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控第二次大作业-氧化炉
G2电站锅炉司炉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

G2电站锅炉司炉作业考试题库(含答案)1、【多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为特种设备。
(BCD)A、汽车B、锅炉C、压力容器D、压力管道2、【多选题】中速磨煤机直吹式制粉系统有这几种形式()。
(ABC)A、负压直吹式B、正压热一次风机直吹式C、正压冷一次风机直吹式3、【多选题】产生三氧化硫的方式()。
(ABD)A、燃烧生成三氧化硫B、催化作用生成三氧化硫C、催化作用生成二氧化碳D、盐分析出三氧化硫4、【多选题】化学反应速度的影响因素主要有()。
(ABCDE)A、浓度B、温度C、催化作用D、链锁作用E、压力5、【多选题】正流量响应特性的优点有()。
(ABC)A、缓解了水冷壁温和气温的偏差B、节约用电C、制造简单D、无6、【多选题】温度仪表的种类包括()。
(ABC)A、水银玻璃温度计B、压力式温度计C、热电偶温度计7、【多选题】炉膛的热负荷可分为()。
(ABCD)A、容积热负荷B、截面热负荷C、燃烧器区域壁面热负荷D、辐射受热面热负荷8、【多选题】热偏差的影响因素有哪些?()(ABCD)A、热力不均B、流动阻力影响C、重位压差影响D、结构不均9、【多选题】煤的燃烧特性指标包括()。
(ABCDE)A、碳氢比、B、燃效比、C、反应指数、D、煤的燃烧特性曲线、E、煤的着火稳定性指数10、【多选题】用煤粉、油或气体作燃料的锅炉,应装有下列()功能的联锁装置。
(ABC)A、全部引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送风和燃料供应B、全部送风机断电时,自动切断全部燃料供应C、燃油、燃气压力低于规定值时,自动切断燃油或燃气的供应11、【多选题】锅炉停炉后如不及时进行(),就会受到氧化腐蚀而缩短使用()。
(AD)A、保养B、维修C、压力D、寿命12、【多选题】锅炉炉墙应满足的要求有()。
(ABCD)A、良好的绝热性B、良好的密封性C、足够的耐热性D、一定的机械强度13、【单选题】《中华人民共和国特种设备安全法》规定,特种设备的使用应当具有规定的安全距离、()。
双加压法硝酸生产氧化炉爆炸危险分析与对策

双加压法硝酸生产氧化炉爆炸危险分析与对策摘要:本文结合实际生产,分析了导致氧化炉爆炸的危险因素,并采取相应对策以防止氧化炉爆炸事故的出现。
关键词:双加压法硝酸生产氧化炉爆炸氧化炉是双加压法硝酸生产的重要设备之一,氨空混合气(氨气和空气的混合气体)在其中发生剧烈的氧化反应,反应温度为850℃,压力为0.35Mpa,同时放出大量的热量,反应式如下[1]:4NH3+5O2=4N0+6H20 △H=-907280J —(1)在这样高温、高压的条件下,如果原料氨达到爆炸极限,或者是反应热量不能及时带走,氧化炉就会存在爆炸的危险,一旦氧化炉发生爆炸,不仅导致装置停车,贵重催化剂—铂网损坏,还有可能导致人员伤亡。
一、爆炸危险分析1.氨空比达到爆炸极限氨气为乙类危险物质,引燃度为651℃,爆炸极限为15.5~27.0%(V%)[2],一旦氧化炉中氨气的体积浓度(氨空比)在该极限范围内就有爆炸危险。
生产中导致实际氨空比达到爆炸极限的原因有:1.1氨气或工艺空气流量指示不准确。
在双加压法硝酸生产工艺中,氨空比的计算式如下:K=V2/( V1+ V2)×100% —(2)其中:K—氨空比,%;V1—工艺空气的体积流量,m3/s;V2—氨气的体积流量,m3/s。
只有K值指示准确,才能控制好实际氨空比值不在氨气的爆炸极限内。
从公式(2)可以看出,要保证K指示准确,则V1 、V2的测量值必须准确,V1 、V2的测量值分别经过工艺空气温度、氨气温度进行补偿;因此,要保证K 值指示准确,则需要同时具备以下4个条件:①工艺空气流量计正常;②氨气流量计正常;③工艺空气温度指示准确;④氨气温度指示准确。
实际生产中有时会出现下列问题:①工艺空气流量计导压管负压侧堵塞使得测得的工艺空气流量大于实际流量;②氨气流量计导压管正压侧堵塞使得测得的工艺空气流量小于实际流量;③工艺空气温度计故障指示偏高使得工艺空气流量值大于实际流量;④氨气温度计故障指示偏低使得氨气流量值小于实际流量。
