砖砌墙体裂缝的原因与分析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的成因与解决方案》
楼房墙体裂缝是指在建筑墙体中出现的裂缝,可能会给建筑结构和使用安全带来潜在危险。
裂缝的成因复杂多样,包括建筑材料问题、地基沉降、温度变化、建筑结构设计缺陷等。
解决墙体裂缝问题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并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造成墙体裂缝的常见成因包括:
1. 建筑材料问题:建筑材料质量不良或者施工工艺不当可能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例如,水泥的配比不合理、墙体砌筑时未按规范进行加固等。
2. 地基沉降:地基土质松散或者地基承载力不足会导致建筑物的沉降,从而使墙体发生裂缝。
3. 温度变化:气温的突然变化或者持续高温会导致建筑材料的膨胀和收缩,造成墙体裂缝。
4. 建筑结构设计缺陷:建筑结构设计上的缺陷,如梁柱连接处设计不当、墙体上的应力集中等,也会导致墙体裂缝的出现。
为了解决墙体裂缝问题,我们需要采取以下措施:
1. 定期检查:定期对建筑物进行检查,发现裂缝问题要及时采
取措施进行修复,避免问题恶化。
2. 墙体加固:根据裂缝的具体情况,可以采取加固措施,如在裂缝处加固钢筋或者设置局部加固材料。
3. 地基处理:对于地基沉降引起的裂缝问题,可以采取加固地基的措施,如加固地基、填土加固等方式。
4. 使用优质建筑材料:在新建或者维护建筑物时,要选择优质的建筑材料,避免因材料问题引起的裂缝问题。
综上所述,墙体裂缝问题的解决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包括建筑材料、地基状况、温度变化等因素,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和加固。
只有通过科学的方法和有效的措施,才能确保建筑物的使用安全和建筑质量。
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措施

墙体裂缝原因分析及处理、预防措施一、产生原因1、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房屋的全部荷载通过基础传给地基,由于应力的扩散作用,房屋地基产生不均匀沉降,当地基发生不均匀沉降后,沉降大的部分砌体与沉降小的部分砌体会产生相对位移,从而使砌体中产生附加的拉力或剪力,当这种附加内力超过砌体的强度时,砌体中便产生相对裂缝。
这种裂缝一般是斜向的,且多发生在门窗洞口上下。
2、温度变化引起的裂缝热胀冷缩是绝大数物体的基本物理性质,砌体也不例外。
由于屋盖系统温度变化会使砖墙产生裂缝,由于温度变化不均匀使砌体因不均匀收缩产生裂缝,或由于钢筋混凝土圈梁与砖墙伸缩量不同也会产生裂缝。
3、干缩裂缝加气混凝土砌块、水泥砌块、水泥砖、灰砂砖等砌体材料会随着含水量的降低,而产生收缩变形。
在含水率降低的过程中,若外界环境变化而引起的水分散失过快过急时,变形将不均匀,甚至突变,这时将会引起较大的收缩变形,而引发墙体裂缝。
这类变形裂缝在墙体上分布广、数量多,程度也比较严重。
4、材料原因引起的裂缝水泥类砌块墙体存在着普遍的裂缝渗水现象,砌块的湿胀干缩尤其在外墙表现得相当明显,当砌块的干燥收缩率较大时,墙体容易产生裂缝。
砖的质量不合格,砂浆强度不够,这些都会造成整个砌体的强度不够。
当砌体质量较差,砌体灰缝饱满度不当时也会影响到砌体的强度。
而这些都可能在砌体结构中产生裂缝。
5、施工原因引起的裂缝当施工质量出现问题,砂浆稠度过大,吸水后干缩、砂浆不饱满或砂浆稠度不够时,会在平拱砖过梁处产生沿砖缝斜向的裂缝。
在施工过程中,砌筑工人技术水平不高、质量意识不高及承包商偷工减料都可能导致墙体裂缝。
