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物理学知识点汇总
医用物理学,期末复习整理,

第八、九章 振动波动和声
简谐振动的运动方程 速度
加速度
简谐振动的能量
x Acos( t )
dx A sin(t )
dt
a
d2x dt 2
A 2
cos( t
)
E
Ep
Ek
1 2
kA2
1 2
m 2 A2
1 2
mm2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A A12 A22 2A1A2 cos(2 1)
q C et / RC Qet / RC
UC
q C
(1 et / RC )
i dq et / RC
dt R
UC
q C
et / RC
i dq et / RC
dt R
例:电量Q(Q>0)均匀分布在长为L的细棒上,在细棒的延长 线上距细棒中心O距离为a的P点处放一带电量为q(q>0)的点电 荷,求带电细棒对该点电荷的静电力。
解:
f '' u v f uv
330 v
,
110
100
330 v
第五章 静电场
电场强度的计算
电势的计算:
E
dE
1 4πε0
V
dq r2
r
1
ΦE
S
E
dS
ε0
qi
( S内)
UP
1 4πε0
dq r
U P E dl
P
导体的静电平衡条件:
(a) 导体内电场强度处处为零; (b) 导体是个等势体,导体表面为等势面; (c) 导体表面场强处处与导体表面正交。
例题:一个敞口圆筒容器,高度20cm,直径10cm,圆筒底部开一横截面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精心整理)

医用物理学复习资料(知识点精心整理).docx在声波的研究中,我们需要了解声速、声强、声强级、响度和响度级等概念,以及听阈和痛阈的区别和计算方法。
此外,多普勒效应公式也是研究声波的重要工具之一。
1. 两个非相干的声波叠加时,声强可以简单相加,但声强级不能简单相加。
2. 标准声强为10^(-12) W/m。
3. 分子动理论是物质的微观理论。
物质是由大量的分子、原子组成,不连续。
分子在作无规则的热运动,之间有相互作用。
4. 表面张力、表面能、表面活性物质、表面吸附和附加压强是涉及表面现象的重要概念。
润湿与不润湿、接触角和毛细现象也与表面现象密切相关。
5. 重要公式包括表面张力公式F=γL、表面能公式AE=7AS和毛细现象公式Pgr=2(y cosθ)/r。
6. 注意表面张力产生原因、气体栓塞、连通器两端大、小泡的变化、水对玻璃完全润湿时接触角为零以及静电场等问题。
7. 静电场是指由电荷引起的电场。
电场能量密度公式为Ue=1/2εE^2。
8. 高斯定理、环路定理和场强叠加原理是静电场的基本规律。
9. 电场强度、电通量和电势能是静电场的基本概念。
电势和电势差也是重要概念。
10. 电介质的极化电极化强度和电极化率力p、介电常数以及场强与电势的关系都是静电场的重要内容。
11. 计算场强、电势的公式包括点电荷场强公式E=kq/r^2、点电荷系电偶极子场强公式E=kp/r^3以及均匀带电体的场强公式。
12. 电流强度、电流密度和充、放电时间常数是直流电的基本概念。
欧姆定律、节点电流定律和回路电压定律是直流电的基本定律。
总的来说,需要注意文章中的格式错误和明显有问题的段落,进行删除和改写。
同时,在介绍基本概念和重要关系式时,需要注意符号规则和依次成像的问题,并且在介绍光的波动性时,需要注意薄膜干涉、单缝衍射和光栅存在的问题。
1. 热辐射的单色辐射出射度与单色吸收率有关。
2. 普朗克量子假设是黑体辐射理论的基础。
3. 光子的逸出功与临阈频率有关,同时具有波粒二象性。
医用物理复习(医用物理)

光学显微镜
s 25cm M m fo fe
0.61 Z N .A
第13章 X射线
X射线的产生、强度、硬度
h max
1 mv 2 eU 2
min
hc 1.242 ( nm ) eU U( kV )
X射线的吸收
I I 0e x
x1 / 2 ln 2 0.692
I I0e m xm
xm1/ 2 ln 2 0.692
m
m
第14章 原子核与放射性
原子核的表示:
A Z
A Z
X
X的质量亏损: m Zm p Nmn mA
结合能: E ( Zm p Nmn mA )c 2
平均结合能:
E
A
α衰变、β衰变、γ衰变
第2章 流体
