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考题中常用的知识点专业实践能力
2023年放射医学(士)《专业实践技能》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

2023年放射医学(士)《专业实践技能》考试历年真题摘选附带答案第1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CT 检查摆位时,正确的床位高度是A.检查部位中心位于扫描野中心B.水平定位线位于腋中线C.水平定位线位于耳屏前D.水平定位线位于听眦线E.垂直定位线位于扫描部位上缘2.【单选题】摄取头颅侧位时,中心线对准A.胶片中心B.外耳孔C.外耳孔前1cmD.外耳前、上各1cmE.外耳孔前、上各2.5cm3.【单选题】关于过敏反应及其处置的叙述,错误的是A.重度反应时出现休克B.轻度反应一般不需要治疗C.呼吸困难时应立即停药D.碘化钠中毒时可继续进行造影E.循环系统衰竭时皮下注射0.5 ~1ml 1‰肾上腺素4.【单选题】胸部摄影条件选择的叙述,错误的是A.FFD180~200cmB.腹式深吸气后屏气曝光C.自动曝光控制最短响应时间≤ 40msD.病人辐射体表入射剂量≤ 1.5mGyE.高千伏摄影,滤线栅栅比选8:15.【单选题】颅骨局部凹陷性病变,应选用的摄影位置是A.侧位B.正位C.切线位D.切线位E.汤氏位6.【单选题】不属于静脉尿路造影禁忌证的是A.吃海带、紫菜过敏者B.不明原因的血尿C.泌尿系急性感染D.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心血管疾患E.严重血尿及肾绞痛发作者7.【单选题】需要降低摄影条件的病理改变是A.肺不张B.胸腔积液C.胸廓成形术D.骨硬化E.骨囊肿8.【单选题】四肢扫描,区分CT图像左右的操作是A.双侧对比摆位B.包括邻近关节C.包括软组织D.采用连续扫描法E.输入注释标记9.【单选题】股骨髁间窝后前位片,显示髁间窝的A.正位投影B.侧位投影C.斜位投影D.切线位投影E.轴位投影10.【单选题】CT 的膝关节扫描可见内外两侧的半月板,其密度均匀,CT值在A.10~20HuB.30~40HuC.50~60HuD.70~90HuE.100 ~110Hu11.【单选题】胃肠道恶性肿瘤的影像学检查,目前仍为首选检查方法的是A.CTB.内窥镜C.CT 仿真内镜GE.胃肠道双对比造影检查12.【单选题】放大摄影的注意事项,错误的是A.应尽量减少运动模糊B.熟练掌握解剖知识C.依焦点尺寸计算允许放大倍数D.计算放大率以病灶至胶片的距离为准E.被照体不同层面的放大率相同13.【单选题】解除因腹部加压引起迷走神经反应的首要措施是A.立即去掉局部加压B.注入阿托品C.抗休克D.注射肾上腺素E.输液加速对比剂的排泄14.【单选题】身体侧卧于床面,身体远台侧再向前倾一角度,胶片置于床下,该体位称A.侧位B.后斜位C.前斜位D.俯卧位E.仰卧位15.【单选题】CT 对比剂注射方法中,比较适用于头颅CT扫描的方法是A.静脉滴注法B.静脉团注法C.静脉滴注团注法D.静脉团注滴注法E.静脉多次团注法16.【单选题】颅脑、五官CT 扫描检查,常规采用高分辨率扫描模式的部位是A.颅脑B.内耳C.鼻咽D.喉部E.眼眶17.【单选题】骨骼系统摄影条件的选择,错误的是A.同一部位不同厚度采用固定毫安秒和距离,调整管电压的方法B.慢性骨髓炎、骨结核摄影条件应减少C.石膏固定照片增加管电压5~8kVD.选用小焦点获得较小的几何模糊E.厚度超过15cm选用滤线栅18.【单选题】腹部及膈下肋骨摄影时,应选择的呼吸方式是A.平静呼吸不屏气曝光方式B.平静呼吸下屏气曝光方式C.深吸气后屏气曝光方式D.深呼气后屏气曝光方式E.均匀连续的浅呼吸方式19.【单选题】不属于颅脑CT 增强扫描禁忌证的是A.颅内动脉瘤B.碘过敏C.严重肝、肾功能损害D.颅内急性出血E.颅脑外伤20.