矫形鞋垫的制作原理及应用

合集下载

icb矫形鞋垫-知识讲义

icb矫形鞋垫-知识讲义

根据每个人的足部特点和需求进行定制, 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部和下肢的异常姿势, 改善生物力学结构。
材质透气性好,不易磨损,长时间穿着舒 适。
适用人群
足部畸形
需要改善功能的人群
适用于患有足部畸形的人群,如扁平 足、高弓足等。
如运动员、长时间站立或行走的人群, 以及有特殊需求的人群。
02 ICB矫形鞋垫的设计与制 作
设计理念
人体工程学原理
ICB矫形鞋垫的设计遵循人 体工程学原理,旨在提供 脚部和腿部最佳的支撑和 平衡。
个性化定制
根据每个人的足部结构和 步态特征,进行个性化定 制,确保鞋垫完全符合个 人的需求。
长期使用效果
设计时考虑到长期使用的 舒适性和稳定性,确保鞋 垫能够随着时间的推移保 持良好的性能。
ICB矫形鞋垫知识讲义
目录
• ICB矫形鞋垫简介 • ICB矫形鞋垫的设计与制作 • ICB矫形鞋垫的应用场景 • ICB矫形鞋垫的优点与局限性 • ICB矫形鞋垫的未来发展与展望
01 ICB矫形鞋垫简介
定义与特点
定义
个性化定制
ICB矫形鞋垫是一种基于生物力学原理设计 的鞋垫,旨在纠正足部和下肢的异常姿势 ,减轻疼痛并改善功能。
足部疼痛
适用于因足部问题引起的疼痛,如跟 腱炎、足底筋膜炎等。
作用原理
01
02
03
矫形原理
通过ICB矫形鞋垫的特殊 设计,能够有效地纠正足 部和下肢的异常姿势,改 善生物力学结构。
减震原理
鞋垫能够吸收地面冲击力, 减轻对足部的冲击,从而 缓解疼痛。
支撑原理
鞋垫能够提供足够的支撑 力,使足部和下肢保持稳 定,提高平衡能力。
术后康复

儿童矫正鞋工作原理

儿童矫正鞋工作原理

了解儿童矫正鞋工作原理,呵护孩子足部健康涵涵3岁半时,姨妈来家里做客,说涵涵的左脚怎么觉得有点奇怪,老是往外撇。

我心里“咯噔”一下,姨妈一眼就看出来了,涵涵的脚外撇得这么明显吗?其实早在孩子2岁时,细心的爷爷就提出过这个问题,我们看了后没有重视起来,觉得孩子的脚踝部分是灵活的,脚虽然外撇,但也会往内,可以摆向各个角度,我们当时觉得孩子脚软软的,应该没什么问题。

后来我们放心不下,带孩子去了医院,医生看了后说:“孩子的扁平足比较严重了,对孩子的走路会有影响,建议穿矫正鞋,不然以后影响会更大。

”为了帮助减少孩子足部的负担,我们去到爱矫健矫正鞋及定制鞋垫中心进行了详细的足部检查和验配矫正鞋。

作为过来人,经历了这些事情,才深刻认识到,在活泼乱跳、贪玩调皮的年龄,孩子的足部骨骼还没有发育成熟,很容易出现儿童足部问题。

有大部分的足部问题是孩子成长发育中的正常现象,但有些足部问题,宝爸宝妈们就要格外注意了。

所以留意孩子平时的足部活动,及早干预,很有必要。

当发现严重的扁平足问题,严重后足外翻、高弓足等足患,对孩子日常生活活动造成影响的,可以尝试穿上儿童矫正鞋,安全度过足部发育时期,让小朋友健康成长。

那么宝爸宝妈们知道儿童矫正鞋的原理是怎样的吗?矫正鞋及矫正鞋垫的原理是调整孩子足部生物力线使其接近正常,减少足弓扁平对部分肌肉及软组织的拉扯,从而提升肌肉使用的效率,并减少关节劳损发生的几率。

以我们选择的爱矫健矫正鞋垫为例,爱矫健矫正鞋及定制鞋垫中心的5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根据不同足部扁平程度、足底软组织厚度给予最接近其所需的支撑力及矫正力,设计具有不同幅度的后跟斜度、足弓承托、后跟窝形的V、X、Y、Z、W等5种鞋垫,能扶正足踝、调整下肢力线。

穿上矫正鞋及矫正鞋垫后,能缓解小朋友走路易累的情况,小朋友才更愿意增加运动量,从而达到锻炼强化肌肉力量的效果。

矫正鞋及鞋垫和近视眼镜一样,都需要进行严格、专业的验配之后再选择最适合孩子的产品。

矫正鞋垫可以帮内八字矫正腿型?

