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X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研究报告 (1)

XX城市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行性

方案

1.系统概述

长期以来,政府各部门内部拥有着大量城市基础数据资源,但由于管理分散,制度规范不健全,造成重复采集、口径多乱、数出多门;各部门的指标数据自成体系,标准不一,共享程度较差。随着政府向“经济调节、市场监管、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管理职能的转变,就要求必须能够全面、准确掌握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态势,强化政府部门掌控决策信息资源的能力,政府部门间信息资源整合与共享需求越来越紧密,但当前部门间信息共享多是点对点方式,没有统一的数据交换管理平台。因此各部门对加快解决数据资源分散管理、数据共享不足的问题需求十分迫切,需要建立城市基础数据库(以下简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以解决以上问题。

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建设,可以实现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的经济社会综合数据采集交换,为各部门提供更广泛的信息共享支持,一方面数据信息从各委办局、各所辖地区整合接入,另一方面也为政府和这些接入部门提供全面的共享服务。同时,以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建立为基础,整合来自各委办局和各所辖地区的、经过审核转换处理的数据资源,可实现对经济社会信息的统一和集中存储,确保数据的唯一性和准确性,为今后政府工作提供一致的基础数据支持。

数据整合共享只是手段,数据分析服务才是目的。依托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建设,可有效整合各政府部门所掌握的全市经济社会信息资源,满足政府业务对统一数据资源共享需要,进而提升形势分析预测水平,对政府在发展规划、投资布局、资源环境、管理创新、科学决策等业务提供强有力支持,提高了政府部门掌控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态势能力。

2.建设目标

1)建立科学合理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力求全面反映地区经济和

社会发展的总体情况:

2)有组织、有计划、持续地对政府统计部门、政府各部门以及国民经济行业管理部门负责统计的关系到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信息资源进行收集、整合,建立全地区城市信息资源共建、共享的统一管理机制;

3)依托地区电子政务基础设施,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以科学的地区宏观经济和社会发展指标体系为基础,建设支持政府宏观经济管理和社会和谐发展的基础数据库系统,提高信息资源的建设、管理和共建共享能力;

4)为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和谐发展提供一致的城市基础数据,为各类应用系统建设提供基础数据支持,满足政府管理决策、部门信息共享和社会公共服务“三个层次”的需求。

3.系统架构

3.1.总体架构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核心是建立面向宏观经济发展、社会公共服务的数据库和数据服务。总体架构由支撑体系(标准规范支撑体系、管理运行维护支撑体系、安全支撑体系)、网络系统、信息共享平台软硬件系统环境、数据库体系(中心交换库、基础数据库、主题库、发布库、宏观经济数据库管理系统、元数据库系统)、应用系统(数据交换处理系统、应用支撑系统、数据综合分析系统)组成。

信息共享平台通过网络收集统计系统和各共建部门的信息资源,并有效地将这些信息资源进行分类整理,实现跨部门、跨行业的宏观经济管理信息共享,并向用户提供数据服务;

数据库体系:由元数据控制,实现数据的交换、存储和发布,整合共建单位现有信息资源,构建主题库和发布库,为数据服务提供支持。 3.2. 体系结构

专网

专网门户数据综合分析系统

数据库体系Internet

外网门户外网应用:政务及统计信息发布公众互动统计信息检索 互联网发布区

信息共享平台

逻辑隔离

专网门户数据库体系

信息共享平台

数据库管理维护系统元数据库管理系统

基础数据库

用户

数据交换对接

宏观库数据共享(发布)区

宏观库数据生产(工作)区

其它功能

专网发布库

中心交换库

外网发布库

数据库管理系统

元数据库管理系统

主题管理

逻辑隔离

19个委办局

数据

数据...

国家统计局北京市统计

局元数据

信息共享平台数据审核转换

共享数据库

基础数据库主题数据库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信息共享平台划分为工作(生产)区、发布(共享)区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区。在工作(生产)区构建宏观经济数据的采集、整合、处理和存储

系统;在发布(共享)区构建宏观经济数据的发布与共享、存储与备份和专网门户系统等环境支撑系统;在互联网信息发布区构建互联网门户系统,为社会公众提供宏观经济信息服务。

3.3.总体流程图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总体流程图如下: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采用在线填报、数据库对接和基于消息的数据交换三种采集方式,集中采集、整合、存储各共建部门指标数据。中心交换数据库存储各共建部门交换来的原貌数据,基础数据库是对原貌数据进行审核转换和加工而成,是主题数据库和发布库构成的基础。元数据库对数据的采集交换、整合、存储、分析和发布

全过程进行定义和约束。专网和互联网的用户可通过门户系统,分别对发布(共享)区和互联网信息发布区的数据进行访问。

3.4.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设计原则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涉及到区域内经济社会发展各个方面的数据,需要从所有相关政府部门采集数据。根据我公司实际项目经验,选择和确定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项目共建单位的主要依据以下原则:

1)共建单位拥有的基础指标在反映地区经济社会发展进程暨地区城市指标体系中的重要程度。按照设置指标的依据和原则,参与共建单位的基础指标必须能够较全面地满足要求。

2)各方面对指标的需求程度,包括政府领导对相关信息的关注程度,发改委综合管理与宏观调控对指标的需求程度,各委办局对指标的需求等。根据党政领导的日常需求和各部门提供的信息产品,参加共建单位的基础指标均涵盖在内。

3.5.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指标体系

3.6.数据资源分布情况

表一:数据资源分布总表

表二:各政府部门数据资源

3.7.数据组成与结构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核心数据库业务体系要根据不同的数据来源、层次、粒度、业务内容和区域特征分成以下类型数据:

(1)按照数据来源:主要可以分成政府统计部门数据和政府其他各部门数据;

(2)按照数据层次:分成原貌数据层和整合数据层;原貌数据按照数据来源并保持原貌特征存储的数据,整合数据是原貌数据经过整合处理后形成的逻辑统一的数据;

(3)按数据粒度:分为宏观和中观两个层面数据。宏观层指标为反映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整体运行状况的主要社会经济总量指标及其结构、速度、效益指标数据;中观层指标为按照产业、行业、区域等特征进行分组的汇总数据和分类数据;

(4)按业务指标体系划分:主要包括经济运行、城市建设、人口就业、社会发展、环境资源;经济运行又可以分成总量、财政、税收、投资、工业生产、房地产开发等等;

(5)按区域特征:按照行政区划和区域功能划分数据。

4.核心功能

通过对用户需求分析,根据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的技术特点,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功能主要包括核心应用、辅助管理、支撑保障三大部分。

