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间继电器实验作业指导书
继电器电工实训报告(3篇)

第1篇一、实训背景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继电器作为重要的控制元件,在电气控制系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为了使学生对继电器及其应用有更深入的了解,提高实际操作能力,我们组织了本次继电器电工实训。
本次实训旨在通过实际操作,让学生掌握继电器的结构、原理、应用及故障排除方法。
二、实训目的1. 了解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和分类。
2. 掌握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方法。
3. 学会继电器电路的接线、调试和故障排除。
4. 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实训内容1. 继电器基本知识2. 继电器电路的接线与调试3.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4. 继电器故障排除四、实训过程1. 继电器基本知识(1)讲解继电器的基本结构,包括铁芯、线圈、触点、弹簧等组成部分。
(2)介绍继电器的工作原理,即当线圈通过电流时,产生磁场,使铁芯产生磁力,进而带动触点闭合或断开。
(3)讲解继电器的分类,如直流继电器、交流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等。
2. 继电器电路的接线与调试(1)讲解继电器电路的接线方法,包括主电路、控制电路和辅助电路的接线。
(2)指导学生进行继电器电路的接线操作,确保接线正确无误。
(3)调试继电器电路,观察触点动作是否正常,检查电路是否存在故障。
3. 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与实现(1)讲解继电器控制电路的设计原则,如可靠性、安全性、经济性等。
(2)指导学生设计简单的继电器控制电路,如电动机启动控制电路、自动照明控制电路等。
(3)实现继电器控制电路,观察电路工作是否正常,确保电路满足设计要求。
4. 继电器故障排除(1)讲解继电器故障的常见原因,如线圈烧毁、触点粘连、弹簧失效等。
(2)指导学生进行继电器故障的排除方法,如更换线圈、清洁触点、调整弹簧等。
(3)进行实际故障排除操作,让学生掌握故障排除技巧。
五、实训总结1. 通过本次实训,学生掌握了继电器的基本知识,了解了继电器在电气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大工15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

大工15秋《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实验报告参考答案学习中心:层次:专科起点本科专业:年级:年春/秋季学号:学生姓名:实验一电磁型电流继电器和电压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1. 熟悉DL型电流继电器和DY型电压继电器的的实际结构,工电力系统继电保护作原理、基本特性;2. 学习动作电流、动作电压参数的整定方法。
二、实验电路1.过流继电器实验接线图 2.低压继电器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1. DL-20C系列电流继电器铭牌刻度值,为线圈并联时的额定值;DY-20C系列电压继电器铭牌刻度值,为线圈串联时的额定值。
(串联,并联) 2. 动作电流(压),返回电流(压)和返回系数的定义是什么?动作电流(压):使继电器动作的最小电流(压);返回电流(压):使继电器返回的最大电流(压);返回系数:返回电流(压)和动作电流(压)之比;四、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过流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2.低压继电器的动作电压和返回电压测试表二低压继电器实验结果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1.1.电流继电器的返回系数为什么恒小于1?答: 为了保证动作后输出状态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返回电流小于动作电流,所以过电流继电器返回系数小于1。
2.返回系数在设计继电保护装置中有何重要用途?答:确保保护选择性的重要指标.让不该动作的继电器及时返回,使正常运行的部分系统不被切除. 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在试验中我体会到返回系数越低,过电流保护的动作电流越大,因此装置的灵敏性越差。
返回系数过高,则可能造成在动作电流附近继电器输出不稳定,出现触点抖动的现象。