【单选题】CT 检查中,X 线与病人相互作用的射线衰减是根据A.Euler's 常数B.窗宽窗位值mbert Beer 定律D.CT 值E.Houndsfield 单位第2卷一.全考点综合测验(共20题)1.【单选题】膈下肋骨前后位摄影时,采取的呼吸方式为A.深呼气后屏住呼吸B.深吸气后屏住呼吸C.自由呼吸D.均匀连续呼吸E.快呼快吸2.【单选题】“摄影体位”正确定义为A.被检者身体的坐姿B.被照体所处的空间位置C.中心线入射被照体时的方向D.中心线与胶片间的位置关系E.被照体的解剖学姿势3.【单选题】可以进行双重造影的检查方法是A.静脉肾盂造影B.逆行肾盂造影C.膀胱造影D.男性尿道造影E.肾动脉造影4.【单选题】用于消化道穿孔患者,观察膈下游离气体,首选体位是A.腹部仰卧前后位B.腹部侧卧侧位C.腹部站立前后位D.腹部侧卧前后位E.腹部倒立前后位5.【单选题】神经根型颈椎病首选的摄影体位是A.颈椎正位B.颈椎侧位C.颈椎斜位D.颈椎过屈位E.颈椎正位6.【单选题】DSA 成像方式不包括A.脉冲成像B.超脉冲成像C.连续成像D.时间间隔差成像E.逐帧成像7.【单选题】股骨颈骨折观察前后移位时,理想摄影体位是A.髋关节正位B.侧卧髋关节侧位C.股骨颈前后位D.髋关节侧斜位E. 股骨颈仰卧水平侧位8.【单选题】下列器官与所选摄影类型组合,错误的是A.内听道—多轨迹体层摄影B.输尿管—全腹体层摄影C.关节腔—双重造影D.乳腺一软组织摄影E.胸部一高电压摄影9.【单选题】自动冲洗照片,与干燥不良的原因无关的是A.干燥设定温度低B.干燥室内湿度过大C.定影液疲劳D.水洗不充分E.水洗温度低于常温10.【单选题】肘关节摄影中的常规体位是A.正位及侧位B.正位及斜位C.正位及轴位D.侧位及轴位E.斜位及侧位11.【单选题】静脉尿路造影时,正确的腹部加压点位于A.第1 腰椎水平两侧B.脐水平C.脐上3cmD.两侧髂前上棘连线水平E.耻骨联合上方3cm12.【单选题】CT 成像,需要作眼眶增强扫描检查的是A.球外眶内异物B.眼部外伤C.眶内肿瘤D.炎性病变E.视网膜剥离13.【单选题】乳腺摄影影像细节要求能显示A.0.1mm 小钙化点B.0.2mm 小钙化点C.0.3mm 小钙化点D.0.4mm 小钙化点E.0.5mm 小钙化点14.【单选题】注入对比剂后,下列器官增强效应最明显的为A.肝B.胆C.胰D.脾E.肾15.【单选题】急性胃肠道穿孔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站立,上腹部后前正位B.站立位,胶片上缘齐乳头C.左侧卧位,胶片头侧齐乳头D.不能站立者可摄取左侧卧位E.中心线水平方向经第10 胸椎中点射入胶片16.【单选题】区域体层,系指照射角应小于A.5°B.10°C.15°D.20°E.30°17.【单选题】锁骨中线是指A.通过锁骨中点的垂线B.通过锁骨内端的垂线C.通过锁骨外端的垂线D.通过胸锁关节的垂线E.与锁骨相平行的直线18.【单选题】气管、支气管正位体层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采取区域体层方式B.背部垫高30°C.中心线对气管分叉处D.层间距0.5cmE.患者仰卧19.【单选题】多发性骨髓瘤首选的摄影体位是A.肱骨正侧位B.股骨正侧位C.头颅正侧位D.腰椎正侧位E.颈椎正侧位20.【单选题】离子型对比剂的副作用较大,其主要原因是A.具有低渗透性B.具有低离子性C.具有高渗透性D.含碘量高E.粘稠度较高第1卷参考答案一.全考点综合测验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E3.正确答案:D4.正确答案:E5.正确答案:C6.正确答案:B7.正确答案:E8.正确答案:E9.正确答案:D10.正确答案:D11.正确答案:E12.正确答案:E13.正确答案:A14.正确答案:C15.正确答案:B16.正确答案:B17.正确答案:B18.正确答案:D19.正确答案:A20.正确答案:C第2卷参考答案一.全考点综合测验1.