4.1.核心应用功能

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系统具备数据交换、存储、主题加工、查询分析和发布管理等宏观经济信息形成的全过程的功能。核心应用功能主要由规划设计和元数据库管理、数据交换处理、数据集中存储备份管理、数据整合处理、数据调度管理、主题

管理和维护、数据分析应用、信息发布管理等组成。

1)规划设计和元数据管理:规划设计和元数据管理主要实现宏观经济数据库的标准化建设过程,是对宏观库业务和技术标准的设计和管理。主要包括元数据存储、元数据管理和规划设计三大功能模块:

(1)元数据存储(元数据库)是以管理中心元数据库为核心的元数据存储管理体系;

(2)元数据管理主要是以中心元数据为基础,通过元数据的读取、分发、同步更新和维护,建立宏观经济数据库的统一的元数据管理机制;

(3)规划设计是对以指标为核心的业务元数据进行统一的设计、维护和管理,是一个元数据的应用过程。

2)数据交换处理:实现数据交换对接和数据审核转换处理,主要包括以下功能模块:

(1)网上交换处理就是通过专网的方式实现数据交换;

(2)数据交换对接主要是把分散在各职能部门的经过预处理的数据通过交换机制,汇集到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数据中心的各自交换接口上;“包括数据通信、数据交换和数据对接功能。数据对接也是数据交换的一种方式;数据交换对接还包括数据中心通过对接的方式从中心向各节点下载交换数据”;

(3)数据审核转换是指抽取来各职能部门的交换数据,按照数据交换标准的要求,进行审核校验、转换和上载入库;

(4)交换监控管理主要是实现数据交换处理过程的安全监控、异常处理、系统监控等功能。

3)数据存储和管理:数据集中存储和管理以基础数据库为主,主要包括以下功能:

(1)基础数据存储是对宏观经济社会发展数据的集中存储管理;

(2)数据整合处理是在数据交换处理的基础上,对存储与基础数据库的原貌数据进一步的再加工处理,以达到数据的逻辑统一;

(3)数据调度管理是实现系统内部数据的统一ETL功能,能够进行数据资源配置和任务调度配置,是系统内部统一的数据调度平台;

(4)统一数据管理以基础数据库为基础实现对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各个层次数据统一管理和维护。

4)主题数据管理:主要包括主题数据库和主题数据管理两大功能模块。主题数据库根据主题应用系统的不同需求可以有不同的形式,主题库也可以有多个;主题数据管理包括主题数据的抽取和加工处理、主题数据库更新、主题的定义和维护等功能。

5)综合分析应用:

(1)提供分析应用数据环境;

(2)宏观经济基本信息和常规主题或专题分析成果的查询和展现;

(3)领导的个性化服务:针对市委市政府不同职能领导的需求关键指标分析;

(4)电子编辑出版功能。

6)信息发布管理:实现对宏观库综合数据和分析成果数据发布的统一管理,确保发布数据准确和权威。

4.2.辅助管理功能

辅助管理主要实现以宏观经济数据库数据中心的管理功能,主要包括统一门户服务、工作流管理、电子存档管理、系统管理与监控等功能。

1)统一门户服务:通过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提供统一的用户管理、信息目录服务和应用集成服务,具有标准架构和定制规范的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统一门户管理,支持各类用户对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广泛应用。

2)工作流管理:工作流管理系统作为系统的基础运行环境的一部分,对宏观经济

数据库系统的业务流程进行定制和管理,对业务系统的各项操作和管理、权限的指派均可以通过工作流管理系统进行设计和定制。

3)电子存档管理:对各部门交换数据、分类加工整理数据、主题数据和发布数据、以及相关工作文档等电子数据文件(各部门的交换数据文件、报送的各种资料文件、工作动态信息等),实行有效的永久性介质保存和管理,提供归档数据的目录查询、介质调阅、重载上线等服务。

4)系统管理与监控:保证宏观经济数据库信息的时效性、统一性、稳定性,必须建立统一的系统管理和监控系统,对整个系统资源进行配置和监控管理,确保系统各种软件、主机和网络的安全高效的运行。

4.3.支撑保障功能

支撑保障功能确保网络正常运行和安全,是进行电子政务项目的基本条件,也是保证宏观经济数据库应用正常运行和安全稳定的基础支撑保障平台,主要包括系统维护、信息安全等功能。

1)系统运行维护:提供系统正常运行所必须的管理和维护功能,包括:数据备份与恢复、代码管理、数据中心网络硬件平台以及交换对接系统的网络硬件平台的运维。

2)信息安全:能根据北京市智慧城市公共基础数据库的密级,在网络层、系统层、数据层和应用层提供可靠的安全保障;同时,保障共享信息和业务处理信息的传输、存储和访问的安全保密。

3)标准体系:建立城市指标体系、元数据标准规范以及数据交换格式标准。

标准化建设是以宏观经济指标为核心业务,以及技术标准设计、管理的过程,数据中心是承担标准化建设的主要职能机构。

标准化建设的流程如下图所示:

5.系统特色

●基于元数据的系统实现

通过使用元数据体系(包括指标、目录、规则等)描述统计业务的报表、业务及实际数据,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可追溯性;

功能强大的报表设计器:可设计各类符合统计业务的复杂报表,并基于元数据对报表内容进行描述;

规则引擎,以类似自然语言的形式表达非常复杂的审核关系,在用户填报和采集时进行数据的审核验证。

●统一的集中平台

本系统是一个数据采集和加工处理平台,在充分融合当前先进信息技术和统计业务处理模式的基础上,使得各类填报用户通过此平台方便快捷地完成数据报送任务,同时使业务处理人员可以方便、灵活的进行数据处理、统计分析和信息共享发布等工作;

1)是各级发改委机构人员的工作平台,基于统一的元数据,利于管理的规范化;也减少了中间的数据传递的环节,加快了数据采集加工的过程;

2)是各级发改委机构、政府其他部门、企业之间的互动平台,即有利于数据的快速采集,也有利于及时解决问题,从而不但保证数据采集速度,也保证了

数据质量;

3)是统一的服务平台,即方便企业报送数据,也可通过此平台为其他政府部门、社会公众提供高质量的数据共享服务;

●统一的数据标准

元数据的使用是标准化、规范化的过程,对业务、技术、数据基础元素进行抽象,描述其特征、属性,以统一口径在系统中应用,从而保证的数据的一致性,增强数据的共享程度和使用能力。

●快捷方便的消息互动平台

为了增强企业与政府、下级对上级的沟通效率,系统增加了消息引擎,可实时进行电话、短信、邮件等消息互动方式进行催报提醒;

