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矿山爆破事故案例

矿山爆破事故案例【篇一:矿山爆破事故案例】事故案例分析一、露天矿山边坡坍塌事故(一)边坡破坏的类型崩塌倾倒滑坡(二)滑坡的型式平面滑坡楔形滑坡圆弧滑动影响边坡稳定的主要因素有:(1)岩石的物理力学性质:一般岩石的硬度越大越稳定。
通常见到的滑坡是在砂质岩、泥岩、灰岩及片理化的岩层中发生。
(2)地质构造:主要是由节理、裂隙、层理、断层和破碎带以及极不稳定的软岩夹层和遇水膨胀的软岩面等形成的(3)水文地质条件的影响:包括地表水的渗入和地下水。
露天矿的滑坡多发生在雨季或解冻期。
(4)开采技术条件的影响:包括边坡角、边坡形式、开采程序、推进方向以及穿爆工艺等的影响。
边坡角越小,边坡越稳定;上部较缓、下部陡的边坡比上部陡、下部缓的边坡稳定而经济;边坡出露的时间越短越稳定;爆破震动作用也会影响边坡的稳定性。
现在由于边坡角较陡而导致的边坡坍塌时事故占边坡事故的大多数。
(5)管理方面的影响:如超挖坡脚,在边坡上部堆臵废石和设备,建筑房屋等,都会降低边坡的稳定性。
(5)地震对边坡的稳定也有影响。
案例:胡龙湾露天采场“6.23”边坡坍塌事故 2001 时40分,宜昌县晓溪塔姜家庙采石场的职工陆某某、范某某、黄某某、曾某某四人相继来到采石场。
陆领来了雷管和炸药之后,与范、黄三人到离地面约8 米高的采场坡面的小墩上,先将19 日打好的炮孔中的积水用两颗纸雷管炸出来,之后由往炮孔内装炸药和雷管进行扩壶作业。
当第二次扩壶未起爆时,三人便同时走近炮孔查看,这时炮孔上方突然垮落一块长约约0.5米,重约1.5 吨的不规则巨石,将三人同时砸落至采场底部平台上,范、黄当场死亡,陆重伤,送医院后不治身亡。
原因分析:(1)没有按照规定进行分台阶开采;(2)当班作业前,没有按照规定检查、清除采场边坡上方(3)没有建立任何安全管理制度,放炮员无证上岗作业。
四川雅安宝兴矿山山体坍塌导致14 人死亡,2 人轻伤。
2004 年10 月18 日11 时40 分左右,四川省雅安市宝兴县陇东镇宇通石材有限公司大理石矿场(陇东大沟头) 岩体垮塌,山体垮塌造成多人当场被埋。
山西河津市下化乡天龙煤矿瓦斯爆炸事故

山西河津市下化乡天龙煤矿瓦斯爆炸事故2000年12月3日15时许,山西省运城地区河津市下化乡天龙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瓦斯爆炸事故,死亡48人(其中1人因伤势过重在医院抢救无效死亡),伤21人(其中重伤2人),直接经济损失约157万元。
一、矿井概况天龙煤矿位于河津市西北25公里处,行政区划隶属河津市下化乡管辖。
矿区西北约1公里处有九一公路与龙一虎公路相接,距离门口火车站约12公里。
该矿井井田东北与明星煤矿相邻,东南与市营老窑头煤矿8采区相接,西南与地营船窝煤矿5号井相邻,西面为下化乡杜家湾村村办小湾沟煤矿。
该矿井下与相邻四矿贯通。
天龙煤矿井田面积0.21平方公里,地质储量176万吨,可采储量113万吨,批准开采山西组2号煤层,煤层厚度5.90米~6.10米,平均厚度6米,煤种为瘦焦煤,属近水平煤层,煤尘具有爆炸危险性,属低瓦斯矿井。
设计能力6万吨/年,经调查,2000年截止“12·3”事故前实际生产原煤达18万吨左右。
矿井采用主立一副斜开拓方式,主井直径3米,断面7.06平方米,垂深173米,主提升机选用JTP—1.2型75千瓦绞车,提升容器为自制2吨吊桶;副斜井平均倾角18°,断面4.57平方米,斜长380米,安装BK40—4—N。
10型15千瓦轴流主扇1台。
矿井通风方式为边界并列式,主立井进风,副斜井回风,今年复产验收时测得总进风量400立方米/分,总回风量为408立方米/分。
采用巷道掘进、独头回采的方法采煤。
井下运输采用畜力小平车和农用三轮车运输。
矿井用工180人左右(均为临时工),分三班作业。
1993年3月,在未取得采矿许可证的条件下,杜家湾村以“天龙”煤矿为名与陕西省韩城天龙洗煤厂联营擅自建井。
1995年4月10日,河津市明星煤矿同意将本矿西南角0.21平方公里资源割让给天龙煤矿(亦未经地质矿产部门核准),此时,河津市下化乡杜家湾村村委会才向河津市煤炭工业管理局申请办理天龙煤矿办矿手续。
