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源与经济关系的统计分析

合集下载

重点税源对某县经济税收影响状况分析

重点税源对某县经济税收影响状况分析

重点税源对某县经济税收影响状况分析重点税源是我县经济发展的主要支柱,也是我县财政收入的主要来源,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变化和结构特征综合反映了本地国民经济的运行状况,而且能折射出其经济发展的程度。

重点税源企业及重点项目建设对本地税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在这里,我们将重点税源企业和重点工程项目统称为重点税源。

本文根据某县发改委提供的相关资料及我局对重点税源掌握的情况,就重点税源对本地税收影响做以简要分析。

一、重点项目建设情况“十二五”以来,全县确定投资50万元以上重点建设项目127项,其中亿元以上项目13项,千万元至亿元项目40项,500万元以上至千万元项目30项,50万元至500万元44项。

项目总投资253.57亿元,2012年度计划投资64.84亿元。

2012年,亿元以上项目年度计划投资33.34亿元,1-6月份完成投资23.88亿元。

二、重点项目建设对税收收入的影响及存在的问题在“十二五”期间投资的重大在建项目中,直接影响国税税收收入的重点工业企业主要有6项,以下分别做以分析:(1)X 家坝水电站项目。

该项目是XX水电责任有限公司在某县投资的Ⅱ期工程,总投资298000万元,目前1号机组安装工程完成工程量的95%,2号机组完成60%,3号机组完成40%,公用和附属设备工程完成工程量的65%。

该项目装机容量24万千瓦,建成后,预计年发电量达7.4亿kW·h,预计发电销售额14000万元,可实现销项税2400万元,目前有固定资产投资21176万元,固定资产进项税3600万元,在2014年下半年抵扣完固定资产进项税额,每年可实现税款2000万元。

(2)XX水电站(XX市XX 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总投资41000万元,现已完成总工程量82%,正进行设备安装。

装机容量3.2万千瓦,建成后年预计发电量1. 48亿kW·h,预计发电销售额3000万元,年可实现税收180万元。

(3)XX电站(XX某县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分析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关系的分析

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孙建丽摘要:本文通过对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关系的分析,研究了我国税收与GDP 的发展及现状,指出了税收收入增长速度与GDP 的增长速度之间的关系,并指出了促进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持续协调发展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税收收入;GDP ;增长税收是国家为实现其职能,凭借政治权力,按照法律规定,通过税收工具强制地、无偿地征收参与国民收入和社会产品的分配和再分配取得税收收入的一种形式。

一方面税收的增长取决于经济发展水平的高低,另一方面税收又可以反作用于经济发展:合理的税收可以促进经济发展、调节收入差距、实现宏观调控目标,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税收收入与GDP 都取得了巨大发展,无论从总量上还是从增长率上都达到前所未有的高度。

一、我国税收收入和GDP 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一)税收与GDP 的总量状况分析1.税收总量分析从1994年税制改革以来,我国税收收入增长趋势大体呈现指数增长,从总量来看,我国税收收入从1978年的519.28亿元,1993年增长幅度显著,到1999年税收总收入高出一万亿元,从此增长幅度更是显著,短短4年里又突破两万亿大关,从2009年-2011年增长尤为显著,2011年税收收入即增长到89720.31亿元。

2.GDP 总量分析我国GDP 呈现指数增长趋势,2001年突破一万亿大关,高达109655.2亿元,从2005-2008这段特殊的历史时间里,中国的GDP 在2008年达到54223.79亿元,由于我国工业化与现代化的推进,我国第一产业稳步推进,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比重不断扩大,尤其是为了08年的奥运会,国家加大投资力度,二三产业在这四年里发展较快,有力的推动了在这四年我国经济的迅猛发展。

2011年国内生产总值达471564亿元。

内蒙古数值较低为1.29,最高与最低之间相差96%。

(三)差异产生的原因引发各地方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出现差异的因素很多,其中:税收的增长主要取决于经济发展的速度与规模,不同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差异,城市经济的发展能带动就业、商品、房地产等相关产业的发展,这些行业的快速发展能带动税源的增长,从而能带动地税收负担与税收弹性向均衡方向发展;有学者指出不同的产业的增长对税收增长的拉动作用不同,第二产业对税收的拉动力最大,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最小。