正确答案:A2.正确答案:B3.正确答案:C4.正确答案:C5.正确答案:C6.正确答案:E7.正确答案:E8.正确答案:B9.正确答案:E10.正确答案:A11.正确答案:D12.正确答案:C13.正确答案:B14.正确答案:E15.正确答案:E16.正确答案:B17.正确答案:A18.正确答案:B19.正确答案:C20.正确答案:C(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专业知识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专业知识专业知识1.X线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前四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后者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2.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称为透光率,照片阻挡光线的能力称为阻光率,光学密度是阻光率的对数。
3.影响X线照片密度的因素:照射量,管电压,摄影距离,增感屏,被照物体厚度、密度,照片冲洗因素。
4.影响X线对比度的因素是:①线吸收系数μ;②物体厚度d;③人体组织的原子序数Z;④人体组织的密度;⑤X线波长λ5.X线通过人体后,透射线强度与原射线的关系是指数衰减关系。
6.决定照片对比度的最大因素是被照体本身因素。
7.常将空间分辨力称为高对比度分辨力,密度分辨力称为低对比度分辨力,即在低对比情况下分辨物体微小差别的能力。
8.焦点的极限分辨力:焦点大分辨力低,焦点面上X线量分布为单峰时分辨力高,可用星卡测试,R=1/2d。
9.0.2mm的半影模糊值就是模糊阈值。
10.中心X线以外的线称为斜射线。
11.放大摄影X线管焦点应等于或小于0.3。
12.放大摄影能将细小结构显示清楚,其原因是将高频信号转变为低频信号。
13.在普通摄影检查原则中,一般摄影管电压超过60kV是应使用滤线器。
14.X线摄影当中,因康普顿效应而产生的散射X线向四方传播,到达前方的散射线使胶片产生灰雾,到达侧面的散射线,对工作人员的防护带来困难。
15.空间分辨率的表示单位是LP/mm,可通过线对测试卡测得该值。
16.影响X线照片清晰度的观察条件是指观片灯亮度、肉眼的MTF、室内照明条件及环境明暗程度。
17.照片斑点产生的因素是屏、片结构原因和X线量子涨落原因。
量子斑点为主,增大mAs可减少量子斑点。
18.X线量是指X光子的多少。
影响X线量的因素有:①与靶面物质的原子序数Z成正比;②与管电压的n次方成正比;③与给予X线管的电能成正比。
19.管电压升高,摄影条件宽容度增大。
20.X线通过三棱镜不发生折射。
放射医学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二

放射医学技术师《专业实践能力》考前点题卷二[单选题]1.自动冲洗机的工作程序为()A.(江南博哥)显影,水洗,定影,干燥B.显影,定影,水洗,干燥C.显影,中间处理,定影,水洗,干燥D.显影,干燥,定影,水洗E.显影,停显,定影,干燥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自动冲洗机的工作程序为显影,定影,水洗,干燥。
[单选题]3.下列中哪一项与腰椎斜位标准所见不符()A.第1~5腰椎及腰骶关节呈斜位,于照片正中显示B.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后1/3处C.检侧椎间关节间隙呈切线状显示D.椎间隙显示良好,第3腰椎上、下面两侧缘应重合为一线E.与椎体相重叠的椎弓部结构,应显示清晰分明参考答案:B参考解析:标准腰椎斜位显示中包括:ACDE,各椎弓根投影于椎体正中,所以B 不正确。
