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研究

合集下载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线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线网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线网研究1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行车调度系统的设计理念与思路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系统是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管理的核心系统,它通过与底层轨旁控制系统及车载控制系统配合,实现列车运行计划编制、列车运行状态监视、列车运行调整、轨旁设备的监视与控制等重要功能,是调度员进行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管理的重要工具[1]。

城市轨道交通行车调度系统与国家铁路网络化的运行模式不同,既有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基本为独立设计、单线运行,各条线路的信号系统彼此独立,因而各条线路之间的行车调度系统之间也是彼此孤立。

这样,导致线路之间不能够互联互通,带来了线路之间的设备不能共享、空闲线路上的车辆也不能调配到繁忙线路、维护与操作人员不能互换、旅客跨线换乘不便等一系列问题。

轨道交通互联互通是轨道交通网络的一种运营方式,实现不同线路的轨道、车辆、供电、信号、通信、屏蔽门及运营组织能够相互兼容,车辆能够跨线运行,从而节约资源,降低成本,提高资源使用效率和旅客服务质量[2]。

因此,需要通过构建互联互通的城市轨道交通网络,有效解决线网行车调度系统。

1.1设计理念(1)线网行车调度系统是互联互通全网行车调度指挥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它与各线的线路行车调度系统共同构成全网行车调度指挥系统。

各线路行车调度系统基于传统的自动列车监控系统,可以独立负责本线路内行车调度指挥功能,包括列车运行计划加载、列车识别与跟踪、列车运行进路办理、本线内的列车运行调整等功能。

(2)线网行车调度系统需要提供互联互通线路的统一计划编制,并提供给各线路使用。

线网行车调度系统需要确保提供给各线路使用计划的正确性和一致性;线网行车调度系统需要具备宏观线路监视功能。

线网行车调度系统与各线路行车调度系统进行接口,获取各线路现场设备状态信息、列车运行信息、运行计划执行情况等。

线网行车调度系统的监视内容与含义需要与线路调度系统保持一致。

(3)线网行车调度系统需要具备线网列车运行晚点及故障的在线监测功能,并能够第一时间通知给线网调度员。

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控制与调度优化

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控制与调度优化

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控制与调度优化在现代城市交通中,轨道交通系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为城市居民提供高效、安全、便捷的出行服务。

然而,随着城市人口的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着协同控制与调度优化的挑战。

本文将探讨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控制与调度优化的重要性,并提出一些解决方案。

一、协同控制协同控制是指通过各个子系统之间的互联互通,实现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高效运转。

具体而言,协同控制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号优化:通过优化信号控制系统,使得车辆在路段间能够保持一定的速度,减少拥堵和延误。

信号优化需要考虑到车辆的实际行驶速度、路段的容量等因素。

2.车辆调度:合理的车辆调度可以减少接触门的时间和停车时间,提高车辆的运行效率。

在车辆调度中,需要考虑到车辆的载客量、运行速度等因素。

3.乘客流量预测:通过对乘客流量进行预测,可以提前调配车辆,并合理安排站点的人员配置,以提高乘客的舒适度和服务质量。

4.故障管理:针对轨道交通系统中可能出现的故障情况,需要及时发现和处理,以减少对整个系统运行的影响。

二、调度优化调度优化是指在协同控制的基础上,通过合理规划车辆和乘客的行程,以实现轨道交通系统整体效能的提升。

具体而言,调度优化可以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列车路径规划:通过合理规划列车的行驶路径,可以避免碰撞和交叉等问题,提高列车运行的安全性和效率。

2.调整运行频率:根据不同时间段的乘客流量变化,合理调整轨道交通系统运行的频率,提高乘客的出行体验。

3.乘客分流:通过分流乘客的出行路线和时间,可以减少站台的拥堵和列车的超载,提高整体运行效果。

4.优化换乘时间:在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换乘时间往往是乘客出行的瓶颈。

通过优化换乘的时间和流程,可以提高乘客的出行效率。

三、解决方案为了实现轨道交通系统的协同控制与调度优化,可以采用以下几种解决方案:1.引入智能控制技术:通过引入智能控制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分析等,可以实时监测和分析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精准的协同控制和调度优化。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研究摘要:近些年,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城市轨道交通由“大建设”阶段逐渐进入“大运营”阶段。

随着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和乘客出行需求的不断提高,单线运营模式下的处理突发事件效率不高、运营组织灵活性差、乘客跨线换乘不便等问题日益凸显,迫切需要构建基于互联互通的全局调度系统,以支持城市轨道交通实现网络化运营,从而提升整体线网运力、优化整合维修资源、促进装备利用最大化、提高服务水平。