氧化炉安全操作规程

217氧化炉安全操作规程
氧化炉加料口岗位安全环境操作规程
1、劳保用品(防火服、防护眼镜、口罩、手套等)穿戴齐全,并对设施检查正常后,方可开始操作。
2、禁止正对加料口查看炉内情况,防止热渣伤人。
3、操作工具必须定置摆放,禁止乱扔,以防从格栅孔落下伤人。
4、处理加料口内壁粘渣时,应站在适当位置,防止热渣喷溅伤人。
同时钢钎或圆钢只对准凝结渣块,不可直接打在加料口壁上,防止打坏加料口水套及耐火材料。
5、严禁将操作工具落入炉内。
打锤时要检查锤头瞻前顾后,防止脱锤伤人。
6、测量渣温或渣线时,注意周围及格栅下,防止热渣伤人。
7、保证收尘管道畅通,防止粉尘污染。
8、作业过程中,与球料皮带保持足够距离,以确保人身安全。
9、遵循停电、停机维修挂牌制度,牌未摘、任何情况均不得送电或开动设备。
10、维修设备时,操作工必须在场予以协助,同时做好监护工作。
11、废料分类回收,工具定置摆放。
2023版北京G2电站锅炉司炉考试模拟题库[内部]含答案[必考点]
![2023版北京G2电站锅炉司炉考试模拟题库[内部]含答案[必考点]](https://img.taocdn.com/s3/m/f33acd30a7c30c22590102020740be1e650ecc06.png)
2023版北京G2电站锅炉司炉考试模拟题库[内部]含答案[必考点]1、【多选题】为丁杜绝锅炉发生爆炸事故,在运行中应做好的工作有()(ABCD )A、认真做好锅炉设备的维护保养工作B、防止腐蚀C、防止过热D、防止超压2、【多选题】对流管束的吸热情况,与()都有关。
(ACD )A、烟气流速B、燃料的种类C、管子排列方式D、烟气冲刷的方式3、【多选题】抛煤炉的优缺点有()。
(BCD )A、飞灰机械不完全燃烧损失较小B、调节灵敏,适应负荷变化的能力强C、金属耗量少,结构轻巧,布置紧凑,操作简便D、煤种适用范围广4、【多选题】空气预热器漏风的现象有()(ABD )A、风机电流增加,预热器出入口风压降低B、引风机电流增加C、排烟温度上升D、排烟温度下降5、【多选题】输送带分为()两种。
(CD )A、水平型B、垂直型C、平面式D、槽型6、【多选题】锅炉炉膛水冷壁上的积灰,对锅炉产生的影响有()。
(ACD )A、炉膛吸热量减少B、排烟温度降低C、锅炉热效率降低D、过热汽温升高7、【单选题】为能清楚地看到压力表的指示值,表盘直径一般不应小于()。
(C )A、50mmB、80mmC、100mm8、【单选题】压力表的量程为选工作压力的()。
(A )A、1.5-3.0倍B、2-3.5倍C、2.5-5倍9、【单选题】在燃煤锅炉中,造成尾部受热面磨损的主要因素是()(D )A、飞灰浓度B、灰粒特性C、管子排列特性D、烟气流速10、【单选题】在锅炉运行中,()带压对承压部件进行焊接、检修、紧螺栓等工作。
(B )A、可以B、不准C、经领导批准可以D、可随意11、【单选题】型号为LHG0.7-0.4/95/70-A的热水锅炉其最高出水温度不应高于()。
(B )A、120℃B、95℃C、100℃12、【单选题】奥式烟气分析仪中的氢氧化钾水溶液是用来吸收烟气中的()气体。
(A )B、O2C、COD、空气13、【单选题】如果烘炉时间太短,升温太快,可能会造成()。
碳纤维厂氧化炉操作规程

碳纤维厂氧化炉操作规程一、引言碳纤维是一种具有优异性能的高强度材料,在航空航天、汽车、体育用品等领域有广泛应用。
而氧化炉则是碳纤维生产中不可或缺的设备之一,用于碳化纤维原料的氧化处理。
为了确保碳纤维质量的稳定和生产过程的安全,制定一套碳纤维厂氧化炉操作规程是非常必要的。
二、操作规程1. 氧化炉预热在进行氧化炉操作前,需要先进行氧化炉的预热。
具体步骤如下:(1) 确保氧化炉内无杂质和残留物,清理干净。
(2) 打开氧化炉的通风系统,排除残留的有害气体。
(3) 将氧化炉温度设置为预定的预热温度,然后启动加热系统,进行预热。
2. 碳纤维原料装入在进行碳纤维原料装入前,需要进行一系列准备工作:(1) 检查氧化炉的温度是否已达到预定的预热温度。
(2) 确保碳纤维原料无异物,符合生产要求。
(3) 将碳纤维原料按照生产计划和设备要求装入氧化炉内。