[单选题]4.幼儿胸部正位摄影的叙述,错误的是()A.不用滤线器B.抓时机瞬间曝光C.眼睛及性腺不受辐射D.照射野不超出使用胶片的面积E.使用低毫安参考答案:E参考解析:幼儿胸部正位摄影使用小焦点,短时间曝光。
[单选题]5.CT扫描中理想的层厚响应曲线(SSP)应该是()A.矩形B.方形C.铃形D.椭圆形E.圆形参考答案:A参考解析:CT扫描中理想的层厚响应曲线(SSP)应该是矩形。
常规CT的SSP接近矩形,而螺旋CT的SSP呈铃形分布曲线。
[单选题]6.大剂量静脉肾盂造影的禁忌证不包括()A.严重的心血管疾患B.甲状腺功能亢进者C.腹部有巨大肿块者D.骨髓瘤合并肾衰竭E.碘过敏试验阳性者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腹部有巨大肿块者未提及。
[单选题]7.与提高照片对比度无关的因素是()A.显影温度高B.显影时间长C.显影补充量大D.摄影时kVp高E.胶片的平均斜率高参考答案:D参考解析:摄影时kVp高,产生的光电效应减少,康普顿效应增加,对比度下降,层面丰富。
[单选题]8.经腹超声检查,妊娠几周可显示妊娠囊()A.2~3周B.5~6周C.6~8周D.9~10周E.10周以上参考答案:C参考解析:首次检查多用来确定妊娠,闭经6~8周,B超可显示妊娠囊。
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重点

科目一、《基础知识》人体的基本组织:上皮组织、结缔组织、肌组织、神经组织。
脊柱有26块椎骨,椎体椎弓围成锥孔,椎弓根上下缘切记围成椎间孔,C1寰椎、C2枢椎、C7隆椎,颈椎棘突最短。
1—7肋连于胸骨,称真肋。
8—10肋称假肋,前端借软骨与上位肋软骨连成肋弓。
11—12肋称为浮肋。
翼点是由额骨、顶骨、颞骨和蝶骨相交形成的H形骨缝,内有脑膜中动脉前支通过。
胸骨角平对第二肋软骨。
肩关节下臂薄弱,是肩关节脱位最常见的部位。
胸锁乳突肌位于颈部外侧,起于胸骨柄和锁骨的内侧端,肌束斜向后上方止于乳突,一侧收缩头倾向同侧,脸转向对侧,两侧收缩使头后仰。
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肌束斜向外上方,止于肱骨大结节下方,收缩时可使臂内收或旋内、前锯肌上部收缩时牵引肩胛骨向前.腹直肌位于腹前壁正中线的两旁,位于腹直肌鞘内,上宽下窄,肌的全长被3—4条横行的腱划分成若干个肌腹,腱划与腹直肌鞘的前层紧密结合,未与后层愈着。
三角肌起自锁骨的外侧份、肩峰和肩胛冈,止于三角肌粗隆,使关节外展,受腋神经支配。
上呼吸道最窄处是声门裂。
上颌窦开口于中鼻道的前份。
喉的支架软骨有甲状软骨、环状软骨、会厌软骨、杓状软骨。
右主支气管较粗短,走向较直,故异物多进入右主支气管。
肺尖的体表投影相当于第七颈椎棘突的高度。
平静呼吸时,肺的下界在锁骨中线、腋中线、肩胛线与6、8、10肋相交。
深呼吸时两肺下缘可向上下各移动2~3cm。
肋胸膜和膈胸膜转折处形成肋膈隐窝,是胸膜腔的最低部分。
膈神经走形于中纵隔内。
咽与食管的分界处平第六颈椎椎体下缘。
十二指肠属于上消化道的一部分,在小肠中长度最短,管径最大,可分为上部(球部)、降部、水平部(横部)、升部;降部的后内侧壁的下端有十二指肠大乳头,是胰管和胆总管的共同开口处。
肝的脏面位于中间部的横沟称为肝门,是肝固有动脉、肝管、门静脉以及神经、淋巴管进出的门户。
左、右肝管汇合为肝总管,肝总管与胆囊管汇合为胆总管,宽度约为4~6cm。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的考点手册(第四篇 专业实践能力)【圣才

2020年全国卫生专业技术资格考试《放射医学技术(士)考试》的考点手册
第四篇专业实践能力
第十一章常规X线检查技术
第一节常见X线摄影体位及其标准影像所见
考点一、头部X线摄影(熟练掌握)
表11-1头部X线摄影
考点二、胸部X线摄影(熟练掌握)
表11-2胸部X线摄影