1 理想流体
流量: Q
S v
连续性方程: Q S v 常量 1 2 P v gh 常量 伯努利方程: 2 2 粘性流体
牛顿粘性定律
小孔流速 汾丘里流量计 皮托管测速计
F dv S dx
r4 Q P 8 L
雷诺数
vr Re
Ff 6vr
第8章 振动和波
二、波动
1、横波、纵波、波线、波面
, ,T ,u
x y Acos[ ( t ) 0 ] u
2、波动方程
x y Acos[ ( t ) 0 ] u
物理意义 A、给定波动方程=》振动、波形方程(曲线) B、给定振动方程(曲线)=》波动方程 C、给定波形方程(曲线)=》波动方程
I I L lg ( B ) 10 lg ( dB ) I0 I0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

医用物理知识点总结一、放射生物学放射生物学是研究放射线对生物体的影响和辐射损伤的发生、发展和修复过程的一门学科。
其主要研究内容包括辐射对细胞和组织的损伤效应、辐射生物剂量效应关系、放射生物学特异性和防护治疗等。
在医学领域,放射生物学对于理解放射诊断和治疗对人体的影响和监测其辐射剂量具有重要意义。
二、辐射防护辐射防护是保护人类和环境免受不必要辐射损害的一系列措施。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和环境监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辐射防护的知识点包括辐射剂量的控制、辐射防护装置的设计和使用、辐射监测和控制措施等。
在医学领域,医用物理学家要做好各种放射设备的辐射防护措施,确保辐射对医护人员和患者的安全。
三、医学成像医学成像是医学诊断和治疗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手段。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学成像领域主要负责质量控制和技术支持工作。
医学成像的知识点包括X射线成像、核医学成像、超声成像、磁共振成像和计算机断层成像等。
在医学成像中,医用物理学家要做好设备的调试和质量控制工作,确保成像质量和辐射剂量的安全。
四、医用放射治疗医用放射治疗是一种利用放射线来杀灭肿瘤细胞或减少其生长的治疗手段。
医用物理学家在放射治疗中负责计划和监测辐射剂量,确保患者能够获得安全有效的治疗。
医用放射治疗的知识点包括放射治疗计划制定、辐射剂量测量、治疗计划验算和治疗过程监测等。
医用物理学家必须熟悉放射治疗设备的使用方法和治疗流程,确保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
五、医用核医学医用核医学是利用放射性同位素来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技术。
医用物理学家在核医学中负责同位素的制备和使用工作,以及设备的质量控制和辐射剂量监测。
医用核医学的知识点包括同位素的选择和应用、辐射治疗的监测和计划等。
医用物理学家在核医学中要确保同位素的使用安全和辐射剂量的合理控制,保障患者和医护人员的安全。
总之,医用物理是医学与物理学的交叉学科,涉及的知识点非常广泛。
医用物理学家在医疗保健系统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他们需要了解并掌握放射生物学、辐射防护、医学成像、医用放射治疗和医用核医学等领域的知识和技术,从而确保医疗设备的安全使用以及医学成像和治疗的质量和效果。
医科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