6、因设计、构造产生裂缝基础设计不合理或钻探不到位,导致不均匀沉降而产生裂缝;因考虑资金问题而屋面不设计保温层,导致屋面结构层与墙体之间易产生温度差,从而产生温度应变差而产生裂变;承重墙体的材料设计强度不足,在荷载作用下会产生应力裂缝;后填充起围护结构的非承重墙体,在墙体过长、过高时,未采取加强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门窗洞及预留洞的四角处于应力集中区,未采取合理连接构造措施而产生裂缝;与水接触墙面未考虑防排水、泛水及滴水等构造措施,引起浆溶开裂。
砌体裂缝的类型及原因

砌体裂缝的类型及原因砌体的裂缝是质量事故最常见的现象,砌体的强度不足、变形失稳损伤和可能出现的局部倒塌等情况也可通过出现的裂缝形态来分析和判别。
现将砌体的裂缝类型及原因总结如下:1、温度变形(1)、因日照及气温变化,不同材料及不同结构部位的变形不一致,同时又存在较强大的约束。
如平顶砖混结构顶层砖墙因日照及气温变化和两种材料的温度线膨胀系数不同,造成屋盖与砖墙变形不一致所产生的裂缝,位置多在两端顶层墙体上。
(2)、温度或环境温度温差太大。
如房屋长度太长,又不设置伸缩缝,造成贯穿房屋全高的竖向裂缝,位置常在纵墙中部。
(3)、砖墙温度变形受地基约束。
如北方地区施工期不采暖,砖墙收缩受到地基约束而造成窗台及其以下砌体中产生斜向或竖向裂缝。
(4)、砌体中的混凝土收缩(温度与干缩)较大。
如较长的现浇雨蓬梁两端墙面产生的斜裂缝。
2、地基不均匀沉降(1)、地基沉降差较大。
如长高比较大的砖混结构房屋中,中部地基沉降大于两端时产生八字裂缝;地基两端沉降大于中间时,产生倒八字裂缝;地基突变,一端沉降较大时,产生竖向裂缝。
(2)、地基局部塌陷。
如位于防空洞、古井上的砌体,因地基局部塌陷而裂缝。
(3)、地基冻胀。
如北方地区房屋基础埋深不足,地基土又具有冻胀性,导致砌体裂缝。
(4)、地基浸水。
如填土地基或湿陷黄土地基局部浸水后产生不均匀沉降使纵墙开裂。
(5)、地下水位降低。
如地下水位较高的软土地基,因人工降低地下水位引起附加沉降导致砌体开裂。
(6)、相邻建筑物影响。
如原有建筑物附近新建高大建筑物造成原有建筑产生附加沉降而裂缝3、结构荷载过大或砌体截面过小(1)、抗压、抗弯、抗剪、抗拉强度不足。
如中心受压砖注的竖向裂缝;砖砌平拱抗弯强度不足产生竖向或斜向裂缝;挡土墙抗剪强度不足而产生水平裂缝;砖砌水池池壁沿灰缝的裂缝。
(2)、局部承压强度不足。
如大梁或梁垫下的斜向或竖向裂缝。
4、设计构造不当(1)、沉降缝设置不当。
如沉降缝位置不设在沉降差最大处;沉降缝太窄,高层房屋沉降变形后,低层房屋随之下沉砌体受挤压而开裂。
填充墙砌体开裂原因及控制措施

填充墙砌体开裂原因及控制措施1.施工质量不合格:填充墙施工时,如果层块粘贴不均匀,砂浆配比不当,或者施工速度过快,都可能导致砌体开裂。
这是填充墙开裂的最常见原因之一2.材料问题:使用质量差的砌块或砂浆,或者未经过严格的检查和测试的材料,也会导致填充墙砌体开裂。
砌块的质量差会导致砌体强度不足,而砂浆质量差则会降低填充墙的粘结强度。
3.温度变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填充墙的砌体开裂较为常见。
因为温度的升降会导致填充墙材料发生膨胀和收缩,进而导致砌体产生应力,最终导致开裂。
4.地基沉降:建筑物的基础沉降不均匀,或者地基土壤承载力不足,都可能导致填充墙开裂。
地基沉降会导致墙体发生变形,引起砌体应力过大,从而引发开裂。
针对填充墙砌体开裂的控制措施如下:1.加强施工管理:加强对填充墙施工质量的把控,提高工人的施工技术水平和质量意识。
确保施工过程中砌块的粘贴均匀,砂浆配比合理,施工速度适中。
2.选择质量可靠的材料:保证使用规格符合要求、质量可靠的砌块和砂浆。
对材料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测试,确保其符合相应的标准和要求。
3.控制温度变化:在温度变化较大的地区,可采取适当的措施来控制填充墙的温度变化。