实验二电磁型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实验一、实验目的2. 掌握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的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实验电路1.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实验接线图 2.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接线图3.中间继电器实验接线图4.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量实验接线图三、预习题影响起动电压、返回电压的因素是什么?答:额定电压和继电器内部结构四、实验内容1.时间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和返回电流测试表一时间继电器动作电压、返回电压测试 2.时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测定表二时间继电器动作时间测定 3.中间继电器测试表三中间继电器动作时间实验记录表五、实验仪器设备六、问题与思考 1.根据你所学的知识说明时间继电器常用在哪些继电保护装置电路?答:时间继电器室一种用来实现触点延时接通或断开的控制电器,在机床控制线路中应用较多的是空气阻尼式和晶体管式时间继电器. 2.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器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常用哪几种中间继电器?答:�Ь蔡�中间继电器、带保持中间继电器、延时中间继电器、交流中间继电器、快速中间继电器、大容量中间继电3. 实验的体会和建议通过这次实验,是我了解了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的工作原理,用途及使用性能,时间继电器和中间继电器是电气控制当中必不可少的电气元器件,只有熟练掌握和运用这些常用的电气器件,才能在工作中自如使用得心应手。
电磁型继电器检验规程

电磁型继电器检验规程一、总则1.1 本检验规程适用于电磁继电器的全部检验以及部分检验。
1.2本检验规程经设备部电气专业人员编制。
1.3检验前,工作负责人必须组织工作人员学习本规程,要求熟悉和理解本规程。
1.4 本继电器检验周期为:全部检验:每4年进行1次;部分检验:每2年进行1次。
二、概述电磁继电器广泛用于现场低电压继电器及联锁回路、过电流保护、保护动作延时、接点容量、接点的扩展、报警信号等回路等。
我厂有多种型号的电磁继电器,其原理、回路接线比较简单,使用方便。
电磁继电器对继电继电器系统功能的实现,有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三、引用文件、标准3.1 继电继电器和电网安全自动继电器现场工作保安规定。
3.2 设备制造厂的使用说明书、使用调试手册。
3.3 电力系统继电继电器及安全自动继电器反事故措施要点。
3.4 继电继电器和自动继电器技术规程GB/T 14285—2006。
3.5继电继电器及电网安全自动继电器检验规程DLT995-2006。
3.6电力系统继电继电器及安全自动继电器运行评价规程DL/T 623—1997。
3.7火力发电厂、变电所二次接线设计技术规定NDGJ 8-89。
四、试验设备及接线的基本要求4.1 试验仪器应检验合格,其精度不低于0.5级。
4.2 试验回路接线原则,应使加入继电器的电气量与实际情况相符。
4.3试验设备:调压器、直流电源、继电继电器测试仪等。
五、试验条件和要求注意事项5.1交、直流试验电源质量和接线方式等要求参照《继电继电器及电网安全自动继电器检验规程》有关规定执行。
5.2试验前应检查屏柜及继电器接线端子是否有螺丝松动。
5.3使用的试验仪器必须与屏柜可靠接地。
5.4为保证检验质量,对所有特性试验中的每一点,应重复试验三次,其中每次试验的数据与整定值的误差要求<5%,继电器逻辑符合设计要求。
六、试验前的准备6.1 在现场进行检验工作前,应认真了解被检验继电器的一次设备情况及其相邻的一、二次设备情况,与运行设备关联部分的详细情况,据此制定在检验工作全过程中确保系统安全运行的技术措施。
继电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

35kV继电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继电保护调试作业指导书审批页批准:年月日安全审核:年月日质量审核:年月日技术审核:年月日编写:年月日一、试验组织与管理项目部经理:项目部质检员:项目部技术员:项目部安全员:二、编制依据:1、依据《********变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2、继电保护调试执行标准:1)依据《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规程》及反事故技术措施文件汇编。
2)微机保护校验规程。
3)厂家技术说明书及调试大纲。
三、试验进度及人员安排:由于本工程为综自改造工程,原有设备都在运行状态,改造过程中是按照停电计划进行分块改造,故本期工程在改造期间人员安排基本按照停电计划进行,在工程主要管理试验人员不变的情况下以最合理的方式安排工作人员在场;加强和甲方和监理的沟通,确保工程进度按照计划进行。
