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真题】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答案)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2分)公元前5﹣4世纪,文化蓬勃发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创作了他们最伟大的作品,戏剧、哲学和雕塑也正走向辉煌。
这句话描述的是()A.中华早期文明B.古希腊文明C.西方近代文明D.古罗马文明2.(2分)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历史人物中,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是()①张仲景②贾思勰③韩非子④李时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3.(2分)思想解放主要指“对于已经不适宜发展要求的旧思想观念的改革和破除,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新思想观点的积极倡导和确立。
”对下列思想解放运动认识正确的是()选项思想解放运动破除的旧思想倡导的新思想①文艺复兴“神权至上”人文主义②科学革命“日心说”等理论“地心说”等理论③启蒙运动“朕即国家”等专制思想自由、平等、“人民主权”④新文化运动“忠君”等封建思想民主、科学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4.(2分)15世纪末,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接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均已起锚。
这些远航()A.加强了汉朝和古罗马之间的联系B.让世界的观念从此初步确立起来C.推动唐朝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D.促进美洲印加文明的发展与进步5.(2分)对下列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崛起B.美国称霸C.法国革命D.日本改革6.(2分)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其共同主题是()A.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B.日本偷袭﹣﹣太平洋战争爆发C.同盟反攻﹣﹣战争出现转机D.德日投降﹣﹣战争的最终胜利7.(2分)新中国成立后,巩固人民民主政权,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完成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
在这个过程中,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①创造了中国特色革命道路②取得抗美援朝战争胜利③完成社会主义“三大改造”④开展了第一个五年计划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二、非选择题(本大题有2小题,共18分)8.(10分)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是中国古代史的重要主题。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试题【题干后附答案、详细解释;可编辑】适合讲解用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共7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14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不选、多选、错选均不给分)1. 公元前5﹣4世纪,文化蓬勃发展,亚里士多德与柏拉图创作了他们最伟大的作品,戏剧、哲学和雕塑也正走向辉煌。
这句话描述的是()A.中华早期文明B.古希腊文明C.西方近代文明D.古罗马文明【答案】B【解答】公元前5﹣4世纪,特别是希波战争以后,希腊产生了光辉灿烂的文化,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古希腊人在文学、戏剧、雕塑、建筑、哲学、体育等诸多方面有很深的造诣。
这一文明遗产在古希腊灭亡后,被古罗马人破坏性地延续下去,从而成为整个西方文明的精神源泉。
如文学方面,创作出《荷马史诗》;哲学方面,德谟克利特提出了“原子论”,苏格拉底主张人应该“认识你自己”,这对认识人的内心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
杠杆原理与浮力定律的发现者是古希腊科学家阿基米德,古希腊的亚里士多德被誉为“百科全书式”的学者。
2. 在抗击新冠疫情的过程中,中医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以下历史人物中,对传统中医发展有巨大贡献的是()①张仲景②贾思勰③韩非子④李时珍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答案】B【解答】东汉末年,张仲景收集了许多民间药方,写成了《伤寒杂病论》,全面阐述了中医理论和治病原则,奠定了中医治疗学的基础。
他还提出了“治未病”理论,提倡预防疾病。
他医术高明,医德高尚,后世尊称他为“医圣”。
明朝医药学家李时珍总结前人经验,历时27年编成的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巨著﹣《本草纲目》,全书约190万字,记载了药物1800多种,其中374种是新增加的药物。
收录药方11000多个,并附有1100多幅药物形态图。
《本草纲目》总结了我国古代药物学成就,丰富了我国医药学宝库,在世界医药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
①④符合题意。
3. 思想解放主要指“对于已经不适宜发展要求的旧思想观念的改革和破除,对于符合发展要求的新思想观点的积极倡导和确立。
2020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word版,含解析)

