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绘图ppt课件

合集下载

考古绘图讲义

考古绘图讲义

考古绘图讲义考古绘图徐承泰编著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绘图一什么是绘图1、什么是绘图绘图,也称为制图,是指在一个平面上根据投影的原理,真实准确地再现立体图形的方法。

目的是为人们进一步的建造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绘图与绘画的关系绘图与绘画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两者的共性在于绘图与绘画都是借助于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图形。

两者的区别在于绘画是以透视学为理论基础,讲究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美学效果,有思想性。

绘图是以画法几何学为其理论基础,借助于尺规等工具,讲究的是规范,追求的是真实准确地反映事物原貌的科学效果,不具有思想性。

3、绘图的分类绘图根据其对象及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的种类,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机械制图、建筑设计图等等。

考古绘图是其中的一种。

绘图根据其采用的投影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透视投影图、正投影图和轴测投影图。

考古绘图以正投影图为主。

二什么是考古绘图1、什么是考古绘图所谓考古绘图,是指具体地把制图学的原理应用于考古记录和考古研究当中,用制图学的理论和技术记录和说明考古材料,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为直观的资料。

其表达的对象包括田野发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遗迹现象,资料整理后的各类遗存等。

考古绘图同其它专业绘图一样,也具有物殊性及普遍性两重性。

所谓特殊性,是指它的产生和终极的目的,都是为考古专业研究服务的;所谓普遍性,是指它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普遍的技术性意义。

2、考古绘图的意义考古绘图的意义在于:作为考古资料三大记录之一的考古绘图,它是对各类遗迹、遗物原貌在形体特征及尺寸上进行准确反映的保证,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它与文字记录、照相记录相辅相成,构成对考古材料的完整准确的记录。

因此,如果不能掌握一定考古绘图技术,所绘出的图形达不到科学记录的要求,就会影响考古记录、考古报告的科学性、完整性,更给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造成困难。

三考古绘图的类别1、按工作内容划分A田野调查阶段:文物点(遗址、墓地等)分布图、文物点平面图(反映及位置及范围)、遗址断面堆积图、采集的遗物标本图。

(精品) 考古绘图基础课件

(精品) 考古绘图基础课件

常用在对称物体的剖切,假设以物体轴心处剖切掉物体的 四分之一。俯看物体形成相互垂直的两个剖面,让右侧剖面平 行于正视方向,将左侧剖面完整呈现,这样不但能完整地表现 出物体的外轮廓,还可很好地表现出物体一半的外部形态和一 半的剖面结构。对¼ 剖切时而形成的剖面,因其剖面结构占全 部画面的一半,习称为半剖面。按我国目前考古绘图的习惯, 半剖视图一般位于左侧,其主要用来表现有内容的物体,如器 皿、容器等,是器物绘图中最为普遍的剖切方式。
移出剖面表现
为使剖面不影响主视图的整体性而将旋转剖面移出主视 图以外,按照视图位置的排列规则放置在物体近旁,并标示 出具体剖切部位,因其将剖面移出表现在考古绘图中习惯称 为移出剖面。
详细剖面(多剖面)表现
为更加详细表现物体构造,可在物体多部位进行剖切, 将形成的剖面统一移出后绘制在主视图旁,这些移出剖面 的总称为详细剖面。为明确各剖面的所属部位,可在各剖 面和剖切位置处用相同字母标示。
考古绘图基础
考古绘图中正投影的画法
根据不同投影的特性,考古绘图选用正投影方 式来进行绘图。也就是说考古绘图中一般画的都是 被画物体的“正投影图”。
习惯的做法是设想 在绘图者和被画物体之 间有一个透明的平面, 从被画物体的每点向这 个平面引垂直线,这些 垂直线和平面相交,交 点所构成的图形就形成 该物体的“正投影”, 把这个图形绘制在纸上 便可得到该物体的“正 投影图”。
文字、符号
图纸上所标注的文字和数字通常采用宋体,其字高 宽之比为3:2,字体高度不宜超过3.5厘米。
对遗迹、遗物等目前多采用符号或字母表示:“T” 表示探沟或探方;“M”表示墓葬;“F”表示房址; “H”表示灰坑;“Y”表示窑址;“K”表示灶坑等。
石碑、石窟、寺庙、水井等一般均以符号表示。#♂

