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告看西方后现代艺术
奢侈品广告中折射出的后现代主义

奢侈品广告中折射出的后现代主义作为消费社会下的产物,后现代广告反映着社会文化的变迁和演进,与此同时,广告中的后现代主义叙事也深深影响着人们对自身、对现代生活方式的理解。
现代广告包罗万象,而作为精英阶层的物质代表——奢侈品文化——更是后现代主义元素存在最为广泛的地方。
奢侈品广告中所呈现的非现实状态、反常理等叙事构成模式,极大地颠覆了传统广告的理性表现手法,通过跳跃性的故事情节,突破思维局限来售卖奢侈品。
正是在如此后现代主义的包装下,奢侈品衍生为一种文化符号,受到当下中国人的狂热追捧。
在后现代主义泛滥的背景下,在跨国资本主义经济运作和高科技发展的双重压力下,中国广告人面临着更为复杂的文化和市场环境。
如何从后现代主义风靡的当下找到适合中国广告的落脚点和逻辑起点,是需要认真思考的。
后现代主义与现代广告1.后现代主义释义“后现代主义”这一最初从建筑和绘画领域诞生出来的术语,正引起社会、经济和文化的大规模变化。
作为一个模糊的、非特定的概念,它并不是一个具体的艺术风格流派,而是包括观念、态度、知识、行为、思维变化而形成的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
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风格、文化的概念蕴含着深刻的资本主义价值观,后现代主义文化从精英文化中扩张延伸出来,成为消费品,进入日常生活,从而成为大众的某种普遍追求。
2.后现代主义广告好的广告作品通过“意料之外、情理之中”的创意表现来抓住众人眼球,树立起同别的品牌的区隔,避免雷同从而进行有效的信息传播。
因此,广告创意的完整定义应该是:“以传播信息为原则,以创造性的思维为先导,寻求独特、新颖的意念表达方式和表现形式,以独特方式清晰地说明信息内容,并以新异的形象和画面引人关注,发生兴趣,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使观众接受广告信息,产生强烈的购买欲望。
”①奢侈品广告与后现代主义的融合1.奢侈品定义德国著名经济学家、社会学家维尔纳·桑巴特曾将奢侈解释为“超出必要开支的花费”。
②一直以来,奢侈品总是和富豪阶层、上流社会紧密相连,不可否认,它们是精英文化的物质符号,它被普遍看做是一种超出人们生存与发展需要范围的消费品,具有独特、稀有、珍奇等特点。
范艺璇 广告中后现代主义的表现

广告中后现代主义的表现班级:汉文1004班姓名:范艺璇学号:20100001434摘要:如今,后现代主义在广告中的表现日趋明显。
它的个性化特征尤为突出,激起了许多热血青年的共鸣,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勾起了消费者的情感宣泄,无形间与人们之间有了很好的交流渠道。
后现代主义对广告的理解与创新,更容易引起消费者选择性的注意,将会使广告的生命力永久绽放。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广告消费者正文:后现代主义是一种新型的广告类型,开始流行于欧美。
之后,国内出现了许多具有后现代主义的广告创意,引起了很大的反响。
后现代主义强调了广告设计的意识形态作用,善于把商品、特质精神、文化观念等加以解构,改变了现代刚搞设计的风格,往往以晦涩的表达,冷傲的形象,模糊的意旨:以荒诞、戏谑、嘲讽、自虐的形式表现;以漂亮的面目呈现,手法怪异,内容模糊,主题反叛;它有着强烈的否定与破坏色彩,重视解构而轻视建构。
它使广告群众对广告中表现的产品有了更加深刻的印象。
后现代主义广告的特点(一)主题的观念化后现代广告更多的体现了广告设计者对于生活的理解与创新。
广告的重点不再是理性的传达商品信息,而侧重于与消费者之间感性的交流。
如脑白金的广告,“今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画面中子女们看望父母选择脑白金,就使消费者脑海中留下这种观念。
同时,后现代主义广告更倾向于表达边缘的、敏感的甚至是压抑的话题。
这种对内心深处的挑逗,更容易引起消费者选择性的注意,更容易激起一种反抗压力的共鸣。
也正是由于这一特点,极大的降低了广告发布者与广告观看者之间的距离感。
