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灾害的讲义形成与影响
6-2 地质灾害(学生版)-高一地理同步精品讲义(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6.2 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课标解读1.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1.理解掌握地震的发生的原因和地震构造2.知道震级与烈度的区别和影响因素3.能说出地震产生的影响,知道地震的主要分布地区4.理解掌握滑坡、泥石流的形成原因、影响,以及在我国的分布知识点01 地震1,地壳中的岩层在 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 或 。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 或 ,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 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称为地震。
2,地球内部岩层破裂引起震动的地方称为 。
震源到地面的垂直距离称为 。
地面正对着震源的那一点称为 。
地面上任何一点到震中的直线距离称为 。
把地面破坏程度相似的各点连接起来的曲线称为 。
3,地震能量的大小用 表示。
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 表示。
一次地震只有一个 ,但可以有多个 。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 、 等有直接关系。
受 、 等影响,在震中距相同的地方,地震烈度有时相差很大。
4,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 ,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地震还会诱发 、 、 、 、 、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5,地震不仅破坏当地的资源环境和生态系统,还会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 。
这些影响具有一定的滞后性和隐蔽性,持续时间往往长久。
6,板块与板块交界处地壳极不稳定,是地震易发地区。
从世界范围看,地震集中分布在 和 地带。
我国地跨世界两大地震带,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目标导航知识精讲是世界上地震灾情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我国地震灾害发生频繁的地区有、、、、、等。
【即学即练1】2016年上半年,台湾接连发生地震。
下图显示了其中两次地震的基本信息。
台湾正在致力于地震预警系统的建设,该系统可以在地震发生以后,在地震波传播到某地区前,提前几秒至数十秒发出警报,以减少伤亡。
读图,回答两次地震相比,高雄地震人员伤亡较多的原因是()①震级较高②震源较深③时值深夜④地处山区⑤人口稠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⑤D.②④⑤知识点02 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是山地上的岩体或土体,因、、及等原因,在作用下,沿一定的整体下滑的现象。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

自然灾害与防治知识点自然灾害是指由自然力量引起的具有突发性、破坏性和不可避免性的灾害事件。
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中,自然灾害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和社会稳定带来了严重威胁。
为了保护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利益,我们需要具备一定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
本文将从地震、洪水、台风和干旱四个方面介绍相关的知识点。
一、地震1.地震的原因:地球的地壳被划分为多个板块,当板块发生运动时会产生地震。
2.地震的危害:地震会造成房屋倒塌、道路破坏以及人员伤亡,并可能引发火灾和次生灾害。
3.地震预防措施:建筑物应按照地震标准进行设计和建造,定期进行地震演练,提高对地震的认知和应急处理能力。
二、洪水1.洪水的原因:降雨过多、河流水位上涨或者水库突发性泄洪等原因都可能引发洪水。
2.洪水的危害:洪水会淹没低洼地区、毁坏农田和建筑物,造成人员伤亡,同时也会引发疾病传播和营养不良等问题。