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报告

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报告

重点税源企业分析报告1. 引言本报告旨在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分析,以帮助相关机构和政府部门了解这些企业的税收贡献情况和经济影响力。

根据相关数据和统计分析,本报告将从不同的角度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评估和解读。

2. 数据来源为了准确评估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贡献情况,我们收集了以下数据来源:•国家税务总局的税收数据•企业年报和财务报表•相关行业协会和政府部门的统计数据3. 企业分类我们根据不同的行业和规模对重点税源企业进行了分类,并对每个分类进行了分析。

下面是我们对不同行业的企业分类:•制造业•金融业•零售业•服务业•电信业4. 税收贡献通过分析税务数据和财务报表,我们计算出了每个重点税源企业的税收贡献。

根据数据显示,制造业企业在税收贡献方面占据了主导地位,其次是金融业和服务业。

这些企业的税收贡献对于国家财政收入的增长具有重要作用。

5. 经济影响除了税收贡献,重点税源企业还对经济产生了其他积极影响。

这些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就业增长,在提供稳定的工作机会的同时也增加了个人和家庭的收入。

此外,重点税源企业还为相关产业链的发展提供了支持,促进了经济的稳定增长。

6. 持续发展为了保持重点税源企业的持续发展,政府和相关机构应采取措施来支持这些企业的发展。

这包括提供更好的税收政策和减少行政负担,以鼓励企业扩大投资和创新。

此外,政府还应加强对这些企业的监管,以确保它们的经营行为合法合规。

7. 风险因素尽管重点税源企业对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因素。

其中包括国内外经济形势的不确定性、行业竞争加剧和技术进步的影响。

政府和企业应密切关注这些风险,并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和降低风险带来的影响。

8. 结论基于对重点税源企业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重点税源企业在税收贡献和经济影响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政府和相关机构应支持和促进这些企业的持续发展。

•风险管理和监管是确保这些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9. 参考文献•国家税务总局,税收数据年报,20xx年。

税收分析报告的格式写法、注意事项及范文模板

税收分析报告的格式写法、注意事项及范文模板

税收分析报告的格式写法、注意事项及范文模板税收分析报告,又称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是从税务部门的角度出发,以准确的税务统计资料和有关情况为依据,运用统计特有的方法,研究和反映税收征收、税源变化等税收现象的内在联系和相关的社会经济现象、情况及问题的一种应用文书。

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是观察、分析税收计划完成情况的一种手段,目的是及时反映税源变化和存在的问题,从而有效地把握税源变化和解决问题,不断提高税收管理水平。

它是税收管理的重要内容和基础工作,是提升税收征管质量与效率的重要环节。

税收分析报告是税务部门了解税收进度、掌握税源底数、预测税收趋势、指导和推动税收工作的重要依据,也是领导部门考核、检查税务管理人员的主要手段之一。

税收分析报告除具有公务文书和应用文书的一些共性之外,它自身还有一些特性:(1)以税收统计数据为主体。

税收分析报告以大量的统计调查材料为基础,以数字为主要语言,并用统计表和其他统计分析方法直观地反映经济和税收的各种复杂联系,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科学性。

(2)运用专业的分析方法。

税收分析报告以税务统计数据为主体进行分析、研究,同时,它还运用一系列专业的科学分析方法(如对比分析法、分组分析法、因数分析法、平均分析法等)来计算税收规模、构成、水平及比例等,并在量的计算基础上揭示出经济和税收的内在联系及其中的规律性。

(3)具有独特的表达方式和结构特点。

税收分析报告的基本表达方式是用事实来叙述,用数字来说明,行文坚持实话实说、就事论事。

它的结构特点是条理清晰,层次分明:首先,列出事实和数据;然后,用事实阐述道理,说明问题;最后,提出建议、办法和措施。

一、格式写法税收分析报告一般由标题、正文、落款三部分组成。

1.标题税收分析报告的标题一般由税务机关名称、时间和文种组成,如“××××地税局××××年××月税收计划执行情况分析报告”“××市地方税务局关于××××年税费收入完成情况分析报告”。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

