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主题班会活动 心有他人天地宽

合集下载

2024年《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心中有他人”的含义,培养他们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品质。

2.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人和事,学会站在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3.提高学生的沟通能力,增进同学间的友谊和团结。

二、教学重点1.让学生明确“心中有他人”的重要性。

2.培养学生关爱他人、尊重他人的行为习惯。

三、教学难点1.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中有他人”的意义。

2.如何让学生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四、教学过程1.导入(1)播放歌曲《爱的奉献》,引导学生思考:这首歌传达了怎样的主题?2.主题活动一:案例分析(1)展示案例一:小明在公交车上给一位老人让座,老人感激不已。

(2)展示案例二:小红在课堂上主动帮助同学解决问题,同学对她表示感谢。

(3)学生分组讨论:这两个案例分别体现了“心中有他人”的哪些方面?3.主题活动二:情景剧表演(1)学生分组,每组编排一个关于“心中有他人”的情景剧。

(2)各小组表演情景剧,其他学生观看并评分。

(3)教师评选最佳表演奖,并邀请获奖小组分享创作心得。

4.主题活动三:互动游戏(1)游戏一:“猜猜我想什么?”学生两人一组,一个人闭上眼睛,另一个人用肢体语言表达一个词语,让对方猜出是什么。

(2)游戏二:“真心话大冒险”学生轮流抽取题目,回答问题或完成挑战,题目涉及“心中有他人”的相关内容。

5.主题活动四:经验分享(1)邀请学生分享自己在生活中践行“心中有他人”的经历。

(2)教师分享自己的经验,引导学生从中汲取教训。

(2)学生分享自己的感悟,并表示要将“心中有他人”的理念融入日常生活。

五、课后作业1.写一篇关于“心中有他人”的感悟文章。

2.用实际行动践行“心中有他人”,记录下来并分享给同学。

六、教学评价1.学生对“心中有他人”的理解程度。

2.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践行“心中有他人”的行为表现。

重难点补充:1.如何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心中有他人”的意义:教师:“同学们,我们刚才看了两个案例,你们觉得小明给老人让座和小红帮助同学,他们心里当时是怎么想的?”学生A:“小明可能觉得老人年纪大,需要帮助。

班会课件-心有他人天地宽

班会课件-心有他人天地宽

宽 容 的 故 事
周总理的故事
一次,理发师为周总理刮脸时, 总理咳嗽了一声,刀子不小心把他 的脸刮破了。理发师十分紧张,不 知所措。周总理和蔼地说:“不用 着急,这不能怪你,我咳嗽前没有 向你打招呼,你怎么知道我要动 呢?”
宽 容 的 意 义
宽容是快乐之本
宽容是交友之桥
宽容是事业之基 宽容是美丽之源
——雨果
什 么 是 宽 容
• “宽大有气量,不计较或不追究。”
—《现代汉语词典》
• “容许别人有行动和判断的自,
对不同于自己观点的见解,应耐心 公正地容忍。” —《大英百科全书》
感 受 宽 容
走进读本 畅谈感受
感 受 宽 容
假想情景: 如果《给仇人一块面包》 中那失去儿子的母亲最终递 给战俘的不是一块面包,而 是一只拳头,结果将会是什 么?
1.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 乐传递下去。 2.每天花五分钟想一想自己拥有的, 试着去感恩。 3.每天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让痛苦 的能量到你这里为止,做“痛苦终结 者”。 4.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 5.每天称赞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去学 习。 6.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去嫉妒。
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 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 是人的胸怀!
宽 容 的 故 事
齐桓公的故事
管仲曾经辅佐齐桓公的政 敌公子纠,并差点一箭射死齐 桓公。后齐桓公当政,鲍叔牙 推荐管仲,齐桓公不计前嫌, “厚礼以为大夫”,终成为春 秋霸主。
宽 容 的 故 事
林肯的故事
林肯总统对政敌素以宽容著称, 后来终于引起一个议员的不满,议员 说:“你不应该试图和那些人交朋友, 而应该消灭他们。”林肯微笑着回答: “当他们变成我的朋友,难道我不正 是在消灭我的敌人吗?”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精选3篇)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精选3篇)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精选3篇)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篇1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1、宽容的内涵: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宽容是美德的重要内容,我们的生活需要宽容,我们需要宽以待人。

2、为什么需要宽容?①人与人之间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需要相互宽容,需要尊重彼此的个性。

“和而不同”,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②人非圣贤,人人都有犯错误的时候,需要得到他人的宽容。

无意伤害他人时,尊重他人感受,真诚赔礼道歉,请求原谅。

对他人的无意伤害,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不能得礼不让人,更不可冤冤相报。

③宽容,是一种美德、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扬人之长,谅人之过,就能赢得友谊,获得更多的朋友。

