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化学元素试题
初中化学元素质量分数试卷(含答案)例析

元素质量分数试题例析一、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化学式例1:已知锰元素的一种氧化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5%,此氧化物的化学式为()。
A.B.C.D.分析:设氧化物的化学式为,则有,解得。
故选D。
二、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相对分子质量例2:“骨质疏松症”是人体缺钙引起的,可服用补钙剂来治疗。
乳酸钙是一种常见的补钙剂,测知乳酸钙分子中含有一个钙原子,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18.34%,则乳酸钙的相对分子质量为______________。
分析:根据化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则有:,解得相对分子质量为218。
故答案为218。
三、根据混合物中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另一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例3:由三种物质组成的混合物中,测得硫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2%,则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
分析:观察三种物质的化学式的特征可知,所含Na与S的原子个数比均为2:1,由此可知,两种元素有固定的质量比,其质量比等于相对原子质量之和的比,还等于质量分数比,因此有,解得钠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6%,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故答案为22%。
四、根据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确定物质的组成例4:某气体由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已知氧元素的质量分数为50%,则该气体的组成可能有____________种,分别为____________。
分析:三种化合物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分别为57.14%、0.50%,如果该气体由一种物质组成,只能为SO2;如果由两种物质组成,根据平均值法,其中一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小于50%,另一种物质中氧元素的质量分数应大于50%。
故该气体应由CO和CH4组成;三种物质都含有也符合要求。
故答案为3种,分别为。
五、根据混合物中某元素的质量分数,求含该元素的化合物的质量分数例5:有一不纯的硝酸铵()化肥,杂质中不含氮元素,测知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为31.5%,则该化肥的纯度为______________。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如表是元素周期表的一部分,则下列回答正确的是()A.第13号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B.11号元素的中子数是11C.表中左边是非金属元素、右边是金属元素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6【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周期律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进行分析解答本题。
A.第13号元素是铝元素,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正确;B.第11号元素的质子数是11,中子数是12,错误;C.表中右边是非金属元素、左边是金属元素,错误;D.硫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2,原子序数为16,错误。
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点评:理解和掌握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是解题的关键。
2.日常生活中的“碘盐”、“含氟牙膏”等生活用品中的“碘”、“氟”指的是()A.元素B.原子C.离子D.单质【答案】A【解析】根据元素与微观粒子及物质的区别进行分析解答。
食品、药品、营养品、矿泉水等这些商品中所强调的“碘、氟、钙、铁、锌”等都是说明这些物质的存在,而不关注以什么形式存在,或者便于说明如何存在,所以就用宏观的元素种类来说明,因此理解为元素。
故选A【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一般商品标注都是说明物质的组成元素的,而不是强调分子还是原子甚至离子的具体存在形式。
3.如图是水的微观层次结构,图中右侧“O”表示()A.氢元素B.氢原子C.氧元素D.氧原子【答案】B【解析】通过微观粒子的模型所表示的意义来分析解答。
由图示可知,一杯水由很多水滴构成,水滴又是由很多水分子构成;通过水分子的模型可知,每个水分子是由两个氢原子和一个氧原子构成,图中右侧的“O”有两个,所以表示氢原子,故选B 【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分子是由原子构成的,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粒子,原子是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
4.在CO2、SO2、NO2三种分子中,含有一样多的是()A.氧元素B.氧原子C.氧气分子D.氧元素的质量分数【答案】B【解析】根据三种分子的构成分析。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考试题及答案.doc

九年级化学上册元素考试题及答案姓名:_____________ 年级: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题型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xx题xx题xx题总分得分一、选择题(共8题)评卷人得分1.与元素化学性质关系最密切的是原子的( )。
A.质子数B.核电荷数C.最外层电子数 D. 核外电子数【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2.下列各元素的符号,写法正确的是( )。
A.钙CA B.硅SI C.铝A1 D. 铁Fe【答案】CD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3.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氧元素,既存在于单质中,又存在于化合物中的是( )。
A.液氧B.空气C.水D.高锰酸钾【答案】B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4.日常生活中的下列各组物质,前者属于混合物、后者属于化合物的是( )。
A.二氧化碳、铜B.冰水混合物、双氧水C.医用酒精、水 D. 水、臭氧【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5.下列符号既表示一种元素,又表示一种原子,还表示一种物质的是( )。
A.O2B.2ºC.O D.Cu【答案】D难度:容易知识点:元素6.一定条件下分别分解高锰酸钾、氯酸钾、过氧化氢(化学式H2O2)三种物质,都可以制得氧气。
这说明三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 )。
A.氧气B.氧分子C.氧元素D.氧化物【答案】C难度:容易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7.空气中含量最多的元素和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以及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物质为( )。