●流程化管理的统计业务处理

流程型业务处理系统区别于过去的功能型信息系统,更加侧重于整体业务的处理和融合而不是分散功能的建立,可以有效的消除信息孤岛。

●支持数据分析能力的扩展

支持基于数据中心的高端数据分析应用,可应对用户的要求,快速灵活的进行大数据量复杂查询处理,以直观的统计图表方式展现给用户,对统计指标的分布结构、变化趋势等特征进行跟踪分析。并可支持利用数据仓库、多维数据库等技术手段,对统计数据进行深入挖掘,重点研究指标之间的相互约束、相互影响的内在逻辑关系,进行各种相关性分析。

须知

本资料为我司为特定企业撰写,所以本研究资料受时限、地理等客观因素影响,请采用者视具体情况而定,如造成不良影响,本司不承担任何后果!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制定某一建设或科研项目之前,对该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技术方案及技术政策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报告主要内容是要求以全面、系统的分析为主要方法。整个可行性研究提出综合分析评价,指出优缺点和建议。中国产业竞争情报网认为,根据结论的需要,以增强可行性研究报告的说服力。

可行性研究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含答案)

数据库基础知识试题 部门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日期_________ 得分__________ 一、不定项选择题(每题分,共30分) 1.DELETE语句用来删除表中的数据,一次可以删除( )。D A .一行 B.多行 C.一行和多行 D.多行 2.数据库文件中主数据文件扩展名和次数据库文件扩展名分别为( )。C A. .mdf .ldf B. .ldf .mdf C. .mdf .ndf D. .ndf .mdf 3.视图是从一个或多个表中或视图中导出的()。A A 表 B 查询 C 报表 D 数据 4.下列运算符中表示任意字符的是( )。B A. * B. % C. LIKE 5.()是SQL Server中最重要的管理工具。A A.企业管理器 B.查询分析器 C.服务管理器 D.事件探察器 6.()不是用来查询、添加、修改和删除数据库中数据的语句。D A、SELECT B、INSERT C、UPDATE D、DROP 7.在oracle中下列哪个表名是不允许的()。D A、abc$ B、abc C、abc_ D、_abc 8.使用SQL命令将教师表teacher中工资salary字段的值增加500,应该使用的命令 是()。D A、Replace salary with salary+500 B、Update teacher salary with salary+500 C、Update set salary with salary+500 D、Update teacher set salary=salary+500 9.表的两种相关约束是()。C

实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实验报告

实验报告 一、实验名称 二、实验目的 三、实验准备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五、实验后思考题 班级:资工(基)10901 姓名:魏文风 序号:28 实验二、空间数据库管理及属性编辑 一、实验目的 1.利用ArcCatalog管理地理空间数据库,理解Personal Geodatabse空间数据库模型的有关概念。 2.掌握在ArcMap中编辑属性数据的基本操作。 3.掌握根据GPS数据文件生成矢量图层的方法和过程。 4.理解图层属性表间的连接(Join)或关联(Link)关系。 二、实验准备 预备知识: ArcCatalog 用于组织和管理所有GIS 数据。它包含一组工具用于浏览和查找地理数据、记录和浏览元数据、快速显示数据集及为地理数据定义数据结构。 ArcCatalog 应用模块帮助你组织和管理你所有的GIS 信息,比如地图,数据集,模型,元数据,服务等。它包括了下面的工具: ●浏览和查找地理信息。 ●记录、查看和管理元数据。 ●创建、编辑图层和数据库 ●导入和导出geodatabase 结构和设计。 ●在局域网和广域网上搜索和查找的GIS 数据。

管理ArcGIS Server。 ArcGIS 具有表达要素、栅格等空间信息的高级地理数据模型,ArcGIS支持基于文件和DBMS(数据库管理系统)的两种数据模型。基于文件的数据模型包括Coverage、Shape文件、Grids、影像、不规则三角网(TIN)等GIS数据集。 Geodatabase 数据模型实现矢量数据和栅格数据的一体化存储,有两种格式,一种是基于Access文件的格式-称为Personal Geodatabase,另一种是基于Oracle或SQL Server等RDBMS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的数据模型。 GeoDatabase是geographic database 的简写,Geodatabase 是一种采用标准关系数据库技术来表现地理信息的数据模型。Geodatabase是ArcGIS软件中最主要的数据库模型。 Geodatabase 支持在标准的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表中存储和管理地理信息。 在Geodatabase数据库模型中,可以将图形数据和属性数据同时存储在一个数据表中,每一个图层对应这样一个数据表。 Geodatabase可以表达复杂的地理要素(如,河流网络、电线杆等)。比如:水系可以同时表示线状和面状的水系。 基本概念:要素数据集、要素类 数据准备: 数据文件:National.mdb ,GPS.txt (GPS野外采集数据)。 软件准备: ArcGIS Desktop 9.x ---ArcCatalog 三、实验内容及步骤 第1步启动ArcCatalog打开一个地理数据库 当ArcCatalog打开后,点击, 按钮(连接到文件夹). 建立到包含练习数据的连接(比如 “E:\ARCGIS\EXEC2”), 在ArcCatalog窗口左边的目录树中, 点击上面创建的文件夹的连接图标旁的(+)号,双击个人空间数据库-National.mdb。打开它。. 在National.mdb中包含有2个要素数据集、1个关系类和1个属性表第2步预览地理数据库中的要素类 在ArcCatalog窗口右边的数据显示区内,点击“预览”选项页切换到“预览”视图界面。在目录树中,双击数据集要素集-“WorldContainer”,点击要素类-“Countries94”激活它。 在此窗口的下方,“预览”下拉列表中,选择“表格”。现在,你可以看到Countries94的属性表。查看它的属性字段信息。 花几分钟,以同样的方法查看一下National.mdb地理数据库中的其它数据。

1-数据库基础知识练习-答案

一、数据库系统认知 1.数据库(DB)、数据库系统(DBS)和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之间的关系是(A )。 A.DBS包括DB和DBMS B.DBMS包括DB和DBS C.DB包括DBS和DBMS D.DBS就是DB,也就是DBMS 2.下面列出的数据库管理技术发展的3个阶段中,没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的阶段是(D)。 I.人工管理阶段II.文件系统阶段III.数据库阶段 A.Ⅰ和ⅡB.只有ⅡC.Ⅱ和ⅢD.只有Ⅰ 3.描述数据库整体数据的全局逻辑结构和特性的是数据库的(A )。 A.模式B.内模式C.外模式 4.在修改数据结构时,为保证数据库的数据独立性,只需要修改的是(C)。 A.模式与外模式B.模式与内模式C.三级模式之间的两层映射D.三级模式 5.下列4项中,不属于数据库系统特点的是( C )。 A.数据共享B.提高数据完整性 C.数据冗余度高D.提高数据独立性 6.数据模型的三个要素是(B )。 A.实体完整性、参照完整性、域完整性 B.数据结构、数据操作、数据完整性 C.数据增加、数据修改、数据查询 D.外模式、模式、内模式 7.数据管理技术发展阶段中,文件系统阶段与数据库系统阶段的主要区别之一是数据库系统(B)。