地方税收统计分析发展壮大税源强化征收管理确保地税收入稳步增长----*县地税收入统计分析为了建立起税收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确保地税收入稳步增长,现对我局以来的收入完成情况分析如下:一、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及主要特点我局现管理各类企业271户,其中:国有企业66户,集体企业43户,股份合作企业8户,国有独资企业2户,其他有限责任有限公司91户,股份24户,私营独资企业10户,私营合伙企业5户,私营责任8户,私营股份2户,其他企业12户。

个体工商户1115户。

近年来,我们*县地方税务局在市地税局和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以组织收入工作为中心,以依法治税为灵魂,以依法征税、应收尽收为原则,认真贯彻落实全市地税工作会议精神和县委、县政府各项工作部署,严格税收执法,强化税源控管,组织收入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连年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市局下达的年度税收收入计划。

至,我局共组织回地方税收收入5212万元。

分年度看,完成1585万元,完成1760万元,完成1867万元,均占年计划的100,同比分别增长28.14、11.05和6.08。

分税收级次看,中央级税收累计入库1102万元,其中入库314万元(因同上年口径不一致,不具可比性,下同),入库391万元,同比增长24.53,入库397万元,同比增长1.54;省级税收入累计入库1026万元,其中入库329万元,入库340万元,同比增长3.35,入库357万元,同比增长5;市级税收收入累计入库837万元,其中入库265万元,入库278万元,同比增长4.91,入库294万元,同比增长5.76;县级税收收入累计入库2247万元,其中入库677万元,入库751万元,同比增长10.93,入库819万元,同比增长9.06。

分税种看,营业税共完成1949万元,其中完成580万元,同比增长49.49,完成663万元,同比增长14.31,完成706万元,同比增长6.49;个人所得税共完成1526万元,其中完成497万元,同比增长24.25,完成511万元,同比增长2.82,完成518万元,同比增长1.37;企业所得税共完成415万元,其中完成130万元,同比增长16.08,完成140万元,同比增长7.7,完成145万元,同比增长3.58;土地使用税共完成104万元,其中完成31万元,同比下降6.06,完成40万元,同比增长29.04,完成33万元,同比下降17.5;印花税共完成180万元,其中完成48万元,同比增长71.43,完成60万元,同比增长25,完成72万元,同比增长20;资源税共完成35万元,其中完成14万元,与上年持平,完成6万元,同比下降57.15,完成15万元,同比增长150;城建税共完成519万元,其中完成155万元,同比增长21.1,完成179万元,同比增长15.49,完成185万元,同比增长3.36;车船使用税共完成34万元,其中完成12万元,同比下降47.83,完成11万元,同比下降8.34,完成11万元,与上年持平;房产税共完成443万元,其中完成117万元,同比下降10,完成146万元,同比增长24.79,完成180万元,同比增长23.29。

重点税源的有关情况及分析措施

重点税源的有关情况及分析措施

重点税源的有关情况及分析措施所谓税源监控,是指税务机关根据税收有关法律、法规,通过系统规范的现代化手段和方法,对税源进行全方位监测、管理和信息跟踪,并分析预测税源发展变化趋势,有效防止税款流失的一系列税收管理活动,它贯穿于税收征管工作的全过程。

作为税源监控的重要内容,重点税源监控对征管工作的顺利开展以及税收收入的组织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一、重点税源对税收收入的影响随着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各级政府的财政需求对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的期望值不断提高,这使得税收收入对重点税源的依赖程度随之增加,尤其是近几年,重点税源对区域税收持续、健康、快速增长的促进作用日渐增强,以我局近几年纳税大户入库情况为例:根据上表所示,纳税额在10xxxx元以上和100xxxx元以上的企业户数逐年增加,纳税总额持续攀升,除2 003年受“非典”影响,纳税大户对当期收入增收额的贡献率有所下滑之外,其他年份纳税额在10xxxx元以上和100xxxx元以上的企业对当期收入增收额的贡献率均在6xxxx以上。

