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杜春立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3)该矿实行承包后,其内容及一切管理制度很不完善,重生 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主承包人大撒手,以包代替,放松 了对职工的安全、遵章守纪、政治思想的教育,挪用维简费,采煤 方法倒退,用工制度混乱,对新工人和特殊工种不按规定要求进行 培训,‚三违‛现象时有发生,这也是造成事故的主要原因。 (4)有关部门和领导‚安全第一‛的思想树立不牢,对贯彻国 家和省有关安全法规、措施不力,指导检查不够,对该矿管理混乱 以及长期存在的重大事故隐患,未采取有效措施帮助整改,这是事 故发生的一个重要原因。 (5)在改扩建时,初步设计中综合防尘漏项,修改设计时考虑 了动压洒水,但没有综合防尘设施。分年度投资不足,建设工期长 达8年,投产验收把关不严,造成先天不足。这是发生事故的又一重 要原因。
(9)洪洞县煤管局局长任某,对煤矿安全生产工作重视不够, 1990年隐瞒少报事故8起8人;对国家安全生产法规和上级有关指示的 贯彻落实决心不大,措施不力,对地区煤管局‚关于防止煤矿重大事 故的若干规定‛未认真执行;对三交河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要求不高, 对该矿长期存在的事故隐患未能采取有效措施督促帮助其整改,也没 有及时督促该矿报批1990年矿井灾害预防与处理计划;对该矿领导干 部上岗下井情况未能按高某,分管安全工作,工作责任心不强, 对上级有关指示落实不够,对县管煤矿的安全生产工作抓的不力。 1991年2月27日在对三交河煤矿春节后恢复生产的检查验收时,对发现 的严重隐患,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解决,提出整改要求后也未再进行认 真检查验收,对事故负重要领导责任。
(7)各有关部门都要按规定认真负责组织安全检查工作。 对查出的隐患要认真整改。按规定提取维简费,做到专款专 用。安全设施费用必须提足管好,确实用到解决不安全隐患 上,提高矿井抗灾能力。 (8)洪洞县委、县政府、临汾地委、行署应结合这起特 大事故的教训,组织有关部门对本地区各类矿山进行整顿, 凡达不到起码安全生产条件的矿井要立即停产整顿,防止重 大事故发生。 今后矿井的设计、施工和验收要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法规, 实行‚三同时‛。矿井竣工验收凡不符合安全、卫生要求的, 坚决不予验收投产。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剖析

间接原因
矿井安全管理制度不健全,安全监管 不到位,未能及时发现和排除安全隐 患。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事故教训
必须加强矿井安全管理制度建设,严格执行探水作业规定,确保采掘作业安全。
预防措施
建立完善的矿井安全管理体系,加强安全培训和演练,提高矿工安全意识和应 急处置能力。同时,加强安全监管力度,及时发现和整改安全隐患,防止类似 事故再次发生。
完善矿井通风系统,确保通 风设施完好、通风量充足。
建立健全应急预案,加强应 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事故教训与预防措施
加强安全措施
对矿洞内部进行全面检查和维护, 确保支护结构牢固可靠,及时加 固和修复存在安全隐患的区域。
强化安全培训
加强矿工安全培训教育,提高他们 的安全意识和操作技能,确保他们 能够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
加强安全监管
