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ppt5 苏教版优质课件
合集下载
苏教化学必修2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共15张PPT)

加热4~5min,让溶液冷却。 试设计实验验证淀粉是
否水解。
淀粉 稀H2SO4
情况 ①
水解液
碘水
现象A
NaOH溶液 中和液
中和至碱性
银氨溶液 加热
现象
现象
结论
未产生银镜
未水解
②
出现银镜
水解
糖类的应用
糖在酒加工中的应用
在酒精生产中,淀粉、纤维素在一定条件下生成 葡萄糖,最后被酵母中酒化酶作用,产生酒精和二 氧化碳。
4、下列 物质互为同分异构体的是 ( ) ① 葡萄糖和果糖 ② 蔗糖和麦芽糖 ③ 淀粉和纤
维素 ④ 乙酸和乙醇 A ③ ④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
医生这是我的血糖检查 单,您看看有没有什么
问题?
那我饮食上怎么注意 呢?
人体所需的六大营养素: 糖类、油脂、蛋白质、维生素、水和无机盐
单糖(葡萄糖和果糖) 糖类 二糖(蔗糖和麦芽糖)
多糖(淀粉和纤维素)
(C6H10O5)n + nH2O催化剂(酸)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交流与讨论
向试管中加入4mL淀粉溶液,再加入少量稀硫酸,
【实验探究】 第一步: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 2%的硝酸银溶液 第二步:震荡试管,同时滴加2%的稀氨水,直至析 出的沉淀恰好溶液为止 第三步:加入1mL10%的葡萄糖溶液,在温水浴里 加热3~5min,观察并记录实验现象。
血糖检测仪 血糖检测试纸
大爷你血糖有点偏高! 就不给开药了,但是
你平时要注意饮食
糖类
那你去测一下 血糖看看
医生你好,最讨论
? 你知道有哪些方法可用来检测血糖吗
【实验探究】 第一步:在洁净的试管中加入2mL10%的氢氧化
苏教化学必修2专题3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共24张PPT)

注:-CHO 不能写成 -COH
醇“催化氧化”对醇的结构要求:
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要有氢原子。
b.催化剂 Cu
练习:
CH3CH2CH2OH 催化氧化的结果为
CH3CH2CHO
断键位置?
结构式:
醇“催化氧化”对醇的结构要求?
(与-OH相连的碳原子上要有氢原子。)
2C2H5OH + O2 Cu 2CH3CHO + 2H2O 乙醇催化氧化产生乙醛 “脱氢”
思考:乙醇俗称酒精,你了解的常见的 各种酒精。
a.工业酒精(95.5%,常含甲醇)
b.无水酒精(99.5%以上)
c.消毒酒精(75%)
d.饮用酒精:各种酒水如白 酒、黄酒、啤酒、葡萄酒等
思考:怎样检验酒精中含有水? 如何制备无水乙醇?
检验: 取酒精,向其中加入无水硫酸铜, 若白色固体变蓝,说明含有水。
料的原理: 2CH3OH+3O2 2CO2+4H2O
。
(4) B分子与金属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2Na 2CH3CH2ONa+H2↑
同学们 下节课继续…
制备: 工业酒精中加入生石灰,得到 乙醇与Ca(OH)2的混合物,再蒸 馏,蒸出无水乙醇。
思考:某有机物2.3g,完全燃烧后生成
0.1mol二氧化碳和2.7g水,且此有机物
的蒸气的密度是相同状况下氢气密度的
23倍,求此有机物的分子式。
n(C):n(H):n(O)=2:6:1, M(有机物)=46g/mol
(C6H10O5)n+nH2O 淀粉或纤维素
nC6H12O6 葡萄糖
C6H12O6
2CH3CH2OH+2CO2↑
苏教化学必修2专题3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共22张PPT)

氯原子 —Cl
羟基 — OH
硝基 — NO2
碳碳双键 C=C
一、乙醇的结构分子式 C2Fra bibliotek6O结构式
结构简式 官能团
HH H–C—C–O–H
HH
CH3CH2OH 或C2H5OH
–OH (羟基)
二、乙醇的化学性质
1、与钠反应
2CH3CH2OH+2Na → 2CH3CH2ONa+H2↑
2. 氧化反应
制酒工艺涉及到的化学反应:
(C6H10O5)n+nH2O —酶—→nC6H12O6
C6H12O6 —发—酵→ 2CO2+2C2H6O(酒精)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乙醇
【实验探究】 乙醇与钠反应 【分组实验】乙醇与钠反应 【探究问题1】活泼金属钠能否置换出乙醇中的H原子?
