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水体景观设计说明

合集下载

中心景观水景设计说明

中心景观水景设计说明

中心景观水景设计说明中心景观水景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既可以起到美化环境、增加景观的功能性和吸引力,也可以起到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和提升人们的心情等作用。

本文将从设计理念、设计要素、设计流程以及设计效果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设计理念中心景观水景设计的理念应当是以人为本,注重人们的感受和需求。

设计师应该充分考虑到周围环境的特点,充分挖掘景观的历史文化内涵,结合现代科技手段,创造出一个既美丽又实用的水景设计。

水是生命之源,设计师可以通过水景的设计,将人们的心灵与自然相结合,营造出一个和谐宁静的氛围。

设计要素1.水体设计:水是中心景观水景设计中最为重要的设计元素之一、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喷泉、水池、小溪、水墨画等形式来营造出各种不同风格的水景。

水体设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水的柔润、清澈和生命力,增加景观的灵动和活力。

2.绿化设计:植物是中心景观水景设计中不可或缺的设计要素。

设计师可以根据景区的气候、土壤、植被喜好等情况选择适合的植物种类,将其巧妙地与水景相结合,形成一个绿意盎然的景观。

植物设计不仅可以提升景观的品质,还可以改善周围环境的生态环境。

3.光影设计:光影是中心景观水景设计中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

设计师可以通过设置灯光、照明设备等手段,让水体在不同的光线照射下呈现出不同的美感。

光影设计可以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神秘感,吸引游客的注意力。

4.艺术装饰:中心景观水景设计中的艺术装饰是设计师可以发挥创意的地方。

设计师可以根据景区的主题和特色设置雕塑、壁画、园林雕刻等艺术装饰,为景区增添一份文化底蕴和艺术气息。

艺术装饰设计可以让景区更加有灵气和品位。

设计流程1.方案设计:设计师在开始中心景观水景设计之前,首先需要了解景区的整体规划和定位,明确设计的目的和功能,然后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提出不同的设计方案供委托方选择。

方案设计阶段需要充分沟通和协商,确保设计师和委托方对设计理念和效果达成一致。

2.施工图设计:设计师在确定设计方案后,需要进行施工图设计,明确设计的具体细节和要求,包括水池的尺寸、形状、深度等,植物的种植方式和数量等。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滨水景观设计方案是指在河岸、湖泊或海滨等水域周边地区,以创造美丽、宜人的景观环境为目标,通过规划和设计来改善水域周边的自然生态、人文环境和人居条件。

本文将从整体规划、植被设计、景观构建和景观元素选择四个方面论述滨水景观设计方案。

一、整体规划整体规划是滨水景观设计的基础,它涉及到土地利用、空间布局、景观分区和交通组织等方面。

首先,需要根据滨水区域的地形地貌、气候特点和自然生态条件,确定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如饮食、娱乐、运动等区域的规划。

其次,要考虑到不同功能区域之间的连通性和交通组织,确保人们能够方便地在滨水景观中流动。

最后,要合理划分景观分区,如休闲区、观景区、湿地保护区等,使每个区域在整体中都具有独特的魅力。

二、植被设计滨水区域的植被设计是打造美丽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植被不仅可以增加景观层次感和宜人感,还能够有效改善水域周边的生态环境。

因此,在滨水景观设计中,需要根据气候条件和土壤类型,选择适宜的植物种类和植物配置。

一般而言,在滨水区域设计中,可以选用落叶乔木、绿化灌木和花卉植物等,使整个景观更加生机勃勃。

三、景观构建景观构建是指根据整体规划和植被设计,通过人工建设来营造美观的滨水景观。

在构建过程中,需要注重场地的地形地貌和材料的选择,以及景观元素的布局。

例如,可以通过修建人工湖泊、蓄水池和喷泉等水体元素,增加水域的吸引力。

同时,还可以设置步道、休息亭和观景台等人工设施,以方便人们欣赏和接近水域。

四、景观元素选择滨水景观设计中的景观元素选择多样,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组合和搭配。