四、施工准备及安全注意事项:1、装置试验前,工作负责人必须组织调试人员认真学习规程,要求理解和熟悉规程内容和施工图纸,由于本期工程为扩建工程,故一切工作必须要有工作票,认真核对工作票内容,杜绝一切无票作业行为,每项工作开展前必须有调试队长和工程技术员交底。
2、认真学习制造厂的技术说明书及调试大纲,将新系统和运行柜的搭接工作系统的整理出来,编制搭接作业指导书,在工程验收合格后配合甲方搭接。
3、加入装置的试验电流、电压,若无特殊情况,均应从端子排加入。
4、插、拔插件(或印刷电路板)时,必须关闭电源,方可进行。
5、如果需要接触印刷电路板时,应带静电防护接地护套。
6、使用交流供电的仪器时,外壳应可靠接地;测量电子电路时电子仪器的电源输入端与所测量的电路有良好绝缘。
7、因检测需要临时短接或断开的端子,应逐个记录,检验结束后应及时恢复。
8、试验人员应及时分析整理试验数据与结果,发现问题及时查找原因。
9、试验用主要仪器和设备:三相继电保护测试仪P30 1台单相继电保护测试仪850 1台兆欧表1000V,2500V 各1块数字式万用表3块交流电流表3块五、保护装置调试:1、绝缘电阻:用1000V兆欧表测量下列各回路对地及各回路之间的绝缘电阻,其阻值均应大于10MΩ。
RCS-931线路保护全部检验作业指导书

编号:Q/×××变电站线RCS-931保护全部检验作业指导书(试行)作业负责人:作业日期年月日至年月日华北电网有限公司前言为进一步加强华北电网继电保护校验工作的规范性、标准化,强化继电保护现场安全管理,决定编制本作业指导书。
通过作业指导书,把继电保护现场工作做实、做细并进行优化,使现场工作可控、在控,以减少现场工作失误,从而有力地保证电网的可靠运行。
本作业指导书以《电力企业标准编制规则》(DL/T800-2001)为基础,参照国家电网公司标准化作业指导书(范本)编写。
本作业指导书的附录A、附录B及附录C、分别为保护装置的主要技术参数、试验报告及现场工作安全技术措施,是本作业指导书不可分割的部分,具有与本指导书相同的效力。
本作业指导书由华北电网有限公司提出,京津唐电网继电保护作业指导书编写工作组负责编写,由华北电力调度局负责解释。
本作业指导书起草人:段振坤、赵淑珍、杨心平本作业指导书审核人:钱茂月本作业指导书自发布之日起执行。
1范围1.1本作业指导书适用于RCS931微机保护线路成套继电保护装置的检验作业。
1.2作业目的是对RCS931线路成套继电保护装置运行过程中的周期性全部检验。
2引用文件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作业指导书中的引用,而构成为本作业指导书的条文。
本作业指导书出版时,所有版本均为有效。
所有标准及技术资料都会被修订,使用本作业指导书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及技术资料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2.1 《国家电网公司电业安全工作规程》2.2 GB 7261-2001《继电器及继电保护装置基本试验方法》2.3 GB 14285-93《继电保护和安全自动装置技术规程》2.4 GB/T 15145-2001《微机线路保护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5 DL 478-2001《静态继电保护及安全自动装置通用技术条件》2.6 DL/T 559-94 220--500kV《电网继电保护装置运行整定规程》2.7 DL/T 624-1997《继电保护微机型试验装置技术条件》3修前准备3.1准备工作安排3.2人员要求3.3备品备件3.4工器具3.5材料3.6危险点分析3.7 安全措施3.8人员分工4 RCS-931保护全部校验流程图负责人签字:_________________5作业程序和作业标准(试验记录见附录B) 5.1开工5.2检修电源的使用5.3检修内容和工艺标准从保护装置的光发送口旋开尾纤,光功率计通过跳线与光发送口连接,测量保5.4竣工5.5送电后的试验如果交流电流、电压回路发生变化或一次设备发生变化,需要进行带电后的向量测试。
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实验指导书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发电厂电气部分》实验指导书南昌大学教务处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教研室二零一一年九月注意事项为使实验进行顺利,确保人身、仪器设备的安全,必须注意以下几点:一、按给定实验线路,给定实验内容和步骤做实验,未经实验指导允许,不得擅自更改。
二、注意设备、仪器额定电压、电流、容量、使用范围,使用时做到心中有数。
三、开关合闸前,必须将调压器等设备置于零位,将阻流元件置于适当位置。
四、每项实验的接线在准备工作完毕后,须经实验指导教师检查允许,方可合闸进行实验。
五、注意实验进程中,如发生故障可疑之处,应立即切断电源,保护现场,报告指导老师。
六、实验完毕后,学生要做好清洁工作,一切恢复到实验开始前状态。