考点三、腹部X线摄影(熟练掌握)
表11-3腹部X线摄影
考点四、脊柱与骨盆X线摄影(熟练掌握)
表11-4脊柱与骨盆X线摄影
考点五、四肢X线摄影(熟练掌握)
表11-5四肢X线摄影
第二节X线造影技术
考点一、静脉肾盂造影(熟练掌握)
静脉肾盂造影又叫静脉尿路造影,是将对比剂注入静脉后经肾脏排泄至尿路而显影。
表11-6静脉肾盂造影
考点二、子宫输卵管造影(掌握)
子宫输卵管造影是利用专用器械从了宫颈口注入对比剂,以显示子宫腔及两侧输卵管的位置、形态、大小及通畅与否的方法。
目前仍为妇科所常用。
表11-7子宫输卵管造影
第三节乳腺摄影与口腔X线摄影检查表11-8乳腺摄影和口腔X线摄影(掌握)。
放射技术士专业知识重点

放射技术士《专业知识》1.焦点尺寸是影响照片清晰度的最主要因素;胶片距和肢片距是影响影像放大的主要因素。
2.X 线照片影像的五大要素:密度、对比度、锐利度、颗粒度及失真度,前四项为构成照片影像的物理因素;失真度为构成照片影像的几何因素。
3.透光率:指照片上某处的透光程度,在数值上是透过光线强度与入射光线强度之比,用T 表示:T 值的定义域为0﹤T﹤1,透光率表示的是照片透过光线占入射光线的百分数,T 值大小与照片的黑化程度是呈反比的关系。
4.阻光率:指的是照片阻挡光线大小的能力,在数值上等于透光率的倒数。
用O 表示:O 的定义域为1﹤O﹤∞。
5.光学密度:是照片阻光率的对数值。
光学密度也称为黑化度,是一个对数值,无量纲(无单位)。
6.影响X 线照片密度值的因素:(1)照射量:照射量与密度成正比,但在曝光过度或不足时,相对应的密度变化小于照射量变化。
(2)管电压:密度的变化则与管电压的n 次方成正比。
管电压的变化为40~150kV时,n 的变化从 4 降到2。
(3)摄影距离:作用在X 线胶片上的感光效应与摄影距离(FFD)的平方成反比。
(4)增感屏胶片系统:增感屏其相对感度提高,影像密度大。
(5)被照体厚度及密度:照片密度随被照体厚度、密度的增高而降低。
(6)照片冲洗因素:如显影液特性、显影温度、显影时间、自动洗片机的显影液、定影液的补充量等。
7.照片的密度值在0.20~2.0 最适宜人眼观察;诊断X 线密度为0.25~2.0。
8.X 线的对比度:照片对比度是形成影像的基础因素之一。
包括了肢体对比度、射线对比度、胶片对比度、X 线照片对比度。
9.肢体对比度:是肢体对X 线吸收系数的差,是受检体所固有的,形成射线对比度的基础。
10.X 线对比度:也是射线对比度,分布均匀的X线透过被照体后形成的强度分布不均,这种X 线分布不均的强度差异的射线就是射线对比度。
此时形成了X 线信息影像。
11.胶片对比度:是X 线胶片对射线对比度的放大能力。
放射医学术知识点汇总 国家卫生专业技术人员考试

基础知识1、软骨来源于胚胎期的间充质。
2、胸大肌起自胸骨、第1~6肋软骨和锁骨的内侧半.3、鱼钩形胃多见于中等体型.4、瘦长体型多为垂位心,矮胖体型多为横位心,瘦长体型胸廓狭长膈肌低位,体型适中或健壮者为中间型心脏。
5、X线平片上心右缘下段的构成结构为右心房.6、前列腺位于膀胱与尿生殖膈内,不属于内分泌腺。
7、甲状旁腺位于甲状腺侧叶后面。
8、腹膜内位器官:胃、十二指肠上部、空肠、回肠、盲肠、阑尾、横结肠、乙状结肠、脾、卵巢、输卵管等。
腹膜间位器官:肝、胆囊、升结肠、降结肠、直肠上段、子宫、膀胱等.腹膜外位器官:肾、肾上腺、输尿管、胰、十二指肠降部和下部、直肠中下部。
9、肝素抗凝的主要作用机制是增强抗凝血酶Ⅲ的活性。
10、胸廓处于自然位置时,肺容量相当于肺总量的67%。
11、近端小管碳酸氢根离子被重吸收的主要形式是碳酸.12、常用来计量基础代谢率平均值的单位是Kj/(m×h),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是±(10%~15%)。
13、特征X线波长与电子所在壳层有关,结合力即原子核对电子的吸引力,轨道电子具有的能量谱是不连续的,移走轨道电子所需最小的能量即结合能,核外电子具有不能壳层,一般每层电子数最多为2n2个,核外的带负电荷的电子称“电子云”。
