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省博物馆滇文化有感

合集下载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一直以来,我对历史文化都有着浓厚的兴趣,总渴望能有机会深入了解那些被岁月尘封的故事。

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日子里,我走进了云南省博物馆,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奇妙之旅。

云南省博物馆的外观就给人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建筑风格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元素,高大的立柱和宽敞的入口,仿佛在邀请每一位参观者走进历史的殿堂。

踏入博物馆的那一刻,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巨大的时间胶囊之中。

首先映入眼帘的是远古云南展厅,这里展示了云南地区从远古时期到青铜时代的发展历程。

那些古老的石器、陶器和青铜器,虽然已经历经了漫长的岁月,但依然散发着神秘的魅力。

通过这些文物,我仿佛看到了远古人类在这片土地上辛勤劳作、繁衍生息的场景。

他们用简单的工具与大自然抗争,逐渐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文明。

在滇国青铜器展厅,我被那些精美的青铜器所震撼。

滇国青铜器造型独特,工艺精湛,充满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牛虎铜案。

这件青铜器造型生动,一只猛虎扑在牛背上,而老牛却依然坚定地守护着身下的小牛,整个画面充满了力量和温情。

从这件青铜器中,我不仅看到了滇国工匠的高超技艺,更感受到了古人对生命的敬畏和对亲情的珍视。

接着,我来到了南诏与大理国的展厅。

这里展示了南诏和大理国时期的历史文化。

南诏和大理国是云南历史上两个重要的政权,它们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就。

看着那些精美的佛教造像、华丽的服饰和独特的建筑构件,我仿佛穿越到了那个辉煌的时代,看到了南诏和大理国的繁荣与昌盛。

在近现代云南展厅,我感受到了云南人民在近代以来为了国家的独立和民族的解放所做出的巨大牺牲和贡献。

从鸦片战争到抗日战争,从护国运动到解放战争,云南人民始终站在时代的前列,为了国家的尊严和民族的未来而英勇斗争。

看着那些珍贵的历史照片和文物,我的心中充满了敬佩之情。

参观完云南省博物馆,我的心情久久不能平静。

这次参观不仅让我对云南的历史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更让我感受到了历史的厚重和文化的魅力。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集展览、研究、教育为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位于昆明市呈贡新区,是云南省最大的综合博物馆,也是中国西南地区内涵最丰富的博物馆之一。

博物馆建筑优雅庄重,展厅宽敞明亮,馆藏丰富多样,内容涵盖了云南省的自然景观、悠久历史和多元文化,是了解云南省历史文化和自然风光的重要场所。

我有幸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并深受启发和感悟,下面我将分享一下我的观后感。

首先,博物馆的建筑设计吸引了我。

云南省博物馆的建筑气势宏伟,外观采用了现代建筑的设计手法,大面积的玻璃幕墙使得整个博物馆显得开阔明亮,给人一种现代感十足的视觉冲击。

同时,建筑的侧面还有当地特色的葫芦元素进行装饰,使得建筑融合了现代与传统的设计元素,显得别具一格。

而博物馆内部的陈设和布局也非常合理,使得参观者可以顺利地进行观展,不会感到拥挤或者迷路。

其次,博物馆丰富的馆藏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云南省博物馆的馆藏非常丰富多样,涵盖了自然历史、人类历史、民俗文化等多个方面。

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博物馆内展示的古代文物和民族文化。

古代文物中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展品都非常精美,展示了古代工艺水平和文化内涵。

而在民族文化的展示中,我看到了彝族、哈尼族、傣族等多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品、习俗等,使我更加了解了云南少数民族的多样文化,也增加了我的民族文化知识。

再次,博物馆的展览设计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博物馆的展览设计非常用心,每个展厅的陈列都经过精心策划,内容丰富多样,展示手法新颖独特,使得观众在参观过程中不仅能够获得知识,还能够得到美的享受。

比如,在自然历史展厅中,博物馆通过仿真场景、多媒体展示等手法,将古生物、矿物等自然资源栩栩如生地展现在观众眼前,给人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