例如,可以选择适宜的景观雕塑、景观灯光和景观家具等,营造温馨、舒适的环境。

此外,还可以根据当地的历史文化和地域特色,选择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元素,加强景观的独特性和吸引力。

综上所述,滨水景观设计方案需要从整体规划、植被设计、景观构建和景观元素选择四个方面综合考虑,以打造美丽、宜人的滨水景观环境。

通过科学合理的设计和规划,可以提升水域周边的生态环境和人居条件,为人们提供一个休闲、娱乐和观赏的理想场所。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修复设计说明

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生态修复设计说明

生态修复设计说明一、项目概况项目名称:水环境综合整治工程项目地点:项目设计范围:本项目位于铜梁区围龙镇、永嘉镇,均属于穆家河流域。

本次设计包含围龙镇桂林河四合场镇段、穆家河白塔大桥段、桥亭水库、永嘉镇万年河万年村段。

项目规模:河滨植物生态构建405511Λ库滨植物生态构建54600n√,生态浮岛IOoOm2,低矮植物隔离带200m2,生态石笼400m,河道清淤14720m∙3,以及其他附属工程设施。

二、设计依据1、《室外排水设计标准》(GB50014-2021);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3、《污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4、《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GB5O332-2OO2);5、《砌体结构设计规范》(GB5OOO3-2O11);6、《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10)(2016年版);7、《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13);8、《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2012);9、《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12);10、《重庆市建设领域限制、禁止使用落后技术的通告》(2019年版);IU建设单位提供的项目区总图、地形图及位点的现状资料;12、地勘报告;13、德设单位及各乡镇提供的其他资料。

三、坐标高程本图采用1985国家高程基准,2000国家大地坐标系。

四、生态修复工程施工要求1、总则(1)本工程进行河道和水库分点式作业,主要工序分为河岸工程与河道内工程,河岸工程完成场地杂草清理、生态石笼构建、岸坡挺水植物种植等;河道内工程完成底泥清淤、水生植物构建、生态浮岛建设等;水库岸边工程完成场地杂草清理、草本植物播种等。

(2)为确保水生植物的成活率,水生植物种植应在其生长期内实施,结合项目区域降雨情况等因素综合考虑。

为保证草本植物和灌木的成活率,灌草的种植需在常水位之上,种植完成初期需要对苗木进行维护。

波浪景观设计说明

波浪景观设计说明

波浪景观设计说明波浪景观设计是一种以波浪形态为主题的景观设计风格,通过运用曲线、起伏和流动的元素,创造出具有动感和流畅感的景观效果。

波浪景观设计常见于海滨地区、公园、广场等场所,能够为人们带来一种宜人的视觉体验和心灵放松的感受。

波浪景观设计的核心理念是模仿自然中的波浪形态,将其运用到景观设计中,通过起伏、弯曲和交错的线条,创造出一种流动感和动感。

波浪形态的线条,可以让人们感受到水波荡漾的美感,给人一种轻盈、柔和的感觉。

这种设计风格适用于各种场所,不仅可以为人们提供美丽的视觉享受,还能够增加场所的活力和艺术氛围。

波浪景观设计的实现方式有多种,可以通过地形的设计来模拟波浪的起伏和曲线。

比如,在公园中可以通过修建起伏的小山丘和弯曲的小径,营造出一种波浪般的景观效果。

同时,可以在水池或湖泊中设计波浪状的喷泉和水景,使水波荡漾的效果更加明显。

此外,还可以运用波浪形的花坛、座椅和雕塑等元素,增加景观的变化和层次感。

波浪景观设计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起到疏导和引导人流的作用。

波浪形态的线条和曲线可以创造出一种流线型的效果,使人们在场所中流动起来更加自然和舒适。

同时,波浪景观设计还可以与光影、音乐等元素结合,创造出更加丰富多彩的景观体验。

比如,在波浪形的景观设计中加入灯光效果,可以在夜晚营造出一种绚丽多彩的夜景效果。

波浪景观设计也可以与环保理念结合,通过使用可持续材料和绿色植被,打造出一个生态友好的景观环境。

比如,在波浪形的景观设计中可以种植多种具有波浪形状的植物,既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又能够实现生态环境的改善。