A.Na2CO3B.Mg(NO3)2C.Al(NO3)3D.Fe2(SO4)3【答案】C难度:中等知识点:化学式与化合价8.下列各组原子结构示意图中所表示的两种元素具有相似的化学性质的是( )。
【答案】A难度:容易知识点:离子二、多项选择(共3题)1.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以下获取的信息错误的是( )。
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是53B.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53个电子D.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gE.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F.元素符号为i【答案】BDF难度:中等知识点:离子2.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初三上册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试题及答案

初三上册化学组成物质的化学元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共20小题)1.下列物质中,属于酸性氧化物的是( )A.H2OB.COC.H2CO3D.SO2【分析】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属于酸性氧化物,据此结合常见氧化物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水不能与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项错误.B、CO不能与碱反应,不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项错误.C、H2CO3是由氢、碳、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二氧化硫能与碱溶液反应生成盐和水,属于酸性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酸性氧化物是能与碱反应的氧化物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分类是学习科学的方法之一,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水B.氧气C.空气D.氢氧化钙【分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A、水是由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B、氧气是由氧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不属于氧化物;C、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不属于氧化物;D、氢氧化钙是由钙元素、氢元素和氧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A.合物,又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两个关键点缺一不可,要同时具备.3.根据组成元素的类别对下列氧化物分类其中有一种与另外三种不属于同一类别,它是( )A.MnO2B.CuOC.P2O5D.Fe3O4【分析】根据氧化物中组成元素的类别考虑(从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方面考虑).【解答】解:C属于非金属氧化物,A、B、D都属于金属氧化物,金属元素的判断方法是:一般带“钅”字旁的都为金属元素(汞、金也属于金属元素).故选C.【点评】通过回答本题知道了氧化物可分为两类:金属氧化物和非金属氧化物.4.如下描述的四种物质属于氧化物的是( )A.医疗上用作“钡餐”的硫酸钡B.作为绿色能源的酒精C.一种国际上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D.一种常见的含氧酸【分析】本题考查氧化物的识别,根据氧化物的概念可知氧化物只有两种元素,且必须有氧元素.【解答】解:A、硫酸钡是由金属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属于盐,故A错;B、酒精中含有三种元素,不属于氧化物,故B错;C、国际上限制排放的温室气体是二氧化碳,由碳和氧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C正确;D、含氧酸(硫酸、硝酸等)属于酸,不属于氧化物,故D错.故选C.一不可,要同时具备.5.下列描述的物质,肯定属于碱性氧化物的是( )A.溶于水,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B.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物质C.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与水的物质D.即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又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水的物质【分析】根据碱性氧化物溶于水能生成碱,碱能使酸碱指示剂变色,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解答】解:A、溶于水,水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的物质,说明该物质溶于水显碱性,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无色酚酞变红,故A错;B、溶于水,水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的物质,说明该物质溶于水显碱性,氢氧化钠溶于水形成的氢氧化钠溶液能使紫色石蕊变蓝,故B错;C、氢氧化钠能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和水,故C错;D、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碱,碱性氧化物能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盐与水,故D正确.故选D.【点评】解答本题关键是要知道碱性氧化物能与水发生化合反应生成碱,碱性氧化物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6.下列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A.O2B.Na2OC.NaClOD.FeSO4【分析】根据氧化物的概念:氧化物是只含有两种元素且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的化合物,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A、O2是由氧元素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Na2O是由钠、氧两种元素组成的且有一种是氧元素的化合物,属于氧化物,故选项正确.C、NaClO是由钠、氯、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D、FeSO4是由铁、硫、氧三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不属于氧化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难度不大,抓住氧化物的特征、熟悉常见的物质的组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7.许多科学概念在逻辑上存在着包含、并列或交叉的关系,如图所示,下列概念间关系说法正确的是( )A.功与功率属于包含关系B.汽化与蒸发属于并列关系C.纯净物和混合物属于交叉关系D.化合物和氧化物属于包含关系【分析】应用各知识点的概念,理解概念间相关的关系,结合图示所提供的关系意义,分析相关的选项从而判断正确与否.【解答】解:A.功是力和作用力方向位移的乘积,功率是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功和功率应该是并列关系.