全国重特大瓦斯事故案例

事故原因(四)
——贯彻落实安全生产方针不力。
淮南矿务局近10年来,多次发生瓦斯爆炸事故。今年 3月16日谢一矿发生瓦斯事故后,虽制定了防止瓦斯事故 的防范措施,但未认真落实。6月23日又发生了特大瓦斯 爆炸事故。 没有认真处理好安全与生产的关系,矿领导决定6月份全 月原煤产量由日产4700t提高到6100t,完不成任务,要撤 换班子,但在组织安排生产时未能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保证 安全生产。 安全办公会议流于形式,不安全隐患得不到及时解决。事 故当晚召开的矿安全办公会议,竟无一人提出4462 C13工作 面瓦斯严重超限的问题。 没有认真做好职工培训工作。对新人矿的工人,没有按 《规程》规定进行教育培训,不仅培训时间不够而且未经安 全培训就下井生产。今年5月25日入矿的新工人有98人 未经培训就下井,另外390人也仅仅培训了5天就上岗。
事故发生后,各级领导极为重视和关怀。朱鎔基副总 理、罗干秘书长副秘书长作了重要批示。煤炭部党组连夜 开会,井委派王显政副部长、陈明和总工程师率工作组赶 到现场。还调集平顶山、阳泉、淮北局和中国矿大的部分 专家现场指导抢险。7月1日,王森浩部长、安徽省委副书 记王太华,副省长张润霞、王秀智率省有关部门负责同志 也先后赴赴现场。淮南市委书记宋孝贤、市长李振华等多 次到现场指导帮助工作。省、市还在善后处理、医疗抢救、 组织安抚工作等方面提供了支持。上海瑞金医院、安徽医 大附属医院、蚌埠医学院等单位派医疗专家帮助抢救治疗 受伤人员。到7月5日,灾情基本得到控制,打钻、注浆、 注氮工作正在紧张进行。遇难人员的善后工作基本处理完 毕。
事故发生和抢救经过(二)
根据现场报告,矿务局立即成立了由邹承健局长任总 指挥、王楚光总工程师任副总指挥的事故抢险指挥部,迅 速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抢险指挥部成员有局副总工程师、 安监局副局长和矿有关领导。指挥部决定首先撤出44采区 所有作业人员,切断电源,设置警戒,检测气体变化情况。 从2时45分到6时15分,救护队在-540m回风石门测得 CO从 1‰逐步降到0.8‰、0.24‰、0.04‰,CH4 0.8%,温度 24℃。在此情况下,指挥部分析判断灾区内没有火情。但 发现灾区外-600Ⅰ线石门 10层煤采空区密闭被冲击波破 坏,CO大量涌出,即调2个救护小队进行密闭,同时派1个 救护小队进人灾区抢救伤亡人员,井组织力量协助救护队 运送遇难和受伤人员,先后救出伤员43人,运出遇难人员 9人。
某煤业有限责任公司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案例

米南一运输平巷
8#采煤眼口台阶被摧毁,10#采煤眼口顶板垮落;+93
米~+80
米提升下山入口处堆积有 4 辆破坏严重的矿车,距入口约 30
米处巷道垮塌严重;+93 米~+80 米回风下山口巷道垮塌严重。
(四)人员伤亡和直接经济损失。
• 事故共造成 33 人死亡、1 人受伤。依据《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7211986)和有关规定统计,事故直接经济损失 3682.22 万元。
• 10 月 31 日 14 时 45 分至 11 月 2 日 2 时 20 分,救援人员陆续搜寻到
33
名遇难人员。11
月
2
日
4
时
04
分,将遇难人员遗体全部运送至地面,抢险救援工作结束。
(三)事故善后处理
• 指挥部成立了专门的善后处理组,分成
33
个工作小组,开展遇难人员家属安抚工作。此外,指挥部召开了
和采煤工作面均采用木点柱支护。每个采煤眼口以里,沿倾斜方向利用
矸石堆垛保护采煤眼,回采过程中采用爆破落煤,自制小矿车运输,局
部通风机通风。
• (二)事故经过。 • 2016 年 10 月 31 日 7 时 30
分,金山沟煤矿常务副矿长邹世海组织安全副矿长曾德均、生产副矿长
谢祥友、机电副矿长周厚均、掘进队长章世明、采煤队长凌风权召开煤 矿管理人员井下作业会。约 8 时,曾德均和谢祥友组织召开早班人员班前会,安排布臵井下当班工作。