南昌大学信息工程学院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实验室二零零六年十月本实验指导书是根据《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大纲及实验大纲来进行编制,主要内容是以《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中的二次控制电路以主,以一次设备以辅来制定的。
主要是以断路器控制回路的控制及要求、控制电路的实现及实验与分析等作为主要方向,内容涉及到骓验证性和综合性实验,从实验的内容及个数来看,能满足《发电厂电气部分》课程的实验要求。
本实验所使用的主要设备是根据南昌大学与天煌教仪公司合作的生产的实验台以及变电站控制屏及开关屏等的一、二次电气部分,一次部分主要是以认实及演示为主。
由于是初次进行实验指导书的编写工作,内容还有很多不足之处,望在今后的实验过程中加以完善与更新、更希望得到同行与专家的指导。
作者二零零六年十月于南昌一、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信号装置实验 (1)二、具有灯光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5)三、具有灯光和音响监视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9)四、闪光继电器构成的闪光装置实验 (14)五、装设跳跃闭锁继电器的断路器控制回路实验 (17)一、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信号装置实验一、实验目的1、理解重复动作自动复归中央信号装置的原理。
2、理解冲击继电器每次动作后实现自动复归的方法,掌握其实验操作方法。
继保之星1600常规实验操作培训

继保之星1600常规实验操作培训1、交流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电流/电压继电器动作是有一个整定的动作电流/电压和返回电流/电压值,当继保装置所加在继电器上的电流/电压值达到了它的动作电流/电压时,继电器就会动作,我们通过接点就可以采集到它的动作电流/电压和返回电流/电压然后自动计算出返回系数。
例如:某一交流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为4.0A返回电流为3.8A,试验方法如下所示。
(1)进入交流试验模块,选取六相中的任意一相做为输出相(IA相);(2)设值IA幅值3.0A,单击IA后的变打上一个√,步长设为0.1A其他各相可设置为0,也可随意值试验中不接线就可以了;(3)接线,将IA接入继电器电流输入端子,选取开入量A做为采集跳闸出口接点,一根线接在仪器上的开入量A两一根线接在公共端+KM上,这两根线的另外两端接在继电器的跳闸端子上;(4)采用自动试验,变化方式选自动试验,动作方式选动作返回,间隔时间一定要大于该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这里可以为1S;(5)可以开始试验按仪器前面板上的运行然后在按确认,软件界面下的运行时间开始计时仪器由3A开始没隔1s加0.1A电流当电流升到4A时,接点动作记录下动作值和动作时间,然后仪器会自动减少电流到3.8A时接点又记录下返回值和返回时间再自动记录下返回系数,停止试验。
这里也可以采用手动试验,用软件或者前面板上的递加或者递减按钮来完成试验。
2、直流电流/电压继电器校验原理和试验方法和交流的一样就是整个试验是在直流界面下完成的。
3、中间继电器校验中间继电器就是个继电器,它的原理和交流接触器一样,都是由固定铁芯、动铁芯、弹簧、动触点、静触点、线圈、接线端子和外壳组成。
线圈通电,动铁芯在电磁力作用下动作吸合,带动动触点动作,使常闭触点分开,常开触点闭合;线圈断电,动铁芯在弹簧的作用下带动动触点复位。
试验方法也可在交流试验中通过自动试验来完成接点会自动记录下触电又常开到常闭的时间。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

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实验指导书机电工程学院电气工程教研室实验一 电磁型电压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1.实验目的1)了解继电器基本分类方法及其结构。
2)熟悉几种常用继电器,如电流继电器、电压继电器、时间继电器、中间继电器、信号继电器等的构成原理。
3)学会调整、测量电磁型继电器的动作值、返回值和计算返回系数。
4)测量继电器的基本特性。
2.实验内容1)电流继电器特性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返回电流值测试实验。
实验电路原理图如图1所示:图1 电流继电器动作电流值测试实验原理图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动作值整定为1A ,使调压器输出指示为0V ,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放在中间位置。
(2)查线路无误后,先合上三相电源开关(对应指示灯亮),再合上单相电源开关和直流电源开关。
(3)慢慢调节调压器使电流表读数缓慢升高,记下继电器刚动作(动作信号灯XD1亮)时的最小电流值,即为动作值。