故错误;B.汽化包括蒸发和沸腾,所以汽化和蒸发属于包含关系,故错误;C.物质按含有物质种类的多少可分为纯净物与混合物,是并列关系,故错误;D.化合物有多种元素组成,其中氧化物是含有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的化合物,是包含关系,故正确.故选D.【点评】此题是对概念间关系的考查,把握个概念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所在,此题应属基础知识考查题.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赤铁矿B.合金材料C.浓盐酸D.液氧【分析】根据混合物、纯净物的定义分析.纯净物是指只由一种物质组成,而混合物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还含有其他的杂质,属于混合物,故A不符合题意;B、合金材料中含有金属或非金属等,属于混合物,故B不符合题意;C、盐酸是将氯化氢气体溶于水得到的.所以,浓盐酸属于混合物,故C不符合题意;D、液氧的组成物质只有一种.属于纯净物.故D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判别,从而加深学生对有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9.夏天,“汽水”和“果汁”等是同学们较爱喝的饮料,它们均属于( )A.混合物B.酸C.单质D.化合物【分析】汽水、果汁等物质都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属于混合物.【解答】解:汽水中含有水和碳酸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果汁中含有水和一些溶于水的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A.【点评】解答本题要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如果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就属于混合物.10.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木炭 B.原油 C.蛋壳、贝壳等 D.干冰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木炭是碳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原油中有汽油、煤油、柴油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C、蛋壳、贝壳等是碳酸钙和杂质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干冰是二氧化碳的固体,属于纯净物中的氧化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1.实验室用加热氯酸钾、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和加热高锰酸钾两种方法分别制取氧气,加热至氧气不再产生,所剩余的固体物质物质①都是混合物,②每一种都不是单质,③其中都有一种氧化物,④氧元素都形成化合物.对以上四种分析( )A.①③正确B.②④正确C.③④正确D.都正确【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单质是由一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氧化物是由氧元素和另外一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解答】解: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含有氯化钾、二氧化锰等,属于混合物;加热高锰酸钾制取氧气的剩余固体含有锰酸钾、二氧化锰等,属于混合物;每一种里面都没有单质存在;都有二氧化锰,二氧化锰是由氧和锰两种元素组成的氧化物;所含有的氧元素都存在于化合物中;故①②③④都正确;故答案为:D.【点评】本题解答的关键是明确所剩余的固体物质的成份.然后根据物质的分类知识进行判断.12.下列各组物质,按混合物、单质、化合物顺序排列的是( )A.硝酸钾食醋金刚石B.水银白磷高锰酸钾C.空气干冰液氧D.铁锈铜水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硝酸钾属于化合物,食醋属于混合物,金刚石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B、水银和白磷属于单质,高锰酸钾属于化合物,故选项错误;C、空气属于混合物,干冰属于化合物,液氧属于单质,故选项错误;D、铁锈属于混合物,铜属于单质,水属于化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与生活实际联系比较密切.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3.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食盐水B.液氮C.碘盐D.空气【分析】物质分为混合物和纯净物,混合物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氧化物是指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一种元素是氧元素.【解答】解:A、食盐水中有食盐、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液氮中只有氮气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C、碘盐中有食盐、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空气中有氧气、氮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4.其中表示纯净物的是( )A. B. C. D.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纯净物又分为单质和化合物.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单质;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叫化合物.【解答】解:A、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B、图中表示的是纯净物中的单质,故选项正确;C、图中表示的是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D、图中表示的是两种单质组成的混合物,故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考点考查了物质的分类和微观图示的辨别,要加强记忆混合物、纯净物、单质、化合物、氧化物等基本概念,并能够区分应用.本考点的基础性比较强,主要出现在选择题和填空题中.15.下列属于混合物的是( )A.氢氧化钠B.盐酸C.硫酸D.乙醇【分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解答】解:A、氢氧化钠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B、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属于混合物;C、硫酸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D、乙醇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选:B.【点评】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纯净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组成的物质,属于混合物,这是区分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基础.16.将天然的石墨放在纯氧中点燃,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有一定量的“灰”(指剩余残留)出现,此现象说明( )A.石墨是化合物B.