考古绘图基础

考古绘图基础
不论剖面图还是剖视图,其摆放位置一般应按 考古绘图视图位置排列规则摆放,不然会造成读图 时的错误理解。
剖面的剖切方式
考古绘图根据所绘物体具体情况的不同应用几 种不同剖切方式:全剖、1/4剖、局部剖。
全剖
假设将物体整体剖切,完整地呈现出物体的内部结构。 全剖时形成的剖面考古绘图中习惯称为全剖面,其往往不 单独出现,常配合平面图(俯视图)共同使用。主要应用 于遗迹现象的表现。
局部剖
同局部视图一样,为了表现物体特殊部分的构 造而在局部进行单独的剖切。然后只绘出其局部剖 切面的剖面图。这类剖面图可采用旋转剖面、移出 剖面、详细剖面(多剖面)、隐线剖面来表现。
旋转剖面表现
在不影响主视图的前提下可将剖面翻转90度后直接画在 剖切位置上,这种剖面的表现形式在考古绘图中习惯称为旋 转剖面。这种表现方式一般在表现局部剖切时最为常用。
局部添加其它视角视图
在考古绘图中,允许在大家都广为了解的物体 上添加局部侧视图或上视图,单独用来表现局部特 征。这样不但不影响对物体的全面表现,还可以节 省版面。
剖面、剖视图和剖面图(1)
在考古制图中虽有多视图表现物体外形,但物 体不尽相同的内部结构和局部细节却无法表现出来。 为此,考古绘图常常要对所绘物体进行假想剖切, 这样可以直观地表现出物体的剖切面情况和其内部 情况,进而反映出物体的更多细节和信息。
物体剖切后形成的断面称为“剖面”,剖面一 般填充上疏密相等的45度角细斜平行线或全部涂黑 (金属或较薄的物体),有时也用特殊的图例表示。 (地层、砖石、木材)
剖面、剖视图和剖面图(2)
将剖切面和剖切后所能看到的物体内部结构全都 表现出来的视图,称为剖视图。剖视图所反映出的所 绘物体息信最为全面,考古绘图原则上应尽量使用剖 视图表现所绘物体。

考古绘图与拓印

考古绘图与拓印
1、一个点的投影 2、一直线的投影 3、平面的投影 在绘正投影图时,一定要空间想象物体的点、线、
面在正投影时的影像是何种形状,才能画准。
第二节 田野发掘绘图
一、田野发掘绘图的一般要求 田野发掘绘图主要有遗址图、探方图、发
掘区图、遗迹图等。 发掘绘图室用铅笔按比例把遗存对象绘在
米格纸上.
二、遗迹图
工具、武器等器物时多面体器物,体面转 折的缘刃多,造型多样,作图时若视图和剖 面过少,就不能表现其特征。
1、外轮廓线 2、器身细部 3、附加剖视图和旋转剖视图
五、器物纹饰画法
首先,要画好纹饰,必须细致分析纹饰特 点。
其次,画好纹饰还要注意投影变形
第三,绘纹饰时,先把图面区分好单元块 或纹饰带范围,在单元块内绘纹样
三、器物残片的画法
1、附加剖面画法
先画出陶片正视图,在正视图旁侧加一幅剖面 图
2、复原画法
根据陶器残片进行局部复原的画法叫复原 画法。复原图能反映出器物的部分形状和大 小,但是,古人有意毁器形成的残缺是不能 采用复原画法绘图。
注:不能够复原或没有把握复原的陶片就 不要使用复原画法
四、工具、武器等实心体器物的画法
大型遗迹往往使用平板仪测量绘图。小型遗迹 常用坐标法测绘。
2、剖面图 田野考古习称的遗迹剖面图有3种类型。 第一种 是遗迹堆积的剖面图 第二种 是遗迹剖面图 第三种 是遗迹的剖视图
3、遗迹图错误分析 1)对遗迹理解认识不足,从而产生漏画和错画 2)没有实测或实际观察形状 3)没有掌握正确投影原理 4)表现方式不当 5)测量、换算的差错 6)工作粗糙,不认真 7)遗迹解剖后,没有把解剖部分补画上。
常用:photoshop
第八章 考古绘图与拓印
第一节 投影与视图

