等网络命令 四、背景知识 windows操作系统本身带有多种网络命令,利用这些网络命令可以对网络进行简单的操作。需要注意是这些命令均是在cmd命令行下执行。本次实验学习8个最常用的网络命令。 五、实验准备 1.Ping命令 -t Ping指定的计算机直到中断。 -a 将地址解析为计算机名。 -n count 发送 count 指定的 ECHO 数据包数。默认值为 4 。 -l length 发送包含由 length 指定的数据量的 ECHO 数据包。默认为 32 字节;最大值是 65,527。 -f 在数据包中发送“不要分段”标志。数据包就不会被路由上的网关分段。-i ttl 将“生存时间”字段设置为 ttl 指定的值。

-v tos 将“服务类型”字段设置为 tos 指定的值。 -r count 在“记录路由”字段中记录传出和返回数据包的路由。 count 可以指定最少 1 台,最多 9 台计算机。 -s count 指定 count 指定的跃点数的时间戳。 -j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可以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稀疏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k computer-list 利用 computer-list 指定的计算机列表路由数据包。连续计算机不能被中间网关分隔(路由严格源) IP 允许的最大数量为 9 。 -w timeout 指定超时间隔,单位为毫秒。 destination-list 指定要 ping 的远程计算机。 查看ping的相关帮助信息“ping/?” 2.ipconfig命令 ipconfig是WINDOWS操作系统中用于查看主机的IP配置命令,其显示信息中还包括主机网卡的MAC地址信息。该命令还可释放动态获得的IP地址并启动新一次的动态IP分配请求。 ipconfig /all:显示本机TCP/IP配置的详细信息; ipconfig /release:DHCP客户端手工释放IP地址; ipconfig /renew:DHCP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刷新请求; ipconfig /flushdns:清除本地DNS缓存内容; ipconfig /displaydns:显示本地DNS内容; ipconfig /registerdns:DNS客户端手工向服务器进行注册; ipconfig /showclassid:显示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信息; ipconfig /setclassid:设置网络适配器的DHCP类别。

网络安全技术实验报告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技术 专业班级:2014 级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班 姓名:孙晓阳 / 学号:

( 目录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5) 一实验名称 (5) 二实验目的 (5) 三实验内容 (5)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6) , 命令输入 (6) 分析 (7) 五小结 (8) 实验二对称密码加密算法的实现 (10) 一实验名称 (10) 二实验目的 (10) 三实验内容 (10) ?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0) 说明 (10) 实验代码 (10) 实验结果 (13) 五小结 (13) 实验三非对称密钥 (14) 一实验名称 (14) { 二实验目的 (14) 三实验内容 (14)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4)

实验代码 (14) 实验结果 (15) 五小结 (16) 实验四数字签名的实现 (17) — 一实验名称 (17) 二实验目的 (17) 三实验内容 (17) 四实验结果和分析 (17) 实验代码 (17) 实验结果 (19) 五小结 (19) ? 总结 (19)

实验一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一实验名称 java 安全机制和数字证书的管理 二实验目的 了解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和相关的知识; 利用 java 环境掌握数字证书的管理 三实验内容 java 安全机制(JVM,沙袋,安全验证码)。 & java 的安全机制的架构 加密体系结构(JCA,Java Cryptography Architecture) 构 成 JCA 的类和接口: :定义即插即用服务提供者实现功能扩充的框架与加解密功能调用 API 的核心类和接口组。 一组证书管理类和接口。 一组封装 DSA 与 RSA 的公开和私有密钥的接口。 描述公开和私有密钥算法与参数指定的类和接口。用 JCA 提供的基本加密功能接口可以开发实现含消息摘要、数字签名、密钥生成、密钥转换、密钥库管理、证书管理和使用等功能的应用程序。 加密扩展(JCE,Java Cryptography Extension) 构 成 JCE 的类和接口: :提供对基本的标准加密算法的实现,包括 DEs,三重 DEs(Triple DEs),基于口令(PasswordBasedEncryptionstandard)的 DES,Blowfish。 ( 支持 Diffie 一 Hell-man 密钥。定义密钥规范与算法参数规范。 安全套接扩展(JSSE,Java Secure Socket1 Extension)JSSE 提供了实现 SSL 通信的标准 Java API。 JSSE 结构包括下列包: .包含 JSSE API 的一组核心类和接口。