矫正鞋垫可以帮内八字矫正腿型?

矫正鞋垫可以帮内八字矫正腿型?走在街上,会看到不少孩子走路呈现内八字或外八字,这是在孩子小的时候,穿不恰当的儿童鞋,或者走姿不正确时没有被矫正导致的。

对于走路内八字的孩子,是可以通过一些手段进行恢复的,除了家长不断纠正孩子走姿之外,对于严重内八字,是可以通过矫正鞋进行矫正的。

严重的内八字常常会因为走路姿势不正确,重力点与地面不能垂直,导致承压的位置不在于足弓,而在于其他关节部位,长期发展,会导致肌肉损伤。

矫正鞋对腿型的矫正是有一定的作用,通过纠正走姿,使生物力线垂直于地面,肌肉从扭曲恢复正常,实现腿型矫正。

那么矫正鞋是如何工作的呢?矫正鞋及矫正鞋垫的原理是调整孩子足部生物力线使其接近正常,减少足弓扁平对部分肌肉及软组织的拉扯,利用反向原理把孩子足部不正确受力纠正过来,从而提升肌肉使用的效率,并减少关节劳损发生的几率。

除了能够纠正走姿之外,矫正鞋一项重要的作用就是,对严重扁平足、后足外翻等现象给予干预和改善。

足弓有吸震的作用,儿童的足弓在4-6岁形成,对于生理性的扁平足,可以观察孩子一段时间,80%的扁平足是生理性的,大概会在小学中高年级的时候会改善。

如果家长还是特别担心或犹豫,可以带孩子到专业的机构进行评估,如爱矫健矫正鞋及定制鞋垫中心。

定制矫正鞋是纠正走姿,干预扁平足、高足弓等现象的重要一步。

因为每个人足弓发育情况不一样,因此,到专业的机构进行测量评估,能够给予足部科学的穿着建议。

爱矫健矫正鞋及定制鞋垫中心就一直提倡于矫正鞋垫的定制。

通过专业仪器三维测量孩子足部状况以及步态跟踪技术,能够对孩子足部有全面的理解。

专业的足矫师定制矫正鞋后,根据矫正鞋的穿着情况,给予适当的微调。

一般来说,科学穿戴矫正鞋可以实现更快矫正。

这些科学的方法包括,循序渐进的穿戴时间安排,以及一些弹跳类有助于足弓弹性恢复的运动。

使用矫形鞋垫

使用矫形鞋垫

使用矫形鞋垫(2012-03-30 23:41:13)转载▼分类:生物力学矫形鞋垫标签:足外翻矫形鞋垫的革命测量值icb健康这个步骤非常重要,因为您正使用所有评估发现来设计一个装置,以配合其他疗法使用,通过解决问题的根本原因,协助缓解患者出现的症状。

使用矫形鞋垫时,遵守如下简单步骤:1.选择矫形鞋垫密度和样式:选择需要哪个密度的矫形鞋垫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患者的体重。

患者体重较重,则需要较高密度的矫形鞋垫来控制旋前。

控制后足和确保矫形鞋垫穿着舒适之间只有一线之隔。

因此,ICB双重密度系列产品非常理想,因为能够支撑纵弓并且控制后足(使用高密度EVA),同时在走路时为中足、前足和脚跟中心提供足够的舒适度(使用较低密度EVA)下一个需要考虑的事项是鞋子样式和矫形鞋垫应用的活动类型。

