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全球变化的影响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演讲稿

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演讲稿
各位尊敬的领导、各位亲爱的同事们:
大家好!今天,我很荣幸有机会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一
个十分重要的话题——全球气候变化的影响。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全球气候变化给我们带来了哪些影响。
气
候变暖导致了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比如干旱、洪涝、飓风等等。
这些极端天气事件不仅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困扰,还给生态
环境带来了严重的破坏。
冰川融化、海平面上升、生物多样性减少……这些都是气候变化的直接影响。
其次,气候变化也对人类社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农业受灾、
粮食短缺、人口迁徙……这些都是气候变化给人类社会带来的挑战。
而且,气候变化也加剧了贫富差距,使得贫困地区的居民更加难以
生存。
那么,面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我们应该怎么办呢?首先,
我们要加强环保意识,减少碳排放,节约能源,保护环境。
其次,
我们要加强国际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
只有各国团结一致,才
能有效地解决全球气候变化问题。
最后,让我们共同努力,为了我们的地球,为了我们的子孙后代,为了我们的未来,积极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挑战。
让我们携起手来,共同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谢谢大家!。
全球变化第三章读后感

全球变化第三章读后感全球变化对人类文化有直接的影响,历史上有许多文明与王朝的消亡都受到了全球变化的影响。
(一)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它对其他动物的影响有一致的方面,最终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状态相平衡。
但环境对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对生物的生理状态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被动适应的关系。
而人类对环境的关系,是主动改造(包括开发、利用、改善、建造、破坏、污染等)的关系。
与自然生态系统显著不同的是,人类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的、大量的物质和能量输入与输出基础之上的人工系统,其平衡机制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差别。
全球变化通过三个途径对人类构成影响:(1)直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2)全球变化事件也可能对某些社会事件的发生产生影响;(3)通过资源和灾害的变化改变自然系统的承载力,影响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人为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进而影响人类的供需平衡,并进一步影响人类与人类社会。
(二)全球变化影响的层次(1)土地承载力(2)生产系统(3)经济与生活(4)社会政治1、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一个层次:全球变化改变了资源的供需关系,改变自然灾害的频率和强度,以及改变自然系统本身的脆弱性等途径改变了土地的承载力。
全球变化首先意味着资源条件的变化,表现为资源数量或质量的变化。
例如:温度的增减意味着热量资源的增加或减少,降水的变化意味着水资源的增加或减少,土地沙漠化与土地退化意味着土地生产力的下降,森林的减少意味着可资利用的木材资源匮乏等。
2、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二个层次:生产系统的变化,包括直接受资源与灾害影响的生产水平或生产结构变化,以及为满足全球变化所引起的人类需求的改变而进行的生产系统产业结构的调整。
3、全球变化影响的第三个层次:是社会对生产和消费平衡关系变化的响应。
4、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是对人类本身及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影响,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社会矛盾的激化、社会秩序的破坏、地区冲突的加剧甚至文明的兴衰等。
全球变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

全球变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近年来,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
全球变化不仅涉及气候变化,还包括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等问题。
这些全球变化对贫困问题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贫困问题更加突出和复杂化。
本文将就全球变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展开探讨。
首先,全球变化加剧了贫困现象。
气候变化导致自然灾害频发,夏季炎热干旱,冬季寒冷严寒。
这使得许多贫困地区的农作物收成减少,居民的生活条件恶化。
同时,全球变化还导致水资源紧张,许多地区出现缺水现象,妨碍了居民的生产和生活。
这些因素加剧了贫困现象,使贫困人口的数量不断增加。
其次,全球变化削弱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