而在人类历史展厅中,博物馆通过实物陈列、图片展示、文字解说等手法,将远古时期的人类生活场景、文化特点等展现得淋漓尽致,使得观众能够更加直观地了解人类文明的进程。

云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的观后感引言近日,我有幸前往云南省博物馆参观,恍若穿越时空,一窥历史的印记。

在此文档中,我将分享我的观后感,描述了这座博物馆的壮丽之处、展览的特色以及我个人的感受。

1. 博物馆的概述云南省博物馆位于昆明市,是一座汇集了云南省历史、文化和民俗风情的博物馆。

博物馆建筑气势恢宏,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传统与现代元素,给人一种古朴而又现代的感觉。

内部空间宽敞明亮,设施齐备,充满了学术氛围。

2. 展览的特色云南省博物馆分为多个展厅,涵盖了丰富的主题,包括云南的自然地理、历史沿革、少数民族文化等。

以下是几个我觉得特别精彩的展览:2.1 自然地理展这个展区生动展示了云南的自然风貌。

从地质构造、地貌特征到丰富多样的动植物资源,都有详细的解说和丰富的展品。

尤其是展示云南特有动植物的部分,引人入胜,让我对云南的自然之美有了更深的了解。

2.2 历史沿革展云南的历史悠久而丰富,这个展区全面展示了云南的历史沿革。

从古代遗址、古代政权更迭,到近代历史的改革开放,每个时期都有具体的展示和解说。

展品丰富多样,包括文物、古器物、图片等,使我仿佛穿越时空,亲历历史。

2.3 少数民族文化展云南是中国少数民族聚居最多的省份之一,这个展区着重展示了云南的少数民族文化。

通过模拟民居、展示传统服饰和手工艺品,以及民族乐器等,我对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展览还设置了音乐、舞蹈等表演环节,增添了乐趣和互动感。

3. 我的感受在云南省博物馆的参观过程中,我深深感受到了云南丰富多样的文化底蕴和独特的魅力。

每个展览都充满了趣味和知识,丰富的展品和详细的解说让我更加了解云南的历史和文化。

此外,博物馆的布局和展览设计也给人留下深刻印象。

展区的主题合理划分,布展精美,互动性也很强,让参观者更加融入其中,参与感和体验感大大增加。

最后,博物馆的工作人员非常专业和热情。

他们提供了详细的解说和指导,让我在参观的过程中充分理解展品的背后故事,也解答了我对一些展览内容的疑问。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我曾经去参观过很多博物馆,但是我最近的一次参观,给我留下了非常深刻的印象。

那就是我去了云南省博物馆。

人们经常忽视博物馆的重要性,但是我敢肯定,如果你去了云南省博物馆,你不会感到失望。

以下是我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云南省博物馆是一个令人惊叹的建筑。

当我进入那座建筑物时,我感觉到自己仿佛穿越了时间。

博物馆的外观设计别致,非常有云南风格。

建筑的中心是一个非常巨大的圆形对称形状,周围围绕着四个类似于柱子的建筑物,每一个建筑物都有一个非常漂亮的中庭。

这些中庭里面种满了各种各样的植物,让人感觉到仿佛进入了一个森林。

整个建筑物是围绕着一个非常大的广场建造的,这个广场上树木参天,亭子掩映,让人感觉到非常舒适,无论是在白天还是晚上,都非常美丽。

当我走进博物馆的大厅时,我对它的漂亮感到惊讶。

从地面到天花板都是由大理石构成,非常光滑而亮丽。

大厅里面有一个非常大的柜台,可以询问参观信息,还有一些礼品店和餐厅。

博物馆里有非常多的展览,展览厅里面有着各种不同的藏品,有文物、古生物化石、艺术品、传统手工艺品等。

在我游览博物馆的时候,我发现博物馆的每一个展览厅都各有特色,非常的有趣。

当我进入第一个展览厅时,我立即被一件展品所吸引。

它是一个非常大的古代钟表。

这个钟表非常巨大,足有一米多高,由大量的金属碎片组成,非常有逼格。

博物馆里的工作人员还给我们演示了如何使用它,非常有趣。

第二个展览厅让我感觉非常的惊讶。

它展示了一些非常稀有的文物,例如红色陶器、古代青铜器等。

在这个厅里,我可以感受到在这个地方的古人们的创造力以及他们的生活方式。

在博物馆里面我还看到了很多非常有趣的东西,例如藏族服饰、剪纸、画像、石雕、有关动物的议题以及地形地貌模型等等。

这些展品让我对这个地方的人文、地理、气候等方面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总而言之,我在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展览的时间非常愉快、充实。

