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芝麻生产和栽培技术.pptx
芝麻高产栽培及病虫害防治技术概述

芝麻高产栽培及主要病虫害防治技术芝麻又名胡麻、油麻,是喜温作物,其品种有黑、白两种。
它既是油料作物,又是工业原料。
一、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一)适时播种。
因为芝麻是喜温作物。
因此,春播一般在春分至清明为播种适期,力争早播,若春暖早,要提前一个季节播种。
夏播更要力争早播。
迟播气温较高雨水偏多,生长期短,易早衰,怕风害,产量低。
(二)精细整地。
应选择土壤疏松,肥沃,不渍水的旱地或坡地种植。
植前要做到整地细碎,平、净,然后高旱地可按畦宽3米、长30米,畦高15厘米左右的规格整地。
若在水田种植,应畦宽2米,长30米,畦高18厘米,沟宽15厘米。
因为老农有“尺高芝麻,寸水浸死,地里有沟,芝麻增收”的说法。
(三)施足基肥。
可亩用沤腐熟的过磷酸钙30公斤,草木灰100公斤、氯化钾10公斤。
如瘦脊的土壤可加尿素4公斤混合撒施,然后充分耙匀后起畦播种。
拌种肥一般亩用沤好的饼肥20公斤,骨粉2公斤、尿素2公斤,土杂肥500公斤左右混合种子撒播。
(四)播种用量。
亩用种量为:撒播的亩播种量0.45公斤;条播的亩播种量为0.35公斤。
点播的0.25公斤。
一般亩播种量不超过0.5公斤。
播种方式:撒播法:将种子混合土杂肥撒于地面,播后用耙轻耙一次,并轻压。
条播:一般采用单秆形,窄行条播,行距33厘米,播幅17厘米。
播种后稍压实。
分枝形品种可采用宽行条播,行距50厘米,播幅20厘米,条播要先把种子和细20公斤混合播种后,再用500公斤土杂肥作盖种肥。
点播:行距33厘米,穴距20厘米,每穴播种约10粒,播后盖上土杂肥,稍加压实。
播种最好在土壤湿润时播下,播后如遇干旱,应淋水或灌跑马水,速灌速排,使土壤不渍水,又不板结,易于出苗。
(五)间苗定苗。
在芝麻长出1对真叶时进行第1次间苗。
在芝麻长出2—3对真叶时进行第2次去弱留强间苗。
在3—4对真叶时进行移苗补苗。
补苗应在雨后或阴天傍晚进行,移植后淋水定根。
一般单秆形品种亩留2万株左右,分枝形品种亩留1.2—1.5万株左右。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芝麻是一种常用的油料作物,具有抗旱、抗逆、抗病防虫等特点,而且芝麻籽含有较高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微量元素,是一种营养丰富的食品。
为了提高芝麻的产量和质量,需要掌握一些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
下面介绍几点重要的技术和方法。
一、适宜的生长环境和土壤条件芝麻生长的适宜温度为20-28℃,较高的温度会导致花蕾和果实脱落,较低的温度会影响芝麻的花期和结果期,因此要选择生长期较为适宜的地区进行种植。
同时,芝麻需要充足的阳光,较为适宜的日照时间为9-10小时。
土壤条件也是影响芝麻生长和产量的重要因素之一。
芝麻对土壤要求不高,但宜选择疏松、排水良好、土层较深的土壤种植。
同时,为了提高芝麻的吸水性,可在种植前进行浸种处理。
二、合理的施肥方法芝麻的生长期比较长,需要吸收大量的养分。
而且芝麻在结果期需要大量的磷和钾,因此在肥料配比上要注重磷钾配合,施用较多的磷钾肥。
在生长期间也需要适量施用有机肥和氮肥,不宜过多,以免引起生长过旺而导致花期延迟。
三、合理的田间管理芝麻在田间生长的过程中,若要获得较高的产量和品质,就需要进行合理的田间管理。
包括杂草管理、病虫害防治和灌溉等。
杂草管理:芝麻生长期较长,较为容易受到杂草的影响,因此要注重及时、有效地进行杂草管理,一般可通过手工除草、草袋覆盖及化学器材等方法进行。
病虫害防治:芝麻易受到病虫害的侵害,常见的病虫害有芝麻疮痂菌、芝麻锈病、蝗虫、飞虱等。
为了防治这些病虫害,可以采用细菌制剂和生物制剂的方法,控制害虫并提高植物的免疫力;另外也可以进行化学药物防治,但要注意不要过量使用,以免产生环境污染及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灌溉管理:芝麻在生长期间需要适量的水分,但也要注意不要过多灌溉,防止发生水渍病,可以采用渗灌和滴灌等技术,提高水分利用效率。
四、正确的收割和加工方法芝麻的成熟期一般在9月份左右,可以通过观察芝麻籽粒的颜色和果实脱落情况来判断是否成熟,并选择合适的时间进行收割。
芝麻栽培技术要点

04
芝麻施肥技术与营养需求特点
施肥原则和营养元素需求分析
施肥原则
以有机肥为主,化肥为辅;底肥为主,追肥为辅;氮磷钾平衡施用。
营养元素需求
芝麻生长需要氮、磷、钾、钙、镁、锌等营养元素,其中氮、磷、钾需求量较大。
施肥计划制定和实施方法指导
施肥计划
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和芝麻生长阶段,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包括底肥和追肥的 施用量和时间。
选种
去除杂质和劣质种子,确保种 子质量。
浸种
将种子浸泡在水中,促进种子 吸水膨胀,提高发芽率。
拌种
使用农药或微肥对种子进行拌 种处理,以防治病虫害和提高
芝麻生长的养分供应。
种子质量标准与选购建议
纯度
净度
芝麻种子的纯度应达到国家标准,避免品 种混杂。
去除杂质和破损种子,保证种子质量。
发芽率
选择发芽率高的种子,确保出苗整齐。
病虫害防治策略和常用方法
防治策略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策略,通过选用抗病品种、加强田间管理、合理施肥浇水等措施来提高芝麻的抗 病能力。
常用方法
对于芝麻病虫害的防治,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等方法。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天敌来控制害虫 的种群数量;物理防治可以通过灯光诱杀、色板诱杀等方式来减少害虫数量;化学防治则是通过喷洒农药来杀死 害虫和控制病害的蔓延。