对于运动鞋、跑鞋和工作靴始终使用全长矫形鞋垫,因为扩展的前足沟槽将最大程度的减少矫形鞋垫在鞋内的移动和滑移。

对于日常步行鞋,2/3长度矫形鞋垫通常是较好选择。

对于女士的高跟鞋,ICB高跟样式矫形鞋垫则非常适合。

有一个较低的3°后足固有内翻角度,来适应后足抬高超过2.5 cm时的自然旋后效应。

2.前足附件:下一步是添加适合的前足附件。

注意当后足为NCSP,这将降低前足外翻或内翻角度,因此将前足降低至地面。

测量前足外翻时,以仰卧开链位置,我们相对于后足平面,而不是地面进行测量。

因此使用矫形鞋垫时,矫形鞋垫制作用于闭链站立位置,前足外翻必须减少后足内翻量,如下所示:这是使用前足外翻公式的一个示例:患者NCSP测量为+5°,测量确定存在-12°前足外翻。

使用+v e和-V e测量值系统,非常简单明了:前足外翻+NCSP=最终前足外翻这种情况下,该公式是:-12°+5° -7°前足外翻附件。

前足内翻示例:患者NCSP测量为+5°,有+12°前足内翻。

前足肉翻十NCSP =最终前足肉翻所以这种情况下,该公式是:+12°+ 5°=1 7°前足内翻附件。

矫形鞋垫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矫形鞋垫课程设计方案模板

一、课程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健康和舒适度的追求越来越高。

矫形鞋垫作为一种辅助矫正足部畸形的医疗器械,在预防和治疗足部疾病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为了提高矫形鞋垫的制作质量和临床应用效果,特设计本课程。

二、课程目标1. 理解矫形鞋垫的基本原理和作用;2. 掌握矫形鞋垫的制作工艺和材料选择;3. 熟悉矫形鞋垫的临床应用和适应症;4. 培养学员具备独立制作和评估矫形鞋垫的能力;5. 提高学员对足部疾病预防和治疗的认知。

三、课程内容1. 矫形鞋垫概述- 矫形鞋垫的定义、分类及作用- 矫形鞋垫的历史与发展2. 足部解剖与生理- 足部骨骼、肌肉、神经等解剖结构- 足部生理功能及异常情况3. 矫形鞋垫制作工艺- 材料选择与处理- 制作工具与设备- 制作步骤及技巧- 质量控制与检测4. 矫形鞋垫临床应用- 矫形鞋垫的适应症与禁忌症- 矫形鞋垫的处方与设计- 矫形鞋垫的临床应用案例- 矫形鞋垫的调整与维护5. 足部疾病预防和治疗- 常见足部疾病及其成因- 足部疾病的治疗方法- 足部疾病预防与保健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系统讲解矫形鞋垫的相关理论知识;2. 案例分析法:通过分析实际案例,提高学员对矫形鞋垫临床应用的认识;3. 实践操作法:指导学员进行矫形鞋垫的制作,提高学员的动手能力;4. 小组讨论法:组织学员就矫形鞋垫的制作、应用等问题进行讨论,培养学员的团队合作能力。

五、课程考核1. 理论考核:对学员掌握的理论知识进行书面测试;2. 实践考核:对学员制作的矫形鞋垫进行质量评估;3. 案例分析考核:对学员分析实际案例的能力进行考察;4. 综合评价:根据学员在课堂表现、实践操作、案例分析等方面的综合表现进行评价。

六、课程安排1. 课程总时长:32学时;2. 理论教学:16学时;3. 实践操作:16学时;4. 案例分析:4学时。

七、教学资源1. 教材:《矫形鞋垫制作与应用》;2. 实验室设备:矫形鞋垫制作工具、设备;3. 教学课件:PPT、视频等教学资源;4. 教学案例:足部疾病案例、矫形鞋垫应用案例等。