14、光电效应:低电压时发生概率大,能增加X线对比度,不产生有效散射,不产生胶片灰雾,患者接受的吸收剂量大,大约和能量的三次方成反比.15、德国科学家伦琴发现X线是在1895年.16、在诊断X线能量范围内,康普顿效应产生的几率与能量成反比,不发生电子对效应和光核效应。
在诊断射线能量范围内不会发生的作用过程是电子对效应。
17、光子与物质相互作用过程中唯一不产生电离过程是相干散射。
18、对半值层的描述正确的是:可以表示X射线质,即HVL,可以用mmAl表示,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小的X线质软。
半值层反映了X线束的穿透能力,对同一物质来说,半值层大的X线质硬.19、质量衰减系数的SI单位是m2/kg.20、1R(伦琴)=2.58×10—4C/kg。
放射技术师实践能力重点知识

放射技术师《实践能力》1.近头侧为上,近足侧为下;近正中矢状面者为内侧,远正中矢状面者为外侧;近心脏侧为近端,远心脏侧为远端。
2.听眶线(ABL):为外耳孔与同侧眼眶下缘间的连线。
听眶线为解剖学的水平线,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
3.听眦线(OMBL):为外耳孔与同侧眼外眦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12°角。
4.听眉线(SML):为外耳孔与眉间的连线。
与同侧听眶线约呈22°角。
5.头部 CT 扫描常以听眦线为扫描基线;听眉线显示第四脑室和基底节区组织结构较好;听眶线断面经过眼窝、中颅窝和后颅窝的上部。
6.矢状面:将人体纵断为左右两部分的面称“矢状面”;将人体左右等分的面称“正中矢状面”。
7.冠状面:将人体纵断为前后两部分的断面称“冠状面”。
冠状面与矢状面垂直。
★★记忆:横断分上下;矢状分左右;冠状分前后。
8.头颈部的动脉血供主要来自于颈动脉和锁骨下动脉的椎动脉、甲状颈干及肋颈干。
9.右颈总动脉发自于右头臂动脉(无名动脉);左颈总动脉常发自主动脉弓。
10.左、右颈总动脉约在两侧甲状软骨水平(C4 水平)处分为颈内动脉和颈外动脉。
11.颈内动脉是颈总动脉两终支之一,是大脑半球供血的主要渠道。
12.颈内动脉分支有眼动脉、后交通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前动脉、大脑中动脉。
13.双侧的大脑前动脉通过前交通动脉进行交通,有利于脑部血管的多支供血。
14.椎动脉系统是锁骨下动脉的第一分支,是小脑供血的主要血管。
两侧椎动脉在脑桥下缘汇合成基底动脉。
两大终末支为左、右大脑后动脉。
15.双侧上肢动脉都是锁骨下动脉的延续。
上肢动脉主干有腋动脉、肱动脉、桡动脉、尺动脉。
在肘窝分出尺动脉和桡动脉,桡动脉末梢与尺动脉的掌深动脉构成掌深弓;尺动脉的末梢与桡掌浅动脉构成掌浅弓。
由深、浅两弓发出掌心掌指动脉等。
16.上肢静脉一般分深浅两组。
上肢的浅静脉变异较大,深静脉的分支、走形与同名动脉伴行,深、浅静脉均有静脉瓣。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关节沿冠状面运动,骨向正中矢状面靠近者为“内收”。
2.听眶线为外耳孔上缘与眶下缘的连线。
3.在胸部心脏摄影检查时,将右前斜位称为第一斜位,左前斜位称为第二斜位。
4.胸骨颈静脉切迹相当于第2,3胸椎水平;甲状软骨平第5颈椎水平;颈部后方最突出的骨的部分是第7颈椎棘突;胸骨角平第4,5胸椎水平;剑胸关节平第9胸椎水平。
5.颅骨骨折患者应尽量减少搬动,以避免加重损伤。
所以应采用头颅前后位,仰卧水平侧位。
6.鞍区肿瘤,垂体瘤患者应首选的摄影位置是头颅侧位。
7.上颌窦检查首选瓦氏位,积液时为清晰显示与水平面平行的液面,应采用站立位,其他通常选用俯卧位摄影。