这座博物馆是一个非常美丽和庄严的建筑,它收藏了大量的文物和艺术品,可以让游客更好的了解云南的历史、传统文化和艺术。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去年,我有幸参观了云南省博物馆,这是我生命中一次难忘的体验。

云南省博物馆以其独特的艺术品和丰富的文化遗产而闻名,这次参观让我对云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进入云南省博物馆时,我立即被它的氛围吸引。

鲜艳的灯光和精心设计的展览使整个博物馆融合了现代感和传统文化。

一进门,我就被一个古老的碑石所吸引,上面刻着精美的楷书。

这是隋朝时期的碑文,记录了当时云南地区的历史事迹。

这个碑石不仅仅是一块简单的文物,更是承载了历史沧桑的见证。

在博物馆的展厅里,我看到了许多令人叹为观止的展品。

其中,最吸引我注意的是那些来自云南少数民族的艺术品和手工艺品。

这些作品不仅展示了各个民族丰富多样的文化和传统,更深入地揭示了云南的多元文化背景。

走近展柜,我看到了彩绘精美的壁画,它们展示了蒙古族的独特服饰和生活场景。

另一方面,苗族的绣品和布艺展示了他们的精湛手工艺和传统技艺。

通过这些展品,我对云南的少数民族有了更全面的了解。

在博物馆的展馆,我还发现了一件特别的展品-一张珍贵的壮族传统织锦。

这张织锦用丝线和金线编织而成,色彩鲜艳夺目。

这不仅仅是一件艺术品,同时也是壮族文化的象征。

壮族织锦以其精湛的技巧和精美的图案而闻名,被誉为中国织锦的瑰宝。

在博物馆里,我细细观赏着这张织锦,感受到了壮族人民对传统文化的深深热爱和传承。

除了展览,云南省博物馆也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和教育项目。

我参加了一个文化讲座,讲座主题是关于云南古代丝绸之路的历史。

通过讲师的生动讲述和多媒体展示,我了解到丝绸之路不仅仅是贸易的通道,也是不同文明交流和融合的桥梁。

这次讲座让我对丝绸之路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也增加了我对云南历史的兴趣。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经历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了云南历史和文化的博大精深。

不仅仅是因为其珍贵的艺术品和文物,更重要的是博物馆所传递的历史与文化的故事。

每一件展品都承载着一段历史的记忆,每一个故事都代表着一个时代的风貌。

通过这次参观,我对云南的历史和文化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

参观云南省博物馆的心得体会在深入了解云南省的历史和文化之前,我对云南省的博物馆只是有着模糊的印象。

然而,当我有幸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时,我完全被它的丰富收藏和精美展品所震撼。

以下是我的参观心得体会。

云南省博物馆地处昆明市中心,是云南省最大的文化艺术展示中心之一。

当我踏入博物馆的大门时,首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座现代化建筑,其设计融入了云南的传统文化元素,给人一种独特而舒适的感觉。

进入博物馆后,我被迎接的是一个宽敞的展厅,展厅内排列着各式各样的文物和艺术品。

这些文物来自云南省乃至全国的各个历史时期,涵盖了云南省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民族风情等方面的内容。

展厅内灯光明亮,布置简洁,使人可以专注地欣赏每一件展品。

在博物馆的收藏品中,我特别被云南省独特的地理环境和多民族文化所吸引。

展品中的精美壁画展示了古代云南人民的生活场景,使我仿佛回到了古代,感受到了当时的氛围。

此外,云南省博物馆还收藏有各个少数民族的传统服饰、工艺品和音乐器乐,让人更深入地了解了云南省多元文化的魅力。

在我参观博物馆期间,我还特别留意了博物馆的展示方式和交互性。

博物馆采用了多媒体和互动展示技术,使观众更加身临其境地感受文物的魅力。

例如,展示云南省的自然资源时,博物馆通过模拟场景和声音效果,使观众仿佛置身于云南的山水之间。

这种创新的展示方式不仅提升了观展的趣味性,也增强了观众对云南省文化的理解和记忆。

不仅如此,云南省博物馆还注重与观众之间的互动交流。

在展厅设有专门的讲解员,他们不仅解答观众的问题,还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向观众介绍文物的背后故事。