比如品牌恒源祥的广告设计中,运用十二生肖分别阐释一遍(“恒源祥,羊羊羊”),一个声音重复十二变,只是后边的生肖发生了变化,这就会引起消费者的厌恶与反感。
但也正因如此,产品的名称深深刻在了人的心理,同时增加了宣传力度。
(二)视觉的冲击力后现代广告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这也是引起消费者选择性注意的最直接的方式。
在我们的生活被庞大的信息量所淹没的今天,我们很容易发现,很多时候人们也许根本就不会注意广告的内容。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在后现代主义的影响下,现代平面广告设计在许多方面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后现代主义强调对现有的传统和规则的怀疑,主张多元化、破碎化和混合化的审美风格。
这种观念对广告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得广告设计变得更加不拘一格、多样化和富有创意。
后现代主义崇尚多元性和破碎性的思维,这反映在广告设计中的视觉效果和构图风格上。
与传统的广告设计追求单一主题和简洁明了的视觉信息不同,后现代主义倾向于将多个元素和视觉语言结合在一起。
这种方式可以引起观众的注意,并激发他们的思考,因为他们需要花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理解广告背后隐藏的信息。
广告设计师通常会选择多个不同的视觉元素,如颜色、形状、图案和文字,将它们放在一个破碎的背景上,创造出一个多维的视觉效果。
此外,后现代主义还鼓励广告设计师在创作过程中使用大量的符号和象征主义。
广告设计不再只是为了传达产品或服务的信息,而是通过隐喻和象征来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
设计师可以使用各种符号和象征,如动物、自然元素、特定的色彩和形状,来传达特定的情感或意识形态。
这种方式在广告中创造了更深刻、更富有情感共鸣的信息,使观众对广告产生更多的兴趣和共鸣。
最后,后现代主义还鼓励广告设计师将不同的样式和媒介进行混合和融合。
传统的广告设计通常使用一种特定的媒介,如平面设计、摄影或插画。
然而,后现代主义主张摒弃这种限制,将不同的媒介和样式融合在一起,创造出更加丰富多样的广告形式。
广告设计师可以使用平面设计、摄影、绘画、数字艺术和雕塑等不同的媒介和艺术形式来创作广告,使其更具表现力和创意性。
总而言之,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产生了深远影响。
它突破了传统的设计规则和限制,创造出更加多样化、不拘一格和富有创意的广告作品。
通过运用多元化、破碎化和混合化的审美风格,后现代主义广告设计激发了观众的兴趣和思考,使他们对广告产生更深层次的共鸣。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平面广告设计的影响远不止于此。
浅论后现代美学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

浅论后现代美学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西方社会,并在70~80年代开始向世界蔓延,成为一种广泛的文化思潮。
后现代美学是后现代主义思潮的一部分,体现文学、音乐、美术、舞蹈、建筑、等等各方面,在从事消费传播的广告领域,也不可免的受到后现代思潮的冲击,形成了新的广告思维方式。
本文试图对后现代主义美学在当代广告创作中的运用进行简要的阐述。
标签:后现代主义美学广告创作广告反映社会物质形态,折射出社会的意识形态。
20世纪末的西方社会进入一个后工业文明阶段,都市化、工业化、技术化、商品化等社会物质形态强力地冲击着人们旧有的价值观,信息爆炸使得没有人能对信息和知识进行总体性的把握,一切显得多元化、一切显得不确定。
在这样传媒化和商品化的后工业环境下,侧重于技术性、娱乐性、从众、通俗、煽情、快餐化的后现代文化产物更多地表现在大众媒介上,这也促进了后现代美学在广告创作中的运用并对广告设计的风格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一、文案标题的反思性广告文案标题在平面广告中起着引导受众阅读正文的作用,在后现代美学学者看来,“本质”、“真理”这些词语都是不存在的,所谓“本质”,在其根底上是有限之物,是人类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