3. 氧化处理开始进行氧化处理时,需要注意以下事项:(1) 在氧化处理过程中,严禁打开氧化炉门,以免破坏氧化炉内的温度控制。
(2) 定期检查氧化炉内的温度和气氛,确保其处于正常工作状态。
(3) 根据生产要求,调整氧化炉的温度和处理时间,以达到理想的氧化效果。
4. 氧化炉冷却氧化处理完成后,需要对氧化炉进行冷却。
具体步骤如下:(1) 关闭加热系统,停止氧化炉内的加热过程。
(2) 打开冷却系统,降低氧化炉内的温度。
(3) 等待氧化炉内温度降至安全范围后,可以打开氧化炉门进行取样或下一步操作。
5. 氧化炉清洁与维护定期对氧化炉进行清洁和维护是确保其正常运行的关键。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清洁与维护工作:(1) 定期清理氧化炉内的残留物和杂质,保持氧化炉内部的清洁。
(2) 检查和更换氧化炉中的耐热材料,以确保其完好无损。
(3) 定期检查氧化炉的加热和冷却系统,确保其正常运行。
(4) 做好氧化炉的记录和维护工作,及时修复和处理设备故障。
6. 安全注意事项在进行碳纤维厂氧化炉操作时,必须严格遵守以下安全注意事项:(1) 操作人员必须穿戴好防护设备,包括防火服、防火手套、防毒面具等。
计控第二次大作业-氧化炉

计控第二次大作业-氧化炉1、确定被控对象,输出量和控制参数分析:由绪论可知氨空比与炉温的实时检测与稳定控制是氧化炉控制的关键。
以炉温为主调节回路,氨空比值为副调节回路,构成变比值控制系统。
串级比值调节回路中,当出现直接引起氨气,空气流量变化的干扰时,通过比值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克服,以保持炉温不变,对于其他干扰如氨气、温度压力变化,触媒活性变化等引起的炉温变化,可通过主调节器对氨空比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炉温恒定。
串级比值调节系统,快速而有效地克服各种干扰,可使温度控制精度达到恒定。
由图可知被控对象:氨气调节阀输出量:温度控制参数:氧化炉温度和氨空比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2、给出对象模型的建立方法分析:就工业过程或装置而言,所谓系统就是由元件、部件相互联系而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系统对应着不同的学科领域。
每个学科领域都要研究这一领域所包含的所有系统内部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外部因素之间比较精确的定量关系,即数学模型。
所谓系统的数学模型,就是利用数学结构(表格、图形以及各种数学方程:代数方程、积分方程、微分方程、它们的方程组、传递函数、状态方程、差分方程等)来反映系统内部之间、内部与某些外部因素之间的精确的定量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基本物理定律,即利用各个专门学科领域提出来的物质和能量的守恒性和连续性原理,以及系统(设备)的结构数据推导出模型。
种方法得出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或解析模型,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之为解析法;另一种方法是从系统的运行和试验数据建立系统模型(模型结构和参数),这种方法称之为系统辨识。
由实验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来描述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的方法,可以为更复杂的系统数学模型的辨识作预备性试验,它是系统辨识的基础。
(1)阶跃响应法系统辨识在被辨识对象上施加一个阶跃信号,然后测定出对象的响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再根据该响应曲线,通过图解法而不是通过寻求其解析公式的方法来求解被辨识对象的传递函数。
硒氧化炉及其关键技术的控制

表 1 粗硒 原 料 成 分