考古绘图绪论课件

考古绘图绪论课件
要可在一張圖上使用多種表現形式;(多視圖、復原圖、示意 圖)地圖、鋼筆素描、工程製圖等 7. 製版成本較低、便於轉載和引用; 8. 繪製者與看圖者對圖形的共識。 9. 考古繪圖對物體的質地、顏色、光澤度等方面的表現有局限性。 考古繪圖利用正投影法繪圖,比較費工時,繪出的圖形直觀看 去有些失真。
考古繪圖的優缺點
• 考古調查階段:地圖,地形圖,路線圖,遺址 分佈圖,地上遺跡遺物圖(如塔,地窟,木建 築等)等。
• 田野發掘階段:探方圖,遺跡圖(包括墓葬 圖),遺址圖。
• 室內整理階段:器物圖,器物分期圖等。同時 也包括描圖(清繪),所描的內容比較多(發 表用圖)。
按工作性質分
• 考古調查簡圖(攝影代替) • 發掘報告插圖 • 論文插圖 • 專著插圖
考古繪圖與文字記錄相比,直觀、形象;與單純 繪畫、攝影相比更全面、準確,能準確表達遺跡遺物 的真實尺寸、內部構造;可以把需要強調的部分比較 突出的表現出來(復原圖);方法簡便、較少受客觀 條件限制;製版成本較低、便於轉載和引用。
考古繪圖對物體的質地、顏色、光澤度等方面的 表現有局限性。考古繪圖利用正投影法繪圖,比較費 工時,繪出的圖形直觀看去有些失真。
考古繪圖的意義
一套完備的考古發掘調查記錄,由文字記錄、 圖形記錄、圖像記錄三部分組成。它們相互補充, 各有所長,不能偏廢。
1考古繪圖是考古工作中不可缺少 的組成部分
考古繪圖的應用範圍貫穿於考古調查、發掘、資 料整理、學術研究等全過程。
記錄空間形體及其時空關係,只使用文字是不夠 的。文字對空間形體的表述比較抽象,只有圖文並茂 才能充分、具體地記錄考古學遺存的形體特徵以及它 們之間的埋藏關係。 沒有附圖的考古報告是很難看 懂的。如果不掌握一定的繪圖技術,田野發掘工作難 於進行。

第五讲 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第五讲 考古绘图基本知识

5.2符号 作图时,应将专用的符号排在前面,常用的符号 排在后面,这样可以使图内表现的问题重点突出。考 古文化一般用符号表示,而遗迹等目前多采用符号或 字母表示。
5.3剖面。在考古剖面中一般填充45°向左倾斜的细实 线,也有全涂黑的。
6.投影法 1)概念。在灯光或太阳光照摄物体时, 在地面或墙上就会产生与原物体相同或相似 的影子,人们根据这个自然现象,总结出投 射线通过物体,向选定的平面进行投射,并 在该平面得到图形的方法,及投影法。图6-1 为投影需要的基本要素。
(1)三投影面体系 )
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将三维空间分为8个象限 分角 笛卡儿直角坐标系将三维空间分为 个象限(分角 。 个象限 分角) 在国家标准GB/T 4458.1—2002中规定,我国采用第一 中规定, 在国家标准 中规定 分角投影法(简称第一角画法 绘制图样,而国际上有的国家( 简称第一角画法)绘制图样 分角投影法 简称第一角画法 绘制图样,而国际上有的国家 如美国、日本等)则采用第三角投影法 简称第三角画法)。 如美国、日本等 则采用第三角投影法(简称第三角画法 。 则采用第三角投影法 简称第三角画法
(5)三面投影的投影规律 )
三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 主、俯、左三个视图之间的投影关系为: 主、俯视图长对正 主、左视图高平齐 俯、左视图宽相等 三视图之间的这种投影关系也称为视图之间的三等关系(三等 规律)。应当注意,这种关系无论是对整个物体还是对物体的局 部均是如此。
(6)画三视图的方法和步骤: 1、分析物体 。 2、确定图幅和比例。3、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 4、布图、画底图。5、检查、修改底图。6、加深图线,完成三视图。
(4)三面投影体系的展开: )三面投影体系的展开: 为了画图和看图的方便,假想地将三个投影面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纸面) 为了画图和看图的方便,假想地将三个投影面展开、摊平在同一平面(纸面)上, 不动; 轴向下旋转90 90° 轴向右旋转90 90° 并且规定: 并且规定:正面V不动;水平面H绕OX轴向下旋转90°;侧面W绕OZ轴向右旋转90°,分别 重合到正立投影面(这个平面就是图纸),应注意,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旋转时, ),应注意 重合到正立投影面(这个平面就是图纸),应注意,水平投影面和侧立投影面旋转时, OY轴被分为两处,随H面旋转的用OYH表示,随W面旋转的用OYW表示 。 OY轴被分为两处, 面旋转的用OYH表示, 面旋转的用OYW表示 轴被分为两处 OYH表示 OYW