5.对下列年代尺所示信息的解读,正确的是()A.美国崛起B.美国称霸C.法国革命D.日本改革6.下列图片反映的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相关史实。
其共同主题是()A.德国逞凶--战争全面爆发乾隆平定大、小和卓叛乱示意图大昭寺内文成公主入吐蕃壁画9.浙商自近代以来,异军突起,迅速取代了历史上曾叱咤风云的晋商、徽商,成为了中国第一大商帮。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请结合以上材料,运用相关历史知识,概述浙商抓住了怎样的历史机遇。
材料二湖州商人王一亭追随孙中山加入同盟会,辛亥革命期间,他出钱出力援助革命军。
“九一八”事变后,宁波商人项松茂参与发起了东北三省抗敌大捐款,还将企业职工编入上海人民抗日义勇军,积极备战。
(2)根据材料二,从中国近代革命任务的角度,概括浙商承担了哪些历史责任。
A.①②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解答】据框表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文艺复兴破除了“神权至上”,倡导了人文主义思想,是资产阶级叩响近代社会大门的思想解放运动;启蒙运动破除了“朕即国家”等专制思想,倡导了自由、平等、“人民主权”思想;新文化运动破除了“忠君”等封建思想,倡导了民主、科学思想,是一次思想的解放运动,①③④认识正确,符合题意;科学革命破除了“地心说”等理论,倡导了“日心说”等理论,使天文学从教会的束缚下解放出来,②符合题意。
故选:C。
4.15世纪末,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接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均已起锚。
这些远航()A.加强了汉朝和古罗马之间的联系B.让世界的观念从此初步确立起来C.推动唐朝文化在日本的广泛传播D.促进美洲印加文明的发展与进步【解答】“15世纪末,一系列从西班牙和葡萄牙起航的、将来把南北美洲和非洲及欧洲连接起来并最终通向亚洲的远航均已起锚”反映的是新航路开辟。
新航路的开辟把世界各个地区连在了一起,打破了以往世界各个地区相互隔绝和孤立发展的局面,让世界的观念从此初步确立起来。
【中考真题】2019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真题试卷(附答案)

【解析】
【详解】
(1)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上层社会力量与工人阶级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马克思主义是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看,是科学理论,自从有了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国际工人运动进入新的历史时期。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公报》
(1)上层社会力量与哪一阶级力量对比显得微不足道?促使此阶级力量“惊天动地、无坚不摧”的思想武器是什么?
(2)中国共产党28年里如何凝聚人民群众力量使革命得到发展?列举两个史实并加以说明。
(3)根据材料三,四,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小岗村的经验在全国范围得以推广的原因。
7.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依据材料二的表格内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台州乱弹发展历程中的两次“毁灭性打击”分别和民国时期多战乱;文化大革命等历史事实有关。
(3)综合上述材料的内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从台州乱弹的发展历史看,我们能得出的结论是国家强盛,社会稳定,则文化繁荣。
2.D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事实的陈述”是对已经发生的历史事件的描述,由此可知,ABC三项都属于“事实的陈述”,不符合题意;“(秦皇帝)并吞战国,海内为一,功齐三代” 属于“评论意见”,符合题意;故选D。
3.A
【解析】
【详解】
依据所学知识可知,1500年开始的新航路,使区城联系日益密切,世界开始连成了一个整体,①正确,符合题意;1785年,瓦特改了蒸汽机,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使工厂突破了自然条件的局限性,出现了工厂制度,②正确,符合题意;1898年,康有为和梁启超进行了戊戌变法,这是近代中国第一个思想解放潮流,在社会上起到了思想启蒙的作用,③正确,符合题意;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统治,结束了存在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④说法错误,不符合题意,BCD三项不符合题意;由此可知,①②③符合题意;故选A。
2021年最全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秦统一全国后,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郡县长官由朝廷直接任免。
这说明秦朝A.延续分封制度B.增强地方势力C.恢复社会经济D.实行中央集权【答案】D【解析】依据所学可知,秦始皇统一六国后,建立了中央集权制度,在地方上推行郡县制。
把全国分为36郡,后来增至40多郡,郡的行政长官称郡守;在郡下设县,县的长官称县令或县长。
郡的长官都由朝廷直接任免。
县以下又设乡、亭、里等基层社会组织。
这样,皇帝和朝廷就牢牢地控制了全国各地的权力,这说明秦朝实行中央集权,D项符合题意;A项是秦朝时废除了分封制,B项是抑制了地方势力,C项是属于经济方面,与题干无关。
由此分析ABC三项均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D。
2.冷战结束后,随着世界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成为大多数国家的要求。