例如在施工过程中避免高温施工,使用遮阳网等措施防止砌体的过度干燥。
4.加强地基处理:在设计和施工中加强地基处理,确保地基的均匀沉降并提高地基土壤的承载力。
可以采用灌浆加固、地基加固等措施来解决地基问题,从而减少填充墙的开裂概率。
5.监测和维修:在填充墙施工完成后,及时对墙体进行监测,并在发现裂缝时及时采取维修措施。
对于已经发生开裂的填充墙,可以采用填堵、钢筋加固等方法来修复裂缝。
综上所述,填充墙砌体开裂的原因多种多样,因此需要采取多种控制措施来减少填充墙开裂的概率。
只有通过加强施工管理、选择合适的材料、控制温度变化、加强地基处理以及监测和维修等措施的综合应用,才能有效地控制填充墙砌体开裂问题,保证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

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裂缝分析及预防措施加气混凝土砌块墙是一种常用的建筑材料,具有轻质、保温、隔热等
优点,在建筑工程中得到广泛应用。
然而,由于施工质量和外部环境等因
素的影响,砌块墙在使用过程中容易出现裂缝现象,不仅影响美观性,还
可能影响墙体的结构稳定性。
因此,对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裂缝的分析及预
防措施具有一定的重要性。
一、裂缝的形成原因
1.施工质量问题:砌块砌筑过程中,砂浆未拌匀、石料未清理干净、
压实不到位等施工质量问题可能导致墙体裂缝。
2.温度变化:加气混凝土砌块墙受外部温度变化的影响较大,温度变
化过大容易导致墙体内部应力不均匀,从而形成裂缝。
3.地基沉降:地基沉降或不均匀沉降会导致墙体受力不均,产生裂缝。
4.墙体开裂:墙体内部存在脆性材料或裂缝,扩大后可能引起外墙裂缝。
二、裂缝的预防措施
1.施工过程中务必按照施工规范和要求进行,保证砌筑质量。
2.控制墙体的收缩裂缝,如在墙体中间设置隔墙、设置建筑缝等,减
少混凝土干缩引起的裂缝。
3.墙体保温层要设置合理,以减小墙体内外温度差异,减少温度变化
引起的裂缝。
4.在设计阶段要考虑周边环境因素,避免地基不均匀沉降导致墙体开裂。
5.增加墙体的抗风压和抗震能力,提高墙体的稳定性,减少裂缝的形成。
6.定期对墙体进行维护保养,尤其是在外部环境发生变化时,及时加固处理。
通过以上分析和预防措施的实施,可以有效减少加气混凝土砌块墙裂缝的发生,保障建筑物的安全和稳定性。
同时,在使用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发现裂缝并进行修补,确保墙体的使用寿命和美观性。
常见建筑砖砌体裂缝原因及其防治

四、彻底解决瓦屋面渗漏的一些体会
1.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目前瓦屋面施工渗漏现象较多的现状,因此我们在思想上首先要重视它,应该体现“材料是基础,设计是前提,施工是关键,管理维护要加强”的综合治理的原则。
2.在屋面工程的各道工序之间,常上道工序问题未解决而被下道工序覆盖,给屋面防水留下质量隐患,因此必须强调工序层次的交接检查验收。
一、工程项目实例
某住宅小区建筑面积10000㎡,共10个单位工程项目,住宅建筑设计为六层,层高为3.0m,顶层设计为阁楼,每户均有一个晒台,屋面为双向坡屋面,坡度为30℃,屋面排水方式设计为双坡自由排水。按设计图纸要求构造从下至上为:(1)100厚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层;(2)20厚1:3水泥砂浆找平层;(3)4mm厚SBS改性沥清卷材防水层;(4)80厚聚苯板容量18kg/m3;(5)30厚细石砼找平层,其中铺设50×50的钢丝网;(6)1:3水泥砂浆卧装饰平瓦并挂铜线。该工程施工期间下载赶上雨季,竣工验收时及使用过程中发现不少渗漏,给用户带来极大的不便。在渗漏原因分析中发现了反常情况,施工到坡屋面封顶后做完成找平层时,曾遇到过连雨天,当时渗漏的现象不是很严重,仅在老虎窗根、管道根部偶有发生。在瓦屋面施工结束后,渗漏现象却非常严重。经过多方面的调查分析,主要有防水设计及构造不合理,施工操作方法不当等方面的原因造成。