石墨是混合物C.石墨是单质D.石墨是氧化物【分析】根据石墨燃烧生成二氧化碳和出现的灰烬考虑本题.【解答】解:石墨放在纯氧中点燃,会生成二氧化碳逸散到空气中,使其充分反应,发现有一定量的“灰”出现,灰没参加反应,所以不是碳或者石墨,不是同种物质,说明石墨中含有其它物质,说明了天然的石墨属于混合物.故选B.【点评】纯净物与混合物的本质区别是:是否由一种物质组成.17.家庭日常生活经常用到的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降温用的冰水共存物B.餐饮用的可口可乐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D.炒菜用的铁锅【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冰水都是由水分子构成的,只含一种分子属于纯净物,故A正确;B、餐饮用的可口可乐中含有水、碳酸和其它添加剂,属于混合物,故B 错;C、调味用的加碘食盐中含有氯化钠、碘酸钾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C 错;D、铁锅属于铁的合金,其中含有铁、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D错.故选A.【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8.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A.液态空气B.澄清石灰水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D.实验室制氧后的残余固体【分析】本题考查利用纯净物的概念来判断物质是否为纯净物,宏观上看只有一种物质,微观上只有一种分子.【解答】解:A、液态空气中含有氧气、氮气、二氧化碳等物质,属于混合物,故A错;B、澄清石灰水中含有氢氧化钙和水,属于混合物,故B错;C、氢气在氧气中燃烧生成的产物是水,由一种物质组成,属于纯净物,故C正确;D、实验室制取氧气时,如果用高锰酸钾、氯酸钾制取氧气时,残余固体是混合物,故D错.故选C.【点评】在熟悉概念的基础上能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来判断纯净物和混合物,还要从社会实践中了解生活中常见物质的组成.19.下列物质不属于纯净物的是( )A.氧气B.氮气C.二氧化碳D.稀有气体【分析】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物质.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可以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氧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B、氮气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C、二氧化碳中只含有一种物质,属于纯净物,故选项错误.D、稀有气体是氦、氖、氩、氪、氙、氡等气体的总称,属于混合物,故选项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难度不大,解答此类题要充分理解纯净物和混合物的区别,分析物质是由几种物质组成的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20.逻辑推理是学习化学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 )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所以纯净物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C.二氧化锰是氯酸钾分解反应的催化剂,任何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D.氧、硫、氯原子最外层电子数均多于四个,所以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都多于四个【分析】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生成新物质的变化是化学变化;催化剂具有专一性;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的少于四个.【解答】解:A、由同种分子构成的物质一定是纯净物,但是纯净物不一定是由同种分子构成的,例如铁属于纯净物,但是不是由分子构成的,而是由铁原子构成的,该选项说法不正确;B、化学变化中分子种类发生改变,所以分子种类发生改变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该选项说法正确;C、不是所有的分解反应都可用二氧化锰做催化剂,该选项说法不正确;D、非金属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有的少于四个,例如氢元素是非金属元素,氢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1个,该选项说法不正确.故选:B.【点评】一些物质是由分子构成的,一些物质是由原子构成的,一些物质是由两种构成的,要注意区分.二.填空题(共3小题)21.根据组成物质的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根据单质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 的差异,可将单质分为金属与非金属;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类别,以及解离时产生的不同离子种类,可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解答】解:1、根据物质的种类可将物质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2、根据纯净物中元素的种类,可将纯净物分为单质和化合物;3、根据单质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差异,可将单质分为金属和非金属;4、根据化合物中元素的种类和类别,以及解离时产生的不同离子种类,可将化合物分为氧化物、酸、碱和盐;故答案为:物质;元素;性质(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酸;碱;盐【点评】明确纯净物、混合物、单质和化合物的定义是解答本题关键.22.混合物由不同种(同种或不同种)纯净物组成,混合物可通过过滤、蒸发等方法分离可以得到纯净物,实际上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纯净物是指仅含少量杂质的物质.【分析】物质按组成不同可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混合物的分离常用的方法有过滤、蒸发、蒸馏,分析解答.【解答】解:混合物是由不同种纯净物混合而成的,混合物可以通过过滤、蒸发等方法加以分离,绝对纯净的物质是不存在的,通常所说的纯净物是指仅含少量杂质的物质.故填:不同种;过滤;蒸发;不存在的;仅含少量杂质.【点评】本题考查物质的分离提纯,题目难度不大,注意根据物质的性质的异同结合常见分离方法分离,学习中注意相关实验方法的把握.23.指出下列物质的分类,将序号填在横线上①五氧化二磷②冰水混合物③石灰水④液氧⑤氯化锌⑥清新结净的空气⑦粗盐⑧一氧化二氮其中属于混合物的是③⑥⑦;属于纯净物的是①②④⑤⑧.【分析】混合物是由多种物质组成的物质,纯净物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据此分析.【解答】解:石灰水中含有水和氢氧化钙,属于混合物;清新结净的空气中含有氮气、氧气等物质,属于混合物;粗盐中含有氯化钠、氯化镁、泥沙等多种物质,属于混合物;五氧化二磷、冰水混合物、液氧、氯化锌、一氧化二氮都是由一种物质组成的,属于纯净物;故答案为:③⑥⑦;①②④⑤⑧.【点评】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分类,解答时要分析物质的组成,然后再根据各类物质概念的含义进行分析、判断.三.简答题(共3小题)24.(2016•长春四模)如图A是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B是其原子结构示意图.(1)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 ;(2)该元素与氯元素形成的化合物化学式为AlCl3 ;(3)该原子失去电子后形成的离子符号为A13+ .