【结论】活泼金属钠 能 置换出乙醇中的H原
等)
化 (反应断键位置)
学 性 质
氧 化
①催化氧化
(反应断键位置)
反 应
②燃烧
③能被强
氧化剂
氧化
【思考】乙醇与CuO反应时的断键位置,书写化学反应
方程式 HH
HH
H—C
④
—③C—②O①—H
+CuO
HH
H——C ——C——O——H+ Cu +H2O H H-CHO醛基
同时断①③键
乙醛CH3CHO
化学方程式: CH3CH2OH+ CuO Δ CH3CHO + Cu + H.2O
△
乙醛
① 2Cu + O2 ② 2CH3CH2OH+ 2CuO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酒的主要化学成分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ppt 苏教版

梦想的力量 当我充满自信地,朝着梦想的方向迈进
并且毫不畏惧地,过着我理想中的生活 成功,会在不期然间忽然降临!
1、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 2、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 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3、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 4、勤学如春起之苗,不见其增,日有所长;辍学 如磨刀之石,不见其损,日有所亏。
水 > 乙醇
练习:写出乙醇与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CH3CH2OH+Mg→(CH3CH2O)2Mg+H2↑
2、氧化反应
① 燃烧(彻底氧化)
C2H5OH+3O2
点燃
2CO2+3H2O
现象:发出淡蓝色火焰,并放出大量热
乙醇汽油
酒精燃料飞机
酒精火锅
(2)乙醇的催化氧化
实验2:在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将 试管浸入50℃左右的热水中,将铜丝烧热, 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铜丝颜
牧 童 遥 指 杏 花 村
借 问 酒 家 何 处 有 ,
把 酒 问 青 天 !
明 月 几 时 有 ?பைடு நூலகம்
身边的“酒”
95% 75%
含酒精:38% - 65%
含酒精:8% - 15%
含酒精:6% - 20% 含酒精:3% - 5%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一、乙醇的物理性质
颜 气 状 密 色:无色透明 味:特殊香味 态:液体
思考:
度:比水小 200C时的密度是0.7893g/cm3
乙醇能否作为从溴 水中萃取溴的萃取 剂?
挥发性:沸点78℃,易挥发
溶解性:和水可以以任意比互溶 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二、乙醇的分子结构
苏教化学必修2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共16张PPT)

糖类也不一定符合这通式。
二糖
单
催化剂Biblioteka 糖C12H22O11 + H2O
2C6H12O6
麦芽糖
葡萄糖
催化剂
C12H22O11+2H2O
C6H12O6+C6H12O6
蔗糖 多
葡萄糖 果糖
糖
(C6H10O5)n + nH2O
淀粉 纤维素
催化剂 △
nC6H12O6
葡萄糖
单糖(不能水解成更简单的糖)
二糖(1mol水解产生2mol单糖) 多糖(1mol水解产生多摩单糖)
酸在淀粉水解时起什么作用? 催化剂
为何检验淀粉水解生成的葡萄糖时,要先用氢氧化 钠溶液中和水解混合液?