煤矿安全监管部门要加强对矿井的 安全监管力度,定期开展安全检查 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存在的安 全隐患。
03
加强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和教育,提高安 全意识和操作技能。
04
严格执行作业规程和安全措施,杜绝违规 操作。
02
矿井透水事故案例
事故经过
事故发生时间
01
XXXX年XX月XX日
事故地点
02
某矿区XX号矿井
事故经过简述
03
矿井下采掘过程中,突然出现大量透水,导致多名矿工被困井
下。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事故原因分析
直接原因
电缆老化短路引发火灾。
间接原因
瓦斯(煤尘)事故案例分析

第五节 井底煤尘爆炸事故
1个竖井,其中一个斜井回风,另一个斜井和 竖井为出煤井兼做进风井,竖井井深180m. 斜井长度均在1000m左右。该矿属低瓦斯矿井 ,16号煤的挥发份为28%~30%,全硫1.5% ~1.8%,焦质层厚度为24mm,煤尘极具有爆 炸性。 二、事故经过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第五节 井底煤尘爆炸事故
2003年10月21日,乌海市海勃湾区骆驼 山煤矿发生一起煤尘爆炸事故,事故死亡6人 ,重伤1人,直接经济损失80万元。 一、矿井基本概况 乌海市海勃湾区骆驼山煤矿,位于桌子山 煤田滴沥帮乌素矿区,矿井始建于1993年, 生产能力为6万t/a。井田内可采煤层有9号、 10号、16号,现主采16号,16号层平均煤厚 4.7m,煤层倾角在8°~10°之间,该矿井田 面积0.936km2。矿井开拓方式为2个斜井、
第一节 瓦斯突出延时爆炸事故
第一节 瓦斯突出延时爆炸事故
四、瓦斯爆炸原因分析 1、直接原因 局部通风设施管理混乱,21岩石下山回风联 络巷内设有调节风窗并堆积有大量物料,促使瓦 斯向进风系统内逆流。逆流到西大巷新鲜风流中 的瓦斯达到爆炸浓度,架线式电机车取电弓与架 线间产生的电火花,引发了瓦斯爆炸。 2、间接原因
2006年7月29日7时45分,河南盂津煤矿 副井底水窝揭穿煤层过程中发生一起煤与瓦斯 突出较大事故,突出煤量828t,瓦斯86900m3 ,死亡8人。直接经济损失412.76万元。 一、矿井建设基本情况 1、矿井基本情况 2、建设、施工、监理三单位基本情况 1)建设单位 2)施工单位
第三节 立井揭煤瓦斯突出事故
第四节 掘进工作面煤尘爆炸事故
煤尘爆炸指数为31.86%,属有煤尘爆炸危险 的矿井。 二、事故经过 三、事故原因 1、直接原因 2、间接原因 四、技术点评 该矿技术管理、通风管理混乱。掘进面局 部通风机无计划无措施地随意开停,
瓦斯爆炸事故典型案例分析

2020/12/19
3
一、事故经过
2009年11月21日11时37分龙煤鹤岗分公司新兴煤矿调度室接到井下瓦斯报警提示,立即通知 矿领导并组织井下人员撤离。2时30分,在113开拓队施工的三水平南二石门组15号探煤巷发生 瓦斯事故,108人遇难。
二、故直接原因
事故直接原因是新兴煤矿在地质构造复杂的三水平南二石门15号煤层探煤巷,爆破作业诱发 煤(岩)与瓦斯突出,突出的瓦斯逆流进入二段钢带机巷在二水平南大巷与新 鲜风流汇合, 然后进入二水平南卸载巷附近区域,达到瓦斯爆炸界限,卸载巷电机车架线并线夹接头发生电 火花引起瓦斯爆炸。
3、七台河分公司对东风煤矿存在的严重事故隐患监管不力,对东风煤矿长期存在安全生产和劳动组织 管理混乱问题疏于管理,监督检查不力,对东风煤矿超能力生产造成采掘失调、接续紧张等问题未 采取解决措施,对东风煤矿事故隐患整改情况 不跟踪落实,监管不力。
2020/12/19
10
4、龙煤集团对安全生产管理工作检查指导不到位,对下属单位未按照要求认真组织全面的事故隐患 排查。