3.洪水防治措施:加强水库管理和水文预报,提高排水系统的能力,合理开展防洪工程建设,加强河道清理和护岸建设。
三、台风1.台风的原因:台风是海洋中潮湿的空气经过水温较高的地区上升形成的,具有较强风力和降雨。
2.台风的危害:台风带来的强风和暴雨会导致建筑物倒塌、农田被淹、海上交通中断,并可能引发山体滑坡和泥石流等次生灾害。
3.台风防治措施:加强气象监测和预警,及时撤离危险地区的人员,加强建筑物和房屋的抗台风能力,确保安全疏散和应急救援的顺利进行。
四、干旱1.干旱的原因:气候变化、水资源过度开发和管理不善等因素都可能导致干旱。
2.干旱的危害:干旱会导致土地退化、作物减产和水资源短缺,同时也会引发粮食危机、荒漠化问题和环境退化。
3.干旱防治措施:加强水资源管理和调度,推广节水灌溉技术,合理利用雨水和地下水,加大抗旱科技研究和技术支持。
总结:自然灾害无法完全避免,但通过科学的防治措施和紧急应对措施,可以减少灾害对人民生命和财产的威胁。
每个人都应该加强自身的自然灾害防治知识学习,提高防范意识和应急处理能力。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 讲义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讲义一、自然灾害的概述(一)自然灾害的定义与分类自然灾害,简单来说,就是由自然因素引起的、对人类生命和财产造成损失的事件。
它包括但不限于气象灾害(如台风、暴雨、干旱、寒潮等)、地质灾害(如地震、滑坡、泥石流等)、海洋灾害(如风暴潮、海啸等)、生物灾害(如蝗灾、病虫害等)。
气象灾害往往具有突然性和广泛性的特点。
比如台风,它能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给沿海地区造成巨大的破坏。
暴雨可能引发洪水和城市内涝,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和交通。
干旱则会导致农作物减产甚至绝收,影响粮食安全。
地质灾害通常具有突发性和破坏性强的特点。
地震是其中最为严重的一种,瞬间就能让大地颤抖,房屋倒塌,造成大量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滑坡和泥石流则常常在山区发生,它们来势汹汹,摧毁道路和房屋。
海洋灾害的威力也不容小觑。
风暴潮会使海水涌上陆地,淹没沿海地区。
海啸则是由海底地震、火山爆发等引起的巨浪,具有极大的破坏力。
生物灾害虽然不像其他灾害那样直观和剧烈,但也会给农业和生态系统带来长期的影响。
蝗灾能让大片农田颗粒无收,病虫害会降低农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二)自然灾害的形成原因自然灾害的形成往往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对于气象灾害,大气环流的异常是主要原因。
比如厄尔尼诺和拉尼娜现象,会导致全球气候异常,引发一系列的气象灾害。
此外,地形、海陆位置等地理因素也会影响气候,增加某些气象灾害发生的可能性。
地质灾害的发生与地球的内部构造和地壳运动密切相关。
板块运动、地震带的分布等都是导致地震的重要因素。
而滑坡和泥石流的发生则通常与地形陡峭、植被破坏、强降雨等有关。
海洋灾害的形成与海洋环境和大气条件有关。
风暴潮往往是由强风和气压差引起的,海啸则多由海底的剧烈运动引发。
生物灾害的产生一方面与生物自身的繁殖特性有关,另一方面也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有关。
比如过度开垦、滥用农药等,都可能导致生物灾害的发生。
(三)自然灾害的影响自然灾害给人类社会带来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且是极其严重的。
自然灾害的形成、特征及影响

自然 灾害形 成 的过 程 有 长有 短 ,有缓 有 急 。有 些 自然 灾 害 ,当致 灾因素 的 变化 超 过一 定 强 度 时 ,就 会 在 几天 、 几小 时甚 至 几分 、几
秒钟 内表现 为灾 害行为 , 火山爆 发 , 震 、洪水 、飓风 、风暴潮 、 雹等 , 类 灾 害称为 突发 性 自然 灾害 ~旱 灾 、 像 地 冰 这 农作 物和 森林 的 病 、虫、 草 害等 , 虽然一 般要 在 几 个 月的 时 间 内成 灾 ,但 灾害 的形 成和 结 束仍 然 比较 快 速 、 明显 ,所 以也把 它们 列 入 突发性 自然 灾 害。 另#  ̄ 有 l- -
互联 系 人 类要 从科 学的 意 义上认 识这 些 灾害的 发 生 、发展 以及尽 可 能减 小 它们所 造成 的危 害 , 已是 国际社会 的 一个 共 同主题 。 地 球 上的 自然 变异 , 包括人 类 活动 诱 发的 自然 变异 , 无时 无地 不 在发 生 , 高低 温试 验 箱 当这种 变异给 人 类社 会 带 来危 害 时 ,即构 成 自然 灾 害。 因为 它给人 类 的 生产和 生 活带 来 了不 同程度 的损 害 ,包括 以 劳动 为媒 介的人 与 自然之 间 ,以及 与之 相 关的 人与 人之 间的关 系?