ICB矫形鞋垫的简介

ICB矫形鞋垫的简介
▪ ROM的变化表明ITB、梨状肌、 臀肌和内收肌的紧张,这是 胫骨扭转的补偿机制。
腿的长度
▪ 腿的长度的测量在确定 矫形装置时非常重要
▪ 如果腿长差异得到确诊, 并且需要用矫形来纠正 后足旋前,弥补腿短缺 陷的唯一方法-矫形器
▪ 长腿的膝关节和髋关节 均会受到干扰
▪ 步态中,下肢肌群包括足、腿、臀部和背部同时工作 提供协调运动。
外部胫骨旋转 旋后
▪ 随着时间的推移,持续 不断的压力和损伤会导 致韧带松弛及关节不稳 定。
▪ 当胫骨旋转时,连接着 胫骨的肌肉、筋膜和肌 腱被带动,而这会产生 代偿性的运动来补偿。
▪ 内部胫骨的旋转会对关 节囊产生直接的影响。
Ref: Tollafield & Merriman, 1997; Dananberg, 1999
▪ 静态站立时,前足会 给身体的其它部位提 供平衡
▪ 不同的前足状况会影 响运动和站立姿势, 而这会导致局部和运 动链的疼痛和创伤
Forefoot Varus
(FFT VR)
Forefoot Valgus (FFT VL)
2-5 Varus
Plantarflexed 1st Ray Pfx
Dorsiflexed 1st Ray Dfx
V.D.
旋前 没有拱面 足部变长
旋后 增加拱面 足部变短
旋前在负重活动中也会影响胫骨和腓骨的结构。旋前的1度=胫 骨内旋的1度;胫骨内旋导致胫骨和腓骨内部旋转,而这反过 来又会导致膝关节对应的变化。Ref: Tiberio, 1987; Michaud, 1997
旋前的1O =
胫骨内旋的1O
影响足部功能的其它因素—前足
旋前
两种运动贯穿于负 足部外展、背屈

CADCAM矫形鞋垫制作技术

CADCAM矫形鞋垫制作技术

CAD/CAM矫形鞋垫制作技术矫形鞋垫制作技术在90年代以前主要是两种制作方法,一种是传统石膏模型鞋垫制作方法,需对患者足部用石膏绷带取阴型、石膏阳形修型以及使用塑料板材进行高温成型或金属材料手工敲来制成个性化的鞋垫.这种制作技术的特点是鞋垫制作加工时间长、一般一双鞋垫制作须两天时间,同时对制作师技术和临床阅历要求特别高,需经过长时间专业知识学习和临床专业实践培训才能胜任.在美国,由于受传统手工制作鞋垫模式、足部矫形技术教育方式、国家经济较为富裕以及人们对足部疾患认知程度较高的影响,石膏取型制作的方法还广泛被使用.另一种鞋垫制作方法为半成品鞋垫配置方法,这种方法是将已经预制好各种型号系列的半成品鞋垫,经过简单加工调整完成,鞋垫的整个加工过程只需一个小时左右;由于这种技术对于鞋垫制作者知识技术、工作环境和设备要求不高,在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应用较为广泛.以上两种鞋垫制作方法,患者使用鞋垫时,通常需要买大一两号码鞋或者定制特殊矫形鞋,才能将鞋垫放入鞋中.由于鞋的加长和鞋的空间加大,其结果常常导致步行时前后足杠杆力臂加大,和足的有效包容作用降低;往往导致下肢生物力学对线发生变化,改变了患者正常的生理生物力学对线规,.对患者步行造成不益的影响.不同于以上两种鞋垫制作技术,CAD/CAM鞋垫制作技术是运用电脑分析和动态检查发现足部和脊柱所存在的缺陷,计算机系统把所获提取的信息通过鞋垫专用的设计软件,进行鞋垫具体设计.设计制作鞋垫时,除了根据患者足部畸形的特征、患者功能要求和选择放置鞋垫的鞋的类型以及选定鞋垫模型块外,在设定的矫形鞋垫模型快后鞋垫的具体设计时、可根据足底压力测量、3D等测量数据,智能化对鞋垫的厚度宽度、内外侧弓形状、患者疼痛点的位置等进行针对性、个性化、智能化的局部修改,最后通过数字加工机床制作出个性化、独一无二的鞋垫.它重点强调矫形鞋垫一定要与鞋的适配理念.对鞋或定制的矫形鞋的选择时,要求鞋本身应有内置鞋垫,而智能加工的鞋垫形状要与原鞋垫的大小形状吻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保证鞋垫的作用.这种计算机鞋垫加工技术也可以网络将足部及鞋垫设计中所需的相关测检测量数据传直接递给足部矫形鞋垫中心制作中,设计制做出的美观、舒适的个性化矫形鞋垫.患者检查、评估、矫形鞋垫设计与制作整个制作过程只需1个小时.同时可以将患者制作过程中所有的数据保存在电脑中,真正实现高效、快速、科学化、数字化、个性化地设计制作鞋垫,是矫形鞋垫制作技术的发展方向.它的缺点是一次性设备投入大,一般全套设备须50-80万元,如果加上脊柱测量评估系统就需100万以上,比较适合于鞋垫制作量大的矫形鞋垫制作中心、广大医务工作者及鞋垫患者远程定制.。