此外,博物馆还开设了许多互动展览,观众可以亲身体验一些传统工艺,比如制作手工艺品或尝试民族音乐乐器。

这种互动体验让观众更加深入地了解云南省的文化,并且加深了他们对云南省博物馆的记忆。

总的来说,参观云南省博物馆是一次极具收获的体验。

这座博物馆以其丰富的收藏、优美的展示和创新的交互方式,为观众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云南省历史和文化的机会。

云南作文之参观云南省博物馆作文

云南作文之参观云南省博物馆作文

云南作文之参观云南省博物馆作文参观云南省博物馆作文【篇一:云南省博物馆3】省博物馆观后感——历史是一道厚重的墙,生活是一扇多彩的门,文化是一把奇妙的锁,博物馆是一把万能的钥匙,轻轻点击,悄然开启,你我之间,历史与未来,不再遥远陌生!云南是个美丽、神奇的地方,对她的文化我们没有太多的了解,在云南省博物馆你能找到云南人过去的一些轨迹。

云南省博物馆是一座综合性的博物馆,创建于1951年。

作为民族文化大省,考古发掘已证明了云南历史文化呈现的多样性与多民族省份是相一致的。

50余年来,云南省博物馆经过多年的考古发掘、调查征集、社会收购和接受捐赠的青铜器、古钱币、陶瓷器、古书画、碑贴、邮票及各类工艺品已逾19万件之多,是云南省收藏文物最多的博物馆。

在数以千计的珍贵文物中,被认定为国家一级文物的约1千余件。

晋宁石寨山出土的鎏金骑士贮贝器、江川李家山出土的牛虎铜案、大理三塔出土的大理国金阿嵯耶观音立像、呈贡王家营沐氏墓地出土的明代嵌宝石金发冠、北宋郭熙溪山行旅图轴、元代黄公望剡溪访戴图轴等文物,堪称国宝级文物。

云南省博物馆的藏品最具特色的是滇文化青铜器,南诏与大理国时期的佛教文物,及近现代多姿多彩的少数民族文物精品。

从20世纪50年代始,云南省博物馆在全省范围内进行的科学考古发掘、试掘、调查多达数百次,其中影响较大的几次重大考古发掘为:1972年发掘的江川李家山古墓群,是石寨山文化的又一重要地点。

该墓地共发掘了27座古墓,出土战国至两汉时期的各类文物1300多件,进一步丰富了滇文化的内涵,而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一批青铜纺织工具,有卷经杆、刷形器、梭口刀、弓形器、纺轮、针线盒、筒、锥、针、绕线板等,是研究云南纺织史的重要资料。

1975年——1976年,在楚雄万家坝发掘了79座古墓,时代为春秋——西汉。

出土文物1245件,其中,最重要的是出土了5面春秋时期的铜鼓,这也是迄今为止,世界上发现的最早的铜鼓。

1977年至1982年连续7次对曲靖珠街八塔台古墓群进行了发掘。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

云南省博物馆参观博物馆的观后感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教育随笔、日记赏析、句子摘抄、古诗大全、经典美文、话题作文、工作总结、词语解析、文案摘录、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educational essays, diary appreciation, sentence excerpts, ancient poems, classic articles, topic composition, work summary, word parsing, copy excerpts, other materials and so on,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云南省博物馆是一个展示云南省丰富历史和文化的地方,位于昆明市中心,是一个集文物保护、研究、展览和教育于一体的综合性博物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参观省博物馆滇文化有感》
在本学期,我参与了两次毛概的实践活动,第一个是参观省博物馆并且感受滇文化,第二个是参观第六污水处理厂,这两次活动与我们的教材所结合,在实践的过程中,我们不仅加深了对教材的深刻理解,也感受到了滇文化的魅力和重要性,而参观污水处理厂让我学到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并且在这两次实践活动中我也有了很大的感悟,学习到了很多课外知识,这对我是一次提升,一次拓展了知识面和提升了精神层次的经历。