A.有专门的软件对数据进行管理 B.采用一定的数据模型组织数据 C.数据可长期保存 D.数据可共享 8.下列选项中(A)不是数据库系统的特点。 A.数据加工B.数据共享C.关系模型D.减少数据冗余 9.数据库系统的数据独立性体现在(B)。 A.不会因为数据的变化而影响到应用程序 B.不会因为数据存储结构与数据逻辑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应用程序 C.不会因为存储策略的变化而影响存储结构 D.不会因为某些存储结构的变化而影响其他的存储结构 10.用户或应用程序看到的那部分局部逻辑结构和特征的描述是(C)模式。 A.模式 B.物理模式 C.外(子)模式 D.内模式 11.下述(D)不是DBA数据库管理员的职责。 A.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建立 B.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管理 C.负责整个数据库系统的维护和监控 D.数据库管理系统设计 二、需求分析与数据库概念设计 12.在进行管理系统需求分析时,数据字典的含义是(D)。 A.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属性和文件的名称集合 B.数据库中所有数据的集合 C.数据库中所涉及的字母、字符及汉字的集合

一次性纸杯生产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第一章项目概况 1、1项目名称、项目承办单位 (1)项目名称、一次性纸杯生产建设项目 (2)项目承办单位、筹建 (3)法人代表,高战利 1、2项目负责人及实施地点 1)项目负责人,高战利 (2)项目实施地点,项目实施地点在陕西省三原市渠岸镇渠岸村 1、3项目建设规模及建军设内容 (1)项目建军设规模 项目建成后,将形成每天生产30万只一次性纸制品的生产线。年生产总量为1.08亿只一次性纸制品,实现销售收入6.48万元。实现年利润107万元。 (2)项目总投资 本项目总投资为427.5万元。其中固定资产投资270.5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 (3)项目主要内容 本项目在三原渠岸村租用土地30亩,新建办公房、生产车间、库房以及相应的配套设施,形成一次性纸制品加工生产

线一条龙,年加工生产量为1.08亿只。 1、4可研结论概述 项目建成后生产品具有较为广阔的市场,项目实施行的各个环节能够合有利条件和资源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同时,项目实施可以为当地提供20余人的就业岗位,具有一定的社会效应。

第二章可行性研究报告的编制依据和范围 2、1可研报告编制依据 (1)国家计委等部门关于《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编制内容及深度》规定 (2)公司提供的项目建义书及有关原始资料。 (3)有关行业标准及规范。 2、2编制范围 本可行研究报告是对一次性产建设茂盛的必要性和可行性进行研究、对产品市场、技术先进性、成熟性、建设规模、物料供应及协作关系、工艺主要设备选型及相应的公用配套设施、环境保护、劳动安全卫生等方面进行研究。提出可行的方案。并在此基础上对项目投资进行估算及财务评价。

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

第一章数据库系统概论 本章目的在于使读者对数据库系统的基本知识能有一个较为全面的了解,为今后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基础。本章重点介绍了有关数据库结构和数据库系统组织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以及常见的三种类型的数据库系统的特点。重点介绍关系数据库的有关知识。 1.1 数据管理技术发展史 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人类对信息的依赖程度也在不断地增加。数据作为表达信息的一种量化符号,正在成为人们处理信息时重要的操作对象。所谓数据处理就是对数据的收集、整理、存储、分类、排序、检索、维护、加工、统计和传输等一系列工作全部过程的概述。数据处理的目的就是使我们能够从浩瀚的信息数据海洋中,提取出有用的数据信息,作为我们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的决策依据。数据管理则是指对数据的组织、编码、分类、存储、检索和维护,它是数据处理的一个重要内容中心。数据处理工作由来以久,早在1880年美国进行人口普查统计时,就已采用穿孔卡片来存储人口普查数据,并采用机械设备来完成对这些普查数据所进行的处理工作。电子计算机的出现以及其后其硬件、软件的迅速发展,加之数据库理论和技术的发展,为数据管理进入一个革命性阶段提供有力的支持。根据数据和应用程序相互依赖关系、数据共享以及数据的操作方式,数据管理的发展可以分为三个具有代表性的阶段,即人工管理阶段、文件管理阶段和数据库管理阶段。

【1】人工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以前,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和软件发展才刚刚起步,数据管理中全部工作,都必须要由应用程序员自己设计程序完成去完成。由于需要与计算机硬件以及各外部存储设备和输入输出设备直接打交道,程序员们常常需要编制大量重复的数据管理基本程序。数据的逻辑组织与它的物理组织基本上是相同的,因此当数据的逻辑组织、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进行数据管理工作的许多应用程序就必须要进行重新编制。这样就给数据管理的维护工作带来许多困难。并且由于一组数据常常只对应于一种应用程序,因此很难实现多个不同应用程序间的数据资源共享。存在着大量重复数据,信息资源浪费严重。 【2】文件管理阶段 这一阶段发生于六十年代,由于当时计算机硬件的发展,以及系统软件尤其是文件系统的出现和发展,人们开始利用文件系统来帮助完成数据管理工作,具体讲就是:数据以多种组织结构(如顺序文件组织、索引文件文件组织和直接存取文件组织等)的文件形式保存在外部存储设备上,用户通过文件系统而无需直接与外部设备打交道,以此来完成数据的修改、插入、删除、检索等管理操作;使用这种管理方式,不仅减轻进行数据管理的应用程序工作量,更重要地是,当数据的物理组织或存储设备发生变化时,数据的逻辑组织可以不受任何影响,从而保证了基于数据逻辑组织所编制的应用程序也可以不受硬件设备变化的影响。这样就使得程序和数据之间具有了一定的相互独立性。 但由于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完全是根据应用程序的具体要求而设计,它的管理与维护完全是由应用程序本身来完成,因此数据文件的逻辑结构与应用程序密切相关,当数据的逻辑结构需要修改时,应用程序也就不可避免地需要进行修改;同样当应用程序需要进行变动时,常常又会要求数据的逻辑结构进行相应的变动。在这种情况下,数据管理中的维护工作量也是较大的。更主要的是由于采用文件的形式来进行数据管理工作,常常需要将一个完整的、相互关联的数据集合,人为地分割成若干相互独立的文件,以便通过基于文件系统的编程来实现来对它们的管理操作。这样做同样会导致数据的过多冗余和增加数据维护工作的复杂性。例如人事部门、教务部门和医务部门对学生数据信息的管理,这三个部门中