二、事故应急救援情况
(一)事故信息报告及响应。
• 10
月
31
日
12
时
01
分,永川区煤炭工业管理局(以下简称永川区煤管局)调度中心接到
煤矿典型事故案例高瓦斯矿井瓦斯爆炸案例

教训与反思
二、事故的教训与反思
城子河煤矿“6•20”特大瓦斯爆炸事故充 分暴露出井下生产采区安全管理的严重漏洞,特 别是在用工管理、供电和瓦斯监测管理等方面存 在严重的薄弱环节。事故隐患加“三违”多层面 的严重性确实令人触目惊心!通过深入调查,也 暴露出导致这起事故的隐患险情难以彻底消除的 深层次根源:安全有死角,措施不落实。反思这 起事故,应该吸取的主要教训有:
名县团级干部殉职井下。
一、事故发生地点概况
城子河煤矿属高沼气矿井、CH4绝对涌出 量为41.75m3/分,CH4相对涌出量为 22.6m3/T,煤尘爆炸指数为33.5 %—33.9%。该矿已投用KJ4型瓦斯监控 系统,井下已有3个采煤面17个掘进工作面安 设瓦斯传感器22处,安设瓦斯断电仪探头19 处。井下无瓦斯抽放系统。事故发生在西二采区, 主要开采3B层和24号、25号层煤。3B层 有145综采工作面和801全煤掘进与原80 2全煤回风下山停工巷道(240米)。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2、外包队安全管理混乱,严重以包代管。 灾区现场外包队人员遇难32人。外包队 入井即无正式的用工合同,也没有经过正 规安全培训,又无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 井下作业各自为政、无统一的安全监督管 理。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3、井下事故区域接送电管理混乱。外包 队作业停电、送电无报告,无审批,外包 队无专职电工,不懂供电知识的临时工经 常随意接电,随意停送电,风电闭锁,瓦 斯电闭锁随意短接或甩掉。
二、事故的主要原因
4、重点瓦斯掘进面(全煤巷道)密闭 启封复用后,没有重新制定并落实可靠的 通风安全措施。此煤巷事故前定为重点瓦 斯工作面,回风流CH4浓度0.7%, 瓦斯绝对量达到1.12m3/分,应继 续按重点瓦斯面管理,落实“三双两闭锁” 等专门通风安全措施。
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11.24”大舜轮特大海难事故 “11.24”大舜轮特大海难事故
事故经过:1999年11月24日,山东烟大轮船轮 渡有限公司“大舜”号滚装船,因风大浪高、 动力丧失,在山东牟平姜格庄附近搁浅倾斜, 尔后沉入海底。船上共有旅客船员312人,死亡 282人。 是一起在恶劣的气象和海况条件下,船长决策 和指挥失误,船舶操纵和操作不当,船载车辆 超载、系固不良,烟大公司有关单位的安全管 理存在严重问题,造成的重大责任事故。 事故教训
航 空 事 故
2002年4月15日,中国国际航空公司的一架波音 767客机(CA129航班)在韩国釜山坠毁,造成128 人死亡。 2002年5月7日晚9时35分左右,中国北方航空 公司一架麦道82客机在大连港海域上空失事, 112朵生命之花瞬间凋谢,陨落于茫茫大海中。
案例6 案例6 特大翻车事故
北京京民大厦火灾事故
2004年6月 9日15:56分,北京市119指挥中心接 到报警,位于朝阳区华严里的京民大厦西配楼一层 发生火灾。市消防部门立即调出8个消防中队和1个 物勤大队、36部消防车前往扑救。17:02分火灾 扑灭。此次火灾共造成9人死亡,39人受伤,市卫 生局当即调救护车赶赴现场,全力以赴救治伤员。 经初步调查,焊接与防水工程交叉作业是导致火灾 发生的直接原因。6月9日下午,承担京民大厦游泳 馆修建工程的北京锐标装饰装潢有限公司施工人员 用聚氨酯防水材料对游泳馆地面做防水处理。
“11.24”大舜轮特大海难事故 “11.24”大舜轮特大海难事故