矫正鞋垫的工作原理

矫正鞋垫的工作原理

矫正鞋垫的工作原理为应对小朋友严重足部问题,爱矫健研发设计了5款不同功能的矫正鞋垫,适合大部分有严重足部问题(例如:严重扁平足、严重后足外翻、严重高弓足)的小朋友于日常中穿着,干预及缓解小朋友严重足部问题后遗症。

那么,这五种不同功能的矫正鞋垫的工作原理是怎样的呢?让我们来了解一下吧!5款矫正鞋垫的由来一般来说,矫正鞋垫都是需要根据具体足部情况进行定制的,但爱矫健通过分析十多年来定制鞋垫的大数据,把小朋友的不同足形分为五大类,研发设计出5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适用于大部分有严重足部问题的儿童使用,使矫正鞋垫生产更加系统:速度更快、时间更短、质量更好。

其中最早研发的四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VXYZ无论是创新性还是实用性都得到认可。

为满足更多消费者的需求,第5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W鞋垫已于今年3月推出,另外爱矫健还将继续研发新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第6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也将在不久后推出。

爱矫健矫正鞋相关负责人表示,爱矫健的目标是让所有患有严重足部问题的儿童不再需要额外定制鞋垫,能高效、高性价比的选到合适自己的矫正鞋垫。

5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的作用据了解,5款后跟锁定矫正鞋垫,根据不同足部扁平程度、足底软组织厚度给予最接近其所需的支撑力及矫正力,设计具有不同幅度的后跟斜度、足弓承托、后跟窝形的V、X、Y、Z、W等5种鞋垫,能扶正足踝、调整下肢力线但值得注意的是,矫正鞋垫需经过专业咨询方可使用。

矫正鞋垫和近视眼镜一样,都需要严格的验配再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

当消费者到爱矫健服务中心购买矫正鞋垫时,足部矫形师会先让消费者进行详细的足部检查,然后根据专业足部数据做出分析,为消费者推荐最适合的矫正鞋垫。

有个别小朋友因足部情况较为复杂,则可能需要定制鞋垫才能达到理想的效果。

爱矫健会根据检测结果及不同脚型,定做不同设计的鞋垫,不同的配件也可相互组合,从而调整下肢的力线,达致一个平衡状态。

穿着时,能对应控制或减缓足部问题的恶化,减少疼痛及关节劳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足的解剖与运动
足部由26块骨和2块籽骨组成,构成57个 关节。足部的结构与其功能表现有着关节结合起来,形成许多拱形。其中最重要的是 内侧纵弓。
它的作用就像半圆形的拱心石,锁定结构,为负荷的传输提 供一个稳定及缓冲的途径。
如果这个结构不稳定,那么相关的结构会变得不稳定,它们 的功能表现就会受到影响,特别是负载时。
正常足部的结构及功能活动
正常足部的结构及功能活动
“It is not the strongest of the species that survive, nor the most intelligent, but the one most responsive to change.” 这既不是幸存的物种中最强壮的也不是最聪明的,但是是最能适应改变的 (Charles Darwin)
矫形鞋垫的制作原理及应用
华润武钢总医院康复医学科 王雷
正常足部的结构与功能运动
足部由26块骨和2块籽骨组成,构成57个关 节。足部的结构与其功能表现有着密不可分 的关系 26块骨依其分布及功能分为前足、中足、及 后足 后足由跟骨与距骨组成,距下关节的活动在 站立及行走过程中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正常人体的重心投影于中足 前足骨骼较多,且相对较宽,对适应不同的 支持面及人体的平衡有着很大的作用。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地面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足型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旋前和旋后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RCSP&NCSP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胫骨扭转角
年龄 胫骨扭转 0°to 2° 2°to 4° 4°to 8° 8°to 13°