资源短缺导致了物价上涨,使贫困人口的购买力下降。
另外,生态环境的恶化导致许多贫困地区的产业无法持续发展。
例如,大量的森林砍伐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同时也破坏了贫困地区的木材产业。
这些因素削弱了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使贫困问题更加严重和长期化。
再次,全球变化导致了贫富差距的扩大。
气候变化导致了农作物减产,使农民的收入较原先更加困难。
然而,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下,一些富裕地区的经济发展得到了更多的关注和资源。
这使得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贫困地区的贫困问题更加突出。
此外,全球变化也导致了一些地区的冲突和战争,加剧了贫困地区的不稳定性和不安全感。
最后,全球变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需要全球合作和努力来应对。
国际社会应该加强对贫困地区的援助,提供必要的物资和技术支持,帮助贫困地区应对全球变化带来的挑战。
同时,各国政府应该制定更加合理和有效的政策,促进贫困地区的经济可持续发展,提高贫困人口的生活水平。
总之,全球变化对贫困问题的影响是深远而复杂的。
其对贫困现象的加剧、对经济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削弱、对贫富差距的扩大,都需要我们共同努力来应对。
通过全球合作和政策改革,我们可以为减少贫困问题做出更大的贡献,建立一个更加平等和可持续的世界。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实现全球变化与贫困问题的双向解决,为人类的未来带来更多希望与机遇。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

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影响研究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这已成为当今世界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和生态安全的影响以及相关的研究。
生态系统服务是指由自然环境提供的人类经济和社会发展所需的各种资源和服务,包括水源、空气质量、土壤肥力、气候调节、生物多样性、食品和木材等等。
这些资源和服务提供了我们日常生活和生产所需的基础,对经济和社会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然而,随着全球变化的加剧,这些生态系统服务也受到了越来越大的影响。
全球变化包括气候变化、土地利用变化、生物入侵和污染等,这些因素均对生态系统服务造成负面影响。
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最为显著的因素之一,其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也最为明显。
气候变化导致极端天气事件的增加,如干旱、洪涝等对土地水资源的影响,极端热浪和冷空气对生物适应能力的影响以及海平面上升对海岸线的影响等。
这些都会导致生态系统服务的丧失,对经济和社会发展带来负面影响。
土地利用变化也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因素之一。
砍伐森林、过度放牧、过度开发和城市化等土地利用方式的改变都会影响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导致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下降,造成生态系统服务贡献的减少。
生物入侵也是引起生态系统服务减少的一个问题。
异地物种进入新的生态系统,可能导致当地生物多样性的减少,对原生态系统的生态平衡造成破坏,影响生态系统服务。
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服务的另一个重要因素,污染物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不仅影响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也对人类带来安全和健康问题。
例如,空气污染可以引起肺炎、心脏病、中风等疾病,对人类的生存带来威胁。
为了研究全球变化对生态系统服务的影响,许多相关的研究已经进行了。
例如,研究人员可以通过监测生态系统的生态状况进行预测和评估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程度,以及生态系统服务的减少对经济和社会的影响。
此外,也有研究人员研究新的管理方案,以增加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贡献,如森林管理、水资源管理和海洋管理等。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全球变化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随着人类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全球变化已经成为了我们所面临的一项重要挑战。
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的活动对全球环境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气候变化、资源消耗、环境破坏等问题已经引起了全球关注。
尤其是近年来,全球变化的影响不断加剧,需要我们积极应对。
一、全球变化的影响1.气候变化气候变化是全球变化中最为显著的一个方面。
自从19世纪以来,全球平均温度已经上升了1.1摄氏度左右,极端天气事件也越来越频繁。
气候变化影响着全球人类的生产生活,极端天气、干旱和洪涝灾害使得全球数以百万计的人民流离失所、失去家园。
2.资源消耗资源消耗是全球变化的另一重要方面。
随着人类对资源的不断开采和使用,地球上的许多自然资源已经面临枯竭的危机。
而以石油等化石燃料为代表的能源的消耗也加剧了全球变化的问题。
3.环境破坏环境破坏也是全球变化中的重要方面。
人类的大规模开发和建设已经对许多自然生态系统造成了不可逆转的伤害,水资源短缺、土地沙化、森林开垦等问题都在影响着全球的生态环境。