④宽容,是一种境界。

宽容他人的过失,境界上升一层,就掌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方法。

⑤善于宽容,利人利己。

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审视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烦恼、仇视,体验到心灵的安宁和满足。

3、如何学会宽容?①宽容是有原则的,要讲究策略:宽容并不意味着是非不分,也不是曲直不辨,麻木不仁;宽容不等于纵容,不等于放弃原则。

a、对于他人的无意伤害,宽容他人过错,不可冤冤相报、以牙还牙、要以宽容感化当事人,使其改改。

b、对待家人、朋友、同学,不能斤斤计较,要宽以待人、以人为善。

c、不能迁就坏人、恶人,在原则上不能让步。

②宽容自己。

宽容自己就是接纳自己,即实事求是地面对真实的自我,既不要挑剔和苛求自己,也不自惭形秽;既不要妄自菲薄、全盘否定自己,也不要妄自尊大。

承认自己意味着承认“人为完人”,容许自己犯错误,给自己留下改过的迁善的机会,同时给自己留下信心和希望。

4、“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意思是:自己不喜欢的事,就不要强加在别人身上。

在人际交往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和友善的态度。

实质: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

5、“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内涵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的意思是:在谋求自己生存与发展的同时,也要帮助别人生存与发展。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上课学习上课学习教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www.5ykj.com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教学目标、认知目标了解人为什么要宽容。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人是平等的。

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社会的尊重2、能力目标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督促自己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本课安排依据、学生面临的问题宽容是一种境界,是高尚的道德。

有的学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缺乏谦让,对他人缺乏包容之心。

不善于宽容、体谅,就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更无法形成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

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宽容的教育。

人与人是平等的,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具有平等意识。

有的学生自恃家境优裕,显得高人一等;有的学生自恃体力出众,凌弱欺生;有的学生可能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受到同学的歧视;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学业上的问题而受到同学嘲弄。

种种现象表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平等意识,使他们不自傲、不自卑,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古训,宽容、尊重是中华传统美德,陶冶学生情操,需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针对少数学生在尊重他人和尊重社会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强化这些教育。

2、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是本课内容的直接依据。

主题班会 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  心中有他人

主题班会心中有他人一、引言(300字)尊敬的老师们、亲爱的同学们:大家好!首先,感谢各位老师和同学们出席今天的主题班会。

今天,我们聚集在一起,共同探讨一个重要的主题:“心中有他人”。

生活中,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需求、目标和梦想,然而,我们也始终困扰着许多问题:我们如何与他人建立深入的联系?我们如何唤起对他人的关切和尊重?我们如何在心中留出空间,去关注和帮助与我们相处的每一个人?今天,我们将一起追问这些问题,寻找答案。

二、第一部分:共同关怀(1500字)1. 首先,我们需要认识到,心中有他人并不仅仅是指我们抱着善良的心对待他人,还需要表达我们对他人的关怀和尊重。

我们可以通过关爱行动来体现对他人的重视,例如听取他们的意见和想法,向他们倾诉自己的情感,及时提供帮助等。

只有当我们展示自己对他人的关心时,我们才能真正建立起深厚的关系,从而创造更温暖、和谐的社会环境。

2. 共同关怀不仅仅是对身边的亲友,也包括了我们对社会上陷入困境的人群的关心。

例如,贫困儿童、孤寡老人、残疾人等都需要我们的关注和帮助。

我们可以通过志愿活动、捐赠物资等方式为这些人提供一些实质性的帮助,让他们感受到我们的关怀和关爱。

3. 此外,对他人的关怀还需要体现在我们的言语和行为中。

我们要学会尊重他人的存在,尊重他们的选择和信念,不去轻易批评或嘲笑他们。

只有当我们能够真正理解他人的感受和需求,才能够真正关心他人,帮助他人。

三、第二部分:社群共融(2000字)1. 社群共融是指不同背景、不同经历的人们在一个社会中相互理解和相互尊重。

社群共融是一个多元文化社会的基础,只有当我们真诚地与不同背景的人们交流,才能够打破藩篱,在共同关怀中寻求共同发展。

2. 在建设一个更加包容与融洽的社群的过程中,我们需要学会与他人建立真诚的沟通。

沟通是人际关系的纽带,只有当我们用心倾听他人的需求和想法,才能建立起互信和理解。

3. 此外,我们还需要学会以平等和尊重的态度对待他人。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标准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标准版)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了解人为什么要宽容。

领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

了解换位思考、与人为善的实质。

把握平等的内涵,知道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人是平等的。

懂得什么是尊重,懂得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社会的尊重2、能力目标能够以自己的行动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换位思考、与人为善。

在生活、学习中能够督促自己爱护公共环境和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3、情感态度和价值目标体验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对己对人所带来的情感上的慰藉。