2020年,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发布了《中国城市轨道交通智慧城轨发展纲要》,提出了建设智慧城轨,使中国城轨行业的智能化水平达到世界领先的总体目标。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引言城市轨道交通是城市发展的基础,能够有效缓解城市的交通压力。

随着城市轨道交通运营规模不断扩大,其运营制式、运营线路已逐渐向自动化与网络化方向发展,对于城市轨道交通项目管理和运营提出了更高要求。

在城市轨道交通中,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能够促进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建设的科学性,减少产品研制以及线路装备采购的阻碍,实现建设成本的下降,满足了资源的共享与利用率提升,是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发展的关键措施。

1轨道交通智能化未来趋势1.1列车全自动驾驶列车全自动驾驶是指通过列车自动控制系统实现列车自动唤醒、自动行驶、精确停车、站台自动化作业、无人折返、自动运行调整等功能,以减少人员介入,降低人工成本及减少人为失误。

然而,目前该项技术还存在以下问题:尚无全寿命周期内的成本数据,无法进行成本比较;随着设施设备服役年限的增长,其可靠性会逐步降低,其在缺乏合理管理和维护情况下存在的风险与人为失误造成的风险孰大孰小,目前难以评估;许多城市在中心城区均规划建设城市轨道交通线网,若全自动运营线路上发生故障而不能快速恢复运营,势必对整个线网的运行造成影响。

因此,在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运营的背景下,应在发展和完善全自动驾驶技术的同时,不断收集和对比相关数据,做好设施设备全寿命周期的运维管理,以确保其可靠性,并综合分析全自动驾驶线路的寿命周期成本,通过数据证明全自动驾驶技术的价值。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系统设计与实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交通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面临着巨大挑战。

为了提高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社会对智能调度系统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本文将围绕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调度系统展开论述,探讨其设计与实现。

二、城市轨道交通运行特点分析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大容量、高效率的交通方式,具有运行速度快、能耗低、空间占用小等特点。

然而,由于都市人口众多、乘车需求多样化等因素,轨道交通系统面临着运力高峰时段需求爆发、乘客拥挤、运营晚点等问题。

因此,智能调度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成为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途径。

三、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设计原则1. 信息采集与处理智能调度系统需要收集和处理大量的数据,包括列车运行状态、乘客流量、接驳交通信息等。

通过合理利用这些数据,系统能够获取准确的信息并及时做出相应调整,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2. 多源数据融合城市轨道交通系统中存在着多个数据源,包括车站设备、车载设备、信号系统等。

智能调度系统设计时需要考虑这些数据源的接入与融合,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一致性。

3. 优化决策算法智能调度系统需要在众多决策方案中选择最优解,以提高运行效率和服务质量。

因此,设计中应考虑应用优化算法,如遗传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以获得最佳的决策结果。

4. 实时监控与调整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需要对系统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监控,并根据需要进行相应调整。

如发现车辆异常、乘客集中等情况时,应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和服务质量下降。

四、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实现方法1. 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智能调度系统的实现离不开先进的数据采集与传输技术。

例如,使用传感器网络技术对列车运行状态、车载设备数据进行实时采集,通过无线通信技术将数据传输至调度中心。

2. 数据处理与分析技术采集到的数据需要进行处理和分析,以提取有价值的信息。

可以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对数据进行建模和分析,从而实现对轨道交通系统的智能调度。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是现代城市交通运输领域中的关键技术之一。

它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和控制模型,对城市轨道交通系统进行全面的监测、分析和优化调度,以提高交通运行效率、保障乘客出行安全和舒适度。

本文将介绍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功能和发展前景。

一、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原理基于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物联网等技术。

首先,系统会收集轨道交通运行过程中的各种相关数据,包括车站乘客流量、列车位置和速度、信号系统信息等。

然后,通过大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对数据进行处理和挖掘,提取有用的信息,如拥堵状况、运行时刻表等。

最后,根据分析结果和预测模型,进行智能调度决策,包括列车运行计划、信号优化和应急响应等。

二、智能调度系统的功能1. 运行监测与分析: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实时监测轨道交通的运行状况,包括车站客流量、车辆位置与速度等。

