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

合集下载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答案

无机化学课后答案 第13章氢和稀有气体13-1 氢作为能源,其优点是什么?目前开发中的困难是什么? 1、解:氢作为能源,具有以下特点:(1)原料来源于地球上储量丰富的水,因而资源不受限制; (2)氢气燃烧时放出的热量很大;(3)作为燃料的最大优点是燃烧后的产物为水,不会污染环境; (4)有可能实现能量的储存,也有可能实现经济高效的输送。

发展氢能源需要解决三个方面的问题:氢气的发生,氢气的储备和氢气的利用13-2按室温和常压下的状态(气态 液态 固态)将下列化合物分类,哪一种固体可能是电的良导体?BaH 2;SiH 4;NH 3;AsH 3;PdH 0.9;HI13-3试述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气体中分离各组分的根据和方法。

3、解:从空气中分离稀有气体和从混合稀有气体中分离各组分,主要是利用它们不同的物理性质如:原子间不同的作用力、熔点沸点的高低以及被吸附的难易等差异达到分离的目的。

13-4试说明稀有气体的熔点 、沸点、密度等性质的变化趋势和原因?4、解:氦、氖、氩、氪、氙,这几种稀有气体熔点、沸点、密度逐渐增大。

这主要是由于惰性气体都是单原子分子,分子间相互作用力主要决定于分子量。

分子量越大,分子间相互作用力越大,熔点沸点越来越高。

密度逐渐增大是由于其原子量逐渐增大,而单位体积中原子个数相同。

13-5你会选择哪种稀有气体作为:(a )温度最低的液体冷冻剂;(b )电离能最低 安全的放电光源;(c )最廉价的惰性气氛。

13-6用价键理论和分子轨道理论解释HeH 、HeH +、He 2+粒子存在的可能性。

为什么氦没有双原子分子存在?13-7 给出与下列物种具有相同结构的稀有气体化合物的化学式并指出其空间构型:(a) ICl 4- (b)IBr 2- (c)BrO 3- (d)ClF7、 解: 4XeF 平面四边形 2XeF 直线形3XeO 三角锥 XeO 直线形13-8用 VSEPR 理论判断XeF 2 、XeF 4、XeF 6、XeOF 4及ClF 3的空间构型。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参考答案

精心整理第十一章电化学基础11-1用氧化数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ClO 3→KClO 4+KCl(2)Ca 5(PO 4)3F+C+SiO 2→CaSiO3+CaF 2+P 4+CO(3)NaNO 2+NH 4Cl →N 2+NaCl+H 2O(4)K 2Cr 2O 7+FeSO 4+H 2SO 4→Cr 2(SO 4)3+Fe 2(SO 4)3+K 2SO 4+H 2O(5)CsCl+Ca →CaCl 2+Cs解:(((((11-2(1(2(3(4(5解:(2(3(4(511-3.用半反应法(离子-电子法)配平下列方程式(1)K 2Cr 2O 7+H 2S+H 2SO 4——K 2SO 4+Cr 2(SO 4)3+H 2O(2)MnO 42-+H 2O 2———O 2+Mn 2+(酸性溶液)(3)Zn+NO 3-+OH -——NH 3+Zn (OH )42-(4)Cr (OH )4-+H 2O 2——CrO 42-(5)Hg+NO 3-+H +——Hg 22++NO解:(1)K 2Cr 2O 7+3H 2S+4H 2SO 4==K 2SO 4+Cr 2(SO 4)3+7H 2O+3S(2)MnO 42-+2H 2O 2+4H +==2O 2+Mn 2++4H 2O(3)Zn+NO 3-+3H 2O+OH -==NH 3+Zn (OH )42-(4)2Cr(OH)4-+3H2O2+2OH==-2CrO42-+8H2O(5)6Hg+2NO3-+8H+==3Hg22++2NO+4H2O11-4将下列反应设计成原电池,用标准电极电势判断标准态下电池的正极和负极,电子传递的方向,正极和负极的电极反应,电池的电动势,写出电池符号.(1)Zn+2Ag+=Zn2++2Ag(2)2Fe3++Fe=3Fe2+(3)Zn+2H+=Zn2++H2(4)H2+Cl2=2HCl(5)3I2+6KOH=KIO3+5KI+3H2O11-5写出下列各对半反应组成的原电池的电池反应、电池符号,并计算标准电动势。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第四版无机化学 章课后答案