葡萄糖的检验需在碱性条件下进行
实验说明了什么? 淀粉能在酸性条件下水解成葡萄糖
淀粉的水解
(C6H10O5)n + nH2O
淀粉
催化剂 △
nC6H12O6
葡萄糖
纤维素(C6H10O5)n也能象淀粉一样发生类似的水解 反应,牛马羊等食草动物利用微生物在盲肠袋
总结:(1)葡萄糖、蔗糖、淀粉、纤维素的形态不同, (2)糖类在水中的溶解性不同,
(3)糖类也不一定有甜味,(淀粉、纤维素没有甜味)
糖类:是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一类
有机化合物,曾叫作碳水化合物。
Cn(H2O)m
乙酸C2H4O2 甲醛CH2O
鼠李糖C6H12O5
不是糖
不符合通式
结论:符合这通式的不一定是糖类,
内将纤维素分解,从而得以吸收利用。
(C6H10O5)n + nH2O
纤维素
催化剂 △
nC6H12O6
苏教化学必修2专题3第2单元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共16张PPT)

【活动与探究3】
向试管中加入3—4mL无水乙醇,将铜丝在酒精灯外
焰上加热,迅速插入乙醇中,反复多次,观察并感受铜丝
颜色和乙醇气味的变化。 实验现象 a.铜丝由红色→变黑色→又红色,反复变化
b.在试管口可以闻到刺激性气味
红色→黑色 2Cu+O2==2CuO
乙醛,无色有刺
黑色→红色 CuOCH3CH2OH Cu
食品中的有机物--乙醇
实验室测得乙醇的分子式:C2H6O
根据我们学过的碳写出出其结构式。
(1)
(2)
乙醇的结构是哪一种呢?
乙 结构式
醇水
煤
油
H-O-H
烃
(只含C-C键、CH)
开动脑筋想一想:
1、钠能保存在煤油中,煤油中的C―H断裂吗?
挥发性: 跟水以任意比互溶,能够溶解多种无机物和有机物 溶解性: 易挥发 (熔点-117.3 C ,沸点78.5C.)
思考:如何分离水和酒精?工业上如何制取无水的乙醇?
为什么乙醇不能做萃取剂? 2020年4月20日星期一
三、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与钠的反应
HH H—C —C—O—H ,
HH
2CH3CH2OH + 2Na →2CH3CH2ONa + H2↑
(橙红色)
(绿色)
实验室有两瓶无色液体, 已知一瓶是乙醇,另一瓶是 水,利用本节课所学的知识, 你有哪些方法进行鉴别?
1.能用来检验酒精中是否含有水的试剂是 B
A.碳酸钙
B. 无水硫酸铜
C.浓硫酸
D. 金属钠
2.将等质量的铜片在酒精灯上加热后,分别插
入下列溶液中,放置片刻,铜片质量不变的 B
A.硝酸
一.乙醇的结构
苏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二 3.2《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蛋白质》课件(共18张PPT)

加甲醛溶液, 再加蒸馏水
加热, 再加蒸馏水
[自主学习2]
1.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 [(NH4)2SO4、Na2SO4]溶液,能够降低蛋白 质的溶解性,使蛋白质变为沉淀而析出。析 出的蛋白质仍然有原来的活性,加水后仍能 溶解,所以说盐析是个可逆的过程,是物理 变化。
应用:分离、提纯蛋白质。
种
,生成的不同种类的 ,
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构成人体组织所需要
的
。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研究蛋白质的结构
和合成,进一步探究生命现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
课题。
蛋白质
氨基酸 酶
生理作用 组成与存在
性质 用途
盐析、变性、检验方法、 溶解性、两性、水解等
常见氨基酸 化学性质
两性 缩合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溶液中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 白质。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 高。 D.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都会变成黄 色。