【分析】(1)根据图中元素周期表可以获得的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进行分析解答即可.(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显﹣1价,写出其化学式即可.(3)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进行分析解答.【解答】解:(1)由某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汉字下面的数字表示相对原子质量,则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6.98.(2)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化合价的数值等于离子所带电荷的数值,且符号一致,则该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氯元素显﹣1价,其化学式为:AlCl3.(3)铝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3,在化学反应中易失去3个电子而形成带3个单位正电荷的阳离子,其离子符号为:A13+.故答案为:(1)26.98;(2)AlCl3;(3)A13+.【点评】本题难度不大,灵活运用元素周期表中元素的信息(原子序数、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结构示意图的含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25.(2016•韶关模拟)元素周期表是我们学习和研究化学的重要工具,它的内容十分丰富.如图是元素周期表部分内容,请回答下列问题:(1)在元素周期表中,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符号是Cl ,其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易得到(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形成离子的符号是Cl﹣.(2)写出原子序数为1、6、8、11四种元素所组成化合物的化学式NaHCO3 .(3)通过分析,通一横行元素之间的排列有一定的规律,例如:①从左到右,由金属元素逐渐向非金属元素过渡;②从左到右,各元素原子的电子层数相同;③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8依次增加(任写一条)【分析】(1)根据元素周期表和原子结构示意图的信息来分析;(2)1、6、8、11号4种元素分别是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钠元素,据此进行分析解答;(3)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进行解答.【解答】解:(1)原子序数为17的元素是氯元素,其元素符号是Cl;由氯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其最外层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易得到一个电子而带上一个单位的负电荷;故填:Cl;得到;Cl﹣;(2)1、6、8、11号4种元素分别是氢元素、碳元素、氧元素、钠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为碳酸氢钠,其化学式为:NaHCO3.故填:NaHCO3;(3)同一横行属于1个周期,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8依次增加;故填:从左到右最外层电子数从1﹣8依次增加.【点评】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核外电子在化学反应中的作用等知识是解题的关键.26.(2016•保定三模)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1)为了防止儿童患佝偻病,必须摄入富含钙元素的食物.(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3)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可用如图表示:①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过滤池;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杀菌消毒.②生活中常用的软化硬水的方法是煮沸.【分析】(1)从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去分析解答;(2)根据洗洁精具有乳化作用解答;(3)根据自来水厂生产流程中各装置的特点、作用分析回答;根据常见的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回答.【解答】解:(1)青少年缺钙会引起佝偻病;故答案为:钙;(2)餐具上的油污可用洗洁精来洗掉,这是利用洗洁精的乳化作用,故填:乳化;(3)①由城镇自来水厂生产流程图可知,除去水中固态杂质的设备是:过滤池;投药(多为ClO2)的作用是杀菌消毒.故填:过滤池;杀菌消毒;②自然界的水多含有杂质.含有较多可溶性钙、镁化合物的水通常称为硬水,一种软化硬水的简易办法是:煮沸,煮沸能减少水中钙镁的化合物的量.故填:煮沸.。
初中化学元素测试题及答案解析

元素测试题一、选择题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 .氧 B.碳 C.铜 D.铝2. 2018 年5 月17 日,在“5. 12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现场,自贡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的防疫人员受到了胡锦涛总书记的接见,当时他们正在喷洒“含氯消毒液”。
“含氯消毒液”中的“氯”在这里指的是 ( )A . 元素 B.原子 C.分子 D.离子3.实验室中运用2018 年诺贝尔化学奖的研究成果,可依据生物发光现象检测超微量钙的存在。
这里的“钙”是( )A.原子 B.元素 C.分子 D.离子4. 原子序数为94 的钚(Pu) 是一种核原料,该元素一种原子的质子数和中子数之和为239,下列关于该原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中子数为145B .核外电子数为94C .质子数为94 D.核电荷数为 2395.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
右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从中获取的信息不正确的是( B )A .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8B .该元素属于金属元素C .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18 个电子D .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39.956.氢是新型清洁能源,但难储运。
研究发现,镧和镍的一种合金是储氢材料。
下列有关 57号元素镧(La)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 该元素为非金属元素B.该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57C.该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57D.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577.中围科学院院士徐光宪研究稀土理沦,荣获 2018年度国家最高科技奖。