胫骨扭转(扭曲)是生理性的〃但超过可接 受范围的任何方向的扭转均可引发上行软组 织问题。 可接受的胫骨扭转范围依年龄不同而有所变 化。
RCSP
NCSP
谢谢大家的聆听
前线法
前线法对前足情况及胫骨扭转的评 价具有很重要的意义。 当足部热塑形时,是根据它取位。
测量前足
评估前足需要观察前足的骨 或软组织情况 任何右图结构上情况的存在 都要记录下来,用于制 作矫形鞋垫的依据
前足内翻 (骨质)
是 前足内翻 (肌肉) No 重新检查并 测量角度 前足内翻 (FFT Varus) 前足外翻 (FFT Valgus) Ye s 治疗软组织损 伤,不要使用 矫形鞋垫附件
生物力学足垫矫形原理及意义
生物力学足垫矫形原理及意义
1.步行“外8” 步态
2.膝内旋
3.弯的阿基里斯 肌腱(跟腱)
人体5個足部內旋的警訊 (RedFlag)
4,。扁平足
5.不平整的鞋子
ICB评估体系(NAS)
ICB 评估系统( NAS )为我们提供; 一 个评估生物力学功能障碍的步态影 响的方法。 以上提出的影响人体因素我们要挑出重 点评估
0–2岁 2–4岁 4–5岁 5–6岁

6 岁以上
13°to 18°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胫骨扭转
内八字患者
臀肌 梨状肌 髂胫束及外展 肌代偿机制会导致骨盆后倾
臀小肌
臀中肌
矫正后的 软组织位置
梨状肌
臀大肌
髂胫束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胫骨扭转
腰肌及内收肌代偿机 制会导致腰椎前凸及 骨盆前倾可能
腰肌
Source:- .au/podiatry
前足内翻
当距下关节中立位时,相对于后足跖面而言,前足 跖面处于内翻状态 该情况临床少见,临床经验表明前足内翻是跟腱炎 的至病因素
前足第一跖骨跖屈

第一跖骨相于其它跖骨 处于跖屈位置。 有如下情况: 固定——即不能背屈 运动——背屈有限 第一跖骨的 正常 背屈及跖屈 约 5 毫米。

检查其它前 足情况
前足内翻——鉴别诊断
拇趾跖屈Pfx 拇趾背屈Dfx
前足外翻
当距下关节中立位时,相对于后足跖面而言,前足 跖面处于外翻状态 如前足外翻角度大于 10度,则 足部在蹬离期继续 旋 后。 如前足外翻角度小于 10度,则 足部会外 侧 触地〃 继 而在站立中期至蹬离期旋前。
根据报告显示,前足外翻的发生率为: • 116位女性中有44.8 % (McPoil, et al, 1988); • 120位男性和女性中有9% (Garbalosa, 1994); • 70 %的受测者(Burns, 1977) (受测者性别不详)
骨骼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矫形鞋垫及其他治疗 来改善及恢复步态并矫正身体。
肌肉
中枢神 经系统 步态
NAS技术----测量
NAS技术以身体检查中的一系列测量基础,这些测量值标记为正(+)或负 (-) ICB鞋垫NAS评估表
正值(+ve) 负值(-ve)
内翻
旋后
外翻
旋前
外侧胫骨扭 转
前足内翻 后足内翻
内侧胫骨扭 转
1.遗传因素 2.外伤因素
3.应力因素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外伤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应力
人体足部在应对重力和地面反作用力的时候会发生适应性 的变化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地面

软质地面在承载人体的时候会主动产生形变以适应人体 足部的形状,而当我们踏在硬质地面时,足部就会不得 不主动旋前,据统计,在西方,有80%以上的人有足部 过度旋前。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骨盆旋移
下肢生物力学临床影响:脊柱侧弯
下肢生物力学临床影响:
下肢生物力学临床影响:足 膝旋转症候群
旋后 旋前 腰痛 膝内侧疼痛 内侧胫夹
髋部疼痛
膝外侧疼痛 踝外侧扭伤 足部外侧疼痛
内侧足跟痛
跟骨骨刺 拇囊肿
下肢生物力学临床影响:步态
生物力学足垫矫形原理及意义
生物力学足垫矫形原理及意义
外八字患者
髂肌
耻骨肌
短收肌 长收肌
矫正后的
软组织位置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足部旋前&胫骨旋转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足部内外翻&胫骨扭转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腿型
O型腿及X型腿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前足
静止 时 〃前足提供平衡来 稳 定身体 其它部分。 图形所示情况可影响运动和姿态, 引起局部疼痛和创伤的风险,或 导致疼痛及创伤沿运动链蔓延
胫骨扭转