初步形成“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人生态度。

初步形成平等待人、宽容他人、尊重他人、与人为善的良好品质本课安排依据1、学生面临的问题宽容是一种境界,是高尚的道德。

有的学生存在自我中心、心胸狭隘的心理,缺乏谦让,对他人缺乏包容之心。

不善于宽容、体谅,就无法适应人际关系的要求,更无法形成现代社会所倡导的团队精神。

针对学生中的问题,有必要进行宽容的教育。

人与人是平等的,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平等,市场经济要求人们具有平等意识。

有的学生自恃家境优裕,显得高人一等;有的学生自恃体力出众,凌弱欺生;有的学生可能因为生理上的缺陷而受到同学的歧视;有的学生可能因为学业上的问题而受到同学嘲弄。

种种现象表明,培育青少年学生的平等意识,使他们不自傲、不自卑,是当代教育的重要课题之一。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一句古训,宽容、尊重是中华传统美德,陶冶学生情操,需要进行传统美德教育,弘扬民族精神。

针对少数学生在尊重他人和尊重社会方面所存在的缺陷,有必要强化这些教育。

2、课标要求课程标准中,“关心和尊重他人,体会“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学会换位思考,能够与人为善”,“知道人在人格和法律地位上是平等的,能够平等待人,不凌弱欺生,不以家境、身体、智能等方面的差异而自傲或自卑”,“体会和谐的共同生活需要相互尊重、宽容和相互帮助,懂得爱护公共环境设施、遵守公德和秩序体现着对他人的尊重”,是本课内容的直接依据。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精选3篇)

第九课 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精选3篇)

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精选3篇)第九课心有他人天地宽教案篇1第一课时: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一、温故知新:合作与竞争的关系二、呈现学习目标:1.知道宽容的含义和基础;2.学会宽容他人悦纳自己三、学习流程:流程一:自主学习〖一.金无足赤人各有别〗1.宽容的含义宽容指的是宽厚和容忍,原谅和不计较他人。

2.宽容合作的基础求同存异,是宽容合作的基础。

因此,人与人之间是有差异的,由于每个人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共性特点不同,品德修养上存在差异,人与人之间消失冲突特别正常。