下图是稀土元素钇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钇元素的原子序数为39 B.钇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钇元素的元素符号为Y D.钇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88.918.下列符号表示一种元素的是( )A.COB.CC.D.9.下列物质中,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A.氮气B.铜C.水D.氯化钠10.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式,但不合理的推断会得出错误的结果,以下推理正确的是( )A.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属于单质,所以单质一定是由同种元素组成B.铁丝能在氧气中燃烧,空气中有氧气,所以铁丝也能在空气中燃烧C.同种元素的粒子具有相同的核电荷数,所以具有相同核电荷数的粒子一定属于同种元素D.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化学反应属于氧化反应,所以氧化反应一定是物质和氧气发生的反应11.钠元素和氯元素的本质区别在于( )A.相对原子质量不同B.核电荷数不同C.元素符号不同D.核外电子数不同二、填空题12.科学研究证实,物质是由微粒构成的,例如铁是由铁原子构成的。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1.下列化学符号中数字“2”表示意义正确的()A.2O——2个氧元素B.N2——2个氮分子C.Fe2+——一个铁离子带2个单位正电荷D.——氧化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答案】D【解析】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元素只有种类没有个数;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为1个氮气分子中含有2个氮原子;C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应该为1个亚铁离子带2个单位的正电荷;D选项是正确的叙述,答案选择D【考点】符号中数字的含义2.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27B.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碘离子核外共有54个电子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答案】C【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判断。
A、由图示可知,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根据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知其中子数为74,错误;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至于碘离子核外的电子数,取决于其得失电子数,故不一定是54,错误;C、由碘元素的汉字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由于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知其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正确;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钾的化合价为+1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价,错误。
故选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3.地壳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差别很大,按质量分数计,最多的元素是A.氮B.硅C.氧D.铁【答案】C【解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C。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答案及解析1. (1)元素周期律和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表是元素周期表的部分信息。
请认真分析表中信息,回答下列问题:①地壳中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 ,该元素原子的质子数为 ②所表示的粒子符号为 ,它的最外层电子数为 。
③由原子序数为8和13的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 (写化学式)。
④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 (2)填写下表中的空白(1)(2)【答案】(1)①硅;14 ②S ;6 ③Al 2O 3 ④元素原子中质子数依次增大 (2)【解析】(1)①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故含量仅次于氧的非金属元素名称是硅;由上表可知,其原子的质子数为14;②根据原子结构示意图可知,该原子核内质子数是16,即原子序数为16,所以该粒子为硫原子,可用元素符号表示为S ,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③原子序数为8的元素为氧元素,原子序数为13的元素为铝元素,它们形成的化合物为氧化铝;已知铝元素的化合价为+3价,氧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利用化合价数值交叉法书写化学式A12O 3; ④由上表可观察归纳,元素周期表同一横行元素的排列规律是从左至右原子序数(核电荷数)依次增大。
(2)根据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分析。
①元素符号既可表示元素,又可表示一个该原子,故H 表示一个氢原子或氢元素;②化学式既可该物质,又可表示构成该物质的分子,故P2O5表示一个五氧化二磷分子或五氧化二磷;③化学符号右上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离子所带的电荷数,故Al3+表示一个带三个单位正电荷的铝离子;④化学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2Fe表示2个铁原子;⑤化学符号右下角的数字,表示一个该微粒中所含该原子的数目,故O3表示由3个氧原子构成的1个臭氧分子;⑥化学符号正上方的数字,表示在该化合物里该元素或原子团所显的化合价,故表示一氧化碳中碳元素显+2价。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点评:本题属于对基础知识的考查,解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了解化学式的书写及意义,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的特点。
初中化学元素试题以及答案

初中化学元素试题以及答案-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第四单元课题2 元素课下作业1.小林用凉开水养鱼,不一会儿鱼全死了。
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原子B.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分子C.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水分子D.凉开水中几乎不含氧元素2.科学家发现某些原子具有放射性,即原子能自动地放射出一些固定的粒子。
据此推断,当一种元素的原子经过放射变化后,结果变成了另一种元素的原子。
它一定是放射了()A.电子B.中子C.质子D.该原子的原子核3.化学上常用元素符号左下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质子数,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中子数和质子数之和。
例如用C136表示核内有6个质子和7个中子的碳原子。
则Cl3517和Cl3717()A.原子中含有有相同数目的中子B.属于同种元素C.原子中核外电子数不同D.原子核内质子数不同4.小红同学在归纳总结初中化学知识时,将物质、元素、分子、原子四个概念总结为如图4-2-2所示的关系。