储存和运输环节注意事项提醒
储存
芝麻应储存在干燥、通风良好的仓库中,避 免潮湿和高温。储存期间,应定期检查仓库 的湿度和温度,以确保芝麻品质。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注意保护芝麻,避免损坏 和污染。同时,应根据气候条件选择合适的 运输方式和包装材料,以确保芝麻在运输过 程中的品质和安全。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摘要】芝麻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在栽培过程中采用合理的技术和方法可以实现高产。
本文从土壤选择与改良、良种选育与种植密度、施肥与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技术等方面对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进行了探讨。
在土壤选择与改良方面,选择疏松肥沃的土壤并进行合理改良可以提高产量。
在良种选育与种植密度方面,选择优质种子并控制适当的种植密度有利于芝麻的生长发育。
施肥与水管理是保证产量的关键,通过科学施肥和合理浇水可以提高芝麻的产量。
病虫害防治和采收加工技术也是关键步骤,及时防治病虫害、合理采收和加工可以保证作物的质量和产量。
通过对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的总结,可以为芝麻种植者提供参考,实现更好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芝麻、高产、栽培技术、土壤选择、改良、良种选育、种植密度、施肥、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加工技术、总结。
1. 引言1.1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概述芝麻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其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
在实践中,采用科学的栽培技术和方法可以提高芝麻的产量,实现高产栽培。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是通过对土壤、种子、施肥、水分、病虫害等多方面进行综合管理和调控,最终达到提高芝麻产量的目的。
芝麻高产栽培技术的核心是科学、合理的管理,其中土壤的选择与改良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对土壤的分析和改良,可以提高土壤的肥力,促进植株的生长和发育。
良种选育与种植密度、施肥与水管理、病虫害防治、采收与加工技术等方面的科学管理也是实现芝麻高产的关键。
本文将详细介绍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的各个方面,并总结经验,为广大农户和农业工作者提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大家实现芝麻高产栽培的目标。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能够提高大家对芝麻高产栽培技术与方法的认识,促进我国芝麻产业的发展和壮大。
2. 正文2.1 土壤选择与改良土壤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对于芝麻的高产栽培而言,土壤选择与改良是至关重要的环节。
在选择种植芝麻的土壤时,应优先选择土质疏松、排水良好、肥力丰富的土壤,以利于芝麻根系的生长和发育。
我国芝麻生产和栽培技术河南芝麻研究中心张海洋

在我国中部,西起湖北襄 樊,经河南南阳、驻马店、周 口至安微阜阳、宿县等地形成 一条我国芝麻集中种植带,并 以此为核心向南北辐射,形成 了包括黄淮、江淮、江汉平原 芝麻主产区。该区是我国芝麻 生产的中心,种植面积大,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芝麻生 产的形势。
我国芝麻生产和栽培技术河南芝麻研 究中心张海洋
1、生育前期:营养生长期(种子萌发-现蕾)芝麻根、茎、叶 等营养器官分化形成为主的阶段;
2、生育中期: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期(现蕾-终花)芝麻 一方面不断长出新叶、增加节位,一方面现蕾 、开花、结蒴,形成部分产量;
3、生育后期:生殖生长期(终花-成熟)芝麻全面转向生殖生 长,营养物质大量向生殖器官转移,子粒灌浆 速度加快,也是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4.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趋势与潜力
Crop Lab
(1)芝麻种植面积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 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东北地区具有较大的
发展潜力,如果稳定我国黄淮、江淮芝麻主产区面积,大 力发展我国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以及东北芝麻生产,我 国芝麻年种植面积在2-3年内可恢复到1000万亩;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Crop Lab
种植面积:河南313.5万亩、安徽171.0万亩、湖北164.6万亩、江西52.5万亩
.