二、应对策略1.减少碳排放减少碳排放是应对气候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在减少碳排放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采取一些措施来应对气候变化。
例如,提高能源利用效率、采用清洁能源等等,都可以起到一定的减排效果。
2.节约能源节约能源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可以从个人、家庭、企业、政府等层面出发,学习保护资源的意识,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节约能源。
3.生态恢复生态恢复也是应对环境破坏的一项重要措施。
我们可以采取一些生态恢复措施,如植树造林、退耕还林、水土保持等等,来保护和恢复自然生态环境。
4.提高生产效率提高生产效率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通过采用新技术、新材料和新工艺,我们可以提高生产效率,降低能源消耗和资源消耗,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国际合作国际合作也是应对全球变化的一个重要措施。
目前,全球各国已经启动了许多跨国、跨区域的环境保护合作项目,以期共同应对全球变化的问题。
全球变化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时间范围 1万年以前 近1万年来 近一两 百年来
气候变化特点
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 一直处于波动变化之中,冷暖干湿相互 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交替,变化周期长短不一。 5000年来 年来, 近5000年来,全球气候有两次较大波动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全球平均地表温度呈波动上升趋势。
科学家推测古代气候状态的方法
• • • • 树木年轮分析 花粉记录分析 氧同位素分析 海洋沉积物分析
影响雪线高度的主要因素
因素 影响 气温越高,蒸发量 越大,雪线越高,反 之越低 降水越多,雪线越 低,反之越高 迎风坡降水多,雪 线低;向阳坡气温 高,雪线高 举例 低纬度高山上的雪线 高于高纬度 天山北坡雪线低于南 坡 珠峰南坡雪线低于北 坡,乞力马扎罗山南坡 雪线低于北坡
因海平面上升而受到威胁的海岸
生于海洋 难道注定要死于海洋
在美丽的南太平洋上散落着一串串璀璨的明珠。 在美丽的南太平洋上散落着一串串璀璨的明珠。在 这串珍珠之中,位于斐济以北的图瓦卢 图瓦卢便是其中亮丽的 这串珍珠之中,位于斐济以北的图瓦卢便是其中亮丽的 一颗。图瓦卢总面积只有26平方公里 总人口1.1万人 平方公里, 万人, 一颗。图瓦卢总面积只有 平方公里,总人口 万人, 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风景如画。 属于热带海洋性气候,一年四季风景如画。人们将构成 这个国家的九个环状珊瑚小岛称为太平洋上的“ 这个国家的九个环状珊瑚小岛称为太平洋上的“九颗闪 亮明珠”并不过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图瓦卢真的像 亮明珠”并不过分,因为在很多人眼里, 一个世外桃源。 一个世外桃源。 然而,就在2006年4月15日,图瓦卢领导人在一份 然而,就在 年 月 日 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 声明中说,他们对抗海平面上升的努力已告失败,并宣 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 布他们将放弃自己的家园,举国移民新西兰。图瓦卢将 由此成为全球第一个因海平面上升而进行全民迁移的国 大约在50年以后 年以后, 家。大约在 年以后,这个美丽的岛国将沉没于大洋之 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 中,在世界地图上人们再也找不到这个国家的位置。
全球变化的影响

另唐代张籍《送蜀客》诗有:“木棉花开锦江 西”,知唐代成都有木棉生存,不论这种木棉是 木棉属的木棉或是棉属的树棉,都是一种喜温暖 的植物,今天成都这两种植物都没有自然状态的 生存,可说明唐代成都气温应比现在高。
由于人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然环 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远较对其他动物的 影响复杂得多。自然环境对人为环境、人 类、社会的每个部分都可能产生影响,并 且当某一部分受到影响时,这种影响都会 传递到其他部分,并得到其他部分反馈、 调解使影响放大或缩小。
全球变化通过三个途径对人类构成影响
(1)直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较短时间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资源在数量上 的变化,可以造成生产上起伏波动,其产生 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区域性的,但已有可 能对历史的进程起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较长时间的变化会导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不 可逆转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后果是长期的, 严重者足以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历 史进程,甚至造成某些文明的衰亡和促使新 文明的产生。
寒冷的小冰期的冲击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 殖民者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关系,17世纪后期是 小冰期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寒冷使英国的收成 减少,于是英国就在殖民地增加税收,把本土 的经济危机转嫁到殖民地,结果使许多殖民地 决心完全摆脱英国的控制,这就是美国爆发独 立战争时的环境背景。可以说,环境恶化激化 了英国与美洲大陆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是美洲 革命的潜在触发因素。
安史之乱是否与唐代百年以上尺度的气候 变化有内在联系呢?