第四版无机化学 章课后答案

第21章 p区金属思考题21-1如何制备无水AlCl3?能否用加热脱水的方法从AlCl3·6H2O中制取无水AlCl3?解:制备无水AlCl3,可采用干法,即用Al和Cl2在加热的条件下反应制得。

2Al + 3Cl2 === 2AlCl3也可在HCl气氛下,由AlCl3·6H2O加热脱水得到。

但不能直接由AlCl3·6H2O 加热脱水得到无水AlCl3,因为铝离子的强烈水解性,在加热过程中,发生水解,不能得到无水AlCl3。

21-2矾的特点是什么?哪些金属离子容易成矾?解:矾在组成上可分为两类:M I2SO4·M II SO4·6H2O(M I=K+、Rb+、Cs+和NH4+等,M II=Mg2+、Fe2+等);M I M III(SO4)2·12H2O(M I=Na+、K+、Rb+、Cs+和NH4+等,M II=Al3+、Fe3+、Cr3+、Co3+、Ga3+、V3+等),都为硫酸的复盐,形成复盐后,稳定性增强,在水中的溶解性减小。

21-3 若在SnCl2溶液中含有少量的Sn4+,如何除去它?若在SnCl4溶液中含有少量Sn2+,又如何除去?解:(1) SnCl2中含有少量的Sn4+,可加入锡粒将其除去。

发生的化学反应是:SnCl4+Sn === 2SnCl2(2) 在SnCl4中含有少量的Sn2+,可利用Sn2+的还原性,用H2O2将其氧化为Sn4+。

21-4比较Sb、Bi的硫化物和氧化物的性质,并联系第16章内容,总结归纳砷分族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硫化物的酸碱性、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

解:砷分族元素的氧化物及其水合物的酸碱性和氧化还原性的递变规律与其对应的硫化物相似。

即:从上到下,酸性减弱,碱性增强;+V氧化值的氧化性从上到下增强,+III 氧化值的还原性从上到下减弱;同一元素+V氧化值的酸性比+III氧化值的强。

21-5 说明三氯化铝在气态及在水溶液中的存在形式。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习题答案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北师大《无机化学》第四版习题答案

第九章 酸碱平衡9-1 以下哪些物种是酸碱质子理论的酸,哪些是碱,哪些具有酸碱两性?请分别写出它们的共轭碱或酸。

SO -24, S-2, H 2PO -4, NH 3, HSO -4, [Al(H 2O)5OH]+2, CO -23, NH +4, H 2S, H 2O,OH -,H 3O +, HS -, HPO -24。

解: 质子酸 — 共轭碱H 2PO -4 — HPO -24 HSO -4 — SO -24 [Al(H 2O)5OH]+2—[Al(H 2O)4(OH)2]+NH +4 —NH 3 H 2S — HS -H 2O — OH -H 3O +— H 2O HS -— S-2 HPO -24 — PO -34质子碱 — 共轭酸SO -24 — HSO -4 S-2 — HS -NH 3 — NH +4 HSO -4— H 2SO 4[Al(H 2O)5OH]+2—[Al(H 2O)6]+3 CO -23 — HCO -3 H 2O — H 3O +OH -— H 2O HS -— H 2S HPO -24 — H 2PO -4酸碱两性:H 2PO -4, HSO -4, [Al(H 2O)5OH]+2, H 2O , HS -, HPO -24。

9-2 为什么pH=7并不总表明水溶液是中性的。

解: 因为水的解离是一个明显的吸热过程,因此水的离子积是温度的函数,只有在常温下K w =1.0×1014-,即[H +]=[OH -]=1.0×107-,所以pH =7,其他温度下则不然。