网络互连技术第一次实验报告

网络互连技术 实验一路由器基本配置与安全管理

实训一Telnet管理 【实训目的】 掌握管理呼入、呼出telnet会话的方法 【实训任务】 管理呼入、呼出telnet会话 【实训拓扑图】 【实训设备】 Cisco2800系列路由器两台,PC工作台一台,网线若干,SecureCRT软件【实验结果截图】 1.Show Sessions

2.Disconnect 截图 3.show line 【实验课后习题问答】 1.简述呼入、呼出会话的区别。 答:当从一台本地网络设备telnet到另一台远程网络设备时,就称本地网络设备发起了一次呼出telnet会话,呼出会话相对于本地网络而言; 与此同时,对于远程网络设备而言,其接受了一次telnet呼入会话,呼入会话相对于远程网络设备而言。 1.写出管理呼入、呼出会话的CLI命令。 答:管理呼入CLI命令: 1.查看呼入Telnet会话:show users

2.断开远程主机的Telnet连接:clear line 管理呼出会话: 1.查看本机所有呼出的Telnet会话:show sessions 2.断开当前Telnet会话:exit 3.不切断当前Telnet连接而暂时回到原设备:Ctrl+shift+6然后再输入x 4.断开与远程目的主机的Telnet会话:disconnect conn-number 5.返回指定的会话:resume telnet-conn-number 实训二标准ACL配置【实训目的】 1.了解ACL概念、分类及工作机制 2.掌握标准ACL的配置、验证方法 3.掌握标准命名ACL的配置、验证方法 【实训任务】 1.配置标准ACL使得只有指定子网可以访问其他子网 2.配置标准命名ACL使得只有指定子网可以访问其他子网 【实训拓扑】

网络互联技术实验报告

网络互联实验报告 作者:xx通信工程(1)班第二组 组长:xx 组员: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x 计算机与信息学院 2011年12月

目录 实验二: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3) 一、配置交换机设备 (3) 二、配置路由器设备 (5) 实验四:生成树与以太网链路聚合 (8) 配置端口聚合提供冗余备份链路 (8) 实验六:交换机端口安全与访问控制列表 (14) 一、配置标准访问控制网络流量 (14) 二、配置扩展访问列表保护服务器安全 (19) 三、配置命令ACL保护办公网安全 (24) 实验七:无线网络技术 (29) 一、安装无线网卡 (29) 二、组建Ad-Hoc模式无线局域网 (30) 三、组建Infrastructure无线局域网 (37) 四、计算机科学技术学院无线项目施工 (45)

实验二:路由器与交换机配置技术 (xxx xxx xxx) 一、路由器的配置 【实验目的】 掌握路由器命令,理解路由器各种不同工作模式之间的切换技术【实验设备】 路由器设备(1台)、配置主机(1台)、配置线(1条) 【实验拓扑】 【实验步骤】 (1)路由器命令行操作模式的进入 Red-Giant>enable !进入特权模式 Red-Giant# Red-Giant#configure terminal !进入全局配置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nterface fastethernet 1/0 !进入路由器F1/0接口模式Red-Giant(config-if) Red-Giant(config-if)#exit !退回上一级操作模式 Red-Giant(config)# Red-Giant(config-if)#end !直接退回特权模式 Red-Giant#