元 素 S e
%
S
T e
B i
As
C u
Ke y wo r d s :S e; Se O2 ; ox id i z i n g ur f na c e ;t e mp e r a t ur e; o x yg e n l f o w r a t e
中间物 料亚 硒 酸溶 液 。
,
0 引 言
硒 是 稀 散 金 属 之 一 .无 独 立 矿 床 ,主 要 伴 生 于铜
第2 7卷 第 3期 2 0 1 4年 5月
文章编号 :1 0 0 2 — 6 6 7 3( 2 0 1 4)0 3 — 1 6 3 — 0 3
D e v e l o p me n t &I n n o v a t i o n o f Ma c h i n e r y& E l e c t ic r a l P r o d u c t s
c on s i s in t g o f ur f na c e ,he a t e r ,t ou r i n a nd s u pp o r t .The e q ui p me n t a d o p t s PLC a ut o ma t i c c on t r o l ,a nd me t h o d f o r wa t e r a bs or pt i o n v i a o x i d a -
机 电产 品 开 崖 与 新
VOI . 27 , NO. 3 Ma y. . 201 4
硒 氧化 炉 及 其 关 键 技 术 的控 制
喻 鑫 ,丁 慧 ,邵 晓光 ,胡 桑
( 中 国瑞 林 工 程 技 术 有 限 公 司 ,江 西 南 昌 3 3 0 0 3 1 )
氨氧化炉的工程应用及设计总结

山东化工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櫄殮殮殮殮化工设计收稿日期:2018-12-19作者简介:荣守朋(1983—),男,山东菏泽人,本科,工程师,研究方向:化工工艺研究及工程设计。
氨氧化炉的工程应用及设计总结荣守朋(中海油石化工程有限公司,山东济南250010)摘要:在工业硝酸的生产中,无论是双加压工艺还是中压法制硝酸,氨氧化是制取硝酸的必要过程,也是首要步骤。
氨氧化炉的性能提升对硝酸工程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稀硝酸装置中“氨氧化炉”的工程设计要点进行分析。
关键词:氨氧化炉;稀硝酸;工程设计中图分类号:TQ054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021X (2019)05-0138-02从工艺流程角度来讲,将经过精细过滤后的液氨经过气化,和压缩加压后的空气在铂铑合金催化剂的作用下发生反应,这个重要反应就在氨氧化炉设备内完成。
1氨氧化炉的工艺设计[1]液氨经过粗、精过滤器除油除渣后,送至液氨蒸发器蒸发,被过热到约103ħ,进入气氨过滤器,较彻底过滤出油等杂质后,送至气氨-空气混合器与压缩空气充分混合。
空气经四级过滤除去机械杂质后,进入空气轴流压缩机,被加压到0.45MPa (a ),温度约238ħ左右,送入气氨-空气混合器,控制气氨流量以维持气氨浓度为9.7%左右,再将氨空混合气体送到氨氧化炉中,氨空混合气体首先经氨氧化炉设备顶部的分配筛器均匀分布在铂网上,进行氨的催化氧化,反应温度约为862ħ左右,主要反应为:4NH 3+2O 2→4NO +6H 2+Q 进行氨氧化反应。
产生的工艺气送至压缩机组,蒸汽送至汽包,如图1。
图1氨氧化炉工艺流程图氨氧化炉设备结构特点:氨氧化炉[2]设备由上部和下部两部分壳体组成,两段设备壳体采用法兰连接,中间采用特殊材料密封。
顶部带有转动设施以及点火装置,设置氢气入口和氨空混合气入口,蒸发段和过热段锅炉盘管位于炉外,为氧化炉-蒸汽发生器-蒸汽过热器一体化结构,如图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宁波大学答题纸
(20 12 —20 13 学年第 1 学期)
课号: 103Z01A07 课程名称:计算机控制技术改卷教师:
学号:姓名:得分:
大作业(二)
下图为氧化炉对象,工艺要求氧化炉内的反应温度恒定,一般通过氧化炉的氨气和氧气比恒定来实现,但氨管压力波动会影响氨气流量变化,空气含氧量会随环境发生变化。