一
些 自然 灾害是 在 致 灾 因素 长期发 展 的情 况 下,逐 渐 显现 成 灾的 ,如 土地 沙漠 化 、水 土流 失 、环境 恶化 等 ,这 类 灾害通 常 要 几年 或 更长 许 多自然 灾害 ,特 别是 等级 高、 强度 大 的 自然 灾 害发 生 以后 ,常 常诱 发 出一 连 串的其 他 灾 害接 连 发 生 ,这 种现 象叫 灾害链 、灾 害链
眠 障碍 ,社会 退缩 以及 强烈 警 觉的 焦虑障 碍
初中地理中的自然灾害要素概述

初中地理中的自然灾害要素概述自然灾害是指由地球自然现象引起的灾害,包括地震、火山喷发、洪水、飓风、龙卷风、干旱、泥石流等。
这些自然灾害在人类社会的发展中造成了重大的破坏和损失,对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自然灾害是一个重要的研究内容,了解自然灾害的要素对于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在地理学的研究中,自然灾害要素主要包括地质、气候和地形要素。
地质要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地质构造造成了地球表面的地壳运动,地质过程如地震、火山喷发等经常会导致灾害的发生。
地震是地球表面在地壳运动的结果,会引起地面震动、地裂和地面变形,造成房屋倒塌、道路损坏等灾害。
火山喷发是地球内部熔岩喷发到地表的现象,会伴随着火山灰、火山熔岩等物质的喷出,造成周边地区的破坏和灾害。
气候要素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因素之一、气候的变化会导致洪水、干旱等灾害的发生。
洪水是由于降水量过大、河流水位上涨等导致地表水体暴涨的灾害,造成城市、农田、交通等多方面的破坏。
干旱是由于气候干燥、降水量减少等导致水资源短缺的灾害,使得农作物减产,土地荒漠化,对农业生产和生活造成危害。
地形要素也是自然灾害发生的重要原因之一、地形的高低起伏、河流和湖泊的分布等地形因素都会影响自然灾害的发生。
如地势较低的地区容易积水导致洪水的发生,地势较高的地区容易发生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灾害。
此外,地形的开采和破坏也会影响到自然灾害的发生,如开采导致土地沉陷、山体崩塌等现象。
除了地质、气候和地形要素外,人类活动也是引发自然灾害的重要原因之一、人类的过度开采、不合理利用自然资源、违法违规的建设等行为都会加剧自然灾害的发生。
如水土流失、水资源过度开采、河道疏浚、城市建设等都会造成环境破坏、土地沙漠化等问题,加剧自然灾害的危害。
在初中地理课程中,了解自然灾害的要素对于预防和减少自然灾害的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学生通过学习地质、气候和地形要素,可以更好地理解自然灾害的成因和规律,了解人类活动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从而提高对自然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高中地理必修一讲义第六章 第二节 地质灾害

第二节地质灾害课程标准运用资料,说明常见自然灾害的成因,了解避灾、防灾的措施。
学习目标1.运用资料,说明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成因和危害。
2.结合实例,说出地震、滑坡、泥石流等常见地质灾害的防御措施。
一、地震1.概念:地壳中的岩层在地应力的长期作用下,会发生倾斜或弯曲。
当积累起来的地应力超过岩层所能承受的限度时,岩层便会突然发生断裂或错位,使长期积聚起来的能量急剧地释放出来,并以地震波的形式向四周传播,使地面发生震动。
2.指标(1)地震能量的大小用震级表示。
(2)地震时某一地区地面受到的影响和破坏程度用地震烈度表示。
(3)一次地震只有一个震级,但可以有多个烈度。
地震烈度的大小与震级、震源深度、震中距、地质构造及地面建筑有密切关系。
3.危害(1)直接危害:造成房屋倒塌,破坏道路、管道、通信等基础设施,导致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2)间接危害:诱发崩塌、滑坡、泥石流、火灾、海啸、有毒气体泄漏、疫病蔓延等灾害。
(3)心理健康:造成家破人亡和生活突变,从而严重损害灾区人们的心理健康。