医科大学物理知识点总结第一章力学1.1 物体的运动1.1.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概念和公式1.1.2 匀速直线运动、变速直线运动、曲线运动1.1.3 牛顿第一运动定律、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牛顿第三运动定律1.2 力的概念1.2.1 力的定义、矢量性质1.2.2 不同力的性质:重力、弹力、摩擦力、弯曲力1.3 动力学1.3.1 动量和动量定理1.3.2 动能和动能定理1.3.3 势能、机械能守恒定律1.3.4 动量守恒定律1.4 万有引力1.4.1 万有引力定律和万有引力势能1.4.2 地球表面物体自由下落运动、抛体运动1.4.3 轨道运动第二章热学2.1 物质内能2.1.1 分子动能、势能和内能2.1.2 气体的内能和理想气体状态方程2.1.3 气体热力学过程2.2 热力学第一定律2.2.1 系统的内能变化和热量的传递2.2.2 热功转换定律2.2.3 等温过程、绝热过程2.3 热传导2.3.1 热传导的基本概念和公式2.3.2 热导率和热阻2.4 热辐射2.4.1 黑体辐射和黑体辐射定律2.4.2 辐射吸收、辐射反射和辐射透射第三章光学3.1 几何光学3.1.1 光的直线传播、光程、波前、波面3.1.2 凸透镜成像、凹透镜成像3.1.3 大气折射、镜面反射3.1.4 斯涅尔定律、菲涅尔公式3.2 物理光学3.2.1 光的波粒二象性3.2.2 干涉、衍射、偏振现象3.2.3 光的频散和光的色散3.2.4 光的电磁理论3.3 光的光学仪器3.3.1 望远镜和显微镜3.3.2 光栅、光谱仪第四章电磁学4.1 静电学4.1.1 电荷、电场强度、电势4.1.2 电场中的力、电场的高斯定律4.1.3 电容、电容器4.1.4 静电平衡、导体内电场分布4.2 磁学4.2.1 磁场、磁感应强度、磁通量4.2.2 安培环路定理、比奥-萨伐尔定律4.2.3 磁场中的力、电流感应4.3 电磁感应4.3.1 法拉第定律、楞次定律4.3.2 自感、互感、变压器4.3.3 洛伦兹力、洛伦兹力定律4.4 电磁波4.4.1 麦克斯韦方程组4.4.2 平面电磁波的传播4.4.3 电磁波的能量和动量第五章原子物理学5.1 原子结构和原子光谱5.1.1 泡利不相容原理、量子数、壳层结构5.1.2 布洛赫原理、能带理论、半导体物理5.1.3 布洛格物理学、玻尔理论5.2 化学键、分子结构和化学反应动力学5.2.1 共价键、离子键、金属键的性质5.2.2 化学反应动力学,化学平衡,简单反应活化能求解5.3 原子核物理学5.3.1 原子核结构、射线与放射性5.3.2 放射性衰变定律和放射性测定5.3.3 核能的利用和核能的危害以上是医科大学物理知识点的总结,通过对以上知识点的学习,可以帮助医学生更好地理解医学中的一些现象和原理,为以后的专业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物理基础。
医学物理学知识点汇总课件

第十三章 波动光学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杨氏双缝干涉 2. 夫琅禾费衍射 3. 光栅衍射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4. 偏振的有关概念及马斯定律。 5. 光程、光程差、半波损失 6. 物质的旋光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记忆技巧 远离变小 接近变大
u uv0 两者相向运动 uvs
u uv0 uvs
两者相背运动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物体微观结构的基本概念。 2. 理想气体的压强、能量的微观解释,各种情
1. 简谐振动的特点及判断。 2. 简谐振动方程及特征量的名称与含义。 3.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第五章 机械波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公式: u/T
2. 惠更斯原理。 3. 波的相干条件。 4. 人的听觉由什么决定。 5. 多普勒效应含义及解题。
第一章 力学基本定律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 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 3.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4. 国际单位制和量纲。 5. 转动惯量、理解刚体转动规律。 6. 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定性)。