巨响,随即停电,井上下通讯中断,立即赶赴井口现场,眼见皮带机房被摧毁,皮带斜井,井颈坍 塌,主要通风机停止运转,防爆门被冲开,仅风设施被损坏。 2、随后值班人员向公司调度汇报,通知所有矿领导。现场判断;井下发生了爆炸事故,并立即组织力量 ,进行事故抢险救灾。 三、事故原因: (一)直接原因: 经调查认定,这起事故发生的直接原因是违规放炮处理275皮 带道主煤仓赌塞,导致煤仓给煤机垮落,煤仓内的煤炭突然倾出 ,带出大量煤尘并造成巷道内积尘飞扬达到爆破界限,放炮火焰 引起煤尘爆炸。
4、重点瓦斯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 定为重点瓦斯工作面,回风流CH4浓度0.7%,瓦斯绝对量达到1.12m3/分,应继续按重点瓦斯面管理,落 实“三专两闭锁”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
煤与瓦斯事故案例分析

煤与瓦斯事故案例分析随着能源需求的增大,煤炭产业已经成为许多国家的支柱产业之一。
然而,在煤炭产业中,煤炭和瓦斯事故时有发生,这对采煤企业的生产和员工的生命安全都造成极大的影响。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会对一些煤炭和瓦斯事故进行案例分析,以便了解煤炭和瓦斯事故的原因和处置方法。
1. 2005年瓦岗山煤矿爆炸事故在2005年11月,中国河南省瓦岗山煤矿发生一起严重的爆炸事故,导致了166人死亡和74人受伤。
事故的原因很明显,就是由于瓦岗山煤矿没有完善的安全措施,煤矿工人没有得到足够的安全培训。
另外,在事故中,煤炭和瓦斯混合物爆炸的原因是由于在煤矿中有大量的瓦斯积累。
针对这起事故,中国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以便防止这种悲剧再次发生。
例如,加强了工人的安全培训,增加了现场监管力度,完善了煤矿的安全措施等等。
同时,中国政府也加强了对煤矿企业的监管,以确保企业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 2010年美国上加斯矿山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在2010年4月,美国肯塔基州的上加斯矿山发生一起井下瓦斯爆炸事故,导致了29名矿工死亡。
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矿山没有足够的瓦斯检测设备,这导致了瓦斯积累和爆炸发生。
此外,煤矿的通风设备也不足,这也加剧了煤炭和瓦斯的积累。
针对这起事故,美国政府加大了对煤炭和瓦斯事故的监管力度。
例如,美国煤炭安全管理局提供指导标准和安全培训,确保了各个产业都遵守了相关法律法规。
煤矿企业自身也采取了措施,如购买瓦斯检测设备,增加矿井的通风设备等等。
3. 2014年土耳其苏尔祖克煤矿事故在2014年5月,土耳其苏尔祖克煤矿发生一起造成301人死亡的事故。
事故的原因是由于煤矿的安全措施不足,人员疏散通道不畅,矿工没有受到足够的安全培训等等。
在爆炸事故中,煤炭和瓦斯混合物的积累是导致爆炸的主要原因。
此事故使土耳其政府以及产业界开始重视煤炭和瓦斯安全。
土耳其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如提高煤炭企业的安全监管,加强对煤炭企业的检查,完善煤炭企业的安全制度等等。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防治与案例分析

各种火花引发瓦斯爆炸典型案例
• 炮火: ①1993年10月11日,黑龙江省鸡东县保合煤矿局部通风机停风,掘