我国芝麻生产和栽培技术河南芝麻研 究中心张海洋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年需求量:100万吨;年生产量:70万吨;年进口量:30万吨 我国主要从埃塞俄比亚、苏丹、缅甸等国家进口,加工产品 主要出口日本、韩国5%、欧美等国家。
我国芝麻生产和栽培技术河南芝麻研 究中心张海洋
黑芝麻的高产栽培技术

科学施肥
总结词
科学施肥是促进黑芝麻高产的关键措施。
详细描述
根据黑芝麻的生长需求和土壤养分状况,制 定合理的施肥计划。增施有机肥料,合理搭 配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黑芝麻生 长所需的各种养分。同时,注意控制施肥量 和施肥时机,避免过量施肥造成土壤盐碱化
等问题。
病虫害防治
总结词
病虫害防治是保障黑芝麻高产的重要环节。
3
光照
避免阳光直射,以防止芝麻变色和营养成分流失 。
储存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防潮防霉
定期检查储存环境,确保湿度适中, 防止芝麻受潮或发霉。
防止氧化
避免芝麻长时间暴露在空气中,以防 营养成分被氧化。
防虫害
采取措施防止虫害,如使用防虫剂或 定期清理储存环境。
05
提高黑芝麻产量的方法
选择优良品种
总结词
选择高产、优质、抗逆性强的黑芝麻品种是提高产量的关键。
种子选择
选用优良品种
选择适合当地气候、土壤条件的 黑芝麻品种,具有高产、优质、 抗逆性强的特点。
种子处理
播种前进行晒种、选种、消毒等 处理,以提高种子的发芽率和生 长势。
播种技术
适时播种
根据当地的气候条件,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保证出苗整齐和生长良好。
合理密植
根据品种特性和土壤肥力,确定适宜的种植密度,以充分利用土地和光能资源 。
黑芝麻的收获与储存
获时间与方法
收获时间
黑芝麻的收获时间通常在秋季,当芝麻 植株呈现黄色,且种子成熟时即可开始 收获。
VS
收获方法
使用镰刀或机械收割机将芝麻植株割下, 然后晾晒几天,使种子充分干燥。
储存环境与条件
1 2
温度
芝麻栽培技术

芝麻栽培技术芝麻作为一种重要的油料作物,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价值。
为了获得高产、优质的芝麻籽,农民们需要掌握一些关键的栽培技术。
本文将介绍芝麻的栽培要点,包括选地、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内容,以帮助农民们提高芝麻的产量和品质。
一、选地选地是芝麻栽培的第一步,合适的土地条件对花期、抗逆性及产量有很大影响。
首先,选择疏松、排水良好的土壤,避免发生积水现象。
其次,土壤PH值在6-7之间为宜,过酸或过碱的土壤都会影响芝麻的生长。
最后,土壤中不宜有较多的盐分,否则会影响芝麻的生长和产量。
二、施肥1. 基肥:芝麻生长需要充足的养分供应,因此在播种前应进行充分施肥。
在选地后,需要对土壤进行分析,了解其中的养分含量。
根据土壤分析结果,合理施用有机肥和无机肥,将养分均匀混入土壤中。
2. 追肥:芝麻的追肥主要是在苗期和开花期进行。
苗期追肥以磷肥为主,有利于根系的生长和分化。
开花期追肥主要是提供充足的氮肥和钾肥,有助于花期的繁茂和花果结实。
三、播种与管理1. 播种时间:芝麻的播种时间因地区和品种而异。
一般来说,春播适宜在4-5月份进行,秋播则在8-9月份进行。
选择适宜的播种时间,有利于芝麻的生长和发育。
2. 播种密度:芝麻的合理密度有助于充分利用土地资源和提高产量。
根据品种和土壤条件,一般的播种密度为每亩4-5万株,行距为50-60厘米。
3. 灌溉管理:芝麻对水分的需求较大,要保持土壤湿润状态,但避免积水。
根据土壤干湿程度和气候条件,合理安排灌溉次数和水量,以满足芝麻的生长需求。
4. 病虫害防治:芝麻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芝麻枯萎病、芝麻叶斑病、芝麻盲蝽等。
及时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清除病虫源、化学药剂防治等,可以有效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四、收获与储存芝麻的收获时间一般在种子颜色由绿转褐、坚果质地硬化时进行。
在收获前,需要将芝麻的杂质和病叶清理干净,避免对芝麻的品质产生影响。
收获后,应储存在通风干燥的地方,避免霉变和虫害。
芝麻栽培技术要点

收获方法
芝麻的收获方法包括人工收获和机械收获两种方式。人工收 获时,需要将芝麻植株割下,捆成小捆,然后晒干脱粒。机 械收获时,可以使用专门的芝麻收割机进行收割和脱粒。