所以,在后现代的广告文案标题创作中,就有了对“真理”、“主流” 等意识的反思,这就为广告创作带来一个全新的思维角度,文案标题颠覆了许多传统观念,具有了深刻的反思性,这使得标题引导受众探寻正文的作用大大增强,比如台湾中兴百货的一则后现代风格广告,标题是:“标准三围是个坏名词”,它直接反对现代社会中普遍认为的标准三围才是最美的观念,进而引导受众仔细考虑这句标题,引发读者对这流行的观念进行了反思,因为假如人人都具有标准的三围,美就具有了统一性,那么所谓的三围的美也就不存在了。
这样反思性的标题,会激起受众的好奇心,从而探寻文案正文,同时塑造了台湾中兴百货特立独行的企业形象。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

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浅析中西文化差异在广告创意中的运用20xx年的到来,也预示着广告业也走进的崭新的21世纪。
广告事业在新的世纪的发展方向和在发展过程中与社会各方面的关系是值得讨论和研究的。
广告的灵魂是创意,创意决定了广告作品中蕴涵的价值观、世界观,代表着一种精神境界。
文化与广告的关系从另一种角度讲也就是文化与广告创意的关系,文化的不同会对广告创意的产生和发展产生影响。
本文所要论述的就是新世纪的广告中,在创意这个领域,研究文化的差异对广告创意的影响是非常有意义的。
广告从原始的叫卖形式走到现今的文明社会形式,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也可以说是成为了社会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
广告的发展可以映射出历史的发展,也可以映射出社会经济的发展。
20世纪现代广告的发展史,能够清楚的反映出广告的角色逐渐从纯商业工具向文化传播者的方向转移。
现代广告学可以说是在20世纪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20世纪初,美国心理学家哈罗.盖尔于1900年所著的《广告心理学研究》、美国心理学家瓦尔特.狄尔.斯科特于1901年提出的发展广告科学的倡议、1904年出版了《广告原理》、1908年出版了《广告心理学》,这些著作和理论都为现代广告学奠定了基础。
美国学者艾.里斯和杰.屈特在《广告攻心战略-品牌定位》一书中,把20世纪后半期的广告划分为几个时代:50年代广告处于“产品至上”时代;60年代时声誉和形象比产品的特点更为重要,当时奥格威提出:“每一则广告都应被看成是对品牌形象在作贡献。
”这个时期为形象至上时期;70年代出现了“定位论”,70年代以来称之为“定位至上时代。
回顾广告历史发展的一个个里程碑,广告理论的进步是与伴随者市场经济的发展和消费潮流变化而发展的,社会文化的变化时时刻刻影响着广告创意的创作。
广告创意的形式和社会文化的变化有这鲜明的对应关系。
20世纪50年代社会产品不是很丰富,购买力还不是很高,消费者注重的是商品质量和商品本身能给他带来哪些利益,比较注重物美价廉。
后现代主义对广告的推力

后现代主义对广告的推力广告王淑一2010014027摘要:后现代主义作为一种表现形态、文化发展新阶段的产物,为广告的发展注入了活力。
而后现代广告作为一种符合当代人心理特征的文化现象,它代表了一种流行观念,一种新的消费理念,一种新的生活姿态,是符合社会潮流的。
只要是符合现代消费者心理的,只要是有助于广告传播表现的都应该运用到广告的创作中去。
关键词:后现代主义广告创作颠覆传统推力后现代主义是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欧美的具有广泛影响力的世界性文化思潮。
80年代末、90年代初,后现代主义开始引入中国,并迅速成为一门“显学”。
对于后现代主义,人们的理解不一,或认为是一种思想方法、或认为是一种理论观念、或认为是一种表现手法、或认为是一种艺术风格。
总之,后现代主义以其内涵的多元性、开放性和兼容性,涉及了社会中的各个领域,它作为一种具有时代性的文化思潮,越来越多的影响着社会的方方面面。
而广告作为时代的忠实追随者,自然不会不受到这种思潮的影响。