此外,还可以运用雨水收集系统和太阳能发电系统等技术,实现景观设计的可持续发展。

波浪景观设计是一种以波浪形态为主题的景观设计风格,通过运用曲线、起伏和流动的元素,创造出具有动感和流畅感的景观效果。

波浪景观设计不仅可以为人们带来美的享受,还能够起到疏导和引导人流的作用,与环保理念结合,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

中心景观水景设计说明

中心景观水景设计说明

中心景观水景设计说明一、设计背景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中心区域的景观设计也越来越受到重视。

中心景观水景作为城市核心区域的重要景观元素,不仅能够提升城市形象,还具有调节气候、改善空气质量、缓解城市压力等多重功能。

中心景观水景的设计变得愈加重要。

二、设计目标本次中心景观水景设计的目标是打造一个以水为主题的景观空间,突出人文情怀,营造出和谐宜人的城市环境。

通过水景设计,激发市民对自然环境的热爱,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三、设计理念1. 生态友好:水景设计应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尽可能减少对周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创造良好的生态平衡。

2. 文化融合:水景设计要将当地的历史文化、传统工艺融入形成独特的地方特色,彰显城市文化底蕴。

3. 空间体验:要通过巧妙的设计手法打造出多样化的空间体验,提升市民的休闲娱乐体验。

4. 可持续发展:水景设计应考虑长远发展,注重节能减排,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

四、设计内容1. 水体设计:选取本地适宜的水源,规划出合理的水体布局,增加水面面积,打造出天然的水景景观。

2. 植被设计:结合水体设计,选择适宜的植被种植,营造出自然生态的绿色环境,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丰富度。

3. 艺术装饰:在水景中融入艺术装饰元素,如喷泉、雕塑、水幕墙等,丰富水景的艺术氛围。

4. 互动体验:设计亲水平台、水景步道等,鼓励市民与水景进行互动,提升空间体验的多样性。

5. 照明设计:在夜晚通过照明设计,营造出璀璨夺目的水景夜景,增加空间的使用时段和观赏性。

五、设计要求1. 注重城市功能:水景设计要与城市周边的商业、居住、交通等功能相匹配,提升城市中心区域的整体品质和吸引力。

2. 合理利用空间:在保证视觉效果的前提下,尽可能合理利用建筑、绿地等周边空间,使水景设计融入城市中心的整体规划中。

3. 安全可靠性:水景设计必须符合相关安全标准和环保要求,确保运行安全可靠,防止水体污染和其他安全隐患。

4. 经济可行性:水景设计要充分考虑设计、施工、维护及后期管理等成本,确保项目的经济可行性和长期可持续发展。

庭院水景工艺说明

庭院水景工艺说明

庭院水景工艺说明一、水源选择庭院水景的水源一般可选用自来水、井水、雨水等。

在选择水源时,应充分考虑家庭用水需求和当地水资源状况,优先选用可持续性水源,避免浪费和污染。

同时,应对水源进行水质检测,确保水质符合水景设计要求。

二、结构设计庭院水景的结构设计应结合家庭需求和庭院风格,综合考虑水池、喷泉、假山等元素。

结构设计时,应注重水景的安全性、稳定性和功能性,合理确定水景的深度、宽度和流向,并根据需要设置过滤、净化等设备。

此外,结构设计中还应考虑防水、防漏等因素。

三、防水处理防水处理是庭院水景施工中至关重要的环节,可以有效防止水景渗漏和地基受损。

在施工过程中,应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如防水涂料、防水卷材等,并严格按照施工规范进行防水处理。