通过分析数据,可以得出轨道交通的拥堵状况、运行效率等指标,为下一步的调度决策提供依据。

2. 路线优化与分配:智能调度系统可以根据乘客流量和市区交通情况,优化列车的行驶路线和车站的停靠顺序,使得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更加高效和流畅。

3. 信号控制与优化:智能调度系统能够对轨道交通的信号系统进行智能控制与优化,通过分析车流情况和预测交通需求,确定信号灯的配时方案,减少交通阻塞和车辆等待时间。

4. 交通调度与应急响应: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实时的交通状况进行调度决策,包括增加或减少列车班次、调整运行计划等,以适应突发情况和高峰时段的交通需求。

三、智能调度系统的发展前景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在未来的发展前景十分广阔。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长和交通需求的不断增加,传统的人工调度已经无法应对复杂的运营环境和需求变化。

智能调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和预测模型,能够更好地满足乘客出行的需求,优化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行效率。

此外,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智能调度系统的应用范围将进一步扩大。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调度指挥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

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调度指挥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

文章编号:1009 -4539(2020)12 -0091 -04•设计咨询•城市轨道交通综合调度指挥系统方案研究与设计文武臣U2(1.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1_3;2.北京中铁建电气化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1_3)摘要: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综合调度指挥系统通过建立统一的数据库、应用软件及人机界面平台,将各专业间的数据高度融合,减少了命令到执行的中间环节,高效实现对轨道交通信号、供电、机电、车辆、站台门、乘客服务等设备的全面监控,实现系统间快速联动和非正常情况下的应急处置,为用户后期扩展联动功能和决策支持提供技术支撑。

综合调度指挥系统运用技术手段,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使得调度模式、管理方式从根本上发生转变;提高各专业之间的协调配合能力,更好、更高效地为行车服务。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控制综合调度指挥系统中图分类号:U239.5;U292.4+2文献标识码:A D O I:10. 3969/j. issn. 1009-4539.2020. 12.019Research and Design on the Scheme of Comprehensive Dispatching andCommanding System of Urban Rail TransitW E N W u c h e n12(1.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Bureau Group Co. Ltd., Beijing 100043, China;2.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 Electrification Design & Research Institute, Beijing 100043, China)Abstract:B a s e d o n establishing a unified database, application software a n d h u m a n-m a c h i n e interface platform, the comprehensive dispatching a n d c o m m a n d i n g system of urb a n rail transit train operation control c a n highly integrate data between various majors, reduce the intermediate link from c o m m a n d to execution, efficiently i m p l e m e n t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monitoring of rail transit signals,p o w e r s u p p l y,electromechanical,vehicles,platform d o o r s,passenger services a n d other equipment, realize rapid linkage between systems and e m e r g e n c y handling u n d e r abnormal conditions, a n d provide technical support for users to e x p a n d linkage function a n d decision support in later stage. T h e technical m e a n s u s e d in 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dispatching a n d c o m m a n d i n g system will greatly increase productivity,cause a fundamental c h a n g e in the scheduling m o d e la n d m a n a g e m e n t m e t h o d s,improve coordination a nd cooperation a m o n g various majors, a n d serve better a n d m o r e efficientservice for rail transport.K ey words:urban rail transit;train operation control;c o m p r e h e n s i v e dispatching a n d c o m m a n d i n g system1引言随着国家发展战略的稳步推进,各个城市都在 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缓解交通压力,方便群众收稿日期:2020-10-01基金项目:中国铁建电气化局集团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项目(2019-169-B01)作者简介:文武臣(1984-),男,河南洛阳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城市轨道交通、有轨电车信号工程设计与咨询技术工作;E-mail :****************出行与生活。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

城市轨道交通智能调度系统的研究城市轨道交通作为当今城市交通运输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日益增长的人口流动和出行需求。

然而,由于人口规模的扩大和城市发展的不断壮大,轨道交通系统的运营管理存在一系列问题,如运行效率低下、拥堵严重、调度困难等。

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研究人员开始致力于开发智能调度系统,以提高城市轨道交通的运行效率和服务水平。

智能调度系统作为城市轨道交通的核心技术之一,旨在实现列车的自动控制和调度,以提供更高效、更可靠的交通运输服务。

智能调度系统利用现代化的通信、计算和控制技术,通过对列车运行状态、乘客流量以及交通状况的实时监测和分析,实现对轨道交通网络的智能调度和优化。

首先,智能调度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提前识别和处理运行故障,从而避免因故障引起的延误和拥堵。