可见,重点税源数量及纳税额度的不断增加已成为拉动税收增长的重要因素。

因此,要实现收入任务,相当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对重点税源的掌握程度、监督能力和监控水平。

二、我局重点税源监控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一)基本情况现阶段,我局对重点税源户的监控主要是采取市、区、所三级管理模式。

据统计,截至2005年7月底,全局有正常户1871xxxx,年初依据我局新的重点税源户认定标准,共计认定三级重点税源户23xxxx,较200 4年三级重点户减少2xxxx。

造成重点税源户户数同比减少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今年确定区级、所级重点户的年纳税标准有所提高,分别较同期标准提高了一倍。

具体认定标准为:市级重点户要求2004年企业入库税款在50xxxx元以上或营业税在30xxxx元以上;区级重点户是要求年纳税额在20xxxx元以上的企业;所级重点户是要求年纳税额在10xxxx元以上的企业。

回归分析下税收与GDP的关系研究.docx

回归分析下税收与GDP的关系研究.docx

回归分析下税收与GDP的关系研究1引言税收是国家公共财政最主要的收入方式与来源,是国家存在的经济体现。

国内生产总值(GDP)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经济发展情况,是根据市场价格计算一个地区所有常住人口在单位时间内生产活动的结果。

税收与GDP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一方面,税收可以反映一个地区的GDP状况;另一方面,GDP是最大口径的税源,是税收的基础,二者协调发展。

政F通过税收发挥宏观调控的作用,进而保持经济平稳高速运转。

因此,研究税收与GDP的关系具有十分重要的价值。

前人对税收和GDP的研究有很多。

王婉陵等人使用计量经济的方法分析了税收和GDP的数据记录,给出了我国税收连年增长的合理解释;甄明霞定性描述了XX市税收与GDP比例偏高的原因,并分析了税收对宏观调控的意义;叶凯悦和其他研究者采用取对数回归的方法分析税收与GDP关系,给出了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结论。

此外,吕明等人分析了税收与经济发展状况的关系,提出了财政政策在税收中的重要性。

一方面,研究发现,XXX省的税收与多个因素有关,定性分析较多,定量较少。

另一方面,随着XXX省的经济不断发展,先前的研究时间相对较早,并不完全符合XXX省的经济状况;为此,本文选择XXX省1998至2016年的税收和GDP数据,从相关产业以及不同的税种等多角度进行系统分析研究。

2模型介绍2.1相关性相关性是描述多个变量间关系的一种,是各个相关因素的有机整合。

本文中对多个随机变量进行两两分析,进一步衡量这些变量的密切程度。

研究中的变量包括XXX省生产总值,第一产业增加值,第二产业增加值,第三产业增加值,地方财政增值税,地方财政营业税,地方企业所得税,地方个人所得税和财政税收收入9个指标。

相关系数是相关变量间的协方差与标准差相除来反映两变量之间相关程度。

具体相关系数的公式为:2.2逐步回归逐步回归的基本思想是:(1)在多个有关的变量中先选取影响最为显著的变量通过方差,标准差,协方差,拟合优度等进行建立模型,模型的基本结构是Y=β0+β1X1+β2X2+...+βnXn,其中,X表示自变量,n表示个自变量的个数,β代表回归系数,Y代表因变量。