数据库原理实验报告(2)

南京晓庄学院 《数据库原理与应用》 课程实验报告 实验二数据库的创建、管理、备份及还原实验 所在院(系):数学与信息技术学院 班级:11软工转本2 学号: 1130708 11130710 姓名:马琦乔凌杰

1.实验目的 (1)掌握分别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图形界面和Transact-SQL语句创建和修改 数据库的基本方法; (2)学习使用SQL Server查询分析窗口接收Transact-SQL语句和进行结果分析。 (3)了解SQL Server的数据库备份和恢复机制,掌握SQL Server中数据库备份与还原的方 法。 2.实验要求 (1)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2)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3)使用Transact-SQL语句创建“教学管理”数据库。 (4)使用Transact-SQL语句修改和删除“教学管理”数据库。 (5)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备份设备”;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对数据库“教学管理”进行备份和还原。 (6)SQL Server 2005数据库文件的分离与附加。 (7)按要求完成实验报告 3.实验步骤、结果和总结实验步骤/结果 (1) 总结使用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创建、修改和册除“TM”(教学管理)数据库的过程。 新建数据库如下图所示: 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主界面,选择数据库右击新建数据库。 如何修改数据库 进入sql server management studio 主界面,选择数据库右击属性即可看到数据库信息,可更改数据库基本信息。

数据库基本知识(自己整理,初学者可以看一下,基于某MySql)

数据库

1常见数据库 1.1MySql : 甲骨文 1.2Oracle: 甲骨文 1.3SQL Server: 微软 1.4Sybase: 赛尔斯 1.5DB2: IBM 2MySql基础知识 2.1关系结构数据模型数据库 2.2SQL(Structured Query Language)结构化查询语言2.2.1DDL(Data Definition Language):数据定义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对象:库、表、列等 操作数据库 CREATE DATABASE [IF NOT EXISTS]mydb1 USE mydb1 DROP DATABASE [IF NOT EXISTS] mydb1

ALTER DATABASE mydb1 CHARACTER SET utf8 操作表 插入表 CREATE TABLE stu( sid CHAR(6), sname VARCHAR(20), age INT, gender VARCHAR(10) ); 更改表 ALTER TABLE t_user ADD (student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MODIFY gender CHAR(20) ALTER TABLE t_user CHANGE gender VARCHER(20) ALTER TABLE t_user REMANE genderTO genders ALTER TABLE t_user DROP gender 删除表 DROP TABLE t_user 2.2.2DML(Data Manipulation Language):数据操作语言,用来定义数据库记录(数据) 插入数据 INSERT INTO t_user VALUES() INSERT INTO 表名 VALUES(值1,值2,…)

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中咨国联|出品

目录 第一章总论 (9) 1.1项目概要 (9) 1.1.1项目名称 (9) 1.1.2项目建设单位 (9) 1.1.3项目建设性质 (9) 1.1.4项目建设地点 (9) 1.1.5项目负责人 (9) 1.1.6项目投资规模 (10) 1.1.7项目建设规模 (10) 1.1.8项目资金来源 (12) 1.1.9项目建设期限 (12) 1.2项目建设单位介绍 (12) 1.3编制依据 (12) 1.4编制原则 (13) 1.5研究范围 (14) 1.6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14) 1.7综合评价 (16) 第二章项目背景及必要性可行性分析 (18) 2.1项目提出背景 (18) 2.2本次建设项目发起缘由 (20) 2.3项目建设必要性分析 (20) 2.3.1促进我国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产业快速发展的需要 (21) 2.3.2加快当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举措 (21) 2.3.3满足我国的工业发展需求的需要 (22) 2.3.4符合现行产业政策及清洁生产要求 (22) 2.3.5提升企业竞争力水平,有助于企业长远战略发展的需要 (22) 2.3.6增加就业带动相关产业链发展的需要 (23) 2.3.7促进项目建设地经济发展进程的的需要 (23) 2.4项目可行性分析 (24) 2.4.1政策可行性 (24) 2.4.2市场可行性 (24) 2.4.3技术可行性 (24) 2.4.4管理可行性 (25) 2.4.5财务可行性 (25) 2.5手机摄像头生产线建设项目发展概况 (25) 2.5.1已进行的调查研究项目及其成果 (26) 2.5.2试验试制工作情况 (26) 2.5.3厂址初勘和初步测量工作情况 (26)

空间数据库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空间数据库》实验报告 班级:地理1502班姓名:xx 学号:xxx 第1章需求分析 1.1需求概述 图书管理系统主要是适用于学校的,通过oracle数据库进行逻辑处理,实现对图书、读者(学生)、出版社信息的增删改查,核心功能是实现借书和还书操作,亮点是增添了学生可以挂失和修改密码的功能。下面设计的图书管理信息系统,这些功能均已实现。 1.2功能需求 图1.1

第2章概念设计 2.1 实体与属性 根据需求建立五个实体(admin,book,publisher,reader,booktype),并赋予其各自的属性,如图2.1 图2.1 2.2 初步E-R图 将各个局部E-R图合并,消除属性冲突、命名冲突、结构冲突,然后再用分析的方法或者规范化理论来消除冗余,生成基本E-R图,流程如图2.2,合并后的初步E-R图如图2.3所示。 图2.2

图2.3 第3章逻辑设计 3.1 逻辑结构设计 逻辑结构设计的流程图如图3.1所示,主要包括三个部分:1、将基本E-R图根据七条转化原则转化为一般数据模型;2、根据所选用的DBMS(Oracle)的功能及限制,将数据模型转换为Oracle 规定的模型。 图3.1

3.2 优化后的模型 管理员(职工号,姓名,性别,年龄,密码) 借阅者(卡号,姓名,年龄,性别,密码,专业,学院,最大借阅量)书籍(索书号,书名,作者,出版社号,类型号,价格,是否被借阅)出版社(出版社号,出版社名,电话,地址) 类型(类型号,类型名,所在楼层) 借阅(借阅号,借阅时间,归还时间,是否过期,卡号,索书号) 第4章物理设计 4.1 设计数据表 管理员表(admin) 图书表(book) 图书类型表(bookType)

数据库实验报告

数据库实验报告

武汉理工大学 学 生 实 验 报 告 书 实验课程名称 数据库系统概论 开 课 学 院 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学院 指导老师姓名 学 生 姓 名 学生专业班级 学生学号 实验课成绩

2013 — 2014 学年第二学期实验课程名称:数据库系统概论 实验项目名称SQL SEVER 2000的系 统工具及用户管理 实验 成绩 实验者专业班 级 组别 同组者实验 日期 2014年4 月24日