首先在对省博物馆的参观中,我看到了很多具有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文物及艺术作品。

它们独具特色,蕴含着自己独特的文化气息,陈列在博物馆中的一件件文物,仿佛在诉说着悠久的历史故事,而其表达的滇文化价值也各具特色。

在我查阅资料中,滇文化是战国中后期至西汉末,以滇池为中心,东达曲靖,西对禄丰,北迤东川,南抵通海、华宁这一大致范围分布着一支高度发达的青铜文化,这便是考古学称这为“滇文化”的边疆少数民族文化——一种古老、神秘、灿烂、辉煌的文化。

滇文化的发现始于1955年晋宁石寨山的发掘。

云南博物馆从一位古董商处发现一批造型奇特的青铜器,与中原地区商、周青铜器迥异,引起专业人员的注意。

经了解确认了铜器的出土地,于是从晋宁石寨山墓地进行了五次发掘,揭开了滇文化神秘的面纱。

随后,江川李家山、呈贡天子庙、安宁太极山、曲靖八塔台、宜良纱帽山、官渡羊甫头等大大小小数十个墓地逐步被发现和发掘,滇文化才逐渐被认识和引起重视。

而在参观中,我看到最多的东西就是古滇文化的青铜器文化,各种各样的青铜器具陈列在博物馆中,色泽厚重而低调,年代感极远,青铜在秦代便被广泛的使用,例如著名的司母鼎、三脚酒杯等等器具,青铜是我国重要的一个标志性物品。

而滇文化的范围广泛,以其造型精美奇特、纹饰细腻丰富的青铜器闻名于世,并具有较强的写实性和极高的艺术价值,故又称为“滇青铜文化”。

以铜鼓、贮贝器、葫芦笙、案、枕、编钟,各种造型的扣饰、杖头;以及兵器和工具如狼牙棒、铜矛、戚、蛇柄剑、铜柄剑、铜柄铁剑、锄、镰、纺织工具;还有各形的金饰、玉饰等为特点。

其中贮贝器及扣饰生动地反映了滇人的生产、生活、祭祀、狩猎、纺织、舞蹈各方面的情况。

而在博物馆参观中,最显眼的莫过于位于馆外,建于公路中心圆形花坛的巨型青铜“牛虎铜案”,1972年出土于江川李家山墓地,是古代祭祀时盛牛羊等祭品的器具,高43厘米,长76厘米,重17公斤。

形体为一站立的大牛,四蹄作案腿,前后腿间有横梁连接,以椭圆盘口状牛背作案面,大牛腹中空,内立一小牛。

牛后部一圆雕猛虎咬住牛尾,四爪抓住大牛的后胯,把牛和虎的动作、神态等刻画得淋漓尽致。

反映了滇人独特的艺术审美风格。

构思精巧,用牛和虎构成了具有震撼力的视觉感觉... 而这个青铜雕塑表明了古滇国国家政治的思想,老虎代表了入侵国家的恶势力,而国王则化身为大的青牛,身下的牛犊则是古滇国的子民,
恶势力入侵,国王舍身保护子民,这个铜雕塑的用意巧妙,蕴含了深刻的文化价值,并且也代表了古滇王国的政治文化思想,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和考古价值,作为云南省博物馆的镇馆之物,铜雕塑的意义非同寻常,也为后代人民研究古滇文化提供了有力的资源提供。

古滇文化中也不单全是物品的展示,也包括了古滇王国人民的高超技艺和聪明才智。

早在古滇王国时期,古滇王国的工匠们已经能够掌握铸造技术中铜和锡的合适比例,以使其硬度提高;装饰品中锡的比例较小,以便造型,反映出古滇人已熟知不同金属的性能。

有的器物表面经过了镀锡、错金、鎏金的处理,镶嵌以玉石纹案,有着对称和端整的外形,花纹精致繁缛。

贮贝器和一些扣饰上的人物,虽不过3公分大小,但都眉目清晰,面部表情可见。

器物上线刻的纹饰很浅,但技法却很熟练,都是两千年前工匠们凭手工刻画的。

这些文物表明,滇国是一个自成体系的、独立的青铜文化类型。

古滇文化的精致性和价值型代表了古滇人民的聪明才智和劳动汗水的结晶,也表明了古滇文化的高超性和在中国文化中重要的地位性,古滇文化自成一系,在中国五千年文明各色文化中占有一席之地,也表明它本身具有的高价值型和独特性。