4.频发地板块与板块交界处,集中分布在环太平洋和地中海-喜马拉雅地带。
5.我国地震灾害发生范围广、频度高、强度大,主要地区有台湾、西藏、新疆、青海、云南、四川等。
判断1.一次地震可以有多个震级。
( × )2.地面建筑质量影响地震烈度。
( √ )二、滑坡和泥石流1.滑坡(1)概念:山地斜坡上的岩体或土体,因河流冲刷、地下水活动、地震及人类活动等原因,在重力作用下,沿一定的滑动面整体下滑的现象。
(2)多发地:岩体比较破碎、地势起伏较大、植被覆盖度较差的山地丘陵区以及工程建设频繁的地区。
(3)危害:破坏或掩埋农田、道路和建筑物,堵塞河道。
2.泥石流(1)概念:山区沟谷中由暴雨或冰雪消融等激发的,含有大量泥沙、石块的特殊洪流。
(2)多发地:地形陡峻、具有丰富的松散物质以及短时间内有大量水流的地区。
(3)危害:摧毁聚落,破坏森林、农田、道路,淤塞江河等。
2019_2020学年新教材高中地理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讲义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47

第六章自然灾害第一节气象灾害知识清单一洪涝灾害1.定义:因连续性的降水或短时强降水导致江河洪水泛滥,或积水淹没低洼土地,造成财产损失和人员伤亡的一种灾害。
2.分布地区(1)从气候因素看:主要分布于亚热带季风区、亚热带湿润气候区、温带季风气候区、温带海洋性气候区。
(2)从地形因素看:主要分布于沿河、沿海地势低洼地区。
造成排水不畅(3)我国的洪涝灾害主要分布在东部季风区各大江河的中下游平原。
3.危害(1)淹没农田、聚落等,破坏交通、通信、水利等基础设施,造成人员伤亡、农作物减产、交通受阻、人畜饮用水困难等。
(2)引发河流泥沙淤塞、水土流失等生态问题,破坏人类生存环境,制约区域经济发展。
(3)易发疫情,威胁人类身体健康。
(4)人口越密集、经济发展水平越高的地区,造成的损失越大。
[微思考]如果洪涝发生在无人区,会不会形成洪涝灾害?为什么?提示不会。
洪涝只有发生在有人类活动的区域,并且带来灾害时,才能称为洪涝灾害。
知识清单二干旱灾害1.定义:因长时间无降水或降水异常偏少造成空气干燥、土壤缺水的一种现象。
当干旱持续时间较长,影响人类的生活和生产时,称为干旱灾害,简称旱灾。
2.分布干旱≠旱灾(1)世界:非洲、亚洲和大洋洲的内陆地区。
(2)我国:华北、华南、西南和江淮地区。
3.危害(1)农作物大量减产,乃至颗粒无收。
(2)影响牧草生长,加剧草场退化和沙漠化。
(3)引发水资源短缺,造成人畜饮水困难,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4)引发沙尘暴、火灾、虫灾等灾害。
[微思考]我国西北地区降水少,旱灾最为严重,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为什么?提示不正确。
衡量旱灾的形成及程度,不仅要看一个地区在某段时间内的降水情况和干湿状况,更要考虑该地区的水资源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人口密度等因素。
我国西北地区降水量少,只能说明该地区比较干旱,而旱灾则还要看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程度。
知识清单三台风灾害1.定义:在热带或副热带洋面上形成并强烈发展的大气旋涡,中心附近最大风力在12级以上。
Unit4NaturalDisasters单元分析讲义-高中英语人教版

Unit 4 Natural Disasters单元分析本单元主题:人与自然——自然灾害与防范一、单元内容分析本单元以自然灾害为话题,探讨在“人与自然”的主题之下,当人类面临自然灾害的威胁时,应该树立防灾意识,不断研究和认识自然灾害,提高在灾害中逃生的能力。
本单元学习设置从认识自然灾害的种类开始,到介绍近现代历史上国内外发生过的重大自然灾害事件,再到探讨面对灾害的威胁和所造成的损失时,人们可以采取的应对措施等。
本单元还力图体现“灾害无情人有情”的主题意义,即人类在重大自然灾害面前不屈不挠,相互援助,坚定信心,重建家园。
以下为教材各部分教学内容简要分析及教学活动实施建议:1.Opening Page主题图呈现的是解放军战士在汶川地震的废墟中运送伤者的感人画面,体现了在发生重大自然灾害时,军民同心,合力救助受灾人员的大无畏的人道主义精神,突出了解放军战士在赈灾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和无私奉献精神。