食品中的蛋白质
(1) 动物蛋白
(2) 植物蛋白
(3)细菌与病毒中都含有蛋白质
非典型性肺炎的凶手—冠状病毒的电子图片
三、蛋白质
[自主学习1]
蛋白质的应用并填空
蛋白质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及其原理: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
取
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
3、组成蛋白质的基石-氨基酸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
[自主学习3]
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 (结构简式
加热, 再加蒸馏水
[自主学习2]
1.盐析
向蛋白质溶液中加入浓的无机盐 [(NH4)2SO4、Na2SO4]溶液,能够降低蛋白 质的溶解性,使蛋白质变为沉淀而析出。析 出的蛋白质仍然有原来的活性,加水后仍能 溶解,所以说盐析是个可逆的过程,是物理 变化。
应用:分离、提纯蛋白质。
种
,生成的不同种类的 ,
能以不同的数目和顺序彼此结合,构成人体组织所需要
的
。蛋白质的结构非常复杂,研究蛋白质的结构
和合成,进一步探究生命现象,是生命科学研究的重要
课题。
蛋白质
氨基酸 酶
生理作用 组成与存在
性质 用途
盐析、变性、检验方法、 溶解性、两性、水解等
常见氨基酸 化学性质
两性 缩合
1.下列关于蛋白质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 A.蛋白质溶液中加(NH4)2SO4溶液可提纯蛋 白质。 B.在豆浆中加少量石膏,能使豆浆凝结为豆腐。 C.温度越高,酶对某些化学反应的催化效率越 高。 D.任何结构的蛋白质遇到浓HNO3都会变成黄 色。
食品中的蛋白质
(1) 动物蛋白
(2) 植物蛋白
(3)细菌与病毒中都含有蛋白质
非典型性肺炎的凶手—冠状病毒的电子图片
三、蛋白质
[自主学习1]
蛋白质的应用并填空
蛋白质对人类的营养作用及其原理:
蛋白质是生命的基础,没有蛋白质就没有生命。
是人类必需的营养物质,成年人每天大约要摄
取
蛋白质,才能满足生理需要,保证身
3、组成蛋白质的基石-氨基酸
甘氨酸(α—氨基乙酸) 丙氨酸(α—氨基丙酸) 谷氨酸(α—氨基戊二酸 )
[自主学习3]
氨基酸分子中均含有 (结构简式
苏教化学必修2专题3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共19张PPT)

滴入2%的稀氨水,至最 初产生的沉淀恰好溶解
步骤二:再加入1mL 10% 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在 温水浴中加热3-5 min。
试管内壁有光亮如 镜的银析出
结论:
分子中有醛基
实验事实
在一定条件 下,1mol该 有机物最多
能和5mபைடு நூலகம்l 乙酸发生酯 化反应,生 成1mol五乙
酸某酯和 5mol水。
结论: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H= - 2804KJ/mol
总结: 作用 糖类
感官
元素 组成
结构 定义
性质
白色 纤维状
溶解性 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不溶于冷水 不溶于水
实验1:仔细观察4种糖类物质的颜色及状态
实验2:取4支试管,分别用纸槽加入4种少量的糖 类物质,并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溶解性。
物质
分子 组成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C6H12O6
(C6H10O5)n (C6H10O5)n
C12H22O11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从几万到几十万 在200万以上
酸
碱
淀粉溶液
溶液
加热
银氨溶液
或新制氢氧化铜 现象
向试管里加入2mL 淀粉溶液
再加入少量硫酸溶液,加热3~4min,观察现象。
冷却试管 调节pH至碱性
加入银氨溶液
(C6H10O5)n