9-3 本章表示电解质及其电离产物的浓度有两种,一种如c(HAc)、c(NH +4),另一种如[HAc],[NH +4]等,它们的意义有何不同?什么情况下电离平衡常数的表达式中可以用诸如c(HAc)、c(NH +4)等代替诸如[HAc],[NH +4]等?有的书上没有诸如c(HAc)、c(NH +4)这样的浓度符号,遇到浓度时一律用诸如[HAc],[ NH +4]等来表示,这样做有可能出现什么混乱?解:c(HAc)、c(NH +4)用来表示初始状态的浓度,而[HAc],[ NH +4]用来表示平衡状态下的浓度。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 习题解答

大学《无机化学》第四版-上册 习题解答

无机化学(第四版)答案第一章物质的结构1-1 在自然界中氢有三种同位素,氧也有三种同位素,问:总共有种含不同核素的水分子?由于3H太少,可以忽略不计,问:不计3H时天然水中共有多少种同位素异构水分子?1-2 天然氟是单核素(19F)元素,而天然碳有两种稳定同位素(12C和13C),在质谱仪中,每一质量数的微粒出现一个峰,氢预言在质谱仪中能出现几个相应于CF4+的峰?1-3 用质谱仪测得溴得两种天然同位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和同位素丰度分别为79Br 789183占50。

54%,81Br 80。

9163占49。

46%,求溴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4 铊的天然同位素203Tl和205Tl的核素质量分别为202。

97u和204。

97u,已知铊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为204。

39,求铊的同位素丰度。

1-5 等质量的银制成氯化银和碘化银,测得质量比m(AgCl):m(AgBr)=1。

63810:1,又测得银和氯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分别为107。

868和35。

453,求碘得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

1-6 表1-1中贝采里乌斯1826年测得的铂原子量与现代测定的铂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相比,有多大差别?1-7 设全球有50亿人,设每人每秒数2个金原子,需要多少年全球的人才能数完1mol金原子(1年按365天计)?1-8 试讨论,为什么有的元素的相对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的位数多达9位,而有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原子量)的有效数字却少至3~4位?1-9 太阳系,例如地球,存在周期表所有稳定元素,而太阳却只开始发生氢燃烧,该核反应的产物只有氢,应怎样理解这个事实?1-1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宇宙万物起源于一种叫“元气”的物质,“元气生阴阳,阴阳生万物”,请对比元素诞生说与这种古代哲学。

1-11 “金木水火土”是中国古代的元素论,至今仍有许多人对它们的“相生相克”深信不疑。

与化学元素论相比,它出发点最致命的错误是什么?1-12 请用计算机编一个小程序,按1.3式计算氢光谱各谱系的谱线的波长(本练习为开放式习题,并不需要所有学生都会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无机化学第四版课后习题答案无机化学课后习题答案第1章化学反应中的质量关系和能量关系习题参考答案1.解:1.00吨氨气可制取2.47吨硝酸。

2.解:氯气质量为2.9×103g。

3.解:一瓶氧气可用天数4.解:= 318 K ℃5.解:根据道尔顿分压定律p(N2) = 7.6⨯104 Pap(O2) = 2.0⨯104 Pap(Ar) =1⨯103 Pa6.解:(1)0.114mol;(2)(3)7.解:(1)p(H2) =95.43 kPa(2)m(H2) = = 0.194 g8.解:(1)ξ = 5.0 mol(2)ξ = 2.5 mol结论: 反应进度(ξ)的值与选用反应式中的哪个物质的量的变化来进行计算无关,但与反应式的写法有关。

9.解:U = Q p -p V = 0.771 kJ10.解:(1)V1 = 38.310-3 m3= 38.3L(2)T2 = = 320 K(3)-W = - (-p∆V) = -502 J(4)∆U = Q + W = -758 J(5)∆H = Q p = -1260 J11.解:NH 3(g) + O2(g) NO(g) + H2O(g)= - 226.2 kJ·mol-112.解:= Q p = -89.5 kJ= -∆nRT= -96.9 kJ13.解:(1)C (s) + O2 (g) →CO2 (g)= (CO2, g) = -393.509 kJ·mol-1CO(g) + C(s) → CO(g)2= 86.229 kJ·mol-1CO(g) + Fe2O3(s) →Fe(s) + CO2(g)= -8.3 kJ·mol-1各反应之和= -315.6 kJ·mol-1。