请你说出该图能反映出上述四个概念之间的哪些关系⑴⑵⑶⑷5.(2007·重庆长寿区)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高钙牛奶、碘盐”、“富硒茶叶”、“加铁酱油”等用品,这里的氟、钙、碘、硒、铁指的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6.(2007·威海)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工具,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格,下面从该图获取的信息中,正确的是()A.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2B.该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C.该元素在地壳中的含量为%D.该元素的原子核外有24个电子课下作业答案:解析: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故水中含氧元素;水是由水分子构成的,故水中含水分子;水分子是由氢原子和氧原子构成的,故水中含氧原子;水在加热的条件下,溶解在水中的氧气跑出,致使水中几乎不含氧气,没有氧气,就没有氧分子。
解析;解析:由题给信息,元素符号左上角的是相对原子质量,左下角的是质子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三化学元素试题1. 2011年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核泄漏所产生的污染物之一“碘-131”,碘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
(1)该元素的原子的核电荷数为,(2)相对原子质量为。
【答案】(1)53 (2)126.9【解析】(1)元素周期表中任一种元素的方格上可以反映出这样几个信息:1、原子序数(也就是质子数=核外电子数=核电荷数),2、元素符号,3、元素名称(从中可以判断元素的分类),4、相对原子质量(而在原子中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所以结合前面的质子数,可以大约推算出中子数),所以碘元素的原子序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考点】元素周期表2.随着日本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碘泄漏,碘这种元素被人们所认知。
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提供的碘元素的部分信息及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53、中子数127B.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碘离子核外共有54个电子C.碘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碘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D.碘盐中含有碘酸钾(KIO3),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1价【答案】C【解析】根据元素周期表中的一个小格所提供的信息,以及微粒结构示意图分析判断。
A、由图示可知,碘原子核内质子数为53,相对原子质量为126.9;根据原子中,质子数+中子数=相对原子质量,可知其中子数为74,错误;B、由碘原子的结构示意图可知,碘原子核外共有53个电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至于碘离子核外的电子数,取决于其得失电子数,故不一定是54,错误;C、由碘元素的汉字名称“碘”,可知其为非金属元素;由于碘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可知其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到电子,正确;D、根据化合价的原则,“在化合物中,正负化合价的代数和为零”,已知钾的化合价为+1价,氧的化合价为-2价,设KIO3中碘元素的化合价为x,则(+1)+x+(-2)×3=0,解得x=+5价,错误。
故选C【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点评: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熟练掌握原子结构示意图与离子结构示意图。
3.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A.硅B.氧C.铁D.铝【答案】B【解析】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由多到少的顺序排列,依次是氧,硅,铝,铁,因此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氧,故选B。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分布与含量点评:熟练掌握地壳里各元素的含量排序,并能灵活运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4.下列加点字的含义,表示物质的是A.食盐加碘B.酱油加铁C.钙片D.高山缺氧【答案】D【解析】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食品、药品、营养品等物质中的“碘、铁、钙”等,它们都是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于物质中的,不能以单质、分子、原子形式存在,故都是指元素,而且通常用元素及其所占质量(质量分数)来描述它们;而高山缺氧中的氧是指氧气这种物质,故选D【考点】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点评:理解分子、原子、离子、元素与物质之间的关系,了解物质的组成和物质的构成的知识,是解答本题的关键。
5.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A.氧B.铝C.铁D.硅【答案】B【解析】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
选B。
【考点】地壳中元素的含量。
点评:地壳中元素含量的多少顺序为:氧、硅、铝、铁、钙、钠、钾、镁,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是铝,含量最多的非金属元素是氧。
6.硼酸常用于治疗小儿湿疹。
右图是硼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相关信息。
下列关于硼元素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元素符号为B B.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g【答案】D【解析】由硼元素的周期表信息可得:硼元素符号为B;硼是非金属元素;硼原子有5个质子,原子核外有5个电子;硼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0.81。
选D。
【考点】元素周期表;原子的构成;相对原子质量。
点评: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核由质子和中子构成,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不是g,是“1”。
7.决定元素种类的是原子的A.质子数B.中子数C.电子数D.最外层电子数【答案】A【解析】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构成,原子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最外层电子数决定元素的化学性质。
选A。
【考点】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
8.下列符号表示2个氢原子的是A.2H B.2H+C.H2D.2H2【答案】A【解析】表示原子个数的方法,就是直接在元素符号前面添加数字。
A、2H表示两个氢原子,正确;B、2H+表示两个氢离子,错误。
C、H表示一个氢分子,或每个氢分子含有两个氢原子,错误。
2表示两个氢分子,错误。