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实验室解决方案设计

数虎图像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室硬件设备搭建和内容制作整体解决 方案 虚拟现实实验室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就的重要载体。 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虚拟实验室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虚拟实验室。数虎图像拥有多名虚拟现实软硬件工程师,在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下面请跟随数虎图像一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虚拟现实实验室。【虚拟现实实验室系统组成】: 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是成功进行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选择确实可行的虚拟现实系统解决方案。 数虎图像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含义和技术特征,并结合多年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经验,最新推出的虚拟现实实验室系统提供以下组成: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 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都需要有一套功能完备的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平台,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硬件开发平台,即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通常为高性能的图形计算机或虚拟现实工作站;另一部分为软件开发平台,即面向应用对象的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平台部分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VR场景的开发、运算、生成,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最基本的物理平台,同时连接和协调整个系统的其它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和运转,与他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因此,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部分在任何一个虚拟现实系统中都不可缺少,而且至关重要。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 ·具有沉浸感的虚拟三维显示系统 在虚拟现实应用系统中,通常有多种显示系统或设备,比如:大屏幕监视器、头盔显示器、立体显示器和虚拟三维投影显示系统,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姓名: 报名编号: 学习中心: 层次: 专业: 实验一:PC的网络连接及测试 实验目的:1,能独立制作网络直通跳线。2.通过配置pc的ip地址,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接。 实验问题讨论: 1.T568A 线序和T568B 线序。 T568A 的标准是:白绿、绿、白橙、蓝、白蓝、橙、白棕、棕。 T568B 的标准是: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 2.网线制作步骤。 1剪断、2剥皮、3排序。按照T568B标准线序排列。线序:白橙、橙、白绿、蓝、白蓝、绿、白棕、棕。技巧:先把橙色的线放左边,棕色的放右边,绿色和蓝色放中间。然后把每根线拆开、理顺、捋直,然后按照规定的线序排列整齐。注意绿色线分开。4剪齐、5插入、6压制。 实验二:交换机VLAN的基本配置 实验目的:1、观察网络环境、认识各种网络设备。2、学会制作UTP直通跳线3、学会配

置PC的IP地址。4、学会使用ipconfig/all命令查看本机的MAC地址和IP配置。5、学 会使用PING命令测试网络连通性。 实验问题讨论: 1.哪些命令是将Switch B的1-6号端口划分到VLAN2? [H3c]sysname switch B [switch B]vlan2 [switch B-vlan2]port Ethernet 1/0/1 to Ethernet 1/0/6 2. 4台PC机之间能够ping通吗?请写出结果及其原因。 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可以ping通,不在同一个VLAN中的4台PC机不可以ping 通。 实验三: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目的:1、理解路由表。2、掌握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 实验问题讨论: 1.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实验,为什么需要两条配置口电缆,其作用是什么? 一条配置口上是下一跳路由的ip信息,其作用是代表连接另外的网络的出接口IP地 址。一条配置口上是本地网关IP信息,本地局域网发起源。 2.通过路由器静态路由配置的实验,写出静态路由实现的功能以及静态路由配置的作用。

远程虚拟仿真实验室教学系统

电力电子虚拟仿真教学实验平台 实验室建设背景 目前的高等教育中,越来越强调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实验教育成为理工科教育的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然而,随着各学科实验项目和学生人数的增多,传统的电气实验室和实验仪器数量很难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教学和学生使用上的不便之处也慢慢凸现出来。如何解决传统实验教学资源分配不足、实验方式过于刻板、实验器材维护费时费力、实验内容固定难以拓展等问题,是目前新工科建设、课程改革内容中一个讨论的热点。 在对创新型实验建设的需求日益明确之际,仿真实验教学的概念开始成为学校关注的重点。仿真教学实验是一种基于软件技术构建的虚拟实验教学系统,是现有各种教学实验室的数字化和虚拟化,为开设各种专业实验课程提供了全新的教学与科研环境。因此建设仿真实验室可以与实物实验室互补,它除了可以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高科技的仿真实验室。 远宽解决方案 远宽能源除了将仿真技术应用于科研与工业测试,也率先将该技术引入到了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对于不同的实验内容与实验类型,远宽能源提出了如下的仿真实验建设的解决方案:实时仿真实验和远程虚拟仿真实验。