教训之一:对恶劣的气象海况预计不足准备不充 分,贸然出海。 教训之二:船长决策和指挥失误。 教训之三:大舜轮出港前安全检查工作严重失职。 事故处理: “11.24”大舜轮特大海难事故已经中 共中央、国务院同意结案处理。对烟大公司总经 理、副总经理等4人,给予开除党籍、开除公职的 处分,并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对山东省省长李春 亭、交通部部长黄镇东等13名领导干部和有关人 员给予相应的党纪、政纪处分。
木冲沟矿”9·27”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分析(王兵建)

4煤矿类事故案例分析实例
三、事故责任划分及处理 依据事故调查组对有关责任人给予处罚的建议,经请示国务院同意, 22位与事故责任有关人员做出了处理。 22位与事故责任有关人员做出了处理。 (1)该矿通风工区技术员负责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和指挥现场瓦斯排放工 (1)该矿通风工区技术员负责制定排放瓦斯措施和指挥现场瓦斯排放工 作,违章排放瓦斯,对事故负有直接责任。鉴于其已在事故中死亡,不 再追究责任。 (2)该矿主管通风工作副总工程师对矿井“一通三防”存在的问题和隐 (2)该矿主管通风工作副总工程师对矿井“一通三防” 患 未组织整改;对41116回风巷排放瓦斯措施未认真审批和组织落实,工 未组织整改;对41116回风巷排放瓦斯措施未认真审批和组织落实,工 作严重失职,对事故负有主要领导责任。给予行政开除处分,移交司机 机关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并建议给予开除党籍处分。
该矿采区走向长3 km,倾斜宽1. km。采区内沿11号煤层布置皮 该矿采区走向长3 km,倾斜宽1. 4 km。采区内沿11号煤层布置皮 带、行人和轨道三条下山。皮带下山和行人下山进风,轨道下山回风。 该采区开采的11号煤层厚2~3.2m,平均倾角9 ,有41112综采和41114 该采区开采的11号煤层厚2~3.2m,平均倾角9°,有41112综采和41114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工作面回 高档普采两个工作面生产,41114综采工作面正在安装;41116工作面回 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 风巷、运输巷开切眼,41118工作面运输巷,采区进风行人下山和皮带 运输下山6 运输下山6个掘进工作面在施工。 该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投产。事故发生当年1~8月实际产量52.3 该矿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投产。事故发生当年1~8月实际产量52.3 万t。全矿有职工2 000人,井下分3班生产。 。全矿有职工2 000人,井下分3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

煤矿生产安全事故案例一、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12·10”瓦斯爆炸事故(一)基本情况1997年12月10日10时50分,河南省平顶山市石龙区五七(集团)公司大井发生特别重瓦斯爆炸事故,死亡79人,直接经济损失480万元(二)事故经过1997年12月10日8点班,大井区共入井124人,其中采、掘工作面68人,机修30人,巷修19人,区直人员3人,公司辅助救护队员4人,分别在1、2号回采工作面和1、2号掘进头等地点作业。
10时50分,大井区主井井口工袁某发现井口冒黑烟,便马上向承包人高某报告,高某立即向井底车场打电话询问情况,井下打点工说:“过来一阵风,把我的帽子吹掉报告”。
高某随即让井长回采工作面打电话,但没人接。
这时井下脱险的工人开始升井,并报告说:“井下瓦斯爆炸了”。
10时15分,公司安全副经理刘某、安全科长张某、大井区井长杨某、副井长段某、公司辅助救护队队长樊某、安全员尚某等11人立即赶到井下,他们从皮带巷进去40多米,见前面巷道严重冒顶堵死,便立即返回,但皮带头处也发生冒顶,把他们堵在里面,后经过40多分钟内外抢救脱险。