(4)继电器动作后,再调节调压器使电流值平滑下降,记下继电器返回时(指示灯XD1灭)的最大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5)重复步骤(2)至(4),测三组数据。
(6)实验完成后,使调压器输出为0V ,断开所有电源开关。
(7)分别计算动作值和返回值的平均值即为电流继电器的动作电流值和返回电流值。
-(8)计算整定值的误差、变差及返回系数。
误差=[动作最小值-整定值 ]/整定值变差=[动作最大值-动作最小值]/动作平均值 100%返回系数=返回平均值/动作平均值表1 电流继电器动作值、返回值测试实验数据记录表2)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原理图如图2所示:图2 电流继电器动作时间测试实验电路原理图实验步骤如下:(1)按图接线,将电流继电器的常开触点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出2”和“公共线”,将开关BK的一条支路接在多功能表的“输入1”和“公共线”,使调压器输出为0V,将电流继电器动作值整定为1.2A,滑线电阻的滑动触头置于其中间位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间继电器实验作业指导书一、实验目的中间继电器种类很多,目前国内生产的就有二十多个系列,数百种产品。
本实验选择了具有代表性的三个系列中的四种中间继电器进行实验测试,希望能通过本次实验熟悉中间继电器的实际结构、工作原理、基本特性,掌握对各类中间继电器的测试和调整方法。
二、预习与思考1、为什么目前在一些保护屏上广泛采用DZ-30B系列中间继电器,它与DZ-10系列中间继电器比较有那些特点?2、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为什么要进行极性检验?如何判明各绕组的同极性端子。
3、使用中间继电器一般根据哪几个指标进行选择?4、发电厂、变电所的继电保护及自动装置中常用哪几种中间继电器?三、原理说明DZ-30B、DZB-10B、DZS-10B系列中间继电器用于直流操作的各种继电保护和自动控制线路中,作为辅助继电器以增加接点数量和接点容量。
1、DZ-30B 为电磁式瞬时动作继电器。
当电压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
断开电源时,衔铁在接触片的反弹力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内部接线见图4-1图4-1 DZ-30B 中间继电器内部接线图2、DZB-10B 系列是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它基于电磁原理工作,按不同要求在同一铁芯上绕有两个以上的线圈,其中DZB-11B 、12B 、13B 为电压启动、电流保持型;DZB-14B 为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型。
该继电器为瞬时动作继电器。
当动作电压(或电流)加在线圈两端时,衔铁向闭合位置运动,此时,常开触点闭合,常闭触点断开,断开启动电源时,由于电压(或电流)保持绕组的磁场的存在所以衔V 12345618171615141310DZ-31B 三 常开触点三转换触点1211987V 1245618171615141310DZ-32B 六常开触点1211987铁仍然闭合,只有保持绕组断电后,衔铁在接触片的反弹力作用下返回到原始状态,常开触点断开,常闭触点闭合。
继电器内部接线见图4-2。
3、DZS-10B系列是带有时限的中间继电器,它基于电磁原理工作。
继电器分为动作延时和返回延时两种,本系列中的DZS-11B、13B为动作延时,DZS-12B、14B为返回延时继电器。
在这种继电器线圈的上面或下面装有阻尼环,当线圈通电或断电时,阻尼环中感应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会阻碍主磁通的增加或减少,由此获得继电器动作延时或返回延时。
继电器结构图见附图4-3,内部接线见图4-4。
图4-2 DZB-10B 中间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图4-3 DZS-10B 中间继电器结构图名牌阻尼环电磁铁接点上插件下插件V12345618171615141310DZB-11B 三 常开触点三转换触点1211987+I+I V12345618171615141310DZB-12B 六常开触点1187+I+I +I V12345618171615141310DZB-13B 三常开触点三转换触点1211987+I+I12345618171615141310DZB-14B 三常开触点三转换触点1211987+V+++图4-4 DZS-10B中间继电器内部接线图四、实验设备序号设备名称仪器名称数量1 ZB11 DZB-12B -220V/0.5A 12 ZB14DZB-31B -220VDZB-14B 13ZB16DZB-12B -220VDZS-12B 1 V+123456718171615141310DZS-11B二常开触点二转换触点V+123456718171615141310DZS-12B二常开触点二转换触点V+12456718141310DZS-13B三常开触点V+12456718141310DZS-14B三常开触点151631731516174 ZB31 直流电压表、电流表各15 ZB43 800Ω可调电阻 16 ZB03 数字电秒表 17 DZB01 直流操作电源1路8 DZB01-1 触点通断指示灯 19 DZB01-2 220Ω可调电阻 4五、实验步骤和要求1、内部结构及触点检查:方法与实验二相同,但中间继电器接点较多,故在进行检查时应特别注意:(1)触点应在正位接触,各对触点应同时接触同时离开。