2024版考古知识普及PPT模板

2024版考古知识普及PPT模板

目录•考古学科简介•考古工作方法与流程•中国古代文明探源•世界古代文明概览•考古发现中的珍贵文物展示•考古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应用考古学科简介考古学的定义与特点定义考古学是一门研究人类历史文化的科学,通过对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进行发掘、研究和分析,揭示人类历史的发展过程和文化内涵。

特点考古学具有实证性、综合性和跨学科性。

它依赖于田野调查和发掘获取的第一手资料,运用多种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技术进行综合研究。

考古学的研究对象0102 03古代人类遗留下来的物质文化遗存,包括石器、陶器、玉器、铜器、铁器、瓷器等各类文物;人类活动所留下的各种遗迹,如房屋、窖穴、灰坑、墓葬、城址等;人类在自然界留下的各种痕迹,如农作物遗存、动物遗存、植物遗存等。

0102 03萌芽期文艺复兴时期至19世纪中期,以文物收藏和古物研究为主;形成期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初,以田野调查和发掘为主要手段,揭示古代文化的内涵和历史发展脉络;发展期20世纪初至今,考古学逐渐走向综合性和跨学科性,引入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方法和技术,推动考古学的深入发展。

考古学的历史与发展考古工作方法与流程选定某一区域,通过徒步或驾车等方式进行系统性的地表遗迹调查。

区域调查法钻探法发掘法利用钻探工具在遗址上进行钻探,以了解地下遗迹的分布和保存情况。

在遗址上选定发掘点,进行挖掘以揭露遗迹,记录遗迹的层位关系和出土遗物。

030201田野调查与发掘方法根据器物的形态、纹饰等特征进行分类和排比,以推断其年代和演变序列。

类型学方法通过观察器物的质地、颜色、光泽等特征,判断其材质和制作工艺。

质地鉴定法解读器物上的铭文内容,以推断其年代、用途和所有者等信息。

铭文鉴定法文物鉴定与分类方法历史时期划分与年代测定历史时期划分根据考古发掘资料和文献记载,将历史划分为不同的时期,如新石器时代、青铜时代等。

年代测定方法利用放射性元素衰变原理进行年代测定的方法,如碳-14测年法、钾-氩测年法等。

考古绘图讲义汇总

考古绘图讲义汇总

考古绘图徐承泰编著第一章概论第一节什么是考古绘图一什么是绘图1、什么是绘图绘图,也称为制图,是指在一个平面上根据投影的原理,真实准确地再现立体图形的方法。

目的是为人们进一步的建造或研究提供科学的依据。

2、绘图与绘画的关系绘图与绘画既有共性又有区别。

两者的共性在于绘图与绘画都是借助于线条,在平面上表现出立体的图形。

两者的区别在于绘画是以透视学为理论基础,讲究的是技巧,追求的是美学效果,有思想性。

绘图是以画法几何学为其理论基础,借助于尺规等工具,讲究的是规范,追求的是真实准确地反映事物原貌的科学效果,不具有思想性。

3、绘图的分类绘图根据其对象及要求的不同,可以分为许多的种类,如我们大家所熟悉的机械制图、建筑设计图等等。

考古绘图是其中的一种。

绘图根据其采用的投影原理的不同,可以分为透视投影图、正投影图和轴测投影图。

考古绘图以正投影图为主。

二什么是考古绘图1、什么是考古绘图所谓考古绘图,是指具体地把制图学的原理应用于考古记录和考古研究当中,用制图学的理论和技术记录和说明考古材料,从而为进一步的研究提供较为直观的资料。