系统利用传感器和监控设备对列车的运行数据进行采集和分析,监测列车的运行速度、位置、加速度等参数,实时判断列车是否存在异常情况。

一旦发现问题,系统可以及时发出警报并自动采取相应的措施,例如改变列车的行驶速度或路径,以最大程度地减少运行故障对整个轨道交通系统的影响。

其次,智能调度系统能够根据乘客流量和交通需求,灵活调整列车的发车间隔和运行速度,以提高运输效率和乘客的出行体验。

系统通过网络连接各个车站和车辆,并收集实时的乘客流量数据和交通状况信息。

基于这些数据,系统可以分析和预测不同时间段和地点的乘客需求,并自动做出相应的调整,如增加或减少发车次数、调整发车时间等。

此外,系统还可以根据乘客的目的地和行程需求,实现智能导航和优化乘车方案,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出行服务。

最后,智能调度系统能够通过实时监测和分析交通状况,优化轨道交通网络的路线规划和列车调度,以减少拥堵和提高整体运行效率。

系统通过集成城市交通管理中心的信息,包括道路交通流量、交通事故、施工状况等,与轨道交通网络进行智能对接。

基于这些信息,系统可以动态调整列车的运行速度和路径,以避免拥堵和瓶颈,提高运输能力和交通通行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一、引言城市轨道交通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它是快速、安全、高效的城市交通方式。

但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如何实现列车运营的最佳调度已成为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介绍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的研究与应用,探讨如何通过调度系统的优化提高列车的运营效率和安全性。

二、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概述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是指以解决列车的正常运营和提高运营效率为目的,采用计算机技术、控制技术等手段,对列车运行进行一系列的监控和控制。

从技术角度来看,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主要由列车监控系统和信号控制系统两部分组成。

其中,列车监控系统主要负责监测列车位置、速度等信息,并向信号控制系统提供数据支持;信号控制系统则根据列车监控系统提供的信息,实现列车运行的优化调度。

三、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的应用1.提高运营效率。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可以根据车站的客流情况、列车的运行状态等因素,对列车的运行速度、停车时间等参数进行动态调整,并且可以在列车发生故障或者线路堵塞时,及时进行调度和疏导,从而提高运营效率。

2.提升运行安全性。

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可以通过实时监测列车运行状态,及时发现列车故障或者线路异常情况,通过调度系统及时采取措施,避免事故发生,提升列车运行的安全性。

3.减少能耗和降低成本。

在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中,通过对列车的速度和停车时间进行优化,可以降低列车的能耗,减少燃料消耗,从而降低运营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四、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的优化技术1.运用智能算法。

智能算法包括遗传算法、粒子群算法、模拟退火算法等,通过对列车调度系统进行建模和仿真,在运算能力较强的计算机中,运用智能算法优化列车调度方案,可以克服传统调度方法难以收敛的问题。

2.采用分布式控制技术。

基于分布式控制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列车调度系统,可以将列车运行的安全保障技术、列车控制技术、调度技术采用不同的控制子系统进行控制,以满足不同调度任务要求,并且在调度完成后能够快速反馈结果,提高列车调度速度和精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城市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系统研究摘要:近几年我国都市圈建设快速发展,都市圈内多方向、高频次、同城化的出行需求特征愈发明显。

乘客一次出行可能需要多种交通方式组合完成,日常通勤时间较长、换乘次数较多。

由于各层级轨道交通的功能定位和服务范围不同,系统制式和运营管理主体均有差异,目前都市圈轨道交通系统分工协作水平不足,不利于乘客实现便捷出行,出行效率降低。

文章结合国外轨道交通网互联互通发展经验,以上海都市圈为例,分析不同层级轨道交通之间适宜的互联互通运输模式,为未来都市圈轨道交通网互联互通运营管理提供参考。

关键词:轨道交通;互联互通;全局调度;数据融合与治理;动态调整引言城市轨道交通通常是以线路为独立单元的封闭系统,每一条线有其独享的车辆、信号及各相关专业系统,各线路配属的车辆只能供本线运营使用,无法实现列车跨线投入运营,此种封闭体系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车辆、设备资源的跨线间的统筹利用,也极大地增加了轨道交通系统车辆、设备的投资,对轨道交通高经济价值资产的应用尚不够灵活。

在北京市轨道交通新一轮规划建设中,信号系统将大规模推广互联互通的技术方案,按照共用车辆段、正线车站具备接驳贯通配线的互联互通设计实施,本文对该场景中信号系统相关设计、技术应用和运营使用展开讨论。