第一部分:实验分析与设计(可加页) 一、实验内容描述(问题域描述) 实验目的和要求:了解SQL SEVER 2000的功能及组成,熟练掌握利用SQL SEVER 2000工具创建数据库、表、索引和修改表结构及向数据库输入数据、修改数据和删除数据的操作方法和步骤,掌握定义数据约束条件的操作。 二、实验基本原理与设计(包括实验方案设计,实 验手段的确定,试验步骤等,用硬件逻辑或者算法描述) 实验内容和步骤: (1)熟悉SQL SEVER 2000的界面和操作。 (2)创建数据库和查看数据库属性。 (3)创建表、确定表的主码和约束条件。 (4)查看和修改表的结构。 (5)向数据库输入数据,观察违反列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6)修改数据。 (7)删除数据,观察违反表级约束时出现的情况。 三、主要仪器设备及耗材 Windows XP SQL SERVER 2000

第二部分:实验调试与结果分析(可加页) 一、调试过程(包括调试方法描述、实验数据记录, 实验现象记录,实验过程发现的问题等) 没有错误 错误:未能建立与WORKEPLACE\XUMENGXING的链接SQL Server 不存在或访问被拒绝 原因:未启动数据库服务 二、实验结果及分析(包括结果描述、实验现象分 析、影响因素讨论、综合分析和结论等) 实验结果部分截图:

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大纲

2017年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可 行性研究报告 编制单位:

本报告是针对行业投资可行性研究咨询服务的专项研究报告,此报告为个性化定制服务报告,我们将根据不同类型及不同行业的项目提出的具体要求,修订报告目录,并在此目录的基础上重新完善行业数据及分析内容,为企业项目立项、申请资金、融资提供全程指引服务。 可行性研究报告是在招商引资、投资合作、政府立项、银行贷款等领域常用的专业文档,主要对项目实施的可能性、有效性、如何实施、相关技术方案及财务效果进行具体、深入、细致的技术论证和经济评价,以求确定一个在技术上合理、经济上合算的最优方案和最佳时机而写的书面报告。 可行性研究是确定建设项目前具有决定性意义的工作,是在投资决策之前,对拟建项目进行全面技术经济分析论证的科学方法,在投

资管理中,可行性研究是指对拟建项目有关的自然、社会、经济、技术等进行调研、分析比较以及预测建成后的社会经济效益。在此基础上,综合论证项目建设的必要性,财务的盈利性,经济上的合理性,技术上的先进性和适应性以及建设条件的可能性和可行性,从而为投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投资可行性报告咨询服务分为政府审批核准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和融资用可行性研究报告。审批核准用的可行性研究报告侧重关注项目的社会经济效益和影响;融资用报告侧重关注项目在经济上是否可行。具体概括为:政府立项审批,产业扶持,银行贷款,融资投资、投资建设、境外投资、上市融资、中外合作,股份合作、组建公司、征用土地、申请高新技术企业等各类可行性报告。 报告通过对项目的市场需求、资源供应、建设规模、工艺路线、设备选型、环境影响、资金筹措、盈利能力等方面的研究调查,在行业专家研究经验的基础上对项目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进行科学预测,从而为客户提供全面的、客观的、可靠的项目投资价值评估及项目建设进程等咨询意见。 报告用途:发改委立项、政府申请资金、申请土地、银行贷款、境内外融资等 关联报告: 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建议书 手机整机生产线建设项目申请报告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

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

电子科技大学-空间数据库上机实验报告

一、建立Geodatabase数据文件 1、新建一个Geodatabase: 如图1.1所示:在ArcCatalog环境下新建一个名为“Personal Geodatabase”的数据文件。 1.1 建好的Geodatabase 数据文件 2、新建要素集: 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shanghai要素集,定义坐标系统为高斯投影(如图 1.2所示),单位为米,精度为1。

1.2 创建要素数据集 3、新建要素类: 在shanghai要素集中,新建一个parcel和pole要素类,parcle的Shape字段类型为polygon,新增字段parcel_name(文本型)、owner_name (文本型);pole的Shape 字段类型为点类型,新增三个字段:类型(短整型)、高度(短整型)和管理部门(文本型)。 1.3 创建parcel要素类 1.4 创建pole要素类 4、新建表:

如图1.5所示,在Personal Geodatabase下,新建一个owner表,新增字段name (文本型)、age (短整型) 1.5 创建owner表 二、创建子类 1、新建子类: 单击鼠标右键,打开pole要素类的属性表,选择子类选项卡,根据type字段创建pole类型子类,包括Wood、Steel和Cement。 图2.1 pole要素类新建子类 2、对子类赋值: 如图2.2所示,在ArcMap环境下通过列表框选择对要素子类进行赋值。

图2.2 pole要素类赋值 三、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 1、打开Geodatabase的属性表,定义三个域:Wood_pole高度域(短整型),20—30ft;Steel_pole的高度域(短整型),30—50ft;pole的管理部门域(文本),市管,区县管。 图3.1 按子类定义pole要素类的域

可研报告标准格式

(一)农业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 (二)水利水电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三)社会发展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五)煤矿安全改造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六)产业园区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大纲

工业项目预可研报告格式 一、总论 1、项目名称 2、承办单位概况(新建项目指筹建单位情况,技术改造项目 指原企业情况) 3、拟建地点 4、建设规模 5、建设年限 6、概算投资 7、效益分析: 二、市场预测 1、产品市场供应现状 2、价格现状与预测 3、产品市场需求预测 三、资源条件评价(指资源开发项目) 1、资源可利用量(矿产地质储量、可采储量等) 2、资源品质情况(矿产品位、物理性能等) 3、资源赋存条件(矿体结构、埋藏深度、岩体性质等) 四、建设规模与产品方案 1、建设规模(达产达标后的规模) 2、产品方案(拟开发产品方案) 五、建设条件分析

1、场址建设条件(地质、气候、交通、公用设施、征地拆迁 工作、施工等) 2、其它条件分析(政策、资源、法律法规等) 六、技术方案、设备方案和工程方案 (一)技术方案 1、生产方法(包括原料路线) 2、工艺流程 (二)主要设备方案 1、主要设备选型(列出清单表) 2、主要设备来源 (三)工程方案 1、建、构筑物的建筑特征、结构及面积方案(附平面图、规 划图) 2、建筑安装工程量及“三材”用量估算 3、主要建、构筑物工程一览表 七、主要原材料、燃料供应 1、主要原材料、辅助材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2、燃料品种、质量与年需要量 3、材料的运输方式 八、环境影响评价 1、项目建设和生产对环境的影响(三废、噪声、粉尘污染等) 2、环境保护措施方案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数据库系统基本知识讲解 This manuscript was revised by the office on December 10, 2020.