五、其它裂缝
这些裂缝包括:混凝土构件变形导致的砌体裂缝,如当挑梁上填充墙、梁相继同步施工致使挠度过大,其上砌体产生内低外高斜裂及与外纵墙之间的竖缝等;砌体本身承载力不足如砖柱承载不足时在下部1/3高度处出现的竖缝;砌体构造要求不良如施工洞留置和拉结筋放置不当造成的洞边缝;施工质量差造成的缝,如砌体通缝,灰缝砂浆不饱满,含水率掌握不当,脚手眼设置不当,组砌不当等。这些裂缝形态各异,必须对症防治。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

墙体裂缝的成因及防治措施墙体裂缝是指墙体表面或内部形成的狭长裂缝。
墙体裂缝的成因主要有以下几种:1.结构变形:建筑物由于负荷变化、温度变化或地基沉降等原因会导致结构的变形,使墙体受到拉力或压力,从而形成裂缝。
2.施工问题:施工过程中,如果墙体建造不规范、材料不合格或操作不当,会导致墙体产生裂缝。
3.环境因素:环境因素如地震、风力、潮湿等,也会对墙体产生一定的影响,引起墙体裂缝。
针对墙体裂缝,以下是几种常见的防治措施:1.加强设计和施工质量:在建筑物设计和施工阶段,要合理设计和选用墙体结构,避免结构变形引起的墙体裂缝。
施工时要遵循规范,采用适当的施工技术和材料,确保墙体的牢固性和密封性。
2.加固墙体结构:对于已经发生裂缝的墙体,可以通过增加支撑结构、加宽裂缝部位的墙体等方式进行加固,以增加墙体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减少裂缝的扩大。
3.温度和湿度控制:温度和湿度变化是一个常见的墙体产生裂缝的原因。
如遇到泥浆地面或高温天气时施工,应加强温度和湿度控制,避免墙体因温度和湿度变化扩大而产生裂缝。
4.补强和修复:如果墙体出现裂缝,应及时进行补强和修复。
根据裂缝的情况,可以采用填补胶水或填补剂的方法修复,使裂缝处恢复原有的稳定性和强度。
5.墙体保养:墙体裂缝的预防也需要长期的保养工作。
保持墙体的清洁干燥,及时处理墙面漆层的破损等,可以有效减少墙体裂缝的产生。
6.建筑物监测:对于一些特殊情况和重要建筑,可以在建筑物内部设置监测仪器,进行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墙体裂缝的存在,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修复。
总之,墙体裂缝的成因复杂,防治也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
对于墙体裂缝,要加强建筑设计和施工质量,合理选择材料和施工技术,加固墙体结构,及时修复裂缝,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墙体,以减少墙体裂缝的发生。
砖墙开裂修补方案

砖墙开裂修补方案针对个别业主户内砖砌体墙面装饰层出现裂缝,我部到户内实地查看后,根据查看情况分析出现裂缝的原因,并作出以下修补方案,出现裂缝存在以下可能:1、砖砌体出现裂缝:由于砖砌体的抗拉、抗剪强度很低,在较小的拉应力和不大的剪应力作用于砌体内部时,都有可能超过其抗拉、抗剪强度,从而使砌体拉裂或剪裂。
造成砌体裂缝的原因很多,本楼裂缝出现在隔墙或后砌墙上,属于非承重砌体,造成此类裂缝的主要原因是温度裂缝。
当温度变化大、墙体热胀冷缩而又受到各种连接约束时,砌体内部产生过大的温度应力。
当砌体温度变化所发生的变形与相连接的构件变形不一致,主拉应力超过砌体抗拉强度时,就产生拉应力,导致砌体出现裂缝从而拉裂饰面层。
2、粉刷层空鼓造成装饰层出现裂缝,粉刷层局部结合层粘结强度不够,干硬性收缩等原因造成粉刷层局部空鼓导致墙面出现不规律裂缝。
3、装修腻子裂缝(1).墙体基层未曾彻底干透就施工,施工要求基层的含水率≤10%,底层腻子未干透,就做面层腻子,表层先行干燥,而内层还在继续干燥过程中,造成层间干缩程度不一样,容易开裂。