1. 实时仿真实验 远宽能源将先进的FPGA小步长实时仿真技术应用到教学实验室建设中,小步长实时仿真技术使它能够覆盖电力电子、电机驱动、新能源等多个电力电子相关应用的创新教学实验以及研究的需求。基于图形化系统建模,模型一键下载,无需FPGA编程编译,大大增强了产品的易用性;同时实验平台还配置了硬件控制器(TI的DSP或者NI的GPIC),和仿真器构成完整的闭环系统。实时仿真实验系统如下图所示: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答案讲解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 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班级计102 学号109074057 姓名王徽军 组号一组D 指导教师毛绪纹 安徽工业大学计算机学院 二○一二年十二月

目录 实验总体说明 (3)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3) 实验三路由信息协议RIP (8) 实验四传输控制协议TCP (10) 实验五邮件协议SMTP、POP3、IMAP (12) 实验六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 (14)

实验总体说明 1.实验总体目标 配合计算机网络课程的教学,加强学生对计算机网络知识(TCP/IP协议)的深刻理解,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实验环境 计算机网络协议仿真实验室: 实验环境:网络协议仿真教学系统(通用版)一套 硬件设备:服务器,中心控制设备,组控设备,PC机若干台 操作系统:Windows 2003服务器版 3.实验总体要求 ●按照各项实验内容做实验,记录各种数据包信息,包括操作、观察、记录、分析, 通过操作和观察获得直观印象,从获得的数据中分析网络协议的工作原理; ●每项实验均提交实验报告,实验报告的内容可参照实验的具体要求,但总体上应包 括以下内容:实验准备情况,实验记录,实验结果分析,算法描述,程序段,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以及对思考问题的解答等,实验目的、实验原理、实验步骤不需要写入实验报告中。 实验一以太网帧的构成 实验时间:_____________ 成绩:________________ 实验角色:_____________ 同组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练习一:领略真实的MAC帧 q....U 00000010: 85 48 D2 78 62 13 47 24 58 25 00 00 00 00 00 00 .H襵b.G$X%...... 0000002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0000003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00 ............ 练习二:理解MAC地址的作用 ●记录实验结果 表1-3实验结果 本机MAC地址源MAC地址目的MAC地址是否收到,为什么 主机B 8C89A5-7570BB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A与主机B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D 8C89A5-771A47 8C89A5-757113 8C89A5-7570C1 是,主机C与主机D接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E 8C89A5-757110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主机 F 8C89A5-7715F8 无无否,与主机A、C都不在同一共享模块 练习三:编辑并发送MAC广播帧 ●结合练习三的实验结果,简述FFFFFF-FFFFFF作为目的MAC地址的作用。 答:该地址为广播地址,作用是完成一对多的通信方式,即一个数据帧可发送给同一网段内的所有节点。 练习四:编辑并发送LLC帧 ●实验结果 帧类型发送序号N(S)接受序号N(R) LLC 001F 0 ●简述“类型和长度”字段的两种含义 答:一是如果字段的值小于1518,它就是长度字段,用于定义下面数据字段的长度;二是如果字段的值大于1536,用于定义一个封装在帧中的PDU分组的类型。 思考问题: 1.为什么IEEE802标准将数据链路层分割为MAC子层和LLC子层? 答:出于厂商们在商业上的激烈竞争,IEEE的802委员会未能形成一个统一的、最佳的局域网标准,而是被迫制定了几个不同标准,如802.4令牌总线网、802.5令牌环网等。为了使数据链路层能更好地适应多种局域网标准,802委员会就将局域网的数据链路层拆成两个子层,即逻辑链路控制

计算机网络实验报告-双机互联

计算机网络课程实验报告 专业: 班级: 学号: 姓名:

计算机网络课程 实验名称:双机互联实验 一、实验目的 1.利用网络设备,掌握在局域网内如何把两台计算机利用对等网方式进行连接。 2.学会网络连接,了解对等网互联方式。 3.掌握基本的网络参数的设置,学会使用基本的测试命令(ping)来检测网络的设置情况。 4.掌握局域网中的计算机的软、硬件资源共享的设置和使用方法。 二、认识对等网 “对等网”也称“工作组网”,在对等网中没有“域”,只有“工作组”。对等网上各台计算机有相同的功能,无主从之分,网上任意结点计算机既可以作为网络服务器,为其它计算机提供资源,也可以作为工作站,以分享其它服务器的资源。 对等网是利用操作系统中包含的通信协议的功能来实现数据传输,实现网络中的资源共享。 利用集线器的广播技术或者交换机的选择功能来实现点对点的连接方式和通信方式。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步骤一:网络规划 经过分析,本实验考虑网络性能,成本和实现的难易程度,确定组网方案为:用对等网,达到2台计算机软硬件资源共享,预留适当扩展,费用低,易管理等特点。 拓扑结构确定为星型连接,如下图。

步骤二:硬件要求、连接、安装。 1.两台安装Windows XP 的计算机。 2.两个RJ45的网卡,如下图。 网卡是计算机局域网中最重要的连接设备,计算机主要通过网卡连接网络.在网络中,网卡的工作是双重的:一方面它负责接收网络上传过来的数据包,解包后,将数据通过主板上的总线传输给本地计算机;另一方面它将本地计算机上的数据打包后送入网络。网卡与网络进行连接,必须有一个接口使网线通过它与其它计算机网络设备连接起来,常见的接口主要有以太网的RJ45接口。如下图。 安装网卡驱动程序,安装方法较为简单,只要按照网卡驱动程序的安装向导,一步一步执行,最后检查网卡和驱动程序是否安装完整,可以在“计算机管理”里面的“设备管理器”查看,如下图:

网络互联packettracer模拟实验报告

学院:计算机与电子信息学院 班级:网络071 姓名:黄华山学号:0707100304 实验题目:熟悉配置复杂的多级网络。 实验环境(用到的软件或设备):Packet Tracer模拟软件。 实验内容(附网络拓扑图):多个路由器,多个三层交换机和两层交换机等构成的大规模网络结构。其中各个vlan的划分如下图: 实验步骤(包括命令的简要说明): 一:如上图,按照上图连接好网络。在配置路由器和交换机之前,规划好的IP地址。全局规划,以免IP地址的混淆。 核心网络中的路由器之间用22位掩码,外延的三层交换机用24位掩码。其网络结构在上图显示中,可以一目了然。 二:各个主机的ip地址分布,所有主机的掩码都是:255.255.255.0

三:配置路由器。 (1)Router0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20.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4.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1 Router(config-if)#ip add 4.3.12.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2)Router 1 Router>en Router#conf t Router(config)#int fa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28.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0 Router(config-if)#ip add 4.3.5.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no shut Router(config-if)#ex Router(config)#int ser 0/0/1 Router(config-if)#ip add 4.3.8.100 255.255.252.0 Router(config-if)#clock rate 128000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虚拟实验

Modeling and Simulation 建模与仿真, 2019, 8(3), 95-101 Published Online August 2019 in Hans. https://www.360docs.net/doc/0d1806248.html,/journal/mos https://https://www.360docs.net/doc/0d1806248.html,/10.12677/mos.2019.83012 Remote Virtual Laboratory of Control System Based on Cloud Platform Huazhong Wang1, Tao Liu1, Jun Yao2, Hua Cheng2 1Key Laboratory of Advanced Control and Optimization for Chemical Processes of 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2School of Modern Distance Education,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hanghai Received: Aug. 2nd, 2019; accepted: Aug. 19th, 2019; published: Aug. 26th, 2019 Abstract To overcome the shortcomings of the existing remote-control virtual experimental platform in terms of flexibility and applicability, a remote-control virtual experiment scheme based on the cloud platform and the experimental module that can be configured by the user is proposed. The Django network framework based on Python is chosen to build a remote experimental platform. The experimental modules that constitute the components of the closed-loop control system are developed. Users can configure the control system according to the experimental requirements. The experimental management system executes simulation, procedures control, online help and evaluation of the virtual experiments. The experimental system is deployed and tested in Ali Cloud. The teaching practice shows that the remote virtual control system experimental platform enables users to complete a series of motion control experiments through the browser, which is conducive to cultivating students’ practical ability. Keywords Virtual Laboratory, Python, Cloud Platform, Control System 基于云平台的远程控制系统虚拟实验 王华忠1,刘涛1,姚俊2,程华2 1华东理工大学化工过程先进控制和优化技术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上海 2华东理工大学网络教育学院,上海 收稿日期:2019年8月2日;录用日期:2019年8月19日;发布日期:2019年8月26日