1城市轨道交通信号互联互通建设必要性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建设,对于推进城市轨道交通建设项目的自动化与智能化有着重要意义,一是基本实现了网络化运营,二是初步实现了设备供应商各系统接口的统一,为后续实现设备统型,线网内信号系统资源共享奠定基础,三是实现了车辆的跨线运营,能够减少总体的配车数,实现线网车辆采购一盘棋,四是跨线运营可以实现车辆基地的资源共享,减少大驾修的建设成本。

2全局调度系统关键技术2.1枢纽换乘模式枢纽换乘对不同层级轨道交通的制式类型、线路走向、技术条件和客流需求的要求较共线运营小,不同层级轨道交通系统独立运行,相互干扰小,运输组织也相对简单,有利于保障运输安全。

因此这种模式的应用范围更广泛,适用于客流出行方向差异较大、各线路技术标准难以兼容、线路能力利用紧张的情况。

相对于共线运营而言,枢纽换乘会相对增加乘客的出行时间,若换乘站设计不合理还会造成乘客滞留,引发拥挤和安全隐患。

因此,枢纽换乘站点的数量、布局、流线设计、运输组织协调是采用该模式的研究重点,具体包括以下关键问题。

(1)合理规划换乘站点的数量和位置,减少乘客的换乘次数和时间,减少乘客集散对城市地面交通的压力。

(2)不同层级轨道交通的票务和安检系统应尽可能兼容互认,实现付费区换乘,减少重复安检和检票。

(3)不同层级轨道交通间应保证换乘流线顺畅,换乘导向标识清晰,提高换乘效率。

(4)不同层级轨道交通列车运行时刻表需协同,按不同优先级先后编制列车运行时刻表,从时间层面发挥城市轨道交通对城际铁路、市域铁路的“末端衔接”作用。

(5)大型换乘枢纽需完善大客流管控预案,缓解由于衔接轨道交通线路增加而导致的乘客站台聚集、换乘秩序混乱、车站能力饱和等问题。

2.2互联互通基础设备设计首先,应重视信号机、计轴等基础设备的工程设计工作。

目前各个信号系统商在基础设备的工程设计原则上有一定差异,主要体现在设备数量、安装位置以及安装方式方面。

因此,首先应在设备数量的配置过程中,需要根据互联互通要求,将设备信号系统的数量作为参考依据,满足信号系统在运行过程中有较高的可靠性,合理安排设备的安装位置,根据互联互通要求设置更加严谨的安装标准,在设计过程中确保信号系统应用范围的包容性,充分发挥信号利用率。

其次,做好应答器与信标设备的设计工作。

应答器与信标设备是信号系统应用中的关键设备系统,在应用过程中根据型号选择不同会影响到互联互通的建设目标,不同的应答设备和信标装置在安装过程中也有着非常大的差异。

相比于其他标准,欧标应用范围非常广,在实际的设计过程中,可以将欧标作为应答器的安装标准,为轨道交通信号系统的互联互通奠定坚实基础。

车地无线通信系统也是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建设中的关键内容,需要设置类型统一以及功能完善的车地无线通信设备,为车载系统的跨线运营提供支持,保障信息和数据的通畅度,最终实现互联互通的建设目标。

2.3全局应急协调指挥梳理突发事件信息生成、报送、展示及反馈各阶段的内容、范围及管理措施。

其中信息生成涉及信息要素、生成方式、审核机制等环节;信息报送与展示包括报送流程、报送范围、信息内容要求等环节;信息反馈包括信息反馈途径、处置方案审批与意见反馈等环节。

通过突发事件处置方案效果分析、突发事件处置方案优化分析、突发事件报告分析3个方面对事故事件处置行为进行整体评估,提升处置方案合理性。

根据多模式交通网络运营特征及客流分配推算算法,提出车辆(列车)运行动态服务网络优化方法,进一步从全市交通网络客流协同管控需求角度,提出城市交通网络客流协同优化管控方法。

城市轨道交通应急处置工作具备空间分布协同性、时间同步协同性、业务流程有序性等特点,结合工作流管理技术及应急处置主体的职能,进一步对轨道交通应急响应流程进行优化,制定应急处置工作流程,如图1所示。