同时,应注重细节处理,如墙角、管道等部位应加强防水措施。

四、管道安装管道安装包括给水管道、排水管道和循环管道等。

在安装过程中,应合理设计管道走向和布局,确保管道连接牢固、畅通。

同时,应选用耐压、耐腐蚀的管材,保证管道使用寿命。

此外,应设置阀门、排水口等设施,以便于日常维护和清理。

五、设备选型庭院水景的设备主要包括水泵、过滤器、水景灯具等。

在选型时,应根据水景规模和水质要求进行选择,确保设备性能稳定、安全可靠。

同时,应注重设备的节能环保性能,以降低运行成本。

此外,应对设备进行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其正常运行和使用寿命。

六、植物配置植物配置是庭院水景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增加景观的层次感和生态性。

在配置植物时,应选择适宜的水生植物和耐水植物,并根据植物的生长习性和景观效果进行合理搭配。

同时,应注重植物的养护管理,保持其生长良好、美观整洁。

七、灯光设计灯光设计能够为庭院水景增添浪漫、温馨的氛围。

在灯光设计时,应根据水景的特点和家庭需求进行选择,如LED灯、投光灯等。

同时,应注重灯光的色彩、亮度和照射角度的调整,使灯光与水景相互辉映,营造出舒适宜人的氛围。

八、维护保养庭院水景的维护保养对于保持其美观和使用寿命至关重要。

浅谈因地制宜的居住区水景设计

浅谈因地制宜的居住区水景设计
浅谈 因地 制 宜 的居 住 区水 景 设 计
胡雪梅 刘惠芳 李长花 , ,
(. 1合肥测绘设计研究 院, 安徽 合肥 2 0 0 ;. 30 12 合肥学 院 建筑工程 系 , 安徽’ 合肥 202) 30 2

要 : 景 是 居 住 区 环 境 景 观 的 的 重要 组 成 部 分 。在 居 住 区 水 景 设 计 时要 充 分 考 虑 与 周 围环 境 的 协 调 , 理 好 与 建 筑 、 路 以 水 处 道
景观 。
充分 借景 , 尽量 使 户户 见 水 ; 京 万 科 的 金 色 家 园充 南 分利 用莫 愁湖 景色 , 有近 1k 的湖 岸线 ( 1 ; 圳 m 图 )深 波托 菲诺 ・纯 水 岸 借 景 引水 , 最 经 典 的滨 水 住 宅 是
之一 。
1 水体与基地
水 景设 计 应该 与 周 围环 境 充 分协 调 , 因地 制 宜 。
部 环境 水体 的空 间关 系 , 确利 用借 景 、 景等 手法 , 正 对
将住 宅 沿 湖 、 江 、 水 而 建 , 临 傍 以达 到 观 水 、 水 、 听 戏 水、 亲水 的 目的 。例如上 海浦 东 黄浦 江边 的世茂 滨江
爱 ¨。因此水 在居 住环 境 中表现 出极其 重要 的 地位 。 1 ]
自古 以来 , 中国传 统 概 念 把 水看 成 是 灵 性 , 性 人
之 物 , 生命 之源 。水 是 孕 育 生命 的摇 篮 , 类 具 有 是 人 亲水 的天 性 。所 谓 “ 依 水 而建 , 临水 而居 ” 古 今 城 人 ,
创 造 出水化 的 自然住 区l ] 2。
无 论从 水景 规模 还是 可持 续角 度 , 用 已有 自然 借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资源管理研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资源管理研究

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资源管理研究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城市公园作为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而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水体资源管理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探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的水体资源管理研究。

水体是城市公园中不可或缺的要素之一,它不仅可以为公园带来美丽景观,还能够提供水环境对生态系统的支持。

例如,人工湖、喷泉、小溪等水体景观不仅可以增添公园的美感,还可以为游客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

然而,在城市公园的景观设计中,水体资源的管理也面临着一些挑战。

首先,水体的管理需要注意水质的保持和净化。

由于城市公园往往受到人流和污染物的影响,在长时间的运作中,水体的质量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因此,景观设计师需要考虑如何有效地净化水体,以保持水体的清澈和健康。