网络互联实验4

院(系)专业班级 姓名学号同组人 实验室组号日期 课程指导教师成绩 实验项目编号 8203301104 实验项目名称 OSPF 路由配置 一、实验目的 1)了解链路状态路由选择协议; 2)学习最短路径优先选择协议 OSPF; 3)学习 OSPF 的配置方法; 4)学会验证 OSPF 路由配置的几种方法; 5)检查网络之间的连通性。 二、实验环境 网络实验室 三、实验要求 在实验图 6-1 所示的网络拓扑图中,给每台路由器添加动态路由协议 OSPF,使每个互联网之间都能够相互通信。验证 OSPF 的配置,并检查各个网络之间是否能够相互通信。通过实验,加深对 OSPF 路由选择协议的理解。

四、实验步骤 (1) 按照实验图 6-1 所示的网络拓扑图连接网络设备(或在 Boson Netsim中调入网络拓扑图)。 (2) 给每个路由器设置适当的主机名及其他一些基本参数,并给每个路由器和 PC 机的接口设置如下表所示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全部为255.255.255.0。 注意,在这里由于路由器之间都是通过 Serial 接口进行连接的,每一对连接之间,必然有一台路由器充当 DCE 的角色,要给它设置时钟频率。我们可以用 show controllers 命令检查接口是 DTE 还是 DCE。对充当DCE的接口设置时钟频率。 (3)检查路由器两两之间的连通性,如果没有问题,继续进行下面的实验。

(4) 在 Router1 上启动 ospf 路由协议,并配置 OSPF 区域 0。Router1#config t Router1(config)#router ospf 1 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1.0 0.0.0.255 area 0 Router1(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Router1(config-router)# (5) 在 Router2 上启动 ospf 路由协议,并配置 OSPF 区域 0。Router2#config t Router2(config)#router ospf 1 Route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2.0 0.0.0.255 area 0 Router2(config-router)#network 192.168.3.0 0.0.0.255 area 0 Router2(config-router)# (6) 查看路由表,检查路由配置是否正确。如果不正确要进行修改。Router1#show ip route Router2#show ip route (7) 检查网络之间的连通性。可以使用 ping 命令。 (8) 在每台路由器上输入命令 show protocols 验证路由协议和接口协议。show protocols (9) 在每台路由器上输入命令 show ip ospf 检查被配置的 OSPF 进程的一些信息。 show ip ospf

网络安全实验报告

信息与科学技术学院学生上机实验报告 课程名称:计算机网络安全 开课学期:2015——2016学年 开课班级:2013级网络工程(2)班 教师姓名:孙老师 学生姓名:罗志祥 学生学号:37 实验一、信息收集及扫描工具的使用 【实验目的】 1、掌握利用注册信息和基本命令实现信息收集 2、掌握结构探测的基本方法 3、掌握X-SCAN的使用方法 【实验步骤】 一、获取以及的基本信息 1.利用ping 和nslookup获取IP地址(得到服务器的名称及地址) 2.利用来获取信息 二、使用工具获取到达的结构信息 三、获取局域网内主机IP的资源信息 -a IP 获得主机名;