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具体表现在A.提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与国之间关系的基本准则B.恢复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C.尼克松访华,中美两国关系开始走向正常化D.举办“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答案】D【解析】面对日益复杂的世界形势,着眼于世界前途和人类发展,中国提出了自己的方案,举办了“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等,D符合题意;ABC项都是新中国建立后我国的外交成就,没有体现“中国积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为解决人类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排除。
故选择D。
3.三国时代,群雄并起,涌现出许多风云人物。
以下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对应正确的是A.曹操——建立魏国B.孙权——派卫温到夷洲C.诸葛亮——发明翻车D.司马懿——灭吴统一全国【答案】B【解析】依据所学可知,230年,孙权派将军卫温率船队到达夷洲(今),这是大陆和交流的最早记载,因此历史人物与历史事迹相吻合的是B,B项符合题意;A项220年,曹丕建立魏国,排除;C项翻车是三国曹魏马钧发明,排除;D项公元280年,西晋武帝司马炎灭吴,结束三国鼎立的分裂局面,重新统一全国,排除。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真题

2022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一、选择题1. 某校历史学习小组开展文明古国项目化学习,他们搜集了《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据此判断该文明古国是A. 古代希腊B. 古代中国C. 古代罗马D. 古代埃及【答案】C【解析】【详解】公元前450年左右,罗马颁布了成文法,因这部法刻在十二块青铜板上,所以被称为“《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是古罗马的代表性建筑;公元前1000年,腓尼基字母文字基本形成。
腓尼基字母文字被认为是西方希腊和罗马字母文字的源头。
公元前7世纪,这种字母传给罗马人,成为拉丁字母的基础。
《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相关资料与古代罗马,C项正确;古代希腊、中国与埃及不符合材料中“《十二铜表法》、斗兽场、拉丁字母等”信息,排除A、B和D项。
故选C项。
2. 了解历史时序是学习历史的基本要求。
如下图中①对应的朝代是A. 唐朝B. 南宋C. 明朝D. 清朝【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所学知识,①对应朝代的建立是1127年,灭亡是1276年。
1127年,赵构登上皇位,定都临安,史称南宋,赵构就是宋高宗。
1276年元军占领临安,南宋灭亡,B项正确;唐朝是618年建立,排除A项;明朝是1368年建立,排除C项;清朝是1644年建立,排除D项。
故选B项。
3. 马克思指出:“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材料评述的是工业革命的A. 原因 B. 背景 C. 过程 D. 影响【解析】【详解】根据题干“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所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所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
”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评述的是工业革命的影响,。
工业革命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使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工业革命以后资本主义最终战胜了封建主义,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的西方资本主义国家逐步确立起对世界的统治,世界形成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2021年中考历史历年真题(含答案解析)

中考历史真题练习含答案解析1.南宋时,都城临安曾有谚语“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这主要说明临安A.蔬菜类品种丰富B.水利建设获得发展C.城市商业的繁荣D.经济重心南移完成【答案】C【解析】依据“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的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南宋时期,临安作为都城,经济十分繁荣,城市商业发展很快,“东门菜,西门水,南门柴,北门米”充分体现了这一点,C项符合题意;ABD三项不符合题意。
故选C。
2.莎士比亚是英国文艺复兴运动时期著名的诗人、剧作家。
属于莎士比亚代表作的是A.《神曲》B.《蒙娜丽莎》C.《最后的晚餐》D.《哈姆雷特》【答案】D【解析】依据课本所学可知,15、16世纪,文艺复兴开始向西欧其他国家和地区传播,这些国家和地区涌现出很多著名的文学艺术家,莎士比亚就是其中的代表,莎士比亚一生创作了30多部戏剧和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这些作品反映了时代风貌和社会本质,深刻批判了封建道德伦理观念和社会陋习,充分体现了人文主义者的生活理想。
《哈姆雷特》《罗密欧与朱丽叶》是他的代表作。
D正确;《神曲》是意大利诗人的代表作,A排除;《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是达·芬奇的绘画代表作。
BC排除;故选D。
3.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
秦朝改变这一局面的重大措施是A.实行郡县制B.统一货币C.统一度量衡D.设置丞相【答案】A【解析】题干史料“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指的是西周时期的“封邦建国”实行分封制。