2安徽省地税局某直属分局税源分析报告15页PPT

2安徽省地税局某直属分局税源分析报告15页PPT

与居民日常生活密切相关的电力、煤气和 水的生产仅5家企业,纳税3585万元占企业 所得税税款总额的13.55%,户均纳税贡献 位居榜首。表明在税源结构中电力、煤气 和水的生产行业企业虽然户数相对较少, 但平均税源含量较高。
其他行业企业虽然户数多但平均税源含量 反而较低。批发和零售业企业税源有下降 的趋势文化、体育和娱乐业表现欠佳,税 源同比下降64.45%主要是出版系统政策性 减收因素较多。
制造业、文化、体育和娱乐重点税源户纳税分别占该 行业税额的97.59%, 97.47%。
房地产、批发和零售、租赁和商务服务业重点税源户 纳税分别占该行业税额的84.03%,78.61%, 78.43%.
1-5月份营业税重点税源户纳税7339万元,占营业税纳 税总额的85.29%。
金融、保险业重点税源户纳税分别为该行业税额的100%; 交通运输、仓储业、房地产业重点税源户纳税分别占该
重点税源分析
今年以来省地税局直属分局进一步调整重点税源监控 范围将企业所得税年纳税40万元以上的企业营业税年 纳税20万元以上企业全部纳入重点税源监控范围。
1-5月份企业所得税重点税源户纳税22530万元占企业所 得税纳税总额的85.18%。
电力、煤气和水的生产、采矿业重点税源户纳税分别为该 行业税额的100%,
一、基本情况
在安徽省地税局直属分局管户中企业所得 税2003年1-5月份盈利企业386户,占申报户数 的21 .77%,分行业、分经济类型盈利户及入 库情况见下表:
营业税2003年1-5月份有税申报331户,税源户占管理户数的46.42%。 分税目、分经济类型入库情况见下表:
二、税源分析
制造业、其他行业企业所得税税源占据半壁江山,股份 制企业已成为支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性税源。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税源与经济关系的统计分析一、填空题:1、国内生产总值从使用方面看由四部分组成: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净出口。

2、税收收入能力与经济发达程度成正相关关系。

3、我国从整体来看,东部税负高,西部税负低。

4、税负下降,经济增长。

5、税收弹性合理区间应在 0.8-1.2 。

6、税收收入增加额与GDP增加额之比。

边际税负7、两个相比较的数值中,一个是另一个数的2的m次方倍,m是翻番数。

8、对税收结构进行分析一般用圆饼图图形。

9、对税收收入进行绝对数分析一般用直方图图形。

10、发展速度属于动态分析。

11、统计分析报告要求四性:准确性、针对性、时效性、逻辑性。

12、就个人所得税来讲,收入分配越是不均衡,可征税收越多。

13、拉佛曲线是美国经济学家发明的。

14、税收弹性等于税收收入增长率与GDP增长率之比。

15、税收弹性大于 1 ,税收负担是逐年提高的。

16、税收弹性等于 1 ,税负是保持不变的。

17、税收弹性小于 1 ,税负是逐年降低的。

18、投资与税收收入的作用是正效应。

19、常用的引入宏观经济变量预测税收收入的方法是回归分析法。

20、按月计算季节比率公式为各月实际数/月平均数。

二、单选题1、社会经济现象是复杂的,一种现象的变化往往要受几个因素的影响,对这些因素依次做定量分析,就是( A )A、因素分析法B、质量分析法C、价格分析法D、系数分析法2、经济税源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D )A、经济税源统计报表调查B、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和专门调查3、《税收完成情况分析报告》于每月终了后( B )日内完成。

A、3B、5C、7D、104、下列哪种方法属于税收预测方法中的宏观方法( A )。

A、税收弹性系数法B、本年后期收入平移法C、季节变动预测法D、税源排查预测法5、季节变动预测法主要有两种,即直接平均法和( A )。

A、修正平均法B、加权平均法C、移动平均法D、本年月均收入预测法6、税收分析内容的核心是( A )。

A、解析税收经济内在关系B、增加税收收入C、实现税收均衡入库D、有利于管理者宏观调控7、税收预测就是以充分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动的因素和( A )为基础,以统计方法、数学方法为手段。