+
催化剂 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C6H10O5)n + nH2O一定条件下n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糖类的定义:
分子中有_5个羟基
步骤二:再加入1mL 10% 的葡萄糖溶液,振荡,在 温水浴中加热3-5 min。
试管内壁有光亮如 镜的银析出
结论:
分子中有醛基
实验事实
在一定条件 下,1mol该 有机物最多
能和5mபைடு நூலகம்l 乙酸发生酯 化反应,生 成1mol五乙
酸某酯和 5mol水。
结论:
C6H12O6(s)+6O2(g)
6CO2(g)+6H2O(l) △H= - 2804KJ/mol
总结: 作用 糖类
感官
元素 组成
结构 定义
性质
白色 纤维状
溶解性 易溶于水 能溶于水 不溶于冷水 不溶于水
实验1:仔细观察4种糖类物质的颜色及状态
实验2:取4支试管,分别用纸槽加入4种少量的糖 类物质,并加入水,振荡,观察其溶解性。
物质
分子 组成
葡萄糖 蔗糖
淀粉
纤维素
C6H12O6
(C6H10O5)n (C6H10O5)n
C12H22O11 相对分子质量 相对分子质量 从几万到几十万 在200万以上
酸
碱
淀粉溶液
溶液
加热
银氨溶液
或新制氢氧化铜 现象
向试管里加入2mL 淀粉溶液
再加入少量硫酸溶液,加热3~4min,观察现象。
冷却试管 调节pH至碱性
加入银氨溶液
(C6H10O5)n
+
催化剂 nH2O
nC6H12O6
淀粉
葡萄糖
(C6H10O5)n + nH2O一定条件下nC6H12O6
纤维素
葡萄糖
糖类的定义:
分子中有_5个羟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2. 酯的命名
根据酸和醇的名称来命名--某酸某酯。 酸名前,醇名后,加“酯”字,去“醇”字。
HCOOCH2CH3 甲酸乙酯
C6H5COOC2H5 苯甲酸乙酯
CH3OOCCH3 乙酸甲酯
1-3、酯的物理性质:
(1)无色油状具有香味(存在于水果、花 草中)的液体;
(2)密度比水小,难溶于水,易溶于有 机溶剂。也可做溶剂。
专题3 有机化合物的获得与应用
第二单元 食品中的有机化合物
酯 油脂
作者:1021177354
自然界中的有机酯
含有:丁酸乙酯
含有:戊酸戊酯
含有:乙酸异戊酯
酯:乙酸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
生成的乙酸乙酯就是一种酯
乙酸乙酯
(一)酯
1-1. 酯的概念
醇跟含氧酸起反应生成的有机化合物叫做酯。 O
官能团: —C—O— O
无机酸
CH3COOC2H5 +H2O △ CH3COOH +C2H5OH CH3COOC2H5 +NaOH △ CH3COONa + C2H5OH
碱的存在使水解趋于完全
注意:
1、酯在酸(或碱)存在下,水解生成酸(或酸 的盐)和醇。
2、酯的水解和酯化反应是可逆的。
油脂
(二)油脂
2-1、油脂的存在
NaOH溶液
皂化
混合液
加热、搅拌、加入 食盐细粒,静置分层
盐析
上层:肥皂液 下层:甘油等
取上层物质加松香、 硅酸钠等压滤、干燥
成型
成品肥皂
[说明]
在制肥皂时,加入食盐使肥皂析出 的过程叫盐析。因为氯化钠能降低脂 肪酸钠的溶解度,这正如饱和碳酸钠 溶液能降低乙酸乙酯的溶解度一样, 盐析是物理变化。
(2)肥皂的去油污原理 CH3 (CH2)16 COO-
(2)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皂化反应
3:28
皂化反应
肥皂的主要成分
:油脂在碱性条件下的水解反应。
小结:油脂的水解
(1)酸性条件下 硬脂酸甘油酯+水
硬脂酸+甘油
(2)碱性条件下 硬脂酸甘油酯+氢氧化钠
硬脂酸钠+甘油
肥皂
2-5、肥皂: (1)肥皂制造的流程:
油脂与 用蒸气加热搅拌 肥皂、甘油等
3支试管同时70~ 80℃水浴加热,约 5min后,闻气味。
现象
香味很浓 略有香味 无香味
结论 没有水解 水解不完全 全部水解
酯的水解反应分析:
O
CH3C-OC2H5+H-OH
O
H+ CH3C-OH+C2H5OH
O
CH3C-OC2H5+NaO-H
O
CH3C-ONa+C2H5OH
酯水解的反应方程式
亲油基 亲水基
作业 1.阅读教材P72; 2.完成《重难点》习题 P260~263 3.预学:糖类