结合课本所学可知,为加强对中国的统治,在地方,秦朝废除西周以来实行的建立分封制,实行由中央直接关系的郡县制。
A项符合题意;为了促进全国的经济文化的发展,秦始皇下令统一货币、统一度量衡。
BC两项不合题意;秦朝创立中央集权制度,在中央设立丞相,掌管行政。
D项不合题意。
由此可知BCD三项不合题意。
故选A。
4. 20世纪80年代后期,欧美上流餐厅以棕榈心沙拉为特色,人们竭尽所能地在亚马孙河上游搜索做这种沙拉的原料。
2021台州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

2021台州中考历史与社会试卷1、5.时序是历史学科的基础,它串起了人类从古至今的发展历程。
下列关于秦汉时期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空白处应填写的是()[单选题] *A.秦完成统一(正确答案)B.楚汉之争C.七国之乱D.王莽称帝2、标志着南京政府形式上完成南北统一的历史事件是()?[单选题] *A. 北伐战争B. 武昌起义C.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D. 东北易帜(正确答案)3、27.在抗击新冠肺炎的日本援华物资上有“山川异域,风月同天”的字样。
据考证这与唐朝高僧东渡日本的故事有关。
这位高僧是[单选题] *A.张骞B.玄奘C.鉴真(正确答案)D.晁衡4、曹操在哪场战役中大败袁绍()[单选题] *A.官渡之战(正确答案)B.赤壁之战C.讨伐董卓D.合肥之战5、某剧组准备拍摄《大唐王朝》的纪录片,你认为下列那一场景不可能在片中出现()[单选题] *A. 唐太宗和魏征在商讨如何处理北方少数民族问题B. 一批日本遣唐使抵达长安,受到唐政府的热情接待C. 唐政府兴办了分科比较细的医学校D. 李白用“交子”支付酒楼老板酒钱(正确答案)6、南宋有位诗人曾写道:“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
”写作该诗的主要目的是()[单选题] *A.赞美杭州的繁华B.讽刺金朝统治者的醉生梦死C.咏写了西湖秀色与人的关系D.讽刺南宋统治者苟且偏安江南(正确答案)7、在对如下图的判断中,同学甲和乙发生分歧。
乙错误地以为是“清朝”疆域图,被同学甲纠正为“元朝”疆域图。
同学甲的判断依据包括()①元朝实行行省制度②回族在元朝形成③元朝设宣政院管辖西藏地区④大都是元朝都城[单选题] *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正确答案)D.①②④8、6.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历史主题是()[单选题] *A.列国纷争B.诸子百家C.改革变法D.巩固统一(正确答案)9、56.武则天遗言立无字碑,由后人评说自己的功过。
下列是四位同学根据掌握的有关历史知识,为评价武则天撰写的一句碑文。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21年浙江省台州市中考历史试卷(附答案)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选择题
1.小远同同学在某博物馆看到空中花园复原场景图和《汉谟拉比法典》复制品。它们反映的是
A.古埃及文明B.古希腊文明C.古巴比伦文明D.古罗马文明
2.国家的有效管理需要制度创新。下列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的是
材料三
(1)材料一中人口发生怎样的变化?它折射出这段时期经济哪一发展趋势?
(2)综合上述材料,分析江南地区农业发展的原因。
9.百年风雨,中国共产党建立的红色政权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成长为全国性政权,踏上了社会主义新征程。某学习小组对共产党政权的发展历程进行主题学习。
(1)请在学习感悟1中的空格处写出适当的内容。
7.D
【详解】
根据材料中的从分散到整体,全球性的流动等内容可以看出,这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使世界开始联系成为一个紧密的整体,D项正确;ABC项都与分散走向整体没有直接的关系,排除。
8.(1)变化:从汉到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趋势: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劳动力的不断增加;生产工具的改进(农耕技术的进步);人民的辛勤劳动;自然条件优越;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6.C
【详解】
依据题干信息“二战中,美国授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并结合所学可知,1942年1月1日,26个国家在华盛顿签署了《联合国家宣言》,签字国保证用自己的全部军事和经济资源与德意日法西斯国家作战,与盟国合作,不单独同敌人缔结停战协定或和约,这标志着国际反法西斯统一战线最终形成,故C正确;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建立发生在一战时期,故A错误;雅尔塔会议的召开是制定二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会议,故B错误;《慕尼黑协定》签订在二战前期,标志着英法绥靖政策的顶峰,故D错误。综上故选C。
5.C
【详解】
根据题干“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是因为清政府签订《马关条约》。1895年签订的《马关条约》规定清政府割辽东半岛、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岛屿、澎湖列岛给日本,C正确;《南京条约》中割香港岛给英国,排除A;不论是中英、中法《北京条约》,还是中俄《北京条约》都没有割台湾的规定,排除B。《辛丑条约》没有割地的内容,排除D。故选C。
4.B
【详解】
根据材料可知李鸿章创办轮船招商局,目的使江海运输的利益不能全部被洋人尽占,三年后,在华经营的外国轮船公司损失1300万两白银,说明李鸿章的创办的轮船招商局与外国轮船公司形成竞争,因此洋务运动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故选B;材料没有体现军事力量,A错误;洋务运动没有使中国走上富强道路,排除C;材料没有体现工商业社会地位的提高,D错误。