A、税收历史资料B、税收现实资料C、理论数据D、预期目标8、根据预测对象与某一已知数之间存在的比例关系,从已知比例推算预测对象值的方法是(B)。

A、比较分析法B、比例推算法C、对比分析法D、趋势分析法9、经济税源调查按组织形式分为( D )A经济税源统计报表调查B全面调查C一次性调查D经常性调查和专门调查10、某地区2003年1至10月税收收入22.68万元,欠税0.98万元,通过强化征管等其他因素合计增收为1.5万元,根据本年月均收入预测法公式计算2003年预计税收收入(A)A.29.89万元B26.89万元C25.16万元D23.66万元11、某地区2003年1至9月税收收入21.9万元,四季度的上年同期税收收入累计为7.7万元,根据本年后期收入平移法计算2003年预计税收收入(A)A29.6(万元) B36.89万元C21.9万元D29.19万元12、由调查人员深入到现场,对所要调查的经济税源对象进行直接调查,取得经济税源资料的方法是经济税源调查的三种基本方法中的(A)A直接观察法B报告法C采访法13、在增值税税负分析指标方面, 企业一定时期增值税实缴税负率与上年同期(或上期)比较发生变化后的差异度是(A)A增值税应缴税负变动率B增值税实缴税负变动率C增值税实缴税负率D增值税应缴税负率。

14、数理统计分析预测是通过建立相关数学模型,利用相关时期的经济、税收历史数据,来分析预测一定时期的( A )A 税收规模B税收构成 C 税收负担 D 弹性系数15、从微观角度分析,最主要的经济指标是( A )A、销售收入(营业收入)B成本 C 利润 D 现金流量三、多选题1、根据经济税源调查对象的特点,经济税源调查可分为( ABCD )。

A、定期税源调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2、经济税源调查活动的具体过程包括(BCD )阶段。

A、整理阶段B、准备阶段C、实施阶段D、总结阶段3、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 ABCD )方面。

A、以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B、以纳税人为分析对象的基本单位C、以总量关系评估为起点D、以同业税负理论为技术基础4、在增值税税负方面,反映税收负担的主要指标有( ABCD )。

A、增值税应缴税负率B、增值税实缴税负率C、增值税应缴税负变动率D、增值税实缴税负变动率5、经济与税源关系的预测分析的方法包括( ABCD )A、移动平均法B、指数平滑法C、回归分析及预测D、均势移动平均季节指数法6、撰写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包括( ABCD )A、确定主题B、取舍材料C、拟定提纲D、撰写并修改报告7、建立税收分析计统指标应遵循的原则( ABC )A、现实性原则B、相关性原则C、结构性原则D、合理性原则8、经济税源调查的基本要求(ABCD )A、目的明确B、要有充分的必要性C、要有高度的可行性D、要实事求是,注重实效9、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是( ABCD )A、主题鲜明,重点突出B、材料翔实、数据准确C、判断推理符合逻辑D、语言精炼、形式生动10、经济税源调查的基本方法包括(ABC )。

A、直接观察法B、报告法C、采访法D、间接法11、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基本要求是( ABCD )A主题鲜明,重点突出B材料翔实、数据准确C判断推理符合逻辑D语言精炼,形式生动12、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内容包括(ACD )A慨况介绍B总体介绍C综合分析D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13、撰写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一般程序包括( ABCD )A确定主题B取舍材料C拟写提纲D撰写并修改报告14、微观税收分析的基本思路可以概括为(ABCD )A以解析税收经济关系为核心B以纳税人为分析对象的基本单位C 以经济总量为分析起点D以同业税负理论为基本技术路线15、经济税源调查的分类包括(ABCD )A定期税源调查表B普查C重点调查D典型调查四、判断题1、一元线性回归分析预测法适用于中长期的税收预测。

()2、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类型是由调查的内容和形式决定的。

()3、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写作程序一般由确立主题、取舍材料、拟订提纲、撰写报告等几个主要过程组成。

()4、经济税源调查是做好税收预测、科学合理地编制和分配税收收入计划的前提。

()5、税收预测是以充分掌握影响税收收入变动的因素和税收历史资料为基础,以统计方法、数学方法为手段。

()6、经济税源调查是做好税收预测,以及科学合理编制和分配税收计划的前提。

()7、经济税源调查中的普查方法是一种专门为某些特定任务的需要而组织的一次性的、全面的经济税源调查。

()8、税源排查预测法是指税务机关有组织、有计划地对经济发展、税收征管、税收稽查、税收政策变化及其他不可比等原因引起的税源变化情况进行的专业性调查研究()。

9、采用本年月均收入预测法预测全年税收收入一般适用于季度、年度税收收入预测()。

10、增值税同比增长率是指当年某期增值税税收收入与上年同期增值税税收收入差额与当年某期增值税税收收入的比率。

()11、税源管理的目的在于运用各种管理手段使纳税申报数额最大化地趋向于法定税收收入数额,归要到底在于提高纳税申报的准确性。

()12、重点税源是指那些所提供的税收收入达到一定规模,且占本地区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较大,对完成本地区组织收入任务有着举足轻重影响的企业或行业。