8.斯式位是显示内听道的最佳体位,颅底位、汤式位显示也较清楚。
9.胸腔游离积液时,侧位体位可使积液沉向近地侧,摄取后前位可清晰显示液平面;包裹性积液时,可根据后前位和侧位显示的积液位置摄取切线位;左心房增大时,在右前斜位时显示最清晰,摄取吞钡像,可以更加清晰的显示左心房边界。
10.腰椎斜位是显示腰椎椎弓峡部的最佳位置;脊柱裂常累及腰椎、骶骨,所以要摄取腰椎前后位、骶骨前后位。
11.头颅侧位摄影应平静呼吸后屏气。
12.梅氏位又称岩骨轴位,摄影角度应选择双45°,即正中矢状面
与台面呈45°角,听眶线与台面垂直、中心线向足侧倾斜45°角,对准对侧眼眶上方,经被检测乳突尖部射入胶片下1/3处。
13.乳突双15°侧位,称为劳氏位。
14.疑有肺尖处病变应选择的摄影位置是胸部前弓位。
15.为减少心脏影像的放大,降低测量误差,心脏摄影一般采用远距离(200cm)摄影。
16.肋骨斜位摄影,主要观察腋中线区肋骨弯曲部的骨质情况。
17.心脏三位片:后前位;右前斜位(吞钡45到55度);左前斜位(55到65度)。
呼吸方式为平静呼吸屏气。
18.为避免下颌骨的过多重叠,第3—7颈椎前后位摄影时,中心线应向头侧倾斜10°。
19.颈椎右前斜位摄影,观察的是右侧椎间孔。
20.骨骼摄影最佳的是100cm。
21.手正位照片中,舟状骨呈现为半轴位。
腕关节尺侧偏展位为舟状骨的专用位置。
22.手正位片,2—4掌指骨呈正位,拇指呈斜位投影。
23.类风湿性关节炎是一种胶原系统疾病,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应摄取双手标准正位,包括腕关节。
24.腕关节正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尺桡骨茎突连线中点。
25.肱骨穿胸侧位,适用的病变是肱骨外科颈骨折。
26.肩关节正位摄影。
要求中心线经肩胛骨喙突垂直射于胶片中心。
27.踝关节正位,中心线对准内、外踝连线中点上1cm。
28.髋关节前后位:患者仰卧,下肢伸直;双下肢稍外展,足尖内旋并拢。
髋关节定位点是:被检侧髂前上棘与耻骨联合上缘连线中点向外下做垂线5cm处,申通线光滑锐利,显示清晰。
29.碘油类对比剂因易引起血管栓塞而不适用于心脏及各类血管造影检查。
30.经血管注入体内的有机碘对比剂由于血-脑脊液屏障的作用,不能进入脑实质,脊髓和脑脊液内。
31.离子型对比剂的渗透压高于非离子型对比剂,单体型对比剂渗透压高于双聚体型对比剂。
32.碘过敏的试验方法有:静脉注射试验、口服试验、舌下试验、皮内试验、眼结合膜试验。
33.静脉肾盂造影中腹部压迫点在脐下两侧,骶骨岬水平,输尿管在此向下侧走形,压迫球囊形成对输尿管的压迫。
对比剂选用优维显。
34.乳腺摄影需加压,因为压迫会减少其厚度,从而减少剂量、散射线和影像模糊,并使照片光学密度均匀,同时还可固定乳腺,从而消除运动伪影。
35.扁平足是各种原因所致的足内侧弓下陷,应摄取单侧足负重水平侧位,中心线水平方向,经患侧跟骰关节射入胶片。
36.与解剖学水平面平行的定位线是听眶线。
37.头颅侧位摄影中心线经外耳孔前、上各2.5cm处射入。
38.足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第三跖骨基底部。
39.髋关节蛙式位是检查小儿髋关节脱位、复位的专用体位。
40.肩胛骨前后位摄影中心线应对准喙突下5cm。
41.增强扫描怀疑眶内肿瘤、炎症、血管性病变及眶内肿瘤向框外侵犯时,需做增强扫描。
增强扫描可使血管、肌肉和有血供的的病变显示清楚,利于对病变的定性。
对比剂使用同颅脑增强。
延迟扫描时间为50秒。
临床怀疑血管性病变者,还可用动静脉双期扫描。
对比剂用量60—80ml,流速2.5—3ml/s,延迟扫描时间为动脉期20秒,静脉期50秒。
42.甲状腺扫描范围从第5颈椎下缘至第1胸椎,扫描层厚与层间距可用5mm。
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