1.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时期
南 宋
唐代温暖湿润的证据:
全球变化第三章

4、导致全球变化的因素的分类(三类) 1)周期变化的因素 如太阳活动、地球轨道参数的变化。发生特点: 它们的作用是连续变化的,可导致全球环境的周 期性变化。 2)非可逆性变化的因素 如太阳长期演化、板块运动。发生特点:它们的 作用是连续性的,可能导致环境的非可逆性变化。 3)随机发生的因素 如火山活动、小行星碰撞。发生特点:发生的时 间是不确定的,但发生的频率服从一定的统计规 律,其作用的过程是暂时的,但所导致的全球变 化即可能是短期的扰动,也可能是长期的不可逆 的变化。
第二节百万年以上尺度全球变化的驱动力
三、板块运动导致的海陆分布与地貌格局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1、海陆分布变化 海陆反射率差异 热力性质差异
第二节百万年以上尺度全球变化的驱动力
三、板块运动导致的海陆分布与地貌格局演化及其环境效应
2、高海拔的山地或高原的隆起 积雪、冰川反射率 热力作用 动力作用(机械阻挡) 侵蚀风化过程的改变影响地球化学循环过程
第三节万年至数十万年尺度全球变化驱动力
一、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 二、地球系统内部对轨道参数变化的反馈 三、构造运动和火山活动驱动力
一、地球轨道参数的周期性变化 地球轨道的偏心率、地轴的倾斜度(黄赤交 角)和岁差(春分点的移动)等地球轨道参 数都是随时间变化而变化的,它们的变化均 会改变地球接受太阳辐射的季节和地区分布, 进而导致以冰期、间冰期交替为特征的全球 变化。
年际、年代际、百年际至亿年际的频谱,各 种时间尺度的变化过程相互交织,形成多种 多样的变化方式和不同幅度的变率。
衡阳盆地夏季降水特征时间尺度
《子波气候诊断技术的研究》
介绍了子波气候诊断新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包括有关应用多类子波的Fortran语言程序、C 语言程序、Math card和Matlab高级语言程序, 以及结合国家有关重大科研课题的实例等。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环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与它对其他动物的影响有一致 的方面,最终导致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状态相平衡。但环境对 生物的影响,主要是对生物的生理状态的影响,生物与环境的 关系是被动适应的关系。
而人类对环境的关系,是主动改造(包括开 发、利用、改善、建造、破坏、污染等)的 关系。与自然生态系统显著不同的是,人类 生态系统是建立在人为控制的、大量的物质 和能量输入与输出基础之上的人工系统,其 平衡机制也与自然生态系统有明显的差别。
全球变化的影响 及人类的响应
主讲人:金秉福
鲁东大学地理与规划学院
3.1.1全球变化影响的主要途径及主要部门 全球变化影响的主要途径及主要部门
人类的文化是对环境的适应,一种文化形式总是与其所处 的环境相平衡,文化的区域性是适应环境区域差异的结果,以 年为周期的周而复始的农业生产活动是对一年四季气候更替的 适应。如果环境不发生变化,环境对人类的影响可作为一种常 数来看待,但实际上环境一直存在着不同幅度的变化,变化的 结果不可避免地会对人与环境之间本已存在的平衡产生影响。 短期变化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但有可能产生灾难性的后果; 长期变化的影响更为深远,有可能导致平衡关系的彻底破坏, 引起一个地区生产方式的改变甚至导致文明的兴亡。
(4)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是对 )全球变化影响的第四个层次: 人类本身及 社会政治文化平衡的影响 的影响, 人类本身 及 社会政治文化平衡 的影响 , 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 其不利的方面表现为重大生命损失 、 社 会矛盾的激化、 社会秩序的破坏、 会矛盾的激化 、 社会秩序的破坏 、 地区 冲突的加剧甚至文明的兴衰等。