其表达的对象包括田野发掘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遗迹现象,资料整理后的各类遗存等。

考古绘图同其它专业绘图一样,也具有物殊性及普遍性两重性。

所谓特殊性,是指它的产生和终极的目的,都是为考古专业研究服务的;所谓普遍性,是指它所运用的方法和手段,具有普遍的技术性意义。

2、考古绘图的意义考古绘图的意义在于:作为考古资料三大记录之一的考古绘图,它是对各类遗迹、遗物原貌在形体特征及尺寸上进行准确反映的保证,其作用具有不可替代性。

它与文字记录、照相记录相辅相成,构成对考古材料的完整准确的记录。

因此,如果不能掌握一定考古绘图技术,所绘出的图形达不到科学记录的要求,就会影响考古记录、考古报告的科学性、完整性,更给进一步的研究工作造成困难。

三考古绘图的类别1、按工作内容划分A田野调查阶段:文物点(遗址、墓地等)分布图、文物点平面图(反映及位置及范围)、遗址断面堆积图、采集的遗物标本图。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22
二.3 常见遗迹图错误分析
(1)对遗迹理解认识不足,从而产生漏画和错画。 (2)没有实测或实际观察形状,想当然地画出遗迹的 某一部分,造成错画。 (3)没有掌握正投影原理,不能预见自己所要表现的 对象画出后应是什么样,画错了也觉察不到。 (4)表现方式不当。 (5)测量、换算的差错。绘完图要检查。 (6)工作粗糙,不认真。如平面图缺指北方向,没有 剖口线,漏写比例,目测粗画。 (7)遗迹解剖后,没有把解剖部分补画上。
3பைடு நூலகம்
二、正投影原理
正投影、正投影图 平行光线通过被画物体的各点垂 直投射到一个假想平面上的影像,便是该物的正投 影。按正投影原理绘制的图叫正投影图。假想平面 叫投影面。
考古绘图中应用 正投影图能直接量测出物体的尺寸, 因而成为考古绘图的基本条件。
正投影图绘制 观者必须不断转换眼睛的位置,使眼 睛到该物体上各点的视线相互平行,并垂直于投影 面,才能得到物体的正投影图。实际绘图时是在正 投影原理指导下,根据实测的被画物体尺寸绘制相 应比例的图。画出的图与眼睛所望的透视影像并不 完全相同。
(1)定基线。在遗迹纵轴位置拉基线,作为测量时坐标系的y轴或x 轴。附上皮尺。
(2)测绘出轮廓线。测点、由点连线,绘出图形。眼睛所见的是透 视图形,还必须想象遗迹正投影时的形状,才能画准。
(3)测绘内部细节。
(4)测绘遗物。观察器物形状时,要用眼从器物上方垂直往下看, 才能获得正确的图形。
(5)作注记和说明。器物、骨架的图上编号与实际编号的对应关系。
8
第二节 田野发掘绘图
一、田野发掘绘图的基本要求 二、遗迹图
1 平面图 2 剖面图 3 遗迹图错误分析 三、探方图 1 分层平面图 2 探方总平面图 3 探方四壁剖面图
9
一、田野发掘绘图的一般要求
田野发掘绘图主要有遗址图、发掘区图、探方图、 遗迹图。
发掘工地的负责人必须具备一定的考古绘图知识, 在作业期间逐一审查田野绘图,给予必要的技术指 导,把好质量关。
透视图 按透视投影原理绘成图就是透视图,其透明 平面则称为画面。
考古绘图中使用 使用很少,一般是作为正投影图的 补充,绘制建筑、洞室墓的结构或细部构件结构, 或遗址外景速写;有时在调查时,因绘正投影图条 件不具备,也采用绘透视示意图方法记录一些遗存。
透视图画法 绘者要选好观察角度,然后,被画物体 不要移动,观者每次观察的位置也要保持在一点上。 要注意物体的比例、远近、明暗、结构的表现。
4
正投影图
透视图
5
6
7
五 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点 一个点的投影仍为一个点。
两个点: ①不在垂直于投影面的一直线上,其投影为两个点。 ②在垂直于投影面的一条直线上,则投影为一点。
直线 一条直线: ①直线垂直于投影面时,为一个点;
②直线不垂直于投影面时,仍为直线。 平行两直线: ①在一般情况下,其投影仍为平行两直线;