(2)触点接触后应有足够的压力和共同的行程,使其接触良好。
(3)转换触点在切换过程中应能满足保护使用上的要求。
2、线圈直流电阻测量:用电桥或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继电器线圈的直流电阻,将测得数值填入表4-4,并与表4-1,4-2,4-3中所对应继电器的额定技术数据进行比较,实测值不应超过制造厂规定值的±10%。
3、绝缘测试用1000伏兆欧表测试全部端子对铁心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各绕组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10兆欧;绕组对接点及各接点间的绝缘电阻应不小于50兆欧。
将测得数据填入表4-4。
4、继电器动作值与返回值检验:实验接线见图4-5、4-6、4-7、4-8。
实验时调整可变电阻R 、R 1、R 2逐步增大输出电压(或电流),使继电器动作,然后断开开关S 或S 1,再瞬间合上开关S 或S 1看继电器能否动作,如不能动作,调节可变电阻加大输出电压(或电流)。
在给继电器突然加入电压(或电流)时,使衔铁完全被吸入的最低电压(或电流)值,即为动作电压(电流)值,记入表4-4。
继电器的动作电压不应大于额定电压的70%。
动作电流不应大于其额定电流。
出口中间继电器动作电压应为其额定电压的50%~70%。
图4-5 电压起动型实验接线图VR800ΩS直流220V DZ-31B+-接点通断指示灯0~450V然后调整可变电阻R ,减少电压(电流),使继电器的衔铁返回到原始位置的最大电压(电流)值即为返回值。
记入表4-4。
对于DZ-30B 及DZS-10B 系列中间继电器返回电压不应小于额定电压的5%。
对于DZB-10B 系中间继电器的返回电压(电流)值不应小于额定值的2%。
5、保持值测试:对于DZB-10B 系列具有保持绕组的中间继电器,应测量保持线圈的保持值,试验接线见图4-6、图4-7:图4-6 电流启动电压保持型实验接线图实验时,先闭合开关经S 1、S 2,在动作线圈加入额定电压(电流)使继电器动作后,调整保持线圈回路的电流(电压),测出断开开关S 2后,继电器能保持住的最小电流(电压),此即为继电器最小保持值,记入表4-4。
电流保持型线圈的最小保持值不应大于额定电流的80%。
电压保持型线圈V R 2S 1直流220V +-0~1000VI VA0~2000mA S 2440Ω440Ω800ΩR 1的最小保持值不得大于额定电压的65%。
但也不得过小,以免返回不可靠。
继电器的动作,返回和保持值与其要求的数值相差较大时,可以调整弹簧的拉力或者调整衔铁限制机构,以改变衔铁与铁心的气隙,使其达到要求。
继电器经过调整后,应重测动作值,返回值和保持值。
图4-7 电压启动电流保持型实验接线图6、极性检验带有保持线圈的中间继电器,新安装或线圈重绕后应作极性检验,以判明各线圈的同极性端子。
线圈极性可在保持值试验时判明,也可单独作极性试验予以判定。
线圈极性应与制造厂所标极性一致。
7、返回时间测定测定返回时间的实验接线见图4-8V R 1S 1直流220V +-0~1000VI VA0~2000mAS 2440Ω440Ω800ΩR 2图4-8 测定继电器返回时间实验接线图1)测定返回延时时间的注意事项:实验接线可根据所用电秒表型式而定,但要求在测试时操作闸刀应保证触头同时接触与断开(可用瞬时中间继电器的触点来代替闸刀),以减少测量误差。
(1)、在额定电压下测定具有延时返回的中间继电器的返回时间时,对于经常通电的延时返回中间继电器,应在热状态下测定其返回时间。
(2)、对于延时返回时间要求严格的继电器,应在80%及100%额定电压下测定返回时间。
(3)、在特殊需要的情况下,可测定瞬时动作中间继电器的动作时间和返回时间,可测定用于切换回路中的中间继电器有关触点的切换时间,但一般情况下不测定。
2)测定返回延时时间步骤按图4-8接好线,检查无误后,合上开关S ,将电秒表复位,调整可变电阻R ,增大输出电压,使其达到被测继电II IIII 数字电秒表V800ΩR S直流220V18618645 8 9 DZ-31BDZS-12B器的额定电压,这时中间继电器DZ-31B的常闭触点○8○9瞬时断开,中间继电器DZS-12B的常开触点○4○5瞬时闭合,电秒表不计时。
断开开关S,二继电器失电,继电器DZ-31B的返回常闭触点○8○9复位闭合,电秒表开始计时,经一定延时后,中间继电器DZS-12B的常开触点断开,电秒表中止计时,此时,电秒表所指示时间即为继电器的返回延时时间,记入表4-4。
3)返回时间的调整方法电磁式中间继电器的线圈在接入或断开电源时,由于线圈电感的影响,电流按指数律增长或衰减。
铁芯中的涡流亦能抑制线圈中的电流增长或衰减,导致继电器的延时特性。
返回时间一般采用下述方法进行调整:a、在圆柱铁芯根部套上较多的铜质阻尼环。
b、使用与阻尼环起同样作用的阻尼线圈。