进工作面瓦斯积聚,不仅不停止作业,而且不检查瓦斯就在迎头 放炮,炮火引发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0人。 ②1997年4月9日,山西省临汾桥上村矿用煤块封堵炮眼,放炮炮 火引起瓦斯爆炸,死亡26人。 ③1999年3月27日,山东省枣庄柴里矿放炮崩转载机处大块矸石炮 火引爆瓦斯,死亡17人。 ④1996年5月1日,河南省平顶山十矿为了使瓦斯超限时不断电, 矿安全办公会议做出了上调瓦斯监测报警点的错误决定,致使瓦 斯超限,放炮时发生瓦斯爆炸,造成84人死亡。
1.瓦斯达到爆炸浓度(烷空混合气体5~15%CH4)
2.火源(温度在595oC以上,存在时间超过感应期)
3.有足够的氧(氧浓度在12%以上)
瓦斯爆炸实验管道系统
•中国矿业大学瓦斯煤尘爆炸 试验管道
•中国矿业大学爆炸试验实验系统特色
瓦斯爆炸实验研究系统特色: 实验系统为复杂管网、测试和分析手段先进, 利用这些手段可研究瓦斯爆炸过程中的特征参数 变化规律及其抑爆、隔爆技术等。
• 发生地点:掘进面 156次,占43.2% 采煤面 131次,占36.24% 巷道、硐室 74次,占20.5%
• 引爆火源:电气火花……………………………… 41.44% 放炮火焰 …………………………… 29.92% 摩擦撞击 …………………………… 8.59% 吸烟 ………………………………… 1.94% 其它(静电、煤自燃、高温热源等)18.00%
瓦斯:矿井中主要由煤层气构成的以甲烷为主 的有害气体,有时单独指甲烷
瓦斯的来源:煤层、岩层 (采落的煤炭、煤壁、采空区、顶底板、邻近 的煤层、开采过程中产生)
煤矿事故案例分析

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11.27”特别重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1996年11月27日12时9分,山西省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东村煤矿井下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10人,4人下落不明,直接经济损失约976万元。
经过调查,确认这是一起重大责任事故。
现将调查结果报告如下:一、矿井概况东村煤矿是大同市新荣区郭家窑乡乡办煤矿,于1985年建井,1985年开始出煤。
瓦斯相对涌出量5.598m³/t,绝对瓦斯涌出量0.233m³/min,属瓦斯矿井,煤尘爆炸指数33.47%-35.7%,属强爆煤尘。
矿井设计生产能力30万吨/年,采用斜井开拓,生产水平设置在2#煤层内,同时开采2#、3#煤层。
2#层布置一个生产盘区,3#层布置有四个生产盘区。
3#层各盘区通过1#、7#、9#、11#暗斜井与2#层运输大巷勾通,形成进风和运输系统;通过4#、6#暗斜井与2#层回风大巷勾通,形成回风系统。
正在开采的2#煤层布置1个掘进,2个回采工作面;3#煤层布置9个掘进,5个回采工作面。
采用刀柱和仓房式采煤方法,煤电钻打眼,爆破落煤,人工装煤,木点柱支护,回柱放顶,三班作业。
矿井采用中央并列抽出式通风,主扇型号2K58-No18-25,电机功率75KW,主井进风、副井回风,井下实际需要风量5464m³/min,实测风量2260m³/min。
矿井无备用主扇和备用电机,掘进工作面采用局扇通风,井下共有17台局扇,其中7台使用,通风线路长。
防尘系统没有全部建成但已投入使用(已通过验收),地面设有200立方米蓄水池,井下有派洒水工洒水灭尘,井下无隔爆设施。
供电由上深涧区域引6千伏至地面变电所,地面变电所引6千伏至井下中央变电所。
井下变压器容量240千伏安,井下有90台绞车(11.4千瓦81台,25千瓦9台),17台局扇和17 台煤电钻。
二、事故经过1996年11月27 日早班工人7时陆续到达井口,没有召开班前会,采掘工分别进入10个掘进工作面和7个回采工作面作业,绞车工、瓦检员、挂钩工等辅助工各自进入工作岗位。