研究线网智能运输组织应急响应优化及智敏调整的模型、方法和技术体系,实现突发事件下的大客流快速、安全疏散功能,有效提高调度指挥和应急反应能力。

图1应急处置流程图2.4 ATO列车自动运行车载ATO设备实现与车辆制动装置的可靠接口,保证行车安全和对列车实施连续有效的控制。

车载ATO设备向车辆监控设备提供控制车辆牵引及制动信号执行终端的监控接口。

跨线运行中由于车辆构造、供货制造厂商也不相同,车辆的响应配合有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根据不同配属车辆行车ATO控车数据,以实现本线、跨线牵引制动性能。

牵引-惰性-制动特性,一方面影响区间走行时间、旅行速度和周转时间等技术指标,如果车辆性能存在偏差,将造成运营图兑图偏离;另一方面,制动性能可能会影响到ATO自动驾驶进站精准停车。

在ATO控车方面,跨线运营对于不同信号系统、不同车辆系统,要达到控制指标的一致,会有不同的ATO控车策略对应不同的车辆参数,最终达到控车结果的完全一致。

2.5智能管理领域智能管理领域重点要实现“主动安全、精辨细识、治小控大”的风险主动防控新模式,实现构建全方位、一体化的地铁主动安全保障体系。

“主动安全”是以风险状态感知技术为基础、预防预警为手段,应用风险点辨识、隐患排查治理等技术,实现从事件/事故的被动安全管理模式向以风险管控为核心的主动安全管理模式的转变。

“精辨细识”是以历史故障/事故数据为基础,以风险控制链、安全知识图谱等技术为核心,风险演变与态势研判为路径,实现关键风险/隐患的精准捕获。

“治小控大”是以防微杜渐为目标,保证个体风险精准治理和群体风险有效控制,建立全方位、立体化的城市轨道交通主动安全保障体系,实现地铁内保本质安全、外防环境安全、严控公共安全,有效提升首都地铁安全高效的运行服务能力。

2.6线网级视频监控的智能化线网级智能视频监控应具备以下功能:①调看线网内任意视频监控录像,并与线路智能视频监控联动,智能推送重要地点、重要事件的视频画面;②与烟感报警器联动,自动推送火灾发生时的视频画面;③与水位传感器联动,自动推送车站出入口、线路区间等重要地点水浸报警视频画面;④与乘客呼叫系统联动,自动推送乘客在求助地点的视频画面;⑤实现人脸识别,协助智能调度系统实现乘客轨迹记录、可疑人员追踪等。

3全局调度系统实施效果分析通过轨道交通行业调度指挥功能的提升,推动行业技术发展,由追求速度和规模向更加注重质量效益转变,加快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创新驱动交通行业低碳化发展,助力交通强国建设。

采用“又监又控”的管理方式进一步提升运营组织管理的智能化、精细化和标准化,有效提高运营故障处理能力,减少因设备故障、突发事件等导致的运营中断。

通过实时智能的运营调整,为民众提供多元化、个性化、高水平的需求响应式轨道交通服务,最大程度满足民众出行需求;满足民众对轨道交通服务的要求由“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全局调度系统功能研究以新兴信息技术、数字技术、控制技术与城轨交通深度融合为主线,推进城轨信息化,发展智能系统,建设智慧城轨。

结束语智能调度是智慧城市轨道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城市轨道交通运输效率和智能化水平的关键业务,是国内都市圈/城市群实现城市轨道交通网络化智能运营的核心要素,也是实现轨道交通多网融合、有机融入我国现代化综合交通运输体系的必要前提。

本文通过分析线网级智能调度业务内容,形成了行车调度、设备设施调度、调度作业管理等线网级调度指挥的智能业务需求。

后续应结合线网运营调度中心、应急指挥中心的主要工作职责及业务范畴,深入开展线网级智能调度系统架构和功能等方面的研究,以实现智能调度与应急指挥的深度融合,打造适用于多网融合、日常指挥与应急指挥相结合的智能调度系统。

参考文献[1]李金明,闫红杰,祝耀,殷鹏飞.互联互通运营模式对城市轨道交通的影响[J].交通企业管理,2021,36(02):69-71.[2]赵青.城市轨道交通信号系统互联互通工程应用关键技术浅析[J].电气化铁道,2021,32(01):79-82.[3]吴方,朱晓军.轨道交通无线系统互联互通方案[J].数字通信世界,2021,(02):124-125.[4]万勇兵,王大庆.城市轨道交通CBTC系统互联互通测试平台的设计与实现[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01):149-153.[5]房霄虹.天津轨道交通互联互通融合发展研究[A].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数字城市专业委员会轨道交通学组.智慧城市与轨道交通2020[C].:中城科数(北京)智慧城市规划设计研究中心,2020:68-72.。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