10时55分,五七(集团)公司向石龙区政府和区煤炭局报告事故情况。
11时30分,区委、区政府及其有关部门的领导相继赶到事故现场。
并立即调韩庄矿务局、石龙区和五七集团公司共6各救护小队进行抢救工作。
平顶山市政府及有关部门领导闻讯后立即赶到现场,成立抢险指挥部,指挥事故的抢险工作。
(三)事故原因(1)矿井通风系统不合理,风流短路,风量不足;大串联通风;局部通风机吸循环风;盲目向采空区送风,导致瓦斯增大、瓦斯积聚、达到爆炸界限;违章放炮,是这起瓦斯爆炸事故的直接原因。
(2 )大井承包后,为了追求高额利润,重生产、轻安全、不执行《煤矿安全规程》有关规定,在长385m、宽83 m的狭小煤柱上同时布置2个掘进头和2个高落式采面,超通风能力生产。
安全力量检查严重不足,井下每班仅有一个安全员,不仅要检查十多个地点的瓦斯,还要负责局部通风、排查隐患等,工作量大,难以保证“一炮三检”和瓦斯检查制度的落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目录1、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1)2、三交河煤矿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 (4)3、三交河煤矿“5.30”事故案例 (8)4、回坡底煤矿“6.25”运输事故案例 (12)5、回坡底煤矿“2.20”放炮崩人事故案例 (15)6、回坡底矿洗煤厂“8.26”排矸上站变压器室触电事故案例 197、霍宝干河煤矿“11.9”顶板事故案例 (23)8、霍宝干河煤矿“12.4”2-1081返掘巷断层滞后出水事故案例269、霍宝干河煤矿2-112综采工作面出水事故案例 (30)三交河煤矿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三交河煤矿始建于1971年,原属于地方国营矿,1997年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接收为子矿井。
1980年6月8日11时20分左右,三交河煤矿发生瓦斯煤尘爆炸事故,造成30人死亡,50多人中毒,经济损失约70万元。
一、矿井基本情况1980年,三交河煤矿为地方国营矿,有职工679人,年产煤150000吨,瓦斯含量为4.06%,属于瓦斯矿井。
二、事故经过1980年6月4日,矿上决定从6月7日转到西部采区第六顺槽掘进。
该顺槽已有四个月没生产,不通风,造成瓦斯积聚,本应先在检查瓦斯,加强通风,排除有害气体后再作业。
但是该矿领导没有这样做,而是仓促组织生产。
8日11时20分左右,当在六顺槽工作的工人将绞车、电线运到该顺槽210米处时,由于电工带电作业,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当时在井下西区工作的26名工人全部死亡。
接着,在抢救过程中,由于管理者没有制定救援方案,冒然指挥,工人自发下井进行抢救,造成二次伤亡,其中50多人中毒,4人死亡,经济损失约700000元。
三、事故原因1、矿领导一味追求产量、利润,全然不顾工人的生命安全。
1980年以来,该县接到国务院和省、地区等关于安全生产方面的文件共计14个,有的无人阅看,有的只阅不办,有的批给主管部门,但无具体实施措施,最终都没有贯彻落实。
该矿1979年产煤130000吨,提取利润200000元,1980年计划产煤150000吨,利润任务为470000元,他们片面追求利润,一再压缩成本,不注重安全投入,这种“竭泽而渔”的做法,造成该矿安全欠账越来越多。
2、企业治理十分混乱,有章不循,违章指挥,违章作业。
各坑口完全依靠自然通风,从进风到回风采用一条龙大串连,贯眼密闭极差,无法形成通风系统,工作面处于微风和无风状态,造成瓦斯大量积聚。
机电设备基本上采用明刀闸,动力线破口很多,从巷道到工作面全部使用白炽灯,甚至使用无灯口灯泡照明。
放炮不用启炮器,而借用照明线电源明火放炮。
各工种无操作规程,工作面无作业规程,整个生产基本上处于无组织的混乱状态。
3、不尊重科学,不依靠技术职员,瞎指挥。
该矿领导长期以来沿袭小生产的经营方式,凭搞小煤窑的狭隘经验指挥生产。