无论采用哪种收获方式,都需要在收获前做好田间清理,去 除杂草和残余的蒴果,以减少病虫害的传播。
芝麻加工
芝麻加工主要包括清理、干燥、脱粒、除杂和包装等步骤。清理主要是去除杂质和残余的蒴果;干燥 是使芝麻中的水分含量降低到安全储存的标准;脱粒是将芝麻从蒴果中分离出来;除杂是去除杂质和 不完善粒子;包装是将加工好的芝麻进行包装,以便储存和运输。
注意合理施肥
芝麻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获得高产。 在施肥时,要根据土壤肥力和芝麻的 生长需求,合理搭配氮、磷、钾等营 养元素,做到科学施肥。
施肥时要注意适量、适时,避免过量 施肥导致烧苗或浪费养分,同时也要 避免施肥不足影响芝麻的生长和产量 。
注意适时收获
芝麻成熟后要及时收获,避免过度成熟导致芝麻籽掉落或品质下降。收获时要选择晴朗的天气,避免雨水淋湿影响芝麻品质 。
合理密植
根据土壤肥力和品种 特性,确定适宜的种 植密度,以提高单位 面积产量。
注意合理配置行株距 ,以充分利用土地资 源。
在保证通风透光的前 提下,适当增加种植 密度,可以提高芝麻 产量。
轮作制度
轮作可以减轻土壤病害的发生,提高 土壤肥力。
在轮作过程中应注意避免将同一种病 害的作物连作,以免加重病害的发生 。
灌溉条件
灌溉方式
芝麻灌溉可以采用喷灌、滴灌等多种 方式,根据土壤条件和气候特点选择 适宜的灌溉方式。
灌溉量
每次灌溉量应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 况而定,不宜过多或过少,保持适当 的土壤湿度有利于芝麻的生长和产量 提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江汉芝麻产区
耕作制度:一年二熟制 种植模式:小麦----芝麻----小麦
油菜----芝麻----油菜 芝麻类型:灰白芝麻主产区 单产:80-90kg/公顷; 品质: 含油量54-58%、蛋白质18-24%
Crop Lab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3、我国芝麻产区分布和生育特点
(1)芝麻种植面积有一定的发展潜力: ★ 我国中西部干旱、半干旱地区,东北地区具有较大的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平均种植面积:印度2554万亩、苏丹3009万亩、缅甸1940万亩、中国964万亩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世界四大主产国单产发展动态
12000
7000 2000
中国China 缅甸Myanmar 印度India 苏丹Sudan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3000
22.19
34.3
安徽
171.0
66.21
11.90
18.7
湖北
164.6
93.47
16.16
18.0
江西
52.5
51.01
2.77
Hale Waihona Puke 5.7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Crop Lab
2、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900
600 300
全国Total 河南Henan 安徽Anhui 湖北Hubei 江西Jiangxi
(3)华南春、夏、秋芝麻产区
耕作制度:一年三熟制 种植模式:春大豆----芝麻----油菜
水 稻----芝麻----油菜 芝麻类型:黑芝麻主产区 单产:45-50/亩; 品质: 含油量48-50%、蛋白质18-24%
Crop Lab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4.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趋势与潜力
Crop Lab
湖北全省,河南 省南阳及陕西汉 中地区
占全国面积
(%)
生产特点
28-30%
适宜种植芝麻,生产水平高, 产量稳定,但常遇涝害
5、长江中下游夏芝麻区
鄂东,九江、安 庆、芜湖,苏南 及江浙
6-7%
全区雨量充沛,气候温暖, 宜于种植夏芝麻
6、华南春、夏、秋芝麻区 江西、湖南、广 西、广东、福建 及海南
7、西南高原春、夏芝麻区 云贵、川东盆地、 西藏局部温暖河 谷地带
72.22 第一位
总产
(万吨)
321.18 64.39 29.92 44.84
69.36 第一位
面积占全世界 的比例
23.4 21.2 18.9 9.2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1)世界四大主产国种植面积发展动态
2400000
1600000 800000