(2)总反应方程式为C(s) + O2(g) + Fe2O3(s) →CO2(g) + Fe(s)= -315.5 kJ·mol-1由上看出:(1)与(2)计算结果基本相等。

所以可得出如下结论:反应的热效应只与反应的始、终态有关,而与反应的途径无关。

14.解:(3)=(2)×3-(1)×2=-1266.47 kJ·mol-1 15.解:(1)Q p ===4(Al2O3, s) -3(Fe3O4, s) =-3347.6 kJ·mol-1(2)Q =-4141 kJ·mol-116.解:(1) =151.1 kJ·mol-1 (2) = -905.47 kJ·mol-1(3) =-71.7 kJ·mol-117.解:=2(AgCl, s)+(H 2O, l)-(Ag2O, s)-2(HCl,g)(AgCl, s) = -127.3 kJ·mol-118.解:CH4(g) + 2O2(g) → CO2(g) + 2H2O(l)= (CO 2, g) + 2(H2O, l)-(CH4, g)= -890.36 kJ·mo -1Q p = -3.69⨯104kJ第2章化学反应的方向、速率和限度习题参考答案1.解: = -3347.6 kJ·mol-1;= -216.64 J·mol-1·K-1;=-3283.0 kJ·mol-1 <0该反应在298.15K及标准态下可自发向右进行。

2.解: = 113.4 kJ·mol-1>0该反应在常温(298.15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2)= 146.0 kJ·mol-1;= 110.45 J·mol-1·K-1; = 68.7 kJ·mol-1>0该反应在700 K、标准态下不能自发进行。

3.解:= -70.81 kJ·mol-1 ;= -43.2 J·mol-1·K-1;= -43.9kJ·mol-1(2)由以上计算可知:(298.15 K) = -70.81 kJ·mol-1;(298.15 K) = -43.2 J·mol-1·K-1= -T ·≤ 0T ≥ = 1639 K4.解:(1) = ==(2) = ==(3) = ==(4) = ==5.解:设、基本上不随温度变化。

= -T ·(298.15 K) = -233.60 kJ·mol-1(298.15 K) = -243.03 kJ·mol-1(298.15 K) = 40.92, 故(298.15 K) = 8.3⨯1040(373.15 K) = 34.02,故(373.15 K) = 1.0⨯10346.解:(1)=2(NH 3, g) = -32.90 kJ·mol-1<0该反应在298.15 K、标准态下能自发进行。

(2)(298.15 K) = 5.76, (298.15 K) = 5.8⨯1057.解:(1)(l) = 2(NO, g) = 173.1 kJ·mol-1= = -30.32, 故= 4.8⨯10-31O, g) =208.4 kJ·mol-1(2)(2) = 2(N2= = -36.50, 故= 3.2⨯10-37, g) = -32.90 kJ·mol-1(3)(3) = 2(N H3= 5.76, 故= 5.8⨯105由以上计算看出:选择合成氨固氮反应最好。

8.解:= (CO 2, g) -(CO, g)-(NO, g)= -343.94 kJ·mol-1< 0,所以该反应从理论上讲是可行的。

9.解: (298.15 K) = (NO, g) = 90.25 kJ·mol-1(298.15 K) = 12.39 J·mol-1·K-1(1573.15K)≈(298.15 K) -1573.15(298.15 K)= 70759 J ·mol-1(1573.15 K) = -2.349, (1573.15 K) = 4.48⨯10-310.解:H2(g)+I2(g)2HI(g)平衡分压/kPa 2905.74 -χ2905.74 -χ2χ= 55.3χ= 2290.12p (HI) = 2χkPa = 4580.24 kPan = = 3.15 mol11.解:p (CO) = 1.01⨯105 Pa, p (H2O) = 2.02⨯105 Pap (CO2) = 1.01⨯105 Pa, p (H2) = 0.34⨯105 PaCO(g) + H2O(g) →CO2(g) + H2(g)起始分压/105 Pa 1.01 2.02 1.01 0.34J = 0.168, = 1>0.168 = J,故反应正向进行。