-a IP 获得所在域以及其他信息; view IP 获得共享资源; a IP 获得所在域以及其他信息; 四、使用X-SCAN扫描局域网内主机IP; 1.设置扫描参数的地址范围; 2.在扫描模块中设置要扫描的项目; 3.设置并发扫描参数; 4.扫描跳过没有响应的主机; 5.设置要扫描的端口级检测端口; 6.开始扫描并查看扫描报告; 实验二、IPC$入侵的防护 【实验目的】 ?掌握IPC$连接的防护手段 ?了解利用IPC$连接进行远程文件操作的方法 ?了解利用IPC$连接入侵主机的方法 【实验步骤】 一:IPC$ 连接的建立与断开 通过IPC$ 连接远程主机的条件是已获得目标主机管理员的账号和密码。 1.单击“开始”-----“运行”,在“运行”对话框中输入“cmd”

1.建立IPC$连接,键入命令 net use 123 / user:administrator 2.映射网络驱动器,使用命令: net use y: 1.映射成功后,打开“我的电脑”,会发现多了一个y盘,该磁盘即为目标主机的C盘 1.在该磁盘中的操作就像对本地磁盘操作一 1.断开连接,键入 net use * /del 命令,断开所有的连接 1.通过命令 net use 可以删除指定目标IP 的IPC$ 连接。 ?建立后门账号 1.编写BAT文件,内容与文件名如下,格式改为:.bat 1.与目标主机建立IPC$连接 2.复制文件到目标主机。(或映射驱动器后直接将放入目标主机的C 盘中) 1.通过计划任务使远程主机执行文件,键入命令:net time ,查看目标主机的时间。 1.如图,目标主机的系统时间为13:4513:52 c:\ ,然后断开IPC$连接。 1.验证账号是否成功建立。等一段时间后,估计远程主机已经执行了文件,通过建立IPC$连接来验证是否成功建立“sysback”账号:建立IPC$连接,键入命令 net use 123 /user:sysback 1.若连接成功,说明管理员账号“sysback”已经成功建立连接。

网络实验四报告

实验4-木马病毒防范 1.实验目的 通过对木马的练习,使读者理解和掌握木马传播和运行的机制;通过手动删除木马,掌握检查木马和删除木马的技巧,学会防御木马的相关知识,加深对木马的安全防范意识。 2.实验要求 通过实验了解木马攻击的原理,了解如何防范木马的入侵。 3.实验原理及内容 木马是隐藏在正常程序中的具有特殊功能的恶意代码,是具备破坏、删除和修改文件、发送密码、记录键盘、实施DOS攻击甚至完全控制计算机等特殊功能的后门程序。它隐藏在目标的计算机里,可以随计算机自动启动并在某一端口监听来自控制端的控制信息。 1、木马的特性 木马程序为了实现某特殊功能,一般应该具有以下性质: (1)伪装性 (2)隐藏性 (3)破坏性 (4)窃密性 2、木马的入侵途径 木马入侵的主要途径是通过一定的欺骗方法,如更改图标、把木马文件与普通文件合并,欺骗被攻击者下载并执行做了手脚的木马程序,就会把木马安装到被攻击者的计算机中。木马也可以通过Script、ActiveX及ASP、CGI交互脚本的方式入侵,由于微软的浏览器在执行Script脚本上存在一些漏洞,攻击者可以利用这些漏洞又到上网者单击网页,这样IE浏览器就会自动执行脚本,实现木马的下载和安装。木马还可以利用系统的一些漏洞入侵,如微软的IIS 服务存在多种溢出漏洞,通过缓冲区溢出攻击程序造成IIS服务器溢出,获得控制权县,然后在被攻的服务器上安装并运行木马。 3、木马的种类 (1)按照木马的发展历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第一代木马是伪装型病毒,第二代木马是网络传播型木马,第三代木马在连接方式上有了改进, 第四代木马在进程隐藏方面作了较大改动。 (2)按照功能分类,木马可以分为: 破坏型木马,密码发送型木马,服务型木马,DOS攻击型木马,代理型木马,远程控制型木马。 4、木马的工作原理 下面介绍木马的传统连接技术、反弹端口技术和线程插入技术。 (1)木马的传统连接技术 (2)木马的反弹端口技术 (3)线程插入技术 4.实验环境 两台运行Windows 2000/XP的计算机,通过网络连接。使用“冰河”木马作