被控量为氧化炉温度,调节量为氨气管道阀门。
绪论
在硝酸铵生产过程中,氨氧化炉是关键设备。
其工艺流程: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进入氧化炉,在铂金触煤的作用下进行氧化反应,生成所需要的一氧化氮,这是一个多种参数相互制约的复杂过程,工艺控制指标的好坏关系到生产能否稳定运行,生产效益以及设备安全问题。
氨氧化法制硝酸是硝酸生产中比较普遍的方法,氨气和空气混合气体经静化后,进入氧化炉,在铂金网的作用下,在绝压0.45 MPa,温度850℃的条件下,将氨氧化成一氧化氮气体,影响氧化反应过程的因素有氨的体积分数,压力,氧化率,反应温度,混合气流量,铂网活性等,氧化率是氧化反应的指标,但目前没有有效的检测手段。
在一定条件下,氧化率正比于反应温度,而氨气是氧化反应的主要成分,反应的温度取决于气体中氨的体积分数,而氨的体积分数又无法测量,只有氧化炉温度能间接反应出氧化率。
为了获得更高的氧化率,氧化炉温度与氨的体积分数均控制在极值,而炉温超到1100℃会烧毁价值昂贵的铂金网,氨的体积分数超过14%会引起恶性爆炸事故毁坏生产设备,必需加设联锁保护系统,氧化炉温度及氨空比是最关键的控制参数,对仪表精度要求极高。
因此氨氧化反应对氧化炉内的氨空流量比和炉温的要求非常严格,所以,氨空比与炉温的实时检测与稳定控制是氧化炉控制的关键。
1、确定被控对象,输出量和控制参数
分析:由绪论可知氨空比与炉温的实时检测与稳定控制是氧化炉控制的关键。
以炉温为主调节回路,氨空比值为副调节回路,构成变比值控制系统。
串级比值调节回路中,当出现直接引起氨气,空气流量变化的干扰时,通过比值系统,可以得到及时克服,以保持炉温不变,对于其他干扰如氨气、温度压力变化,触媒活性变化等引起的炉温变化,可通过主调节器对氨空比值进行修正,以保证炉温恒定。
串级比值调节系统,快速而有效地克服各种干扰,可使温度控制精度达到恒定。
由图可知
被控对象:氨气调节阀输出量:温度控制参数:氧化炉温度和氨空比
控制系统方框图如图所示:
2、给出对象模型的建立方法
分析:就工业过程或装置而言,所谓系统就是由元件、部件相互联系而组成的具有某种特定功能的整体。
不同的系统对应着不同的学科领域。
每个学科领域都要研究这一领域所包含的所有系统内部的以及与之相联系的外部因素之间比较精确的定量关系,即数学模型。
所谓系统的数学模型,就是利用数学结构(表格、图形以及各种数学方程:代数方程、积分方程、微分方程、它们的方程组、传递函数、状态方程、差分方程等)来反映系统内部之间、内部与某些外部因素之间的精确的定量关系。
建立数学模型有两种方法:一种是从基本物理定律,即利用各个专门学科领域提出来的物质和能量的守恒性和连续性原理,以及系统(设备)的结构数据推导出模型。
种方法得出的数学模型称之为机理模型或解析模型,这种建立模型的方法,称之为解析法;另一种方法是从系统的运行和试验数据建立系统模型(模型结构和参数),这种方法称之为系统辨识。
由实验法建立的数学模型——传递函数,来描述单输入单输出线性系统的方法,可以为更复杂的系统数学模型的辨识作预备性试验,它是系统辨识的基础。
(1)阶跃响应法系统辨识
在被辨识对象上施加一个阶跃信号,然后测定出对象的响应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再根据该响应曲线,通过图解法而不是通过寻求其解析公式的方法来求解被辨识对象的传递函数。
通过操作器的操作使系统的工作在所需测试的负荷下,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快速改变系统的输出量,并用数据采集系统同时记录下系统的输入、输出变化曲线,经过一段时间后,系统进入新的稳态,实验就可结束,得到的记录曲线就是系统的阶跃响应。
在测定出阶跃响应曲线以后,可以根据阶跃响应曲线推出典型对象的传递函数。
估算传递函数的方法有很多,常用的有近司法、切线法、两点法和面积法等,但几乎所有的方法都是在假定传递函数的结构已知的情况下,通过图解法和计算的方法,利用响应曲线上少量特征参数则可推出传递函数的参数。
(2)频率响应法系统辨识
系统地频率响应解析式往往很难找到,对于一个稳定的过程来说,通常可根据实验数据可推算出它的频率响应曲线。