第二章 物体的弹性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第十章 直流电 文档仅供参考,不能作为科学依据,请勿模仿;如有不当之处,请联系网站或本人删除。
医学物理学知识点

医学物理学是研究应用物理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原理、方法和技术的学科。
它在医学诊断、治疗和研究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以下是关于医学物理学的一些重要知识点,供您参考。
一、医学物理学概述1. 介绍:医学物理学是将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应用于医学领域,用于研究和解决与医学相关的物理问题。
2. 研究内容:医学物理学的研究内容包括医学成像技术、放射治疗、核医学、生物医学工程等方面。
3. 作用:医学物理学的主要作用是提供医学影像的获取、分析和解释方法,以及辅助放射治疗计划和监测。
二、医学成像技术1. X射线成像:利用X射线的穿透性质和不同组织对X射线的吸收能力的差异,通过X射线摄影、计算机断层扫描(CT)等技术进行影像采集。
2. 核磁共振成像(MRI):利用核磁共振现象,通过对人体内部的氢原子核进行磁场和射频场的作用,获得对组织结构和功能的影像。
3. 超声成像:利用超声波在组织中传播时的反射、散射和吸收等特性,获得对组织结构和血流情况的图像。
4. 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利用正电子放射性示踪剂的核衰变过程,通过测量放射性示踪剂释放的正电子对产生图像。
5.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利用放射性示踪剂的γ射线,通过测量γ射线在体内的发射和吸收,获得图像。
三、放射治疗1. 放射治疗的原理:利用高能射线(X射线、γ射线)破坏癌细胞的DNA结构,使其失去生物学活性。
2. 外部放射治疗:将射线源放置在患者体外,通过射线束照射患者体内的肿瘤组织,使其受到辐射而被破坏。
3. 内部放射治疗:将放射性物质直接植入或注入患者体内,使放射性物质释放的射线辐射作用于肿瘤组织。
4. 剂量计算和计划:通过计算患者体内射线吸收剂量的分布和辐射照射计划,确定放疗方案以达到最佳治疗效果。
四、核医学1. 核素的选择和应用:选择合适的放射性核素,并通过核素摄取和显像技术对生理功能进行评估和诊断。
2. 放射性示踪技术:利用放射性示踪剂对生物体内特定靶器官或生理过程进行标记和追踪。
第二章 医用物理学知识

第一节 物质结构一、原子的核外结构(一)量子数1、主量子数n (决定电子壳层) n 取1、2、3、…时,相对应的电子壳层可用K 、L 、M 、N 、O 、P 等符号表示。
故主量子数是决定原子能级的主要因素。
2、角量子数L (决定电子亚层即决定电子能量及运动形式) 同一电子壳层中电子具有的能量及运动形式不同,又分为若干电子亚层,由角量子数L 决定。
n 确定后,L 取0、1、2、…、(n-1),对应的电子亚层分别用s 、p 、d 、f 、g 、h 等符号表示。
还有磁量子数m L (决定轨道量子数)和自旋量子数m s(决定电子的自旋状态)他们的取值分别是m L =0、±1、±12、…,±L ;m s =±21。
(二)核外电子的排布按照波尔理论,主量子数为n 的壳层可容纳电子数为:N n =2n 2。
但除K 层为2个电子,其他层最多容纳8个电子。
二、原子能级(一)原子能级和结合能1、原子能级 以电子伏特表示,1eV=1.6×10-19J。
2、结合力 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
近原子核的壳层电子结合力强。
还和原子序数Z有关,Z越高,核内正电荷越多,对电子的吸引力越大。
3、结合能 原子能级是结合能的负值。
(二)激发和跃迁1、基态(正常态) 原子处于最低能量状态(最稳定)叫基态(n=1)。
2、激发 电子从低能级向高能级过渡,称激发。
n=2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一激发,n=3的能量状态称为第二激发等。
3、电离 电子吸收的能量大于结合能时,电子将脱离原子核的束缚,成为自由电子,这个过程称为电离。