19 、每一种创伤,都是一种成熟。 6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辩若讷。 2 、把汗水变成珍珠,把梦想变成现实! 16 、万事提前做好周全的准备,是很有必要的,不然,等到事情发生,你再去应付,可能已来不及了。 8 、成功不是将来才有的,而是从决定去做的那一刻起,持续累积而成。 10 、在通往成功的道路上,只有勤奋刻苦,努力拼搏的人才能够弥补自己的不足,超越平庸,取得最后的胜利。 7 、准备种子,就收获果实;准备努力,就收获成功;准备今天,就收获明天。 3 、成功就像一座平衡的秤,一边是努力,一边是快乐;付出的多,收获的也多。 20 、创造机遇有时并不难,只要懂得把泥土从不需要的地方移到需要的地方,但移动之前,要先能够把心中“理所当然”的冰块移走,把想像春天般铺开。 16 、成功之本取决于人的心理素质、人生态度和才能资质。除了这些还要具有高远的志向和实现目标的专心致志的毅力。特别是专注于一的精神,更有利于助人成功。 7 、只要厄运打不垮信念,希望之光就会驱散绝望之云。 18 、人要想树立自己的威信,就要不断进行自我完善和修养、严于律己。你要求别人怎么样,首先必须自己先做到那样,身教的效果总比言传更为快捷。严于律己能使自己成为一个最可信赖的 人。
【说明】R1、R2、R3可 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天 然油脂、动植物体内的 油脂大都为混合物,无 固定熔沸点。
油 ——主要为不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常温下呈液态,如植物油脂)
脂肪——主要为饱和高级脂肪酸的甘油酯
(常温下呈固态,如动物油脂)
油脂是油和脂肪的统称。
[酯和脂的区别]
形成酯的醇 形成酯的酸
1-4.酯的化学性质 (1)水解反应
O
||
无机酸
R1—C—O—R2 + H—OH 或碱
O || R1—C —OH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H—O—R2
酯在稀硫酸或稀碱液做催化剂,加热条 件下可与H2O发生水解反应。
[酯的水解实验]
试管 步聚一 分别加 步聚二
试管1
试管2
试管3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乙酸乙酯
水
稀H2SO4 NaOH溶液
内涵
脂 指定为甘油
高级脂肪酸 专指甘油酯
酯
任何醇
任何酸
包含油脂
2-3、油脂的物理性质
一般密度比水小,不溶于水,易溶于 汽油等有机溶剂。
2-4、油脂的化学性质 (1)油脂在酸性条件下的水解
①工业上用油脂水解来制造高级脂肪酸和甘油; ②油脂在人体中(在酶作用下)水解,生成脂肪
酸和甘油,被肠壁吸收,作为人体的营养。
2.油脂还是维持生命活动的一种备用能源。
3.油脂还能溶解一些脂溶性维生素,进食一定量 的油脂能促进人体对食物中维生素的吸收。
︱CH2—OH
2-2、油脂的组成和结构: ︱CH—OH
CH2—OH 油脂是由多种高级脂肪酸跟甘油生成的酯。如:
硬脂酸(C17H35COOH)
软脂酸(C15H31COOH)
油酸(C17H33COOH)
结构通式: R—C—O—R’
结构特征: (RCOOR’)(R和R’可相同可不同) O 当R和R’均为饱和烷基时,且只有一个 —C—O— 的酯叫饱和一元酯。
分子通式为:CnH2nO2(n≥2)
最小物 : HCOOCH3 (M=60)
思考:
饱和一元酯和饱和一元羧酸的通式相同, 这说明了什么?
酯与饱和一元羧酸互为同分异构体 (类别异构)
• 肥皂的主要成分
憎水基
亲水基
在洗涤的过程中,污垢中的油脂跟肥皂接触 后,分子中的烃基就插入油滴内,而易溶于 水的羧基部分伸在油滴外面,插入水中。这 样油滴就被肥皂包围起来。再经磨擦、振动, 大的油滴就分散成小的油珠,最后脱离纤维 织品,达到洗涤的目的。
肥皂去污原理
R COO 亲油基 Na 亲水基
自然界中的油脂
主要来源于动物油、菜籽油、花生油、 豆油、棉籽油等天然植物。
油:植物油脂通常呈液态称为油,如:
油
菜籽油、花生油、豆油等
脂 脂肪:动物油脂通常呈固态称脂肪,
如:猪油、牛油等
【油脂对人的作用】
1.油脂是人类的主要营养物质之一,是热量最高 的营养成分。1g油脂在完全氧化时放热39.9kJ, 是糖类或蛋白质的2倍;正常情况下每人每天进食 50~ 60g脂肪,能提供日需要总热量的2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