后现代主义通过影响人们的观念意识、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促使传统广告语境消解、思想观念的转型,使广告进入了后现代主义时代,呈现出了颠覆传统的审美倾向和特征,突破了传统广告的平凡①。
关于后现代广告对传统广告的推力,有以下几点表现:(一)主题感性化。
传统广告往往遵循着向消费者传达产品外观、功能、价格等产品本身信息的原则进行宣传,注重商品的功能形象,这是工业社会普遍的广告传播方式,它符合了现代审美原则,注重表达的规范性、虚实的连贯性和逻辑的合理性②。
这种传播方式在很长一段时间内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但随着社会的发展,消费者的观念也随之改变,面对着琳琅满目的商品,消费者迫切的希望能尽快的从一堆相似的商品中挑出自己最中意的那个。
很显然,传统广告已经不能满足消费者的要求。
于是,在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后现代广告应运而生。
后现代主义反对传统意义所提倡的中心性、体系性,提倡非理性,个性和本能的解放,因此,后现代广告宣传的重点不再是商品本身,它侧重的是与消费者之间的感性交流。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全文)

后现代主义对现代广告设计的影响1概念的范畴这个运动即无宣言,又无纲领,思想倾向主要是通过作品表现出来的。
其主要特征一是反对文学中的宗教性和教诲性,强调作品本身存在的价值,寻求新的文学形式。
在设计领域中的后现代与后现代主义,从观念到内容范畴是不尽相同的。
后现代是一个时间观念,是指现代主义以后的整个时期,也包含了现阶段,它的内容涵盖了现代主义以后的各种设计文化现象。
而现代主义仅是一种设计流派观念,是指在反现代主义过程中形成与20世纪60年代,进展于70年代,成熟于80年代的一股设计思潮。
后现代主义设计是西方当代设计潮流走向多元化方向进展,形成于美国,欧洲,日本也出现了这样的设计倾向的新流派。
在近30年的演变过程中,从建筑方面影响到了其他设计领域。
这样的设计趋势是生产从西方工业文明,工业社会进展到后工业社会的必定产物;在同一时间,它是从现代主义派生,在反思和现代主义的批判,后现代主义逐渐纠正和超越。
但在后现代主义设计30多年的进展没有形成一个坚实的核心,它不会出现明显的界限,而是各种设计拥有许多流派和风格的立足点。
现代主义是19世纪资产阶级的口味和自由主义者,包括社会和艺术方面的习俗;另一方面,科学技术和社会模式的性质发生了变化,那么这个新的世纪也需要各种新的形式反映出来。
现代主义设计特点,以减少风格的特点是在追求设计和社会工程的设计高度民主化,并正在探究一种理想主义;他们致力于非个人的,可以是新的工业设计的社会特征批量生产的工业方式的代表。
到了20世纪60年代,由于美国及欧洲现代城市商业的复兴和商业的成功,在整个西方社会中,充斥的是笔直的线条。
资本主义世界在20世纪初,在战争和商业之间来回的窜缩,使得这个年代既是希望的年代又是危险的年代。
持续的经济进展,战争把经济摧毁了,RM 生活在不断交替的希望和无望之中。
残酷和战争,极大地震撼了人们的心灵,使他们更渴望建立和平的战后时代,一个理想的乌托邦社会。
经历战争的一代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确信,想要重新建立一种新型的民主,富裕社会。
中西方广告的发展

04
中西方广告的未来趋势
数字化广告的发展
数字化广告将进一步普及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普及,数字化广告 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将不断扩大,成为主流 的广告形式。
个性化广告的崛起
基于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广告将更加精准地定 位目标受众,实现个性化推送,提高广告效果。
互动性和社交性增强
数字化广告将更加注重与受众的互动,利用 社交媒体等平台增强广告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
中西方广告创意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逐渐融合, 借鉴和运用对方的优势,创造出更具创意和表现的运用