印度India 苏丹Sudan 缅甸Myanmar 中国China
单产:印度25.1kg/亩、 苏丹13.0kg/亩、缅甸22.9kg/亩、中国69.4kg/亩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3)世界四大主产国总产发展动态
1000000 800000 600000 400000 200000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印度India 苏丹Sudan 缅甸Myanmar 中国China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1、我国芝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国家
世界 印度 苏丹 缅甸 中国 中国排名
收获面积
(万亩)
10731.28 2554.92 3009.51 1940.50
964.78 第四位
Data fromFAO:2000-2008
单产
(Kg/亩)
29.91 25.12 12.99 22.91
Crop Lab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3、我国芝麻产区分布和生育特点
(1)黄淮夏芝麻产区
耕作制度:一年二熟制 种植模式:小麦-芝麻-小麦
油菜-芝麻-油菜 芝麻类型:白芝麻主产区 单产:65-70kg/亩; 品质: 含油量54-58%、蛋白质18-24%
Crop Lab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010年油料作物生产技术培训会议
Crop Lab
我国芝麻生产和栽培技术
张海洋 博士 河南省芝麻研究中心
报告内容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芝麻生育规律与高产基础 芝麻产高业产技栽术培需技求调术研与工实作践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1.我国芝麻生产在世界上的地位 2.我国芝麻生产发展和贸易现状 3.我国芝麻产区分布和生产特点 4.我国芝麻生产发展趋势与潜力
7-8% 2-3%
气候炎热,雨量充沛,复种 指数高,多种于丘陵及薄地
低纬度高原,雨量充沛,生 长季节阴雨天多,注意防涝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3、我国芝麻产区分布和生育特点
在我国中部,西起湖北襄 樊,经河南南阳、驻马店、周 口至安微阜阳、宿县等地形成 一条我国芝麻集中种植带,并 以此为核心向南北辐射,形成 了包括黄淮、江淮、江汉平原 芝麻主产区。该区是我国芝麻 生产的中心,种植面积大,在 很大程度上影响着中国芝麻生 产的形势。
2、华北春、夏芝 北京、天津、河北、
麻区
山东、山西、陕北
3、黄淮夏芝麻区 河南、安徽和苏北 部分地区
7-8% 40%
气温低、降雨少,栽 培较粗放,间套作较 多
气候、土壤均适宜种 植芝麻,但生长季节 经常出现涝害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3、我国芝麻产区分布和生产特点
生态区类型
4、江汉夏芝麻区
覆盖范围
总产量:印度64.4万吨、苏丹29.9万吨、缅甸44.8万吨、中国69.4万吨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000-2008年全国平均年种植面积、单产、总产
播种面积
(万亩)
单产
(kg/亩)
总产
(万吨)
面积占全国 比例 (%)
全国
914.4
73.17
69.43
河南
313.5
68.46
10%出口
30%食用
55%油用
食用Food 油用Oil 出口export 其它seeds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3、我国芝麻产区分布和生产特点
生态区类型
1、东北、西北 春芝麻区
覆盖范围
东北三省、内蒙、 新疆、甘肃、青海
占全国面积 (%) 5-6%
生产特点
东北热量不足,生长 季节短,西北光热充 足,水之源缺乏
0 2000 2002 2004 2006 2008
种植面积:河南313.5万亩、安徽171.0万亩、湖北164.6万亩、江西52.5万亩
.
Ⅰ 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2.我国芝麻生产和贸易现状
年需求量:100万吨;年生产量:70万吨;年进口量:30万吨 我国主要从埃塞俄比亚、苏丹、缅甸等国家进口,加工产品 主要出口日本、韩国5%、欧美等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