12.解:(1)NH4HS(s) →N H3(g) + H2S(g)平衡分压/kPa== 0.070则= 0.26⨯100 kPa = 26 kPa平衡时该气体混合物的总压为52 kPa(2)T不变,不变。

NH4HS(s)→N H3(g) + H2S(g)平衡分压/kPa25.3+= = 0.070= 17 kPa13.解:(1)PCl5(g)→PCl3(g)+ Cl2(g)平衡浓度/(mol·L-1)= = 0.62mol· L-1,(PCl 5) = 71%PCl5(g)→PCl3(g) + Cl2(g)平衡分压 0.20 0.5 0.5== 27.2(2)PCl5(g)→PCl3(g) + Cl2(g) 新平衡浓度/(mol·L-1) 0.10 + 0.25 - 0.25+= mol·L-1 = 0.62mol· L-1 (T不变,不变)=0.01 mol·L-1,(PCl 5) = 68% (3)PCl5(g)→PCl3(g)+ Cl2(g) 平衡浓度/(mol·L-1) 0.050 += = 0.62 mol·L-1= 0.24 mol·L-1,(PCl5) = 68%比较(2)、(3)结果,说明最终浓度及转化率只与始、终态有关,与加入过程无关。

14.解:N2(g) + 3H2(g)→2N H3(g)平衡浓度/(mol·L-1) 1.0 0.50 0.50==若使N2的平衡浓度增加到1.2mol·L-1,设需从容器中取走摩尔的H2。

N2(g) +3H2(g) 2N H3(g)新平衡浓度/(mol·L-1) 1.2 0.50+(3⨯0.2) -0.50-2⨯0.20===0.9415. 解:(1)α(CO)=61.5%;(2)α(CO)=86.5%; (3)说明增加反应物中某一物质浓度可提高另一物质的转化率;增加反应物浓度,平衡向生成物方向移动。

16.解: 2NO(g) + O2(g)2NO(g)2平衡分压/kPa 101-79.2 = 21.8 286 - 79.2/2 = 246 79.2(673K)== 5.36= ,(673 K) = - 9.39 kJ·mol-117.解:(298.15 K) = -95278.54 J·mol-1(298.15 K) = (298.15 K) - 298.15 K·(298.15 K)(298.15 K) = 9.97 J·mol-1·K-1,(500 K) ≈-97292 J·mol-1(500 K) = 0.16,故=1.4⨯1010或者≈,(500 K) = 1.4⨯101018.解:因(298.15 K)= (1)+(2)= -213.0 kJ·mol-1<0, 说明该耦合反应在上述条件可自发进行。

第3章酸碱反应和沉淀反应习题参考答案解:(1)pH=-lg c(H+)=12.00(2)0.050mol·L-1HOAc溶液中,HOAc H++ OAc-c平/(mol·L-1) 0.050-x x xc(H+)=9.5×10-4mol·L-1pH = -lg c(H+) = 3.022.解:(1)pH = 1.00 c(H+) = 0.10mol·L-1pH = 2.00 c(H+) = 0.010mol·L-1等体积混合后:c(H+) =(0.10mol·L-1+0.010mol·L-1)/2 = 0.055 mol·L-1 pH = -lg c(H+) = 1.26(2)pH = 2.00 c(H+) = 0.010mol·L-1pH = 13.00 pOH = 14.00-13.00 = 1.00, c(OH-) = 0.10mol·L-1等体积混合后:酸碱中和后:H+ + OH-→H2Oc(OH-) = 0.045mol·L-1pH =12.653.解:正常状态时pH = 7.35 c(H+) = 4.5×10-8mol·L-1pH = 7.45 c(H+) = 3.5×10-8mol·L-1患病时pH = 5.90 c(H+) = 1.2×10-6mol·L-1患此种疾病的人血液中c(H+)为正常状态的27~34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