而在参观过程中,我了解到古滇王国当中各种具有特色,各式各样的习俗文化,首先就是祭柱文化,铜柱上绑住待杀之人,把人杀死以用来祭祀,这个习俗血腥但是也具有当时文化的氛围气息。

第二个则有打球习俗,说可以消灾免难,四季平安,而且打秋千的地方往往也是男女青年社交活动的场所。

儋耳习俗和斗牛习俗也别具一格,而具有特别的特色的是跣足习俗,当时民族无论男女老幼,无论身份高低均不穿鞋,跣足习俗一直影响到唐宋及至今日。

此外的龙舟,纹身,信仰蛇的文化也是别具一格,皆代表了滇文化的独特性和广拓性。

尤其是从博物馆的展览物品和文献资料上表明石南青铜时代出上的大批青铜器,特别是器物上数以百计的人物图像,为我们提供了一个考证古代滇人习俗的宝贵资料。

它所反映的滇国习俗不胜枚举,而这些占老的滇国习俗在现代的石南少数民族中仍在传承延续。

通过考占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资料的双重印证,我们也可以为现代的民族习俗溯源。

古今民族习俗的形成、发展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其经济、政治、社会、宗教、心理、地域、语言等因素综合决定。

诸如古代滇人习俗的形成,是古代滇国特定的地域、民族和社会等因素造就的,而这些古老习俗在现代少数民族中得以传承,总是受到共同的地域、民族、社会的人们共同的心理因素支配的。

其根本原因就在于它适应了特定地域、特定民族、特定社会里各个时代人们生活和思想的要求。

而现在,古滇文化的保护已经成为了一个问题。

由于开发的遗址过多,但是没有得到有效的保护,很多著名的古滇文化已经被人所遗忘。

而国内多数学者的研究思路仍然是将古滇文化视为中原文化传播的结果,并不把古滇文明视为中华文明的另一源头。

要认识和发掘古滇文化资源,就要加强对古滇文化的学术研究,从中华文化是由多民族的文明汇聚而成的多元文化的高度,进行大
纵深、宽领域的研究,把古滇文化放到中华文化的众源之一的高度来重新评价其价值,其具有的价值得到肯定后,必然会得到很有效的保护,在开发的地方,人们可以细致的再整理,特别是对那些文化特征鲜明的全景式祭祀场景进行深度研究,对其总体布局、建筑形制、结构功能、纹样、饰样进行分类研究和数字化处理,分析其功能和意象,按全息复制的标准进行测量,使之成为可测度、可再现、可复制的数据库,为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基础。

而科学家也发现古滇青铜器中大量的人物、动物造型极其生动,灵光迸射,完全可以与秦兵马俑相媲美。

近年来一些工艺美术企业已注意到这一重大资源,开始尝试复制铜鼓、牛虎铜案等造型相对简单的文物,但古滇青铜中大量的惊世之作并没有被更深刻地认识,有关部门有责任将这些举世罕见的精品推荐给世人,由此也造成了古滇文化一定的浪费和丢弃。

在参观完云南省博物馆之后,我感觉到古滇文化的重要性和在我国古文化中的重要性,它是难得的高水平文化,也代表了我们滇文化。

各式各样的青铜器别具一格,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和文化价值,习俗等也阐释了云南多民族文化习俗的起源,是民俗研究不可多得的资源。

古滇文化的价值现在已经得到了肯定,而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参与到保护它的行动之中,在保护中进行开发,发扬它的文化价值。

而我们也应该多多了解古滇文化,从中认识到我们滇文化的起源、以及它的价值和文化内涵。

古滇文化对于我们是很重要的文化宝藏,也可以进行青铜器的研究和观赏学习,并且发扬价值性。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