三、数据库的概念与用途 数据库的概念 什么是数据库呢当人们从不同的角度来描述这一概念时就有不同的定义(当然是描述性的)。例如,称数据库是一个“记录保存系统”(该定义强调了数据库是若干记录的集合)。又如称数据库是“人们为解决特定的任务,以一定的组织方式存储在一起的相关的数据的集合”(该定义侧重于数据的组织)。更有甚者称数据库是“一个数据仓库”。当然,这种说法虽然形象,但并不严谨。严格地说,数据库是“按照数据结构来组织、存储和管理数据的仓库”。在经济管理的日常工作中,常常需要把某些相关的数据放进这样“仓库”,并根据管理的需要进行相应的处理。例如,企业或事业单位的人事部门常常要把本单位职工的基本情况(职工号、姓名、年龄、性别、籍贯、工资、简历等)存放在表中,这张表就可以看成是一个数据库。有了这个“数据仓库”我们就可以根据需要随时查询某职工的基本情况,也可以查询工资在某个范围内的职工人数等等。这些工作如果都能在计算机上自动进行,那我们的人事管理就可以达到极高的水平。此外,在财务管理、仓库管理、生产管理中也需要建立众多的这种“数据库”,使其可以利用计算机实现财务、仓库、生产的自动化管理。

给数据库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定义:数据库是存储在一起的相关数据的集合,这些数据是结构化的,无有害的或不必要的冗余,并为多种应用服务;数据的存储独立于使用它的程序;对数据库插入新数据,修改和检索原有数据均能按一种公用的和可控制的方式进行。当某个系统中存在结构上完全分开的若干个数据库时,则该系统包含一个“数据库集合”。 数据库的优点 人事基本档案 使用数据库可以带来许多好处:如减少了数据的冗余度,从而大大地节省了数据的存储空间;实现数据资源的充分共享等等。此外,数据库技术还为用户提供了非常简便的使用手段使用户易于编写有关数据库应用程序。特别是近年来推出的微型计算机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dBASELL,操作直观,使用灵活,编程方便,环境适应广泛(一般的十六位机,如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学生成绩管理系统)

数据库综合实验报告 班级:计科*** 班 学号: **** 姓名: *** 2011年12月

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初步开发 一、实验类别:综合型实验 二、实验目的 1.掌握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技术,熟悉数据库设计的每个步骤中的任务和实施方案,并加深对数据库系统系统概念和特点的理解。 2.初步掌握基于C/S 的数据库应用系统分析、设计和实现方法。 3.进一步提高学生的知识综合运用能力。 三、实验内容 在SQL Server2000数据库管理系统上,利用 Microsoft Visual C++ 6.0开发工具开发一个学生成绩管理系统的数据库应用系统。 四、实验过程 (一.)系统需求说明 1 系统功能要求设计:此系统实现如下系统功能: (1)使得学生的成绩管理工作更加清晰、条理化、自动化。 (2)通过用户名和密码登录系统,查询课程基本资料,学生所选课程成绩,修改用户密码等功能。 容易地完成学生信息的查询操作。 (3) 设计人机友好界面,功能安排合理,操作使用方便,并且进一步考虑系统在安全性,完整性,并发控制,备份和恢复等方面的功能要求。 2 系统模块设计 成绩管理系统大体可以分成二大模块如, 一是学生的基本信息模块,里面应该包含学生的各方面的基本信息;再者便是课程管理模块, 在该模块中应该包含有对学生成绩信息的查询和处理,如平均成绩、最好成绩、最差成绩以及不及格学生的统计等功能模块;再其次还有教师、课程等相关信息的模块;可以得到系统流程图: 登陆失败 退出系统 用户 验证 登陆成功