其次,水体的管理还需要关注水的循环利用。

在城市公园中,水体资源的供应有限,因此需要将其用于最大限度的循环利用。

例如,通过设置雨水收集系统,将雨水收集起来用于浇灌植物,以减少自来水资源的浪费。

同时,还可以通过合理的设计,将不同功能的水体进行联通,以达到最大程度的资源共享。

此外,在城市公园景观设计中,水体资源的管理还需要考虑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水体不仅是动植物的家园,也是各种生物的栖息地。

因此,在设计水体景观时,应该注重保护和创造适宜的生物栖息条件,为城市公园生态系统的发展提供支持。

针对这些挑战,研究人员提出了一系列的解决方案。

首先,他们提倡使用生态工程的方法进行水体资源管理。

生态工程不仅可以净化水体,还可以提供合适的生物栖息条件。

通过对湿地、植被和微生物的科学管理,可以实现水体自净功能的最大化,为城市公园提供清澈而健康的水体。

其次,他们提供了一些建议,帮助景观设计师在水体管理中更加注重循环利用。

例如,可以设置雨水收集系统、构建湿地过滤系统等。

这些方法可以将有限的水资源最大化利用,为城市公园提供持续的水源。

此外,研究人员还提倡将科技手段应用于水体资源管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水景可调节环境小气候的湿度和温度,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尤其在南方地区,居住环境与自然地形相结合,利用河湖开辟水景,来增添地方特色。

水景向来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韵和声响,所以现代的居住区很多都采用人工的方法来修建水池、人工瀑布、喷泉或与山石结合的自然山水池,使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扩大空间,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

1.1 人对水的亲水性人一般都喜欢水,和水保持着较近的距离。

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着人,让人感到兴奋。

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但是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

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

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居住区中的沿水驳岸(池岸)驳岸是亲水景观中应重点处理的部位。

驳岸与水线形成的连续景观线能否与环境相协调,直接关系到水景效果的独到或失去人性化。

在居住区中,驳岸的形式可以分为规则式和不规则式。

规则几何式池岸一般处理成人们坐的平台,它的高度应该以人们的坐为标准,池面距离水面也不要太高,以人手能触摸到水为好。

这种规则式的池岸构图比较严谨,限制了人和水面的关系,在一般的情况下,人是不会跳入水池中去嬉水的。

相反,不规则的池岸与人比较接近,高低随地形起伏,不受限制,而形式也比较自由,设计得很自然。

岸边的石头可以供人们乘坐,树木可以供人们纳凉,人和水完全融合在一起,这时的岸只有阻隔水的作用,却不能阻隔人和水的亲近,反而缩短了人和水的距离,有利于满足人的亲水性需求。

生态水池生态水池是适于水下动植物生长,又能美化环境、调节小气候供人观赏的水景。

在居住区里的生态水池多饲养观赏鱼虫和习水性植物(如鱼草、芦苇、荷花、莲花等),营造动物和植物互生互养的生态环境。

水池的深度应根据饲养鱼的种类、数量和水草在水下生存的深度而确定。

一般在0.3-1.5m,为了防止陆上动物的侵扰,池边平面与水面需保证有0:15m的高差。

水池壁与池底需平整以免伤鱼。

池壁与池底以深色为佳。

不足0.3m的浅水池,池底可做艺术处理,显示水的清澈透明。

池底与池畔宜设隔水层,池底隔水层上覆盖0.3-0.5m厚土,种植水草。

水是生命之源,与人类的生活息息相关。

在中国传统园林中就有“无水不成园”之说。

随着中国景观设计的发展,水体是园林景观设计中不可缺少的一种元素。

水体具有景观效果,改善环境,调节气候,控制噪音,提供生活用水,生产用水,提供体育娱乐活动场所,提供观赏性水生动物和植物的生长条件,为生物多样性创造必须环境等多种用途。