9.27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9.27”瓦斯爆炸事故案例分析2008年9月27日4时30分,宜丰县新庄镇上塘二井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造成3人死亡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达117.7万元。
一、事故经过9月27日早班(即0点至8:00)生产副矿长在调度会上对早班工作进行了安排,新暗立井系统16#煤层东大巷第二上山安排了1名大工2名小工掘进作业。
零点10分开完调度会后,跟班生产副矿长、瓦斯检查工和当班人员同时下井一起来到新暗立井16#煤层东大巷第二上山口处。
瓦斯检查员检查了16#煤东大巷第二上山口处的瓦斯,浓度为0.2 %,尔后,跟班的生产副矿长就要瓦斯检查员到老暗立井生产系统去(当班全矿井下只有一个瓦斯检查员),说这里有他自己检查瓦斯就行。
大约在0点30分大工开始在工作面打炮眼,在1:20分放了第一循环炮,作业人员待炮烟吹散后开始出煤并进行了支护,到4点左右大工开始打第二循环的炮眼。
4点30分新暗立井上部的绞车司机和推车工听到新暗立井井下传来一声巨响,随即一股气浪和粉尘从新暗立井井筒直冲上来,整个上部车场及绞车房顿时粉尘飞扬,视线不清,他们便立即跑到主井井底车场打电话到地面值班室,报告说井下新暗立井生产系统发生了爆炸。
地面值班人员接到电话后便立即下井,大约4:45分钟,来到新暗立井口,听到-180M水平新暗立井井底有人叫救命,他们便随即下到井底,在回风巷口左侧新鲜风流处找到1名受伤者,由于回风口往里的巷道风筒被破坏,里面粉尘大、视线不清,矿上的抢救人员不敢再进去,便于4:55分钟将受伤者护送到面。
地面人员在接到事故报告后,立即通知矿长、镇有关领导和宜春市矿山救护队,相关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宜春市矿山救护队于7点30分到达煤矿,随即下井展开救护工作。
在新暗立井井底发现了一名遇难人员,在石门大巷16#煤层大巷向里5米和向里15米处分别发现1锂遇难人员。
经核对下井人数确认井下再无被困人员后,救护工作于9月27日上午结束。
三、事故原因分析㈠瓦斯集聚原因分析1.新暗立井系统没有形成正规的通风系统,实际是大盲巷采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5.扑灭爆炸引起的火灾。为了抢救遇险人员,防 止事故蔓延和扩大,在灾区内发现火灾或残留火源, 应立即扑灭。火势很大,一时难以扑灭时,应制止火 焰向遇险人员所在地点蔓延,特别是在火源地点附近 有瓦斯积聚的盲洞,尤应千方百计防止火焰蔓延到盲 洞附近,引起瓦斯爆炸;待遇险人员全部救出后,再 进行灭火工作。火区内有遇险人员时,应全力灭火。 火势特大,并有引起瓦斯爆炸危险,用直接灭火法不 能扑灭,并确认火区内遇险人员均已死亡无法救出活 人时,可考虑先对火区进行封闭,控制火势,用综合 灭火法灭火,待火灾熄灭后,再找寻遇难人员的尸体。
2.迅速恢复灾区通风。采取一切可能采取的 措施,迅速恢复灾区的通风,排除爆炸产生的烟 雾和有毒气体,让新鲜空气不断供给灾区,是抢 救遇险人员最有效的方法。但在恢复通风前,必 须查明有无火源存在,否则回再次引起爆炸。 3.反风。在紧急抢救遇险人员的特殊情况下, 爆炸产生的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严重威胁回风方 向的工作人员时,在确认进风方向的人员已安全 撤退的情况下,可考虑采用反风。但对此必须十 分慎重。不经过周密分析,盲目行动,往往会造 成事故扩大。
世界煤矿史上的十大矿难
1. 中国本溪湖矿难 1942年4月26日,处在日本统治下的伪满洲 国辽宁省本溪湖(今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本溪 市)煤矿发生瓦斯爆炸,日本矿主为了保存矿产 资源停止向矿井下送风导致1549人死亡,占当日 入井作业矿工的34%。