自然环境的变化所造成资源数量在一定范围 内的增减会相应地造成某些灾害的强度与频 率的改变 。
全球变化过程能够增强或减弱一些人类难以避 免的具有破坏力的自然现象,如地震、火山灾 害的频率和强度在地壳运动的活跃期均普遍增 加,而在地壳运动的稳定期普遍减弱;全球变 暖可能导致某些作物病虫害的增加。等等。 人类一些活动所造成的自然环境的改变有时也会 使得某些灾害更易于发生。以城市洪水为例,由 于各种建筑物和路面覆盖,雨水不能渗进土壤, 于是几乎全部雨水立即在光滑的人工地面上奔溢 汇集,本不该发洪水的地方却洪水泛滥成灾。
全球变化可能对人类健康造成广泛而极不利 的影响,造成重大生命损失。这些影响可以 是直接的,也可以是间接的,从长期看,间 接影响可能起主导作用。
直接-因极端冷、热致病 间接-传染病、营养状况不良、淡水供应不足
中外历史上,因环境变化导致经济倒退、促使 社会变革的事例不胜枚举。我国历史上绝大多 数的大规模农民起义都与大灾大饥事件联系在 一起。 如西汉末年的绿林赤眉起义、唐末的黄巢起义、 元末的红巾军起义、明末的李自成与张献忠起 义等。 在世界其他地区也有同样的现象,在16至19世 纪的“小冰期”,寒冷气候对欧洲的农业造成 了灾难性的打击,也深刻地影响了社会政治经 济的稳定。其中对人类历史进程有重大影响的 1789年的法国大革命就是在严重的自然灾害致 使粮食严重短缺的背景下发生的。
全球变化影响所达的层次总是从低到高,即 从土地承载力上升到生产、经济与生活系统 以致于社会政治经济系统。 在影响传递的过程中都会受到人类社会的调 节作用,当影响超出某一层次所能承受的范 围或调节能力时,这种影响就会传递到更高 的一个层次。在一定的社会条件下,全球变 化的幅度越大,其影响的层次也越高。
唐帝系表(618-907)
(1) 唐高祖 李淵 (618-626) (2) 唐太宗 李世民(626-649) (3) 唐高宗 李治(649-683) (6) 武則天曌(684-704) (4),(7) 唐中宗 李顯 (683-684,705-710), (5),(9) 唐睿宗 李旦 (684;710-712) (8) 唐殤帝 李重茂 (710) (10) 唐玄宗 李隆基 (712-756)
(3)全球 ) 变化影响 的第三个 层次: 层次:是 社会对生 产和消费 平衡关系 变化的响 应。
生产系统变化的结果导致生产能力的改变, 必然破坏业已存在的社会供给与消费需求 平衡,为此需要社会对人类的经济与生活 领域给予适当的干预,如为提高生产能力 而实行的技术投入与政策措施,为满足消 费而进行的地区间贸易,为调剂消费需求 而进行的市场价格调整,以及为保证社会 最低需求而采取的社会救济措施等,其目 的是在新的基础上重新建立起平衡关系。
个方面:
全球变化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人类及其生产和生活的各个 领域,世界气候影响计划提出研究气候对人类影响的十 (1)人类的健康和工作能力; (2)住房建筑和新住宅区; (3)各类农业; (4)水资源开发和管理; (5)林业资源; (6)渔业和海洋资源; (7)能源的生产和消费; (8)工商业活动; (9)交通和运输; (10)各种公共服务。 其中,气候变化、海平面升降、土地覆盖和生态系统变 化、环境污染等,对农业和粮食供给、淡水资源、沿海地区 的土地资源、人类健康等方面的影响最受关注。
唐代气候变化与唐代历史兴衰
唐代(618-907)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强盛 的一个王朝,经济强盛,城市繁荣,文化昌盛, 人才辈出,幅员广阔,国力鼎盛,外夷四服。 对于造就唐代文明的原因,以往多从人为的因 素出发去考察,从历史的积累和开明的君主去 寻求原因,这不失为一个重要的考察角度。 近年来已有学者注意到气候温暖时期往往与 兴盛的中国封建王朝在时间上相对应。
由于人类生态系统的复杂性,自然环 境对人类社会的影响也远较对其他动物的 影响复杂得多。自然环境对人为环境、人 类、社会的每个部分都可能产生影响,并 且当某一部分受到影响时,这种影响都会 传递到其他部分,并得到其他部分反馈、 调解使影响放大或缩小。
全球变化通过三个途径对人类构成影响