A.三国协约军事集团的建立B.雅尔塔会议的召开
C.世界反法西斯同盟的建立D.慕尼黑协定的签订
7.纲要式小结是社会课学习的有效方法,有利于建立知识的整体性。图示反映的内容是
A.文艺复兴的兴起B.资产阶级革命C.工业革命的发展D.新航路的开辟
二、综合题
8.江南农业足发展,经济地位大提升。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B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分封制是西周初年,周王为了巩固对周边的统治而采取的制度属于地方行政管理方式,①符合题意;郡县制是秦朝在地方上设立的行政机构,②符合题意;三省六部制是中央官制,③不符合题意;行省制是元朝的地方行政机构,④符合题意。综上所述①②④符合题意,故选B。
3.B
【详解】
根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唐朝鉴真东渡日本,传播唐朝文化;马可•波罗是意大利著名旅行家,在中国游历17年,后回国,写成《马可•波罗行纪》,激发西方人对东方的向往,加强国际交往;郑和从1405—1433年七次下西洋,到达3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进中国和亚非国家的交往。从三个历史人物的事迹可以反映的共同主题体现了中外交往,故选B;ACD不是三个人的共同点,排除。
(红色政权的成长)
(2)请将表格空格处内容补充完整。并指出感悟2的道理。
(3)根据材料,概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如何通过解放思想来推动社会主义事业的不断发展?
参考答案
1.C
【详解】
根据所学知识,空中花园是新巴比伦时期修建的,被誉为古代世界七大奇迹之一。《汉谟拉比法典》是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期间颁布的。是迄今已知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备的成文法典。故它们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C正确;空中花园、《汉谟拉比法典》反映的是古巴比伦文明,不是古埃及文明、古希腊文明、古罗马文明,排除ABD。故选C。
【详解】
(1)变化:从数轴图中的数据变化可以看出,从汉到宋,南方人口逐渐超过北方。趋势:根据所学可得出到南宋时,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
(2)从材料一中人口的变化可得出劳动力的不断增加;从材料二中的劳动工具的信息可得出生产工具的改进(农耕技术的进步);从材料三中“民本勤业”可得出人民的辛勤劳动;从材料中“地广野丰”可得出自然条件优越;根据“南宋时期,政府奖励州县官兴修陂塘堤堰等工程,”可得出政府重视兴修水利。
①分封制②郡县制③三省六部制④行省制
A.①2③B.①②④C.①③④D.②③④
3.观察下列一组图片,这些历史人物的事迹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祖国统一B.中外交往C.民族团结D.抵抗侵略
4.李鸿章创办的官办企业轮船招商局,使“内江外海之利,不致为洋人尽占”。三年后,在华外国轮船公司就损失了白银1300万两。这表明洋务运动
(3)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粉碎“四人帮”后,人们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两个凡是的方针引起普遍不满。在此情况下,思想理论界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1978年,中国共产党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中国共产党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
9.(1)①地势险峻;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
(2)②左倾;③敌后战场;道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
(3)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大讨论,深刻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的伟大征程。邓小平南方谈话,进一步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召开十四大,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推动了我国经济建设持续高速发展。
A.增强了清朝的军事实力B.一定程度抵御了列强经济侵略
C.推动中国走上富强之路D.极大提高工商业者的社会地位
5.诗人丘逢甲在《春愁》中写道:“春愁难遣强看山,往事惊心泪欲潸。四万万人同一哭,去年今日割台湾。”诗人悲愤是因为清政府签订了A.《南京条约》B.《北京条》C.《马关条约》D.《辛丑条约》
6.据《苏联社会主义经济史》记载:二战中,美国授助了苏联106.7亿美元的物资。如飞机14018架,坦克、装甲车22800辆等。这反映的历史背景是
【详解】
(1)依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红色政权在井冈山诞生是因为井冈山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敌人在此力量薄弱。故①是地处江西省与湖南省的交界,地势险峻,易守难攻。
(2)问题一:依据题干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由于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故②是左倾;在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依靠有利地形在敌后战场英勇作战,故③是敌后战场。问题二:依据所学可知,由于左倾思想在党中央居于主导地位,导致了第五次反围剿的失利,红军被迫长征。1947年,中共中央主动撤离延安,转战陕北,粉碎了国民党的重点进攻。这两次事件让我明白了党的正确领导至关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