了解自然灾害,积极应对自然灾害,知道防范和减少自然灾害损失的基本措施,是21世纪公民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
开篇页的引言“Live to Tell:Raising Awareness,Reducing Mortality.”可以翻译为“用生命呼吁:增强减灾意识,减少人员伤亡”。
这句话是2016年联合国国际减灾战略(United Nations International Strategy for Disaster Reduction)的活动主题,目的是呼吁全球各地的人们重视自然灾害,树立防范意识。
2.Listening and Speaking:Report natural disasters 该部分听力文本为四则关于自然灾害的新闻播报。
第一则以早间新闻播报的形式,报道了厄瓜多尔一场突发的7.8级地震。
第二则是晚间新闻,是对发生在中国江西和湖南的洪水灾害的跟踪报道。
第三则是美国田纳西州孟菲斯南部当地电台对本地突发的龙卷风灾害的插入式新闻播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自然灾害的概念
自
然
自然 属性
属 性 异
常
变
化
现象 事件
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社会失稳 资源破坏
社会 属性
2.自然灾害具备的两个基本条件 一是要有自然异变作为诱因;二是要有损害的人、财 产、资源作为承受灾害的客体(受灾体)
点拨与讨论 自然灾害和人为灾害的区别
3.自然灾害系统的构成 孕灾环境、致灾因子、受灾体和灾情共同组成的具 有复杂特性的地球表层异变系统,灾情的形成是前 三者综合、相互作用的结果
¤ 情景激疑
假若某地发生地震后,让你去统计造成的影响, 你将从哪几个方面去统计,只统计伤亡人数和 财产损失数量合适吗?
¤ 知识归纳
1.自然灾害造成人员伤亡
点拨
(1)自然灾害对人员生理和心理的伤害
(2)人员伤害的人群差异
2.自然灾害造成财产损失 (1)直接经济损失 (2) 间接经济损失 点拨与讨论
如何进行灾情报告 3.自然灾害造成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
。太
①
平
北回归线
——600~1000米
③。 。
④
——200~600米
洋
(1)台湾岛的地形特征是
,
因为位于两大板块交界处,容易发生的自然灾害是
。
(2)在同一次自然灾害中,岛的西部往往比东部灾情严重, 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是什么?
谢
谢
观
6. A 致灾因子不同
B 人口密度不同
7. C 抗灾救灾投入不同
D 太阳高度不同
2. 下列事件或现象属于自然灾害的是( ) A 日本附近的海底火山——明神礁爆发 B 美国西北部的华盛顿州圣海伦斯火山爆发 C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反应堆发生爆炸 D 二战期间日本广岛、长崎原子弹爆炸
知识点二——自然灾害的影响
自然灾害的形成与影 响
1.自然灾害形成的两个必要条件:一是
,
二是
。
2.自然灾害灾情的大小,取决于
、
和
三者共同的作用
3.人类在自然灾害中既受到
也会受到
和
伤害, 的伤害
4.自然灾害造成的损失包括
、
和
等
5.经济发展水平高,防灾能力弱的地区,灾害造成的
危害程度
。
知识点一 自然灾害
¤ 情景激疑
1781年冰岛拉基火山喷发,其产生的有毒气体和饥荒使冰岛人口减少了 五分之一,这次火山喷发而致冰岛人口减少事件是否属于自然灾害?为 什么
1. 1815年印尼坦博拉火山喷发导致9.2万人死亡;1985年 哥伦比亚鲁伊斯火山一次喷发中也造成了2.3万人死亡, 据此回答问题
2. (1)火山喷发
3. A 不属于自然灾害
B属于孕灾环境
4. C属于致灾因子
D不属于自然异变
5. (2)材料中两次火山喷发造成的人员伤亡数目不同, 最不可能的原因是
(1)自然资源与环境破坏的灾情特点 (2)自然灾害对不同类型资源的影响
4.自然灾害的危害程度存在着地域差异(讨论) (1)自然灾害危害程度的地域差异
{ 不同地区,自然灾害的影响不同 同一种自然灾害,危害程度也存在着地域差异
(2)造成自然灾害程度地域差异的原因
1.读台湾地形示意图,回答问题 东经120度 ②东。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