2. 法国科瑞尔斯矿难 1906年3月10日,法国北部科瑞尔斯煤矿 发生粉尘爆炸。爆炸共造成1099人死亡,占当 时正在作业矿工总数的三分之二,其中包括很 多童工。这起事故被认为是欧洲历史上最严重 的矿难。
向掘进头送电
发生瓦斯爆炸进而引起煤尘传导爆炸
三、事故原因 1. 矿车车轮扎坏供电电缆,造成绝缘 损坏、供电故障。 2. 瓦斯聚集,没有执行瓦斯排放措施。 3. 电工李某技术能力差,违章将装煤 机电缆线头裸露搭接,匆忙离开现场。 4.在未弄清现场情况下,盲目送电,裸 露搭接的线头短路产生火花,引起瓦斯、 煤尘爆炸。
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平煤股份安培中心 杜春立
主要内容 一、瓦斯煤尘爆炸的危害 二、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矿 山救护队的主要任务 三、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措施 四、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 应遵守的规定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一、瓦斯煤尘爆炸的危害 1.产生高温:实验测定爆炸火焰温度达 1600—1900℃。 2.产生高压冲击波。 3.产生大量有毒有害气体(主要是CO)。
8. 津巴布韦煤矿矿难 1972年6月6日,津巴布韦万奇2号煤矿 发生一系列井下爆炸,共造成426人死亡。 9. 英国南约克郡矿难 英国历史上第二惨重的矿难事故发生在19 世纪。1866年12月12日,南约克郡橡树煤 矿可燃气体爆炸导致共380名矿工及施救者 遇难。 10. 印度丹巴镇矿难 1965年5月28日,印度丹巴镇附近的格里德 利煤矿发生爆炸,造成375人死亡。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
河南平顶山矿务局五矿“12.24”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一、事故概况 时间:1981年12月24日 地点:二水平戊二采区戊0—226回风巷 事故类型:瓦斯煤尘爆炸 后果:死亡133人,重伤8人,轻伤23人
二、事故经过 1981年12月24日11时左右:矿车车轮扎坏 供电电缆,造成掘进头断电停风。队长指派电 工李某三次处理,未能排除停电故障。
7.最先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担负抢救遇险人员和 灾区的侦察任务。在煤尘大、烟雾浓的情况下进行侦察 时救护队员应沿巷道排成斜线分段式前进。发现还有可 能救活的遇险人员,应迅速救出灾区。发现确已死亡遇 难人员,应标明位置,继续向前侦察。侦察时,除抢救 遇险人员外,还应特别侦察火源、瓦斯以及爆炸点的情 况,顶板冒落范围,支架、水管、风管、电气设备、局 部通风机、通风构筑物的位置、倒向,爆炸生成物的流 动方向及其蔓延情况,灾区风量分布、风流方向、气体 成分等,并做好记录,供救灾指挥部研究全面抢救方案。
四、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应遵 守以下规定 (1)立即切断灾区电源。 (2)检查灾区内有害气体的浓度、温度 及通风设施破坏情况,发现有再次爆炸危险时, 必须立即撤离至安全地点。 (3)进入灾区行动要谨慎,防止碰撞产 生火花,引起爆炸。 (4)经侦察确认或分析认定人员已经遇 难,并且没有火源时,必须先恢复灾区通风, 再进行处理。
三、事故原因 1.贯通口棚子崩倒,两节风筒被压住, 造成瓦斯聚积,没有检查贯通两侧的瓦斯; 2.装药量过多,爆破时产生火焰; 3.煤尘大,无综合防尘措施; 4.没有按规定编制贯通安全措施; 5.职工没有佩戴自救器,造成伤亡扩 大。
谢谢大家!