故选AD、2H2【考点】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点评:理解和熟练掌握化学符号及其周围数字的意义,是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9.在元素周期表中,镁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镁元素属于非金属元素B.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C.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D.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答案】A【解析】由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镁元素属于金属元素;镁元素原子的核电荷数为12;镁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4.31;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镁元素原子的核外电子数为12。
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的构成。
点评:原子中,质子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原子序数;金属元素的名称都有金字旁(汞除外)。
10.铈是一种稀土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铈元素的某些信息如图所示,下列有关铈的说法正确的是A.元素符号为CeB.属于非金属元素C.相对原子质量140.1gD.原子核内中子数为58【答案】A【解析】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进行解答。
A、根据铈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可知,铈元素的元素符号为Ce,故A说法正确;B、根据化学元素汉字名称的偏旁可辨别元素的种类,金属元素名称一般有“金”字旁,因此铈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说法错误;C、相对原子质量的单位为“1”,因此铈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140.1,故C说法错误;D、根据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则铈元素中子数=140-58=82,故D说法错误。
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点评:要想解答好这类题目,就要理解和熟记元素周期表的特点及其应用,以及与之相关的知识。
11.在国际互联网上报道:目前有近20亿人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A.铁单质B.铁元素C.四氧化三铁D.氧化铁【解析】患有缺铁性贫血,这里的“铁”指的是铁元素。
选B。
【考点】元素;元素与人体健康。
点评:识记内容,难度不大。
12.俄国化学家门捷列夫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艰辛的努力,终于提出了现代元素周期表的雏形。
下表为元素周期表的部分元素的相关信息,利用下表回答相关问题(1)请画出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化学反应中该原子比较容易(填“得到”或“失去”)电子变成离子,其符号为_____;(2) 表示的是(填符号);(3)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与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组成的化合物是(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4)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____。
【答案】(1) 得到 S2-;(2) (3)Na2O(或Na2O2)(填化学式,任意填写一种); (4)由1~8依次递增【解析】根据题意可得,16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其最外层电子数为6,大于4,容易得到电子,变成阴离子,其符号为:S2-;表示的是;上表中最活泼的金属元素是Na,地壳中含量最多的元素是O,它们组成的化合物是Na2O(或Na2O2);上表中第二、三周期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的变化规律是由1~8依次递增。
【考点】原子结构示意图;元素周期表;离子符号;化学式。
点评: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排列遵循一定的规律,元素周期表是学习化学的好助手,要加以理解,本题难度较大。
13.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A.单质B.原子C.离子D.元素【答案】D【解析】日常生活常接触到“含氟牙膏”中的氟是元素。
选D。
【考点】元素;原子、离子;单质。
点评:元素是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同一类原子的总称。
14.下图是元素周期表中的一种元素,下列有关该元素的信息正确的是 ( )A.原子序数是11B.它是非金属元素C.原子在化学反应中容易得电子D.相对原子质量是11【答案】A【解析】A、元素周期表中方格内的左上角的数字表示原子的序数,该元素的原子序数为11,故B、由A分析可知,该元素为钠元素,属于金属元素,故B错误;C、钠元素为金属元素,易失电子,故C错误;D、元素周期圾中方格内的正下方的数字表示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该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为22.99,故D错误;故选A。
【考点】元素周期表及其应用。
点评:根据元素周期表可以判断元素的种类、原子序数、元素符号、相对原子质量等。
15.硫原子和硫离子都属于硫元素的原因是A.具有相同的相对原子质量B.具有相同的中子数C.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数D.具有相同的质子数【答案】D【解析】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质子数不变。
故选D。
【考点】原子的组成。
点评:质子数决定元素的种类,离子是原子得失电子后形成的粒子。
16.下列关于NaNO2、Na2O2、SO2、O2等四种物质的组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都含有氧气B.都含有氧元素C.都含有氧原子D.都含氧分子【答案】B【解析】A、氧气由氧分子构成,NaNO2、Na2O2、SO2三种物质中没有氧气,故A不正确;B、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组成中都含有氧元素,故B正确;C、NaNO2、Na2O2、SO2都不含有氧分子,故C不正确.;D、NaNO2、Na2O2、SO2、O2四种物质的每个分子中都含有2个氧原子,故D不正确;故选B。
【考点】化学符号及周围数字的含义。
点评:物质中含有元素,分子中含有原子。
17.(5分)用化学符号表示:(1)三个钠离子______________(2)3个氧分子__________(3)2个氢原子___________ (4)+2价的镁元素____________(5)碳酸钙_________【答案】(1) 3Na+ (2) 3O2 (3) 2H (4) (5) CaCO3【解析】(1) 钠离子带有1个单位的正电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右上方,“数字在前符号在后”,“1”省略不写,符号前面的数字表示微粒的个数,故三个钠离子表示为3Na+;(2)氧分子是由2个氧原子构成的,3个氧分子表示为3O2;(3)元素符号表示原子,2个氢原子表示为2H;(4)元素符号的化合价标注在元素符号的正上方,“符号在前数字在后”,+2价的镁元素表示为;(5)碳酸钙中钙元素的化合价为+2价,碳酸根的化合价为-2,“正左负右标上价,约分交叉写右下”,碳酸钙的化学式为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