(2).基层处理时,补缝和补平材料未彻底干透,上面就施刮硬度较强的内墙腻子,容易造成干裂。
(3)装修施工太厚,内部干燥较慢,表面干燥速度较快,也容易造成干裂。
4、修补方法:(1).温度裂缝是较为常见的一种墙体裂缝,只影响墙壁外观,不会影响房屋安全性。
修补办法为水泥砂浆填缝:先将裂缝处理干净,用勾缝刀、抹子、刮刀等工具将1:3的水泥砂浆或掺有胶水的聚合物砂浆填入砖缝,从新处理基底用水泥砂浆抹灰,找平后再按正常工序批腻子刷涂料或贴壁纸。
(2).粉刷层空鼓造成装饰层出现裂缝的,首先敲掉空鼓部分抹灰层,用界面剂从新处理基底用水泥砂浆抹灰,找平后再按正常工序批腻子刷涂料或贴壁纸。
(3).腻子裂缝A:温度变化或者批刮过厚造成的微小裂纹,可以全部铲除,涂刷界面剂后批刮腻子,注意控制厚度;B:批刮过厚等造成的大裂纹,对裂纹处要全部铲除,然后对表面进行加固(涂刷界面剂),可用粗质材料先找平(可用粉刷石膏)然后对腻子批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 宁 建 材 LIAO NING BUILDING MATERIALS
77
砖砌墙体裂缝的原因与分析
谭家国1,谭立新1,赵新华2,贾淑华3,孙 丹4
(1.阜新市海宇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辽宁 阜新 123000;2.阜新市建筑设计研究院,辽宁 阜新 123000;3.阜新市经济开发区规划局,辽宁 阜新 123000;4. 阜新市项目工作办公室,辽宁 阜新 123000)
[摘 要] 论述了建筑工程中砖砌墙体裂缝的原因,并对其进行了详尽的分析。
[关键词] 墙体;裂缝;原因;分析
[中图分类号] TU746.3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9-0142(2005)03-0077-01
1 沉降裂缝 沉降裂缝是砖砌体最常见的一种裂缝,主要是由地基基
础沉降引起的。
基础的不均匀沉降,改变了砌体下支承后力的分布,在砌体内产生了附加内力。
砖墙抗压强度大,但抗
拉及抗剪强度小,因而在通常拉应力或剪切应力作用下产生裂缝。
地基不均匀沉降引起的裂缝,本质上虽是强度破坏,但是它和荷载作用下产生的结构裂缝有着本质的区别。
基础沉降引起的裂缝有斜裂缝、水平裂缝和竖向裂缝三种。
斜裂缝一般发生在纵墙的两端,多数裂缝通过窗口的两个对角,裂缝向沉降较大的方向倾斜,并由下向上发展。
由于横墙刚度较大,一般不会产生较大的相对变形,故很少出现这种裂缝。
裂缝多在墙体下部,向上逐渐减小,裂缝宽度下大上小,常常在房屋建成后不久就出现,其数量及宽度随时间而发展。
斜裂缝主要发生在软土地基上,由于地基不均匀下沉,使墙体承受较大的剪切力,当结构刚度较差,施工质量和材
料强度不能满足要求时,导致墙体开裂。
水平裂缝一般在窗间墙的上下对角处成对出现,沉降大的一边裂缝在下,沉降小的一边在上。
窗间墙水平裂缝产生的原因是在沉降单元上部受到阻力,使窗间墙受到较大的水平剪力,而发生上下位置的裂缝。
竖向裂缝发生在纵墙中央的顶部和底层窗台处,裂缝上宽下窄。
当纵墙顶层有钢筋混凝土圈梁时,顶层中央顶部竖向裂缝则较少。
房屋底层窗台下竖直裂缝,是由于窗间墙承受荷载后,窗台墙起反梁作用,特别是较宽大的窗口或窗间墙承受较大的集中荷载情况,窗台墙因反向变形过大而开裂,严重时还会挤坏窗口,影响窗扇开启。
另外,地基如建在冻土层上,由于冻胀作用就会在窗台处发生裂缝。
沉降裂缝是可以采取措施避免的。
合理设置沉降缝。
凡不同荷载(高差悬殊的房屋),长度过大,平面形状较为复杂,同一建筑物地基处理方法不同和有部分地下室的房屋,都应从基础开始分成若干部分设置沉降缝,使其各自沉降,以减少和防止裂缝产生。
沉降缝应有足够的宽度,操作中应防止浇筑圈梁时将断开处浇在一起,或砖头、砂浆等杂物落入缝内,以免房屋不能自由沉降而发生墙体开裂现象。
加强上部结构的刚度,提高墙体抗剪强度。