这就需要相互宽容,需要敬重彼此的共性。

我们决不会由于存在冲突就拒绝合作、回避交往。

所以,求同存异,就成为我们宽容合作的基础。

3.宽容是解决冲突的良方现实生活中,我们避开回在无意中损害别人,也可能由于一段时期糊涂做出损害别人感情、损害别人利益的事。

这时,我们假如能体谅、敬重他人的感受,真诚地赔礼赔礼,就简单得到他人的谅解。

同样,我们也可能受到别人无意之中的损害,对别人的“ 抱歉”也要真诚接纳、理解、原谅,也能非常好地化解冲突,加深友情。

4.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境界宽容是一种美德。

为人宽容,就能解人之难,补人之过,扬人之长,谅人之短;我们为人宽容,就能赢得友情,获得更多伴侣。

宽容是一种境界。

一个人真诚地宽容别人的过失,他的境界就上升了一个层次;一个人学会了宽容,他就把握了一种自我提高的有效方法。

5.宽容利己利人宽容能使对方从中吸取教训,重新端详自己的行为;宽容能使自己远离苦恼、仇视,体验到宽容带来的心灵的安灵和满意。

一个宽容人的人,会体谅他人的内心世界,诚意关心他人,心胸开阔、与人为善,因而受到别人的敬重。

流程二:合作探究小乐和小娱是一对要好伴侣,她俩的共性迥然不同。

小乐是急性子,小娱是慢性子;小乐性非常向,小娱性格内向;小乐爱好体育运动,小娱观赏戏曲。

○性格不同的两个人为什么能成为要好的伴侣呢?流程三:探讨与提高在生活中难免有这样那样的“冲突”。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2024年度《心中有他人》主题班会教案
5
预期目标与效果
01
学生能够认识到关注他 人、帮助他人的重要性 ,并愿意付诸实践。
2024/2/2
02
增强学生的集体荣誉感 和归属感,提高班级凝 聚力。
03
培养学生的同理心和人 际交往能力,促进其社 会适应性的发展。
6
04
通过班会活动的互动和 体验,让学生深刻领悟 “心中有他人”的内涵 和价值。
02 心中有他人内涵 解读
21
持之以恒,形成良好习惯
从小事做起
在日常生活中,多关注他 人的需要,从小事做起, 逐渐形成良好的习惯。
2024/2/2
不断反思和调整
在实践中,不断反思自己 的行为,发现不足并及时 调整。
坚持到底
要意识到做到心中有他人 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 坚持不懈地努力。
22
06 总结反思与展望 未来
2024/2/2
2024/2/2
11
课堂纪律与礼仪规范要求
遵守课堂纪律,不迟到、不早 退、不旷课,保持专注听讲。
2024/2/2
尊重教师,服从教师管理,积 极回答教师提问,参与课堂互 动。
注意课堂礼仪,保持端正坐姿 ,不随意打断他人发言,保持 课堂秩序。
12
同学间互助合作氛围营造
倡导团结友爱、互帮互助的班级 氛围,关心同学,乐于助人。
26
THANKS
感谢观看
2024/2/2
27
在学习上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分享学习资源和经验。
在生活中互相关照,关心同学的 生活和情绪,增强班级凝聚力。
2024/2/2
13
师生关系和谐发展
尊重教师,理解教师的辛勤付出,积 极与教师沟通交流。
积极参与教师组织的各项活动,增进 师生之间的感情和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6 生活中充满庸俗趣味的人不少,我很厌烦。 7 有很多人自己不怎么样却总是嘲笑他人。 8 我不能理解为什么自以为是的人也能得到赏识。 9 有的人笨头笨脑反应迟钝,真让人窝火。 10 我不能忍受上课时老师为照顾差生而把讲课的速度放慢。 11 和事事争强好事的人呆在一起使我感到紧张。 12 我不喜欢独断专行比海洋 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 是人的胸怀。
--雨果
1、看情景,识宽容
同 学 之 间, 怒 发 冲 冠
在字典中, “宽容”有两个含义:
(1).宽厚能容忍
(2).包涵;原谅;不计较
通俗的讲“宽容”就是人与人之间相 处时的理解、体谅他人,拥有宽阔的 胸怀。
6、拒绝抑郁; 7、远离烟酒; 8、少些焦虑; 9、扩大交往; 10、心理健康。
你拥有这剂良药了吗?
4、做调查,比宽容
宽容度测试 以下各项,你认为是这样的,就请写下
“√”,如果你不赞同,就请写下“X”。
1 有很多人总是故意跟我过不去。 2 碰到熟人我向他打招呼时,他视而不见最令我难堪。 3 我讨厌和沉默寡言的人一起工作。 4 有的人哗众取宠,说些浅薄无聊的笑话居然也能博 得喝彩,我听到和看到都很生气。 5 和目中无人的人一起相处真是一种痛苦。
2、讲故事,学宽容
Harmony brings wealth. n.协调、 v.带来 n.财富 和睦
3、说一说,辨宽容
事例1:某班干在自习课上因为A违纪而登记了他的 名字,A下课后到班干处求情,于是班干原谅了他,把 他的名字从违纪本上擦掉了.于是A到处为班干说 好话,说他是一个大度宽容的人.
我的好朋友又向我来借钱了,他已经是第三次 向我借钱了,每次他都愧疚地说,钱上网吧都 用光了,以后会还的。看他可怜的样子,我只 好借给他。
谨记:
•宽容决不是放任、纵容,消极 的无所作为。 •宽容意味着尊重、信任、理解 和沟通。
医学研究证明,宽容是一剂良药:
•1、降低血压; •2、减轻压力; •3、消除敌意; •4、控制愤怒; •5、稳定心率;
活动拓展 试一试
1.每天对身边的人多微笑三次,把欢乐传递 下去 。 2.每天原谅一个伤害你的人,让痛苦的能量 到你这里为止,做“痛苦终结者”。 3.每天做一件帮助他人的好事。 4.当别人让你感到不愉快时,尽量去理解他, 试着去了解他的苦衷。 5.为别人的成绩鼓掌,而不是去嫉妒。 6.每天写出一个令你反感的人的一条优点
评价标准: “ √ ”得 1 分,“ X ”得 0 分
评价标准: “是”得1分,“否”得0分,最 后分数相加。 ⑴ 13—18分,说明你需要在生活中加强灵活 性,培养宽容心。 ⑵ 7—12分,表明是常人心态,尽管时时碰 到难相处的人,但还尚能宽容。 ⑶ 0—6分,说明外界事物很难左右你的心态。
5、好读书,悟宽容
事例2: 某班干一向公正严明,对于违纪的同学严管 不误,最终有部分同学认为他多管闲事,太不宽容了, 最终在投票选举中部分同学没有投该班干的票,因 为他登记过自己的名字.那么到底不宽容的是班干, 还是那部分同学呢?
如果是你,你会这么做吗?为什么?
在单车棚里,你发现一个学生正在撬一辆单车, 你很憎恨他的行为,但你并不揭发他。
13 有不少人明知方法不对,还非要别人按照他的意见行事。 14 有的人成天牢骚满腹,我认为这种处境全是他们自己造成的。 15 和怨天尤人的人打交道能使自己的生活变得灰暗。 16 有不少人总喜欢对别人百般挑剔,而不顾他人的情绪。 17 当我辛辛苦苦做完一件事情却得不到认可和赏识时,我就会 大发雷霆。 18 有些蛮横无礼的人常常事事畅通无阻,这真令我看不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