c、减小继电器衔铁与铁芯间的间隙。
d、减少反作用弹簧的拉力。
错误!未指定书签。
阻尼环阻尼作用的大小是由时间常数T=L/R决定的,因所用阻尼环只有一匝,故电感不大,为了尽量减少电阻,就必须使用导电性能好和截面大的材料制造。
阻尼环感应的电流所产生的磁通,与阻尼环放置位置有关,装在铁芯端部靠近气隙处时延时动作的作用大,装在铁芯根部则延时返回的作用大,可视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调整后应重测继电器的动作,返回和保持值。
六、技术数据中间继电器的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列入表4-1、4-2、4-3、供参考。
4-1 DZ-30系列中间继电器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型号触点形式线径(mm)匝数(w)电阻(Ω)电压(v)DZ-31Β三常开三转换0.07-QQ43000 12750 2200.1-QQ 21500 3200 1100.15-QQ10000 660 48DZ-32Β六常开0.21-QQ5800 195 240.31-QQ2800 46 20表4-2(A) DZB-10B系列延时中间继电器延时方式和触点形式:型号延时方式触点形式DZS-11B 动作延时二常开二转换DZS-12B 返回延时二常开二转换DZS-13B 动作延时三常开ZDS-14B 返回延时三常开表4-2(B) DZB-10B系列延时中间继电器额定技术数据:额定电压线径匝数电阻220v 0.07mm 41500圈12400Ω110v 0.1mm 20000圈3000Ω48v 0.15mm 10000圈660Ω24v 0.21mm 5800圈195Ω12v 0.31mm 2700圈46Ω表4-3 DZB-10B系列中间继电器额定技术数据及触点形式:型号触点形式额定值1绕组2绕组电压(V)电流(A)线径(mm)匝数(W)线径(mm)匝数(W)电阻(Ω)DZB-11 B三常开三转换220220220220110110110110110484848484824240.51240.512480.51248240.250.350.510.720.250.350.510.721.00.250.350.510.721.00.721.0400200100504002001005025400200100502550250.070.070.070.070.10.10.10.10.10.150.150.150.150.150.210.2126002600260026001275127512751275127559505950595059508900±8008900±80900±8008900±802150±202150±20DZB-12Β六常开5950 3440 3440 2150±200 2150±200 2150±200 445±40 445±40 445±40 445±40 445±40 130±10 130±10DZB-13 B三常开2202202202201101101101101100.51240.5120.250.350.510.720.250.350.510.721.04002001005040020010050250.070.070.070.070.10.10.10.10.1364036403640364018751140±100011400±100011400±100011400±10002750±20三转换48484848482424480.51.248480.250.350.510.721.00.721.0400200100502550250.150.150.150.150.150.210.21187518751875187583508350835083508350430043002750±202750±202750±202750±20570±50570±50570±50570±50570±50150±10150±10DZB-14 B 2202202202201101100.51240.0.250.350.570.720.250.35140070035017514007000.060.060.060.060.080.0835503550355016600±100016600±100016600±1000三常开三转换110110110484824512481820.510.721.00.351.00.5135017528700883500.080.080.080.130.130.1835501990199019901990199090009000450016600±10005230±505230±505230±505230±505230±50900±60900±60225±30表4-4 中间继电器实验记录表继电器名牌内部结构及触点检查型号启动绕组额定值保持绕组额定值延时方式接点形式电源性质制造厂继电器编号电气特性试验启动绕组直流电阻Ω保持绕组直流电阻Ω最小动作值VA返回值V A最小保持值VA极性动作延时时间S返回延时时间S绝缘电阻测定启动绕组----保持绕组MΩ保持绕组----导磁体MΩ启动绕组----导磁体MΩ接点------导磁体MΩ使用仪表器材结论七、实验报告实验结束后认真总结,针对实验中四种继电器的具体测试方法,按要求及时写出中间继电器实验报告和本次实验体会,并书面解答本实验的思考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