3 数据字典 数据项是数据库的关系中不可再分的数据单位,下表分别列出了数据的名称、数据类型、长度、取值能否为空。利用SQL Server 2000建立“学生选课”数据库,其基本表清单及表结构描述如下: 数据库中用到的表: 数据库表名关系模式名称备注 Student 学生学生学籍信息表 Course 课程课程基本信息表 Score 成绩选课成绩信息表 Student基本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Not Null 说明 Student _sno Char Primary key 学号 Student _sn char Not Null 学生姓名 Student _sex char ‘男’或‘女’性别 Student _dept char 系别 Student_age char 年龄 Student_address char 地址 course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course_cno char 主键(primary key)课程号 char not null 课程名称course_cnam e course_hour int not null 课时 course_score numeric(2,1) not null 学分 score情况数据表,结构如下: 字段名字段类型约束控制说明 score_id int not null 成绩记录号 course_cno char 外部键课程号 student_sno char 外部键学号 score int 成绩 (二)数据库结构设计 1.概念结构设计 由需求分析的结果可知,本系统设计的实体包括: (1)学生基本信息:学号,姓名,性别,地址,年龄,专业。 (2)课程基本信息:课程名,课程号,分数,学时,学分。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数据库基础知识 1.1数据库的发展: 数据库技术的主要目的是能有效地管理和存取大量的数据资 1.2数据库系统基本概念: 数据库 DB:存储在计算机存储设备、结构化相关数据的集 合。它不仅包括描述事物本身,而且包括相关 e2o9enlWrx 数据库管理系统DBMS是数据库的机构,是一种系统软件, 责任数据库中的数据组织、数据操纵、控制及保护和数据服务等。e2o9enlWrx DBMS是位于用户与操作系统之间的数据库管理系统,是属于 OS支持下的系统文件。 DBMS的组成包括1数据定义语言及其翻译处理程序—2数据操纵语言及其编译(解释)程序3数据库运行控制程序 4实用程序 e2o9enlWrx DBMS^个功能。1数据模式定义2数据存取的物理建构 3 数据操網包括对数 据库数据的检索、插入、修改和删除―等基本操 作。4数据的完整性、安全性定义与检查5数据库中的并发控制 与故障修复6数据的服务。e2o9enlWrx DBMSE种数据语言:1数据定义语言DDL责任数据模式定义与数据物理存取构 建 2数据操纵语言DML责任数据的操纵,如查询与增、删、改等3数据控制语言DC L责任数据完整性、安全性的定义与检查以及并发控制、故障恢复等 e2o9enlWrx 数据库系统pBS:由5部分组成:硬件系统、数据库、数据库管理系统及相关软件、数据库管理员和用户|。其中数据库管理员 可以管理数据库应用系统、数据库管理系统、操作系统。 e2o9enlWrx DBS特点:1共享度高,数据冗余度小―|2采用特点的数据模型 3具有较高的 数—功能 DBS三级模式:1概念模式。是数据库系统中全局数据逻辑结构的描述,是全体用户公共数据视图。 2 |外模式。也称子模式或 用户模式。它是用户的数据视图,也就是用户所见到的数据模式,由概念模式推导而出。3内模式。又称物理模式。给出了数 据库物理存储结构与物理存储方法。e2o9enlWrx 1.3数据模型基本概念: 数据模型:其不仅表示反映事物本身的数据,而且表示相关事物之间的联系。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 e2o9enlWrx 在E-R图中用矩形表示实体,椭圆形表示属性,菱形表示联— 实体。客观存在并相互区别的事物称为实体。属性。描述实体的特性称为属性。联系。现实世界中事物间的关联称为联系。实体集]同类型的实体的集合。实体型三性值的集合表实体,而属性的集合表实体的类型。e2o9enlWrx 1.4关系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一个关系就是一张二维表,每 个表都有一个关系名。在 Access中,一个关系存储为一张表,具有一个表名。元组:在一个二维表中,水平方向的行称为元祖。元祖对应表中的具体记录。属性:二维表中垂直方向的列。每一列有一个属性名。在 Access中表示为字段名。每个字段的数据类型、宽度等在创建表的结构时规定。数据项一也称为分量,是每个记录中的一个字段的值域:[属性的取值范围。关键字:其值能够唯一标识一个元祖的属性或属性的组合。在Access中表示为字 段或字段的集合。外部关键字:如果表中的一个字段不是本表的主关键字,而是另一个表的主关键字和候选关键字,这字段就称为外关键字。e2o9enlWrx 关系数据模型:用二维表结构来表示实体以及实体之间联系的模型。数据模型所表示的内容有三个部分,数据结构、数据操作与数据约束|e2o9e nlWrx 个人资料整理仅限参考 数据关系操作:数据查询、藪据删除、数据插入、数据修改数据约束:1 |实体完整性约束:该约束要求主键中属性不能为 空值。2参照完整性约束:是关系之间相关联的约束,不允许关系引用不存在的元组。 3 [用户定义完整性约束:针对具体数据环 境与应用环境由用户具体设置的约束,反应了具体应用中数据的 语义要求。e2o9enlWrx 1.5关系运算基本概念:1选择运算:从关系中找岀满足给定条件的元祖的操作2 [投影运算:从关系模式中指定若干属性组成新的关系3连接运算:连接是关系的横向结合,连接运算将两个关系模式拼接成一个更宽的关系模式,生产新关系中包含满足连接条件的元祖4自然连接:在连接运算中,按照字段值对应相等为条件进行的连接操作为等值连接,自然连接时去掉重复属性的等值 连接 e2o9enlWrx 1.6数据库设计基础 |设计原则11关系数据库的设计应遵从概念单一化“一事一地” 原则2避免在表之间岀现重复字段3表中的字段必须是原始数据 和基本数据元素4用外部关键字保证有关联的表之间的联系 e2o9enlWrx 设计步骤11需求分析。信息需求、处理要求、安全性和完整性要求)2确定需要的表。每个表只包含一个关于主题的信息。表中不应该包含重复信息,且信 息不应该在表之间复制)3确定所 需字段。每个字段直接和表的实体相关。以最小的逻辑单位存储信息。表中字段 必须是原始数据。确定主关键字字段)4确定关 系5设计求精e2o9enlWrx 1) Access不仅能处理 Access格式的数据库,也能对诸如 DBASE FOXBASE Btrieve 等格式的数据库进行访问2) Access 采用OLE技术,能够方便地创建和编辑多媒体数据库,包括文本、声音、图像和 视频等对象3) Access支持ODBC标准的SQL数 据库的数据 4)可以采用 VBA(Visual Basic Application)编写数据库应用程序e2o9enlWrx 数据库的设计一般要经过|1分析建立数据库的目的 2确定数据库中的表3 确定表中的字段 4确定主关键字5确定表之间的关系 e2o9enlWrx Access数据库的结构层次是:数据库、数据表、记录、字 段。定义为一个扩展名|.mdb |文件,7种基本对象:表,查询,窗体,报表,页,宏,模块。 e2o9enlWrx 表 Access 中有多个表。查询查询时数据库设 计目的的体现,其结果是静态的。窗体是数据库和用户联系的界面,利用窗体输 入界面。报表打印输岀数据创建计算字段,对记录分组。丄直接与数据库中数据相连,进行查看、编辑、更新、删除、筛选、分组以及排序。宏一系列操作的集合。模块建|_ 立复杂的VBA程序。e2o9enlWrx 关闭 Access : [Alt]+[F4]或[Alt]+[F]+[X] 2.数据库和表的基本操作 2.1创建数据库:① 创建空数据库。② 使用向导创建数据库。 2.2表的建立: 表的组成包括字段和记_________ Access表由表结构和表内容两部分构成。 表的结构:指数据表的框架,主要包括表名和字段属性。―| 1表 名:是该表存储在磁盘上用户访问数据)的唯一标识2字段属 性:即表的组织形式,包括表中字段的个数,每个字段的名称、数据类型、字段 大小、格式、输入掩码、有效性规则。e2o9enlWrx 字段命名规则:长度1至64个字符,不能以空格开头,不 包.![]' 数据类型:10种。1文本。文本型字段可以保存文本或文本与数字的组合。2备注。可保存较长的文本。 3 |数字14 |日期/时间15 货币|6 |自动编号|7 是/否]gOLE对象表中字段的数据类型OLE对象 是指字段允许单独的"链接"或"嵌入"OLE对象。可以链接或嵌入表中的OLE对象 是指在其它使用OLE协议程序创建的对象。例如 Word文档、Excel电子表格、图像、声音或其它二进制数据。9 超级链接10查阅冋导|e2o9enlWrx 建立表结构:1使用向导2使用表设计器。在 Access数据库的表设计器中可以修改字段类型、设置索引和增加字段。要想删除表中的记录,需要打开表进行 删除。 3 使用数据表14定义主 键。主键,也称主关键字,是表中能够唯一标识记录的一个字段或多个字段的组合。在 Access中,可定义3种类型主键,即自动编号,单字段,多字段 e2o9enlWrx 设置字段属性。1字段大小2格式3输入掩码:输入掩码用来指定输入到字 段中值的―、须输入数字。屈可以选择输入数 据或空格。#可以选择输入数据或空格。L、、须输入字母。?可以选择输入字母(A - Z)。须输入字母或数字。可可以选择输入字 母或数字。&必须输入一个任意的字符或一个空格。C可以选择输 入任何的字符或一个空格。<所有字符转化成小写。■ 3所有字符转 化成大写。Access只为“文本”和“―字段提供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