矿上仅有的四名大、中专院校毕业的技术职员都不被重用,采取重大生产技术措施不听取他们的意见,对经过专门培训的特殊工种作业职员任意调换。
对职工很少进行安全技术教育,很多工人缺乏应有的煤矿安全知识,以致在抢险中,盲目蛮干,扩大了事故。
四、事故点评这是一起典型的低瓦斯矿井发生的特别重大瓦斯爆炸及煤尘燃烧的责任事故。
事故教训深刻,充分暴露了在安全管理工作中的漏洞与不足,事故教训值得我们深思反省。
1、片面追求产量利润、将安全生产作为口号、不遵照科学的管理办法、对生命的漠视是造成此次事故的主要原因,作为一个年产15万吨的矿井竟然是靠自然通风,完全忽视安全投入。
2、对于瓦斯的危害认识不够,三交河矿是瓦斯矿井,瓦斯含量低,全矿人员从思想观念上不重视瓦斯的危害和防治。
3、对因瓦斯爆炸引起的煤尘爆炸完全没有意识,对工作地点存在严重的煤尘隐患视而不见。
4、井下安全用电管理混乱。
该矿将绞车、电线运到六顺槽时,电工带电作业是事故发生的一个主要原因。
按照规定,井下不得带电检修,搬迁电气设备,包括电缆和电线,检修或搬迁前,必须切断电源,并用同电源电压相适应的验电笔检验,检验无电后,必须检验瓦斯,在其巷道风流中瓦斯浓度在1%以下时,方可进行导体对地放电,控制设备内部安有放电装置的,不受此限。
所有开关的闭锁装置必须能可靠地防止擅自送电,防止擅自开盖操作,开关把手在切断电源时必须闭锁,并悬挂“有人工作,不准送电”字样的警示牌,只有执行这项工作的人员才有权取下此牌送电。
5、没有形成完整独立的通风系统。
该矿井下各处采取串联通风,通风能力跟本不能满足生产需求。
在六顺槽四个月未生产,不通风的情况下组织生产工作,导致了事故的发生。
瓦斯管理工作中,采掘工作面和其他工作地点必须做到无瓦斯超限作业,无瓦斯积聚。
三交河煤矿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案例三交河煤矿始建于1971年,原属于地方国营矿,1997年霍州煤电集团公司接收为子矿井。
1991年4月21日16时05分,三交河煤矿发生了特大瓦斯煤尘爆炸事故,死亡147人、重伤2人、轻伤4人,造成直接经济损失295万元。
一、矿井基本情况1991年,三交河煤矿为地方国营矿,属于瓦斯矿井。
二、事故经过4月21日早8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约14时30分送电。
下午4点班的工人,一采区采掘队有66人,二采区采掘队有41人,978大巷开拓队有6人,通风队有16人,其它7人,约15时左右共138人相继入井,16时05分203掘进工作面工人打眼试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巷道积尘,又引起了全矿井煤尘连续爆炸,导致井下多处巷道支架被推倒,顶板冒落,平硐和大巷砌碹冒顶103处、约530m,机电设备多数位移变形并遭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井下通风设施(风门、风桥,密闭)全部摧毁。
冲击波把平硐口摧毁4m,附近房屋摧垮三间半,致使当班井下138人及8点班未出井的5人和4点班正准备入井的4人,共计147名矿工全部遇难。
另有地面2人重伤,4人轻伤。
三、事故原因1、二采区202、203工作面局扇串联通风,21日早八点班下班前井下停电、停风,造成瓦斯积聚,下午4点班上班后,启动局扇通过串联风机将202工作面的瓦斯抽入203工作面,使203工作面四顺槽的瓦斯达到了爆炸浓度,煤电钻失爆,工人打眼试钻产生火花,引起瓦斯爆炸,冲击波扬起了全矿巷道的积尘,造成了全矿井煤尘多处爆炸。
2、该矿没有认真吸取1980年6月8日瓦斯爆炸事故的教训。
通风、瓦斯、煤尘、电气设备管理混乱,二采区集中运输巷回风、溜煤眼回风、采空区回风、局扇串联风,通风系统不合理;局扇无人管理,停电、停风时有发生,工作面瓦斯经常有超限现象。
矿井没有综合防尘设施,井下积尘严重;电气设备失爆严重,失爆率高达33%;对多次安全大检查查出的关于通风、瓦斯、煤尘、电气设备等方面的重大隐患都没能认真整改。