工程上常采用的最简单的方法是是直线曲线记录法:在对象的输入端施加一个正弦波激励信号,然后用记录设备同时记录对象的输入输出,每次用以不同的频率的正弦波测试,重复多次。
随后对这些数据进行处理,将每个频率下的输出输入的振幅计算出来,并求出比值,这就是频率特性上在该频率下相位差。
最后,将其幅值及频率按所需的坐标绘制成图,即为该对象的频率特性。
(3)相关分析法系统辨识
采用相关分析法获得的北边是系统的脉冲响应函数是在线辩是非参数模型的一种有效方法。
在对系统动态性能了解较少的情况下,采用阶跃响应法建模,是一种较好的快速而简洁的建模方法,同时输入信号简单、易实现,从而在工程实践中被广泛使用。
经过现场运行情况及数据进行大量的观察分析,确定实际阶跃信号。
通过图解法和计算的方法,利用响应曲线上少量特征参数则可推出传递函数的参数。
3、如对象具有一阶惯性和纯滞后,给出合适的控制方案
针对一个具有纯滞后的一阶惯性环节
方案分析与选择:
控制算法效果
模拟化数字PID控制控制复杂且效果不一定好,当θ/Tm(最大时间常数)
0.5时,采用常规PID控制难以得到良好的控制
Smith纯滞后补偿控制将模型加入到反馈控制系统中,有延迟的一部分用于抵消被延迟了θ的被控量,无延迟部分反映到调节器,让调节器提前动作,从而可明显地减少超调量和加快调节过程。
但是该方式对系统受到的负荷干扰无补偿作用,且控制效果严重依赖于对象的动态模型精度,特别是纯滞后时间
达林算法针对多数工业过程具有纯滞后特性,解决θ/Tm0.5
时常规PID控制的难题,能使被控对象输出没有超调量或超调量
很小
由于被控对象具有纯延时特性,导致控制系统的稳定性降低,过渡过程变坏,且此对象的纯延时时间θ与对象惯性时间常数T之比为0.5,采用常规PID算法难以获得良好的系统性能,因此使用达林算法。
当使用达林算法求取字调节器
时,必须求得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而达林算法目标是设计一个数字调节器,使得整个闭环系统的传递函数为具有纯时延特性的一阶惯性环节,其中,纯时延时间等于工业对象的纯时延时间,因此,我们可以设
,其中为系统的期望闭环时间常数。
因达林算法也是一种零、极
点配置的设计方法,它适用于广义对象含有时延环节、且要求系统没有超调量或超调量很小的应用场合,适当放宽采样周期T和的取值范围或取值为同一数量级时,有利于消除或削弱振铃现象。
则可取=0.8。
达林算法下调节器函数
由以上分析知,带纯时延特性的一阶惯性环节如下:
其中,=0.374,=0.7479,K=122.88
所设计数字调节器传递函数如下:
式中,=0.8。
,
系统脉冲传递函数
式中,为采样周期,取L=2,可得。
为期望闭环系统的时间常数。
则广义工业对象脉冲传递函数为:
则所设计数字调节器形式为:
因此可求得在单位阶跃输入下,系统期望输出序列:
系统的开环传递函数为:
由以上传递函数,通过MATLAB 求其伯德图,程序如下: 4、
给出MATLAB 下 的最少拍和PID 控制的对比效果
假设已测得对象的模型为1113760)(500+=-s e s G s
,采样时间为15s
(1) PID 控制 Simulink 仿真
Kp=0.11 Ki=0.001 Kd=0
输出响应:
(2)最小拍控制
所谓最少拍系统或最少调整时间系统,是指对下图所示的随动系统,在给定某种典型输入条件下,设计一个控制规律D (z ),使闭环系统具有最快的响应速度,也就是能在最少个采样周期时间内准确跟踪输入给定值,即达到无静差的稳定状态。
由于最小拍设计的广义对象不能有纯滞后环节,所以只考虑比例惯性环节
976
.0152
.1]11137601[)(--=+-=-z s s e Z z G Ts
由于)(1)(t t r =,取-1e Z -1)Z (=Φ, -1Z )Z (=Φ 则152
.1152.1976
.0)()()()(+--=ΦΦ=z z z z G z z D e
Simulink 仿真
e(t)+-r(t)y(t)()o G s D(z)u(t)
e(k)T T u(k)()h G s
输出响应:
由上图可知,系统在第一拍后()()。
也就是经过一拍,系统响应输出
y k r k
序列已准确跟踪输入函数且在采样点上的稳态误差为零。
跟计算结果一样。
则所设计系统成立。
满足系统要求。