随着新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中西方广告业都在积极探索和应用新媒体技术,如虚拟现 实、增强现实、人工智能等,以提高广告的互动性和传播效果。
数据驱动的精准营销
中西方广告业都开始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精准的目标受众定位和个性化 内容推送,提高广告的转化率和营销效果。
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和自由,广告 更注重个性和创新,强调产品特点和 功能。
表现形式的差异
东方广告注重意境和情感渲染,强调和谐、自然和美感。
西方广告更注重创意和幽默,强调视觉冲击力和独特性。
传播媒介的差异
东方广告在电视、报纸、杂志等传统 媒体上较为常见,新媒体发展相对滞 后。
西方广告在新媒体上发展迅速,如社 交媒体、数字广告等,传统媒体与新 媒体并重。
牌影响力和市场份额。
05
中西方广告的案例分析
中国经典广告案例
案例一
脑白金广告
总结词
通过简单直白的广告语和重复播放,强化品牌印象,提高 知名度。
详细描述
脑白金广告以其简单直白的广告语和重复播放的特点,成 功吸引了大量消费者的注意力。该广告通过不断重复“今 年过节不收礼,收礼只收脑白金”的广告语,强化了品牌 印象,提高了品牌知名度。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西方现代哲学思想
分析哲学、现象学和存在主义是西方现代哲学的重要代表和思潮。 1、分析哲学自视甚高,自认为是哲学的哲学。它的领军人物维特根斯坦断言,从今 以后,哲学将是一个全新的课题,而不是与往的继续。
分析哲学与康德有着很深的渊源,诚如分析哲学家罗素所说,“在剑桥,我读了康德、 黑格尔,也读了布雷德雷先生的《逻辑》,他们对我产生了很深的影响”。
艺术是什么?艺术的真谛在哪里?这些大问题,在杜尚那里的 回答是:没意义。一切都是没意义!美国人把杜尚吹嘘成“达 达”派的领袖人物。杜尚却说:达达是什么?我不知道。
1916年,杜尚在美国完成了他划时代的第一件“现成品”作品: 一把雪铲。杜尚从商店里买来便送了展览,美国人说:是什么 意义呢?杜尚说:没有意义。美国人说:不成,一定得有意义。 杜尚便在上面写了一行字:胳膊折断之前。美国人还问:您这 是什么意思?杜尚说:铲雪的时候会折断胳膊。杜尚一直在为 这所谓的“意义”感到遗憾。
《泉》 1917年,杜尚把一件现成品磁小便器, 送到纽约独立艺术家协会举办的展览上, 作品题为《泉》。它被展览布置委员会 愤怒地拒绝了。它引起了持久的解释学 喧闹。实际上,它成为了现代艺术编年 史上的里程碑。 《泉》表现出的是对一切传统艺术观 念彻底的否定与批判。 此前的任何艺术 流派,哪怕再激进,起码承认艺术品必 须要有艺术家的创作过程,而且一般来 说,艺术起码要表现美。而《泉》的出 现,则连这最“起码”的艺术观念也被 否定了。
“超现实主义绘画”
"我同疯子的唯一区 别,在于我不是疯 子","每天早晨醒来, 我都在体验一次极 度的快乐,那就是 成为达利的快 乐……"。 一是他发现了弗洛伊 德的关于性爱对于潜 意识意象的重要著作; 二是他结交了一群才 华横溢的巴黎超现实 主义者,这群艺术家和 作家努力证明人的潜 意识是超乎理性之上 的"更为重大的现实". 内战的预感
在杜尚的眼里,西方现代艺术的宗旨 似乎就在于某种破坏,破坏某种传统, 和一切至少已在人们观念中定性的形 式和方法。现代艺术运动探索的是一 种方法,杜尚在“自行车轮”这一作 品中体现了他对传统美学观念的打破, 旨在建设一种完全属于某种形式美的 东西,他把一切反常的概念提到现代 艺术的探索和发展中来。杜尚的作品 为现代艺术的发展提供了某种证据和 线索:60年代后期观念艺术家所提出 的一些问题,早在50年前就已为杜尚 所预见到了。
达利
萨尔瓦多· 达利(Salvador Dali)超现实主义绘画大师级人物。 于1904年5月11日出生于西班牙东北部的加泰隆尼亚省的菲格拉 斯城。1989年1月23日逝世.西班牙超现实主义画家和版画家,享有 “当代艺术魔法大师”的盛誉。他所创造的奇怪、梦艺般的形象,不 仅启发了人们的想象力、诱发人们的幻觉,且以非凡的力量,吸引着 观赏者的视觉焦点,更是以探索潜意识的意象著称.与毕加索,马蒂斯 一起被认为是二十世纪最有代表性的三个画家.