由于上部结构刚度较强,可以适当调整地基的不均匀下沉。
故应在基础顶面(±0.00处)及各层门窗口上部设置圈梁,减少建筑端部门窗数量。
操作中严格执行规范规定,如浇水润湿、改善砂浆和易性、提高砂浆饱满度和砖层间的粘结度。
在施工临时间断处应尽量留槎。
当留直槎时,也应加拉结条。
2 温度变化引起的墙体裂缝 往往在夏季屋顶圈梁、挑檐混凝土浇筑后而保温层未施工前,由于混凝土和砖墙体两种材料膨胀系数不同(前者比后者约大一倍),在较大温差情况下,纵墙因不能自由伸缩而在两端产生八字裂缝。
八字裂缝出现在顶层纵墙两端(一般在1~2开间范围内),严重时可发展至房屋1/3长度内,有时在横墙上也可能发生。
裂缝宽度一般中间大,两端小。
温度变化还能引起墙体的水平裂缝。
水平裂缝一般发生在平屋顶屋檐下或顶层圈梁2~3层砖的灰缝位置,裂缝一般沿外墙顶部断续分布,两端较中间严重,在转角处,纵、横墙水平裂缝相交而形成包角裂缝。
屋面结构层施工完毕至做好保温层,中间有一段时间间隔。
因此屋面施工应尽量避开高温季节。
屋面挑檐可采取分块预
制或留置伸缩缝,减少混凝土伸缩对墙体的影响。
3 变形裂缝 采用不同高度的砌块和弹塑性能相异的砌块(如硅酸盐砌块和粘土砖),是砌体产生不均匀变形的原因,这时带有陶瓷面砖的破坏将使砌体顶层产生裂缝。
在砖砌房屋的纵向墙的连接处,常产生贯通的斜裂缝和
竖向裂缝。
原因是连接部位砌体压缩变形不同。
当连接部位砖墙的变形差达到极限时,则产生裂缝。
如果砖墙连接处强度高,则产生斜裂缝;如砌体质量差,则产生竖向裂缝。
由于砌体压缩性能不同产生的裂缝,首先出现在顶层,往下逐层减少,底层和二层一般没有。
4 结构裂缝(也称荷载裂缝) 砖墙结构裂缝,是由于砌体个别部位(柱和窗间墙)超载引起的。
梁底部的墙体(窗间墙),产生局部竖向裂缝。
产生裂缝的原因主要由于未设梁或梁垫面积不足,砖墙局部随荷载过大引起的。
此外,与砖和砂浆标号偏低、施工质量差也有关系。
有大梁集中荷载作用的窗间墙,应有一定的宽度或加垛,梁下应设置足够面积的现浇混凝土梁垫,当大梁荷载较大时,墙体应考虑横向配筋,对宽度较小的窗间墙,施工中应避免留脚手眼。
墙体裂缝出现后,必须引起我们足够的重视,它对整个建筑物的影响因裂缝性质不同而不同,必须对其产生的原因及性质加以分析判断。
墙体的裂缝虽有沉降裂缝、温度裂缝、变形裂缝和结构裂缝等多种,实践中大量遇到的是沉降裂缝和温度裂缝。
人们往往容易将沉降裂缝和收缩裂缝混淆起来。
任何门窗洞口都会使墙多一个薄弱区,因此,裂缝就常常出现在门窗洞口附近。
同样,如果有好几个薄弱区的话,单裂缝就会像多层裂缝一样,在所有这些地方出现,除非墙上有洞口,否则收缩裂缝很少向墙端发展,而常常在墙中部1/3处发现。
这一点是区别收缩裂缝与由于基础墙沉降引起沉降裂缝的主要标志之一。
最后能唯一可靠的区别二者的方法是看基础是否开裂。
如果裂缝一直延续到基脚,那么几乎可以肯定发生了沉降,否则一定是收缩裂缝。
绝大多数收缩裂缝是在房屋建成后第一或第二年发生。
冬天快结束的时候是房屋最干燥的时候,这时往往墙开始开裂,但这种开裂很少引起破坏,因为收缩本身是比较缓慢的过程,刚开始像发丝一样,以后逐渐增大。
判断结构裂缝,一般不同于挡土墙和水池壁,房屋墙体
多数承受竖向荷载,因此结构裂缝多为沿受力方向的竖向裂缝,它不像沉降裂缝是沿砖缝进行的。
结构裂缝的产生,标
志着砌体安全度不足。
它不仅是一种缺陷,而且往往是砌体破坏的特征或前兆,应及时分析和处理。
在观察墙体裂缝时,首先要分清裂缝的性质,根据裂缝的形式、裂缝的伸长度、裂缝宽度、裂缝所处位置、裂缝是静止的还是在继续发展,以及它的发展速度、走向等来观察和分析。
墙体裂缝在不同情况下,具有不同的危险性。
比如温度
裂缝,在一般情况下不具有危险性,只对房屋的耐久性和使用条件有所影响。
而另一种裂缝是因墙体受外力所引起的变形裂缝,它更具有危险性,产生这种裂缝后说明墙体随时有破坏的可能,危险性很大,一旦发生这种裂缝应及时采取卸
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