(1 )直接对人类的健康产生影响; (2)全球变化事件也可能对某些社会事件 的发生产生影响; (3)通过资源和灾害的变化改变自然系统 的承载力,影响为人类提供物质基础的人为 环境系统的生产能力,进而影响人类的供需 平衡,并进一步影响人类与人类社会。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唐肅宗 李亨 (756-762) 唐代宗 李豫 (762-779) 唐德宗 李適 (779-805) 唐順宗 李誦 (805) 唐憲宗 李純 (806-820) 唐穆宗 李恆 (820-824) 唐敬宗 李湛 (824-826), 唐文宗 李昂 (826-840); 唐武宗 李燄 (840-846) 唐宣宗 李忱 (846-859) 唐懿宗 李漼 (859-873) (宣宗子) 唐僖宗 李儇 (873-888) 唐昭宗 李曄 (888-904) 唐昭宣帝(哀帝) 李祝 (904-907)
较短时间的环境变化所引起的资源在数量上 的变化,可以造成生产上起伏波动,其产生 的影响可能是暂时的、区域性的,但已有可 能对历史的进程起加速或减缓的作用; 较长时间的变化会导致资源在一定时期内不 可逆转的质的变化,这种变化后果是长期的, 严重者足以改变一个地区乃至全球范围的历 史进程,甚至造成某些文明的衰亡和促使新 文明的产生。
3.1 全球变化对人类的影响
在人类历史进程中所发生的许多重大事件都 存在着环境演变的背景,农业的发展、 存在着环境演变的背景,农业的发展、文明 的出现、古文明的消亡、 的出现、古文明的消亡、游牧民族的兴起都 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的变化相联系。 在一定程度上与环境的变化相联系。 而在今日撒哈拉沙漠的腹地和冰天雪地的格 陵兰都曾有过文化相对繁盛的时期。从这一 点上说,正是全球变化导演了人类历史的某 些重要篇章,人类是在适应全球变化的过程 中谱写了自己的历史。
自然环境承受人类活动影响的能力也随全球变化而改变。 人类活动导致的干旱、半干旱地区的土地荒漠化、草场退 化等过程在气候次:生产系统 的变化,包括直接受资源与灾害影响的生产 水平或生产结构变化,以及为满足全球变化 所引起的人类需求的改变而进行的生产系统 产业结构的调整。
唐代温暖湿润的环境基础与文明昌盛具有 怎样的机理?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鼎盛的王朝,而开元、 天宝年间又是唐王朝鼎盛的时期,也是一 个由盛转衰的转折时期。在这个时期内 安史之乱” “安史之乱”是一个重要的标志性事件。 在某种程度上讲,安史之乱是中国封建社 会一个很令人玩味的转折点,而这个转折 点是否与唐代百年以上尺度的气候变化有 内在联系呢?
1.1 唐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温暖时期
唐代温暖湿润的证据: 唐代温暖湿润的证据:
⑴ 悉州位于川西北黑水县,今天该地几乎不产 柑桔了,年均温9.1度,1月均温仅-I.0度,年降 雨量为827.7mm,但唐代当地是柑桔的重要产地, 具有土贡品质。这说明该地区当时年均温比现在 高4度左右,1月平均气温高3-4度左右。同样, 唐代巴州、绵州也是重要的柑桔土贡之地。但今 天虽然出产,却远非土贡品质。 ⑵ 有学者统计了唐代关中地区有16个年份冬无 冰雪,认为“这在我国历史上各王朝中是绝无仅 有的” 。台湾刘昭民《中国历史上之气候变迁》 认为:“在唐代的三百年中,大雪奇寒和夏霜夏雪 的年数都比较少,而冬无雪的年竟达十九次之多, 居中国历史上各朝代之冠”。
3.1.2 全球变化影响的层次
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一个地区的生产生活方 式和社会经济状况一般以该地区的环境为背景, 与当地的环境的平均状况相适应,彼此间存在一 种平衡关系。全球变化意味着生存环境的变化, 其对人类的影响在于破坏社会与自然之间本来存 在的平衡关系,产生有利或不利的影响。人类对 全球变化的影响也不是消极地适应,而是会产生 一系列的响应,会在生产、消费、流通、社会政 治等各个领域发生一系列的反馈过程,使全球变 化的影响缩小或放大,直到人类社会与自然环境 之间在新的基础上达到新的平衡为止。
寒冷的小冰期的冲击也深刻地影响了欧洲殖民 者与其殖民地之间的关系,17世纪后期是小冰 期最寒冷的一段时期,寒冷使英国的收成减少, 于是英国就在殖民地增加税收,把本土的经济 危机转嫁到殖民地,结果使许多殖民地决心完 全摆脱英国的控制,这就是美国爆发独立战争 时的环境背景。可以说,环境恶化激化了英国 与美洲大陆殖民地之间的矛盾,是美洲革命的 潜在触发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