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实验室解决方案

虚拟仿真虚拟现实实验室解决方案

数虎图像提供虚拟仿真实验室硬件设备搭建和内容制作整体解 决方案 虚拟现实实验室是虚拟现实技术应用研究就的重要载体。 随着虚拟实验技术的成熟,人们开始认识到虚拟实验室在教育领域的应用价值,它除了能够辅助高校的科研工作,在实验教学方面也具有如利用率高,易维护等诸多优点.近年来,国内的许多高校都根据自身科研和教学的需求建立了一些虚拟实验室。数虎图像拥有多名虚拟现实软硬件工程师,在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方面有着无与伦比的优越性! 下面请跟随数虎图像一起,让我们从头开始认识虚拟现实实验室。 【虚拟现实实验室系统组成】: 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是成功进行虚拟现实应用的关键,而要建立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首先要做的工作是选择确实可行的虚拟现实系统解决方案。 数虎图像根据虚拟现实技术的内在含义和技术特征,并结合多年的虚拟现实实验室建设经验,最新推出的虚拟现实实验室系统提供以下组成:

虚拟现实开发平台: 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都需要有一套功能完备的虚拟现实应用开发平台,一般包括两个部分,一是硬件开发平台,即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一般为高性能的图形计算机或虚拟现实工作站;另一部分为软件开发平台,即面向应用对象的虚拟现实应用软件开发平台。开发平台部分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的核心部分,负责整个VR场景的开发、运算、生成,是整个虚拟现实系统最基本的物理平台,同时连接和协调整个系统的其它各个子系统的工作和运转,与她们共同组成一个完整的虚拟现实系统。因此,虚拟现实系统开发平台部分在任何一个虚拟现实系统中都不可缺少,而且至关重要。 虚拟现实显示系统: ·高性能图像生成及处理系统 ·具有沉浸感的虚拟三维显示系统 在虚拟现实应用系统中,一般有多种显示系统或设备,比如:大屏幕监视器、头盔显示器、立体显示器和虚拟三维投影显示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告

网络连接性能的测试实验报到实验目的:(1)熟悉利用ping命令工具来进行测试 (2)熟悉利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3)熟悉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实验性质:验证性实验 实验器材:计算机(已安装Windows XP) 实验步骤: (1)利用Ping命令工具进行测试 a)检查本机的 TCP/IP 协议安装是否正确 方法:输入Ping 127.0.0.1 结果: 本机的TCP/IP 协议安装正确 b)测试本台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192.168.1.1(本机的IP地址) 结果: 本机的TCP/IP工作正常 c)用Ping工具测试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情况

方法:输入Ping 219.136.19.170(其他计算机上IP地址)结果: 其他计算机上TCP/IP的工作正常 e) 用Ping工具测试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情况 方法:输入Ping https://www.360docs.net/doc/0d1806248.html, 结果: 本计算机和远程计算机的连接 (2)用Ipconfig工具来进行测试 运行Ipconfig命令 方法:输入Ipconfig/all 结果:

(3)利用网络路由跟踪Tracert进行测试

a)跟踪路由 方法;输入Tracert 192.168.1.1(本计算机网关地址) 结果: b)测试本计算机到所经过的路由数 方法:输入Tracert 结果: 3G 3G(英语 3rd-generation)是第三代移动通讯技术,是指支持高速数据传输的蜂窝移动通讯技术。3G服务能够同时传送声音及数据信息,速率一般在几百kbps以上。3G是指将无线通信和国际互联网等多媒体通信结合的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目前3G存在3种标准:CDMA2000、WCDMA、TD-SCDMA。 3G下行速度峰值理论可达3.6Mbit/s(一说2.8Mbit/s),上行速度峰值也可达384kbit/s。不可能像网上说的每秒2G,当然,下载一部电影也不可能瞬间完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