4、跃迁 处于激发态的原子,其外层电子或自由电子将自发地填充其空位,同时放出一个能量等于两能级之差的h υ光子,这个过程称为跃迁。
特征X 线(特征光子)就是根据这个道理产生。
第二节 磁学基础知识一、自旋和核磁的概念 原子核总以一定的频率绕着自己的轴高速旋转的这一特性称为自旋;原子核自旋形成电流环路,从而产生具有一定大小和方向的磁化矢量,故把由带正电荷的原子核自旋产生的磁场称为核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弹性模量:应力与应变的比值。
4、弹性模量物理意义:弹性模量越大,物体越不容易 变形。
2020/2/3
31
第三章 流体的运动
1. 理想流体的特性。
2. 稳定流动的含义。
3. 连续性方程和伯努利方程的物理意义及应用。
4. 水平管、均匀管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3. 自由度
4. 输运过程包括几种,各为什么的输运。
5. 表面张力系数的含义。
6. 曲面下附加压强的理解、气体栓塞的解释。
2020/2/3
91
第八章 热力学基础
1. 热力学系统的分类。 2. 作功与传热的异同;内能的含义。 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含义与计算。 3. 热力学第一定律在热力学过程中的应用(定性) 4. 热机效率(国际单位) 5. 热力学第二定律的表述及统计意义、熵增加原理。
2020/2/3
101
第九章 静电场
1. 电场强度、电势的含义、关系及计算。 2. 电通量与电场强度的关系。 3. 高斯定理的物理意义及其应用。 4. 保守力场的特点。 5. 均匀带电球面的电场和电势。 6. 均匀带电圆环的电场和电势。
2020/2/3
111
第十章 直流电
1. 传导电流产生的条件。 2. 电流密度的含义。 3. 欧姆定律的微分形式。 4. 基尔霍夫定律解题及符号规则。 5. 理解动作电位及其产生过程。
2020/2/3
121
第十一章 稳恒磁场
1. 磁场的性质及各量的方向判断。 2. 磁通量与磁场的关系。 3. 电流的磁场及解题。 4. 磁场的生物效应。
2020/2/3
131
第十三章 波动光学
1. 杨氏双缝干涉 2. 夫琅禾费衍射 3. 光栅衍射的基本原理和公式 4. 偏振的有关概念及马斯定律。 5. 光程、光程差、半波损失 6. 物质的旋光性
2020/2/3
141
第十四章 几何光学
1. 单球面折射计算与符号规则。 2. 焦度的含义及单位。 3. 逐次成像法。 4. 非正视眼的形成原因及矫正。
2020/2/3
151
Thank you !
2020/2/3
161
/10/29
2020/2/3
51
第四章 振 动
1. 简谐振动的特点及判断。 2. 简谐振动方程及特征量的名称与含义。 3. 同方向、同频率简谐振动的合成。
2020/2/3
61
第五章 机械波
1. 公式: u / T
2. 惠更斯原理。 3. 波的相干条件。 4. 人的听觉由什么决定。 5. 多普勒效应含义及解题。
2020/2/3
71
记忆技巧 远离变小 接近变大
u u v0 u vs
两者相向运动
u u v0 u vs
两者相背运动
2020/2/3
81
第七章 分子动理论
1. 物体微观结构的基本概念。
2. 理想气体的压强、能量的微观解释,各种情况下动能的表达 式。
第一章 力学基本定律
1. 位移、速度、加速度的关系。 2. 切向加速度与法向加速度。 3. 惯性系与非惯性系。 4. 国际单位制和量纲。 5. 转动惯量、理解刚体转动规律。 6. 角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定性)。
2020/2/3
21
第二章 物体的弹性
1、应变(strain):长度、体积和形状在外力的作用下发生 相对变化量。
5. 牛顿粘滞定律的基本含义。(粘度)
6. 层流与湍流的判断方法。
7. 泊肃叶定律对流量的解释
2020/2/3
41
在血管中流动的血液是一种粘滞流C 体,当血管的半 经变为2R,根据伯肃叶定律,则体积流量Q:( )
A、增大4倍 B、增大8倍 C、增大16倍 D、不变
Q R4P 8L
注:水平均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