3、存在主义 一切存在都源自于发问,如世界、历史、自然、生命、空间等等,都源 自于发问,才得以显现和建构。因此,只有抓住存在问题的发问和发问者本身,按照 它的“我是我所是”进行通达,我们才能真正领悟存在,以及存在的展示方式和概念 方式。 在萨特那里,存在的本质归根到底就是意识的虚无和自由。
伯特兰· 罗素 Russell, Bertrand Arthur William(Third Earl Russell) 性别:男 生卒年月:1872-1970 国籍:英国 伯特兰· 罗素(BertrandRussell,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 社会学家,也是本世纪西方最著名、影响最大的学者和社会活动家。生 于英国威尔士莫矛斯郡特雷莱克一个贵族世家。父母是思想激进的自由 主义者,积极参加社会革命活动。 主要著作 《论几何学的基础》 (1897年) 《莱布尼茨的哲学》 (1900年) 《数学原则》 (1903年) 《数学原理》 (3卷,与怀特海合著,1910年至1913年间完成) 《哲学问题》 (1917年) 《我们对外部世界的知识》 (1914年) 《逻辑原子主义哲学》 (1918至1919年) 《数理哲学导论》 (1919年) 《心的分析》 (1921年) 《物的分析》 (1927年) 《对意义和真理的探究》 (1940年) 《西方哲学史》 (1945年) 《人类的知识--其范围和界限》 (1948年) 《我的哲学发展》 (1959年) 《哲学大纲》(1927年)
青铜《马鞍与时间》 1980年 长186厘米 宽46厘米 高141厘米 258千克
于1942年发表的《达利的秘密》中,达利说:“机械、生硬的物体是我的天 敌,对钟表而言,它要么是软的,要么就根本不要存在。”达利认为人类不 能依赖真实、无梦的世界,不能只是表现完全的真实。 这一点在他的作品 《马鞍与时间》中是显而易见的。马是达利世界的著名形象,以时间为胄, 背负重任的马,是压抑的、慢慢行走的世界的代表。达利用这件作品细致地 表达了在社会压力束缚下的个体,他们无意识、真正的心态是试图隐藏自己, 释放自
1912年初,杜尚用一个月的时间画 成了《下楼的裸女》,试图在立体主 义中进行运动感的尝试,并送交由立 体主义艺术家把持的一年一度的巴黎 独立沙龙展,但被借口涉嫌未来主义 而遭拒绝。这件事成为杜尚艺途的转 捩点。派系的争斗暴露出的人类本性 的偏狭和龌龊令杜尚大失所望,他从 中看到了人类难以摆脱的利欲熏心的 本性,他从此不再相信人为的标榜, 不再相信艺术是一方净土。艺术实在 是跟人类生活的其他事情一样,都只 不过是人类可资利用的工具而已,但 异常可鄙的是,明明普通的艺术却硬 被人套上一个美丽、圣洁而不易企及 的光环。杜尚从此与所有的名义断绝 关系。他不久即做了巴黎一个图书馆 的馆员,帮人借书、还书,不再去做 艺术家,也不再与艺术和艺术家们有 所接触。
三、西方现代艺术
杜尚
杜尚(Marcel Duchamp1887-1968),出生于法国,1954年入美国籍.他的 出现改变了西方现代艺术的进程.可以说,西方现代艺术,尤其是第二次世 界大战之后的西方艺术,主要是沿着杜尚的思想轨迹行进的.因此,了解杜 尚是了解西方现代艺术的关键。二十世纪实验艺术的先验,被誉为“现 代艺术的守护神”,达达主义及超现实主义的代表人物之一。
沿着杜尚开创的这条观念化的艺术之路,西方现代艺术 家创造了达达主义(Dadalism)、超现实主义 (Surrealism)、波普艺术(Pop Art)、新现实主义 (New Realism)、集成艺术(Accumulation)、装置 艺术(Installation)、大地艺术(Land Art)、偶发艺术 (Happening)、行为艺术(Action Art)和观念艺术 (Conceptualism)等等。随着对艺术边界不断升级的挑 战,追求个性解放、表现自我的西方现代艺术家将非理 性主义推到了极端。