由此可见,园林水体不仅仅是一种景观。

水体越来越多的应用于园林景观设计中,通过对大量园林水体景观的观察,具体介绍水体景观的形成与多种用途,园林水体的种类,从多个角度论述了水景设计形态和理念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总结出当代园林设计中的水景设计3大原则,并着重强调了水景设计在园林设计中的重要地位。

在园林设计中应因地适宜充分考虑景观效果的同时最大限度的发挥其实用价值,让水景不仅仅作为一种景观存在于园林设计中,还要充分发挥起多种用途,让水体的景观性与实用性达到完美统一。

引言水景可调节环境小气候的湿度和温度,对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重要作用。

利用自然湖塘开辟水景,来增添地方特色。

水景是园林造景中的点睛之笔,有着其他景观无法替代的动感、光韵和声响,现代的居住区很多都采用人工或自然的水面结合居住环境增加景观层次,增添静中有动的乐趣和休闲景观活动空间。

一、项目概况:本次设计水体位于居住区,四周为小高层住宅包围。

南面邻市政次干道。

是周边居住组团的中心休闲景观区域。

原址为槐山三湾塘,水域绿带控制面积:15323m2,其中水面面积约为8580m2。

二、设计依据:1 《渡双溪总平面布置图 1:500》2 市居住区园林设计相关规三、设计原则:1 保护水体原则2 发挥水体的生态效应原则净化大气、调节空气湿度、调节气温、3 展现景观功能原则(1)心理感官作用:常以湖、溏、池等形式出现的静水,营造的是一中静谧安详的气氛,给人们带来平静和谐的心理感受,符合人们的休闲健康需求。

平和宁静的静水,清沏见底。

其观赏效果有:色——青、白绿、蓝、黄、新绿、紫草、红叶、雪景。

波——风乍起,吹皱一池春水;波纹涟漪,波光粼粼。

影——倒影、反射、逆光、投影、透明度。

(2)视觉感官作用(1)构成开朗的空间园中水景、面积大的湖、沼、池,往往本身占着大面积的水域,水表面平坦,故有“波平如镜,清澈见底”的形容。

水本身无色但反射倒影,可使园中增加开朗宽阔之感。

较大的水面易形成开阔空间,并起到很好的衬托与系带作用。

(2)增加统一感水在造园上的布置,均顾及水中倒影,故池沼旁,水流畔,均有树木及景物的点缀。

水中更可蓄养鱼虾,栽植莲藕。

园中景物因水的布置而获得缓冲及统一。

4 人的参与性原则水体景观设计体现人与水的互动性参与原则。

当距离很近的时候人可以接触到水,用身体的各个部位感受水的亲切,水的气味、水雾、水温都直接刺激着人,让人感到兴奋。

当距离较远的时候人们可以通过视觉感受到水的存在,被吸引到水边,实现近距离接触;有时候,水景设置得较为隐蔽,但是可以通过水声来吸引人。

由于人的亲水性,在居住区里,应该缩短人和水面的距离,在较为安全的情况下,也可以让人融入到水景中。

人们喜欢立于水面,直接接触到水,小孩子喜欢在浅水中嬉水,涉足水中尽情玩乐5 安全性原则水体设计,应注重安全设计。

设置安全提醒标志和水深数字标志。

在环驳岸区域设置2米宽的安全水面缓冲带,并在垂直水岸区域设置防护栏杆。

同时在营造水面的景观层次前提下,保证水体区域的视野开阔安全,排除安全隐患。

减少空气中尘埃增加空气的湿度降低空气的温度净化大气、调节空气湿度、调节气温、造景、养殖水产品6 水景的易维护原则本次设计的水体维护主要体现在:水体来源和水质维护上。

(1)控制水体的来源:以自然降水及周边地下渗水为水源补充。

截流居住区的地表径流水及污水管道进入景观水体。

(2)水质维护手段:水面漂浮物清理水生植物过滤效应生物净化效应喷泉增氧四、设计理念蔚蓝水岸住区绿洲通过打造静谧详和的静水面空间,给住区带来清新宜人的景观休闲空间。