3、该矿实行承包后,其承包指标和管理制度不完善,承包方只重生产、轻安全,重效益、轻管理,主承包人以包代管,放松了对职工安全教育、遵章守纪、政治思想方面的工作,其中挪用维检费,采煤方法落后,用工制度混乱,对新工人和特殊工种不按规定进行岗前培训,“三违”现象时有发生。
4、在设计改扩建时,初步设计中综合防尘漏项,修改设计时考虑了动压洒水,但没有综合防尘设施,分年度投资不足,建设工期长达8年,投产验收把关不严,造成先天不足,安全工程亏欠严重。
5、通风瓦斯管理混乱,通风系统极不合理,局扇串联通风,溜煤眼回风,采空区回风,又加之停电停风,工作面瓦斯经常超限作业。
6、矿井设计、验收和生产都没有综合防尘设施及措施,只有一处动压洒水还很不正常,积尘严重,生产过程中煤尘飞扬也很严重。
7、机电设备管理差,电器失爆率严重,电煤钻不完好,不使用综合保护,局扇不搞“两闭锁”,井下作业中机电明火时有发生。
8、采煤方法不合理,原为长壁后退采煤,后改为旧式仓房采煤,工作面作业点都形成无风区和瓦斯库,造成多处隐患难以消除。
四、事故点评该矿不能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生产方针,不认真汲取1980年事故教训,生产组织和安全管理方面依然存在严重漏洞。
1、不能切实摆正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的关系。
要认真汲取事故教训,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生产第二”的思想不动摇,对上级有关安全生产的方针、政策、指令、规程、规定要不折不扣地认真贯彻执行,做到人人皆知、遵章守纪。
2、通风瓦斯管理极不重视。
应全面落实“一通三防”齐抓共管的责任制,采掘工作面都应采取独立通风,局扇要有专人管理,不得随意关停,严禁工作面微风、无风、循环风、扩散风作业。
矿井应按高瓦斯管理,严格执行“一炮三检”制度,防止瓦斯积聚,杜绝违章作业。
特别要重视煤尘管理,健全机构充实人员,改善装备,完善洒水防尘系统,实行静压洒水除尘,工作面必须使用水炮泥,放炮前后喷雾洒水除尘,各转载点喷雾洒水,各主要进回风巷要设净化水幕,各采区工作面设隔爆设施,要定期清扫冲刷巷道,实现综合防尘。
3、电气设备管理混乱。
矿井应建立防爆设备下井前的检查验收制度和井下电气设备定期检查维修制度,完善井下各种保护装置,做到“三无”、“四有”、“二齐”、“三全”、“三坚持”,消灭井下各种电气设备的失爆现象。
4、各项安全管理制度落实不到位,现场安全监管差。
应严格执行干部下井带班、跟班制度,加强对井下重点部位、关键环节的监督检查,及时发现和消除事故隐患。
煤矿生产的特点决定严重灾害的多元化,煤矿点多线多面广、作业人员多而分散、工作环境差、条件复杂艰难,各级管理人员及工作人员必须认识到这些因素,盲目的组织生产,就有可能酿成如此惨烈的事故。
三交河煤矿“5.30”事故案例2009年5月30日凌晨6时许,三交河煤矿井下5041巷口处,在卸皮带主滚筒组件时,发生一起伤害人员事故,死亡1人。
一、矿井基本情况三交河煤矿设计生产能力300万t/a,实际生产能力300万t/a。
矿井井田面积为28km2。
矿井为瓦斯矿井,煤层自燃倾向性等级Ⅱ类,自燃倾向为自燃。
煤尘有爆炸性。
矿井正常涌水量为90m3/h 矿井采用斜井—平硐混合开拓方式,共布置四个井筒,分别为主斜井、平硐、中社斜井和杨坡回风立井。
其中矿主运输为主斜井胶带运输。
井筒采用一部DTL-120/150/3×450强力皮带机提升,带宽1200mm,运输能力为1000T/h,输送长度1340m,倾角15°;平硐担负矿井辅助运输任务。
三交河煤矿+978水平采用无轨胶轮车辅助运输方式。
中社斜井和杨坡回风立井为主要回风井。
矿井通风方法采用抽出式通风,通风方式为中央并列式。
矿井总进风量为14198m3/min,总回风量为14314m3/min。
二、事故经过按照2009年5月19日《2-502综采工作面回撤和2-504工作面安装会议纪要》安排,由掘三队负责拆除2-502皮带一部、综掘机一台,安装2-5041皮带一部。
工作区域:5021皮带机头段--2-5041巷(两巷相距25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