2、现象学 一是扩大直观的范围,寻找到精神直观和本质直观,从而达到真正的理性 生活和知识之绝对基础(胡塞尔),以及人的生命本身和心灵的自我更新(舍勒)。
感性直观,比较好理解,在我们面前有一张桌子,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硬度等等 都可以为我们的感性经验所直观。而本质直观就很难理解,什么是本质呢,如对于这 张桌子来说,它的形状、大小、颜色、硬度对于我们来说都很直观,可是这张桌子的 本质是什么呢?又如何为我们的精神所经验直观呢? 二是进行现象学还原。
四、西方后现代艺术
1、后现代主义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是一个从理论上难以精准下定论的一种概 念,因为后现代主要理论家,均反对以各种约定成俗的形式,来界定或者规范 其主义。后现代主义是上世纪七十年代后被神学家和社会学家开始经常使用的 一个词。起初出现于二、三十年代,用于表达要有必要意识到思想和行动需超 越启蒙时代范畴。而现在成了:一切都是凌乱的,没有中心。一些人认为后现 代主义是基督教世界的终结。 从形式上讲,后现代主义是一股源自现代主义但又反叛现代主义的思潮, 它与现代主义之间是一种既继承又反叛的关系;从内容上看,后现代主义是一 种源于工业文明、对工业文明的负面效应的思考与回答,是对现代化过程中出 现的剥夺人的主体性、感觉丰富性的死板僵化、机械划一的整体性、中心、同 一性等的批判与解构,也是对西方传统哲学的本质主义、基础主义、“形而上 学的立场”、“逻各斯中心主义”等的批判与解构;从实质上说,后现代主义 是对西方传统哲学和西方现代社会的纠正与反叛,是一种在批判与反叛中又未 免会走向另一极端——怀疑主义和虚无主义——的“过正”的“矫枉”。 后现代主义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80年代达到鼎盛,是西方学术界的热点和 主流。它是对西方现代社会的批判与反思,也是对西方近现代哲学的批判和继 承,是在批判和反省西方社会、哲学、科技和理性中形成的一股文化思潮。
《记忆的永恒》
达利早期的超现实主义画风。画面展现的是一片空旷的海滩,海滩上躺着一只似马 非马的怪物,它的前部又像是一个只有眼睫毛、鼻子和舌头荒诞地组合在一起的人 头残部;怪物的一旁有一个平台,平台上长着一棵枯死的树;而最令人惊奇的是出 现在这幅画中的好几只钟表都变成了柔软的有延展性的东西,它们显得软塌塌的, 或挂在树枝上,或搭在平台上,或披在怪物的背上,好像这些用金属、玻璃等坚硬 物质制成的钟表在太久的时间中已经疲惫不堪了,于是都松垮下来。达利承认自己 在《记忆的永恒》这幅画中表现了一种由弗洛伊德所揭示的个人梦境与幻觉,是自 己不加选择,并且尽可能精密地记下自己的下意识,自己的梦的每一个意念的结果。 而为了寻找这种超现实的幻觉,他曾去精神病院了解患病人的意识,认为他们的言 论和行动往往是一种潜意识世界的最真诚的反映。
西方现代艺术探寻的一种错综复杂的关系,这些事物的内在也许本身没有 什么联系,但在艺术家的眼中,一切未曾尝试国的艺术形式都有可能上升 为某种哲学,这样的理念直指社会价值观、意识流,和文学思潮。
现代主义艺术不仅在美学上构成了 与传统的对立,在内在精神上体现 出人的灵魂与肉体、人与自然的分 离,而且在艺术的接受上也产生了 与大众的隔膜。正如有人指出的, 现代艺术将大众分成懂它的和不懂 它的两部分人,而懂它的人总是少 数。尽管抽象主义者强调直觉并宣 称“抽象艺术像音乐一样,它带给 每个人以节奏、对称和和谐的感 觉”。但西方艺术理论家也不得不 坦言:“抽象艺术可称得上是20世 纪典型的艺术样式了,可是没有一 个人敢断言它属于通俗的艺术样式, 对于广大民众来说,它们仍然象喜 马拉雅山一样——太远、太高,无 从探测,不可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