五、景观分区根据周边规划设计和人的功能参与特点,水体景观分为五个区域:亲水广场:紧邻城市次干道,以开敞的景观入口和喷泉水景,引导周边居民进入景观湖区。

广场以硬质铺装为主,通过竖向设计的树阵、花池、廊架、吐水艺术柱、亲水平台等设施,成为居民可以赏水亲水,邻里交流的聚集广场空间。

九曲栈桥:以曲折回转的栈桥,从亲水广场通往湖心岛,结合成片的荷叶种植带,形成具有水乡意境的荷塘月色景观。

曲岸通幽:弧线的临湖步道,在岸边蜿蜒,与岸线构成若即若离的空间关系。

结合水杉,水生灌木,成为人们休闲散步的绝佳步道。

绿地半岛:位于水体休闲景观靠近住宅区域,以草坪绿地为主,形成安静怡人的静态观赏空间。

镶嵌在草坪上户型青石条,为人们提供自然的休息空间。

凌驾于水面的木平台栈桥,系上一两叶小木舟,别有意境的情趣。

景观灯塔矗立于水面之上,在白天和夜晚,都能成为视觉的两点。

生态台地:以架空的栈桥,连接组团的交通。

同时形成行走于桥上的独特景观风景。

高高的栈桥尽端,成为鸟瞰全园的最佳视点。

水岸边,以高低错落的流线形叠台的水池,通过种植菖蒲、芦苇、美人蕉、茭笋、灯心草等水生植物,向人们展示水质净化的生态效益,同时也是人们亲近自然的水生植物观赏区。

六驳岸及水体喷泉设计驳岸分为草坡入水、石景入水和垂直驳岸三种。

在水体中心区域,设计10米高的柱状喷泉及环状喷泉组,并结合灯光,营造灯光变化的夜景效果。

七植物配景适地适树的经济种植原则和发挥水生植物功能性原则。

1靠近住宅、道路区域,乔木以小叶榕、香樟、栾树、天竺桂等为主。

为湖区形成丰富的背景林效果。

2景观节点区域同时种植桃树、紫薇、腊梅等观花植物,丰富植物的观赏性。

3临湖区域乔木以小叶榕、垂柳、水杉为主。

种植形式与水边的距离要求有远有近,有疏有密。

某些情况下,又需要造就浓密的“垂直绿障”。

利用垂柳和水杉造成“柔条拂水”和“林在水中”的特色景观。

4水生植物分为陆生、浅水、深水三个区域:鸢尾草、蝴蝶花生长在靠近水池的陆地上;玉蝉花、菖蒲、水芹、芦苇、莎草等生长在水边;燕子花生长在水深7~8cm处;蔗草、茭笋、灯心草行长在水深5~10cm处;睡莲所需水深为30cm;莲花、慈茹所需水深为20cm左右。

萍蓬草则适合在1m左右深、无暗流的地方生长。

还有凤眼兰,它一般漂浮在水面八景观构筑小品设计结合建筑风格,以现代简欧风格,设计亭廊、灯柱、坐凳、标识牌、垃圾桶等小品。

以小巧精致的风格,统一于大环境之中。

驳岸的植物驳岸的植物配置驳岸分土岸、石岸、混凝土岸等,其植物配置原则是既能使山和水融成一体,又对水面的空间景观起着主导作用。

土岸边的植物配置,应结合地形、道路、岸线布局,有近有远,有疏有密,有断有续,曲曲弯弯,自然有趣。

石岸线条生硬、枯燥,植物配置原则是露美、遮丑,使之柔软多变,一般配置岸边垂柳和迎春,让细长柔和的枝条下垂至水面,遮挡石岸,同时配以花灌木和藤本植物,如变色鸢尾、黄菖蒲、燕子花、地锦等来局部遮挡(忌全覆盖、不分美、丑),增加活泼气氛。

中国自然山水园林中,地形变化与水路相隔,非常需要桥来联系交通,沟通景区,组织游览路线。

而且更以其造型优美形式多样作为园林中重要造景建筑之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