胫骨扭转 的测量是在膝关节处 于中立位 时(伸展并触摸〃使 股骨踝与 诊台平行)〃通过等 分内、外踝顶点而得。 重力测角仪等分踝并读取数据。

髋部ROM范围
髋 部 RON 严 格 讲 并不是 处 方所必需的〃但 这 可以帮助 鉴 定是否有 肌肉过紧。 平均髋ROM内侧旋转45° 及外侧旋转45° 。
前足内翻
(FFT VR)
前足外 翻
(FFT VL)
2-5 内翻
拇趾跖屈
拇趾背屈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胫骨扭转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胫骨内翻角度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胫骨内翻角度
常见足部功能影响因素:下肢不等长
在步态(或沉重活动)中,足 腿 髋及背部的所有肌肉群共 同协助提供平衡运动。 腿长差异(足部过度旋前或旋 后)的持续存在影响髋及脊柱 在活动中保持平衡的能力,导 致骨盆倾斜 旋转,继而引起 髋 骶髂关节及脊柱等结构问 题,从而导致一连串的问题出 现。 二种不等长: 结构性:因创伤及遗传引起的 骨结构实际变短 功能性:如过度旋前或软组织 损伤导致的力学改
立姿跟骨休息位RCSP & 立姿跟骨中立位NCSP
测量RCSP及NCSP的目的是确定旋前范围,注意人体是允 许有4°-6°的范围的。 RCSP+NCSP=ROP(旋前范围)
RCSP & NCSP (立姿跟骨休息位和立姿跟骨中立位)
后线法用于测量旋前范围。 使用分角器或或测角仪测量旋前范围。 这些线是胫骨后侧下三分之一及跟骨后侧的等分线。 测量的目的是获取旋前范围。 NCSP + RCSP = RoP (旋前范围) 如旋前单侧发生则需检查是否存在双下肢不等长。
前足外翻 后足外翻
需要做如下测量: RCSP(立姿跟骨休息位) NCSP(立姿跟骨中立位) MP (踝关节位置——胫骨 扭转) Hip Rom髋部活动范围 (内侧、外侧) 前足 双腿差异
测量 RCSP NCSP MP


Hip Rom – 内 侧
- 外侧 前足 双腿差异
踝位置(胫骨扭转)
这个胫骨扭转的病例为右侧胫骨+22° 〃左侧-5° 。 这说明右侧胫骨外侧扭转〃形成“外八字”姿势。 相反地,左侧胫骨内侧扭转〃形成“内八字”姿势。 还在生长的外八字患者需要使用“内八字步态板”〃这 将帮助内侧胫骨扭转纠正至正常范围。 内八字患者则需要“外八字步态板”〃以帮助外侧胫骨 扭转纠正至正常范围。 在使用步态板时〃密切观察患者是非常重要的。 注:步态板不能针对成年患者使用。对于成年患者〃 我们必须处置软组织代偿的结果。
前足第一跖骨背屈
第一跖骨相于其它跖骨 处 于背屈 位置。 有如下情况:

固定——即不能跖屈 运动——跖屈有限
双腿长度
双腿长度的测量对于选择矫形器横重要。可能 出现的代偿: 1.长侧腿膝屈曲 2.短侧腿后足旋后膝外翻 3.长侧腿后足旋前膝外翻 4.骨盆髂骨短侧前倾 5.骨盆髂骨长侧后倾 ★长度差不要轻易下结论,要取多种体位后在 下结论
平均斜轴方向为矢状面42o
(± 4° 变化)。
如大于42o = 高足弓 如小于42o = 低足弓
足的解剖与运动
旋前和旋后
足的解剖与运动
旋前和旋后会导致足部骨骼位置关系改变 旋前时〃距骨头内收并跖屈〃降低足弓——足部变宽并拉长。 旋后时〃距骨头外展并背屈〃抬高足弓——足部变窄并缩短
常见影响足部功能影响因素
足弓的作用在于减弱和吸收承重所产生的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