第三章 考古绘图
1
第一节 投影与视图
一、透视投影原理 二、正投影原理 三、视图与视图排列 四、视图之间相应点的平面坐标对应关系 五、点、直线、平面的投影
2
一、透视投影原理
透视投影 假设在观者和被画物之间置一透明平面, 观者对被画物上各点射出的视线与该平面相交,相 交点构成的图形便是该物的透视投影。
的方格网(在方形木框内拉上间距相等的纵横线)罩在骨架上,
按小网格测绘。
17
18
二.2 遗迹剖面图
剖面图的三种类型
(1)遗迹堆积剖面图 反映出坑内各层堆积的立面状况,而坑的剖面
轮廓线又反映出坑穴的形状和尺寸。 (2)遗迹剖面图
只画遗迹在剖切面上的图形,表现出遗迹在假 想剖切面处的深度、形状、结构和尺寸。 (3)遗迹剖视图
绘制内容 遗迹轮廓、遗迹内细节(如龛、灶、台阶、柱洞)、遗迹内 可能有布局意义的遗物。
注意事项 在正投影时,如果是被遮挡的隐蔽部分,要用虚线表示。有 盖(顶)的遗迹,其平面图中剖割面的实体部分用特殊的图 例(如涂黑、间距相等的平行斜线)与其它部分分开。 13
14
15
16
绘制方法(坐标法)
(6)标出剖口线符号。
(7)标方向。夹角法标方向:用罗盘测出基线和指北针的夹角,然 后用量角器在图上标出指北箭头。边框法标方向:把图纸放在 基线下,令图上基线与实际基线重合,再把方形边框罗盘放在 图纸上,使磁针指向N,沿边框画出指北箭头。
(8)写上图号、图名、比例、绘者、日期。复杂难绘的遗迹,要使
测量的坐标值准确,可以使用方格网法。如测绘骨架,用预制
图面布局 发掘绘图一般绘在米格纸上。把图放在图 纸的中上部,平面图上的指北针要放在右上角。把 图号、图名、比例、绘者和日期放入图的右下部。 文字、说明、图例放在左下部。
10
11
二.1 遗迹平面图
表现内容
比例
1:20
绘制方法
12
表现内容
遗迹平面图的两种类型 顶视图 即遗迹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图形,用以表现没 有或现今没有盖(顶)的遗迹,如灰坑、土坑竖穴墓、半地 穴式房址的平面图。 把遗迹做水平剖切后的剖视图 即假想去掉遗迹的盖(顶) 后,剩余部分在水平投影面上的正投影图形,如砖室墓平面 图、石棺墓平面图。
②同时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是两个点; ③不垂直于投影面,但其所在的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
影为一条直线。 一线段: ①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长度等于实长;
②一线段垂直于投影面时,其投影为一点; ③即不平行,又不垂直于投影面的线段,投影小于实长。
平面 ①在一般情况下仍显示为面;
②当平面垂直于投影面时,投影为一直线。 ③图形平面若平行于投影面时,投影形状与原图形完全一样; ④若图形平面不平行于投影面,其投影形状与原图形即不完全一样,而产 生投影变形。
不但画出在假想剖切面处的图形还画出遗迹被 剖切后看到的内部状况。砖室墓都用剖视图画法。
19
二.2 遗迹剖面图
绘图手法
白描法 只凭借线条表现遗迹形状和堆积的 层次。 图例法 对剖面实体部分使用特殊符号(如 斜线、涂黑、点子),而使图面增加空间感 和质感。
20
二.2 遗迹剖面图
注意事项
①为便于平剖面图对照,一张图纸能容纳下平面图 和剖面图的,就应该把剖面图放在平面图之下,或 某一侧,相对应的点线尽量对齐。剖面图的比例和 平面图的比例相同。一个或一种剖面图不能满足需 要,就要绘几个或几种剖面图。 ②选择剖切位置要考虑到剖面反映的形状能使别人 得到关于遗迹的正确理解,一个剖面要反映较多的 内容。在剖切位置上拉基线,有的可以和平面图共 用基线。使用坐标法绘图。 ③遗迹解剖时,要注意及时补绘剖面图。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