()13、税务统计调查按其组织组织形式可分为统计报表和全面调查。

()14、本年月均收入预测法是指根据本年已实现的税收收入月均数来预测全年税收收入的一种方法。

公式:全年预计税收收入=(1至本月税收实绩+欠税)÷截止本月的月份数×12+(-)其他因素()。

15、本年后期收入平移法是指以上年后几个月的税收收入作为本年后几个月收入加上本年总数月实绩数进行预测全年收入的一种方法。

公式:全年预计税收收入=1至本月实际税收收入+后几个月的上年同期税收收入()。

16、经济税源调查报告的内容通常包括三部分:一是概况介绍,即对所调查的经济税源的基本情况进行综合性的概述,反映主、客观情况,并以数据和典型事例加以印证;二是综合分析,即根据调查得到的材料,抓住重点问题,进行定量和定性的分析,透过现象看本质,反映经济税源的真实情况、变化情况和存在问题;三是提出解决问题的意见和建议,即针对经济税源的状况和存在问题,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和建议。

()17、分析税收收入的变化,一定程度上就是分析与之相对立的经济指标的变化,为进一步加强征收管理工作,增加税收收入提出改进措施。

18、税收预测,即借助于统计分析工具建立起科学的税收预测模型来分析预测一定时期内的税收规模,以揭示税收收入自身及税收与经济之间的发展规律,为实施税收管理的科学化、精细化提供定量的分析工具、决策支持和评价依据。

19、国内生产总值(GDP)是一个国家或地区在一定时期实现的总产值。

20、税负是纳税人(负税人)因政府税收而承担的货币损失或经济福利牺牲。

五、简答题1、简述经济税源调查的概念。

2、简述重点税源分析的主要调查内容?3、简述微观税收分析的含义?4、一般情况下对税收收入分析从哪些方面进行?5、从宏观角度简述影响税收收入的因素是什么?六、计算题1、陕西某市地税局1999-2003年税收收入完成情况如下表:年份 1999 2000 2001 2002 2003一季度 26424 30208 42216 55677 77642二季度 27496 35216 40474 60402 74980三季度 26312 34136 42193 50915 72595四季度 29814 37563 48062 52276 70942根据季节比率法预测2004年各季度税收收入情况。

2、根据最小平方法预测2004年税收收入。

年份税收收入1999 1100192000 1371292001 1729452002 2192702003 2961593、某地区2003年1至10月税收收入22.68万元,欠税0.98万元,通过强化征管等其他因素合计增收为 1.5万元。

预测2003年税收收入。

4、某地区2005年1至9月税收收入21.9万元,四季度的上年同期税收收入累计为7.7万元,预计2005年年底能够实现税收收入数。

5、某地区2005年1至10月税收收入22.68万元,至本月末累计增幅25%,后2个月的上年同期税收收入5.6万元,预测2005年底实现税收收入是多少。

6、依据下面资料,求出税收收入与GDP之间的线性回归模型,并预测2006的税收收入。

年份税收收入(亿元) GDP(亿元)1995 14.24 466.861996 17.33 576.461997 21.78 670.611998 29.36 755.051999 32.02 825.132000 37.50 899.422001 52.90 1021.302002 64.26 1150.302003 77.86 1297.572004 95.18 1576.20合计 442.43 9238.907、某地区2003年至2005年生产总值合计为400亿元,地方税收收入合计为8亿元,试计算该地一定时期税收负担率为2%,如果2006年地区生产总值计划为250亿元,预测2006年地方税收收入为多少?8、某地区2001年至2003年地方税收收入增长率分别为22%、30%、45%,如果三年地区生产总值增幅分别为20%、30%、30%,请计算出三年的税收弹性系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