8.第二个到达事故矿井的小队应配合第 一小队完成抢救人员和侦察灾区的任务,或 是根据指挥部的命令担负待机任务。待机地 点应选在距灾区最近、有新鲜空气的地点, 待机任务主要是做好紧急救人的准备工作。 9.恢复通风设施时,首先恢复主要的、 最容易恢复的通风设施。损坏严重,一时难 以恢复的通风设施,可用临时设施代替。恢 复独头通风时,除将局部通风机安在新鲜空 气处外,应按排放瓦斯的要求进行。
电工电工李某正在排除停电故障
14时20分:掘进头瓦斯积聚浓度达4%, 瓦检员通知撤人,李某在装煤机电缆线头裸 露搭接的情况下,匆忙离开现场。
装煤机电缆线头裸露搭接
通风队技术员刘某接调度员通知后,制 订排放瓦斯措施,但没经报批,就与人下象 棋去了。
排放瓦斯措施
17时左右:盲目向掘进头送电,裸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搭接的线头短路出现电火花,引起瓦斯爆 炸,进而引起煤尘爆炸。
二、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时,矿山救 护队的主要任务 (1)抢救遇险人员; (2)对充满爆炸烟气的巷道恢复通风; (3)抢救人员时清理堵塞物; (4)扑灭因爆炸而产生的火灾。
三、处理瓦斯煤尘爆炸事故的措施 1. 选择最短的路线,以最快的速度达到遇 险人员最多的地点进行侦察、抢救。其方法: 一是沿回风方向进入灾区;二是沿进风方向进 入灾区。选择哪条路线进入灾区要根据实际情 况判断确定。一般来说,救护力量少时,要沿 进风方向进入灾区,因为在空气新鲜的巷道中 行进,对保持救护队的战斗力,减少队员体力 消耗有利。如果爆炸后,进风巷道跨塌、冒顶 和堵塞,一时难以清理、维修,也可沿回风方 向进入灾区。但在回风中行进,有烟雾和有毒 气体的威胁,救护队员的行进速度较慢,可是, 这一带往往也是遇险人员较集中的地方,救护 力量多时,可以同时从进回风两侧派人进入。
4.清除灾区的巷道的堵塞物。瓦斯爆炸后 发生冒顶,造成巷道堵塞,影响救护队员进行 侦察和抢救时,应考虑清理堵塞物的时间,若 巷道堵塞严重,救护队员在短时间内不能清除 时,应考虑其它能尽快恢复通风救人的可行办 法,同时要恢复堵塞区外的通风,让不佩带呼 吸器的人员能够参加此项工作。在此情况下, 救护队员应在旁进行监护并要做好准备,一旦 通路打开,立即进入灾区抢救遇险人员。
3. 日本九州方城矿难 1914年12月15日,日本九州三菱株式会社 旗下方城煤矿发生瓦斯爆炸事故,造成687名工 人死亡,是日本历史上最严重的煤矿事故。
4. 中国山西大同矿难 1960年5月9日,中国山西大同老白洞煤 矿因甲烷爆炸造成684人死亡。
5. 日本大牟田三池矿难 在九州爆炸事故发生近50年后,1963年11 月9日,日本三井株式会社旗下的三池煤矿发生 意外爆炸。共有458人因爆炸或一氧化碳中毒而 死亡,共839人受伤。这座当时日本最大的煤矿 没有因此而停止生产,直到1997年才最终关闭。
6.发生连续爆炸时,为了抢救遇险人员或 封闭灾区,救护队指挥员在紧急情况下,也可 利用两次爆炸的间隔时间进行。但应严密监视 通风、瓦斯情况并认真掌握连续爆炸中的时间 间隔的规律,考虑在灾区往返时间。当间隔时 间不允许时,不能进入灾区,否则,难以保证 救护队员的自身安全。在抢救事故中,要防止 扩大事故,增加伤亡,决不允许用活人换死人。
6.英国威尔士矿难 1913年10月14日,英国威尔士的圣海德煤 矿发生爆炸,造成439名矿工和1名施救者遇难, 是英国历史上最严重的矿难。爆炸的真正原因 尚无定论,但初步推断是由于施工设备产生的 电火花点燃了积聚的甲烷所致。最初的爆炸引 发煤炭粉尘的爆炸,使事故进一步升级。 7. 南非科布鲁克矿难 1960年1月21日,南非的科布鲁克北部煤 矿塌方造成435名矿工死亡。
贵州水城矿务局木冲沟煤矿“3.20” 瓦斯煤尘爆炸事故 一、事故概况 时间:1983年3月20日10时5分 地点:一采区东部11111工作面机巷 与切眼贯通 事故类型:瓦斯煤尘爆炸 后果:死84人,伤19人
二、事故经过 事件:切眼贯通 7: 40:穿透位置在切眼迎头下部7m处,正 置一节风筒的中部。切眼风筒距迎头四架棚, 通风正常。 9:30左右:第一茬掏槽眼爆破,贯通口棚 子崩倒,两节风筒被压住,瓦斯聚积。 10:05:第二茬爆破火源引起局部瓦斯爆 炸,进而引起煤尘爆炸。 10:07:井上调度室得到井下发生了瓦斯爆 炸的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